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新國民肥病2/找名醫做大腸鏡檢查嗎? 不如先查「這數據」更有用

隨著大腸癌連續14年登上十大癌症之首,大腸鏡近年來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健檢項目。(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

隨著大腸癌連續14年登上十大癌症之首,大腸鏡近年來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健檢項目。(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

國健署1/13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相較於前一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這也與近年肥胖人口增加有關。

「9成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型瘜肉而來!」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腺瘤型瘜肉與增生型瘜肉,國際研究顯示,肥胖與腺瘤型瘜肉及早發現性大腸癌(50歲前發生)息息相關,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2020年健檢數據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者,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5kg/m2的人的人多出1.5倍得到腺瘤型瘜肉的機會。陳炳憲進一步透露,2744位50歲以下的民眾中,發現腺瘤性瘜肉的比例竟高達26.6%,相當令人吃驚,由此可印證年輕化的趨勢。

目前國健署針對50歲以上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

陳皇光說,根據國泰健康管理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其中72%甚至毫無消化道症狀,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

但並非做大腸鏡檢查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預防大腸癌,關鍵在於良好的大腸鏡品質及能否找出腺瘤性瘜肉。針對大腸鏡檢查的品質,國際上制定“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主要指標,最低標準為25%左右,意思為大腸鏡執行醫師為每4位受檢者檢查,就必須至少發現一位大腸腺瘤,若低於此標準,表示此醫師的大腸檢查品質不佳,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癌。」陳炳憲說,以永越為例,2020年50歲以上受檢者的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46.4%,建議民眾至少要找偵測率高於30%以上的醫療院所檢查,一旦檢查出腺瘤性瘜肉就要立即消除,才能減少大腸癌風險。

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
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

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要密集追蹤,就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陳皇光也提醒,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根據國泰健康管理數據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

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認為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患有糖尿病、有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就要進行大腸癌篩檢。陳皇光則建議再早一點,他表示,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如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

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