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
最新

台灣東北部發現「2千萬年前蠕蟲巢穴」 長達2公尺、直徑2.5公分

台灣東北部發現2000萬年前的巨大蠕蟲巢穴,經過重建痕跡化石後,推估巢穴長達約2公尺,直徑在2.5公分左右。(圖/取自Scientific Report官網)

台灣東北部發現2000萬年前的巨大蠕蟲巢穴,經過重建痕跡化石後,推估巢穴長達約2公尺,直徑在2.5公分左右。(圖/取自Scientific Report官網)

台灣大學古生物學家在台灣東北部發現距今2000萬年前的巨大蠕蟲巢穴,藉由重建痕跡化石(遠古生物活動所留下的痕跡)後,推估巢穴長達6.5英尺(約2公尺),直徑約1英寸(約2.5公分)左右。這種蠕蟲大約在2000萬年前生活在海底,會撲向毫無防備的海洋生物。

根據《CNN》報導,這種肉食性動物被稱為「博比特蟲」,或稱「沙紋蟲」(Eunice aphroditois),是一種水生捕食性鬃毛蟲,體長從4英寸(約10公分)到10英尺(約3公尺)不等,主要棲息在太平洋海底狹長的洞穴之中。這個6.5英尺長的洞穴曾是牠們的家園,牠們會從海底浮出水面,伏擊海洋生物,並將海洋生物活生生地拖入其巢穴。

台灣東北部發現2000萬年前的巨大蠕蟲巢穴,經過重建痕跡化石後,推估巢穴長達約2公尺,直徑在2.5公分左右。(圖/取自Scientific Report官網)
台灣東北部發現2000萬年前的巨大蠕蟲巢穴,經過重建痕跡化石後,推估巢穴長達約2公尺,直徑在2.5公分左右。(圖/取自Scientific Report官網)

研究人員在洞穴頂部部分發現了高濃度的鐵,認為該蠕蟲可能分泌了黏液來加固洞穴壁面。他們也推測「大約2000萬年前,在歐亞大陸的東南邊界,古老的博比特蠕蟲在海底殖民,埋伏著等待路過的食物」,當獵物靠近蠕蟲時,牠就會從洞穴中爆發出來,抓住獵物並將其拖入洞穴中享用。在海底下,絕望的獵物奮力逃竄,導致洞穴口周圍的沉積物進一步受到干擾。

專家表示,他們假設在2000萬年之前,有隻蠕蟲正埋伏在海底等待進食,這篇研究目前已刊登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