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網紅世代2/擔心Youtuber教壞孩子? 教養專家建議用「模仿」應戰

調查發現,7成以上的青少年每天觀看YouTube影片的時間逾1小時,甚至比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多。(圖/黃鵬杰攝)

調查發現,7成以上的青少年每天觀看YouTube影片的時間逾1小時,甚至比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多。(圖/黃鵬杰攝)

許多網紅為了衝高點閱率,常常會有一些脫序的影片內容,兒童教養專家、職能治療師張旭鎧也有一位15歲的兒子,他自己的方式是陪著孩子「模仿」看看。有一次兒子看了一位網紅在公廁惡搞的影片,覺得很好笑,張旭鎧就說:「我也覺得很酷,那我們也來拍影片看看好嗎?」

一開始兒子答應了,時間、地點都確定後卻反悔,兒子告訴張旭鎧「那是他(網紅)覺得好玩,我不覺得好玩。」張旭鎧聽了就能確定兒子知道那只是娛樂效果,而且網紅跟他之間並無關聯。

「這個過程是教孩子去思辨,惡搞合適嗎?這沒有一定答案,例如萬聖節惡搞似乎較能接受、平常就不行;男生去女廁惡搞也很糟糕,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實際體驗、再分享感受。」

兒童教養專家張旭鎧透露,曾陪著孩子「模仿」網紅的言行,從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思辨。(圖/張旭鎧提供)
兒童教養專家張旭鎧透露,曾陪著孩子「模仿」網紅的言行,從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思辨。(圖/張旭鎧提供)

另外,張旭鎧也常常和孩子延伸討論,例如問兒子「為何網紅要拍好笑的影片?」再進一步告訴孩子是為了吸引點閱率,而這可以換成多少金錢,讓孩子學習深入了解事物,而不是凡事只看表面。

就算是負面影片,例如罔腰自爆懷孕,張旭鎧也認為可以從中學習。「除了可以順便教導孩子性教育、生殖知識之外,我還跟兒子讚美罔腰跟她男友的口條很不錯。」

張旭鎧甚至跟兒子開玩笑說:「罔腰害我以後不能在臉書說自己變瘦了,因為這也是騙人的!」張旭鎧說,許多家長常常抱怨青少年難以親近,但不妨自己先跨出那一步,可以先去認識孩子喜愛的網紅,將親子的頻率接近一些,這樣更有利於溝通。

青少年處於自我認同的重要階段,欣賞的網紅一定具有他們渴望的特質,家長應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喜好,讓溝通更順暢。(圖/報系資料庫)
青少年處於自我認同的重要階段,欣賞的網紅一定具有他們渴望的特質,家長應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喜好,讓溝通更順暢。(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