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陳時中拍板不普篩 前CDC副局長撂重話:未來損失「億」起跳

衛福部長陳時中。(圖/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長陳時中。(圖/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原本趨緩,但最近在國人防疫鬆懈,展開報復性旅遊;加上接連爆發泰籍女勞工、比利時工程師與赴港確診台女,都是感染源不明的確診案例後,不但國內人心惶惶,也讓是否該落實「普篩」的議題,再度被拿出來討論。而指揮中心已經明顯拍板表態,目前不會進行普篩,這讓過去擔任疾管局副局長的施文儀,看了憂心忡忡,他昨天(7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提出預警,警告政府如果未來還是堅持不做入境普篩,損失的經濟利益,恐怕會以「億」起跳。

前任副局長施文儀在臉書以「檢驗與檢疫」為題發文,他表示,檢疫是最古老且有效的圍堵疫情辦法,且行政成本低,但經濟成本高,缺乏好的實驗診斷方法時,依賴檢疫是不得不的方法,除非疫苗問世。而台灣目前靠的防疫手段是「檢疫」,也就是把所有入境旅客,都當作「準接觸者」看待,一律檢疫14天,期滿後再做一次檢驗。

施文儀認為,台灣採用的是古老但穩靠的防疫手段,可把「偽陰性」降到最低,也是最盡責的做法。在全球疫情嚴峻,觀光尚未復甦情況下,這樣的方法對台灣不會造成太大損失,因此可以接受。

但施文儀話鋒一轉提到,倘若未來全球疫情趨緩,觀光復甦時,台灣依舊採取檢疫措施,而不使用普篩,他警告,這勢必會付出慘痛代價。他並進一步解釋提到,若入境旅客全面普篩,每天要花420萬,但當未來疫情降溫後,不會有旅客願意來台灣「被關14天」,如果政府不花一點「檢驗費用」,損失的經濟利益恐是以「億」起跳。所以他呼籲,指揮中心務必做好準備,超前部署普篩的檢驗量能,伺機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