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極端氣候屢釀災 北市廢棄地下道改造成滯洪池

北市第一座廢棄地下道變身滯洪池。(圖/水利處提供/中國時報楊亞璇台北傳真)

北市第一座廢棄地下道變身滯洪池。(圖/水利處提供/中國時報楊亞璇台北傳真)

台北市第一座地下道變身為滯洪池!為因應極端氣候,北市水利處表示,位於錦州、錦西街及中山北路交叉口下的廢棄地下道,已改造為可暫時容留過多雨水的地下貯留設施,可容納的降雨量高達718噸,派改善積水問題。

北市第一座廢棄地下道變身滯洪池。(圖/水利處提供/中國時報楊亞璇台北傳真)
北市第一座廢棄地下道變身滯洪池。(圖/水利處提供/中國時報楊亞璇台北傳真)

水利處表示,極端氣候常態化,一場暴雨動輒破百毫米,原有的防洪標準已不堪負荷,且台北市為高度開發城市,要新建地下大型排水設施的條件逐漸嚴苛,將廢棄的地下道改造為滯洪池,不但活化廢棄空間,也增加區域的防洪保護能力。

水利處指出,中山區錦州街與中山北路交叉口,遭逢短延時強降雨時,經常出現排水不及、路面積水情形,對於本來人流及車流往來頻繁的路段影響甚大,為解決此問題,水利處從2019年開始著手規畫及評估可行性,相中了原本已廢棄的錦州街、錦西街及中山北路口地下道,改造為可暫時容留過多雨水的地下貯留設施。

北市第一座廢棄地下道變身滯洪池。(圖/水利處提供/中國時報楊亞璇台北傳真)
北市第一座廢棄地下道變身滯洪池。(圖/水利處提供/中國時報楊亞璇台北傳真)

水利處說明,日後發生超量的短延時強降雨時,可收集短時間內超出排水側溝負荷量的雨水,避免直接溢淹至路面,爭取應變時間,估計能容納約718噸水量,等到暴雨事件結束後,再將貯留的雨水抽出排除。

水利處下工科說,這個工程已完工,將在後續的暴雨事件中驗證它的功效,期望能有效改善當地遇豪大雨易積水問題,讓民眾能夠行的安全、住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