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人物

【小弟變董座3】信貸存款 籌二百萬開店

在永和四號公園旁的「錵鑶」,是黃聖凱的起家店。(圖/王永泰攝)

在永和四號公園旁的「錵鑶」,是黃聖凱的起家店。(圖/王永泰攝)

當年在中餐廳待了幾年後,黃聖凱跟著店裡師傅轉去做日本料理。直到二○一○年,二十四歲的他決定放手一搏,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店,「當初自己存款加上已經借到緊繃的信貸,好不容易湊到兩百萬,地點就選在永和四號公園旁。」

面對創業開店,最惱人的問題便是「料理風格」,黃聖凱可是下了一番苦心,「不只要求食材,還對附近社區人口組成做了調查。因為在文教區,人口組成較年輕些,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做很傳統的台式日本料理,而是走比較有創意的新式風格。」

黃聖凱站在料理檯前烹調料理,親切的與饕客互動。(圖/翻攝自「錵鑶」臉書專頁)
黃聖凱站在料理檯前烹調料理,親切的與饕客互動。(圖/翻攝自「錵鑶」臉書專頁)

黃聖凱說,當時永和區一帶的日本料理店,多是炸甜不辣、炒烏龍等傳統台式路線,所以他決定改作無菜單的握壽司料理,靠著一股傻勁開了第一間「錵鑶」。「心裡還是有點怕,怕決定錯誤,不過店面沒有很大間,只有十六個位置,這樣客人都坐不滿的話,店收起來剛好而已!」

開業第一年,每月營收約四十萬元,有時更少。「利潤大約只有十%,花費最多的就屬食材。」由於堅持「不偷」,黃聖凱第一年撐的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