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娛樂
專題

電影頻道/威尼斯得獎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開跨界展 60年前遺書惹淚崩

導演陳芯宜的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無法傳遞遺書的經歷搬上VR。(圖/林士傑攝)

導演陳芯宜的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無法傳遞遺書的經歷搬上VR。(圖/林士傑攝)

影集《四樓的天堂》導演陳芯宜推出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無法傳遞遺書的經歷搬上VR,360度沈浸式體驗讓觀看者親身體驗受壓迫的難受心情。如今陳芯宜將VR作品結合當年歷史原件跟劇本、VR幕後影像集結成跨界展覽。陳芯宜坦言VR技術難度相當高,因為技術關係,演員都不能NG,現場她還會請演員群林鉅、許時豪、黃姵嘉、潘麗麗、陳家逵讀秒計算台詞時間,「演員壓力爆大,又要讀秒、走位不能錯,還要有情緒。」相當考驗演技。

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獲威尼斯影展肯定。(圖/希望行銷提供)
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獲威尼斯影展肯定。(圖/希望行銷提供)

《無法離開的人》拿下第79屆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並在希臘、印度、加拿大、法國、沙烏地阿拉伯等超過12個國家放映。談起拍攝過程,陳芯宜開玩笑說,VR就如同特效片一樣,拍攝只有短短3天,2天棚內1天綠島實景拍攝,演員也必須習慣現場8顆鏡頭,「現場不能有人,而且VR不能剪接,台詞講多久就多久、幾分幾秒要走到哪裡都要很精準,走錯位置人物就會破碎。」後製也花了11個月時間,將現場8顆鏡頭畫面縫合,她坦言拍完以後也難以想像成品,「這部片是我最無法預期的作品,不知道會變怎麼樣,技術困難度太高,直到從威尼斯影展回來參加慶功宴以後才有實感。」

《無法離開的人》描述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無法傳遞遺書的經歷,以VR方式打造360度沈浸式體驗。(圖/希望行銷提供)
《無法離開的人》描述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無法傳遞遺書的經歷,以VR方式打造360度沈浸式體驗。(圖/希望行銷提供)

陳芯宜坦言原先很擔心台灣歷史題材,會不會讓國外觀眾難以進入,沒想到國外觀眾反應相當好,「很多人看了因為情緒太重會一直哭,在國外也有觀眾哭到蹲在地上,我想應該是因為國外有烏克蘭戰爭,最近也很關注人權議題,在國外放映第一天,後面的場次就預約完了。」拿獎後也有不少觀眾喊話想看,因此她動念舉辦跨界展覽,將VR作品、劇本、模型、設計圖、VR影像工作檔,以及當年受害者遺書、原件等,讓觀眾看完VR後,一方面可以有空間舒緩哀傷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觀賞當年遺物,理解當時受難者心情,並一探虛擬實境如何虛擬。

陳芯宜坦言原先很擔心台灣歷史題材,可能會讓國外觀眾難以進入,還好這擔憂並未發生。(圖/林士傑攝)
陳芯宜坦言原先很擔心台灣歷史題材,可能會讓國外觀眾難以進入,還好這擔憂並未發生。(圖/林士傑攝)

陳芯宜透露,當初受難者想到可能跟家人分別,離開前留下遺書,但很多信都是經過五、六十年才交還到家屬手裡。這次舉辦跨界展覽她也特地請林鉅、許時豪、黃姵嘉、潘麗麗錄音念出真實的遺書,「大家都唸到太難受了,你會看到一個爸爸快要死之前想跟家人說些什麼,往往都是很生活化的小事,要兒子不要去海邊、要好好吃飯,要顧好身體。」她也希望能藉由展覽讓大家能夠以不同角度來理解當年這段歷史,「希望大家能用同理的角度,你有一個家人他不見了,他有一封信你過了70年後才拿到,希望大家同理這樣的感受,再去看他背後的故事。」

陳芯宜希望能藉由展覽,讓大家能夠以不同角度來理解當年這段歷史。(圖/林士傑攝)
陳芯宜希望能藉由展覽,讓大家能夠以不同角度來理解當年這段歷史。(圖/林士傑攝)

「無法離開的人」展覽將於5月6日至7月2日於北師美術館展出,VR放映採劃位售票,其餘展區開放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