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娛樂
人物

專訪 以商業角度來看…… 程予希(下)/30歲以前不可能在別人面前哭 因為很浪費時間

(圖/莊立人攝)

(圖/莊立人攝)

「經歷了無數自我懷疑和人生的低谷,懷疑不會消逝,卻懂了如何與之共處。」

這段是程予希寫在她的《34的ㄅㄅ》畫展中的一段文字,是在她今年拿下金鐘女配角之後的感觸(或是感慨) ,得獎是今年、當演員是10年前就開始,用這10年的時間獲得的人生體悟,說久嗎?「我覺得是一段一段的,可能我個性的關係,因為我是一個比較會去檢視自己,或是反省自己的人,所以有時候可能在這過程裡面,我就會常常只看到自己比較不好的地方,以至於我會用比較嚴厲的方式對待我自己。」

還好在那個嚴厲的本質下,程予希是開朗的,不讓負面情緒停在身上太久、來了會想辦法消化掉,自己能解決就自己解決,因為自己心裡的大事,可能在別人眼中微不足道,何必把它丟出來影響別人,該釋放就釋放,就連哭都變得很理所當然了。

(圖/莊立人攝)
(圖/莊立人攝)

「我覺得過去的我非常ㄍㄧㄥ,30歲以前的我絕對不可能在別人面前哭,因為我會覺得哭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情,然後哭又沒有辦法幫妳解決面對到的困境,妳哭完之後還是要面對,所以30歲以前的我就是常常ㄍㄧㄥ起來,覺得『我絕對不能輸,絕對不能讓人家覺得因為我是女生,所以我理所當然用哭來表達我的想法或是我的情緒』,我現在變得比較柔軟,現在的我反而會覺得其實哭是一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像也很常在我很脆弱的時候,別人沒有說什麼抱了我一下,我就可以立刻哭,因為我就覺得那個是很真實的溫暖。」

30歲是一個轉變的時間點,以前程予希出門不敢穿拖鞋不敢穿無袖,把自己給困住了,等到30之後的某一天突然開竅「難不成我要等到七老八十之後才穿上比基尼嗎?」以前對自己太嚴厲了,反而彆扭不自在,打開那個開關後,發現最需要鼓勵自己的就是自己。

(圖/莊立人攝)
(圖/莊立人攝)

「我以前也很怕跟人肢體接觸,所以在於演員來說其實是一個我自己心裡要面對的關卡,我會覺得肢體接觸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很赤裸的,即便是擁抱我都覺得很赤裸。」

放開了、柔軟了,知道擁抱自己了,把這狀態帶到工作中,才知道放鬆,那個ㄍㄧㄥ出來的表象很容易被看破,忘掉把自己困住的那些功課、那些想太多,才能把屬於自己的感受掏出來,跟環境、跟對手、跟整個空間氣氛產生共鳴,那個才叫做「當下」。

(圖/莊立人攝)
(圖/莊立人攝)

「我有一陣子很變態,我以前很ㄍㄧㄥ,可能哭的時候也都是自己在家裡、沒有人的狀況下,哭一哭之後還會拿鏡子出來,看現在哭的狀態到底長什麼樣子,因為有時候妳在拍的時候,不知道螢幕前的妳是長什麼樣子,有一陣子我會比較有點病態式地會想要去看我每一個情緒、我當下的臉到底長怎樣,但是我覺得好像放鬆了之後,我就反而覺得其實有很多事情就是那麼地順其自然,妳不需要這麼地去盯每一分每一秒的東西,那其實做出來的事情可能也不見得是真的符合這個角色、或是真的妳喜歡的。」

現在程予希比較不會那麼逼自己了,唯一會逼她的只有高強度的運動吧,拍新作品《決勝的揮拍》時,一面A4的劇本上面都是打球的戲,一拍就是至少6小時,還包含各種不同角度、不同身體部位特寫,身體超累,這又是另一種累,累但是樂在其中,因為飾演的角色跟自己有某些程度的相似「我們很認真,不是最有才華、最有天分的人,但是願意花十倍努力去達成」,對照這10年走來的程予希,似乎就懂了,別以商業角度來看,因為外在收益肯定虧本居多,但內在的收穫,也肯定不只是一座金鐘獎的重量。

(圖/莊立人攝)
(圖/莊立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