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網軍搞什麼1】至少團隊人數10倍的帳號 誰給錢就幫帶風向

楊蕙如因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自殺案,被北檢認定是網軍。(圖/報系資料照)

楊蕙如因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自殺案,被北檢認定是網軍。(圖/報系資料照)

2018年燕子颱風襲擊關西機場,有網友散佈假消息,間接導致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自殺,如今北檢查出「網軍殺人」,也讓網軍這種特殊職業躍上檯面,雖然網軍只是在網路上發文,但是帳號的歷程紀錄也要經得起他人的檢視,所以每個網軍團隊至少都有10倍於總人數的帳號,每個帳號都有特定的背景,才有辦法帶動不同事件的風向。

本刊找到1名從事網軍多年的資深網軍阿國,阿國表示,其實網軍前身就是行銷公司,目的就是推銷商品以及幫客戶的商品洗白,但是台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政治口水,許多政治人物都利用媒體資源互相攻訐,後來就衍伸出在PTT、臉書等社群上帶風向替老闆「洗白」的網軍。

「而這些網軍的背後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公關公司。」阿國說,因為許多政治人物沒有「網軍」這項預算,所以都會以廣告、公關費用來支付,後來才演變成專業的「網軍公司」,但這些網軍公司並不是只替單一政治人物服務,而是只要誰給錢就可以幫忙帶風向。

阿國直言,客戶期望的效果直接影響價格,舉例來說,比如在網路上形象比較好的政治人物想要增加聲量,那這種的價格就比較低;若是遇到需要「危機處理」的案子,那這種案件的價格就較高,還要看「危機」的嚴重性來計價。

另種則是長期性的帶風向,比如要將1個沒沒無聞的政治人物讓大家認識,那類似的案件就會以半年、1年計算,視難度定價從100至1000萬的價格都有,阿國坦言「對於網軍來說,只要吵架就代表有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