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
最新

恐龍罹癌首例!7600年前「畸形脛骨化石」證實為骨癌

(圖/翻攝每日郵報)

(圖/翻攝每日郵報)

近日《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中一項研究報導指出,專家在白堊紀時期居住在加拿大的草食性「尖角龍」化石中發現了骨癌,這個消息讓許多醫生相當振奮,對於未來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幫助。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段脛骨的化石是在1989年於加拿大省立恐龍公園發現的,而這段骨頭的形狀畸形,當初被認為是因骨折癒合而造成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大衛·埃文斯(David Evans)於2017年至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時,注意到這段骨頭有些不尋常,於是和同事用先進的醫療技術進行分析,並用檢驗人類癌症的方式對骨骼進行診斷,最後在這段距今7600萬年前的有角草食性恐龍的骨骼中發現了骨癌中晚期的特徵,麥克馬斯特大學病理學家馬克·克勞瑟(Mark Crowther)也表示,這是同類動物中的首例,令人相當興奮。

(圖/翻攝每日郵報)
(圖/翻攝每日郵報)

研究小組指出,這段脛骨來自成年的恐龍,其癌症已到了中晚期,且侵襲了牠的身體系統,癌症對牠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因此牠更容易遭到當時強大的暴龍掠奪;不過這類草食性恐龍是生活於群體當中,這讓得到癌症的恐龍能受到群體保護,擁有更長的生存時間。

(圖/翻攝每日郵報)
(圖/翻攝每日郵報)

對此,論文作者埃赫蒂亞里(Seper Ekhtiari)表示,「我們在診斷和治療患者的骨肉瘤中使用了類似的多學科方法,從這段脛骨中首次診斷出了骨肉瘤,這既令人著迷,也令人振奮。」埃文斯博士也表示,這將有助於建立疾病間的關聯及對各種狀況的進化和遺傳學的理解,他也補充說明,患有疾病的恐龍以及其他滅絕動物的證據目前都被保存於博物館中,準備使用現代分析技術來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