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最痛男人病2/醫示警「這習慣」猶如埋地雷 洗腎猝死風險多3倍 

台灣痛風患者逐年增加,但多數都是發作吃止痛藥,不但迅速惡化成痛風石,更有洗腎、致命風險。(圖/報系資料庫)

台灣痛風患者逐年增加,但多數都是發作吃止痛藥,不但迅速惡化成痛風石,更有洗腎、致命風險。(圖/報系資料庫)

「30歲左右我第一次痛風發作!」陳先生今年已經50多歲,這10多年來他從未找醫師好好治療痛風,只要一發作就吃止痛藥,之後再控制飲食,直到有一天發現左腳趾似乎有些變形,才趕緊就醫,結果發現關節中已經有結晶,再嚴重就會有痛風石了。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表示,多數痛風患者都跟陳先生一樣自行吃止痛藥,或是痛風發作才來求診,但平時完全不治療,這種行為猶如埋下地雷,隨時都可能被引爆。

劉俊良說,隨著痛風發作的頻率增加,尿酸結晶沈積於骨組織或關節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除了會產生痛風石之外,也會讓關節提早退化,甚至導致變形,原本70~80歲才可能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因為長期尿酸偏高,可能提早到50歲就發生。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余光輝(右)表示,一旦痛風發作就可能導致洗腎、心肌梗塞,不積極治療恐讓風險更高。(圖/報系資料庫)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余光輝(右)表示,一旦痛風發作就可能導致洗腎、心肌梗塞,不積極治療恐讓風險更高。(圖/報系資料庫)

除此之外,腎功能不好的人容易罹患痛風,而痛風不好好治療,也會讓腎功能變差,如此惡性循環之下,非常容易演變成洗腎的惡果。

林口長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高尿酸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併稱為「四高」,除了會影響腎臟功能,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人,痛風患者的洗腎、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5~3倍,這與發作頻率無關,而是一有痛風就有風險。

余光輝說,過去醫界認為出現結晶、痛風石才顯示病況嚴重,但近年來研究發現,當尿酸值偏高、尚未罹患痛風時,透過超音波就能檢查出體內已有結晶沉積,也就是高尿酸早已影響身體健康。

就算尚未爆發痛風,只要尿酸值過高,都可能在體內形成結晶沉積,其中又以關節處最為常見。(圖/報系資料庫)
就算尚未爆發痛風,只要尿酸值過高,都可能在體內形成結晶沉積,其中又以關節處最為常見。(圖/報系資料庫)

但偏偏台灣痛風患者極少積極治療,余光輝坦言,台灣患者平均罹病6年就有痛風石,都是拖延治療的後果。「其實痛風是很好治療的疾病,但很多患者覺得偶爾才痛一次,何必天天吃藥?」余光輝說,一旦罹患痛風就有心血管風險,多數病人不清楚嚴重性,總是依賴止痛藥。

不只如此,尿酸結晶也能沉積在身體任何部位,曾有患者突然下半身癱瘓,開刀治療才知道脊椎上有痛風石。余光輝說,其實這不算罕見,他個人就曾經收治過2個類似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