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轉骨迷思3/性早熟打針卻沒有效果 原因出在「一開始就錯了」

孩子長高猶如蓋房子,除了需要以鈣質作為穩定房子結構的水泥,還需以蛋白質、澱粉等6大營養素為磚塊,以及生長激素作為起重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圖/陳家欣繪)

孩子長高猶如蓋房子,除了需要以鈣質作為穩定房子結構的水泥,還需以蛋白質、澱粉等6大營養素為磚塊,以及生長激素作為起重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圖/陳家欣繪)

當孩子就讀小學,但身高卻遲遲沒有抽高,此時大多數家長都會相當擔心。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翊誠說,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會長高25公分,第二年趨緩為12.5公分,之後一直到青春期前,每年至少要長高4~6公分。

李翊誠說,「如果一年長高不到4公分,身高又低於3%百分位以下,會先檢查孩子的甲狀腺、血液等生理狀況,如果異常就進一步治療。」而目前最常見的就是性早熟。

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若出現第二性徵,家長可帶孩子檢查骨齡,藉由左手掌骨骼的生長板(紅圈處),推估發育狀況。(圖/報系資料庫)
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若出現第二性徵,家長可帶孩子檢查骨齡,藉由左手掌骨骼的生長板(紅圈處),推估發育狀況。(圖/報系資料庫)

如果女孩在8歲前出現胸部發育、男孩在9歲前「蛋蛋」變得沉重下垂,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此時會拍攝左手掌的X光,藉由生長板的縫隙來推估孩子的骨齡,若是骨齡超過實際年齡2歲,就懷疑是性早熟。

「如果預估的身高非常不理想,此時可考慮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發育的針劑藥物。」李翊誠說,許多家長誤以為這是「長高針」,施打後就一定會長高,但實際並非如此,這只是幫孩子多爭取一些長高時間而已。

李翊誠解釋,這類針劑藥物雖有健保給付,但由於條件頗為嚴格,許多家長為了心肝寶貝長高不惜自費施打,一針大約3000~4000元,每隔1~3個月就需要施打一次,當家長發現孩子長高速度不佳時,甚至曾因此衍生訴訟案件。

若確診為性早熟,在醫師建議下可考慮讓孩子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的針劑藥物,延緩青春期到來,爭取更多長高的時間。(圖/123RF)
若確診為性早熟,在醫師建議下可考慮讓孩子施打抑制性荷爾蒙的針劑藥物,延緩青春期到來,爭取更多長高的時間。(圖/123RF)

「這代表孩子長不高的原因並非荷爾蒙,可能是其他生理問題,或根本不是性早熟!」李翊誠說,最常見的就是因為肥胖而誤認女童胸部發育,事實上只要減重就好,根本不需要打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