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政府認證不牢靠3】力推13年 產銷履歷普及率僅1成

農委會推行「產銷履歷」認證13年,卻僅1成左右的農產品有此標章。(圖/張文玠攝)

農委會推行「產銷履歷」認證13年,卻僅1成左右的農產品有此標章。(圖/張文玠攝)

2007年,立法院制訂通過「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等相關法規,計畫中就希望自2016年起,全國販售的農畜產品,就都應該具備「產銷履歷」認證標章,打造出國際食安標準。但台北市議員李柏毅痛批,目前不僅認證過程不完善,也因農委會的推廣牛步化,農產品認證的普及率根本不高。實際上,至今有產銷履歷認證的農產品,只佔全國農產品的10%。

李柏毅說,產銷履歷等認證標章,應該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橋樑。尤其在2015年時,據他所知全國農產品已有40%的比例,都已加入產銷履歷認證機制,但之後竟一路下滑,加入認證的農產品,比例越來越低,至今也只僅1成而已。

他也舉出2017年,影響到全球的「芬普尼」毒雞蛋風波為例子。事件發生後的隔年,就有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當時農委會共採檢了1453間蛋雞場,多達45間蛋雞場遭驗出殘留除蟲劑成份「芬普尼」超標,問題蛋超過了155萬顆以上。

依當時監院調查委員發現,截至2017年6月止,通過「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的蛋雞業者計有18場,通過「產銷履歷」認證者有50家,同時具有兩種認證的業者只有54家,但當時國內核准登計的蛋雞場總家數為2009家,意謂著同時具備兩項驗證標章的蛋雞場只有2.7%,比例極低。

新北市議員金中玉也補充,以當年的雞蛋生產量而言,有這兩種認證標章的雞蛋產量,僅占當時國內整體雞蛋,每日生產量的1成。如果,農委會已落實產銷履歷機制,讓大部分農產品都納入管控中,可能就不會引發那麼大的風波,也不會讓民眾飽受食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