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台豬外銷卡關1/口蹄疫拔針後豬肉出口反減 立委:陷內憂外患

2020年台灣口蹄疫拔針後,政府力拚國產豬出口,不過事實上去年生鮮冷凍豬肉出口大減六成以上。(圖/周志龍攝)

2020年台灣口蹄疫拔針後,政府力拚國產豬出口,不過事實上去年生鮮冷凍豬肉出口大減六成以上。(圖/周志龍攝)

反萊豬公投未過關,其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居功厥偉,他數度向豬農力推政府的「百億養豬基金」,宣稱一方面保障豬肉價格,另一方面則力拼外銷出口。不過,前年豬隻口蹄疫正式拔針,台豬出口為4158公噸,去年卻跌至3329公噸,其中冷藏與冷凍豬肉品項更大跌六成以上,顯示實際出口量與政府大內宣有極大落差!

109年6月16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終於正式認定台灣、澎湖與馬祖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生鮮豬肉可望重啟外銷。根據農委會統計,當年國產豬出口為4158公噸,比前一年1680公噸大幅成長。

去年萊豬進口爭議一直在正面雙方拉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多次下鄉向農民打包票,將維持國內豬價,並補助養豬場及屠宰場轉型現代化。(圖/報系資料庫)
去年萊豬進口爭議一直在正面雙方拉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多次下鄉向農民打包票,將維持國內豬價,並補助養豬場及屠宰場轉型現代化。(圖/報系資料庫)

去年為因應萊豬進口,平息豬農反彈,農委會大手筆砸「百億養豬」基金,穩定國內豬價,同時推動屠宰場現代化及升級肉品冷鏈設備等,為國產豬拚外銷鋪路。不過去年國產豬出口為3329公噸,比前年衰退近三成,尤其口蹄疫拔針後,力拚出口的「生鮮冷藏」與「冷凍」豬肉品項,前年出口達1664公噸,去年僅剩65公噸,狠狠打了政府一記大耳光,雖然農委會宣稱是受到國際疫情影響,其中運輸成本增高影響更大,不過產學界均認為,台灣養豬產業停滯20年,口蹄疫拔針就等於外銷是言之過早。

「連農民都知道拔針就能出口是假議題,從這兩年數據也可以印證。」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名譽教授、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直言,「檢疫」只是外銷的條件之一,主要還是成本問題,台豬價格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以實際價格來看,台灣豬肉的生產成本,每公斤約為61至63元,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豬肉供應國的生產成本每公斤只有約4、50元。

為因應萊豬進口,農委會去年力推「百億養豬基金」,其中為保障豬農收益穩定產銷,以源頭調節及總量管理方式維持國內毛豬拍賣價格在每公斤65至80 元。「我很反對護盤,如果要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其中價格和提升生產技術就是關鍵,現在政府一邊推外銷,一邊又要護盤,豈不是政策矛盾?」陳保基直言。

台灣生產成本過高,豬肉食品大廠嘉一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訓直指,台灣母豬生產率不高,豬隻繁殖及育成效率有待提升。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我國每頭母豬平均年產15 頭多,相較丹麥、荷 蘭、西班牙、美國及加拿大等國的22 至30 頭有一大差距。

另外,以體重100公斤的豬隻來說,一頭豬每日排泄物約4公斤,要用30公斤沖洗,陳國訓說,用水量比排泄物還多,建議政府提升「尿便分離」,做到零排放的循環再利用,才有辦法降低養殖成本,進一步與國際競爭。

根據農委會統計,我國未發生口蹄疫前,台灣的豬肉出口排名世界第二,民國85年外銷達最高峰,創下27萬公噸,民國78年至86年間,豬肉類出口也都以日本為大宗,佔豬肉類出口外銷9成;民國86年口蹄疫爆發後,外銷出口一落千丈,最慘的一年是民國88年,出口僅 221公噸。

立委張其祿指出,即使台灣現在已經從口蹄疫區除名,但20年來台豬外銷受阻,連帶影響整體產業的發展,政府宣稱外銷有所成長,但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卻顯示成長有限。整體而言,目前養豬百億基金能達到的效果,僅限於補助國內產業可以維持或恢復養殖量能,至於是否有實質幫助到豬肉類出口外銷仍言之過早。

立委張其祿指出,過去台豬外銷全盛時期逾20萬公噸,日本就佔九成,即使現在從口蹄疫區除名,但從去年的數據可以看到,出口至日本僅275公噸,整體出口量也僅有3千公噸。(圖/ 翻攝自張其祿臉書)
立委張其祿指出,過去台豬外銷全盛時期逾20萬公噸,日本就佔九成,即使現在從口蹄疫區除名,但從去年的數據可以看到,出口至日本僅275公噸,整體出口量也僅有3千公噸。(圖/ 翻攝自張其祿臉書)

對於台灣將爭取加入CPTPP,張其祿也警告,過去他在財政委員會時即要求財政部進行產業和稅收影響評估,從報告來看,未來在談判階段,政府評估確實會對農業部門造成極大影響,後續針對敏感性產品將爭取排除免稅或加長降稅期限。

不過,針對「敏感性產品」,依據財政部進一步提供的資料顯示,豬肉項目僅「豬腹脅肉」(五花肉)4項貨號納入未來談判的項目中,也就是說,在所有豬肉品項中,僅對進口五花肉課稅,來保障本國豬肉。然而CPTPP各成員國農產品零關稅比率平均達96.2%,政府能夠期待透過關稅來保護本土養豬產業?另外,豬肉部位五花八門,若僅保障單一部位,對我國影響仍然很深。

以國人最愛吃的臟器官類為例,外國人普遍不喜歡,張其祿說,未來加入CPTPP後,這些品項恐憑著「價低量大」的優勢,大舉進入國內市場,屆時國內使用相關產品的業者在成本考量下,恐排擠本土養豬產業在國內的生存與發展。在出口外銷不如過往,而未來加入CPTPP後恐會造成國內供需市場的大洗盤,政府確實要鄭重思考國內養豬產業的扶植及協助的力道是否足夠。

張其祿建議,在同樣質量的產品下,我國養豬成本相對高,競爭力遠不如美國或加拿大可以以量制價,政府應思考如何提升台灣豬肉產品的精緻化或附加價值,例如西班牙的伊比利豬,堪稱最貴的豬肉,即是精緻化豬肉類的產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