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人物

翻轉農「嘉」2/智慧科技提升收入能安穩養家 嘉義青壯農數量成長

台灣主要是小農經濟,嘉義縣長翁章梁創造「嘉義優鮮」農業新品牌,藉由品牌行銷提高整體能見度,協助各鄉鎮農產行銷。(圖/黃威彬攝)

台灣主要是小農經濟,嘉義縣長翁章梁創造「嘉義優鮮」農業新品牌,藉由品牌行銷提高整體能見度,協助各鄉鎮農產行銷。(圖/黃威彬攝)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是農業大縣,自己成長期間正值台灣經濟型態轉變,目睹鄰居們國中畢業後,就離開家鄉到工廠工作,農業漸漸沒落,人口日漸老化、凋零,但現在已有許多青壯農回流,他希望透過智慧科技農業,結合多元的行銷方式,讓嘉義縣的農業成為一個能夠安身立命、做一輩子的事業。

「1965年是台灣產業轉換、經濟起飛的關鍵時代,當時農業發展最高峰,1966年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工業區,產業正要開始轉向工業。」翁章梁印象深刻,國中三年級的時候,工廠派遊覽車到學校,把非升學班的同學生載到工廠介紹環境,畢業後就直接去上班。

翁章梁在野百合學運擔任總指揮時頂著一頭捲髮,就是姊姊返家的時候,拿他當作燙髮實驗對象的成果。(圖/翻攝自陳盈璋臉書)
翁章梁在野百合學運擔任總指揮時頂著一頭捲髮,就是姊姊返家的時候,拿他當作燙髮實驗對象的成果。(圖/翻攝自陳盈璋臉書)

翁章梁的姊姊們離家後,也加入城市生產工作的行列中,他說,自己跟最大的姊姊相差15歲,國小三年級開始會寫信,就寫給姊姊,提醒從都市回家的時候記得要帶玩具給他;印象中,在化妝品公司上班的三姊,每次休假回到家,都穿著當時流行的迷你裙跟厚底高跟鞋,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

「我在野百合學運做總指揮的時候,頭上頂著捲毛,就是姊姊拿我做練習的結果。」翁章梁說,他的五姊到高雄的美容院當學徒,回家的時候打扮也很時髦,還會拿唯一的弟弟「實習」,因此他在參與學運的時候頭髮是捲的,但多年後打掃家裡時無意間看到姊姊的日記,才知道當時她在大都市裡的生活其實很辛苦,冬天洗頭洗到手裂開,晚上睡在樓梯底下像膠囊旅館一般的小床位,還要幫老闆娘洗衣服、做家事。

「過去社會觀感認為,在大都市裡無法跟別人競爭,才會留在鄉下做農人;現在觀念要改了,愈尊重農民,你的餐桌愈安全。」翁章梁在縣政府的會客室接受訪問的過程中,談到嘉義縣的農業轉型時,顯得激動而熱情,不自主地向前傾,坐在椅墊的前半端,好像下一刻就要從沙發中站起來一樣。他說,不只他的父親從小叫他不要務農,他認識的所有農夫爸爸都這樣跟小孩講,或許因為如此,從他父親那代起,台灣的農業開始淍零。

除了大眾崇尚都市生活之外,翁章梁分析,台灣農業走下坡另外一個原因是土地繼承制度,早期一位農人平均種五分、六分地,產量足以養三個小孩,但因為台灣的繼承制度,農人分給三個小孩後,每人只剩二分地,根本養不起家庭,只能被迫離鄉到都市討生活。反觀德國的繼承制度下,農地不能細分,只能由長子繼承,所以可以留下比較完整的農地。

但翁章梁認為,現在是青壯農投入農業的好時機,未來30年最好的工作就是當農民,因為吃的人沒有明顯減少、但種的人少了很多,而且產銷管道比過去更多元,取得土地也比過去容易,「作穡」能到達一定的經濟規模,足以安身立命。

「但現在農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氣侯,舉例來說,過去農業有生產時序,分區出產,但碰到極端氣侯,台南未生產完,嘉義就出產了,導致價格崩盤。」翁章梁分析,面對氣侯問題,因應之道就是「精準種植」,運用台灣最進步、擅長的高科技,打造智慧科技農業。

造流機(圖左)可以維持養殖池的正常含氧量,每台的耗電只有傳統水車(圖右)的六分之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造流機(圖左)可以維持養殖池的正常含氧量,每台的耗電只有傳統水車(圖右)的六分之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他進一步指出,但因為台灣的農業多是由小農經營,很難負擔高科技基礎建設的成本,這時政府就要介入,協助小農跨過門檻,除了資金的輔助之外,更要訓練農民運用,因此他成立了「國本學堂」,教導青壯農智慧科技農業所需的知識與觀念,幫助小農順利轉型,運用自動化與科技監測系統提高收成率,壓低「外格率」,讓產量變大,更省人工。他舉例說,現在嘉義的養殖漁業已開始引進「造流機」代替維持含氧量的水車,一台造流機的成效可抵6台水車,但用電量只要1/6,而魚苗的育成率也從過去的5成提升到9成。

翁章梁笑著說,2015年嘉義縣成立了「青農協會」,當初只有84個會員,經過7年努力,現已有1600多人加入,可見愈來愈多青壯年人投入農業。他說,嘉義山區除了茶葉全國知名,咖啡更享譽全球,今年農委會在全國選出15家業者參加國際競標,嘉義縣就占了11家;在平地有小蕃茄與極光哈蜜瓜是全台之冠,在海線則有蚵仔、烏魚子跟虱目魚,雖然嘉義只占全國虱目魚產量的二成,但負責處理加工全國六成的虱目魚,嘉義縣政府也設立了「水產加值工業園區」,未來可望再擴大規模。

翁章梁說,台灣的永續發展一定需要年輕人加入,他希望透過全面設計,讓年輕人可以穩定從農,從25歲做到70歲,「我出生在台灣變動的社會,看到地方的沒落,農村的人產生自卑感,但現在至少自信心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