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對台貿易壁壘調查2,455項物品 三三會林伯豐籲「政府盡快釐清及談判」
三三企業交流會今日舉行例會,針對陸對台貿易壁壘調查 ,理事長林伯豐表示,一旦商務部調查結果確定,將對台灣出口產生影響;希望政府應盡速盤點、釐清相關內容並與陸展開談判,萬一不幸工業產品、農產品如遭受大陸的低價競爭,則在能源、人才、稅等其他方面給予協助補助。林伯豐指出,有關大陸商務部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物品,包括農產品、礦物及化工產品、紡織品等,一旦商務部調查結果確定,將對台灣出口產生影響。三三會認為,兩岸均為WTO的會員,大陸此項調查雖符合WTO的規範,但對台灣影響甚鉅,政府應盡速盤點、釐清相關內容,積極研擬因應對策,並與陸方展開談判。林伯豐建議,台灣的工業產品、農產品如遭受大陸的低價競爭,政府提出因應方案,包括提供電價及土地優惠,給予人才培育的補助,另應減免營所稅、營業稅以及貨物稅。林伯豐表示,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22年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台灣投資環境風險評比全球第14。台灣是外向型經濟體,擴大出口市場及吸引外商來台投資是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動力,針對台外商對台灣投資環境的憂慮,提出5項建議:首先確保供電穩定:應重新檢討2025年能源配比,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核能發電占比至少30%,核二、核三除役後,應運用新一代的核電技術興建新核電廠。比爾蓋茲與日本合作新一代反應爐投資10億美元,於2030年興建345MW的核電廠。確保供水無虞,推動再生水廠、回收水處理廠、興建海淡廠,積極開發伏流水;利用水庫低水位時期,進行水庫清淤;自來水管線改用FRP新式複合材料,改善自來水管線漏水率;運用AI人工智慧數位科技,推動農業用水管線化。確保人力充沛及培養人才:重新啟動技職教育的推廣,加強產學合作教育,並補助現職勞工進修第二、第三專長。應同步鬆綁移工政策,建議從40%提高至45%,。修正「就業服務法」第52條第4項規定,延長外籍移工在台工作年限,從12年延長至少至14年。確保土地取得,應公開全台工業用地閒置情形,建立原價買回閒置用地機制,輔導民間閒置土地、公有土地等優惠釋出,積極進行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持續推動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調整措施。確保台灣安全:政府應以具體實際行動來緩和兩岸關係,主動釋出善意,理性選擇「共識與和平」。重啟海基會與海協會的溝通聯繫機制,推動兩岸正常商務活動及直航航點。

謝國樑公布首批基隆市政諮詢委員名單 江宜樺、林伯豐等重量級人士入列
國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今(19)日正式宣布成立基隆市政諮詢委員會,其中有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等人,並已召開首次會議;謝國樑表示,過去兩三年中,他持續與各方專家交流並聽取意見,針對基隆各方面發展推出多項政見,包含青年、海洋、醫療、交通、環境、產業及都市計畫等,並強調基隆未來的市政規劃必須交由專業的團隊與專家評估,也期盼與市政諮詢委員共創美好基隆。謝國樑表示,基隆依山傍海,擁有自然的海港與生態,海洋與環境政策不容忽視;同時基隆也位處北北基共同生活圈,地理優勢與優秀的交通、產業與青年政策相互交疊,能夠為基隆創造新生機;都市計畫及醫療、社福政策則能大幅改善市民生活品質。謝國樑的首批11位市政諮詢委員,主任委員邀請江宜樺擔任,江有豐富的行政資歷,道地基隆人,當年「基隆軍港西遷定案」也是在其任內完成,對基隆的政策與未來,不但有深度,更有在地情感;而在將基隆打造為亞洲最有愛城市的路上,也特別邀請到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擔任副主任委員。考量基隆首要必須改善的課題,首批市政諮詢委員,還包含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前環保署長魏國彥、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前食藥局長康照洲、政治大學地政系主任孫振義、立法院顧問周守訓、海洋委員會國際青年諮詢委員張以承,將各自擔任交通、都市計劃、海洋、環境、醫療、產業及青年等各面向專業領域諮詢委員。指導委員則由林伯豐擔任,勢必能為基隆招商引資產業改善帶來助益;另外,市政推動當然要有議會全力支持,副議長林沛祥代表出席,期盼未來透過與具豐富經歷的指標人物合作,共同將基隆打造為理想城市。謝國樑表示,自己非常榮幸能邀請到各領域經驗豐富的市政諮詢委員,相信透過他們長年的歷練一定能提供紮實的意見,對於基隆未來的市政規劃及議題,一定能給予最大協助。他說,除了有強大的前輩作為後盾,也會融入新世代戰力,獲取年輕世代意見,而最重要的是自己會持續吸取市民朋友的建議,聆聽第一線最真切的聲音,進而提升全體基隆市民生活環境與品質,為下一代找答案,也為基隆闖出另一片美麗的天!

人民被囚政府派警舉牌 柯P酸好笑:令人無言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被問及柬埔寨台人怎麼救,直言中央作法讓人看了不高興,怎麼會是警政署長到機場看警察舉牌,簡直令他無言,實在太好笑。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已蒐集所有資料、逐家訪談,發現有120人失聯,會持續追查。柯文哲表示,中央政府讓人看了很不高興,警政署長到機場看警察舉牌這是哪一門子的辦法?國家提出的解決辦法竟是這個樣子,「根本是令人無言,實在太好笑。」他說,台灣在柬埔寨雖然沒有外交領事館,但總有代表處,或可從鄰國調度,依短中長期看怎麼緊急救援。對於傳出慈濟、黑道都成功救援,中央政府卻救不到人,柯文哲大酸說,「慈濟都買到疫苗了,怎麼台灣政府買不到疫苗?」蘇貞昌回應,政府非常關心國人在柬國受騙受害,已蒐集所有資料、逐家訪談,發覺有120人失聯,會持續追查,目前已救回一些國人,對於其中涉及詐騙者已移送法辦、收押。他說,政府會持續運用各種手段,對在國外的國人持續關心、協助,同時也呼籲國人同胞不要輕信高薪聘請,到了國外卻淪為犯罪集團搜刮的被害人。刑事局指出,警方5、6月間發現類似個案有增多趨勢,立即透過各類媒體分眾宣導,但考量年輕族群並不一定會收看新聞,所以窮盡一切方式,包括在機場宣導勸阻。雖然在機場舉牌的宣導方式或許看似並不聰明,但卻是在登機門前把守最後一道關卡的最有效方式,從7月20日迄今,警方已在登機前最後一刻,成功勸阻27人放棄前往柬國。

「核電廠延役或興建」解決供電不足? 黃茂雄:企業盼與副揆沈榮津溝通
東元集團會長、工商協進會榮譽理事長黃茂雄今天(22日)就「電價調漲?」「核電廠延役、興建」等議題,認為這屬專業領域,相信曾任經濟部長、現為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應該較為熟稔,建議沈副院長可就此與企業界溝通與討論。剛卸任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現為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本月21日,出席工商協進會第26屆會員大會時,曾就媒體詢問關於電價議題時提到,電價若全面調漲主要是發電成本問題,但若只漲「用電大戶」等於是說處罰用電大戶,恐會逼得「製造業出走」,並就石化能源價格攀升、碳淨零排放等政策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可研議興建核電廠或是現有核電廠延役等,協助企業度過用電危機。對此,東元集團會長、工商協進會榮譽理事長黃茂雄認為,製造業是否真的會出走,他是無法預測的,但是「電費高、供電不足」確實都會影響企業經營,一定會感到痛、會叫,企業本身要多加努力之外,「興建核電廠、延役等」議題,他認為實屬專業領域,並推薦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熟稔此議題,可以邀請沈副院長與企業界就此溝通討論。不過,以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過去數次的公開談話,包括2020年期間受邀於工商協進會演講內容,對企業界建議核電做備援電力等解決供電問題,提到「穩定供電是政府的責任…且穩定供電無虞,用電價格在全球也是非常合理…核電廠延役、再啟用都是無解問題…總成本高昂」,如今用電需求及供電情況轉變,企業界盼政府能重新審議此案。

產業界急問「台灣何時大解封」 陳建仁:5、6月看這兩個指標
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16日)出席三三企業交流會發表專題演講,面對有企業代表詢問國內防疫措施進度,陳建仁提出他個人看法說「今年夏天,國際會逐漸全面解封」,「台灣也是會慢慢解封」,可以觀察兩個指標,「等到5、6月時,第三劑疫苗施打率達到70幾趴」是很重要的關鍵。陳建仁今天回答豐群企業團副董事長張宏碩,關心國內防疫措施與解封時程的提問,提出他個人的一些看法,首先就是可以從「我們國內民眾準備好了嗎?」與「面對外國籍民眾準備好了嗎?」兩個層面來看。陳建仁表示,他觀察目前國內民眾施打第三劑疫苗的接種率,逐漸增加,等到5、6月時,接種率超過70幾趴的話,是很重要的一關。再者,觀察國際情況,應該等到夏天時,北美、東亞的韓、日與英國都要大解封的情況之下,台灣也會慢慢解封。

全台一年三次大停電 三三會林伯豐籲面對缺電現實「核二核三延後除役」
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今天(16日)主持例會中強調,303全台無預警大停電,這是自2016年以來第四次大停電,政府應面對台灣會缺電的事實,檢討能源政策解決缺電問題。電力穩定供應與價格合理,對台灣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只是近年來國內外重大企業、工商團體及美僑、歐僑商會對台灣的能源政策表示憂心,包括穩定供電、合理電價、綠能進度與電網韌性。今天例會中並邀請前副總總統陳建仁發表「後疫時代的產業創新」專題演講,陳建仁也非常認同林伯豐提到發展「綠能」的看法。林伯豐認為,政府超前部署各項政策之外,最重要的是溝通機制,建議政府以「客觀、科學、務實」的態度,用產業角度來檢討未來台灣能源政策,並提出四點具體可行方案。開春以來,台灣繼2021年5月兩次全國性大停電,今年3月又發生大停電,半導體、光電、蘋果供應鏈、石化、鋼鐵等產業受創,估計損失恐高達上百億元,台電統計至少549萬戶受停電影響,因此在今天三三例會中,林伯豐於致詞中發表關於產業企業界給予能源政策建言。林伯豐表示,首先,因應淨零排碳,重新檢討台灣2025年「50%(天然氣)、30%(燃煤)、20%(再生能源)」的能源配比。其次,發展再生能源要兼顧環境生態,降低再生能源躉購費率(2019年英國建置離岸風電5.5GW,競標價格每度新台幣1.52元),並鼓勵企業發展儲能設備。再者,完成電網重要樞紐檢修,透過智慧電網加強電網韌性,強化電網風險管理。第四點則是,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核二、核三延後除役,以降低電力排碳係數,協助企業永續發展。林伯豐強調,期望政府在能源配比能參考國際趨勢,並兼顧台灣在能源的脆弱性,不輕易放棄任一種能源的配置,確保台灣能源充足穩定供應,讓產業能根留台灣,為經濟發展盡一分心力。

碳費大戰1/工總王文淵代企業吐苦衷 公開槓上環保團體綠色和平
雙11工業節中,工總理事長、台塑總裁王文淵才在小英總統前,突然拋出碳費議題,「有團體建議每噸收取10美元,但日本2.61美元、新加坡3.71美元,台灣要保有國際競爭力,實在沒條件比他們高!」一周後,工總公布最新調查,「175家企業認為碳費每噸新台幣100元(約3.6美元)最為合理。」CTWANT調查,王文淵及工總不得不大動作,因為環保署10月21日預告,擬定中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名稱也將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增訂「徵收碳費」作為經濟誘因工具,現正蒐集各界建議,距12月20日截止期不到一個月。而王文淵提及「建議碳費每噸徵收10美元的環保團體」,也就是綠色和平在9月6日到26日間,從「行政院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2019年碳排放量企業名冊》碳排大戶企業中,邀請106家進行《2021台灣排碳大戶碳定價意向調查》,10月28日公布結果,有效回卷33家,成功率31%,「七成排碳大戶,認為合理碳費10美元/噸以上」。然10美元的碳費水準,令產業界憂心「企業成本大增」,將傷及國際競爭力。為此,工總立馬在10月26日至11月15日COP26舉辦期間,進行「國內產業對於碳中和議題意向調查」,經由紡織業拓展會、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三三企業交流會,及水泥公會、鋼鐵公會、石化公會、造紙公會、玻璃公會、橡膠暨彈性體公會、電機電子公會、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公會等,展開更大規模的調查。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出席綠色和平「為碳收費不阻礙,企業也要碳定價」產業代表聯署記者會中,強調企業並不反對碳費,而是希望政府提出的碳定價制度原則要明確、須公開透明有長期調升跟上國際的機制。(圖/綠色和平提供)CTWANT記者取得尚未公開的工總「國內產業對於碳中和議題意向調查報告」問卷,12項問題中的第8題「環保署認為應比照新加坡每噸碳100元,企業才可負擔,但環保團體研究結果指出每噸碳至少300元,且逐年提高才能趕上歐盟水準、亦有報告建議比照瑞典每噸碳900元」,詢問企業認為收多少錢才合理?」選項「新台幣100元、300元、900元及其他」共4個。此一調查19日以新聞稿電郵發布摘要結果,在372份有效問卷中,73%企業肯定課徵「碳費」具有實質減碳效果,47%企業認為碳費每噸新台幣100元(約3.6美元)最為合理。比起綠色和平所做相同議題的33家有效問卷,高出逾十一倍,聲量有別。不讓工總專美於前,綠色和平預計11月24日在立法院召開「氣候責任誰來扛,農漁損害找誰償?」記者會,串聯逾400位農漁民聯署喊要有效碳定價,呼籲政府訂定徵收碳費時也應詢問漁民修法意見。而就在綠色和平公布記者會的日子,工總也預定本周將再公布 「國內產業對於碳中和議題意向調查報告」完整的問卷調查結果。隨政府蒐集各界碳定價意見截止日逼近,2023年將實施的徵收碳費制,環保團體與產業界的較勁,將再次浮上檯面。在環保署擬「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中,向企業徵收的碳費,將作為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等來源,專供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之用,用途包括發展低碳、推動碳足跡等事項。

繼王文淵向小英總統吐「碳費」心聲 工總再出擊問卷調查:47%企業支持每噸100元
全國工業總會今天(19日)公布「國內產業對於碳中和議題意向調查報告」12個面向的心聲與建議,在372份有效問卷中,關於碳定價議題,73%企業肯定課徵「碳費」具有實質減碳效果,47%企業認為碳費每噸新台幣100元(以今天新台幣兌換美元計算,約折合3.6美元)最為合理。工總表示,該調查係在10月26日至11月15日COP26舉辦期間,經由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等工商團體,以及水泥公會、鋼鐵公會、石化公會、造紙公會、玻璃公會、橡膠暨彈性體公會、電機電子公會、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公會等產業公會的協助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了372份有效問卷,包括12項問題,調查對象包括十五大類型產業類別,並涵蓋六大高耗能產業(水泥、造紙、鋼鐵、紡織、石化、電機電子/半導體),皆為各產業龍頭企業,在全球供應鏈辦佔有一席之地,對碳中和議題相當關切,工總強調「調查結果具有相當代表性與參考價值」。受訪的業者對於碳中和/淨零碳排議題高度關注,產業有高達59%的比率,知道政府承諾將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但仍須留意的是,整體受訪產業約有4成並不瞭解。高達88%的企業同意「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將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納入;但也強調,淨零排放應是國家整體目標,需要政府整體政策與完善的法規架構下,從能源結構配比、政府公共治理、產業低碳轉型以及民眾日常生活共同努力推動,而非僅從耗能產業減排單一面向著手。關於碳定價議題,73%的填答企業肯定課徵「碳費」具有實質減碳效果,有47%的填答企業認為碳費為每噸新台幣100元最為合理。惟碳費費率訂定業者呈現分歧,政府未來在碳費訂定需要更加審慎,應納入更多產業意見,建立完善的碳訂價制度,減少對於產業營運的衝擊。此外,多數製造業認為「碳交易」才是產業降低碳排的最佳方式,並搭配總量管制推動。關於碳費問題,業者建議政府碳費訂定多參考其他已開發國家所訂的碳費,不應以單一國家做比較,同時應針對產業別訂定詳細的計算公式,逐年調整,採浮動式計價推動,分階段調整,或依油價一樣,有調降調升之依循,並有更多類似於抵換專案的計畫,讓中小企業也能承擔並執行。政府目前關於碳中和/淨零排放等進程緩慢,且例如「碳費先行」、「針對電力業及290家排碳大戶先行開徵」等方針,皆與產業想法存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我國碳費、碳交易等制度建立,政府應加緊腳步推動,並大規模徵詢產業看法。「能源問題」是產業最關切問題,且認為是解決碳中和的最重要途徑,我國排碳係數過高主因為能源結構所造成,受訪產業有高達83%的比例認為政府應「從能源結構著手,推動潔淨能源及儲能設施」著手推動碳中和,也有81%的比例認為政府應「協助產業盤點碳足跡與綠色製程」,從潔淨能源與綠色製程兩大方向相輔相成減少碳排放。

從國際現象看台灣!法藍瓷創辦人新書發表 60觀點跨出島嶼思維
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繼《玩美法藍瓷》、《淬煉》後,第三本著作《跨越》全新登場,新書發表會找來前副總統蕭萬長、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等名人站台,現場冠蓋雲集,而新書《跨越》更是集作者多領域的觀察見解,希望激發讀者走出島嶼格局,創造更開闊的世界觀。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推薦新書。在10月27日新書發表會上,現場多位產官學貴賓前來共襄盛舉,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前政務委員黃光男、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顧問林蒼生、財團法人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榮譽教授毛治國、德國經濟辦事處長林百科(Axel Limberg)一同為《跨越》新書發表揭開序曲。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榮譽教授毛治國也獲邀致詞。《跨越》一書從關鍵之國際事件、社會文化現象,甚至日常線索縱向切入,橫向輔以陳立恆豐厚之人文、科學、藝術素養,與數十年來的全球貿易經驗,交織成60篇極具觀點啟發性的文章,帶領讀者突破表象、閱讀時代。從英脫歐公投(Brexit)、伊斯蘭世界極端崛起、每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趨勢、新加坡的舉國勵精圖治、以色列人對創新的渴望、馬來西亞「娘惹」族群的特殊存在等等重大國際事件,陳立恆以精練文字,引領讀者從不同觀點,看到台灣在全球競合情境下的借鏡意義。或透過對產業趨勢的觀察,從人文思維出發,跨越當代科技與藝術文化的邊際,勾勒出創新產業的未來面貌。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以人文、科學、藝術素養,與數十年來的全球貿易經驗,交織成60篇極具觀點啟發性的文章。陳立恆期待藉由此書,讓更多人願意以跨越島嶼格局的思考,實踐「為善與眾行之,為巧與眾能之」的世界公民氣度,迎接一個以人為本、利益共好的未來。事實上,陳立恆不僅書寫「跨越」,更是力行「跨越」。從音樂人、投入禮品事業,到創立「法藍瓷」品牌,陳立恆將人文、藝術、科技等元素結合,更以3D列印技術帶給世界全新的瓷藝視野,開啟21世紀的新瓷器時代,一路走來的經驗,讓新書內容更具可看性。

誰有本事不給錢1/全台資安出問題?駭客入侵逾10大企業 仁寶研華慘遭勒索10億
根據國際資安公司「BlackFog」最新報告,截至今年11月,全球政府及企業遭駭客組織攻擊勒索的案件,高達228件,其中,台灣光是近3個月,就有逾10家上市櫃企業遭駭,最新的受害者是筆電大廠「仁寶電腦」(2324)及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科技」(2395),兩大廠被勒索的贖金,一共高達新台幣10億元!全球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即將飆破一百五十萬,愈來愈多企業開啟在家工作模式,然而,住家資安環境不比公司內部,部分民眾非但不是使用正版作業系統,還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連回公司網路,於是給了駭客可趁之機。本刊調查,今年10月中旬以來,台灣逾10間上市公司遭駭客使用勒索軟體攻擊,並以每週2至3間的數量增加;受害公司的股價落在70元至350元區間,行業別包括建築、生技、傳產與汽車零件等,部分被害公司已支付新台幣200萬元至500萬元的贖金,換取遭駭資料的解密密鑰。最新的受災戶則是筆電大廠仁寶電腦(仁寶)及工業電腦市占龍頭研華科技(研華)。仁寶專為DELL、HP、Lenovo、Apple及Google等品牌代工筆電,是全球第二大筆電代工廠。受惠疫情帶來的遠距商機,仁寶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達1.1元,今年的筆電出貨量可望超越去年的4,390萬台。據悉仁寶被駭客入侵後,資安人員一早都到董事長許勝雄的辦公室開會,討論解決辦法。左圖為許勝雄出席今年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圖/王永泰攝、讀者提供)就在營收大好之際,11月8日,仁寶竟傳出遭勒索程式入侵!「內部員工開啟電腦後,出現藍屏畫面顯示『Your network was hacked.』(你的網路已經被駭),並警告禁止關閉電腦以及刪除任何檔案。」1名知情人士透露,仁寶IT(資訊科技)部門為此十萬火急發出通知:「伺服器遭勒索病毒攻擊,員工不要連回公司內網,即使在公司使用電腦也不要連上網路。」該人士表示,「攻擊仁寶的駭客組職,正是近幾個月相當猖獗的『DoppelPaymer』(外界以該組織使用的勒索軟體DoppelPaymer稱之),對方要求在72小時內支付1,000比特幣,若不趕緊支付,贖金就會提升至1,100百枚比特幣(約新台幣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