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綁票首投族1/紓困門檻卡關 政院大放送成效打折扣

台灣在五月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後,許多餐廳只能外賣,工讀生需求驟減,也影響大專生打工族的生計。(圖/報系資料庫)

台灣在五月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後,許多餐廳只能外賣,工讀生需求驟減,也影響大專生打工族的生計。(圖/報系資料庫)

教育部宣布啟動「大專生紓困」方案,大手筆編列5.2億元預算,足可供有需求的大學生提出申請,不少大學雖有心照辦,但因教育部未訂清楚指引,許多大學受理紓困如履薄冰,外界也因此推測,實際領到紓困金的大學生人數,恐將遠低於教育部原先預估,能否有效緩和大學生面臨的經濟困境,仍有待觀察。

據了解,教育部預估5.2億元「大學生紓困」預算規模,係採計各大學先前回報的紓困人數為基準。不過目前全國約40萬名的大學生中,僅約1萬人確定能拿到紓困金,立委因此質疑,教育部明明就有與勞動部連線查核學生家戶所得的能力,卻將審查責任甩鍋給各大學。

打工的大專生想過經濟獨立的生活,無奈卻被疫情打斷,想要申請紓困,卻必須與「家戶所得」資格綁一起,引發學生怨言。(圖/趙世勳攝)
打工的大專生想過經濟獨立的生活,無奈卻被疫情打斷,想要申請紓困,卻必須與「家戶所得」資格綁一起,引發學生怨言。(圖/趙世勳攝)

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的王大維就說,他曾看過學校群組張貼紓困金申請訊息,但仔細一看需要準備不少證明文件,申請應該很困難,因此就放棄申請,他身邊許多同學後來提出申請,但沒有人通過審核,大都與「家戶總所得」的門檻有關。

他直言,該項設計「超級不合理」,因為自從唸大學以後,包括學費、生活費就未再向父母親伸手,其實他與父母的財務幾乎已分開,但大學生紓困審查卻仍與家戶總所得綁一起,很奇怪,與其要闖過重重限制的紓困審查,政府還不如早點讓研究生打到疫苗,讓大家安心出去工讀,更實際。

屏東大學學務長黃名義則表示,屏東大學在新冠疫情爆發之際,就開始接受學生申請紓困,並組委員會慎重審查,在考量校方財務狀況後,訂出紓困金上限9000元 、下限5000元補助範圍,全校迄今為止已有311人申請紓困金及房租補貼,總支出約270多萬元,教育部已通知將補助校方該筆支出。他並說明,學校已按教育部要求從寬審查,例如學生拿不到租屋證明,只需當地里長願開立證明書,校方也會放行。

不過,黃名義坦承,大學行政人員屬於廣義公務員,再加上教育部曾規定,欲申請紓困大學生,必須是弱勢家庭,全年家戶所得不能破百萬,持有房產價值不能超過千萬元,在教育部未頒佈新指引前,學校必須依法行政。他透露,確實曾有研究生因此探詢,因不想再向家裡要生活費,想申請紓困,若從家中遷出戶籍,成為獨立個人戶,是否更有有利爭取紓困?讓校方也頗為難。

對大專生租屋族而言,租金也是一筆經濟負擔,「大專生紓困方案」中也提供房租補助金。(圖/報系資料庫)
對大專生租屋族而言,租金也是一筆經濟負擔,「大專生紓困方案」中也提供房租補助金。(圖/報系資料庫)

他也因此建議,由於大學生經濟條件各有不同,與其未來紓困繼續以家戶總所得做標準,不妨考慮改以大學生或家戶的單月所得資料進行審核,可能更能反映學生面臨的經濟壓力,增加取得紓困的機會。

文化大學校方則說明,為了配合教育部呼籲各校從寬、從速審查紓困金發放,若同學確實提不出所得證明、租屋證明等文件,用切結書取代、經委員會認定後也能領到紓困。迄今為止,校方已收到近3000件紓困申請,扣除缺文件數,迄今已通過近1700件申請,總共核發1100多萬元,平均每件核發紓困金約為數千元左右,但由於仍有1000多件紓困案審核未過關,校方也會持續留意,向隅者的紓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