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22年精準預言蕾哈娜(Rihanna)、尼克強納斯(Nick Jonas)會迎來新生兒;哈利史泰爾斯 ( Harry Styles ) 、碧昂絲(Beyoncé)將出新專輯,以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美國算命師卡洛(HannahCarroll),今次再度預言2023年即將發生的12件大事,包括嘻哈巨星「肯爺」(Ye)將面臨牢獄之災;已3度分手的吉吉哈蒂德(Gigi Hadid)和贊恩(Zayn Malik)又會復合。據英國《太陽報》的報導,20歲的卡洛曾在去年準確預言伊莉莎白二世駕崩一事,同時還命中蕾哈娜、尼克強納斯等巨星會迎來新生兒。如今她在擁有10.9萬粉絲的TikTok上再度預言2023的12件大事,包括派瑞絲希爾頓(Paris Hilton)將產子;哈利王子和梅根會有第3個孩子、NFL傳奇巨星布雷迪(TomBrady)退休前會再奪一座超級杯、紅髮艾德(Ed Sheeran)將有新專輯;已3度分手的吉吉哈蒂德和贊恩又會再度復合;席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將有新戀情;好萊塢知名雙胞胎童星歐森姊妹(Olsen Twins)將揭露他們不為人知的童年故事。卡洛聲稱,她只要看1、2張預言對象的照片,就可以準確地為他們預測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從新工作、新戀人,甚至到懷孕都可以。其中她更預言,曾在2020參選過美國總統失利的嘻哈巨星「肯爺」將在今年面臨牢獄之災,肯爺的新聞已經遍布所有媒體版面,更多關於他的事情將浮出水面,人們會質疑他是否因此入獄。」美國嘻哈天王「肯爺」(Ye),原名為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多才多藝的他不但發行了10張個人專輯,更具有獨特的時尚設計才華,吸引Nike、adidas等球鞋品牌簽約合作,締造不少傳奇紀錄,然而他一路走來爭議不斷,不但曾以保守派的意識形態參選美國總統,還在最近發表了反猶太言論,連前妻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都看不下去,他的行為也遭致眾多昔日的合夥人、經紀公司與品牌急做切割,連2度參選總統的夢恐也隨之夢碎。
儘管哈利王子的自傳《備位》(Spare,暫譯)還未正式上市,但已有許多內容被提前曝光。哈利不只自爆過去吸毒吸到鏘掉,把垃圾桶當人看的糗事,還坦承17歲跟「年長女人」破處時,被對方當成年輕種馬「羞辱」,甚至被路人撞見兩人野戰,讓人大開眼界。據傳,哈利在書中透露17歲時從冰箱拿出並吃掉一盒「蘑菇巧克力」,再佐以龍舌蘭後出現幻覺,竟看見浴室裡打開的銀色腳踩垃圾桶張開眼睛,對他咧嘴微笑,而當時正在嗨的哈利,則先報以鏘掉的笑容並掉頭離開,怎知再回頭,竟看到廁所也變成一顆對他張眼咧嘴的人頭。哈利坦言17歲時曾吸毒吸到鏘。(圖/達志/美聯社)哈利坦言,隔年、也就是奶奶伊莉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的2002年,曾因公開回應媒體的吸毒問題,被王室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有吸毒,「但我向他們撒謊,還說古柯鹼沒什麼好玩的。我當時只是個17歲的孩子,幾乎願意嘗試任何會擾亂生活、打破現有秩序的事物」。 有傳言指是伊莉莎白赫莉破了哈利的處男身。(圖/翻攝自elizabethhurley1 IG)而書中最勁爆的,莫過於哈利17歲「破處野戰」卻被路人撞見的經歷。哈利坦言,當時在某間酒吧外的田野被一名比他年長的女性破處,「我很快就啪上去,然後她拍了我屁股,最後把我送離現場。毫無疑問,當時有人看到我們」。哈利還透露,對方野戰時把他當成年輕種馬般對待,激烈程度宛如被女方「羞辱」。然而,哈利與女子激情過後並沒有真正建立關係,之後還被相關人員在公開場合,以暗示方式詢問他此事,讓他覺得非常難堪與受辱。不過,即使是在瘋狂爆料的《備位》中,哈利依然沒公開這名女子的身分,僅稱對方是「一位美麗的鄉村婦人」。此外,有傳言稱女子的真實身分是知名女星伊莉莎白赫莉(Elizabeth Hurley),但現年57歲的赫莉已出面否認。
英國王室成員威廉王子和弟弟哈利為了梅根嫁進英國王室失和,兩人鬧得不可開交,如今,王室傳記作家更爆料,女王去年9月8日傳出命危時,查爾斯等4位子女與孫子威廉王子紛紛搭乘英國皇家空軍專機,趕往女王所在的巴爾莫勒爾堡探望,但哈利卻來不及見祖母最後一面,原因是威廉下令讓空軍專機在「沒有哈利」的情況下趕緊起飛。王室傳記作家鮑爾指出,當天哈利與妻子梅根正好回到英國參加慈善活動,接到女王臨終消息的電話後,哈利獨自搭乘的班機才於晚間6點46分才降落巴爾莫勒爾堡。根據《鏡報》報導,前BBC記者、王室傳記作家鮑爾(Tom Bower)指出,當天哈利與妻子梅根正好回到英國參加慈善活動,接到女王臨終消息的電話後,哈利獨自搭乘的班機才於晚間6點46分才降落巴爾莫勒爾堡。報導稱,白金漢宮在當天傍晚約6點32分宣布女王駕崩的消息,過了14分鐘哈利的班機才抵達,而他在9日上午8點20分左右,搭車離開巴爾莫勒爾堡,當時《天空新聞》提到,哈利是女王駕崩後最後一個抵達、第一個離開的王室成員,共待了約12小時。伊莉莎白二世離世當天,有媒體報導哈利堅持帶著梅根上路,但最終哈利是獨自回到蘇格蘭。據鮑爾的說法,,女王是在下午3點10分左右離世,當時,威廉「不願再浪費時間」,於是命令原先該載著哈利一起離開的皇家空軍噴射機直接出發,威廉和其他王室成員搭機在下午2點39分起飛後,哈利只好另外再租了一架飛機,獨自啟程。另外,梅根原先想一起去見女王,各家媒體也在下午1點53分報導哈利堅持要由妻子陪同的計畫。不過鮑爾表示,哈利最後被明確告知梅根不應同行,且威廉的王子妃凱特也不在探望人員之列。鮑爾就表示,梅根想陪同哈利一起探望女王的期待「令人吃驚」,因為她過去4年來,一直在婉拒女王讓她拜訪巴爾莫勒爾堡的邀請,但在女王生命中最後的幾小時,梅根卻急切地想隨行在側。針對爆料內容,肯辛頓宮則是暫無回應。威廉被爆在前英國女王離世當天「不等哈利上飛機」就下令起飛趕路。(圖/翻攝自推特)
2022年即將結束,其實這年發生不少國際大事,像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到暗殺、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而伊朗也因為一名少女的死亡,引發了持續至今的頭巾革命。《CTWANT》就整理了10件2022年國際大事,方便讀者一次閱覽。6月:歐洲熱浪2002年6月至8月期間,因氣候變遷影響,歐洲當地溫度明顯升高,尤其中歐、南歐、西歐更為明顯。英國曾測得54度高溫、西班牙有45.7度高溫的紀錄、葡萄牙則有47度高溫。這波熱浪在6、7月導致全歐洲有6692人死亡,其中包含德國1636人、西班牙1197人、葡萄牙1063人。這波熱浪也影響環境甚鉅,義大利、法國、英國多地出現乾旱,葡萄牙、捷克、德國與法國境內一些區域也發生多起山火。英國泰晤士河的源頭甚至一度乾枯,而法國萊茵河水位也創下歷史新低。7月8日:安倍晉三遭暗殺(圖/達志/路透社)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7月8日在奈良街頭演講時,遭到嫌犯山上徹以自製手槍從背後連開2槍。當時子彈穿過安倍晉三的頸部與左胸。雖然事後緊急將安倍晉三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安倍晉三已心肺驟停,最後經由醫師搶救後仍不治身亡,享年67歲。事後奈良警方表示,嫌犯山上徹從7日就開始跟蹤安倍晉三的行蹤,而山上徹殺害安倍晉三的原因,是因其母親篤信日本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舊稱統一教會),最後母親不幸破產。而山上徹就將母親破產的原因歸咎於就會高層不斷索要捐款。而山上徹也坦承,原先是想暗殺統一教某高層,但因為難以達成,所以將目標轉向與統一教友好的安倍晉三身上。9月8日:英女王伊莉莎白逝世(圖/達志/美聯社)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1952年2月6日登基,才在2022年2月6日度過白金禧(70周年),結果在9月8日,就傳出伊麗莎白二世在巴摩拉城堡辭世,享年96歲。伊莉莎白二世在任內完成了英國權力下放、加拿大憲法本土化與非洲去殖民化等重要改革。伊莉莎白二世也堪稱是大英國協王國的行為與操守典範代表。歷任英國首相都對伊麗莎白二世保持高度評價。在伊莉莎白二世逝世後,王儲查爾斯依法繼位,成為新任的英國君王。9月16日:伊朗頭巾革命(圖/翻攝自@Joyce_Karam推特)伊朗22歲少女阿米尼(Mahsa Amini)於9月13日因沒有戴頭巾就走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街上,結果遭到伊朗的道德警察逮捕。結果阿米尼在警局內遭到警察毆打致昏迷,雖然有警急送醫,但最後仍然於9月16日不幸身亡。雖然當地道德警察堅稱阿米尼是在車站因為突發心衰而身亡,但當地醫院的CT掃描顯示,阿米尼的頭部有出現骨折、出血與腦水腫等症狀,顯然遭人以鈍器毆打過。在阿米尼身亡的消息傳出後,引起伊朗當地民眾的憤怒情緒,伊朗各地就爆發了「頭巾革命」,不少民眾上街抗議,要求刪除頭巾法、解散道德警察。而伊朗當局為了鎮壓抗議民眾,除了動用水炮車驅散抗議民眾外,甚至還直接開槍抗議民眾,同時也封鎖Instagram、WhatApp等通訊軟體的使用。根據人權組織Hengaw的統計,在這次的抗議中,有超過6500人遭到逮捕,其中僅有1510人能夠核實身分,而在這1510人中有171人是女性、138人是未成年兒童。而死亡人數高達122人,其中有106人是當場遭到伊朗軍警射殺。
從形象到膚色,身為英國王室最「黑」的存在,哈利與梅根這一家人從戀愛、結婚生子到退出王室,移居美國的這一路都滿載爭議,也少不了全球媒體及觀眾、輿論的緊迫盯人,外加各種各樣的批判議論。在今年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過世之後,Netflix先上架了第五季《王冠》影集,緊接著兩人也正式向英國王室丟出最大顆的震撼彈:一共六集的紀錄片影集《哈利王子與梅根》在Netflix上架。《哈利王子與梅根》從宣佈將在Netflix推出以來,就引爆巨大的爭議及討論,許多人抨擊兩人得了便宜還賣乖,把攻擊力道指向哈利夫婦與Netflix簽下的天價合約,這對「驚世夫妻」據傳將會獲得1億至1.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5億至45.7億元)費用,以在幾年內提供劇本素材,以及將與Netflix製作紀錄片和兒童節目等內容。想當年梅根光是登上歐普拉節目受訪,就已經被輿論及傳媒攻擊到臭頭,梅根在紀錄片裡也提到,市面上關於他們夫妻的書,出了一本又一本,作者他們一個都不認識,與其都要被罵,不如把自己想說的話說一說,把所有證據和多年來收集的資料一口氣公布。《哈利王子與梅根》上架之後引爆兩極評價,民眾支持與反對各持己見,覺得這對夫妻預謀突襲王室已久,甚至主張取消哈利王子的繼承順位,許多記者也跳出來抨擊兩人各種說謊與不知好歹。兩人再度消費王室生活來賺錢,迎來正反兩面的激烈交鋒,但人性如此,王室的真人肥皂劇尤其必須爆點一波,《哈利王子與梅根》點燃了所有人的好奇心,收視數字直接打破Netflix紀錄片首週的的收視紀錄,一度成為Netflix全球第二高的英語劇集,在其他85個國家/地區排行,也都擠進了前10名。影評網站部分,IMDb只有4.2顆星評價,爛番茄的影評人評價只有42%好評,觀眾評分甚至只有16%。這部紀錄片的製作水平是否有這麼爛?並不盡然,但也證明了大眾的確是愛看又愛罵。英國王室像一個入口戒備森嚴、極為窄小的大黑洞,不僅審核標準極高難以進入,進入之後,也很少有人能洩漏或得知內部的真實狀況。當梅根·馬克爾突然出現在畫面中,就像是個走錯棚的女演員,把她比喻為第一顆扣錯的扣子,往下一路扣錯的過程,或許就是這個故事會一路走到今天的原因。《哈利王子與梅根》由哈利、梅根掛名監製,訪談中曝光許多王室秘辛。(圖/Netflix提供)身為一位擁有黑人血統、來自單親家庭、有過一次婚姻紀錄、女權主義者、職業還是個女演員的美國人,把梅根身上所有的標籤隨便撕下其中一項,都足以讓優雅保守的英國王室警鈴大響,更何況梅根居然還是以上皆是的大集合。而哈利王子投身軍旅10年時間,兩次前往戰地,每年都固定前往非洲進行慈善參訪,正巧又是王室中最「覺醒」的存在。在全球,尤其是全英國的富家千金、大家閨秀等人虎視眈眈的環伺之下,叛逆小子哈利王子在連續數年的各種花邊新聞之後,做出的最終選擇居然是梅根,不只王室,想當然耳,連一般民眾都在搶著搖頭。《哈利王子與梅根》六集的紀錄片內容,由兩位前王室夫婦一手主導安排,也都掛名監製。從兩人透過IG認識、從網友變戀人的過程開始,以本人版本,鉅細彌遺交代了這場人人稱羨的跨國戀情,從甜蜜到一路變調的全部細節。紀錄片中一口氣揭露的獨家訪談、影音、文字及口述資料,大部分都是首次曝光。包括英國王室行之有年,與媒體應對的潛規則與利益交換邏輯、王室新聞操作的慣性、兩人戀愛歷程的大量影音紀錄,梅根被王室施壓,內外夾攻的更多細節,以及梅根數年來由於種族歧視,遭到媒體及王室聯合霸凌,一路被追打,甚至追殺的內幕。梅根在生下兩個孩子中間,曾經一度流產的傷心故事,甚至陷入憂鬱,有過輕生念頭的過往,也在紀錄片中首度公開。有了親生母親黛安娜王妃的悲劇在前,哈利王子已經有決心,不再讓梅根重蹈母親的覆徹,於是做出震驚全球的決定,也就是脫離王室、帶著全家逃往美國定居,與自己的家族形同決裂。關於種種霸凌、不公及歧視的指控,在紀錄片中,當然只能看到兩人以及親友們單方面的說法,因為英國王室依照他們一貫處理媒體及輿論的標準SOP,只拿出:「不予置評。」來面對。無從得知王室或其中關鍵人物們的真正想法,只有單向說法的紀錄片要如何採信?其實不用信,因為自古到今,只要關於王室,我們永遠不可能得知事件真正的全貌。但可以確定的是,有哈利與梅根這種反叛王室的「背骨仔」在先,保守至極的英國王室,會不會因此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可能?之後會不會再出現來自其他民族,其他血統的王室成員,或者更反叛的壞小子們?或許《哈利王子與梅根》已經默默種下了種子。《哈利王子與梅根》Netflix播映中。
英國哈利王子與妻子梅根共6集的紀錄片已於台灣時間8日晚間在網飛(Netflix)上架前3集,片中他們大爆王室內幕,狠批王室存在不自覺的種族歧視,還稱女王治理下的大英國協是「帝國2.0」。對此,英國媒體則不斷為溫莎家族辯護,連保守黨議員塞利(Bob Seely)都帶頭呼籲剝奪哈利和梅根的王室頭銜。不過Netflix卻在13日表示,《哈利王子與梅根》上映4天的全球觀看時數已超過8155萬個小時,創下該串流影音巨頭迄今為止最夯的紀錄片首映紀錄。據CNBC的報導,共6集的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前3集已於12月8日上架,後3集則會在今天(15日)稍晚補齊。這對夫妻在此之前就透過各種訪談和照片與Netflix換到了高達1.5億美元(約台幣42億)的簽約金。日前哈利也趁哥哥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造訪美國時釋出第一波預告,被外界視為正式「向英國王室宣戰」。前3集紀錄片爆料了一系列會惹怒父親查理3世的內容,包括哈利聲稱王室中存在「巨大且無意識的偏見」。同時該節目還為女王治理下的大英國協貼上「帝國2.0」的標籤,並聲稱英國的暴力殖民史「沒有任何改進」,而支持英國脫歐的民眾則被指責為種族主義者。為了剝奪這對夫妻的王室地位,保守黨議員塞利甚至還提議修改1917年的《剝奪頭銜法案》,該法案曾被用來對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支持德意志帝國的王室成員。塞利指責哈利夫婦正在利用其身分針對英國王室發起「咄咄逼人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攻擊」,並藉此獲得名聲和財富。他補充,向下議院提案將是剝奪哈利夫婦及捍衛王室清白的「開始」。不過英國媒體和政府官員的攻擊反而讓《哈利王子與梅根》成為目前Netflix上最受歡迎的紀錄片,才短短上映4天,該片的全球觀看時數就已經突破8155萬個小時,創下該串流平台迄今為止最夯的紀錄片首映紀錄,不但排進全球85個國家的10大節目榜單中,更諷刺地在英國成為第1名。更扯的是,《哈利王子與梅根》不只在紀錄片分類上拔得頭籌,更在本周平台上的所有節目中排名第2,僅次於由提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以阿達一族腹黑小妹星期三(Wednesday)為主角的怪奇影集《星期三》。相比之下,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傳記歷史電視影集《王冠》第5季雖然已經上映5週,但每週的全球觀看時數只有約1890萬個小時,不到《哈利王子與梅根》的1/4。
哈利王子與妻子梅根在Netflix紀錄片《哈利王子與梅根》(Harry & Meghan)猛戳英國王室,掀起外界兩極反應。特別是哈利在其中一集爆料「這個家庭」的男性都娶他們不愛的女人,更被解讀為挖苦王兄威廉、查爾斯國王,甚至是已故的菲利浦親王與伊莉莎白二世。查爾斯國王遭兒子酸「娶不愛的女人」。(圖/達志/美聯社)據《每日郵報》報導,王室作家喬布森(RobertJobson)對哈利在片中「我認為這個家庭裡的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會想要娶符合規範的女性,而不是他們所愛女人」說法,相當不以為然並駁斥完全錯誤。表示查爾斯國王和已故王妃黛安娜縱然以離婚收場,但兩人之間確實有愛,且從一開始見面就存在。威廉夫婦與哈利夫婦關係持續緊繃。(圖/達志/美聯社)喬布森指出,不只查爾斯國王、安德魯王子、威廉王子這些現任男性王室成員因為愛而結婚,前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愛放棄王位、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已逝親王菲利浦的愛情故事,至今也廣為流傳,「我不明白哈利到底在說什麼」?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被哈利王子拖下水。(圖/翻攝自theroyalfamily IG)《每日郵報》的王室編輯則認為,哈利王子很可能是想挖苦父親和哥哥,才會說出這種言論並以「用頭腦或是心來決定配偶」來暗示自己才是為愛而結婚的王室成員。ITV王室記者希普(Chris Ship)也諷刺哈利王子「抱怨媒體侵犯隱私,卻一直籌拍有關王室生活的紀錄片」,還在車裡裝鏡頭拍下被狗仔追逐畫面供影片使用。
先前才因位擔任卡達大使而飽受批評的知名英格蘭退役傳奇球星貝克漢(David Beckham),現在又因為他在卡達看球時的超奢華生活而引發爭議。有外媒報導指稱,貝克漢在卡達看球一周的花費,竟然至少有14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519.6萬元),因為他所居住的文華東方酒店,一晚要價2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74.2萬元),而這些費用只有住宿費,並沒有包含其他開銷。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身為卡達大使的貝克漢,首要任務就是幫忙宣傳世界盃,而在比賽期間,他也選擇留在當地看球。而現在有消息指出,貝克漢日前是居住在卡達當地的五星級飯店文華東方酒店,而且他入住的是文華東方的Baraha豪華景觀房,一晚要價2萬英鎊。報導中指出,貝克漢在此居住了將近7天的時間,一直到上個周末才退房,目前尚不清楚貝克漢是搬遷到卡達當地其他飯店,還是回到英國。 文華東方Baraha豪華景觀房內部裝潢。(圖/翻攝自文華東方官網)有消息人士指稱,貝克漢在居住文華東方的期間,其實很受到飯店工作人員的喜愛,而且因為Baraha豪華景觀房的特殊設計,內部有自己的用餐區、露天庭院、游泳池、健身房,貝克漢甚至還自己聘請了一名私人廚師,專門幫他烹調酒店菜單上沒有的珍稀佳餚。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貝克漢不用接觸到其他客人,可以在這個「飯店內的飯店」盡情享受世界盃。 文華東方Baraha豪華景觀房內部裝潢。(圖/翻攝自文華東方官網)而該名消息人士也表示,貝克漢喜歡工作人員稱呼他為「大衛騎士」。據了解,貝克漢由於其優異的表現,曾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封爵騎士。但2017年時曾有駭客入侵貝克漢的電子信箱,翻出了一封貝克漢於2013年寄送給英國榮譽委員會的信件,該信件中,貝克漢對自己無法受封一事,怒罵審查委員是「一群婊子」。
儘管日前的正式文件載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逝世是因為「年老」,不過身為已故菲立普親王(PrincePhilip)40年老友的傳記作家布蘭德雷斯(GylesBrandreth)卻在近日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揭露,奪走96歲高齡英女王生命的其實是一種罕見的骨髓癌。綜合《每日星報》和《鏡報》的報導,布蘭德雷斯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伊莉莎白:私人寫照》(Elizabeth: An Intimate Portrait)中揭露,女王生前幾個月雖飽受骨髓癌折磨,但仍忍著病痛執行公務,「我聽說女王患有骨髓癌,這可以解釋為何她會飽受疲倦、體重快速下降以及公眾熟知的『行動不便』等問題。骨髓瘤最常見的症狀是骨痛,尤其是骨盆和下背部,多發性骨髓瘤大多好發於高齡患者。」布蘭德雷斯補充:「目前,骨髓瘤還沒有已知的治愈方法,但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以及幫助防止骨骼衰退的藥物都可以減輕症狀,並將患者的預期壽命期延長數個月至2到3年。」布蘭德雷斯還聲稱,伊莉莎白二世曾在去年丈夫菲利普去世後,告訴助手她將保持忙碌,但她還是因為病痛常常臥病在床。據說伊莉莎白二世在身體不適休養時,還會經常看BBC的經典警匪劇《反腐先鋒》(Line of Duty)來忘記疼痛。不過一直到今年9月6日,伊莉莎白二世都還挺著身體,會見人生中的第15位英國首相特拉絲(Liz Truss),並正式任命她出任新職。不過,這時已經有更多媒體注意到,她手背上有大片瘀青。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9日出席活動時,遭到一名男大生投擲雞蛋,而雞蛋雖沒打到查爾斯本人,但卻有落在他的身旁。目前也傳出,在經過調查後,該名男大生已經獲得保釋,只是他的保釋條件非常特別,除了之後要距離查爾斯三世500公尺以上,他還被規定「以後不得帶雞蛋出現在公共場合」。根據《鏡報》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是發生於9日,當時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與王后卡蜜拉現身英國約克郡,兩人出席伊莉莎白二世紀念雕像揭幕儀式。結果在儀式過程中,23歲的約克大學塞爾維爾(Patrick Thelwell)就對著查爾斯三世投擲雞蛋。所幸雞蛋並未砸中查爾斯本人。而塞爾維爾也隨即遭到警方壓制,落網時還高喊著「這個國家是建立在奴隸的鮮血之上」。事後,塞爾維爾被扭送至警局接受偵訊,憤怒的民眾也包圍了警察局。在塞爾維爾走出警局時,還遭到民眾的攻擊、辱罵,甚至有人對他送出死亡威脅。塞爾維爾事後表示,他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讓人開始省思「血統決定優越地位」這件事情。而他也對媒體透露自己的保釋條件,分別是「不能出現在國王周圍500公尺」以及「不能在公共場合持有雞蛋」。但由於後項條件會導致塞爾維爾無法正常購物,因此當地警方也承諾會做出調整。報導中指出,塞爾維爾除了是約克大學的學生外,同時也是一名激進的氣候抗議運動者,先前就曾因為過激的抗議行為遭到5次逮捕。而目前也傳出,約克大學將會啟動不當行為處理程序,開始調查塞爾維爾。而當地警方也會以妨礙公共秩序起訴塞爾維爾。
9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以及王后卡蜜拉在約克市參加活動,兩人在約克大教堂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首座雕像揭幕,不料現場竟遇到抗議民眾鬧事,鬧事者朝著兩人扔擲雞蛋。只見查爾斯三世與卡蜜拉正與他人對話時,頭上飛過不明物體,隨後鏡頭往下帶到地上的破蛋,所幸並沒有砸到兩人。鬧事者當場就被警方制服,現場民眾還嘲笑他「真丟臉!」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在哈利王子剛宣布要出版回憶錄隔天就宣布,自己將出任皇家海軍陸戰隊(Corps of Royal Marines,RM)總司令一職,而上一位擔任此軍銜與職位的人正好是哈利王子,也讓外界懷疑查爾斯三世的決定是否與哈利王子打算大爆皇室秘辛的行為有關。據《商業內幕》的報導,查爾斯三世在當地時間28日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成立358周年之際,宣布將接任該突擊部隊的總司令一職。他表示,「能夠擔任各位的上將是我最大的榮幸。在過去的3個半世紀中,我眾多的家庭成員都為此服務,我非常自豪能夠追隨他們的腳步,而他們也都懷著深刻的欽佩之情接下這個軍銜。皇家海軍陸戰隊在陸地與海上皆有著傑出與無與倫比的歷史。我從你們的勇氣、決心、自律以及忍受最極端環境的非凡能力中獲得巨大的鼓舞。能夠為軍隊大家庭的一員,我深感榮幸,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與各位見面,同時衷心祝福海軍陸戰隊358歲生日快樂。」但恰巧作為皇家海軍陸戰隊前任總司令的哈利王子美東時間27日才剛宣布,即將在2023年1月出版回憶錄《備用》(Spare),由於Spare有「備胎」、「備選者」的意思,又有「放過」及「寬恕」的含意,被認為挑釁意味濃厚,外界預期新書內容將大爆皇室秘辛,包括查爾斯三世已逝前妻、哈利母親的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之死的謎團。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於2017年任命哈利王子為皇家海軍陸戰隊總司令,但隨著哈利王子與梅根卸下王室成員的身分成為平民,兩人的所有皇室頭銜與贊助人身分也遭到剝奪,因此他也在2020年正式卸下總司令一職。
歷史傳記作家、曾擔任Netflix影集《王冠》的歷史顧問的萊西(Robert Lacey),最近在《兄弟之戰:威廉和哈里——友誼與世仇》(Battle of Brothers: Williamand Harry - the Friendship and the Feuds)一書中爆料,梅根曾在婚禮前為了王冠問題,痛斥王室工作人員,甚至還讓護妻心切的哈利,氣得找女王理論。據Express.co.uk的報導,王室女性多數會在婚禮戴上自己的第一頂王冠,但由於來自美國的梅根(Rachel Meghan Markle)非皇室成員,沒有自己的王冠,因此必須跟時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借王冠。對此萊西就在書中爆料,梅根在選擇王冠時挑中了女王最愛的「Vladimir公爵夫人王冠」,它是由英王喬治五世(George V)的表親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第3位兒媳婦瑪利亞公爵夫人託人打造的。不過在1918年尼古拉二世滅門案之後,羅曼諾夫家族的一些珠寶便流向了英國溫莎王室,讓他們有「盜竊」的嫌疑。此外,哈利與梅根舉辦婚禮時又正值英俄關係因「前間諜毒殺案」陷入冰點之際,因此王室內部認為該王冠不適合在此時亮相。不料梅根對此卻大動肝火,連護妻心切的哈利王子見狀都去找祖母理論,「梅根要甚麼,就給她甚麼吧」,但女王並不同意,「梅根不能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她只能戴著我給的王冠結婚。」於是梅根最終只能佩戴傳承自瑪麗王后的鑽石王冠(The Filigree)。萊西表示,這個事件的相關指控「未經皇室證實,但也未被否認。」他也補充,「哈利對歷史和家庭傳統的無知意味著他不能理解女王的決定。」
剛上任沒多久的英國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平時有著繪畫的習慣。近日有一幅他在2021年繪製的水彩畫,以5737.5英鎊(折合新台幣約20萬元)的價格在英國拍賣會拍出。這個價格也讓拍賣會的估價師感到詫異,因為這個落槌價格比預期的還要高出10倍之多。根據《CNN》報導指出,這幅以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為主題的水彩畫,是查理三世於2021年所繪製完成的。這幅畫後來在20日由英國拍賣公司邦瀚斯(Bonhams)進行網路拍賣,拍賣官事前預估會在這幅畫的價格落在600英鎊,但最後起標價是3000英鎊。由於這次的拍賣會是在網路上進行,因此邦瀚斯事前就收到了全球各地買家的投標委託。最後這幅畫以5737.5英鎊拍出,不僅接近原本起標價的2倍,更是接近原本預估價的10倍之多。邦瀚斯的估價師威爾森(Hamish Wilson)受訪時表示,他從事拍賣生涯多年,從未見過有拍賣品市前街到這麼多的委託投標。而也有專家認為,這幅畫之所以能夠高價拍出,主要是因為伊莉莎白二世就是在巴爾莫勒爾堡駕崩,也有可能這是首件所屬英國「在位」君主的拍賣品。據了解,這幅畫最後是由一名英國私人收藏家所獲得,而該名收藏家除了能獲得這幅畫之外,同時也會獲得一份有查理三世簽名的證書。
英國環保團體「攔住石油」(Just Stop Oil)成員,14日對梵谷的畫作「向日葵」潑灑番茄湯遭逮捕,未料17日又傳出2名該團體成員,為了要求政府停止開採新的石油,竟爬上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大橋80多公尺高的鋼纜,這座橋梁是倫敦東部的交通要道之一,每天有多達約16萬車次通過,為了讓2名抗議人士安全回到地面上,當地警方關閉橋梁,一度造成交通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