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修法肥富人4/堅持「沒收」公聽會 藍委痛批「替富人減稅」

綠委吳思瑤常在粉絲團推廣分享藝術展覽訊息,但如今她主導的修法卻僅嘉惠到富人,甚至不願舉辦公聽會與藝術家溝通。(圖/翻攝吳思瑤臉書)

綠委吳思瑤常在粉絲團推廣分享藝術展覽訊息,但如今她主導的修法卻僅嘉惠到富人,甚至不願舉辦公聽會與藝術家溝通。(圖/翻攝吳思瑤臉書)

民進黨政府推動修改文獎條例,讓藝術品交易收入改為分離課稅,儘管理由是「讓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藝術品拍賣中心」,但遭學者及藍委質疑其實是替富人減稅,引發民眾高度關切,對於此次修法初審內容是否能發揮鼓勵正在創作的台灣藝術家、進而讓台灣藝文環境更好更進步,藝文界看法也不盡相同,也才讓外界赫然發現,如此重大稅制改變,藝文界看法也見仁見智,立院在初審文獎條例修正案前,居然未依立院慣例先開公聽會廣徵民意,相當不尋常。

雜誌《台灣畫》前發行人黃于玲認為,文獎條例修正案過於側重藝術品交易收入稅制,「鼓勵台灣藝術創作」的誘因有限,不利於實際從事創作者的發展,畫廊營運協助也有限,相當可惜。

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理事長劉熙海則持樂觀態度,他指出,二十年前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都曾在台設立亞洲總部,讓已故油畫家陳澄波的作品在國際發光發熱,此次修法可再度吸引國際拍賣行重回台灣,對台灣藝術家會有好處。

本刊調查,去年十二月九日,文獎條例修正案進行初審時,教育委員會藍委林奕華、李德維和財政委員會立委林德福等人,都要求先開公聽會參酌外界意見,當週教委會召委綠委吳思瑤卻以「財政委員會已經辦過很多次」、「別再讓藝文工作者等待」打了回票,並強調反送中後,香港發生變局,台灣可趁勢重返二十前的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大投資文化藝術時代來了。」

當天,吳思瑤質詢文化部長李永得時,毫不諱言文獎條例修正案就是側重「租稅改善」,還逼問對方是否滿意修訂方向,只見李永得支支吾吾地說:「政策不可能一次到位……,稅制改變感謝財政部。」吳思瑤一聽立刻狠噹「聽起來就是勉為其難接受」、「思維應要有更大躍進」等語,才會讓李永得藉「感謝財政部支持」的說法、意有所指地暗示應見好就收,以免呷緊弄破碗。

此外,吳思瑤還當著財政部次長李慶華的面猛酸「佛系的文化部對上狼性的財政部……,財政部如此狼性壓迫我們……,讓我覺得想哭!想哭!想哭!我好想哭啊!」她甚至提出分離課稅比政院版實質稅率一.二%更低的○.六%。

近年不少台灣收藏家轉往大陸、香港等地拍賣藝術品,但由於時局的變化,認為還是台灣比較安全,遂遊說政府降稅。(圖/翻攝自Art Press官網)
近年不少台灣收藏家轉往大陸、香港等地拍賣藝術品,但由於時局的變化,認為還是台灣比較安全,遂遊說政府降稅。(圖/翻攝自Art Press官網)

李德維質疑,即使財政委員會多次討論藝術品交易降稅的議題,但只聚焦藝術品交易是否降稅,反觀文獎條例修正案,竟將藝術品交易改成分離課稅,兩者天差地別,「面對藝文界存在不同意見,吳思瑤卻堅持『沒收』公聽會,難道不怕被懷疑是替富人減稅?」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直言,他鼓勵藝術創作,支持藝術家出售五千萬元以下的作品,應採分離課稅,藝術商和收藏家則仍須課徵綜合所得稅。

全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財富分配正義的話題愈來愈受到關注,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賽斯(Emmanuel Saez)和祖克曼(Gabriel Zucman)在《不公不義的勝利》一書中警告,導致貧富不均的並非經濟,而是政治,尤其政客根本不管貧富差距,不斷找各種藉口替富人減稅。對比文獎條例的修法過程,印證學者警語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