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多數產業經營獲利結構遭影響

製造業2021年12月的營運狀況調查結果反映,營業收入轉差,產能利用率因缺櫃而降低,原料採購價格則居高不下,人事薪資費用因通膨走揚而上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製造業2021年12月的營運狀況調查結果反映,營業收入轉差,產能利用率因缺櫃而降低,原料採購價格則居高不下,人事薪資費用因通膨走揚而上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顯著上漲,自2021年下半年起,影響擴及大多數產業的經營與獲利結構。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調查顯示,製造業供應鏈調漲價格,普遍從上游開始,且調漲次數不止一次,但是中下游廠商要把漲價部份轉嫁出去,約八成業者需半年時間、12.8%的業者表示「無法轉嫁」,等於獲利將被成本提高全部侵蝕。

製造業去年整體營運狀況及變動(比較2020年)。(圖/中華經濟研究院)
製造業去年整體營運狀況及變動(比較2020年)。(圖/中華經濟研究院)

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計畫報告人、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近兩年經濟成長動能強勁,出口表現史上最佳,製造業者看來營運持續好轉,實際上利潤率表現並不如預期,從調查可以看出,2021下半年利潤率指數僅48.0,為低於50.0的收縮趨勢,且預估2022年上半年利潤率,將續較2021下半年下降,指數續跌至47.4。

該調查顯示,98.5%製造業廠商反映被上游主要供應商通知漲價或預告漲價,甚至有近七成(63.7%)製造業廠商說上游「已經漲價、並預告還會再漲價」。

但是,要把被漲價部份轉嫁出去,79.7%製造業者表示可於半年內部份轉嫁,7.5%業者表示可完全轉嫁,12.8% 表示無法轉嫁,就產業別來看,交通工具類最無法轉嫁,食品暨紡織類2021年上半年也完全無法轉嫁,下半年才開始有些空間。

製造業2021年12月的營運狀況調查結果也反映,營業收入轉差,產能利用率因缺櫃而降低,原料採購價格則居高不下,人事薪資費用因通膨走揚而上升。

至於內需為主的非製造業,中經院指出,面臨的漲價和轉嫁的問題比製造業「更大」!調查顯示,59.0%受訪業者反映上游供應商已或預告漲價,有近二成(19.2%)非製造業者表示,面對漲價完全沒有轉嫁客戶的能力,僅9.9%表示能完全轉嫁。就產業別來看,教育暨專業科學類、資訊暨通訊傳播類、還有部分零售業者,都沒辦法把成本轉嫁給客戶,即面對市場競爭,該行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已僵固。

中經院助理研究員陳馨蕙指出,全體非製造業者因2021年5月起三級疫情警戒,導致第三季營收或業務量平均減幅高達5.9%,第四季雖然有振興五倍券等,預估還有2.21%的平均減幅,因應疫情帶來供應中斷衝擊、消費形態改變等趨勢,非製造業約有52.5%已/或計劃因應投入轉型,轉型需求已無法只考量營運成本,非製造業需要分散風險、提高服務水準與產業升級,也才有能力轉嫁到最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