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橋一生暌違5年訪台圓夢吃到芒果冰 脫口中文「一生愛你」引爆動
高橋一生與渡邊一貴導演帶著最新作品《岸邊露伴在羅浮》來台宣傳,高橋一生現學現賣中文「大家好我是高橋一生,我愛你」,還透露前一晚的映後見面會上,粉絲教了他「一生愛你」的中文,他說了後引發熱烈反應。首度訪台的渡邊一貴表示前一天中飯吃了小籠包,晚餐則是台菜,活動結束後又去夜市吃滷肉飯,一整天都在品嘗台灣美食,而高橋一生則終於圓夢吃到5年前就想嘗試的芒果冰,感到非常滿足。高橋一生在2018年曾為日劇《我們的奇蹟》來台宣傳,他還記得當時因為乾眼症求助中醫,中醫師開了2個月的中藥處方給他,雖然因為他是外國人沒健保,醫藥費挺貴的,不過回日本後發現挺有效果。高橋一生與渡邊一貴導演帶著最新作品《岸邊露伴在羅浮》來台宣傳。(圖/焦正德攝)《岸邊露伴在羅浮》改編自人氣漫畫家荒木飛呂彥的《JoJo 的奇妙冒險:不滅鑽石》衍伸外傳,劇組大隊拉拔至法國取景,高橋一生回憶當時有位臨演是演路人,卻在後頭跳起舞來,只好請他自然地再走一次,不過後來想想這個舉動挺浪漫的,在日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渡邊一貴補充道:「但因為實在太明顯了,最後沒有用跳舞的畫面。」電影中出現了類似蜘蛛的邪惡生物,渡邊一貴表示在日本拍攝是使用真的蜘蛛,法國則是CG且有十隻腳,觀眾可以比對。渡邊一貴表示有位演員很怕蜘蛛,得知要用活生生的蜘蛛很抗拒,但拍完後意外克服恐懼。高橋一生被問到有沒有害怕的生物,例如媽媽?打趣表示:「媽媽真的滿可怕的。」接著回答:「生物裡沒有特別害怕的,但我會爬山,要是突然出現熊、山豬或猴子會有點怕。」 終於圓夢吃到5年前就想嘗試的芒果冰,高橋一生直呼滿足。(圖/焦正德攝)渡邊一貴分享,拍攝時高橋一生提出了很多想法,像是故事後段岸邊露伴被邪惡力量侵蝕,高橋一生便建議可以從手部漸漸往上被黑色吞噬,所以他們每拍一顆鏡頭,黑色的部分便多加一點。高橋一生接續說明:「每拍一顆鏡頭就往上塗黑一次,直到到脖子,那場戲沒有任何特效,呈現了一種靜態的恐怖。」高橋一生分享拍攝趣事,這部電影主角是岸邊露伴,但他們先拍攝了片中出現的江戶時代場景,加上之前曾與導演合作過古裝劇,所以一直向導演確認:「我們現在是拍什麼?」《岸邊露伴在羅浮》將於9月22日在台上映。高橋一生現場示範「手指體操」,表示自己輕鬆學會。(圖/焦正德攝)

盛唐中醫摻硃砂害前議長張宏年38人鉛中毒 中醫師判刑7年半
台中知名盛唐中醫診所負責人呂志霖(原名呂世明),涉嫌於2019、2020年間將硃砂、鉛丹入藥,導致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市議員張彥彤一家人全受害,甚至還有不到5歲幼童在內的38人鉛中毒。台中地院今日宣判,依《違反藥事法》、《過失傷害》等罪,判呂志霖判7年6月;九褔醫師洪彰宏7年2月;藥商歐國樑6年;欣隆藥業判罰80萬元。可上訴。回顧案情,2020年間台中市議員張彥彤在臉書PO文,指出全家人不知何故鉛中毒,包括前議長父親張宏年,案經衛生局調查,發現知名中醫診所盛唐中醫負責人呂志霖,使用鉛丹入藥,將入藥給患者吃,導致張宏年與家人以及前國民黨中市黨部主委陳明振罹患癌症的妻子等人鉛中毒,甚至還有兒童受害。起訴書指出,曾經到中國學習醫術的呂志霖,用在中國學到的秘方「朱代粉」(珍珠粉加代赭石),想治療患者的失眠症,卻發現鎮靜、安神的效果很有限,遂自行更改作法購買硃砂取代,未料對方給的卻是鉛丹,呂志霖未發現差異,已鉛丹入藥,導致38人中毒事件。檢方更查出,盛唐、九褔及欣隆藥業因不當醫療行為,共250名患者鉛中毒,其中46人出面指控,檢警偵查終結,依違反《藥事法》、《過失傷害》等案件提起公訴。受害者中年紀最小是5歲女童,遭毒害導致神經系統嚴重受損,大便要灌腸,小便要導尿,自行無法翻身;1名56歲張姓女病患因鉛中毒導致癌細胞轉移死亡,成為首例病逝的病患。台中法院今判決,依違反《藥事法》等罪名,判決呂志霖7年6月徒刑、洪彰宏7年2月徒刑,藥商歐國樑判刑6年,可上訴。至於行政處分部分,台中市衛生局於2021年1月召開醫懲會議,決議廢止呂志霖、洪彰宏的中醫師證書;欣隆藥業有限公司則依藥事法,廢止藥商許可執照。

中醫師害議員全家鉛中毒 38人受害只判7年6個月怒批太輕
台中盛唐中醫診所負責人中醫師呂志霖(原名呂世明),涉嫌在2019、2020年間,將禁止入藥的硃砂加入中藥內,導致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市議員張彥彤一家人,以及不到5歲幼童在內等38人鉛中毒,如今台中地院判處呂宗霖7年6個月徒刑,但受害者張彥彤議員就痛批,這樣的判決太輕,對這些被害人的傷害是一輩子的。中醫師呂志霖在中藥中混入硃砂跟鉛丹等重金屬物質,來加強藥效卻讓服用者傷身。(圖/檢方提供)台中地檢署於2020年8月,依藥事法等罪名起訴中醫師呂志霖,及中藥商欣隆藥業負責人歐國樑、九褔中醫診所負責人中醫師洪彰宏,歷經了2年多的審理時間,台中地院判決今(15)日呂志霖7年6月徒刑、洪彰宏7年2月徒刑、歐國樑6年徒刑,中藥商欣隆藥業科80萬元罰金。當時台中市衛生局長稽查發現,中藥中的鉛濃度太高,衛生局的機器一度因此當機,後來稀釋再做一次,才驗出藥中含鉛,張彥彤也驗出血液中含鉛量超標506倍(成人上限是10mg/dL),發現罪魁禍首竟是重金屬禁藥硃砂與鉛丹。中市前議長張宏年之子、議員張彥彤(右)提出殺人未遂告訴來控告加害者。(圖/林欣儀攝)對於受害者多達38人鉛中毒,議員張彥彤認為,鉛中毒對受害者跟家庭造成終身影響,自己到現在手還是會抖,當時他爸爸(前台中議長張宏年)指數最高,對現在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稍微有感冒就要趕快到醫院檢查,也對其他人跟家庭造成終身的影響,認為法院判刑太輕了。至於是否要上訴,張彥彤則表示,會再跟律師、其他受害者討論後決定,若單打獨鬥很難有勝算,更透露當時對方就是想各個擊破,用微少賠償金來獲得撤告,因此需要大家同心協力。

直播陪你更有聊!17直播2023形象廣告一週系列逗趣登場
17直播讓你一週天天更有聊!歡慶邁入八週年,2023形象廣告一週系列9月11日起陸續曝光,小默兒、欣欣、心玥、佐佐兒、蒂芬妮、伶伶等6位人氣主播,擔任廣告主角大飆演技,從Monday Blue、鬱悶的週二、心情最歡樂的星期五,大展無釐頭創意讓主播化身台語宣告各種週一疑難雜症治百病的中醫師,瘋狂剁芋頭以及大跳最新版「活屍舞」的Friday。直播主小默兒說,這次廣告拍攝學習到,原來上班族最鬱悶的是星期二。17直播間嗨咖人氣主播小默兒擔任演出星期一、星期二與星期三共三篇的女主角。「星期一篇」她化身中醫師和十八銅人一起入鏡,專治星期一症候群;而在「星期二篇」突然看到她宛如忍者揮刀剁芋頭,最後陪大家吃掉「最鬱悶的星期二」,星期三小週末心情放嗨,小默兒擺出「丸子大餐」帶著大家吃喝玩樂,小默兒說,也是經過這次廣告拍攝,才知道原來上班族覺得最鬱悶的是星期二。17直播2023形象廣告-星期二篇。(圖片提供/17LIVE)第一次嘗試拍廣告,小默兒覺得新鮮又期待,很感謝她直播間粉絲合力幫她衝出第一名,讓她能一口氣挑戰3支廣告短片,大大滿足她愛搞笑、愛演的表演慾。尤其是,當拍攝中醫師影片時,她現場提議想用台語講台詞,居然被導演採納,她非常感謝導演,讓身為臺南人的她可以廣告中秀台語,也意外變成廣告亮點,朋友紛紛反饋說很有趣,說她講廣告台詞超溜,有像真的中醫師。17人氣命理主播欣欣,直播間充滿正能量。(圖片提供/17LIVE)主播欣欣Siani則是擔任星期四、星期五兩篇的女主腳,她透露當看到劇本時,很興奮覺得真是為自己客製的腳本。主播欣欣Siani平時在直播間常被叫「仙姑」,因為她擅長聊命理、宗教、心理話題,還會幫粉絲抽塔羅牌、易經占卜,總是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這次廣告幾乎把她的直播間日常端到螢幕上;「星期五篇」她化身古靈精怪的Friday,欣欣說,剛拿到劇本她其實傻眼,因為導演要她自由發揮,為此,欣欣設計了全新改良版屬於她「Friday」的活屍舞,拍攝時還自己沈浸在角色中跳了很長一段讓導演剪輯,她說希望影片出來能贏得大家會心一笑,她就覺得值得了。17人氣主播心玥,受到許多遊戲廠商青睞。(圖片提供/17LIVE)這次6位廣告形象主播中電玩迷粉絲眾多的心玥Artemis,她一直跟電玩遊戲特別有緣,參與過很多遊戲宣傳代言跟遊戲角色cosplay活動,她拍攝星期六的廣告中,邀大家上線17直播和她聊電玩、玩遊戲,她說直播間的粉絲像朋友也像家人,已經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直播間的話題不設限,會聊時事熱議話題,也會分享自己生活上發生的糗事或遇到的狀況,她每天期待著線上互動和大家聊各種話題。亞洲最大的影音直播串流娛樂平台17直播曝光最新形象廣告,在廣告短片裡,主播們各飆演技呈現直播世界星期1-7,每一天都帶給大家新鮮話題,每一天都分享著最真實的生活,只要上線進入直播間,透過互動暢聊可以讓所有無聊的瞬間或心情變得好有聊,隨時有各類型主播帶來多元豐富話題、分享生活。形象廣告廣告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paw4W5PVCUxYITLQeJXJLhhDvJiGddb4?usp=sharing

兒聚寶盆竟蒐集「這東西」 氣象主播:想磨粉泡茶?
每個人對於蒐集東西的喜好不同,但這種東西還是開眼界。近日氣象主播王軍凱表示,兒子蒐集了一整盆指甲,「人家聚寶盆,他聚甲盆。」不少人看了照片直呼,「我以為是布拉魚(吻仔魚)。」王軍凱在臉書發文,「不喜勿入!老婆幫國三的兒子清理房間,發現兒子蒐集了一整盆的指甲,人家聚寶盆,他聚甲盆,難道之後想磨成粉泡茶?」從照片中可見,在大碗中裝有一堆剪下來的指甲,乍看之下像是洋蔥絲或是吻仔魚,讓人看了覺得有點噁心。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我想到阿貴阿嬤的腳皮」、「你兒子只是想過平靜的日子」、「乍看很像洋蔥絲XDD」、「我以為是布拉魚」、「是要做人工鑽石嗎」、「就差九叔跟符水了」、「感覺很臭」。王軍凱兒子蒐集指甲。據了解,人的指甲也能當作中藥材。中醫師張宏銘曾發文表示,「我仔細回想,數年前去河北的安國藥市交流時,看到的中藥材:人指甲,應該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之一味藥材,也真的讓我佩服古代醫學不發達的時候,醫生能發現這味藥材的功效甚至用來挽救生命。」張宏銘表示,「人指甲在《本草綱目》中又叫筋退,來源就是人剪下來的指甲,大部分古醫書記載它有止血、清熱、治療喉嚨腫痛的功效。」他也曾在上海中醫藥雜誌看到祖傳驗方,名為「息肉消化散」,其中就有用人指甲當藥材。

來台就醫遊2/ 任達華年年來台健檢 黑木瞳為看中醫來台一日遊
70歲港星曾志偉這次來台裝心血管支架引發熱議,他向港媒透露自己每年都來台健檢,剛好發現自己有血管擴張情形,在醫生建議下用微創方式裝支架,順利完成手術,不過他過去就愛飲酒又有痛風病史,一旦發作就需要用輪椅代步,也讓不少影迷擔心他的健康。而台灣醫療發達,除了曾志偉年年來台健檢外,任達華也是固定來台健康檢查的港星之一。日星黑木瞳私下也常來台,就為了看中醫拿健胃中藥。香港醫療費用昂貴,加上健康檢查都需要排隊半年以上,不少港人或港星愛來台健檢,任達華多年前曾無償擔任高雄醫療宣傳大使,並透露過去幾乎年年到高雄健檢、打高爾夫球,並還推薦身為台灣人的舒淇、任賢齊到高雄醫療院所健檢。超凍齡的黑木瞳都會來台灣看中醫保養身體。(圖/報系資料照)日星黑木瞳去年出席金馬獎,凍齡美貌讓人不敢相信她已經62歲,篤信中醫,據了解她私下也常來台看中醫,她過去就曾來台一日遊,只為了來台拿健胃中藥。她也大力稱讚台灣中醫師,笑說她常去的中醫師不只會看診還懂風水,「之前我有個朋友不孕,來找台灣的老師,回去調整一下擺設就懷孕了。」至於先前美籍YouTuber莫彩曦日前帶爸媽來台旅遊,期間帶著身為足科醫師的爸爸體驗台灣醫療,由於莫爸有肩傷的困擾,過去就已經開過7次刀,想不到近日疑似惡化,導致右手無法抬高,連抬行李都有困難,來台就醫不用等2到3個月,照超音波、拍X光、專科醫生診治、打針治療,全程自費看診的價格僅花費2500元,讓莫爸感到不可置信,忍不住狂讚「太了不起了」,甚至還表示「很希望美國人不會看到這支影片」、「考慮到這裡的價格,可以從美國飛到台灣做治療再飛回美國還是會比較便宜」。美籍YouTuber莫彩曦的爸爸來台旅遊時因肩傷就醫,批價金額讓莫爸吃驚直呼「這不可能」。(圖/取自YouTube莫彩曦Hailey)

小腹凸出被誤會懷孕 檢查竟發現40公分寬子宮肌瘤!
41歲女性1年多前開始認真減肥,但即便手腳都明顯看出成果,唯獨下腹部始終不動如山,連同事都好奇是否懷孕,私下頻問:「是不是未滿3個月不能講?」,經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子宮肌瘤作祟,手術後取出重達3.5公斤、宛如臉盆大般的肌瘤,總算讓她笑說:「再也不用捶肚子自清了」!這名中年女性本身屬於易胖體質,最重曾胖到70多公斤,7年多前生產後,身材更是回不去,直到1年多前覺得不是辦法,於是開始展開瘦身計畫,不僅只吃原型食物,也會搭配運動,順利從70公斤減到57公斤,然而即便雙手雙腳都恢復纖細看到減重成果,唯獨下腹部依舊隆起如丘陵,同事們還以為是懷孕,頻頻傳來祝福恭喜訊息,更讓她苦在心裡,有口難言。超大子宮肌瘤作祟此外她在多年前生產時雖有診斷出小肌瘤,但她不以為意,因此多年來沒有持續追蹤,直到近1個多月前開始出現頻尿、便秘等狀況,且長期幫她調養體質的中醫師也建議安排詳細檢查,才讓她決定諮詢婦產科醫師,沒想到門診時就檢查出超大子宮肌瘤,旋即安排手術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陳泰昌表示,患者就醫時發現四肢纖細,唯獨小腹明顯突起,超音波檢查後確認是長在子宮肌肉層內的巨大子宮肌瘤,隨後抽血報告也發現血色素(Hb)偏低,只有4gm/dl(正常女性應該為12gm/dl左右),顯示患者也有嚴重貧血問題,研判是子宮肌瘤在長大過程中,逐漸造成經血量增加,但患者已經適應肌瘤,以致於未能提早發現就醫,才會讓肌瘤越長越大。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手術過程中,陳泰昌發現巨大子宮肌瘤不僅包住輸尿管、壓迫子宮及卵巢,且盲腸也黏著在肌瘤上,但醫療團隊仍盡全力上述器官全數保留下來,最後順利取出重達3.5公斤、寬約40公分的子宮肌瘤,連患者媽媽看到照片都驚嚇地直說:「怎麼會這麼大顆啦」!至於患者術後恢復狀況也十分良好,手術五天後順利出院,體重更減少7~8公斤,患者及其母親都十分感謝醫師,患者更開心表示以後終於不用再當小腹婆,「也不用捶肚子自清沒有懷孕了!」陳泰昌指出,子宮肌瘤是婦科很常見的疾病,遺傳、染色體異常及荷爾蒙等都可能是致病原因,據統計,在台灣約每3至4個女性就有1個有子宮肌瘤,尤其以30-40歲婦女為高風險群,但確實多數肌瘤在長大的過程難以察覺,因此容易令人輕忽,提醒若有經血量增多、貧血、頻尿、腹脹、排便不暢等問題,都可以就醫檢查,防患未然。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出現異常劇烈下腹痛 小心是畸卵巢胎瘤作祟!
新聞報導時有耳聞,年輕女性在劇烈跳動及運動後,下腹突然劇烈疼痛就診,經診察才發現骨盆腔腫瘤,檢查出原因竟然是畸胎瘤合併卵巢扭轉兩圈,畸胎瘤到底是甚麼樣的疾病?會造成甚麼嚴重後果?畸胎瘤是雙胞手足? 多半是細胞分化形成的瘤畸胎瘤(Teratoma),屬於先天性疾病,出生時就存在,但不一定立刻被發現,胚胎時期的細胞分化上出了問題,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表現出來,源自於原始生殖細胞或胚胎幹細胞向胚層組織分化所形成的瘤;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其成分包含已分化胚層組織和未分化細胞,兩者雜亂聚集造成結構錯亂排列,腫瘤中甚至生成毛髮、牙齒還有一些未成熟組織結構。好發於卵巢、睪丸、尾骨、縱隔、腹膜後,曾出現於腦、顱、鼻、頸、舌,但畸胎瘤卻很少出現在實質器官(肝、心等)及管道器官(消化道、膀胱)。畸胎瘤如果是成熟的,往往生長很慢,所以大多數均在扭轉、腹脹及疼痛時才被發現。周宗翰中醫師表示,畸胎瘤的發生位置會帶來不同的症狀:1.長在卵巢會造成腹部骨盆腔附近疼痛,起因於卵巢韌帶的扭曲;2.畸胎瘤造成的腦炎起因於身體對畸胎瘤細胞的受器產生抗體,這種受器在腦部也有,因而造成卵巢畸胎瘤腦炎,3.其他區域的畸胎瘤造成的症狀主要由其壓迫導致,如呼吸困難、疼痛等。一般畸胎瘤沒什麼特殊症狀,大多是在例行性的身體檢查中無意發現,或因為運動、性行為或身體姿勢改變而造成扭轉,導致因器官缺血壞死引發劇烈的疼痛發現。若腫瘤體積更大時,扭轉的機會變小,反而因為腫瘤的體積壓迫周圍組織造成腹脹、下腹痛、頻尿等非特異性的症狀。治療「畸胎瘤」核心思維 由「癥瘕積聚」規化療程中醫將這類非器官正常組成的錯誤組織結構歸類為「癥瘕積聚」,因此,中醫在治療「畸胎瘤」的核心思維會從「癥瘕積聚」去規劃療程,周宗翰中醫師解釋,身體病發處堆積危害身體的異常組織,造成局部氣血瘀滯、慢性炎症、周圍其他實質組織受到壓迫等影響,此類良性腫瘤若沒有正確用藥治療及正確生活作息飲食方式搭配,嚴重可能導致腫瘤擴大,甚至轉變成惡性而轉移。中醫在處理這類積聚將從三個面向去處理局部錯誤組織結構:1.降低局部及整體發炎反應。2.透過軟堅散結藥物作用去改變組織錯誤存在狀態,藉以導正身體氣血平衡系統修復身體。3.運用通瘀原則,改變受到畸胎瘤壓迫的組織微循環代謝,緩解周圍受到壓迫的微循環不良。周宗翰中醫師說明,中醫將容易引起良性腫塊的病因包括寒邪、熱邪、虛證、氣滯血瘀、痰濕內阻等,其中造成「癥瘕積聚」的核心病因病機為「氣滯血瘀」,寒邪、熱邪、虛證、痰濕及情至因素等會加重「氣滯血瘀」對身體的影響。臨床上西醫處置多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急性期且遇影響生命安全情況下多數需要緊急手術處理,若畸胎瘤位置位於危險區域導致手術風險過高,在無生命危險情況下,醫師多建議和平共處。中醫門診治療會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狀態給予針灸及藥物治療,從核心病因「氣滯血瘀」給予藥物,軟堅散結消癥用藥如夏枯草、牡蠣、昆布、海藻、丹參、莪朮、鱉甲、穿山甲、三棱等,搭配化痰結、袪痰濕藥物如半夏、茯苓、浙貝母、枳實、陳皮、蒼朮等,透過化痰散結軟堅方式解除局部瘀阻狀態,藥物使用上中醫師會小心活血化瘀藥物劑量使用,避免過度活化局部氣血導致腫塊迅速加大,適合劑量及適當時機巧妙使用可以有效幫助積聚減小,另外,根據患者病情,寒邪、熱邪、虛證等加重因素適當給予加減藥物來處置。畸胎瘤屬於先天性疾病,但後天飲食、作息方式及心情調適會影響病況是否加重,周宗翰中醫師建議規律睡眠及早睡早起習慣、清淡少油少鹽少辣低糖飲食、適度運動保持良好心情來維持身心良好狀態,因畸胎瘤屬於特殊疾病,影響身體面相廣泛且複雜,建議尋求合格醫師正確治療確保病情能夠改善。

頸椎病六種類型報你知 中醫治療有一套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頸椎病是由頸椎本身、周邊肌肉筋膜、血管、及組織發生質變造成肩頸周圍不舒適症狀所統稱的疾病症候群,頸椎間盤退化甚至突出,或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化性病變所導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害都是常見的病因。中醫師周大翔表示,由於現代人電腦文書工作時間過程、低頭滑手機、不當姿勢等,或因為壓力過大加重頸椎問題。事實上,除了以上常見原因外,人類工作的動作模式都會間接造成頸椎周圍張力的受力過大,長期累積不當張力於頸部,最終造成局部損傷。周大翔中醫師依據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和症狀表現,將頸椎病歸納為6種類型:一、頸型頸椎病俗稱落枕型頸椎病,通常發生在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主要由頸椎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肌肉、肌腱及肌筋膜等受到過度刺激導致發炎症狀。臨床症狀表現通常伴隨上背部肌肉痠痛,向上延伸至頸後部位及後腦,嚴重時甚至蔓沿至頭頂及眼眶周圍痠脹疼痛,此類患者常見頸部偏歪、活動角度受限、頸椎及肩胛骨周圍肌肉緊繃等。二、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及錯位等,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除了基本的局部痠脹症狀外,頭、頸、肩、臂、指產生疼痛及放射性麻脹及感覺異常為主的症候群。症狀通常於夜間睡眠或晨起加重、固定壓迫姿勢過久,反覆發作。三、椎動脈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主要影響椎動脈血液循環狀態,椎基底動脈負責大腦後2/5的血液供應,因此椎動脈在頸椎病變時造成的血流循環障礙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容易造成頭痛、眩暈、猝倒、視力障礙、耳鳴等症狀。發病與頭頸活動有關,檢查時使患者坐正,令其頸部盡量後伸,再令其頸部左旋或右旋,若出現頭昏、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建議至醫院進一步檢查追蹤確切病因。四、交感型頸椎病此型因為直接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末梢,或通過頸脊神經的病理反射,引起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或抑制造成交感神經症狀。頸部交感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分布於頭面部、頸部、上胸部、皮膚汗腺、咽喉黏膜、瞳孔括約肌、眼瞼平滑肌、上肢血管、頸內外椎動脈及心臟等,故症狀表現會繁雜多樣,包括上半部軀幹、頭部、上肢及臉部五官和內臟,頸部交感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均受影響。五、脊髓型頸椎病此型由於椎管狹窄損害脊隨,且病程緩慢進展,表現為下肢遠端麻木、肌力下降、肌張力增加,常伴有大小便障礙等。發病症狀嚴重,臨床上也因為症狀表現多為遠端而常誤診,一旦延誤診治可發展為不可逆神經傷害。六、混和型頸椎病混和型頸椎病是指上述任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合併的頸椎病,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一般來說,隨著病程進展及影響面擴大,伴隨兩種以上類型所造成的痛苦程度上升後才積極就醫才是臨床上最常見案例。中醫治療頸椎病由頸椎病定義及分類,周大翔中醫師歸納出所需治療的脈絡,中醫治療頸椎病分成:1、局部結構及組織狀態的治療處理2、結構周邊及患處延伸部位的代謝循環改變中藥治療:透過舒筋活血藥物促進局部微循環,改善因局部氣血瘀阻造成組織及神經根卡壓造成的兼症,加上對應適應症的清熱藥物可以加速代謝局部發炎物質,甚至在中醫整體醫療思維的治療方針中,利用補法來強化四肢、腰背氣血及肌肉狀態,透過核心肌群及頸椎外的肌群強化來分散頸椎周圍肌肉負擔。針灸治療:透過針刺改變局部肌肉筋膜張力,放鬆頸椎周圍及神經根周圍肌肉筋膜的緊繃狀態,適度釋放張力讓卡壓力道減緩,透過穴位能量喚醒加上經絡能量暢導及疏通來改變局部微循環的瘀阻卡壓狀態。拔罐治療:透過適當的拔罐吸力,從頸椎周圍淺層肌肉筋膜的調整,以達到藉由筋膜放鬆來改變深層氣血瘀阻的卡壓狀態。針刀及筋膜針手法:對於頸椎病因中較嚴重及卡壓狀態較複雜的疾病狀態,包含椎間盤突出、骨刺擠壓周邊組織、肌筋膜沾黏及部分纖維化等等,麻脹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及品質,需要爭取時間緩解症狀的頸椎病,建議透過針刀、筋膜針法及手法搭配治療來強化治療效率。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被忽視的疾病症候群,初期症狀因為尚可忍耐且是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的輕度症狀,經常利用止痛藥物及緩解貼布阻斷當下不舒服症狀後,沒有積極治療病因。然而阻斷感受卻沒有將頸椎周邊狀態改變成健康狀態,持續讓頸椎維持錯誤的傷害模式,日積月累往往讓症狀持續加重,甚至在頸椎病分類上變成混合型,除了透過改變成良好的生活姿勢習慣,在症狀初期輕症時,周大翔中醫師建議尋求合格醫師治療,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

乾咳、痰多咳不停? 秋季應養陰潤肺防燥咳
立秋後,天氣多是豔陽高照,儘管氣溫不太高,但卻讓人有燥熱的感覺,許多人在這個節氣容易有咳嗽的症狀,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秋燥。中醫認為秋燥除了會咳嗽以外,也會出現皮膚乾澀、鼻子乾燥、嘴唇乾等現象。秋季因為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乾操,所以秋天養身主要以「潤燥」為主。《黃帝內經》上說「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秋天以「燥邪」為主,最容易傷肺陰,所以秋天容易會有咳嗽、鼻子乾燥等呼吸道症狀。除了呼吸道症狀外,也會有嘴唇乾、皮膚乾裂、喉嚨乾燥、大便乾等症狀。中醫師莊可鈞分享,在中醫上,咳嗽主要可分為三種,分別為熱咳、寒咳、燥咳。熱咳症狀:痰黃而稠、咳聲重濁、且通常伴隨發燒、全身發熱、頭痛等症狀處方:麻杏甘石湯加減功效:麻杏甘石湯具有宣肺泄熱,止咳平喘的功效,適合熱性咳嗽飲食:平常不宜吃到薑母鴨、麻油雞等較為上火的食物寒咳症狀:痰多、痰清、流鼻涕、鼻塞等,常伴隨頭痛、怕冷等症狀處方:小青龍湯加減功效:小青龍湯具有止咳平喘、解表散寒的作用,適合寒性咳嗽飲食:飲食上應避免吃到太過寒涼的蔬果,例如西瓜、水梨等燥咳症狀:乾咳無痰、但常覺得喉嚨癢、時不時就想咳一下,常伴隨嘴唇乾、喉嚨乾處方:百合固金湯加減功效:百合固金湯具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的功效,適合燥性咳嗽飲食:飲食上應避免吃到太過燥熱的食物如人參雞湯、當歸鴨等,應多補充滋陰養肺的食物,可多吃養陰潤燥的食物,例如木耳、山藥、銀耳、芝麻、豆腐、水梨等。除了以上食材可以吃外,在家也可自製百合沙參麥冬茶潤肺化痰。百合沙參麥冬茶材料:百合10g、沙參10g、麥門冬5g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水中煮沸放涼後即可飲用功效: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三藥合用養陰清肺,潤肺止咳。潤肺止咳要穴 孔最穴位置:前臂屈側,腕橫紋上7寸處功效:為肺經穴位,具有清熱、發表、利咽、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哮喘、咳嗽、喉嚨痛、支氣管炎等。合谷穴位置:位在手掌虎口處,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處功效:具有疏散風邪、清利肺氣等功效。用於緩解過敏、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太淵穴位置:位於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功效:為肺經穴位,具有宣肺平喘、止咳化痰、清咽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喉嚨腫痛等症狀。

男子排尿異常卻羞於啟齒 直到骨痛才就醫「攝護腺癌已擴散」
許多人都認為攝護腺癌不會致命,但其實並不然,名媛孫芸芸父親孫道存、台灣棋王吳貴臨等就是因攝護腺癌而辭世,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醫師指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台灣逐年增加,已分別占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及第六位,雖然早期發現的病友五年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若發生轉移,五年存活率僅剩不到4成,高死亡率堪稱是男人的無聲殺手。一名現年75歲的退休男子,長年有排尿異常卻遲遲不肯就醫檢查,直到四年前骨頭疼痛難耐才找醫師求助,當時測量其PSA指數竟高達280 ng/mL,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且已轉移至骨頭3-4處及淋巴腺,在傳統荷爾蒙療法、手術切除後一年卻還是復發,再經傳統荷爾蒙療法半年,及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半年,都無法抑制癌細胞生長,所幸在加入PARP抑制劑治療後,腫瘤縮小、症狀好轉外,也沒有出現其他副作用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發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11 年攝護腺癌死亡人數為1,830人,死亡率10年上升47.5%,是65歲以上人口主要死因之一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醫師表示,多數男性顧及自尊心,寧願穿成人紙尿褲也不願至泌尿科檢查,再加上國內衛教宣導不足、篩檢亦不如其他癌症普及,導致台灣男性攝護腺癌惡性程度較西方國家高。歐宴泉醫師進一步補充,攝護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以骨轉居多,約佔75%,其次是轉移至內臟器官或淋巴腺者約佔15%,骨轉移合併內臟器轉移10%,門診觀察到有些病友都是先至骨科或其他外科就醫,因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一旦轉移性攝護腺癌病友的格里森分數達到8以上或是PSA指數20 ng/ml,其疾病進程較為兇猛,未來發生惡化的機率也較高。而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除年齡為60-80歲外,有攝護腺癌家族史、帶有如BRCA突變基因者、服用男性激素或平時攝取較多高脂肪食物的男性,都是罹患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雖然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多,但不同的治療策略影響後續疾病發展及病友存活期。根據標準治療指引,臨床初始治療為去勢療法(ADT),透過藥物或手術方式盡可能地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但通常在治療1-3年後癌細胞會產生抗性,當病友血清中睪固酮濃度低至去勢標準,但癌細胞仍持續增長者,則進入「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不僅治療棘手,還具快速高死亡率,臨床上亟待出現更好的治療方案。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男性生殖科科主任黃逸修醫師說明,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是透過抑制聚合酶PARP的活性,阻斷癌細胞DNA修復機制,進而導致癌細胞凋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PARP抑制劑單獨使用於帶有BRCA突變基因的病友,可以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較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高出三倍,而若是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併用,則可用於不分基因型的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友,且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相比,影像學無進展生存期增加8至11個月,疾病惡化或死亡的風險也降低3成以上。此外,無論是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PARP抑制劑能使腫瘤縮小、降低PSA指數,亦讓病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肩頸僵硬增加腦壓、眼壓小心青光眼上身 中醫穴道按摩助舒緩
眼睛疲勞是否源自長時間使用3C產品?青光眼的悄然侵襲需警惕。青光眼涵蓋多重症狀,主要與眼內壓力增加有關,可能導致視野狹窄及失明。這種病程進展緩慢,難以察覺。為了抑制其發展,防止對視神經進一步的傷害,根據目前的醫學證據,降低眼內壓(眼壓)仍被視為治療青光眼的關鍵手段。中醫師賴睿昕分享,臨床上,可接受的眼壓範圍介於10至21毫米汞柱(mmHg)之間,過高的眼壓可能來自眼房水的產生和排出不平衡。對大多數青光眼患者而言,眼壓水平通常與其視神經和視野受損程度密切相關。中西醫雙管齊下 減少眼藥使用頻率或劑量在西醫治療方面已有明確方法,主要是使用眼藥水來控制眼壓。然而,部分患者可能無法僅透過眼藥水將眼壓降至安全範圍內,此時可考慮輔助使用中醫療法如中藥或針灸。有助於降低眼壓,或是在眼壓已被西醫控制至安全範圍後,使用中醫方法減少眼藥水的使用頻率或劑量。畢竟長期使用眼藥水需考慮其副作用,有些患者甚至對眼藥水過敏。青光眼的診斷和評估仰賴西醫眼科醫生的專業,儘管目前主要治療方法是西醫的,但仍有患者尋求中醫療法。賴睿昕中醫師指出,一些患者在配合針灸和中藥治療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評估和追蹤治療效果除了依據患者主觀感受外,對眼壓的變化仍需西醫眼科醫生的檢測。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的結合可能具有加乘效果。肝火旺、腎水虛 使眼周循環不良、乾澀中醫不僅能輔助降低眼壓,還有助於保護視神經,預防視神經持續萎縮。眼睛容易感到乾澀和疲勞,常被認為與肝經和腎經緊密相關。賴睿昕中醫師說明,在中醫的觀點下,眼睛酸澀的問題通常源於過度疲勞、長時間的專注以及不足的休息,例如缺乏睡眠、長時間閱讀、使用電腦和看電視等。這些疲勞造成腎水虛耗。此外,體內過多的火氣也可能造成問題。若不適當休息或太晚睡覺,可能導致肝火旺盛。這解釋了為何眼睛容易感到乾澀。此外,眼睛周圍的循環不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血管、淋巴管和組織間隙的阻塞可能影響房水和淚液的循環。肩頸僵硬增加腦壓、眼壓 這些穴道幫助舒緩現代人的西式飲食和缺乏運動導致循環不佳,這在許多文明疾病中普遍存在,如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這些情況都屬於中醫所謂的「痰」和「瘀」,因此中醫重視眼睛周圍的循環,改善青光眼需考慮肩頸是否僵硬。肩頸僵硬可能導致頭部壓力增加,進而提高眼壓。這可能伴隨頭脹、頭昏和耳鳴等症狀。肩頸的疼痛與眼睛的酸澀常相互影響,因此鬆弛肩頸並促進眼部循環變得至關重要。賴睿昕中醫師表示,當眼睛感到疲勞時,可閉上眼睛並以熱毛巾輕輕敷在眼周,每次3分鐘。此外,輕按眼睛周圍的眼窩可以放鬆眼肌,同時促進血液循環。針對肩頸的緊繃感,可先放鬆後頸和後腦勺區域的筋膜,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等三根手指將後頸的皮膚向上推壓,每次推壓約3秒,然後放開,重複進行。最後,進行肩頸部位的熱敷。除了放鬆肩頸以外,眼睛周圍肌肉也是治療重點,在眼眶四周上的正四個點,在三點鐘、六點鐘、九點鐘、十二點鐘的位置各有一個穴道。分別是晴明、瞳子、承泣穴、魚腰穴,也就是在眼睛四周的四個方位。眉頭處也有兩個穴叫攢竹,賴睿昕中醫師提到,這些穴道可以用手指上的關節部份去揉一揉、按一按,都有幫助。另外,耳朵的耳垂中心有一個穴道,一般人戴耳環的地方,叫「目穴」,就是眼睛。這個穴如果常常按壓的話,可以使眼睛明亮而且水汪汪的。而眼皮也要放鬆,首先將眼睛輕閉,兩手指腹置於眼皮和眉毛之間的位置。接著用手指的力量將臉部皮膚往天花板方向輕提,同時用力緊閉雙眼,讓手指的力量與用力緊閉眼睛的力量呈現互相抵抗的狀態。互相抵抗3秒之後恢復眼睛輕閉,手部也同時放鬆3秒,再重新用力,並重複進行3次,可以改善眼睛與肩頸的問題。在日常調養上,賴睿昕中醫師提醒,青光眼患者需注重均衡營養,避免辛辣和酒、濃茶、咖啡等可能引起眼壓升高的飲食,並注意保持大便暢通。其次,生活應放慢步調,多讓眼睛休息,少看電視、少滑手機等,少讓眼睛暴露在強光、閃光下,若因在空氣不良或粉塵環境中,眼睛感到刺激、灼熱或脹腫時,處理的第一步應是去洗洗臉,洗去眼睛周遭可能引起不適的灰塵、粉塵,而後讓眼睛多加休息。

愛吃冰、愛熬夜注意!蚊子最愛叮「2種人」 不愛喝「1飲料」當心被叮爆
炎炎夏日許多蟲類蠢蠢欲動,也是蚊子活躍的季節。最近台灣登革熱本土疫情嚴峻,現在全國累積病例數已破2千例。中醫師陳國誌提醒,包括「濕熱體質」與「陰虛內熱」這兩種體質的人,相對其他人,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咬。且陰虛內熱體質的人,多半平時不喜歡喝水,身體水分較少、體溫會比較高,而吸引蚊子叮咬;而太愛喝冰飲、愛熬夜的人,也很容易養成受蚊子青睞的「易叮體質」。中醫師陳國誌在粉專《翰醫堂中醫診所》提醒,以下兩種體質的人,最容易吸引蚊子,他並解釋上述兩種體質,通常都容易出現包括體溫偏高,容易流汗,等情況,說明以下兩種體質的常見症狀跟判斷方式。一、濕熱體質的人 陳國誌指出,該體質的人多半喜愛辛辣、油膩、重口味食物,冰品、飲料,菸酒過多。容易有怕熱、易出汗、口乾舌燥、口苦、口中異味、臉部或身體容易出油的症狀。另外,身體常常會有沉重感,睡醒後容易有睡不飽的感覺。小便量少色深、大便軟黏不淨,容易黏馬桶。舌苔黃膩。二、陰虛內熱體質的人陳國誌提到,該體質的人平時多半不喜歡喝水、長期熬夜,且容易緊張、思慮多的人,長時間消耗身體內的陰液。而這類體質者通常體溫相對偏高,臉部時常有烘熱感、咽乾頰紅,並有手腳掌心、胸口煩熱等,潮熱盜汗症狀。偶爾伴隨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而且尿少色黃、大便乾結。舌色偏紅,舌苔偏少乏津。※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77老大收「洋蔥」禮盒 讀信淚噴感動眾人
林家岑(Amanda)和健身網紅Robert聯手主持的YouTube節目《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最新一集請到百萬中醫師網紅「77老大」 擔任嘉賓。老大在玩「兩真一假」遊戲時,說在自己頻道粉絲僅三千追蹤時期,發現一位粉絲每支影片都會留言、實體活動也都會參加,一路陪伴了快三年,讓他覺得參加活動都會看到這熟悉面孔覺得窩心。如今追蹤破百萬,但今年的活動一直沒看到這位粉絲。直到兩個月前收到一個禮盒,「打開禮盒是這位粉絲和我滿滿的合照,還有一張家人寫的小紙條,上面說他在今年過年前已經過世。我真的一邊看一邊哭。因為很感動,想到有人是義無反顧地在疼愛你。」真實事件讓現場的大家聽了很感動。老大講的是流淚故事,但阿姨Amanda的「兩真一假」卻是曾開班教性愛自修之類的故事,老大笑說早知也講重鹹的,他邊聽邊開小黃腔,阿姨還回憶跟「韓裔法國人」的戀愛故事,甚至提到男生也該上性愛學習班,讓老大笑問他跟Robert「誰最欠上」?此外,節目上還做起鯖魚料理,老大除了馬上講出鯖魚可預防三高及降膽固醇、富含DHA、EPA等好處,還在Robert切魚和煎魚時在旁提點,建議可少放油,因為魚本身油脂夠,切魚肉則要以「對待情人」的輕巧手法橫切幾刀。Amanda在一旁投以崇拜眼神,大讚他烹飪也專業,完全把77老大當偶像。不過,老大發現Robert對料理不太懂,納悶問眾人:「Robert主持這節目是單純長得帥嗎?不然我沒看到他任何適合的特質。」隨後話鋒一轉:「連他都可以,各位觀眾你們也做得到!」鼓勵觀眾動手做菜。77老大(左)教Robert(右)做魚料理。(圖/后花園娛樂提供)因為拿鉗子擺魚片,Robert問老大學過西醫嗎?老大解釋台灣的中醫也有受過西醫訓練,自己學過解剖。後來又被問身體不適會自行解決或去看西醫?結果老大說:「我爸爸是耳鼻喉科醫生,從小在我們家診所裡長大,知道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勢,只是解決問題不同的方式而己。就像魚要用蒸的、還是煮的,都好吃。」老大說自己中、西醫背景兼具,但這一番邏輯講完,他忍不住又吐槽Robert:「這麼好笑的一集,被這麼嚴肅的話題做成Ending了。」

夏日溼疹狂冒 搭配正確飲食即可改善
高雄1位38歲男性平時喜愛甜食、工作壓力大,暑期到了更是狂灌冷飲解熱,沒想到背部、下腹部及鼠蹊部竟長出溼疹,搔癢難耐猛抓導致流膿,中醫師透過中藥調理體質,再修正他的飲食、生活習慣,治療2個月就有明顯改善。許多民眾每到夏天皮膚就會突然開始發癢,並且愈抓愈癢、愈癢又愈抓,這就是在季節轉換時很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溼疹」。高雄38歲男性愛吃甜食,夏天又猛灌冷飲,背部、下腹部及鼠蹊部溼疹嚴重,於是前往明華馬光中醫診所看診,診斷為溼熱體質才導致溼疹反覆發作。中醫師歐俊佑表示,溼疹是個廣義的名詞,其中包含了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等,再根據發炎程度不同分為急性、慢性和亞急性3種,簡而言之,只要是皮膚發炎伴有搔癢,都屬於溼疹的範疇。這名男子經過清利溼熱、祛風止癢處方、健脾祛溼、疏肝解鬱處方調理體質,再搭配飲食忌口和生活習慣改變,治療2個月後明顯改善,復發頻率及嚴重程度減緩許多。歐俊佑說明,在中醫溼疹稱為「四彎風」、「旋耳風」、「浸淫瘡」、「繡球風」、「臍瘡」等,可能經由風邪、溼邪、熱邪或是脾虛、血虛引起,尤其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溼熱夾雜的情況相當明顯,所以夏季以溼邪及熱邪引起溼疹為大宗,中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辯證論治。歐俊佑也建議,若有溼疹狀況發生,少吃辛辣、油炸、甜食、重口味食物及加工食品,也要減少乳製品、蝦、蟹、海鮮、及花生、堅果類食物,避免引起過敏加重溼疹病情。另外,可以多吃清熱解毒、養陰涼血、利溼健脾胃的綠豆薏仁湯,以及補脾胃,健脾利溼的四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