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每13秒就有一次全身麻醉 新處置降低併發症風險「幼童也適用」

台灣全年全身麻醉的申報量達到250萬例以上,使用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可降低術後副作用。(示意圖/PIXABAY)

台灣全年全身麻醉的申報量達到250萬例以上,使用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可降低術後副作用。(示意圖/PIXABAY)

台灣全身麻醉手術需求量大,若以109年健保數據換算,台灣全年全身麻醉的申報量達到250萬例以上,每日平均約每13秒就有一次全身麻醉,民眾往往僅認為重大手術潛藏風險,卻沒想到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也很重要。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郭書麟理事長表示,重大手術患者除了擔心手術成功率外,其實術後恢復、併發症風險都會是他們的考量,而研究數據也顯示,術後肺部併發症PPC的發生風險最高可能達到2成以上,在發生嚴重的PPC手術患者中,約14-30%於手術後30天內死亡。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也因此積極推動ERAS(怡樂適)療程,盼透過術前術中術後的積極對於重大手術準備及全方面的主動照護,可以明顯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幫助降低病患術後不適,讓手術康復不再是身心煎熬的磨練,而是舒適的重返原有生活的過程。

臺灣心臟胸腔暨血管麻醉醫學會鄒美勇榮譽理事長則表示,台灣全身麻醉需求量大,麻醉專科醫師近5年以近2成的幅度增加。隨著麻醉進入精準與個人化,根據病患身體狀況,評估最適合的麻醉處置,其中,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幫助降低療程副作用、提升療程舒適度。

研究指出,使用傳統逆轉劑,20分鐘後仍有近成病患無法脫離肌肉無力狀態,而術後給予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而使用到新型逆轉劑的病患,平均能於3分鐘內完全恢復肌力,並有效降低噁心嘔吐、術後呼吸道相關併發症等副作用,,加成了術後恢復的速度。目前經醫師診斷符合的2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手術也能受惠,幫助孩子們也可以醉後逆轉,逆轉最後!

台灣全身麻醉手術需求量大,小至闌尾炎、大至心血管、神經外科手術和癌症手術等,全身麻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全身麻醉技術也不斷突破,以輔助手術更順利進行。據研究顯示,一般民眾的全身麻醉死亡風險為十萬分之一(因麻醉造成的腦部傷害數量更因數據量過小故忽略不計)。

郭書麟說明,全球積極推動的ERAS療程,透過四大關鍵為重大手術做足準備:第一,全球一致標準,有著實證醫學為核心的全球統一臨床指引建議;第二,透過更早更完全準備,從外科門診就開始,手術全程都有療程個管師協助;第三,藉由跨團隊整合照護,ERAS專業成員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康復;第四,病患不再只是病患,而是屬於治療團隊的一份子。讓病患可以安心接受手術,掌握身體主動權。據統計減少了5成術後併發症、縮短3成住院天數9,對病患及家屬而言,著實是一大福音。

根據ERAS最新指引,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也被納入消化道、婦癌、減重、大腸直腸等四大術式的標準麻醉處置,對此鄒美勇也指出,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的出現,幫助全身麻醉的穩定性大幅提升,同時給了醫師、病患及家屬們更多信心,藉由手術中的監測儀器,監測病患麻醉深度、肌肉放鬆程度,以避免手術中不自主的肌肉顫動,並提供外科醫師更寬廣的手術視野及開刀環境,幫助提升術中安全性,非常樂見其被廣泛應用在適合的成人手術上。

兒童在手術進行中,可能因為害怕或焦慮,無法配合手術醫師的需要或維持一定的姿勢,不利於手術的進行。所以一般而言,兒童手術的麻醉,皆以全身麻醉為主,但同時,家屬可能也會因此感到更加擔心。郭書麟理事長分享,除了成人手術,目前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也已開始使用在符合適應症之2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全身麻醉手術中,對於未來未成年手術病患的全身麻醉溝通與選擇上賦予高度的期待,不只是病患本身,也可幫助憂心的家屬們醉後逆轉,逆轉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