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璇」記者的文章列表

睽違一年「工商早餐會」今登場 吳東亮陳建仁逐一討論25項提案55個具體建議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天(30日)在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共同主持「工商早餐會」,包括友嘉朱志洋、法藍瓷陳立恆、華南金林明成、長興化工高國倫、臺隆黃教漳、王道銀行駱怡君、遠東徐旭東、美吾髮李成家、保瑞藥業盛保熙等企業家出席,會中政院財經部會官員將就工商界提出的25項提案、55個具體建議給予回應,會後吳東亮也會開記者會做進一步說明。吳東亮表示,今天的早餐會,我們從產業提升、經濟振興、淨零轉型、財稅政策、金融監理、人力資源、經營環境等7個面向,提出25項提案,55個具體建議,感謝院長對工商界的重視,聽說院長還親自召開會前會,並指示各部會迅速回復,顯示院長對工商建言的重視。睽違一年由工商協進會主辦的「工商早餐會」,於今天登場。(圖/方萬民攝)吳東亮表示,工商協進會自民國77年開始,每年固定與行政院召開工商早餐會,針對經濟發展相關議 題,進行討論與溝通,協助政府規劃經濟政策,促進台灣經濟發展。今天是行政院長陳建仁上任後,也是吳東亮接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後的第一場工商早餐會。吳東亮說,展望後疫情時代,雖然國際通膨高漲、各國央行升息縮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碳邊境關稅與碳費課徵、人力缺口等變數,為企業營運帶來挑戰,但是我們也看見產業成長的新動能。近年來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成功吸引台商回流與外資大規模在台投資;半導體產業全球布局,擴大供應鏈國際合作;氣候立法與政策逐步完善,金融業也協助企業綠色轉型,迎接低碳商機。

企業大咖力推生技業「護國神山」 吳東亮:邀楊泮池任顧問成立委員會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天(30日)在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共同主持的「工商早餐會」中宣示加入推動「生技產業為台灣護國神山」,個人除了擔任國家生技醫藥產業策進會的理事,已邀請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擔任顧問,於協進會計畫成立生技委員會,未來將一起為生技醫療產業多多向政府建言,盼政院相關部會給予支持與協助。圖說二:睽違一年主辦的「工商早餐會」今天登場,包括華南金副董林明成、長興化工董座高國倫、臺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遠東集團徐旭東、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等企業家出席。(圖/方萬民攝)吳東亮指出,生策會一開始是由王金平院長創建,現今由會長翁啟惠會長、副會長楊泮池帶領,已經是橫跨醫療、生技、科技及金融四大面向最重要的生醫平台,透過產官學合作,生醫產業有機會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目前生策會理事會成員中有多達12名科技界企業大咖之外,金融界大咖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新光醫院董事長吳東進等也擔任生策會顧問。上周六生策會21周年慶,總統蔡英文也親臨會場祝賀,顯見總統對於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

觀光醫療服務業苦於「缺工」 黃教漳:可參考日本新移民政策
睽違一年後舉辦的「工商早餐會」將在明天(30日)登場,由行政院長陳建仁與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共同主持,三位副理事長黃教漳、高國倫與駱怡君與常務理事潘思亮、徐旭東、林明成、陳進財等30多位企業家出席,就經濟、金融、兩岸關係、能源政策等提案與政院財經部會首長面對面溝通。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黃教漳為臺隆企業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擔任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理事長與中華民國東亞經濟協會理事長,3月下旬訪問日本,與熊本縣商工會議所連合會會長久我彰登、熊本縣商工會連合會會長笠愛一郎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宣示全面拓展台灣與熊本縣的經貿交流合作。日前八大工商團體拜訪總統蔡英文,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曾當面提出建議引進國外長照專業人才到台灣服務等方案,而國內從食品業、餐飲業、旅館業、觀光產業到製造業、醫療相關產業等普遍也遇到「缺工」問題,行政院部會對此是否會在「工商早餐會」中給予更具體的說明與回應,備受注意。由於台灣生育率低到堪稱為亞洲之首,國發會預估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依賴人口(幼年、老年)超過青壯年的時間點提前至2060年到來,人口紅利結束則在2028年,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開始低於三分之二,意謂當這些有利社經發展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更不若以往充足,社會經濟負擔也更為加重。對此,黃教漳則跟CTWANT記者說,過去三年受到疫情影響大家不能出國到海外旅遊,也因此開創出台灣內需產業包括觀光業等一個嶄新前景,現在唯一擔心的即是「人力資源不足夠」問題,疫情發生後,讓許多人學習獨立作業,或離開公司自行創業,或去做美食外送、部落客等,就業與工作選項多樣化。黃教漳說,因此企業界也跟政府建議在人才的開放、引進,或者是招募優秀人才層面擬定新的移民政策,可以參考日本政府做法,在前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約在七、八年前時即提出一項移民政策,對於具有技術及可達到溝通的語言程度兩個條件者,引進到日本國內發展與服務。這項移民政策的重點為語言方面,像是看護工、服務人員要有一定的語言程度,要能夠溝通,就是考量不要因為語言交流的誤差而造成生活困擾,「我覺得這樣協助產業的發展,可以給台灣做個參考」黃教漳說。黃教漳也接著說,還有最重要的一個重點,大家也會想,「他們會不會搶了我們的工作?」「其實不會,反而是透過這些有技術的人才來協助我們,就可以讓家裡主要的經濟收入者可以出外工作」。

全民搶囤蛋?1/蛋價飆肇因去年這件事 雞農怨:拜託陳吉仲也沒進展
「蛋價『凍漲』一時很難解決蛋荒危機!蛋農最在乎是養雞飼成本大增,從每公斤10多元漲到16元,拜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幫忙與飼料公會協調,沒有很具體的進展。」CTWANT記者3月下旬到飼養蛋雞重鎮彰化縣,本身也經營一座蛋雞場的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語重心長地道出所有蛋農心聲。無論攤商或市民,對於缺蛋及蛋價調漲十分「有感」。據CTWANT調查,一家位於新北市早餐店向批發商買蛋的進貨價格,從前年每箱850元(每斤42.5元)到今年3月的1700多元(每斤85元),漲了二倍,但與今年3月每箱20斤的910元(產地價每斤45.5元)比起來,貴了約1.9倍,也高於每斤55元的批發價。「我跟批發商進蛋一箱約150~180顆(大小不一),平均一顆約10元,比去商店買洗選蛋一盒10顆65元、75元還貴,很誇張吧!」早餐店老闆娘說,如果批發商再漲,恐怕也得調整店內品項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或先停賣蛋餅、荷包蛋,但讓她進退兩難的是,「買蛋是簽約進貨,一旦停買,怕以後廠商就不再賣蛋給我,更難進貨。」缺蛋及蛋價調漲,已讓全國蛋農、蛋商與飼料商都背負漲價汙名。對此,CTWANT記者實地走訪蛋雞重鎮彰化。「這一波會缺蛋,主要是去年二月起,受到烏俄戰爭等因素導致做為飼料的玉米、黃豆價格飆漲,就有蛋農減養或停養了好幾萬隻蛋雞;接著十月起又遇到禽流感疫情侵襲,雞隻生病、撲殺,疫情到今年一、二月來到高峰。」芳苑鄉一名蛋農林東蓁告訴記者。農委會以專案方式進口泰國雞蛋,希望能藉此紓解國內「蛋荒潮」民眾排隊買蛋窘困。(圖/黃鵬杰攝)另一位蛋農如同啞巴吃黃蓮地說,「看這二年來的數字比對,不是蛋農、蛋商哄抬價格,事實上,台灣蛋價早已受到壓制,價格還比國外進口來的低!」這名蛋農拿出手機,攤開國際大宗商品玉米(CORN)價格走勢圖向記者解釋,在進口飼料成本高漲、蛋價卻凍漲的情況下,蛋農們受不了而減養、停養蛋雞形成缺蛋潮。以2021年9月份起漲時,玉米價格500多美元,蛋雞飼料價格新台幣11元;再看2022年4月玉米價格最高漲到800多美元,船運及滙率也都來到高點,蛋雞飼料價格新台幣16多元,所幸,到今年三月航運費已回落10個月,玉米價格卻還高居600多美元,蛋雞飼料價格也高掛16多元。「台灣黃小玉原料超過90%仰賴進口,價格該升一定會升,等應該要調降時卻變得很慢,再加上世界級大流行的禽流感,造成來不及的失誤!」該蛋農解釋,今年2月4日起卜蜂則是有就蛋雞飼料等每公斤調降0.5元。這波蛋荒,不但激發民眾「囤蛋」需求,在各尋門路下也攪亂通路,原本蛋農、蛋商把大顆盒裝送「超市量販」,小顆送傳統市場零售或批發商,近期更是有蛋商出高價搶產地蛋等的黑市亂象。記者到彰化採訪蛋農前,隨機抽樣訪問北部七位民眾如何買到蛋?「每天早上七點半去附近蛋行買,看運氣」,「一家三人各自找人脈關係跟蛋商、蛋農買,結果三人各買到一箱蛋,每箱30多顆約四百元,現在家裡竟然囤積了120多顆蛋」,七人中有四戶家裡積蛋至少逾40顆,僅一位單身上班族住宿舍沒買。「蛋荒潮」讓早餐店業者叫苦連天,索性不賣,貼出「缺蛋 暫不供應荷包蛋」。(圖/報系資料照)本刊這趟走訪彰化三處蛋雞場,發現所到之處,蛋農手機不斷響起。「我們現在手機每天咚咚地響,民眾自主性在各地開團購希望跟產地直購雞蛋」;另一名蛋農也出示手機LINE群組說,「好像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等人口密集大都市,比較有『缺蛋』感,時常傳來團購單。」受訪蛋農坦言,「若加上運費,團購價格並沒有比較便宜!」為支持及激勵蛋農持續及擴大養蛋雞,蛋農爭取合理調價。「19日雞蛋產銷業討論調整蛋價會議,農委會雖沒派官員出席,大家知道官方立場,決定先凍漲一周,但上周又說再凍漲一周,進口蛋都比國產蛋一顆貴上六、七元,不讓國產蛋漲實在是說不過去。」黃榮珍說。「蛋農希望能永續經營,隨市場自由經濟機制浮動蛋價,也是產業正常運作一環,同時管控飼養蛋雞數量也是要避免蛋價崩盤,不要重演三十多年前掉到7元、8元的惡夢。」黃榮珍說。對於蛋農陳情養雞飼料成本太高一事,CTWANT採訪到飼料公會理事長韓家寅表示,玉米等原料價格是跟著期貨價格浮動,且因考量船運等運輸時間,須提前數月購進,這中間是有時間的落差之外,還要考慮匯差;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則預估今年7月之後,才會消化完之前購進較高價位玉米等庫存,「長遠來看,真的需要透過調整雞蛋產地價與轉型禽舍蛋養場飼養環境等,提高防疫力、產蛋率與蛋農增養意願。」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則回應說,由於飼料價格占蛋農飼養成本的70%,因此先前就有大宗原料減免5%營業稅,降低雞蛋產業的經營成本壓力,而且這段期間農委會也一直協助蛋農、蛋商與飼料商等溝通。

全民搶囤蛋?2/蛋雞場轉型種綠電「一簽20年」 遇禽流感難防疫
「部分蛋農受不了養雞成本不斷墊高,而減養、停養,結果遇到這一波禽流感病毒導致雞隻病死率又高,加上民眾怕吃不到蛋搶買與囤蛋,三劍齊發造成雞蛋缺口加大。」蛋雞重鎮彰化縣一名蛋農告訴CTWANT記者,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有的禽流感,今年特別嚴重,有的雞場全滅,病死三、五萬隻,有的零星病死。」據農委會統計到2022年第三季,全台2,118個飼養蛋雞場共約飼養4.5萬隻蛋雞,一年產下約83億顆蛋產值逾200億元,台灣雞蛋並未出口,以全國人口數估算,每人一年可吃到350顆蛋,幾乎一天一顆蛋,與日本並列全球最會吃雞蛋的冠亞軍國家。此次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致死率高,讓蛋雞場損失慘重,迄今美國已撲殺逾5千萬隻;日本今年第一季1500萬隻創新高紀錄;我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統計「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確診及撲殺養禽場數」,至3月24日已撲殺逾60.7萬隻,超過去年全年近56.4萬隻。這波堪稱台灣史上最長的蛋荒期,CTWANT記者採訪到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他認為2021年5月國內封城三級警戒時,「蛋雞數量減少了200萬隻」,可觀察供需市場的變化。「由於無法入餐廳用餐,學校上課改為線上教學,團膳業者暫停供餐,市場雞蛋需求降低,再加上船運塞港、國際搶糧等影響黃小玉價格,飼料成本增加,蛋農藉由減養、停養蛋雞降低經營壓力」張經緯繼續說,「去年12月產蛋高峰有3500多萬蛋隻,可是這波禽流感疫情病毒是過去未曾見過,到今年2月快速降到3050萬隻蛋雞,減少了450萬隻。」另一名蛋農則估算蛋雞總量約減少二至三成,才會拉大供應雞蛋缺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近期處理「缺蛋現象」,面對立委質詢與蛋農、蛋商「蛋價調漲」等壓力受到考驗。(圖/黃鵬杰攝)為因應禽流感疫情造成的蛋荒問題,農委會今年1月宣布擴大進口種雞,預計配額30萬隻;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也說,正協調增加8萬隻種雞到蛋雞場,從種雞到能產蛋的26周齡蛋雞約要等3個月。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蛋雞種雞多是由美國進口,而美國疫情又最為嚴重,農委會原則上核定一年進口種雞配額19萬隻,2022年進口配額已增加到26萬隻。「以我實地觀察來看,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以周齡較小蛋雞為多,許多蛋雞場主要為70多周齡老雞與40多周齡雞,老雞雖抗病毒力較高,但產蛋率則較低,再加上進口美國種雞數量沒辦法加快速度,確實讓有些雞場銜接不來,連帶影響整體產蛋率。」彰化縣芳苑鄉一名蛋農林東蓁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農委會3月10日也緊急宣布,將投入10.5億元與政策性貸款等,輔導五萬隻以下的傳統開放式禽舍,改建為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式的禽場,以現有2100多座蛋雞場來說,約八成為傳統開放式禽舍,較難預防外來禽類的感染源。目前國內又以彰化縣飼養蛋雞數量最多,占全台44.9%,主要供應北部雞蛋,「單就芳苑鄉來說,就有400座蛋雞場近千萬隻蛋雞」芳苑鄉農會總幹事謝介民說;屏東縣、嘉義縣、台南市與高雄市,也是主要供應雞蛋產地。彰化縣芳裕鄉72歲蛋農林東蓁白手起家經營二座傳統式蛋雞場,現已交給兒子經營。(圖/方萬民攝)當地一名蛋農告訴CTWANT記者,「蛋雞沒有打疫苗,除了定期清潔消毒雞場,農委會也說要投入10.5億元輔導升級禽舍設施,加強防疫與提高產蛋率等,只是很多雞場屋頂裝了太陽能板,一時間恐怕很難普及。」和兄弟多人都有在飼養蛋雞的72歲林東蓁,已將兩座蛋雞場交由兒子接班,各飼養五萬隻、三萬隻,「我們的蛋雞場還是開放傳統式,靠圍網與隔板防疫」,會不會考慮改建為密閉式禽舍?「一場建置費約四、五千萬元,農委會補助一千萬元,我們要貸款的壓力還是很大。」另一名蛋農則苦惱地跟CTWANT記者說,「蛋雞場已經種綠電了!屋頂裝了太陽能電板,跟廠商簽約20年,現在很多都才第一、二年,如果要改建禽舍就要拆掉重建,約花一年時間的話,要如何與電廠協商又是另一層問題了。」 這波史上最長的蛋荒何時結束?受訪的蛋農意見分歧地說,「可能是6月,天氣較為暖和,蛋雞產蛋率跟著增加,就有機會能紓解台灣蛋荒危機;只是實際上受到禽流感疫情影響的蛋雞數量可能有黑數的情況之下,最壞的打算是可能到年底。」

全民搶囤蛋?3/蛋農二代揹近億元貸款轉型自動化 維持「產蛋率」攤飼養成本
彰化縣二林鎮元利畜牧場是鎮上首批轉型全密閉式水廉環控禽舍蛋農,經營者莊家七年前陸續向銀行、農漁會貸款建置經費近億元,裏頭有100萬元政策性補助款。「日本用密閉式水廉禽舍也是禽流感疫情慘重,但我們能做好防疫就是『統進統出』。」第二代經營者莊竣翔任重道遠地說。CTWANT記者於3月23日來到元利畜牧場,看到莊竣翔在排蛋場用手機監看三棟蛋雞廠的場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CO2)等數據變化,一旁工作人員則透過輸送帶送出場內雞蛋,人工選蛋裝入蛋架,包鮮膜封裝貼上雞蛋溯源QRcode,準備隔天交由廠商蛋車運送到洗選蛋場。36歲的莊竣翔是蛋雞場二代經營者,「從小是看著父母養蛋雞長大的,退伍後我是去飼料商那裏跑業務,做的也是跟蛋雞產業相關,七年前考慮接手參與經營時,和父母討論希望能夠讓傳統式禽舍改為自動化管理,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全密閉式的水廉環控禽舍。」莊家目前有三棟飼養蛋雞畜牧場,分為五萬隻與二萬隻兩種。「全密閉式與傳統式蛋雞場都是籠飼,前者從飼料餵養、撿蛋到輸送帶拖糞都是自動化,場內燈光照明會開16個小時,並透過水廉與風扇調控室內溫度約攝氏30度西,每秒三米縱向通風可幫助蛋雞體感溫度約降個8度」莊竣翔說。全密閉式水廉環控蛋雞場可透過自動化輸送帶將雞蛋運至場外,由人工進一步選蛋分裝後,再交由洗選蛋廠商處理。(圖/方萬民攝)「我們是採取『統進統出』方式,要提前一年二年預購各棟全場蛋雞數量,以75天的蛋中雞為主,買進飼養後等到第120天開始產蛋,高峰期在150天到180天,周齡約21周到26周,產蛋率約8到9成;若以一天一顆雞蛋估算,三棟日均產蛋最多達約10.8萬顆。」「飼料成本已經漲了60%,飼養蛋雞的成本增加大,讓很多蛋農都吃不消,我們除了藉由禽舍轉型提高防疫力,也會讓蛋雞休息(換羽),維持『產蛋率』來分擔成本。」莊竣翔說,「改為全密閉水廉環控禽舍後,我們也購置千萬元的雞糞發酵處理機,把雞糞加上菇包(培育香菇的木屑)做為有機肥料,降低雞糞味道,再交給廠商去處理」。「雞和我們人一樣也會有流感會生病,蛋雞場很注重通風,過去這類禽舍設備還不是很成熟,我們交了許多學費從中摸索學習,累積飼養經驗,才能讓『高產蛋率』持穩」莊竣翔並說,「過去蛋商偏好傳統式禽舍混養老中青蛋雞所生產的不同尺寸雞蛋,反觀我們的雞蛋尺寸較為統一偏小顆,要找到廠商購買深具挑戰,還好後來出現像是大成等的大型洗選蛋廠商,我們的雞蛋就比較好賣出。」元利畜牧場經營者莊竣翔透過手機遠端管理三座蛋雞場,了解場內溫溼度與蛋雞喝水、飼料進食等情況。(圖/方萬民攝)「元利蛋雞場現在裝了12座丹麥、台製等變頻風扇,維持場內的溫度,導入自動化飼養管理方式,降低人力成本,轉型前所做的風險評估是優點多於缺點,因此我和父母才會做出這個決定,這對有意加入轉型的蛋農來說,和我們一樣都是會遇到許多挑戰的……。」莊竣翔的努力,因此成了許多蛋農取經的對象。農委會這次為降低禽流感肆虐,準備撥出預算鼓勵小型蛋農將開放禽舍改建為密閉式水廉禽舍,CTWANT記者請莊竣翔以過來人身分給予建議,「轉6型為全密閉式是世界趨勢,美日也以此為主,可藉此提升飼養蛋雞的技術、禽舍環境品質與防疫力、產蛋率等,儘管經營上也會遇到疫情蛋雞死亡等挑戰與風險,還是值得一試。」

「工商早餐會」30日登場 吳東亮:就「碳關稅、碳費」企業提早因應
工商協進會將在30日周四上午恢復一年未舉辦的「工商早餐會」,為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擔任協進會理事長以來的首場工商早餐會,預計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共同主持,並邀請財經相關部會首長出席,與30餘位工商企業界代表面對面溝通。吳東亮27日則於與企業永續發展協會舉辦的「提升企業韌性 強化臺灣競爭力」論壇中指出,面對國際趨勢的「碳關稅、碳費」對企業來說是挑戰,也是轉型契機,應儘早在生產管理、能源來源等層面上做策略以因應新經濟產業;國發會已在去年3月公布淨零排放轉型路徑,《氣候變遷因應法》也在今年初三讀通過,讓淨零排放有了法源基礎。工商界肯定行政與立法部門在推動淨零排放的積極作為,除了政府擬定氣候治理架構,企業也應強化營運韌性,以因應綠色經濟的浪潮,並且善盡社會責任;對金融業來說,最大的減碳挑戰不只是降低自身的碳排放,更要發揮影響力運用金融投融資工具,協助客戶進行低碳轉型、建構正向循環的永續金融生態圈。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施崇棠則指出,全球政府逐步透過永續金融政策,引領企業將資源投入對自然環境有利的領域,讓資金流向自然正面結果。金管會也升級永續金融行動方案3.0強化金融機構之角色,透過對投融資部位之盤查風險及策略規劃,將有助於驅動企業低碳轉型進而帶動整個供應鏈和產業朝向淨零邁進。論壇並以「氣候風險-淨零轉型」、「自然風險─自然與循環轉型」為主題進行兩場座談,現場出席者則提出企業推動淨零轉型面臨四大挑戰,分別是能源政策,核電廠除役之後,將面臨碳排係數的提高;新技術引進所面臨的技術障礙;大企業「以大帶小」減碳缺乏誘因;碳盤查認證機構不足。論壇中,並邀請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線上專題演講,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應邀出席致詞。至於在首場工商早餐會中,預計將從經濟、國際與兩岸關係、金融、稅制,以及淨零轉型與能源政策等層面備妥建言,共同研商工商界關切之經濟振興、產業發展相關議題。

盛保熙談保瑞今年營收「無限光明」 併購安成雙引擎大增估毛利率破40%
保瑞藥業(6472)今天(27日)受邀出席櫃買中心舉辦的「富櫃200」主題法說會,董事長盛保熙指出「去年營收創新高,今年還是無限光明」,保守估計還會再成長25%,並將再取得3個學名藥的藥品許可證,且因應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客戶增加,不排除再啟併購機制且仍以美國藥業為主。保瑞2022年毛利率為27.8%,盛保熙提到,旗下胃食道逆流用藥今年將從代理銷售轉為自產自售,不用再支付代銷權利金之外,由於毛利較高,可望為集團2023年毛利率大增到40~45%。保瑞藥業3月16日公告2022年度合併營收104.9億元,年增114%,營業利益19.2億元、稅後淨利14.0億元,年增皆逾80%;EPS 18.52元,年增高達84.46%,該日也召開董事會通過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8元、股票股利3元,創成立以來最高額;當天收盤價為564元,10天後的今天股價漲到709元。盛保熙指出,併購安成藥業之後,在公司營收既有的雙引擎CDMO與藥品銷售基礎之下,併購帶來的效益達到一加一大於二,不僅為保瑞擴增引擎能量,安成藥業產品也將移至竹南廠生產降低CDMO製造成本,今年CDMO還會再增10個以上客戶,待客戶新藥上市也會挹注量能,對於達到公司的「雙位數成長目標」有很大助力。根據保瑞統計,安成藥業旗下胃食道逆流用藥為保瑞2月營收占比約40%,高於1月,盛保熙即說,學名藥是安成的基礎,今年預計再取得3個藥品許可證,還會送3個新藥申請件,但為了增加安成藥品市場拓展利,除了學名藥之外,未來還會新增品牌藥與OTC藥品。

陳藹玲喊話「關心孩子未來」 富邦孵育5年催生六檔兒少節目
「我們都在說關心孩子的未來,台灣兒童節目本土自製比例卻是過低,僅佔 8%!」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20日現身,期許率先士卒做為第一砲,一起和孩子成為世界人,力挺支持挖掘台灣兒少節目人才。富邦文教基金會兒童節目孵育計畫成果作品20日舉辦媒體試映會,參與製作人、導演現身分享拍攝點滴。左五起為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董陳藹玲、瀚草文創董座湯昇榮與Momo TV董事長李四端。(圖/周志龍攝)富邦文教基金會今(20日)於誠品電影院舉辦兒童節目發佈會,實境節目《登山總動員》首先於3月27日於客家電視台、LineTV與MyVideo播出;8個孩子的紀錄片《悄悄話》則於4月22日上架。由金獎製作人湯昇榮、陳信吉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孵育打造的兒童影集《百味小廚神》則已完成第一季、第二季拍攝,預計暑假上映。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說,由於目前播出兒少節目平台過少,僅佔三分之一,加上兒童節目類型過於單一,富邦文教基金會2018年11月啟動兒童節目人才孵育計畫公開徵件,希望培育更多製作兒童節目的優秀人才,及提供更多樣化影音節目給孩子們觀看。陳藹玲提到,老公(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是電視兒童長大,自己現在也都當阿嫲,也還是會追劇,追太多也會影響睡眠品質,那麼兒少節目正是最適合闔家觀賞的輕鬆類別,因為每個大人心中都是一個小孩,而且現代兒童也不僅滿足唱跳類型內容,他們也想多認識自己,理解自己和周遭人際關係與互動,更需要有國人自製節目,開拓兒少視野。目前將完成6件作品,其中3檔節目將從3月下旬陸續上映,每看一次剪片內心澎湃感動,這也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不僅是透過孵育計畫擔負起兒童影視節目前期開發工作,還成為加速器,邀請許多年輕、有想法的團隊參與劇本的撰寫、企劃,從兒童的主體視角出發,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傳達兒童觀點。基金會共計收到293件劇本和企劃投件,透過孵育歷程,累計已有六組獲選團隊製作出原創兒童影視內容,類型涵括紀實、戲劇、動畫等多面向開發製作,每部可獲基金會贊助200萬製作經費。今天試映會出席者還有資深媒體人Momo TV董事長李四端 、導演黃嘉俊、宋欣穎、客家電視台長向盛言等與節目劇組,台北市忠孝國小師生也熱情與會,OTT平台My Video及Live TV也到場力挺,陳藹玲並宣布基金會將於四月底舉辦 「momo mini 影視兒童節」,邀請挪威、加拿大、澳洲等國際資深兒童節目工作者來台分享目前產業現況與趨勢。

搶買金融股?1/美國銀行倒閉瑞信暴雷波及台股 外資狂賣這幾檔散戶樂接
金融股脫困了嗎?全球股市的三月天,上演了一場「黑天鵝歷險記」,有矽谷銀行倒閉、兩家虛擬貨幣銀行「被關門」、瑞士信貸被市場狠狠唱衰,但在美國FED、瑞士央行等出手及金援後,股價急拉回。台股中慘遭外資大賣的金融類股,卻引來投信「逢低抄底」,法人建議「投資人可長線布局,但短線做波段不宜。」回顧這二周,對全球股市投資者可說是經歷一場「黑天鵝演習」,9日起,美國Silvergate Bank倒閉,矽谷銀行則是出現擠兌一天內遭提領420億美元,隔天迅速被美國政府接管;接著在12日,Signature Bank則由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接管,還有瑞士信貸、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等接連爆雷引發市場恐慌,金融股成為重災區。台股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根據統計,直到上周五的17日,外資仍不手軟地拋售金融股,賣超最多的中信金(2891)已經連12賣累計逾23.85萬張,該日賣超高達3.7萬張;再看外資賣超前十名個股「金融股」即囊括了前幾大的民營金控,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新光金(2888)、玉山金(2884)以及臺企銀(2834)。至於包含「金融股」逾20%成分股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則也遭外資連賣7天,總計一周以來共賣出15萬多張。「外資積極減碼金融股,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對美國矽谷等銀行有投資等情況,因此先賣台股金融股換現鈔?」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跟CTWANT記者說。美國矽谷銀行傳出倒閉,市場憂心金融危機重演,台股14日湧現賣壓,加權指數終場下跌200.07點,收在15360.42 點,成交量2317億元。(圖/報系資料)從Silvergate Bank倒閉後,金融類股指數就一路走跌到15日收在1502點,像是開發金(2883)、玉山金、永豐金(2890)、中信金、第一金(2892)等金控股股價同步走跌;同時,投信則是持續「逢低加碼」買超26.45億元,本土法人對金融業相對有信心。事實上,美國地區銀行爆雷第一時間,金管會就火速公布我國銀行、保險與證券等金融三業對美國整體曝險金額,投資與放款合計15兆元,其中銀行業為3兆3,202億元,本國銀行、證券、期貨業對美國矽谷銀行、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都無曝險,只有保險業對矽谷銀行曝險1.5億元。投信業曝險額則最多,對矽谷、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共曝險3.765億元,其中以對矽谷銀行曝險3.18億元居冠,總計有6檔基金投資股票、1檔基金投資債券;另有5檔基金對Signature Bank曝險0.47億元;3檔基金對Silvergate Bank曝險450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業務報告中喊話,「要對台股中長期有信心」,「國內曝險相當低,公股銀行更是少,大家可以安心」她還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將持續觀察並適時維持台股穩定,「雖然台股與美股連結深,看15日台股上漲,往好的方向走,對中長期發展要有信心」。這波金融股價重挫之際,投資人可否抄底?「短線做波段投資者,還是應該避開金融股較宜」,「對做長期的投資者來說是布局時機」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提醒。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圖/周志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