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張雅淳」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2,806 篇文章
弱勢孩子們收到單車開心地騎了起來,也很期待暑假的單車環台之旅。(圖/台灣安進提供)

企業員工親手組裝單車 助弱勢兒少圓環島夢想

美國生技大廠安進致力於實踐ESG價值,積極參與公益慈善及社區關懷,台灣安進在總經理韋立格(Daniel Villegas)帶領下,與總部保持緊密聯繫,積極響應社會需求。安進基金會關注花蓮地震救援工作,捐款新臺幣 250 萬元,並啟動捐款配對計畫,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仁都能為台灣災後重建盡心力。台灣安進全體同仁親手打造自行車捐贈兒少安置機構,與自行車領導品牌捷安特(GIANT)合作,同仁以溫暖雙手打造象徵自由、希望和活力的自行車,過關斬將獲取零組件,親手組裝自行車捐贈兒少安置機構,幫助孩子們單車環島圓夢。台灣安進將具有祝福和紀念意義的自行車,獻給桃園及雲林的兒少安置機構,韋立格率領導團隊親自送上愛心至兩家兒少安置機構「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灣國際兒童村」及「雲林縣私立長愛家園育幼院」,期許帶來溫暖鼓勵,激勵孩子勇敢前進,築夢踏實。位於桃園的台灣國際兒童村致力輔導孩子走出困境,積極安排各類活動,培養孩子自立能力、生活技能,和人際互動關係。白般若村長樂見各界對孩子的付出與關懷,他表示:「感謝台灣安進發起關愛行動捐贈愛心自行車,今年暑假,我們將帶領孩子們單車環遊中彰投六天五夜,盼帶來新的視野和體驗。」長愛家園育幼院吳文輝院長表示:「長愛家園透過每年寒暑假的活動規劃,助孩童發揮潛能,培養興趣。單車環島活動已成為長愛家園的年度傳統,陪伴孩童們探索寶島的美。感謝台灣安進餽贈同仁親自組裝的自行車,將陪伴孩童們兩週單車環島之旅,活出精彩人生。台灣安進透過單車獻愛,盼能鼓勵孩子腳踏實地,勇敢自信踏出生命步伐。這次活動不僅增進台灣安進同仁情誼與團隊信任,更在付出中感受愛的能量,推動善的循環。

流感疫情雖然趨緩,但仍有不少重症與死亡案例,醫師提醒孩童若持續高燒要提高僅絕。(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北部8歲女童染流感併發腦炎 意識不清抽搐「住院第4天死亡」 

近期類流感疫情逐漸趨緩,但上周仍新增4例死亡,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其中年紀最小是北部一名8歲女童,本身沒有潛在疾病,4月初咳嗽嘔吐,至診所就醫後好轉,但隔天又出現頭暈、嘔吐、發燒、意識不清、抽搐等症狀,急診後發現體溫飆至41度,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檢查發現有腦水腫,醫師研判為流感併發腦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女童後來轉至加護病房,且以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意識狀態持續惡化且心律不整,住院第四天過世,死因為流感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及器官衰竭。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類流感疫情呈緩降趨勢,第16週(4/14-4/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8.8萬人次;近四週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流感病毒以B型為多,與A型H3N2呈共同流行,仍須留意疫情後續變化。上週(4/16-4/22)新增26例流感併發重症(19例A型H1N1、3例A型H3N2、4例B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7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4月22日累計757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其中死亡137例,重症病例及死亡個案均有79%以上未接種流感疫苗,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22日,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約655.9萬劑,僅剩約1.8萬劑,請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把握機會儘速至各合約院所接種。由於近期流感與COVID-19傳播風險持續,若民眾有類流感症狀,除可用COVID-19家用快篩輔助檢測外,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儘速就醫,並由醫師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倘經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另由於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公費用藥治療之時機及必要性,仍由醫師依病患狀況及臨床專業決定。疾管署再次提醒,類流感疫情雖趨緩,但仍有新增重症個案,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

台灣周邊血管學會研討會徐中和理事長(右七),邀請日、韓、星、印尼醫師來台,共同與會研究周邊血管取栓技術再升級,拯救更多病人免於截肢。(圖/台灣周邊血管學會提供)

8旬翁急性動脈血管阻塞 「新科技搶救」避免截肢

一位84歲男性因心房顫動合併缺血性腦中風而被送入醫院。因大面積腦中風合併出血性轉化,無法使用抗凝血劑。住院期間,他突然出現右腳劇烈疼痛、發紺和冰冷的症狀。進行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側腹腔髂動脈以下的血管已被血栓完全阻塞。考慮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無法採取手術切除血栓的方式。同時由於腦出血,也不能注射血栓溶解劑。患者面臨著右腳缺血壞死和截肢的風險。周邊血管學會理事長徐中和指出,幸運的是,台灣已經引進了經皮血栓機械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技術,是亞洲領先的國家之一。這項技術使用Rotarex導管,前端配有螺旋狀的旋切頭,旋轉切除血栓並將其排出體外。血栓清除後,再使用塗藥球囊(SELUTION SLR)對殘留的狹窄病灶進行擴張。經過治療後,患者的右腳發紺症狀立即改善,一週後他的肢體狀況良好,順利出院。周邊血管學會張景棠秘書長說明,急性肢體缺血症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肢體組織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然而其治療並不容易,因為患者身體狀況可能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而血栓溶解劑治療收效較慢且易引起出血併發症。機械性取栓術能夠快速移除血栓,顯著改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長時間使用血栓溶解劑導致的出血風險。塗藥球囊將傳統的血管球囊擴張術與藥物釋放技術相結合,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動脈疾病。透過塗藥球囊釋放藥物到血管壁上,抑制新的內膜增生,減少血管再狹窄的風險,可以使治療效果更持久,降低了再次手術的需要。SELUTION SLR屬於最新一代的塗藥球囊,透過創新的微載體與細胞黏附技術(CAT),可以在90天內持續釋放sirolimus藥物,達到穩定良好的治療效果。周邊血管學會是台灣第一個專注於周邊血管的學會,其成員包括心臟內科醫師、心臟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放射師以及護理師等專業人士。周邊血管學學會日前在台中舉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並邀請來自日本Osamu lida、韓國Su Hong kim、Jae-hwan Lee、香港Bryan Yan、新加坡Tang Tjun Yip與印尼Reza Juniery Pasciolly的專家參與會議,分享最新的治療方法。在年會上,專家們探討周邊動脈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挽救缺血肢體的新策略、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的微妙技術,以及其他周邊血管相關主題,如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用於肌肉骨骼疼痛的經動脈微栓塞(TAME)、前列腺動脈栓塞(PAE)、骨盆動脈介入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透過各方專家的交流與討論,分享與傳播最新的知識,期望將台灣周邊血管治療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藏壽司10天內通報4起疑似食物中毒,食藥署因此針對全台55家分店全數稽查,限期改正21家、暫停作業2家。(圖/高市衛生局提供)

食安炸裂1/「嚴重缺工」餐飲業卻拼命擴店 衛生防線潰堤!食物中毒連環爆

餐飲業長期缺工,且情況持續惡化,截至今年4月的整體職缺已達110.6萬個,創下歷史新高,但矛盾的是,餐飲業者卻急著擴店,以王品為例,2年間就開了42家新門市。專家直指,人力緊繃讓員工流動率高,讓缺工現況更加嚴重,廚房衛生防線也一再失守,終於引爆食安炸彈! 根據食藥署統計,2024年1到3月,食物中毒累計446件,2504人受影響,創近3年新高。疾管署最新資料更顯示,國內上周(4月7日至13日)腹瀉門急診達13萬9848人次,全國近一個月共接獲203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去年同期(54起),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 以王品旗下「初瓦台北西門店」跟「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為例,至今已通報多達157例食物中毒。疾管署4月16日下午公布最新檢驗結果,兩家店共有5人檢出諾羅病毒,包括2名用餐的客人、2名員工以及1名廚工,北市衛生局更破天荒開設為期一週的「食安特別門診」,集中照護受害民眾。 食安事件猶如連續劇一般,一樁接一樁,除了一般餐廳之外,更令人憂心的是擴散至小型連鎖餐廳如寶林茶室,甚至連大型上市櫃公司如王品、藏壽司、八方雲集等,都難以倖免。 在新北市經營小型連鎖餐廳的林老闆透露「缺工是關鍵」。根據主計總處2023年12月公布的資料,國內旅宿餐飲職缺率4.3%,創近25年同月新高;104人力銀行統計,今年4月,住宿和餐飲業的職缺數達到了驚人的22.7萬個,持續創下歷史新高,整體職缺數也達到110.6萬個,同樣創下新高。 林老闆表示,沒有足夠的人力,有些店家的員工就算身體不適也必須硬撐;不少員工內、外場都要通包,還要趁空做清潔工作,身兼數職的後果就是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因為忙碌、時間有限,就難以落實手部、刀具、砧板等清潔工作。 但在如此缺工的情況下,許多餐飲業者卻繼續擴店。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餐飲業家數為16.9萬家,比2022年底增加近6000家。以王品為例,2021年到2023年8月,共開了42家新門市;藏壽司也從2022年到2024年2月,開了24家新門市。 「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的廚餘區髒亂不堪,還有分裝食材未標示分裝日期等缺失,可看出員工衛生專業不足。(圖/北市衛生局提供)被逼到極限的資深餐飲員工於是紛紛出走,一批批的資淺員工或新住民工作者進入餐飲現場,由於專業知識不足,更容易出差錯。北市衛生局稽查王品旗下的「初瓦」及「嚮辣」西門分店後,曾公佈廚房髒亂的照片,林老闆說:「我看到第一個想法就是『沒有人』,否則怎麼會連基本的清潔都沒有。」 「最近的食品中毒事件以人為因素佔多數,例如食材未包覆完整、食材未置於冰箱或置於室溫超過2小時。此外,也可能是調理器具未做好生食熟食分開使用,或是操作人員之手部、調理器具之清潔消毒不完整所致。」中興大學食品安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信堂表示,餐飲業長期缺工不是造成食品中毒的唯一因素,然而,餐飲業的營運現場若是長期缺工,卻有可能因缺工導致平常之食品安全措施未落實,使得發生食品中毒之機會及風險提高。 不過,林信堂認為最近群聚感染的禍首幾乎都是諾羅病毒,而不是一般的細菌性食物中毒,若一概歸因於餐飲業之食安控管或內部問題,不盡公平。不應只聚焦在供餐者的帶原,消費者或學校的師生是否帶原,也要加以釐清。 無論如何,「缺工」及「高齡化」是全球都在面對的議題,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思考如何面對。「盡量簡化作業方法、舒緩同仁工作壓力,對於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會有一定幫助。」林信堂說。 林信堂以日本知名餐飲企業「丸龜製麵」為例,其透過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建立同仁休息空間,讓員工上班的壓力得到緩解,提高員工的留任率,避免因員工的高流動率使得已存在的缺工現況更加嚴重。 「台灣較具規模的餐飲業者,在缺工尚未得到緩解的狀況下,也可以思考簡化生產流程,並逐步導入自動化作業之可能性。」林信堂說,例如導入中央廚房生產,將前端複雜的生產流程工廠化,亦可降低現場人員的工作負擔。畢竟缺工是既成事實,且恐怕會繼續惡化,只能想方設法將人力最大化。

專業廚師認為,開放式廚房代表店家對整潔的信心,消費者也可觀察廚師作業來判斷衛生管理狀況。(圖/報系資料照)

食安炸裂2/米其林三星餐廳乾淨程度驚人 專家:法規多沒用,落實才重要

39歲呂姓男子於3月22日至寶林茶室吃炒粿條,24日因急性腎衰竭搶救不治身亡,揭開寶林茶室集體中毒案的序章,曾在米其林三星主廚旗下「STAY」法式餐廳工作的網紅廚師麥可,在臉書上分享看法。「看到寶林事件的新聞,真的被嚇到。開放式廚房怎麼會出事?因為開放式廚房代表老闆對整潔和師傅乾淨作業的絕對信心。」 麥可分享,在「STAY」工作時,有一次負責清潔微波爐,主管檢查時伸手摸微波爐深處,摸給他看有灰垢,他嚇得趕緊再擦一次,但主管又深入更裡面摸出灰塵,就這樣重複3次,廚房10個人全在旁邊看著等他下班,直到麥可把微波爐搬下來,全部都擦乾淨,主管說「就是這個標準」。麥可寫道「沒有人罵我,他們是求賢若渴的希望我好。」 麥可認為,雖然寶林茶室的開放式廚房出狀況,但相較於密閉式廚房更多恐怖的髒亂環境,他覺得挑選開放式廚房的餐廳還是較有保障,至少消費者可以觀察食材使用與保存的狀況,以及員工整潔度的要求。麥可表示,「整潔,是廚藝之本,是良心,一個屏棄良心廚心的廚房,會出什麼事都不驚奇。」 不論是政府、餐廳、商場,對食安其實都設下許多規定。例如2014年,衛福部依據《食安法》發布「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簡稱GHP),包括環境清消、食材管理方法,以及餐飲業員工的衛生習慣等都設有規定,例如規定廚房毛巾、抹布等,需以攝氏一百度之沸水煮沸5分鐘以上,餐具則要1分鐘以上,所有食品與餐飲業者都必須遵守。 「目前台灣的食安法規,在GH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制度(簡稱HACCP)已有很多規定,另外再加上三級品管及強制檢驗,以及密集的稽查動作。」中興大學食品安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信堂坦言,種種規定、稽查,對中小型規模業者在人力需求及成本負擔太高,很難全面配合。 而在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中,也有很細緻的食安規範,包含百貨公司美食街自己的規定等。林信堂說,過多的規定、分工過細,讓業者、主管等人越來越難做,也容易把規範搞混,到底哪些是法規?那些是內規?分不清楚,反而容易綁手綁腳。 「就算規則再多,也需要人員落實執行,才能達到預防或降低食品中毒發生之實效。」林信堂建議政府及相關產業應多討論該如何讓規則落實執行,並調整效果不彰或重複的規定辦法。如能減輕業者的人力與大量檢驗成本,及衛生部門人員的負擔,全力把食品衛生安全的基本功夫做好,就能有效預防食品中毒。寶林茶室集體中毒案爆發後,北市進行各大餐廳稽查,面對稽查員人力不足的現況,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會再與專家學者討論。(圖/黃鵬杰攝)以地方衛生局稽查員來說,由於公家機關的員額管制難以增聘正職,所以大多是一年一聘的約僱職,月薪僅3萬多元,工作內容卻繁雜又壓力大,因此也陷入缺工窘境,例如北市衛生局目前正張貼衛生稽查科第五次招聘告示,代表稽查員五招還補不滿。 針對衛生稽查員人力不足,台北市議會警政衛生委員會曾提出質疑,並建議北市衛生局考慮人員外包。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人力外包部分必須要再進行討論,核心業務不會採取外包,發生頻率低的案件或許可以考慮,會再與相關主管機關、專家學者討論。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受訪時表示,除了政府強力執行餐飲衛生管理,建議也可以參照食品業的經驗,以民間力量形成類似CAS等典範標章,才能加強消費者信心。

北市士林區溪山里自設水源系統發生水質不佳,上百人嘔吐腹瀉,其中也驗出諾羅病毒。(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食安炸裂3/打敗腸炎弧菌!諾羅病毒近9年稱冠 傳染途徑多又會變異

食物中毒案件層出不窮,根據食藥署資料,1980年代大約每年68件食物中毒,2020年卻激增為534件,案件量暴增近8倍,推測可能是外食人口增加所導致。 在這些食安案件中,最常見的禍首就是諾羅病毒,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國近一個月共接獲203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是去年同期近4倍,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8成驗出都是諾羅病毒。例如最近王品旗下的「初瓦」跟「嚮辣」、藏壽司、北市溪山里群聚食物中毒事件,都有諾羅病毒的蹤跡。 過去造成食物中毒的首要原因是腸炎弧菌,其次才是諾羅病毒,但從2015年起,諾羅病毒發生率超車腸炎弧菌,造成的食物中毒比率從10.1%快速增加到2023年的29.5%,成長3倍,而腸炎弧菌已經退居第四。 「腸炎弧菌主要引起中毒的原因食品為生鮮海產、魚貝類,諾羅病毒傳染途徑廣比較多,像是食物、器皿、飛沫、水,相較之下傳染力更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諾羅病毒可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人傳人,有些人感染恢復後2周內,其糞便內尚有病毒,仍然具有感染力,所以很容易引發群聚感染。 2020年8月,宜蘭礁溪老爺飯店雲天自助餐爆發164人大規模食物中毒,元凶就是諾羅病毒。檢方調查發現,餐廳廚工在8月1日~2日之前,就陸續感染諾羅病毒,卻仍持續工作,以致汙染食物,造成多人上吐下瀉、腹痛、噁心、發燒與頭暈等症狀。 程涵宇說,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評估,諾羅病毒57% 經由食物傳播、16% 為人傳人、3% 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諾羅病毒因基因變異大,所以能產生多種型別病毒株,單一次的感染並無法對其他型別之諾羅病毒產生完全的保護力,未來仍有遭受感染的可能。另外,諾羅病毒目前尚無疫苗可以施打。」接觸過諾羅病毒感染者之後,一定要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才能避免感染。(圖/CTWANT資料照) 預防諾羅病毒,程涵宇建議以下5種方式。首先,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包括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其次是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第三,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病患應於腹瀉或嘔吐症狀解除後2日再接觸健康的人或調理食物。第四,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第五,清理消毒病患之排泄物或嘔吐物時,應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 感染諾羅病毒目前無藥物可治療,生病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但同時也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

多喝牛奶可攝取較多的鈣質,但飲食均衡更加重要。(圖/報系資料庫)

不是長輩才缺!9成國人鈣攝取不足 牛奶隨身瓶輕鬆補足營養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國人日常鈣質攝取量不足,為讓民眾隨時隨地都能方便補鈣,有廠商推出不需冷藏的全脂牛奶隨身瓶,每瓶250毫升相當於一份足量乳品,可補充313毫克高鈣、8.8公克的蛋白質,輕鬆補足營養,讓上班族、學生族早上匆忙之餘也能攝取鈣質。根據衛福部民國95年至98年期間針對成人,以及民國99年至101年期間,針對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近100%兒童及青少年、8成以上成人鈣質攝取不足。建議不論是兒童、青少年或是成人,從飲食中補充鈣質之餘,也應該適度進行戶外運動,曬點太陽以補充維生素D。人體骨骼強度約在30歲達到頂峰,之後骨量逐年減少,流失速度加快,如果營養不足又缺少運動,長期下來就要當心「骨鬆危機」。營養師鄭秀卿提醒這上班族、輕熟女最要注意鈣質流失問題,因為上班族待在室內久坐不動,每天日照少於10分鐘,加上餐餐外食,鈣質攝取不足。根據骨質疏鬆症學會研究指出,人體骨質30歲後每年約以0.5~1%的速度流失,40歲骨質流失率增加2倍,50歲則為3倍甚至更多;相較男性而言,女性歷經懷孕、生產、哺乳等過程,賀爾蒙發生變化更容易導致骨質如溜滑梯般的快速流失。除了多喝牛奶,深綠色及深黑色的蔬菜,鈣含量也不輸牛奶,菠菜、地瓜葉、紫菜、木耳、黑芝麻等,都是含鈣量榜上有名的食物。另外,也建議日照搭配適量負重運動,每天15分鐘日照可以促進人體維他命D合成,提升腸胃道對鈣的吸收率;適量的負重如重訓、啞鈴、慢跑等運動可以刺激骨質生成,同時預防肌肉流失,一舉兩得。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至今仍餘震不斷,讓許多人陷入擔憂。(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易驚嚇做惡夢」輕忽震後心理創傷 當心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地震帶來的恐慌逐漸消退,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卻可能持續存在,不少民眾在震後變得更敏感,較容易受到驚嚇,甚至惡夢。對此,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醫師提醒大眾,部分心理症狀的發生,可能出現了短暫的震後創傷症候群,提醒不可輕忽,盡快把握時間自我評估、尋求協助,否則可能增加治療的複雜度及難度。王浩威醫師指出,地震帶來的創傷,可能引發不少人出現了焦慮和憂鬱等症狀。如果這些情緒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治療複雜度和難度都相對較高;根據研究統計,對於經歷過創傷事件的高危險族群,PTSD終生盛行率從5%到 75%不等,對心理健康造成龐大的影響,因此,事件之後盡快把握黃金時間來關注心理健康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幫助民眾更好地應對震後情緒問題,王浩威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先行使用政府推薦之PTSS-10進行自我評估,針對當中的十個問題,檢視是否符合自身狀況;透過自我評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狀態,並作出相應的處理和應對。王醫師也特別提醒,應留意在事件之後才出現的症狀,例如過去不會失眠,但事件之後出現失眠症狀,就需要特別注意這個狀況是否有逐漸改善還是持續影響。什麼狀況需要盡速尋求醫療協助?王浩威醫師指出,自我評估不是只需要做一次,而是可以每隔一段時間來做評估,觀察變化的趨勢,若發現PTSS-10分數有增加趨勢,則應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療幫助;他指出,分數的增加可能代表是中重度的情況,需要更深入的專業治療和幫助,而醫療團隊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治療方案;若評估結果分數有隨時間下降,顯示為輕中度情況,王浩威醫師則建議可採取多種策略以促進心理復原。民眾想促進心理復原,可以有什麼樣的方式呢?王浩威建議積極參與身體活動,如快步走、瑜伽等,以幫助減少壓力荷爾蒙,促進內啡肽的釋放,改善情緒並減輕焦慮。其次,良好的睡眠管理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民眾應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表,盡量確保睡眠充足。最後,與家人、朋友和社區保持聯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王浩威醫師再次呼籲,民眾要更加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早處理和應對可能出現的情緒問題。他強調,通過自我評估和尋求適當的幫助,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重建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許多人嘗試168斷食來減輕體重,但美國最新觀察性研究顯示,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168斷食恐增加9成心血管疾病風險? 觀察性研究未能證實因果

168斷食法是一種流行的飲食策略,每天集中在8小時內進食,剩餘的16小時則避免攝取任何卡路里。此法簡單易遵循,不少國內外明星亦因此瘦身成功,故吸引眾多追隨者。然而,近期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在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群中,但對於這一說法仍然存在爭議和進一步研究的需要。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公衛學院學者鍾文澤,原本是想研究168斷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結果卻出乎意料。研究分析了2003年至2018年之間2萬位平均49歲美國成人的飲食模式,結果顯示,那些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以內的人群,其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較那些每日進食時間在12至16小時之間的人高出91%。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其因心臟病或中風死亡的可能性比未實施者高出66%。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為觀察性研究,無法確立因果關係。關鍵是,研究族群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只能於8小時內進食。舉例來說,民眾可能因為生病食慾不佳或熬夜加班無法好好吃飯,才導致每日只能於8小時內進食,而非有計畫的自願斷食。這群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可能是因為本身健康狀況不良,而非斷食法所致。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下定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提醒,心血管疾病患應定期測量血壓,建議關注自身吃什麼比何時吃更為重要,可專注於已被證實能夠改善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如:DASH(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方法)、pescetarian(魚素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等,從飲食下手促進心臟健康效果更為顯著。

吳成玄醫師表示,當女性達到35歲,不只卵子數量大幅減少,胚胎的染色體異常比例也會逐漸升高。(圖/醫師提供)

試管失敗十多次! 44歲婦人「借卵求子」一次成功

44歲的黃小姐,過去曾在各大醫院與生殖中心進行十多次的試管療程,無奈不是培養不出好的胚胎,就是植入後屢次失敗,長期飽受打針及麻醉取卵的辛苦,使得黃小姐身心俱疲,先生也不忍看到太太如此折磨,聽取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吳成玄醫師的建議,接受捐卵天使的幫忙,幸運的是一次就成功懷孕。吳成玄醫師表示,台灣不孕症比例高達10-15%,相當於每七對夫妻中就有一對可能不孕。多數家庭對於自然懷孕的機率過於高估,從備孕到檢查,進而接受療程治療平均耗費2-3年時間,遠超出WHO 定義的一年不孕標準判定期,導致拖延求助生殖醫學的時程。吳成玄補充,造成不孕的其中一大因素,就是卵子衰退。當女性達到35歲,不只卵子數量大幅減少,胚胎的染色體異常比例也會逐漸升高,到了38歲以後,染色體異常比例就會超過50%,過了42歲更高達85%。吳成玄醫師指出,黃小姐在過去療程中遇到的挑戰主要來自於「年齡因素」和「胚胎品質異常」。卵子庫存量指標 (AMH) 只有0.4,使得取卵困難,加上品質不好和染色體異常的問題,導致胚胎最後無法著床或是著床後又流產。吳成玄醫師說明,對不孕的患者來說,每一次試管療程的失敗都是雙重打擊。門診中的個案都是花費極大心力和費用換得求子的一線希望,療程失敗或多或少會對身體造成一些損害,更對個案的心情有著極大影響,產生的壓力、焦慮、負面情緒等,也會進而影響到懷孕的成功率。像黃小姐這樣歷經失敗十多次的案例,吳成玄醫師深知,不論是在身、心靈上個案都不適合承受再一次的打擊,因此建議使用借卵方式幫助懷孕。經由仔細配對,找尋到一位捐卵天使,在植入前也透過中醫協助將子宮環境養好,最後植入一顆優質胚胎並成功懷孕!吳成玄醫師補充,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布的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指出,個案在未滿35歲前,每個植入週期的活產率是 44.6%,到了41、42歲活產率則是18.7%,而年齡大於42歲時,僅剩7.6%的成功活產率。若使用捐卵術式,植入週期活產率可達45%,成功率整整增加了六倍!因此,建議同樣受到「年齡因素」和「胚胎品質異常」問題而遲遲無法懷孕的個案,也可嘗試借卵方法!吳成玄醫師強調,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女性預定生育的年齡也逐漸升高。但隨著年齡升高,卵子染色體異常的比率就會增加,受孕能力也逐漸下降,流產率也大幅提升。對於屢次接受試管嬰兒失敗的高齡婦女,建議為自己設下一個停損點,適時接受捐卵天使的幫忙,能夠及時提供幫助實現家庭夢想。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