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總統府疫情狂燒!今再增8人確診 6員工、1警衛、1憲兵感染

總統府疫情燒不停,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日表示,總統府新增8名確診案例,包括:6名總統府員工、1名總統警衛室勤員及1名憲兵。張惇涵指出,總統警衛室勤員另匡列同寢室密切接觸者1人,快篩陰性;基於維安考量,為求慎重,經醫療團隊建議,仍先進行隔離。上述案例近期與總統、副總統及總統府、國安會等官員皆無接觸史。總統府各項業務正常運作,並持續依照防疫指引,落實相關檢疫措施及防疫工作。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北市釋7.6萬劑受「0+7上路」催出打氣 半小時破萬人預約

隨著確診數增加,指揮中心雖將匡列隔離者縮到僅限同住家人,但衛生單位還是人力吃緊,因此指揮中心16日宣布,只要打過3劑的民眾(約64%1466萬名),一旦遇到家人確診,也不用3天居隔,快篩陰就可出門,自主防疫7天,也就是17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只要完整接種3劑得採免居隔的『0+7』政策」。台北市第12期疫苗預約系統,17日上午9點開放預約,共提供7萬6252劑總預約量,其中包含政府所採購的首批成人BNT疫苗。而系統開放30分鐘已預約完成1萬172人,其中BNT疫苗更佔一半以上,開放不到3小時接近中午,1萬611劑BNT更是全數預約額滿。副市長蔡炳坤指出,北市疫苗預約系統第12期今日上午9點起開放預約,提供莫德納疫苗6萬2751劑,其中包含6525劑供6-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1萬611劑,及高端疫苗2890劑,共計7萬6252劑總預約量。蔡炳坤繼續表示,由政府所採購的首批成人BNT疫苗185.7萬劑9日來台,北市率先納入疫苗預約系統,提供12歲以上預約第1、2劑以及18歲以上追加劑,與莫德納疫苗不同的是「全劑」接種,至於12到17歲青少年追加劑接種,將另行規劃安排。蔡炳坤分析,Moderna 與BNT都屬於mRNA疫苗,同樣受到民眾的青睞,只因Moderna 疫苗一直都有,接種者眾。至於BNT疫苗只有去年鴻海、台積電與慈濟等三個民間團體所送1500萬劑,打完後就空缺到現在,顯見很多人等待已久,才會快速額滿。沒想到起0+7政策才剛要上路,下已有對策,台大前兒科醫師、YouTuber蒼藍鴿在「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臉書寫道,「醫學上,因為自身疾病而不能打疫苗的人占非常少數,通常患者走出診間的結論就是「醫生說我有XX病,不適合打疫苗。其實只是自己不想打而已」,然而就在指揮中心宣布最新的隔離政策後,「又有一堆人衝來打疫苗了」,當天下午晚上疫苗診直接爆量,讓蒼藍鴿有感而發,「原來隔離3天比『疫苗副作用』可怕的多,看來所謂的疫苗副作用真的還好」。蒼藍鴿就感嘆,「相較於疫苗副作用,隔離3天可怕多了」。台大前兒科醫師、YouTuber蒼藍鴿感嘆在指揮中心宣布最新的隔離政策後,「又有一堆人衝來打疫苗了」。(圖/翻攝自臉書)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陸軍官校多名學生確診 遭控為校慶操踢正步未管控

國內疫情持續發燒,高雄陸軍官校爆發校內多人群聚感染,有學生不滿校方防疫措施不嚴謹,爆料學校為了即將到來的6月校慶,將學生留校訓練閱兵,且在校用餐還採自助式,用後的餐盤也混在一起洗,體測跑步一堆人未戴口罩,校方雖有管制,但效果不佳,質疑是不是要讓學生都感染;陸軍軍官學校今日表示,日前數名學生因身體不適,經快篩陽性,轉附近醫院實施PCR檢測後確診,校方即啟動防疫機制,除通報地方衛生機關,並依中央、國防部的防疫指引,進行營區消毒、疫調、分流、區隔管理等應變處置,防止疫情擴散。陸軍官校指出,確診者均已完成個人及家屬溝通,並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實施居家照護;匡列密切接觸者,視個人意願返家居隔或留校獨立寢隔離;另為兼顧學生受教權及防疫規範,目前課程均採線上授課方式實施。陸軍官校學生向媒體爆料,指出母親節連假返校後,校方出現多名學生染疫,但學校未積極作為,甚至為了6月16日即將到來的校慶,把學生留在校內訓練閱兵,吃飯也是自助式,用後的餐盤也混在一起洗,「一個人打噴嚏進去,全部中獎!」爆料學生指出,學生參加官校3000公尺的體測,還把連隊分3區塊跑,一堆人未戴口罩跑步,「不會確診才奇怪!」母親節過後返校,不少學生快篩陽性,同學休假期間都沒亂跑,5月14日至15日一回家就待在家中,這難到「不是學校的防疫有問題嗎?」陸軍官校政戰主任蔡尚武表示,在疫情尚不嚴峻時,校方星期四會讓學生團進餐廳、並為校慶演練準備展開齊步練習,周五也有社團活動,但都會過濾參加的學生,所有參加者都必須是健康無虞,且沒與染疫者足跡重疊,因此要按表操課,不過上周疫情開始變得更嚴峻,學校團進餐廳與齊步練習、社團活動都全部取消。蔡尚武說,學校為了因應疫情升溫,2周前就讓學生在寢室視訊上課,若有學生出現疑似感染症狀,就進行快篩,快篩陽性再PCR檢測,一旦確診就送防疫旅館,接觸者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自主健康管理或3+4隔離,並非沒有防疫作為。蔡尚武指出,讓學生體測時脫掉口罩跑步,是因為現行規定戶外運動可以不戴口罩,但有要求學生們跑完要立刻戴上口罩,而且跑步時必須維持間隔距離。蔡尚武強調,陸軍官校有學生染疫後又康復返校上課,也有染疫治療中或因接觸而隔離中,但染疫人數須由中央疫情留情指揮中心說明,校方會協助染疫的學生前往防疫旅館,若家中環境有獨立衛浴的套房,也會讓學生返家居隔,否則就安置在學校內一人一間的獨立套房,絕對沒有漠視學生的權益。陸軍官校強調,將以最嚴謹的態度,依中央及國防部各項防疫指引要求,落實防疫作為與整備,並持續關懷學生,以掌握學生身體健康與心緒。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自願隔離」不理賠? 郭國文批:金管會卸責推給家長扛

近日校園傳播鏈擴大,導致許多家長為了照顧隔離中的孩童,向地方衛生局申請隔離書,並依據防疫保單契約書申請理賠;立委郭國文於今(1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金管會創「自願隔離」名詞拒賠,要求金管會保險局、衛福部疾管署及社家署向民眾釋疑,在疫情擴展以及政府「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鬆綁下,應正面回覆民眾的疑慮。郭國文表示,多家防疫保單契約都明定,只要符合《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的規範,且因為該法第48條進行隔離,就符合賠償條件,該法排除條款也未列「陪同隔離」。但金管會卻宣示,陪同隔離不符合第48條所匡列的對象,不只打臉地方衛生局所開出的隔離通知書。郭國文質疑,為什麼金管會能跨越衛福部來詮釋非主責的法條?郭國文指出,據了解,衛生局是在疾管署的指示下,以《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來強制隔離陪同照顧者;然而,金管會為了讓陪同隔離不用理賠,一再地公開挑戰疾管署的指令,卻不見疾管署有所回應,放著讓兩部會的矛盾擴大。因此,郭國文要求,疾管署與保險局應統一口徑,不要再出現政府相互打臉的行為,搞得家長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符合契約理賠條件,卻因金管會一個宣示業者就不用理賠?此外,金管會所謂的「自願隔離」明顯是在卸責,將鍋推給家長扛。出席記者會的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科長林瓊芳清表示,隔離通知書只有一種,是在疫調及風險評估後,認為有必要者,會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不是請假證明,是行政處分」,違反規定會受到處罰,具有強制力。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陳清源則說,商業保險需要回到契約行為的規定,家長是基於「照顧」行為才向衛生局申請,因此收到隔離通知書;雖然有購買防疫險保單,並不符合契約的定義。他強調,基於照顧需求所開立的隔離通知書,與依法有感染疑慮而須隔離的狀況不同。 郭國文則反對此說法,他強調家長也是受到疫情影響才會要隔離去照顧孩童,金管會不能切斷因果關係來解釋,說家長只有照顧,忽略整體疫情造成的結果。郭國文指出,《傳染病防治法》具強制力,未成年被隔離者又需照顧,才讓家長被「強制隔離」,金管會不只跨部會解讀法條,竟然還以疾管署的政策QA來駁回引述法律的隔離通知單,辯稱家長是「自願隔離」,難怪引起投保家長的大力反抗。他批評,金管會自創「自願隔離」於法及於理皆不通,遑論12歲以下兒童是衛福部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隔離者;6歲以下兒童更受到《兒少權法》第51條保障,不會有單獨隔離的可能,因此照顧者更是受到「法律強制」隔離。「在疫情擴展以及政府『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鬆綁下,應正面回覆民眾的疑慮。」郭國文說,疾管署立場明確,金管會說「保戶自願、主動申請」的說法不成立,讓金管會目前的立場存在非常大的爭議,既然家長是在法律框架下被強制隔離,這些照顧者即使不符合理賠機制,請金管會重新思考,不要成為保單之亂的亂源。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家長「自願隔離」不用理賠? 郭國文質疑金管會疾管署互相打臉

由於金管會以家長係「自願隔離」為由可以不用理賠防疫保單等相關保險,引發保戶討論與陳情,立委郭國文今天(17日)邀集金管會保險局、衛福部疾管署及社家署一同召開記者會,要求相關單位向民眾釋疑。立委郭國文表示,多家保險公司的防疫保單契約明定,只要符合《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的規範,且因第48條進行隔離,就符合賠償條件;排外條款也未排除「陪同隔離」之外,衛生局、疾管署也以第48條來強制隔離陪同照顧者。金管會卻宣示,陪同隔離不符合第48條所匡列的對象,不只打臉地方衛生局所開出的隔離通知書,更讓郭國文質疑,為什麼金管會能跨越衛福部來詮釋非主責的法條?郭國文即要求,疾管署與保險局應統一口徑,不要再出現政府相互打臉的行為,搞得家長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符合契約理賠條件,卻因金管會一個宣示業者就不用理賠?郭國文並強調,金管會自創「自願隔離」於法及於理皆不通,遑論12歲以下兒童是衛福部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隔離者;6歲以下兒童更受到《兒少權法》第51條保障,不會有單獨隔離的可能,因此照顧者更是受到「法律強制」隔離。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與快篩陽尪確診前一天「努力做人」仍陰性 美女營養師曝關鍵秘訣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發燒,本土病例最近幾天都在6萬盤旋,尤其同住家人,通常只有一人確診,其他人大概很難躲得過。不過營養師范縈渝透露,自己在4月初,因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而被匡列隔離過;5月初又因先生確診,她二度遭隔離。且在先生被快篩陽的前一天,夫妻倆還發生過親密的「人與人的連結」,但在與確診丈夫「努力做人」的狀態下,她的篩檢的結果竟都是陰性。范縈渝分享了她在疫情期間的增強免疫力菜單,提供民眾參考。范縈渝在粉專《范范營養師的騷生活》發文提到,她4月初因為在吃飯的餐廳,與確診者足跡重疊長達15分鐘,因而被匡列,當時她待在旅館經過10天居隔,加上7天自主管理;5月初因為先生確診,她又再度被匡列10+7,不過第二次是在家中居家隔離。她透露,在先生被快篩出陽性的前一天,他們夫妻來還有努力做人,進行過「人與人的連結」。後來先生確診後,她雖然有出現輕微喉嚨痛、四肢痠痛等症狀,但她篩檢出來都是陰性,確診的先生則是輕症,有喉嚨痛、有痰、鼻塞、疲倦,但沒有發燒,丈夫一人一室獨自關在房間。至於要怎麼做,能在疫情期間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范縈渝分享了防疫提升免疫力,建議應補充的6大營養素:1、維生素A:維生素A不只保護眼睛,還可保護上皮細胞,協助修復喉嚨黏膜。例如胡蘿蔔、地瓜、南瓜、木瓜、蛋黃、豬肝,都是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2、維生素C:蔬菜水果都含有維生素C,推薦當季水果,尤其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名列水果前三名,是提升免疫力的最佳選擇;不過蔬菜只有在生食的時候,才能獲取較多的維生素C,提醒食用生菜沙拉則要注意清潔。3、維生素D:維生素D除了調節鈣質平衡,也可幫處提升免疫力,特別是心肺功能。雖然曬太陽,可以幫助人體部分合成維生素D,但居家隔離後無法外出曬太陽,建議還沒隔離的朋友,在安全前提下,可把握陽光多出門走動;也可多補充牛奶、黑木耳及各種菇類、豬肝、或是油脂豐富的魚,例如秋刀魚。4、維生素E:不但是抗老好夥伴,更是免疫系統的好朋友。例如各式的堅果、各種植物性油脂、酪梨。5、礦物質鋅:可輔助蛋白質合成,讓皮膚細胞更健康,還可維持正常味覺。例如帶殼海鮮(蛤蠣、牡蠣)、玉米、南瓜籽、發酵麵包、乾香菇。6、必需脂肪酸omega3:足量的omega3可以幫助穩定免疫系統,減少發炎反應。例如油脂豐富的鮭魚、鮪魚、鯖魚、亞麻仁油、紫蘇油。范縈渝更提醒想增強免疫力抗疫的民眾,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因為這是免疫細胞的基礎營養來源,只要維持最佳免疫狀態,相信無論有無確診,最後都能康復;另外,最有效的物理性防禦,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多人聚集的場所。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快篩陰免隔離0+7明上路 產險業解套:隔離保險金沒了

防疫政策鬆綁,今(16)日從明日起若家人確診,密切接觸者只要打滿三劑疫苗,加上快篩陰性就可以不用隔離,只需要7天自主管理,消息一出立刻讓不少民眾在網路上質疑是政府為保險業者解套,而產險業者如今也表示,若沒有隔離的狀況,將不會給予防疫險中的隔離保險金。據《ETTODAY》報導,明日起打滿三劑的民眾若快篩陰性將不再被隔離或匡列,產險業者也表示,這樣的政策「有助於大幅減少隔離者的人數」,也讓申請保險金的民眾,因此無法申請隔離理賠。保險越來越難申請,若確診者家屬快篩陰性,可不用隔離也申請不到保險金。(圖/指揮中心提供)有業務員就表示,過去只要憑隔離通知單,就可以申請理賠,「5月之後隔離標準都亂了套」,如今保戶申請理賠,困難重重加上先前不少匡列都是同學或同事,甚至是家中小朋友照護的監護者,但如果是小孩被匡列在家,家中只能陪同,那這些家長則不算隔離的對象,因此不能申請保險金。保險金越來越難拿,如今0+7政策又上路,恐讓隔離保險金從此消失,若還沒打第三劑疫苗的民眾,則將持續使用3+4政策,至於確診者到底能不能順利拿隔離保險金則又是未知數,需要看每間保險公司認定。至於這些親密接觸者,不用隔離但仍需要自主防疫,仍有可能發病及感染他人風險,應確實遵守自主防疫規範,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要外出,外出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且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明起同住家人確診不用隔離 指揮中心曝0+7條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為因應社區廣泛流行,兼顧風險管控及維持公衛防疫量能,並參考國外防疫政策,今(2021)年自5月17日起調整 COVID-19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政策,針對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自5月17日起調整納入「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隔離」,針對確診個案同住家人之政策如下:一、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得:免居家隔離,但需配合7天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自主防疫規範,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二、未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維持「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隔離期間應留在家中,禁止外出,於隔離期滿後繼續4天自主防疫,另須配合於隔離期間完成匡列時進行快篩,自主防疫期間,如需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有症狀時建議在家休息,並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指揮中心呼籲,由於確診個案同住家人為較為親密之接觸者,於接觸後可能有發病及感染他人風險,爰應確實遵守自主防疫規範,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要外出,外出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且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蘇貞昌宣布確診者家人 若已打3劑疫苗「快篩陰性免隔離」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6)日上午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國內外疫情與居家隔離規範、簡化看診取藥程序等議題,再度進行討論。並表示經評估後,一般民眾曾完整接種疫苗(施打三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也就是說確診者家人可以不用被匡列。指揮中心表示,4月26日縮短隔離天數後,國內確診輕症與無症狀高於99.7%,而死亡率約為萬分之三,有鑑於這段時間以來,疫苗覆蓋率上漲,加上65歲以上長者疫苗覆蓋率已高於七成,經評估疫情發展並與縣市會議討論後,對於再鬆綁現有防疫規範已有共識,「三劑快篩陰性免隔」措施,擴及適用一般民眾,讓曾完整接種疫苗(施打三劑疫苗)者,得可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蘇貞昌院長也表示,政府持續整備物資、密切觀察各項數據變化,讓整個社會逐漸適應與病毒共存的生活。目前雖然尚不能一步到位,但為兼顧經濟並使民眾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仍持續放寬防疫措施,並力求集中醫療資源照顧中重症與高風險族群,也讓接種三劑疫苗者得免居隔的措施,從關鍵設施、醫護人員,擴及適用到確診者的同住家人,可讓整個社會向正常生活再邁出一步。而相關防疫措施的條件丶配套、細節,將由指揮中心在下午記者會中統一說明。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高中以下停課至學期末?教育部3點回應:可從寬認定防疫假

疫情狂燒,目前教育部僅開放大專院校可全面遠距教學到學期末,引發家長質疑。為兼顧兒童照顧與疫情防控,立法院法制局建議教育主管機關,高中以下學校最好應評估直接停課至5月底或學期末的可行性,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徒增染疫風險並減少師生困擾。對此,教育部今(15日)做出3點回應。教育部表示,自5月8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以同住親友為原則,職場及學校採自主應變,教育部自該日起同步針對校園實施授課方式進行調整,以「確診個案」為核心,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暫停實體課程等措施,以及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教育部說明,如學校實施暫停實體課程人數增加,造成學校在課務運作上發生困難,校方仍可考量其運作量能,自行調整授課方式,並依教育部修訂之「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參考指引」,先行規劃同步、非同步、班級分組等彈性做法,以利未到校學生實施居家線上學習。另外,學生家長如有基於防疫目的,為其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者,學校可審酌個案情形,從寬認定給予防疫假,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席紀錄,亦不會因此扣減其學業成績評量。教育部強調,為顧及學生受教權及家長照顧等需求,本次校園調整防疫措是配合指揮中心因應疫情發展滾動修正,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之規定,會持續請學校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以提供師生健康安全的就學環境,後續校園相關措施,仍將持續配合指揮中心及視疫情發展滾動評估修正。

publish-icon 05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屏東三軍聯訓基地「官兵大規模確診」 染疫27人緊急隔離

全台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目前正在屏東三軍聯訓基地進行演訓的陸軍542旅,傳出官兵大規模確診消息,經軍方與屏東縣政府連繫,14日調派防疫巴士南下,緊急將染疫27名官兵載往新竹隔離照護,軍方也強調,一切訓練照常,並不受影響。位於恆春半島的三軍聯訓基地,現今為海軍陸戰隊指揮部管轄,主要負責國軍各部隊實兵實彈射擊測驗及三軍聯勇演習,亦是新加坡軍隊星光部隊的軍事演習訓練基地。屏縣府證實消息,並表示,13日接獲通報指稱三軍聯訓營區內有確診個案,與軍方聯繫後確認為北部軍隊南下受訓,期間有27人快篩陽性後至醫院採檢PCR確診,因染疫人數眾多,加上營區內獨立隔離防疫區無法容納收置,因此決定將確診者送回北部所屬單位。陸軍六軍團政戰主任史順文受訪時坦言,染疫官兵為542旅進訓人員,在陸續傳出確診後,部隊除通報地方衛生機關,並依照中央、國防部指引,進行人員隔離、匡列密切接觸者,並進行營區消毒的應變處置,防止疫情擴散。將染疫官兵返回原部隊後,少數已由防疫計程車接送返回家中居隔照顧,而大多數還是選擇留在營區隔離;史順文強調,目前有關部隊進訓、操課、演訓,均依鑑測單位規範正常實施,不會受到影響,一旦官兵康復,視情況會再加入演訓行列。軍方表示,在部隊中一切按照中央防疫指引,不過一旦休假離營,病毒就變得難防,因此部隊都會提醒官兵休假期間,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戴好口罩、隨時洗手,做好消毒工作。史順文說,會持續叮嚀官兵要做好自我照護,而單位會持續觀測、維護眾人健康,確保訓練任務順利完成。

publish-icon 05月1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陪同隔離保單賠不賠 高嘉瑜痛斥金管會勿隨業者耍賴

近日有家長們不滿防疫保單「陪同隔離不賠」,組成自救會抗議,卻獲得金管會冷回應,稱一切要回到保險契約條款認定;對此,立委高嘉瑜今(14)日痛批,家長陪同小孩隔離該賠就賠,保險公司不要再耍賴,並呼籲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該賠就賠。高嘉瑜說,患難見真情、防疫見誠信,此次疫情讓社會見識到保險公司「收保費時都有賠,要理賠時都不賠」的無賴態度。她指出,尤其很多小朋友染疫被隔離,家長不僅是照顧者更是「密切接觸者」,理所當然會收到隔離通知書,成為被「匡列隔離」的對象,但保險公司卻發明「陪同隔離」新名詞,刻意排除家長在隔離理賠之外。高嘉瑜認為,重點是無論何種原因被匡列隔離,都叫「隔離通知書」,都該一視同仁,隔離通知書上也沒有「陪同」隔離的名詞,保險公司竟然自己擴張解釋,無視保險契約理賠條款而拒賠。她痛批,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竟然站在業者這邊認為「陪同隔離」不應理賠,甚至以金融評議中心一件,父母確診但因需要照顧小孩,而申請小孩也要匡列隔離的例子,認定不應理賠。高嘉瑜強調,施瓊華舉例跟現在多數父母是因為小孩確診,理所當然要被匡列隔離照顧小孩的狀況完全不同,試問若小孩確診被隔離,父母家長沒被隔離,誰來照顧小孩?高嘉瑜表示,衛生機關在匡列隔離對象時,都是認定有助防疫必要性的隔離,也就是符合保單條款中的「政府機關為防治法定傳染病之需要,被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等條件。她說,衛生機關不會看民眾是否「自願」而發隔離通知書,而是看是否有「防疫必要」。高嘉瑜痛斥,金管會黃天牧主委口口聲聲絕對會維護保戶的權益,會要求保險公司依照跟保戶的保險契約辦理,還喊話「信任赤字」比「財務赤字」更難彌補,「陪同隔離」賠不賠,金管會的態度同樣也是一個信任危機。她呼籲,請金管會不要隨業者一起耍賴,該賠就賠,在疫情中要求保險業建立負責跟誠信的基礎,不要讓人看破手腳、誠信破產。

publish-icon 05月1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嫖妓快篩陽…長輩死不做PCR「到處趴趴走」媳婦重症才嚇到 他氣炸開噴

台灣本土疫情嚴峻,確診人數連日破萬,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一名網友抱怨,爸媽的朋友因為嫖妓確診,沒想到明知確診居然還跑到他們家吃飯,造成一家人確診,連帶影響到同事,讓他氣炸。原PO在《Dcard》表示,爸媽的朋友快篩陽性還不去做PCR,直到媳婦被感染、重症住院,才緊急通知他們,「我們一家4口無症狀,但他明知確診還來我家吃飯。」後來一家人緊急去自費快篩,結果全家都確診,幸好4人都沒有症狀,目前在家隔離。原PO憤怒地說,「超多沒公德心的人,都知道確診了,只因為無症狀,覺得自己沒事,就不當一回事。」他透露,雖然自己跟弟弟都無症狀,但也連帶拖累辦公室的同事被匡列,甚至有同事被弟弟傳染,咳到痰帶血,目前住院中。不僅如此,當天吃飯在場的還有叔叔,叔叔一家5口也都確診。原PO無奈地說,「因為這位大叔(爸媽的朋友)沒公德心,光是來我家吃飯,最少因此上百人中鏢。」至於爸媽的朋友是怎麼確診的,原PO說,「嫖妓中的,疫情這麼嚴重,還去嫖,這完全不可原諒。」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為什麼疫情會失控,有一部分就是這種道德淪喪的人造成的」、「為什麼好多人確診還有力氣亂跑,我躺著就起不來了」、「如果所有人都遵守防疫指引,那今日就不會那麼嚴重了,自私的老鼠屎就是很多」、「老實講,以現在的確診人數,很有可能你們家和你弟的同事們都早就中了,只是這次機會測出來而已,到底是不是你弟傳染給這麼多人,真的很難說」。

publish-icon 05月1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社論/萬華爆染周年政府沒學到教訓 崩潰的「新台灣模式」

去年5月14日,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數一下跳到3位數。當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毫無準備,篩檢、疫苗、醫療量能都沒有,總計死亡800多人。時隔1年的今天,你以為政府該學到教訓了,結果竟還是要什麼沒什麼,而疫情海嘯已開始席捲台灣。連續兩天單日確診超過6萬例,13日死亡41人,創下新高紀錄。傲慢顢頇、因應無能的蔡政府應該向全體國人謝罪。不只衛福部長陳時中要下台,準備不足便宣布「3+4」居隔政策,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應該滾蛋了!從黑箱到黑數 政府太黑心去年因為陳時中逕自放寬機組員的居隔為「3+11」,疫情在母親節後一發不可收拾。當時指揮中心堅持打壓篩檢,要符合嚴苛條件才可做PCR檢測,自費價格高達7000元,國外入境一律不普篩。快篩試劑根本不准上市,民眾想篩也沒有管道。而且政府疫苗採購太少,一方面為了政治因素卡著BNT疫苗,一方面黑箱作業為高端強力護航。當疫情爆發時,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篩檢能量,以致於確診數還要校正回歸。救護車滿街繞無法送病患進醫院,很多人在家中猝死幾天後才確診。當全球普遍施打疫苗時,我們需要靠著國外和鴻海等民間單位捐贈的疫苗,才能讓民眾有保命的機會。去年台灣疫情爆發已經晚國外1年了,那次沒學到人家的經驗,如今又過了1年,你覺得再笨的學生,在一旁觀摩了2年,就算抄人家的考卷也該抄及格了,結果我們的防疫還是死當。大家明明知道Omicron的傳播力超強,但當它入侵台灣時,指揮中心之束手無策,讓你懷疑這2年官員都在自我吹捧中沉睡嗎?所謂的「超前部署」、「世界怎麼趕得上台灣」、「台灣防疫世界第一」,被火箭式躍升的確診數狠狠打臉。我們的政府是嘴皮發達大腦萎縮,以致擅長吹牛而沒有學習能力嗎?如果陳時中這次去世界衛生大會,還真想不出他有什麼可以和各國分享的成功經驗。現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報的確診數,至少要乘個2、3倍才比較接近事實。因為指揮中心要求有症狀才快篩,快篩陽才去做PCR,這就排除了一大批無症狀、買不到快篩,或乾脆潛水起來以免影響生活與生計的感染者。而指揮中心之所以如此要求,很簡單,就是在經過2年後,篩檢能量還是沒準備好。此外,因為感染者多,1922和衛生局電話都被打爆,根本沒有人手進行疫調,索性大幅減少匡列對象,由確診者自己來通報,但確診者本來就有大量黑數,這樣的通報和確診學生座位只匡列九宮格一樣,有什麼意義?誤黃金用藥期 輕症變重症蔡政府一再強調「新台灣模式」,要大家自主應變,正常生活。事實是「新台灣模式」已經崩潰,自主應變意思是自求多福,正常生活就等於正常感染。國外能開放,是因為疫苗覆蓋率達到9成,台灣的第2劑8成、第3劑6成能跟人家比嗎?何況兒童疫苗拖到現在才進口施打,還要幾個月才有完整保護力。指揮中心一直說抗病毒藥物一定夠,但事實上很多人找不到肯開藥的醫生,App視訊看診量能嚴重不足,台大教授陳秀熙估計從4月1日至5月9日,有38人因未適當分流,錯失了5天黃金用藥治療期,以致從輕症轉重症。天災難免,人禍卻不可原諒。2020年民眾排隊買口罩,2021年民眾排隊打疫苗,2022年民眾排隊買快篩劑,在急診室外排隊等PCR檢測,打著永遠接不上的防疫專線。快篩、抗病毒藥物、視訊診療、居隔單、防疫包,經常到解除隔離了也沒收到,有些不幸的患者甚至在等不到任何救助下往生了。政府編了8400億特別預算,5倍券花了1300億,疫苗花了340億,快篩試劑呢?3月31日前支付快篩試劑款項才5264萬!台灣有2300萬人口,算算每人只分到2元的快篩經費,這到底是要怎麼用?何況很多人還不只需要篩一次。新加坡、丹麥等國在街頭免費發放快篩劑或寄送到家,台灣和人家怎麼比?更別提高登和福又達諸多綠營利益輸送的貓膩了。去年有網友大言不慚說:「世界看好了,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2周內解除第3級警戒。」現在台灣向世界示範的是,如何從自我吹捧的防疫神壇稀里嘩啦滾下來。而且令人擔心的是,台灣不會只示範一次。

publish-icon 05月1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住戶確診遭管委會塑膠布封門 送餐家屬看傻!怒批「侮辱人」提告

台中市南屯區1名魏姓女子指控,前夫和2個女兒在某社區大樓內居家隔離,不過她昨日晚間前往送餐時,赫見管理委員會與大樓管理公司將大門封上塑膠布,除了阻礙出入,前夫、女兒根本無法開門拿餐飲食物,讓她看傻眼,憤而報警,且以《強制罪》提告管委會等人。對此,警方表示員警獲報到場後,目前塑膠布已被取下。據了解,魏女與前夫離異後,2名女兒與前夫同住,日前其前夫確診後在家中居家照護,女兒們也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一併在該處居家隔離;由於父女3人隔離不能外出,因此請魏女幫忙送餐。不過,魏女昨天中午送餐時,並未有異狀,未料晚上送餐來時,赫見大門被貼上大片塑膠布封住出入口,她詢問管理員、要求拆除,卻未獲得回應,她認為侮辱人,氣憤報警,打算向管委會主委等人提告《強制罪》。警方表示,主委解釋此舉為管委員會基於保障其他住戶而做出的決定,雖用塑膠布封門但塑膠布可以拉開,並未達到所謂「封死」程度,導致魏女感受不佳,管委會已先向她道歉。而員警獲報到場前,塑膠布已被取下。另外,管委會此行為已涉及《強制罪》,如該戶男主人居家照護隔離期滿後,決定提告,警方將通知前來派出所製作筆錄,全案依法處理。

publish-icon 05月13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