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29日簽署2023財政年度撥款法案,當中包含對台灣20億美元軍事貸款,還有資助美國官員到台灣學習交流2年,並規畫推動台美軍事訓練計畫。對此大陸外交部、國防部、國台辦三部門30日同聲表達「堅決反對」,國台辦批民進黨當局企圖「以武拒統」,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大陸國防部則指美國助長台獨分裂勢力囂張氣焰,「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將予以堅決反制」。拜登簽署了2023年度撥款法案,為聯邦政府提供新一年度的運作資金,避免停擺,亦包括8580億美元國防支出,以及對烏克蘭的450億軍事及經濟援助。他在推特上寫道,「這項法案將投資醫療研究、安全、退伍軍人健康照護、疾病復原,並資助《反婦女暴力法》,以及讓烏克蘭獲得至關重要的援助。期待2023會有更多好事發生。」涉台項目部分,包括提供台灣20億美元(約台幣615億元)的「外國軍事融資」(FMF)貸款,以及撥款美國在台協會(AIT)至少400萬美元用於「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以及持續推動規畫推動台美軍事訓練計畫,而AIT預算也將設立「台灣學人計畫」,派聯邦政府官員在內符合資格的美國公民赴台交流2年。此外,拜登政府已通知美國國會將對台灣出售陸上機動布雷系統(Volcano Anti-tank Systems),總價值約1.8億美元。法案亦會預留資源進行選舉法改革,以免再次發生去年衝擊國會山莊的事件,另還禁止聯邦僱員在政府設備上使用中國的抖音海外版TikTok。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回應,堅決反對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公報規定,將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落到實處,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軍事聯繫。並警告民進黨當局,企圖「以武拒統」,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注定失敗。
北京時間1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將「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簽署成法,該案包含大量涉華消極條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今天透過發布「答記者問」稱,中方對美方執意通過並簽署含有涉華消極內容的「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該案罔顧事實渲染「中國威脅」,肆意干涉中國內政,攻擊抹黑中國共產黨,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人民對美國打壓遏制中國發展、阻撓中華民族復興的險惡用心看得很清楚,挑撥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關係的圖謀絕不會得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該案還包含大量涉台消極條款,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給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美方應立即停止搞「以台制華」,停止虛化、掏空、歪曲一個中國原則,不要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敦促美方把兩國元首印尼峇里島會晤的重要共識落到實處,摒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不得實施有關法案中的涉華消極條款。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30日)下午12點13分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享耆壽96歲。江澤民時代在中國大陸有承先鄧小平改革開放、啟後胡錦濤時期高經濟成長的重要意義,對台灣則有間接引爆台海危機的「江8點」,與操作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對兩岸影響極為深遠。江澤民在1995年1月30日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談話,基本綜合了前領導人毛澤東「爭取和平統一」、鄧小平「一個兩制」構想。但與毛澤東、鄧小平不同的是,江澤民提出的江8點為中國大陸首次明確表態對台工作的思想、政策以及如何實踐,從過渡時期解決方案、兩岸領導人如何互訪,甚至能看見「反分裂」被列為重點項目,最後成為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的重要源由。時任總統李登輝對此在同年4月8日拋出「李6條」回應,並針對江8點中的「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應堅決反對」,表達統一必須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在兩岸分治現實上探尋國統一可行方式。而李登輝在同年訪美時所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更被陸方視為鼓吹兩國論,而雙方對兩岸問題的認知落差後來演變為第三次台海危機,並導致史無前例的「美軍2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灣海峽」。江澤民部分的兩岸政策仍延續到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圖/達志/美聯社)經過近3年緊張與美中台三方互相試探,江澤民在1998年於中央對台工作會議表示:「我們無論以什麼方式實現統一,都要取得台灣同胞廣泛支持,否則就會遇到很大阻力,統一後台灣也難以長治久安。」並在陳水扁執政後提出「台灣不管誰當權,我們都歡迎他來大陸談,同時,我們也可以到台灣。但必須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這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一方面表現出和平談判誠意,一方面壓制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江澤民統治中國大陸13年期間,可說是兩岸關係最多變的時期,早期江8點明確了對台政策、中期與提出「戒急用忍」的李登輝,在兩岸經濟議題過招,又因兩國論爭議引爆台海危機與兩岸關係極凍,形成所謂的「文攻武嚇」模式、後期雖停止與陳水扁政府的官方交流,卻又在民間大開方便之門,為接任的胡錦濤打下兩岸原則的基礎,其「盡最大誠意、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決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論調,至今也為習近平所用。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二十大)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大會堂開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在台灣問題上,他強調,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及外部勢力干涉中共二十大開幕大會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大會應出席黨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總共2379人,實到2340人。隨後由習近平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報告,全文共72頁。習近平在報告中,有3次提到台灣問題,第1次是回顧過去5年政績,他指出,「面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第2次提到台灣時,他指出,「我們提出『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第3次則是在報告第十三大項「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章節中,主要談及中共未來涉台工作方向。習近平表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報告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大陸堅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台灣愛國統一力量,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習近平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保留必要選項 絕不承諾放棄武力習近平最後強調,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中共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習近平在口頭報告中雖然未提到「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但在書面報告有完整寫入。大會新聞中心透露,因大會報告已印發中共代表,習近平在開幕會上的口頭報告,只講報告要點。習近平並宣示,從現在起,中共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於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公報今日出爐,全會總結十九大以來5年的工作提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展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堅持國家利益為重、國內政治優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中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出席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99人,候補中央委員15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列席會議。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全會決定,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討論並通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共二十大的報告,討論並通過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共二十大工作報告,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決定將這3份文件提請二十大審議。習近平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二十大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作説明,王滬寧就《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説明。全會總結5年來的工作一致認為,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大力度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據公報,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國強、王寧、王偉中為中央委員會委員。審議並通過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傅政華、沈德咏、李佳、張敬華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傅政華、沈德咏、張敬華開除黨籍處分,給予李佳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另外,全會分析當前形勢和任務,為召開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充分準備。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發表雙十國慶講話,提到台灣人民和朝野政黨的最大共識,就是捍衛主權以及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沒有妥協的空間。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晚間發布「答記者問」回應,這篇「講話」繼續堅持「兩國論」立場,歪曲兩岸關係性質,渲染大陸「威脅」,推卸破壞兩岸關係、危害台海和平穩定的責任,極力貼靠外部勢力壯膽,強化「以武謀獨」,企圖繼續誤導島內民意,欺騙世人。馬曉光表示,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是當前台海局勢緊張動蕩的根源。大陸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鬥爭,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正當正義之舉。馬曉光重申,台灣問題的本質是中國內政,兩岸關係的本質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民進黨當局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編造所謂「民主自由」的虛假敘事,對內欺騙民眾,對外貼靠外部勢力,掩蓋不了其破壞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分裂國家的行徑和本質。馬曉光強調,大陸尊重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兩岸和平統一後,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制度不同不是分裂的藉口,更不是統一的障礙。馬曉光表示,大陸打擊遏制「台獨」,不是針對廣大台灣同胞。民進黨當局依靠外部勢力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極力鼓譟「以武謀獨」為自已壯膽,並企圖裹挾台灣同胞充當「炮灰」、走向謀「獨」挑釁的深淵,完全是為了一黨之私。馬曉光重申,大陸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協商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就是兩岸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維護台海和平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否定「九二共識」,一手關閉了兩岸平等協商的大門,又企圖將「兩國論」立場強加於兩岸協商,說明他們根本就沒有緩和當前台海緊張局勢,以對話化解分歧的誠意。馬曉光表示,大陸正告民進黨當局,「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只有回到「九二共識」 的基礎上來,兩岸雙方才能對話溝通,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才是真正造福於廣大台灣同胞。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認清利和害、明辯是與非,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千涉,積極投身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共創統一和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柬埔寨總理洪森於29日上午主持了「全國打擊人口販運宗教論壇」,當他在會中談及2006至2007年間有柬埔寨新娘被販賣至台灣時表示,15年前曾有人遞交申請文件,強迫柬埔寨政府批准台灣在柬埔寨設立代表處,但「我當時立刻命令把文件拿去燒掉」,因為「不能利用柬埔寨新娘問題,威逼柬埔寨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柬埔寨總理洪森於2022年9月28日在東京赤坂宮國賓館會晤前迎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圖/達志/美聯社)據柬埔寨人民黨官網、柬中時報29日的報導,洪森29日出席第6屆全國打擊人口販運宗教論壇,過去他因疫情缺席了2屆的論壇,他在會中表示柬埔寨人民黨自始至終皆實行宗教和諧,而每個宗教教派能透過教育,在預防和阻止人口販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他還指出人口販運事件不是只有發生在柬埔寨,「美國、歐洲和中東,都存在著嚴重的難民和人口販賣問題。」洪森補充,「人口販賣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甚至連柬埔寨人也被騙到國外工作。」而且柬埔寨雖然不是恐怖組織攻擊的目標,但「我們必須共同努力,防止柬埔寨成為恐怖主義的避風港。」至於2006至2007年間,有柬埔寨新娘被販賣至台灣一事。洪森則回憶,當年有5000名柬埔寨新娘被嫁到台灣,有些是自願,有些則是被強迫,其中更有民眾遭到販運及虐待。因此當年有人為了解決台柬新娘問題,竟要求柬埔寨政府批准台灣設立代表處。洪森指出,「我記得在2006年或2007年,有人曾向我遞交申請文件,希望我批准台灣在柬設立代表處,我當時立刻命令把文件拿去燒掉」,因為有人刻意對此進行操縱,一邊販賣人口,一邊利用人口販賣問題強迫柬埔寨批准台灣設立代表處,「不能利用柬埔寨新娘問題,威逼柬埔寨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洪森表示,台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柬埔寨堅定不移奉行一中原則,「我們只歡迎台灣投資者,不歡迎台灣代表處」。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4日出席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演講時提及,中國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而為達成這一目的,就必須以最堅定決心打擊「台獨」分裂活動,以最有力舉措排除外部勢力干涉,只有依法堅決制止分裂,兩岸和平統一才有現實基礎。根據陸媒《新華社》報導,王毅指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全體中華兒女追求祖國統一的努力從未停止,一個中國原則業已成為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他表示,51年前,正是在這座莊嚴的大廳裡,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將台灣當局「代表」從其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徹底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以及國際機構中的代表權問題,也徹底封堵了任何人、任何國家企圖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任何空間。王毅強調,中國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而為達成這一目的,就必須以最堅定決心打擊「台獨」分裂活動,以最有力舉措排除外部勢力干涉,只有依法堅決制止分裂,兩岸和平統一才有現實基礎,只有國家實現完全統一,台海才能真正迎來持久和平,任何干涉中國內政的圖謀都必將遭到中國人民一致反對,任何試圖阻擋中國統一大業的行徑都必將被歷史車輪碾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大陸《環球時報》記者提問稱,9月2日美方宣布佈總額11.06億美元的售台武器計畫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毛寧表示,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的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毛寧稱,為了維護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國政府決定對參與此次售武的雷神技術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海耶斯、波音防務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卡爾伯特實施制裁。毛甯強調,中方再次敦促美國政府和有關方面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軍事聯繫,停止製造台海局勢緊張因素。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
各國高度關注的「普習會」在今(15日)登場,由於時間恰逢俄軍在烏克蘭遭遇慘敗,外界好奇俄國總統普丁是否會藉此機會,當面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供協助。據俄媒透露,普丁在會中表達「珍視中方對烏克蘭的平衡立場」,與譴責美國「在台灣的挑釁行為」。據《衛星通訊社》(Sputnik)報導,普丁與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16日正式召開前,先行在舉行會議的烏茲別克城撒馬罕(Samarkand)會面。普丁向習近平表示俄方理解北京對烏克蘭問題的關切,珍視大陸在烏克蘭問題所採取的平衡立場,與稱讚兩國今年貿易額創下歷史新高。普丁也譴責美國與其附庸在台灣海峽的挑釁行為,再度抨擊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已醜態畢露」,地球上絕大多數國家不可能會接受美國的野心,和強調俄方堅定支持、實踐一個中國原則。習近平則稱讚俄國自疫情以來「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戰略溝通」,且北京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之際願與俄國一起「體現大國擔當,發揮引領作用」,共同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穩定和正能量。習近平還說,他非常願意在峰會召開之際,與普丁就雙邊關係和雙方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被視為美國自1979年與我斷交以來,「對台政策重整最全面」的《台灣政策法》在明(15日)於參議院外委會審議,其內容不僅涵蓋美台經濟、外交、軍事合作等領域,還挑動「一中原則」的敏感神經。對此,大陸國台辦今天怒轟「民進黨拉攏美國搞台獨」,而拜登政府則不只一次對該法案的內容感到擔憂。反共立場鮮明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2020年與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提出《台灣關係強化法》,掀起美國政壇改變對台態度的浪潮,因此就算該法案至今仍未有實質進展,美國對台灣問題的關注依然有增無減。尤其習近平一改過去韜光養晦的國策,改採更加侵略性的姿態,已使美國除「熊貓派」以外的政治人物重新思索太平洋戰略。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與共和黨籍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今年6月提出《台灣政策法》後,雖經過幾次延宕和引來總統拜登的關注,甚至傳出白宮希望議員暫停議案,但法案最終仍順利排程並於明天審議。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政策法》可視為《台灣關係強化法案》的升級版,其內容涉及外交、軍事、經濟、文化與提升台灣國際參與等領域,可說是「既要支持台灣又要壓制中國」。其中各界最關注的軍事領域,該法案希望賦予台灣「非北約主要盟友」地位,與「未來4年提供台灣45億美元(約新台幣1,410億元)軍事融資」,並用該法案修改《台灣關係法》,未來美國將優先處理台灣軍購請求,與幫助台灣建立更全面的軍事訓練,甚至「讓兩軍發展出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其中非北約主要盟友雖不代表「對台安全承諾」,但其地位已和日本、南韓、菲律賓與泰國等國相當,從地圖上來看已呈「包圍中國」之勢,而兩軍互操作性的意涵更是引人遐想。法案亦要求國務卿建立「台灣學人計畫」,派遣政府人員及符合資格民眾,赴台學習當地語言與進入台灣政府或民間機構實習「最長2年」,以提升美台經濟、文化合作交流,並幫助台灣的國際參與活動。而法案最讓北京反感的,即是推動「駐美代表處改名」,與「要求美國總統」在北京大規模升級對台惡意行為,造成台灣法理制度、領土完整性受重大影響時,「最高可制裁到中國國家主席」,且若任何外國人士或機構嚴重干預台灣民主,或是以破壞台灣穩定乃至網路惡意攻擊,美國總統都須對此祭出制裁。然而,即使該法案成功從參議院外委會過關,還須待本屆國會明年1月期滿前於參議院、眾議院審議通過,再由總統簽名生效。此外,該法案最終版本很可能與當前版本有不小落差,因此儘管該法案引起北京強烈不滿與白宮擔憂,法案對美中台關係的真正影響仍是未知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則表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勢力干涉,美國國會議員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聯合三公報規定」、「我們堅決反對,民進黨當局不擇手段,拉攏美國國會議員,搞涉台議案,為其台獨圖謀不會得逞」。
美媒29日報導,台海局勢持續緊張之際,拜登政府計畫正式要求國會批准一項約11億美元(約新台幣337億元)的對台軍售案,其中包括60枚「魚叉」反艦飛彈和100枚「響尾蛇」空對空飛彈,以及一紙偵監雷達延長合約。當中,響尾蛇飛彈將掛載於美國出售給台灣的F-16戰機上。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據3名消息人士表示,這項軍售案仍處於早期階段,內容包括價值3.55億美元(約新台幣108億元)的60枚「魚叉」反艦飛彈(AGM-84L Harpoon Block II)、價值8560萬美元(約新台幣26億元)的100枚「響尾蛇」空對空戰術飛彈(AIM-9X Block II Sidewinder),以及價值6.554億美元(約新台幣201億元)的偵監雷達延長合約。另有報導說,美國國務院29日較晚時非正式地通知了國會,從而啟動為期數周的工作人員磋商,最終國務院將提出正式的軍售方案。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與國會之間曾就軍售台灣進行過多次對話。白宮國安會議一名發言人對此僅表示,美國將繼續履行《台灣關係法》所規定的義務,也就是協助台灣自衛。一旦拜登政府正式通知國會,美國聯邦參眾兩院外委會的民主黨籍主席與共和黨首席議員將需簽署這項軍售案,才算真正敲定。由於兩黨國會議員都很挺台灣,軍售案預料不會遭受多大阻力。但據報導,因美國國會仍在休會,整個進程可能拖延。大陸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中國要求美國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並停止與台灣軍事接觸,以避免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他說,「美國對台軍售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鼓勵主張台獨的分裂勢力,導致台海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將繼續採取強有力措施,堅決捍衛其主權和安全利益。
美國通膨居高不下,數月前傳出總統拜登有意撤銷川普時代對中國商品課徵的龐大關稅,以減低企業成本與消費者開支。然而上周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招致中共圍台軍演,拜登政府因此重新衡量相關選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盡早取消關稅有利於美國,有利於中國,有利於世界。汪文斌強調,當前台海局勢緊張,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不要指望中方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而應該老老實實回到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中共圍台軍演促使華府官員重整思維,一方面不願採取可能被中方視為局勢升級的行動,同時也避免被看成在中國進逼時退縮。熟悉相關進展的官員直言:「我認為台灣改變了一切。」為紓解川普時代對中國進口貨物加徵關稅帶來的成本負擔,拜登執政團隊原先考量各種手段,包括撤銷若干關稅、針對潛在加徵關稅的領域發起「301條款」調查,針對僅能從中國取得特定商品的美國企業擴大豁免等。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接受彭博電視訪問表示,裴洛西訪台使地緣政治「格外複雜」,促使拜登更加需要謹慎權衡。白宮發言人夏爾馬則說:「在台海事件發生以前,總統沒有做出決定,現在依舊也沒做出決定。」她強調,「沒有任何事情被擱置或拖延,所有選項都在檯面上,只有總統能做出決定,他會基於我方利益來定奪。」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維持對中國商品稅有助美國勞工「公平競爭」,同時能減少美國企業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另方面,美國生產製造消費性電子產品及汽車、航太等產業,則不斷敦促拜登政府取消高達25%的關稅。川普自2018年針對價值3700億美元、上千件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雖然他在任內批准超過2200項針的關稅豁免,但相關措施在拜登去年1月就任時已經到期,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迄今只恢復352個豁免項目。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指出,實際減輕自中國進口民生用品的關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也只會降低0.3個百分點;根據美國勞工部10日公布,7月CPI年增8.5%,雖然低於6月創40年新高的9.1%,減低中國部分進口商品關稅的助益並不顯著。
大陸軍演暫時告一段落,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國台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10)日聯合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報導稱,白皮書進一步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闡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但白皮書也強調,「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份子,而非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白皮書指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聯大第2758號決議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文件,國際實踐充分證實其法律效力,不容曲解。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是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應有之義。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變。白皮書說,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兩岸同胞,推動台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推動下,70多年來特別是兩岸隔絕狀態打破以來,兩岸關係獲得長足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互動往來日益密切,給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充分說明兩岸和則兩利、合則雙贏。白皮書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所決定的,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和勢所決定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國家發展進步特別是40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影響著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進程。白皮書強調,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危害台海和平穩定,破壞和平統一前景、擠壓和平統一空間,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外部勢力縱容鼓動「台獨」分裂勢力滋事挑釁,加劇兩岸對抗和台海形勢緊張,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既違逆求和平、促發展、謀共贏的時代潮流,也違背國際社會期待和世界人民意願。「挾洋謀獨」沒有出路,「以台制華」注定失敗。祖國統一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白皮書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必須面對大陸和台灣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這一基本問題。「一國兩制」正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這是一個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贏的方案。兩岸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白皮書強調,大陸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我們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我們將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大陸官媒新華社6日發布評論員文章,指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政治基礎,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此行犯下背信棄義、踐踏法治、破壞和平、干涉內政、政治操弄、以權謀私六宗罪,必將受到歷史公正的審判和清算。文章稱,背信棄義: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對外政策只能有一個。美國國會眾議院作為美國政府的組成部分,理應嚴格遵守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與台灣進行任何官方往來。裴洛西是美國第三號政治人物、僅次於副總統的美國總統第二順位繼承人,其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赴台活動,都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都是升級美台官方交往的重大政治挑釁,都是對美方政治承諾的背棄。踐踏法治:裴洛西口口聲聲說,此訪與美國以1979年《台灣關係法》、中美聯合公報、「對台六項保證」為指導的長期政策並不衝突。事實上,《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本質上是將美國的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和國際義務之上,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的無視和踐踏。破壞和平:一個中國原則是台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逆和平發展歷史大勢而動者,無論是誰,都必將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干涉內政:裴洛西在台期間利用各種場合在民主人權、香港、西藏、新疆、宗教等問題上對中國汙蔑抹黑,體現了她一貫的反華立場。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私利。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而不應該由外部少數人指手畫腳來評判。以權謀私:正如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美國期中選舉將至,民主黨深陷頹勢,裴洛西妄圖借打台灣牌獲得政治加分,留下所謂政治遺產。但這些成果均是個人的、象徵性的、短期的,而造成的地區安全局勢緊張等嚴重後果和影響則是長期的,對中美兩國關係的損害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