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評論

泰公開講/劉泰英:三倍券杯水車薪 二萬元更振奮

民眾在超商排隊預購三倍券人潮(圖/黃耀徵攝)

民眾在超商排隊預購三倍券人潮(圖/黃耀徵攝)

新冠肺炎衝擊國內經濟,政府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卻引發不少質疑。例如三倍券開放「實體預購」及「數位綁定」後,雖然預約人數突破一千萬人,但多數民眾顯然偏愛實體券,反而不選擇綁定電子支付,外界也推測七月十五日後,民眾一窩蜂地到郵局排隊領券,郵局將如臨大敵,重現「口罩之亂」的情景。

政府雖緊急推出用身分證單雙號購券,分流紓解人潮,郵局也加派人力服務民眾,但輿論卻悲觀地預期,郵局不像便利超商的通路那麼多,如果民眾都希望立即拿到實體券,在「入袋為安」心理下,大排長龍的畫面恐怕很難避免。

從學理上探討,三倍券誘導民眾自掏腰包支付一千元,買兩千元的券,就是所謂「發二元製造三元」的效果,預期可以增加消費;但從執行面進一步探討,就會發現仍有很多問題,政府的算盤未必能稱心如意。

首先,台灣民眾儲蓄率高,沒有迫切消費需求的人,還是寧可拿券換現金,步上當年有人拿消費券換現金後塵。此外,對照世界各國爆發新冠肺炎後的振興方案,三倍券的金額難以與美國、歐洲,或是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相比;拿一千元換三千元,政府只補助二千元,真的太少了。我不禁要問,為何政府不一口氣宣布發放每人二萬元振興券,盡量減少發放及使用的限制,豈不更能「振奮民心」?

這個主張並非我所獨創的,昔日民進黨質疑馬政府的消費券,從上到下都主張發現金,現在卻用「可能會被存起來」拒絕,我不堅持非發現金不可,畢竟確實會有人存起來,但根據消費傾向,還是會增加消費、提振經濟。不論如何,政府振興措施的金額高,一定更能鼓勵消費;消費能力強,失業率就會下降,稅收就能提高,避免經濟危機發生,這套理論就是所謂的「動態經濟學」,當年台灣為了建設,也是借錢支應,現在負債大都還清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目前台灣疫情並不嚴重,沒必要再花這麼多錢鼓勵消費,但這有些事後諸葛的味道,如果真是這樣,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周為何會緊急推出「紓困三.○」,要求相關部會即刻盤點受創產業如製造業、運輸業和觀光產業的需求,在二周後的行政院會提出追加紓困特別預算,送立法院審議。

振興券從新冠肺炎疫情剛爆發起就話題不斷,一直到暑期才發放,在「報復性消費」心理下,商家現在的業績應該不會像當初那麼差;但對不少業者而言,影響和傷害已經造成。振興券為何發放方式及用途一變再變,卻仍如此複雜、限制多?即使利用網路消費,是否仍有可能讓實體商家也受惠?這些都需要檢討,不應該隨三倍券終於要發放,就船過水無痕,以免下波疫情來臨時,政府再度手忙腳亂,引發民怨。

作者/劉泰英 1936年生,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在李登輝總統時期,以中華開發董事長頭銜,出任國民黨投管會主委,與李前總統關係密切,外界當時也以財經國師、國民黨大掌櫃等稱號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