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名11歲女童日前開心參加好友的生日派對,一群孩子和家長一起到伯克郡溫莎(Windsor)水上樂園遊玩,沒想到她卻突然失蹤,家人與救生員著急花了1個多小時找人,沒想到最後竟發現她已經離奇死亡,死因成謎。根據「BBC」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上週六(6日),女童這天與一群朋友到「Liquid Leisure Windsor」水上樂園遊玩,沒想到竟發生憾事。據報導,伯克郡警方是在下午3:55分接獲報案,一名目擊者表示,有人看到女童潛入水中後,就再也沒有浮出水面,大約下午3:45分,女童的家人與救生員,還有許多遊客開始沿著湖邊,邊高喊女童的名字邊尋找她的身影,也有大約30至40人潛入水中尋找。女童死亡後許多民眾至現場獻花致意。(圖/翻攝自推特@HeartThamesNews)隨後警消到場,包括伯克郡消防和救援單位、白金漢郡消防以及薩里消防和救援單位皆投入搜救工作,現場還出動一架警用直升機、一架救護直升機,以及一艘搜救船。不過在所有人著急搜尋1個小時後,大約於下午5點10分才終於尋獲女童並將她送醫急救,遺憾的是她最終仍不治死亡。女童死亡原因目前仍然不明,目前遺體正在接受身份鑑定,地區警方指揮官格林伍德(Supt Greenwood)表示,這起事件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令人極度痛苦、不安的事件,警方目前正在對事件進行調查,以便釐清女童身亡原因。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發狂的39歲父親胡安(Juan Bravo-Torres)在親手割喉3歲女兒後,持刀攻擊自己12歲女兒,接著將2名女兒的屍體拖進浴室後,企圖割腕自殺。幸好12歲女童機智在遭受父親攻擊時裝死,後趁著父親昏迷時帶著滿身鮮血步行約1公里到媽媽上班的麥當勞求救。居住於佛州朗伍德市(Longwood)的男子上週四(21日)突然發狂,先是持刀將仍在蹣跚學步的3歲女兒割喉殺死後,接著攻擊12歲女兒,女童在掙扎中被次中數刀,幸好她及時展現機智裝死,讓胡安以為2名女兒都死亡後,將2人拖進浴室陪伴他一起輕生。趁著父親割腕後陷入昏迷,12歲女童趕緊逃出屋外求救,走了大約1公里的路程抵達母親工作的麥當勞。所有人看到滿身是血的女童嚇了一大跳,並迅速撥打119報案。警方獲報後趕到現場,發現浴室中早已奄奄一息的胡安,緊急將他送醫急救,並依謀殺、謀殺未遂罪提起告訴;聽證會原本於本週一舉行,但因胡安接受緊急手術無法出庭,因此聽證會延後至他情況穩定再開。12歲女童機智的反應獲得警方大力稱讚,警局於記者會中表示「這位12歲女童所擁有的勇氣令人驚嘆,就連成年人可能都無法做出這個決定,而這個12歲女孩子做到了」。
希臘近日也遭熱浪侵襲,7月23日一場野火摧毀希臘列士波斯島(Lesbos)濱海村落瓦捷拉(Vatera)的多處房舍,450名觀光客和居民被迫撤離,預估當地炎熱天氣將持續一週,最高溫恐飆至攝氏42度。歐美今夏迎來最嚴重熱浪,數以千萬計美國人如置身烤爐中,加州部分地區又遭野火肆虐。美國科學家指出,不單只是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北極暖化、噴射氣流遷移、大氣振盪及熱穹現象等原因,都會影響熱浪的發生。據法新社報導,美國中部和東北部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氣溫恐將飆破攝氏41度,10多州處於高溫警告之下,達拉斯(Dallas)和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等美國中部大城,估計接下來幾天氣溫都會高於攝氏38度。波士頓(Boston)、費城(Philadelphia)及華盛頓(Washington)等東北岸城市也宣布高溫緊急狀態,一向氣溫涼爽的西北部太平洋岸,估計會有數日氣溫在攝氏32度以上,同樣無法躲過高溫危機。《路透社》引據科學家說法指出,有4項要素皆會造成熱浪發展,第一、熱穹現象,當夏季地面或海洋上方的空氣變暖時,熱空氣衝入大氣層,在高壓下形成一個熱空氣圓頂,某個區域將籠罩在熱浪內。科學家發現,去年冬季,熱帶太平洋地區海水溫度由西至東急遽變化,是發生熱穹現象主因。第二、北極暖化和噴射氣流遷移,北極正以比地球其他區域快3到4倍的速度暖化,顯示北方氣溫與近赤道地區氣溫差異縮小。據伍德威爾氣候研究中心(Woodwell Climate Research Center)資深科學家佛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指出,這導致北極噴射氣流擺盪,容易造成像是熱浪、洪水等極端天氣。第三、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每隔幾年,就會出現「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前者將赤道太平洋溫暖海水帶到北美西岸;後者則帶來冷水。今年正適逢「反聖嬰現象」的降溫效應,但氣溫依舊很高,科學家也擔憂,當下次遇到「聖嬰現象」發生時,熱浪恐將更加嚴重。第四、人類影響氣候變遷,科學家指出,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加劇,全球人類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也是引發熱浪的主因之一。據《洛杉磯時報》報導,今年全球出現的反聖嬰現象 (La Nina),將導致美國西南部出現乾燥冬季。國家氣象局預測,乾旱和野火現象恐持續至2023年且逐步惡化。
美國印第安納州格林伍德公園購物中心(Greenwood Park Mall)於當地時間17日傳出3死2傷的槍擊案。而槍手也在案發當下就被就地正法,不過這次並不是警察的功勞,而是一位帶著女朋友逛街,同時還不忘攜帶手槍自衛的22歲男子狄肯(Elisjsha Dicken),消息一出也讓擁槍團體找到機會猛攻德州校園槍擊案,稱如果當時教師也拿槍自衛而不是等待警察攻堅,就可以降低死傷,甚至防止悲劇發生。20歲的白人槍手薩普里曼遭到見義勇為的狄肯擊斃。(圖/達志/美聯社)據13News、CNN的報導,印第安納市警局(IMPD)表示,槍手是一位20歲的白人青年薩普里曼(Jonathan Sapriman),案發當時他射殺了一名30歲的男子和餐廳裡的一對夫妻,並導致另外2人中槍受傷,幸好當下正帶著女友逛商場的狄肯,剛好身上攜帶了一把最近才購買的合法手槍,於是他在15秒內迅速展開反擊,接連對槍手開了10槍,並神準的命中了8發,薩普里曼也隨即倒地奄奄一息。目擊民眾受訪時表示他們在美食廣場聽到了大約20聲槍響。格林伍德警長伊松(James Ison)對此表示:「若不是一位見義勇為的武裝公民,在槍擊案開始的『15秒』內迅速採取行動,會有更多人罹難。」狄肯19歲的女友戈德曼(Shay Goldman)的祖母也表示,她的孫女是因為這個年輕人才倖免於難。「每個人都應該為狄肯的所作所為感到自豪,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就會有更多人死亡。」戈德曼也告訴媒體:「當下狄肯把我推開遠離槍手,並叫我蹲下來保持安靜。」狄肯的律師則表示他是「真正的美國英雄」。在美國政壇影響力強大的擁槍團體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也隨即將狄肯封為英雄,並藉由這起悲劇宣傳擁槍有利於公共安全,稱如果當時德州校園槍擊案的教師也拿槍自衛而不是等待警察攻堅,就可以降低死傷,甚至防止悲劇發生。「阻止一名持槍壞人的唯一辦法,就是一名持槍的好人。」近期全國步槍協會,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共和黨人也不斷加強上述理念的宣導,以對抗民主黨人主導的限槍法案。對此美國阿拉巴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的刑事司法專家藍福德(AdamLankford)則反駁,「每個人都帶著槍,發生壞事的風險才會更大。阻止一名持槍壞人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壞人不要持槍。」
自從美國德州爆發小學槍擊案後,引發外界震驚,更掀起呼籲槍枝管制聲浪;不過印地安納州上週日(17日)爆發槍擊案,造成3死2傷慘劇,不過20歲槍手隨後遭一名旁觀顧客以手槍擊斃,也讓擁槍團體逮到機會,大聲疾呼「阻止持槍壞人的唯一辦法就是一名持槍的好人」。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上週日印地安納州格林伍德公園購物中心(Greenwood Park Mall)爆發槍擊案,20歲槍手薩普里曼(Jonathan Sapirman)持半自動步槍,在約2分鐘內一連開了約24槍,擊斃3名顧客,還另外造成2人受傷。此時在一旁的22歲顧客狄肯(Elisjsha Dicken)反應迅速,即時拔出一把隨身攜帶的手槍將槍手薩普里曼擊斃。狄肯的英勇行為獲得讚賞,格林伍德警察局長伊森(James Ison)在記者會上表示「他的行為簡直是英勇,他在很遠的地方用手槍和槍手交戰,而且非常熟練」。20歲槍手薩普里曼遭到擊斃。(圖/達志/美聯社)伊森補充表示,狄肯並沒有受過執法或軍事訓練,監視器畫面顯示他在槍擊案爆發時,冷靜示意在場顧客撤離,同時拔槍對準薩普里曼,他讚道「狄肯是一位真正的美國英雄,在一場可怕的事件中挽救了無數生命,如果不是他的勇氣、準備和保護他人的意願,情況可能會更糟」。報導另外指出,槍手薩普里曼先前沒有犯罪紀錄,但他曾經在少年時期被捲入2起事件被警方註記,一起是校園鬥毆事件,另一起則是他曾離家出走。警察局長伊森也補充,薩普里曼犯案前將自己的手機丟入馬桶,還將電腦丟入烤箱焚毀,疑似早已準備好發動襲擊。針對這起事件,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隨即在推特發布貼文,表示「一名手法的22歲男子,在印地安納州格林伍德公園購物中心阻止了一名槍手。憲法允許的擁槍可以拯救生命,目前已經有一半的地區頒布了此令」。另步槍協會也發文表示「我們再說一遍:阻止壞人持槍的唯一方法是讓好人持槍」。另一個反對槍枝管制的團體CCRKBA(Citizens Committee for the Right to Keep and Bear Arms)主席高特里布(Alan Gottlieb),也發布聲明呼應NRA的貼文,表示「我們攜帶槍枝,是為了能夠在緊急情況時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罪犯和瘋子傷害」。
美國印第安納州格林伍德的一間購物中心於當地時間17日傳出槍擊案,當地警察目前證實有2人因槍擊而死亡,另有3人受傷。警方還向媒體宣稱,槍手已經被就地正法,但尚不清楚兇嫌是否包括在那2人死亡之中。據13News的報導,印第安納市警局(IMPD)表示,格林伍德公園購物中心槍擊案的相關傷者已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且槍擊事件似乎只發生在美食廣場區域。目擊民眾受訪時也說他們在美食廣場聽到了大約20聲槍響。相關緊急應變人員仍在清理現場,並要求民眾避開案發區域。IMPD在晚上7點45分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已排除所有已知的威脅,警隊也在現場駐守搜查,以免還有民眾受傷或仍在原地避難。IMPD也補充,目前還不清楚槍手的行兇動機,一切都還待警方調查釐清。
年度史詩鉅片《女王》強勢登場,由奧斯卡金獎得主薇拉戴維斯主演的女將軍娜妮絲卡,將領軍西非的達荷美王國全女子軍團.來保衛自己的王國以及守護自己的家人。身為非裔演員的薇拉戴維斯感到榮幸能參與電影製作:「這部電影對非裔族群來說極具意義,畢竟過去從來沒有人拍過這樣的作品。此外我知道這對所有坐在電影院看《女王》的所有非裔血統的女性來說更具代表性,肩負的責任真的很重大。」《女王》由真實事件改編,但「達荷美亞馬遜」並非完全冷血無情,她們不僅僅作為國王的王后們,還像國母一樣守護家園,更是史實中首個全女子皇家禁衛軍團,要能抵禦外侮、保家衛國。薇拉戴維斯飾演的娜妮絲卡是「達荷美亞馬遜」的女將軍,需要訓練並招募年輕女性,而預告中剛加入這個軍團的小女孩娜威,也是歷史記載上最後一位存活的「達荷美亞馬遜」,她將見證整個達荷美王國的興衰。薇拉戴維斯也提到能榮幸能參與這部電影的製作:「這部電影對非裔族群來說極具意義,畢竟過去從來沒有人拍過這樣的作品。此外我知道這對所有坐在電影院看【女王】的所有非裔血統的女性來說更具代表性,肩負的責任真的很重大。」預告配樂《女王》不僅選用碧昂絲在「BLACK IS KING」專輯中的〈MY POWER〉作為襯底,導演吉娜普林斯拜斯伍德對薇拉戴維斯更是讚譽有加:「只有少數人能發揮她們真正的影響力,網球名將小威廉絲、天后碧昂絲、還有薇拉戴維斯。她能創造出一個環境讓你呈現最厲害的作品,她將她的角色詮釋得很好,也讓整個電影畫面更精湛!」剛加入軍隊的娜威(圖右)是歷史記載最後一位達荷美亞馬遜。(圖/索尼影業提供)
真是同劑不同命。英國一名58歲男子去年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造成免疫系統損傷神經細胞導致全身癱瘓,並緊急住院長達420天。男子事後直言「相當後悔接種」,認為是疫苗害他終身癱瘓,不過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指出,因流感而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機率,其實要比施打疫苗還來得高。綜合外媒報導,過去擔任保全的辛格勒(Anthony Shingler)2021年3月接種首劑AZ疫苗幾天後,出現嚴重疼痛和身體發麻症狀,送醫後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而辛格勒的症狀已發展至影響到呼吸的「危及生命」程度,直到同年10月才能取下呼吸器「勉強自主呼吸」,且又因身體癱瘓,「我只能用頭頂病房的呼叫鈴」。辛格勒表示,罹病前他自認是精神強大的人,但癱瘓的事實與復建的壓力,仍讓他「有時失控的哭了起來」,他直到住院420天後的5月17日才返回諾斯伍德(Northwood)的家中,但仍須靠輪椅和助行器移動,「我不能自己上班、開車、穿衣服,連用助行器也只能走20公尺」,並後悔聽從政府建議施打疫苗。不過,辛格勒的妻女都認為「這是不幸的感染」,與慶幸他能活著回來,英國國民保健署也指出,疫苗造成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機率非常小,以2009年H1N1流感期間為例,平均每百萬人僅額外新增「不到2例病例」,且比起接種疫苗,因罹患流感而造成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機率反而更高,而大部分病患最後都能痊癒。
搭乘捷運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可危機可能剛好就潛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有人卡在車廂與月台之間的空隙該怎麼辦?日前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一名37歲的布萊恩(Marcus Bryant)乘客,在15日晚上11點50分搭乘地鐵時,意外卡在車廂與月台之間的間隙,邊尖叫邊被火車拖拽至鐵軌上,隨後被下一班列車碾斃。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表示,布萊恩當天是在米德伍德(Midwood)M大道車站(Avenue M station)從地鐵下車時發生的意外。官員們最初表示,是褲子或夾克被其中一個車廂門夾住,才導致他死亡,但後來調閱相關錄像後又改口。據紐約警察局(NYPD)稱,布萊恩的腳被夾住,一直被拖行直到火車駛出車站後甩在鐵軌上,被幾分鐘後進站的列車撞上。據《WABC-7》報導,MTA署長戴維(Richard Davey)表示,「我們不認為這是車廂門造成的事故,我們認為他是被卡在月台與列車車廂之間」。紐約警察局表示,布萊恩被緊急送往邁蒙尼德斯醫療中心(Maimonides Medical Center)時已回天乏術。
球季還沒結束,獨行俠就已經展開補強動作了!根據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獨行俠用史特林布朗等4名現役球員以及今年首輪26號選秀權,用5換1的方式從火箭手中交易得到中鋒好手伍德。季後賽止步西區決賽的獨行俠,為了補強禁區戰力,用史特林布朗、柏克、馬揚諾維奇、馬奎斯克里斯與金年首輪選秀權向火箭換來本季出賽68場、先發67場,場均17.9分、10.1籃板的伍德。伍德不但在內線擁有強悍的防衛能力,而且在外線又有攻擊火力,三分球投籃命中率39%,來到達拉斯之後可以彌補獨行俠的不足之處。火箭本季20勝62敗,戰績全聯盟墊底,進入重整階段的休士頓大軍,在選秀樂透抽籤拿到探花籤和17號選秀權,如今用伍德換來4名現役球員與首輪26號選秀權,搭配傑倫格林、凱文波特與艾瑞克戈登重組全新火箭陣容。
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名母親沒有幫10個月大的女兒繫上安全帶,結果親友打開車門時,女嬰直接滑落在地,而女子竟忘記拉手煞車,導致車子滾動意外輾死女兒。綜合外媒報導,事發於本月12日,一名來自凱悅斯維爾(Hyattsville)的35歲媽媽開車載著10個月大的女兒前往伍德布里奇(Woodbridge)探親,但因為媽媽沒有幫女嬰繫上安全帶,導致親友打開車門時,女嬰直接滑出車外,掉到馬路上。威廉王子郡(Prince William County)警方表示,母親趕緊下車查看,但卻因為忘記拉手煞車,車子直接繼續往前開,意外輾過女嬰,事發後女嬰被緊急送醫搶救,但最後仍因頭部嚴重受傷身亡。因當地法令近來更改,所以沒有對外公布當事人身分,目前也尚未對這名母親提出刑事起訴。
美國加州繼上週末創下攝氏45度高溫紀錄後,洛杉磯郊區森林爆發一場失控的野火,據了解這場代號為Sheep的野火,從11號晚上在洛杉磯國家森林開始延燒,已焚毀近1000英畝(約400公頃)林地,在火勢目前只有5%獲得控制的情況下,當局已要求南加州萊特伍德(Wrightwood)社區的數千居民撤離,氣象局警告說,乾旱的美西各地都有火災危險,2022年看來將是可怕的野火年。
在中國堅持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背景之下,蘋果公司傳出調整供應鏈的消息。外媒21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為了因應中國大陸防疫政策等因素,已通知部分代工廠商,希望增加如印度、越南等中國以外地區的產量。以蘋果產業鏈涉及的量能之大,業界正密切關注是否會帶動新一波產業出走潮。全球蘋果供應鏈工廠數量分布。(圖/王璿靜繪圖)華爾街日報報導,分析師指出,超過九成的蘋果產品都是由代工廠在中國大陸製造的,例如iPhone、iPad及MacBook等。但是隨著中美衝突日益升溫,蘋果對大陸的嚴重依賴,已成為潛在風險。另外,大陸嚴格的防疫入境限制,讓蘋果在過去兩年內不得不減少向大陸派遣高層和工程師,使得蘋果人員親自檢查生產現場變得更加困難。除此之外,2021年大陸基於環保「一刀切」的政策目標下突然大規模的拉閘限電,不僅造成產業鏈大亂陣腳,也削弱「中國生產」的可靠度。知情人士指出,蘋果正和一些現有供應商洽談在印度的擴張,包括用於出口的生產。但分析師和供應商表示,由於中印關係緊張,和蘋果有業務往來的大陸代工廠在印度展開業務有困難,因此正將目光投向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蘋果2021年公布的全球200大供應商清單中,共有610家工廠。其中,中國大陸的工廠數量最多,高達259家工廠(占比42.46%)。越南的工廠則有23家,領先東南亞各國,而印度的工廠只有9家。值得注意的是,蘋果4月宣布,開始在鴻海的印度清奈(Chennai)工廠生產最新的iPhone 13系列。根據此一生產計畫,蘋果所有暢銷機型,現在都是透過鴻海和緯創在印度生產。報導引述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雖然不少西方公司在中國都面臨類似問題,但蘋果的規模使其具有與代工廠討價還價的能力,只有像蘋果這樣的公司才能推動供應鏈轉變。中國大陸的清零政策備受外界批評。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稍早指出,清零政策行不通,「因為世界已經學會與病毒共存,因此中國必須改變戰略,否則(業者)將會用腳投票,去其他地方投資」。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10日則表示,考量到新冠病毒的特性以及對未來的預期,WHO認為中國的清零政策是不可持續的。
全球加密幣圈第三季將有大事發生,市值高達新台幣9.8兆元、規模第2大區塊鏈以太坊(Ethereum)將「硬分叉」(更新產幣方式),從工作量證明((PoW,Proof of Work)轉到權益證明(PoS,Proof of Stake),首當其衝的是「礦工」。有5年經驗的礦主Tony告訴CTWANT記者,「以前的以太幣礦工是等加密幣漲了就賣掉,現在的礦工會把以太幣存下來,等到硬分叉從PoW轉到PoS,以後就是讓以太幣自己賺錢,礦機還可以去挖其他像是RVN、ERGO等其他加密幣。」CTWANT記者調查,老礦工們多有對策「舊設備可以挖其他小幣,不會再買新設備」,且對美國女股神今年1月的預言「(以太幣)一枚18萬美元」有滿滿的信仰及期待。目前,無論比特幣、以太幣或其他以工作量證明(PoW)的各式加密幣,取得途徑有二,一是透過法幣購買,二是以加密幣挖礦機或顯示卡運算,來取得加密幣作為獎勵金,這行為就稱為「挖礦」,而挖礦的人就被稱為礦工。由於挖礦耗電量極大,部分不肖礦工會偷電把成本降到最低。(圖/報系資料庫)據挖礦整合平台數據顯示,目前透過台灣礦池在挖以太幣的算力高達11.73T(1T=1000000Mb),若以每張顯示卡算力60M計算,有多達19.5萬張顯示卡持續用電力換以太幣。台灣的礦工中不乏知名人士,像是蔣家第4代蔣友青曾因礦場與友人起糾紛,有百萬人訂閱的知名網紅Joeman,以及靠著拍攝娃娃機店影片走紅的草爺紛紛投入挖礦行列。「現在要進場挖礦已經太晚了」。Joeman曾在自己的頻道中透露,2021年中花了約2、3百萬去買顯示卡挖礦,目前已回本約200萬,換成比特幣存在冷錢包中,但在「以太坊2.0即將來臨,未來不會再新增設備。」另名網紅草爺原本經營娃娃機店,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幾乎零收入,所以才來加入礦工行列,與友人斥資數千萬,整備4至5間礦場(每間約200張以上顯示卡),目前已陸續回本,「當時還跟媽媽借了70萬元買設備,原預計3個月後還清,但只花了1個月就連本帶利還清。」對於以太坊將升級為2.0,草爺認為「加密幣不是只有以太幣,還有很多小幣可以挖」。網紅草爺原本經營娃娃機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也加入礦工行列。(圖/翻攝自Joeman Youtube頻道)自2017年就加入挖礦行列的礦工Tony,歷經2018年礦難以及加密幣價格無數次地上沖下洗,他說,「2020年底時,以太坊運算的DAG檔超過4G,記憶體未超過4G的顯示卡就不能再挖以太幣時,我就改挖ETC(以太坊經典)及其他小幣,再把挖到的幣轉去交易所換成以太幣」。對於ETH 2.0到來,Tony坦言,雖然挖礦收益會減少,但還好礦機早就回本,現在每月只要付幾萬元的電費,「如果之後有很多便宜的礦卡(挖過礦的顯示卡)拿出來賣,我應該還會收來挖,反正就當作增加被動收入。」他說。Tony最後提到,加入挖礦主要是與加密幣價掛鉤,幣價低時一個月挖到的加密幣還不夠付電費,必要吃老本,幣價高時就會多備妥應急金,扣除電費及開銷後剩下的加密幣都會先存著,等待價格漂亮時再賣,「像女股神伍德(Cathy Wood)也很看好以太幣,她說會漲到18萬美元,我相信多數礦工應該都很期待那天」。
美國俄亥俄州日前發生一起誇張的專櫃搶劫事件,有10人闖入當地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專櫃,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就搶奪價值美金14萬元(折合新台幣約410萬元)的產品,隨後就駕車逃逸。目前當地警方尚未逮捕任何罪犯,但有公布監視器畫面,呼籲民眾可以提供線索。根據《breitbart》報導指出,這起事件發生於20日下午15點左右,當時10名嫌犯闖入位於漢密爾頓郡(Hamilton County)大型賣場肯伍德鎮中心(Kenwood Towne Center),並逕自進入LV的專櫃中,推開店員後就是一陣搜刮,隨後迅速跑出賣場,擠上一台休旅車與轎車後快速地離去。由於事發到結束才幾分鐘的時間,不僅路人看傻了,店員也嚇呆了,賣場的保全也來不及阻止。而漢密爾頓郡警方表示,透過追蹤監視器,最後可以找到車輛行走在1-71公路北上方向。據了解,因為盜竊案件的刑責大幅度降低,加上自2020年起,美國被新冠疫情嚴重破壞社會經濟,不少沒有收入的民眾,開始抱持著僥倖心態,在各地商店開始「快閃搶劫」或是「打砸搶」,甚至有人目睹劫匪就光明正大的拿著手推車在商店內收搜刮戰利品,接著就直接推著手推車走出商店,期間也幾乎沒有遭遇任何阻攔,因為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認為警方不會來處理他們這種「小案子」,而就算真的被抓到了,刑期頂多一年而已。而這類型針對商店搶劫的行為,也被網友戲稱為「零元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