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時報蔡旻妤」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187 篇文章
台東縣立紅葉國小29日舉行科學化訓練營活動,邀請到旅美好手「國防部長」張育成(右)親自指導棒球技巧。(圖/中國時報蔡旻妤攝)

「國防部長」張育成返鄉指導小球員 竟和紅葉國小「這人」有段祕辛

曾將台灣棒球推向國際的台東縣立紅葉國小29日舉行科學化訓練營活動,旅美好手「國防部長」張育成到場親自指導棒球技巧。張育成還透露紅葉國小校長方穎豐,其實是他在泰源國小的啟蒙校長,也是當年點醒他留在棒球隊的貴人。「國小的時候棒球隊教練很兇,一直操體能,每天都很累,曾想過要放棄。」張育成回憶,當時方穎豐攔下他問道:「你離開棒球隊,你能做什麼?」張育成回答不知道,方穎豐又說:「那為什麼不繼續留下來?」若不是這段插曲,也許不會有今年榮膺經典賽預賽MVP的張育成。張育成不藏私將所有經驗傳授給小球員;紅葉國小小將表示,育成學長Power很好,未來也想和他一樣去國外挑戰。方穎豐則說,訓練營除了全體紅葉少棒隊參與之外,也邀請了泰源國中、卑南國中各15位棒球隊選手進行三站式的訓練循環,包含打擊訓練、投手訓練及體能訓練,全方位提升台東縣孩子們的棒球能力。張育成說,日前在美國比賽時受傷,回台灣調養後恢復狀況良好,已經開始自主訓練,也希望提供經驗,傳承給新一代球員。他預計明年1月再前往美國,目前除了美國職棒,日本、中華職棒也有球隊在徵詢他加入意願,他強調,都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會再回到球場打球。

台東薛姓民眾汽車車牌無故遭不肖人士冒用,尋求竹縣警方未果,她只能無奈先繳納罰單,清除違規紀錄。(圖/蔡旻妤攝)

車牌遭冒用...她連收6張罰單慘噴5萬元 怒轟警置之不理

台東薛姓民眾汽車車牌遭不肖人士冒用長達近半年,3個月以來收到新竹的6張近5萬元違規罰單,最扯的1張是超速80公里。她先後向監理站申訴及報警,最後自掏腰包繳納罰鍰更換車牌,她氣得投訴警政署長信箱根本折磨守法公民。台東監理站表示,若民眾若有類似情形應盡速向警方報案,並向監理機關辦理車牌繳銷重領。薛姓民眾攤開罰單無奈表示,自己有20多年沒去過新竹,自家車子怎可能在竹北超速、闖紅燈?她說,第1張罰單7月25日寄來後,陸續收到6張超速、闖紅燈罰單,最誇張的1張計違規10點、超速80公里,全數罰鍰達4萬9900元。薛姓民眾說,一次次收到、撤銷罰單相當耗時費力,除向監理單位申訴,也向台東警方報案函請竹北警方協助。最扯的是,竹北警分局以公文回覆,「無特定嫌犯能追查、並會持續列管」,她致電詢問卻得到「因掛著合法車牌,即便要攔查也沒有正當理由」回覆,讓她痛斥車子廠牌明顯不同,這是什麼神邏輯?台東監理站呼籲,民眾若發現有疑似車牌被偽造、冒用等,應盡速向警方報案,並向監理機關辦理車牌繳銷重領,以維護自身權益。薛姓民眾說,感謝監理單位提供協助,目前決定認賠,等待罰單申訴成功退款。她大嘆,明明已報案偽造特種文書,車子廠牌也不同,卻還是堅持寄罰單,痛批警政單位效率太差。薛姓民眾家人也說,民眾無辜受害、還得自掏腰包,根本是折磨良善守法公民,更改ETC資料都可以馬上核對出車籍和車主,警察單位還不如民間機構。對此,台東警分局表示,已依程序函請原舉發機關新竹縣警方查明。

台東正值二期稻作收割期,麻雀大軍與農夫上演搶糧大作戰。(圖/中國時報蔡旻妤攝)

不速之客!麻雀大軍搶吃台東米 農民心淌血成惡夢

目前正值二期稻作收割期,台東郊區四處可見遼闊的金黃色稻浪,然而農民還未享受豐收喜悅前,麻雀大軍已進襲與農夫上演搶糧大作戰。農婦說,眼看心血結晶成了上千隻麻雀的饗宴,心在滴血,用盡所有驅鳥招式都無法奏效,成了農民秋收的噩夢。大片金黃色的稻浪翻飛,蔚為美景,但是也有大批的麻雀軍團搶在農民收割前大啖飽實的稻穀,農民說,人鳥大戰的戲碼每年都在上演。千百隻的麻雀停在電線上,等候沒有人車經過時,便成群飛到倒伏的稻子上,大啖美味的台東好米,一有風吹草動,就群起振翅起飛,這個時候,最可以感受到麻雀大軍的威力。在田埂旁趕鳥的陳姓農婦氣急敗壞地說,為了保護半年來的辛苦結晶,已經試過用稻草人、放鞭炮、反光CD片、老鷹造型風箏、架設鳥網等等,全都沒有阻嚇效果,只能用最笨方法就是輪值人工趕鳥。不過,愛鳥人士表示,麻雀不只吃稻穀,也吃害蟲,1年裡面,麻雀只有2個月吃稻穀,其餘10個月都在吃田間的害蟲,如果沒有麻雀除蟲,損失會比麻雀吃掉的更大,農民不妨網開一面,讓人鳥和平相處。而在池上鄉種植有機米的農民梁正賢表示,麻雀趕不勝趕,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減輕鳥害,他說,麻雀大部分只吃倒伏的稻穀,因為最不費吹灰之力,農民只要多注意天候變化,不要施肥過當,就不會造成稻子倒伏。台東縣政府農業處長許家豪指出,目前都有水稻保險,如果因為鳥害造成稻作產量偏低,在產期結束後可以申請保險理賠;此外,鳥類的防治從傳統的稻草人、放鞭炮,到現代各式各樣的風箏、彩帶、老鷹模型等各種不同的方法,或多或少都有產生阻嚇作用,而農友也可以洽詢農業改良場,提供相關驅鳥防治措施。

台東往返離島船票將調漲,圖為遊客在台東富岡漁港搭船前往綠島。(圖/中國時報蔡旻妤攝)

台東往返離島船票 擬漲價近2成

台東縣蘭嶼鄉、綠島鄉1年有50萬旅遊人次,如今傳出台東往返離島船票將調漲,且漲幅近2成,台東縣綠島議員王姷力認為,品質沒提升、只漲票價說不過去!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強調,離島居民票價不調整,漲價僅針對遊客。航港局書面回應,1家公司已完成備查,其餘3家客輪業者分別送件及審核中。台東共有4家客輪業者經營離島航線。如今傳出業者以營運成本逐年升高為由調漲船票票價,往綠島的來回票從1120元調漲至1320元;蘭嶼來回票從原先2400元漲至2800元。王姓遊客認為,未來到離島觀光,大家可能會多考慮一下荷包,絕對會影響觀光。綠島觀光業者說,票價上漲,遊客會認為又得多花200多元,可能因此選擇改去別的地方。王姷力說,船票將調漲,近日接獲民眾反映「要漲價也就算了,好歹讓乘客坐得更舒服吧?品質沒提升、只漲票價說不過去」,她也提及,「只收現金,沒有多元支付或信用卡」同樣讓遊客詬病,尤其是對於動輒帶50人團體的導遊來說,必須帶著數萬元才能出行,相當不便。台東縣政府交通管理科長劉奇朋表示,客輪業者調整票價,縣府無權干涉,但會要求業者顧及離島居民交通權益,強調離島鄉親搭乘的票價不受影響。有關購票多元支付、電子資訊看板、相關票務服務都會與業者討論,並補助業者建造新客輪,提供遊客舒適的海上交通。現在是離島觀光淡季,已核備通過的客輪業者還沒有漲價;另外還有3家客輪業者也打算跟進調漲,陸續會送件到航港局審核。航港局書面聲明,凱旋客輪業者已完成備查,其餘3家業者分別正在審核與送件中。將會依規定審酌運價調漲合理性與必要性,保障基本在地居民交通需求,以持續落實並維護旅客權益。

台東市南王部落的1棟卑南族傳統屋因不符合建築法規,被列為危險建築,不少族人擔心傳統文化消失盼保留。(圖/中國時報蔡旻妤攝)

台東卑南傳統屋遭認定危樓將拆除 族人盼保存

台東市南王部落有1棟10多年前以茅草及竹片搭建的3層樓高卑南族傳統屋,台東市公所因不符合建築法規,加上年久失修,判定危險建築,不少族人擔心傳統文化消失,都希望能保留。市公所強調,目前已初步與部落達成共識,將會拆除,未來再以合法方式原地重建。南王里長彭靖佳提及,當初未規畫人力及經費維護,近年活動都改在距離不到500公尺處的南王聚會所。族人指出,早期部落在此舉行成年禮等祭儀活動,傳統屋擔任聚會所的重責,有人提出尋求公部門資源再修繕或是改建,放寬規定讓傳統建築能合法使用。文健站說明,長者都會協助照料傳統屋附近的植物、清除雜草,如今都會轉知學員不要再接近,若有民眾靠近也會一併告知。早期許多原住民部落依文化習俗用自然材料搭建的傳統屋或是瞭望台,由於風吹加上日曬、容易造成破損,雖然外觀看似沒有立即危險,整修後仍可以使用,不過如今受限建築法規,難以取得建築執照。市公所強調,傳統屋已嚴重破損,很有可能造成公共危險;目前已初步與部落達成共識,近期盡速拆除,未來再以合法方式原地重建,讓部落傳統建築文化能持續傳承。

台東縣大武太湖原生植物園收藏繁殖800多種台灣原生種植物。(圖/中國時報蔡旻妤攝)

台灣珍稀原生種 大武植物園收藏繁殖逾800種

大武太湖原生植物園園主黃月葉數十年來上山採草藥,收藏繁殖800多種台灣原生種植物,藥草園近期轉型為原生植物園並進一步開放,讓民眾零距離認識原生種。遊客羅先生說,原以為蘭花只有數種,實際走訪後增廣見聞、收穫豐富。遊客聽著導覽介紹包含蘭花、蕨類等在地原生種,如同劉姥姥逛大觀園般,遊客們聽到整個園區蒐集多達800多種台灣原生種植物,全都驚呼連連。50多歲的黃月葉自6歲起就跟著父親上山採草藥治病,「叫我去山上我很願意,叫我去讀書像是要了我的命」,她也承襲父業,蒐集山區的各種草藥來種植,其中就包括蘭花及蕨類。黃月葉的女兒洪瑛珠近年返鄉共同經營,開放園區讓遊客入園參觀及原生種蘭花DIY體驗。洪瑛珠說,當初藥草園並非現在的型態,因母親雖然收藏周邊許多珍稀植物,卻有多數植物無法確定名稱,身邊沒人可問,她便開始協助上網或查閱相關書籍。所學並非植物及園藝系的洪瑛珠坦言,過程中相當辛苦,在實際照料植物後,開始發現這些「綠色的草」跟路邊雜草大不同,不僅特別且稀有,有的網路資訊錯誤,最後才驚覺園區內植物不僅是特有種,且只產於台東大武,「要是不照顧,消失在大武等於消失在全世界」。園區種植許多學術界難以蒐集繁殖記錄到的原生種植物,15年前受到學術單位的注意,園區也協助學術單位保種繁殖。黃月葉強調,保種雖是重要工作,但更要好好保護大武山豬窟周遭僅有的原始林,減少人為干擾,才能讓原生種植物持續生長。

台東1隻公雞12日深夜在路上遊蕩,民眾擔心妨礙交通於是報警處理。(圖/讀者提供/中國時報蔡旻妤台東傳真)

公雞走失深夜逛大街 警呼籲飼主速領回

台東1隻白色公雞昨天深夜在路上閒逛,民眾擔心影響行車安全,報警求助,警方獲報到場與熱心民眾合力逮捕,並交由有飼養經驗的民眾託管。不過,公雞叫聲尖銳,從清晨叫到早上,害鄰居無法入眠,台東警分局及託管民眾呼籲飼主盡快認領。公雞神氣地站在1輛汽車後車廂上,2名警察查訪附近住戶找不到公雞主人,更沒抓過雞,只好想盡各種辦法處理。員警先是用手撫摸雞頭、又拿警棍設法請牠站上去,牠依舊不為所動。最後1名路過長輩見狀,迅速出手抓住公雞並交給警方。警方委託附近民眾託管公雞,等待飼主認領,不過託管民眾受訪時大吐苦水,他說,公雞叫聲尖銳,叫了一整晚,附近鄰居反映「從清晨到白天,吵得整晚睡不著」,再這樣下去他要請警方帶回自己管理,呼籲飼主盡快領回。有飼養經驗的民眾指出,從雞的羽毛及外觀研判,應該不是食用或下蛋的雞隻,應屬觀賞雞的一種。農政單位表示,以往養雞是供食用或是吃蛋,如今飼養觀賞雞蔚為風氣,並提醒飼主勿任意棄養觀賞雞。台東警分局寶桑派出所表示,接獲民眾報案,有公雞深夜在馬路上遊竄,員警到場後見1隻白色公雞站立於汽車車頂,與住戶警民合作下順利捕捉公雞,避免雞隻持續在路上逗留遭車輛追撞,以及深夜啼叫影響住戶安寧。台東警分局指出,目前暫請有養雞經驗民眾代為飼養,籲請飼主速出面領回,無人認領時將通報主管機關台東縣動物防疫所處理,也呼籲飼主若放任禽、畜、寵物在道路奔走妨害交通,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最高600元以下罰鍰。

小犬颱風重創台東縣蘭嶼鄉,但仍有部落沒水沒電,台電表示因採緊急修復供電不穩。(圖/蘭嶼居民周克桂提供/蔡旻妤台東傳真)

小犬颱風重創蘭嶼 台電臨時復電 40工人留島上搶修

小犬颱風重創台東縣蘭嶼鄉,全島災損高達3億,台東縣府11日宣布成立小犬颱風災害救助專款專戶,而台電宣布9日深夜全島已經復電,仍有部落沒水沒電,地方感謝各界捐助善心物資。台電公司台東營業處表示,因採緊急措施,可能供電不穩,全島仍有40多名工程人員持續修復及立桿。小犬颱風17級陣風橫掃蘭嶼,全島災情慘重,台東縣長饒慶鈴日前宣布,因全島房屋幾乎全受損,每戶初步先發放5000元慰問金、並從寬認定,後續再依實際狀況及相關規定補助。另外,由於此次颱風造成約3億元災損,民眾災後復原重建經費龐大,她也指示縣府社會處設立小犬颱風災害救助專款專戶,協助捐款,直接幫助最需要的蘭嶼鄉親,期盼讓捐款發揮最大效應。蘭嶼居民周克桂表示,颱風過後,蘭嶼有些部落仍然沒有水、電及網路,也因缺電,許多家戶冰箱食物已腐壞無法食用,他所在的野銀社區已接獲善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居民說,所幸近日氣候許可,貨船已能進港,超市、超商已經進貨,有食物可購買,全島發揮互助精神,有水電的家戶都會免費讓無水電可用的居民充電、洗澡。台電指出,為求最短時間內復電,工程人員採取高壓被覆線臨時架線,高壓斷線以低壓接戶線等臨時供電措施,全島有40多名工程人員持續修復及立桿,確保蘭嶼穩定供電。台東縣政府社會處雙十4天連假服務不打烊,整備民生物資、淨水設備運送到蘭嶼,提供民眾即食品及飲用水,並媒合相關專業技士進入蘭嶼檢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弱勢家戶房屋水電。

台東縣4日除蘭嶼、綠島全天停班課外,其餘地區自下午起停止上班上課。(圖/蔡旻妤攝)

台東颱風「下午放假」到底是幾點? 縣長饒慶鈴解答了

依據氣象署預報資料分析,小犬颱風暴風圈今日上午接觸台灣陸地,台東縣政府昨宣布4日全縣除蘭嶼、綠島全天停班課外,其餘地區自下午起停止上班上課。台東縣長饒慶鈴說明,台東縣政府小犬颱風自形成起便嚴密監控,3日下午也緊急開工作小組會議,加上小犬颱風行徑飄忽不定難以判定,而3日晚上工作會議當中科學數據顯示4日其實並未達到颱風放假標準,因此下午放假以利民眾返家做好防颱工作。台東縣多數地區4日下午停班課,許多民眾關心「是中午後放假?還是從幾點開始起算颱風假?」饒慶鈴回應,下午放假是給予各機關單位彈性空間時間,讓機關自行決定。今天是周三,小學原定中午12時用餐、12時40分放學,部分小學則因應今天下午颱風假,改為第3節課11時20分用午餐、12時10分放學。

海葵颱風造成台東大量樹木倒塌,公路總局委託廠商未依規定處理廢棄樹木,直接將廢棄樹木亂倒在溪流及海邊。(圖/讀者提供/蔡旻妤台東傳真)

災復斷木廠商便宜行事竟亂倒 東河公所限期公路局改善

海葵颱風侵襲東海岸,花東海岸公路大量樹木傾倒,台東持續災後復建,公路總局為搶通道路,委託施工廠商處理斷木,未料廠商未依規定,直接廢棄樹木亂倒在溪流及海邊。東河鄉公所表示,已會同環保局查緝,將要求廠商限期改善復原,否則依法開罰。在怪手配合協助下,卡車將滿滿樹枝、土石和廢棄物往橋下的溪流傾倒,大車更一輛輛接著「卸貨」,違規畫面被民眾拍下並向有關單位檢舉。東河鄉公所清潔隊長張淵智指出,包括台11線出水橋路段橋下及台23線東富公路登仙橋路段橋下等,都發現大量樹木被隨意棄置,由於樹枝倒入河裡和海邊溪流上游,河道容易堵塞,更危及下游民眾安全。張淵智說,按照環保法規,這類殘枝必須經過切割處理,再送環保局切碎,至於要送焚化爐燒掉或做堆肥處置,則視現況處置。但是公路局委託廠商可能因處理量太大,加上無處可堆放,才會便宜行事,明顯違法。環保局說,災後待處理路樹殘枝估計逾4000公噸且持續累積,若任意丟棄路樹,可依法罰1200元至6000元以下罰鍰,若傾倒在林業署管轄的保安林地內,可處6萬元至30萬元以下罰鍰。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