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台灣疫苗海外爭光2】揹負Crucell違約損失 國光生技從夾殺大爆發營收

國光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詹啟賢。(圖/李蕙璇攝)

國光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詹啟賢。(圖/李蕙璇攝)

在國光生技(4142)經營績效部分,可從「Crucell 違約」、「政府公費疫苗採購政策」及「新市場、新產品及新技術」三個層面,分析其近六年來著重海外布局策略,可望助攻2019年營收大爆發。

 

一、 財務壓力--Crucell 違約

國光於2007年與Crucell國外廠商簽訂代工合約,一旦產能未達標違約每年需支付4億元巨額賠償。當時國光咬緊牙關興建年產能1,200萬劑新疫苗工廠,未料完工後,對方卻未依約定數量採購,造成產能閒置,接著2011年Crucell被收購,2014年後直接背棄合約,完全終止採購。

也因此導致國光嚴重損失,營收每年短收約6.9億元,包含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提每年約0.68億元,每年閒置產能約1.5 ~ 2億元,資產減損於2017年認列1.27億元損失。

該案是在詹啟賢未進入經營團隊前,原先簽訂協議中竟只有列出對我方的罰則,未包含對方的違約懲罰,國光雖已提請國際仲裁要求對方賠償,但勝訴獲賠金額僅200多萬美金,實已難彌補虧損。

二、夾殺中求生存--政府公費疫苗採購政策

原本我國和鄰近的日本、韓國的流感疫苗國產自製率,皆為100%,也就是說政府採取保護國內品牌政策,未開放市場給國外品牌商。但在2011年起,我國公費流感疫苗改為競標制,目前國光在我國公費國產自製率為50%,以2019年約450萬劑。

國光生技於歐美、大陸及東南亞海外布局。(圖/國光生技提供)
國光生技於歐美、大陸及東南亞海外布局。(圖/國光生技提供)

 三、再開發新市場、新客戶、新商品—拚海外占率

基於上述市場因素及財務壓力,詹啟賢點出政府缺乏具體輔導協助,國光無法一夕扭轉公司的帳目盈虧。

但從2009年起每年投入約1~2億多元的研發費,國光生技在2008年經歷董事會改組、完成增資、聯貸及建廠,隔年2009年全力供應國內1,000萬劑A/H1N1疫苗,2012年證交所核准掛牌上市,還有進入大陸市場。

之後開始取得與深圳天道醫藥歐洲、美國Protein Sciences等的無菌充填服務,取得中國大陸流感藥證,充填產線也取得美國FDA cGMP認證,出口大陸流感疫苗及歐洲依諾肝素鈉針劑。

2017年起出口美國PSC四價流感疫苗、取得台灣四價流感藥證、完成歐洲四價流感臨床試驗,並建置第二條無菌充填線、申請泰國藥證,並於2019年完成歐洲四價NDA、取得泰國流感藥證、執行大陸四價流感臨床試驗及完成腸病毒71型第三期臨床實驗等,這6年來逐漸有成果。(3-2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