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訊公司負責人徐明賢與日籍妻子安土美津子,以「回饋台灣援助311大地震的恩情」為幌,宣稱只要投資台幣14萬7000元的視訊電話設備,就可獲利15%到30%,至今有2676人受騙,詐騙金額高達台幣60億,因違反《銀行法》等罪嫌,判處12年以上有期徒刑。臺北地方法院依違反《銀行法》、《多層次傳銷管理法》、《刑法》詐欺等罪嫌,起訴日訊集團,分別判處負責人徐明賢與安土美津子12年2月徒刑、12年有期徒刑,日訊集團15名幹部,各判處1到8年有期徒刑,全案仍可上訴。徐明賢(左)與妻子安土美津子(右),以老鼠會模式推銷視訊電話,詐騙金額高達60億元。(圖/報系資料照)日訊集團以徐姓夫妻為首,利用台日友好情誼拐騙多年,據檢方調查,徐明賢、安土美津子在2012年成立「日訊」公司,以日本回饋台灣援助311大地震之名,宣稱投資客只要投資價值14萬7000元視訊電話機,就可透過公司回租支付租金的方式,賺取利潤。日訊集團對投資客表示,會連續3年每月支付投資客6000元租金,回租設備,但根據集團的帳面顯示,該集團賣出將近30萬台視訊電話及平板電腦,而歷年實際進貨只有2000多台,許多被害人表示,根本沒見過自己購買(投資)的視訊電話設備。
明星夫妻檔林瑞陽和張庭在中國經營的品牌,去年底涉及違法傳直銷行為,傳出遭查收不法獲利8884萬元新台幣,並罰款約783萬元新台幣,還有88.8億元新台幣資產遭到凍結,2人的社群帳號也被禁言。如今2人委託律師處理,向法院提出解凍部分資產的相關申請。林瑞陽和張庭被凍結的資金將近89億新台幣,根據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夫妻倆委託律師對財產查封凍結向法院提出覆議和執行異議,今年6月查封的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向法院提出解凍部分資產的相關申請。法院在6月4日裁定解除銀行帳戶部分凍結的錢款,不過律師24日透露,法院尚未針對覆議和執行異議做出回應。林瑞陽和張庭委託律師處理。(圖/翻攝自微博)律師解讀認為,執法機關對林瑞陽夫婦的查封,屬於行政強制執行,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2人構成犯罪的傳銷是「詐騙型傳銷」,並不是真正傳銷商品,只是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消息曝光後,引發一番熱議,網友紛紛感到不解,「我就不懂了,搞傳銷還有部分是合法收入?」、「這就完事了?被坑的那些人怎麼辦?難道是該他的不成?」、「傳銷詐騙,民憤極大,必須查封和凍結犯罪分子的非法資產,徹底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這就放過他們了?」
張庭與林瑞陽在大陸經營的微商公司「上海達爾威公司」,因用品牌「TST庭秘密」涉及違法傳直銷行為,去年就開始傳出遭到大陸政府調查,不久前傳出已查收違法獲利8884萬元新台幣,並罰款約783萬元新台幣,88.8億元台幣資產也遭到凍結。不過近日「TST庭秘密」慶祝8周年,舉辦直播活動,張庭也在直播中現身,公司營運似乎不受影響。昨(13日)「TST庭秘密」舉辦8周年直播活動,在爆出涉嫌傳銷後一直神隱的張庭罕見在直播中露面,替自家品牌宣傳,可以看到她身穿黑色條紋襯衫,氣色看起來紅潤,一一介紹講解自家產品,可以看的出她對這次宣傳活動的重視。張庭現身直播。(圖/翻攝自微博)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這次的直播活動僅在「TST庭秘密」APP和會員內部群組等非公開管道出現,是一場典型的「內部直播」,且直播2個多小時期間,未上架任何商品,若想購買產品要直接上商城下單;整場直播中,直播主只有在介紹月度活動時才提及了張庭和林瑞陽,直播主表示,「大哥」(指林瑞陽)和「庭姐」的生日分別在5月和6月,所以當月都會有活動。
機靈救命!中國湖北有一名網友,近日在社交軟體PO出求救影片,寫道「一支穿雲箭 S湖O北S」,結果被數名網友看到,發現事有蹊蹺,緊急通知警方。隨後員警根據線索,一舉搗毀該傳銷窩點,救出10多名受困人員。事情發生在5月29日,湖北十堰一名網友在網路發布SOS求救影片,其他網友看完認為是傳銷組織,還推測相關環境線索,立刻向警方報案。後來,警方順利找到地點,發現現場有10多人蹲在屋內,迅速將所有人控制,確認身分資訊,並進行問話,隨即就找到被困男子。警方根據線索,搗毀傳銷窩點。(圖/翻攝自微博)警方將全部人員傳喚至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其中一名報警的網友得知成功救人後,發影片公告:「事情完結,皆大歡喜」,更稱讚警察速度很快,「來得很及時,給警官們點讚」。消息一出,引來熱烈討論,「真是好心人!」、「多虧熱心網友,感覺到別人以後求救都會用到這個」、「為熱心網友和警察叔叔點讚」、「世間還是好人多」、「網友神通廣大啊」,另外還有許多人痛批:「湖北一直是傳銷窩,十堰、鄂州等等,本地人都知道,趕一次換一個地方」、「為什麼有傳銷?懲處力度還是不夠大,直接死刑還有人敢搞傳銷?」
在低調隱忍近一年後,張庭和林瑞陽夫婦終於有行動,委請大陸頗具聲名的律師何兵,在5月中旬以上海達爾威公司名義,一狀控告石家莊裕華區市監局與裕華區法院重複立案的趨利執法亂象,並向該法院提起復議,決心要回自己遭莫名凍結的20多億人民幣(約88.8億元台幣)資產與聲譽。據指出,台商赴對岸經商,部分企業在經營有成後,卻被莫名的以各種違法名義遭到「割韭菜」,這些台商在求助無果後,只能自認倒霉、黯然關掉公司轉往他國。而這次張庭夫婦被河北以違法傳銷重複立案,甚至還凍結大筆財產,引來不少台商私下議論,這可能又是一樁「豬養肥了該宰」的經典案例,凸顯對岸經營環境越來險惡,對台商十分不友善,根本是利用完了就想趕走。更有台灣民眾跑去張庭的社群媒體留言,嘲諷表示,大陸的營商環境如此險惡,都有不少台商被痛宰的前車之鑑,還要自投羅網,這就是投奔祖國懷抱的下場。張庭和林瑞陽委請大陸頗具聲名的律師何兵提告。(圖/達爾威公司提供)據瞭解,裕華區市監局對達爾威公司涉傳立案後,處於調查階段就對媒體放出消息,且誇大事件,誤導大眾認定「張庭違法傳銷,有罪是事實,該重罰。」的舉動,嚴重違反偵查不公開的規定,更貼近「割韭菜」之說。何兵指出,裕華區市監局對達爾威公司涉傳的立案時間是2021年6月,但早在2021年5月,湖北保康縣市監局就已立案。《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是,兩個以上行政機關都有管轄權的,由最先立案的行政機關管轄。何兵強調:「湖北既是最先管轄,也是全案管轄。保康縣市監局2021年9月的處罰決定顯示,該局調查範圍覆蓋了公司2013年成立以來的全時段、全地域、全金額,裕華區已沒有新內容可查了。」達爾威公司也強調說,公司對保康縣的處罰虛心接受,第一時間遞交整改報告並完成整改。公司不是怕被調查,但如果保康縣查完裕華區查,那麼,是不是其他幾百個縣市區都可以排隊查,輪流罰一筆錢?「我們真的承受不起,我們怕了。這就不再是治病救人了,而是薅民企羊毛。」據悉,依對岸《行政處罰法》第29條明確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法院違法查封凍結財產也受到質疑。何兵指出,裕華區至今未作出處罰,去年卻查封了子公司辦公樓,凍結了公司、子公司、股東及部分代理商帳戶,連公司公積金帳戶都沒被放過。但裕華區立案物件是達爾威,子公司、股東等從未收到關於立案調查的通知。何兵強調說:「如此重大影響案件,裁定竟然一地雞毛!」接近張庭、林瑞陽的人士透露,因兩人不僅是台商,更是公眾人物,所以此前一直相信並等待有關部門會公正處理,面對外界各種聲浪,都保持沈默低調。但眼看結案恐遙遙無期,而公司所在地上海正處於疫情嚴控之下,不少商業活動被迫停擺,加上違法查封凍結大筆資產導致公司經營困難,經過與專業人士及友人一番商討後,才鼓起勇氣決心維權,對趨利執法說不,討回自己的資產與聲譽。
在中國的大力打擊之下,不少傳銷組織都化整為零、趨於地下化,但也因此傳出不少惡質傳銷組織限制成員人生自由的事情。近日,在中國內蒙古就有一名孩童在路上撿拾到受困人員寫滿求救訊息的鈔票,孩童在看到後急忙請求警方協助。而當地警方也順利地救出被拘禁的11人。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指出,一名居住在內蒙古包頭市的孩童,日前在自家社區中撿到了一張20元的紙幣,但是紙幣上密密麻麻的寫著各種文字,像是「請幫我打110,他們有刀,本小區3層樓,樓下有理髮店」、「他們吸毒,有槍」等等的文字,孩童撿拾到之後察覺不對,急忙帶著紙鈔跑到警察局。而當地警方在看到這張紙鈔後,警方就派員來到事發社區進行調查,而警察也發現,某一戶人家在凌晨2點左右夜深人靜之時,屋內竟然還有大量人員走動,於是研判這可能就是傳銷集團的基地,因此強行破門而入。事實證明,警方的推測十分準確,該地的確是傳銷公司的基地,警察也順利搶救出其中遭到拘禁的11人。這些受害者表示,他們原本是被以招工的名義招募而來,沒想到到了之後才知道是傳銷組織,其中有不少人原本抗拒加入,但卻被傳銷組織成員虐待,其中最長的已經被關押半年之久。
明天(23)是農曆3月23日「媽祖生」,作為全台信眾最多的神明,媽祖不僅會透過遶境來替信徒消災解厄,一般民眾也可透過供奉水果、糕點與茶等供品來獲得媽祖的垂愛,但若不小心擺放「3物品」反倒會變成對媽祖不敬!命理專家楊登嵙提醒民眾,不論是在媽祖生日當天前往廟裡參拜,或是遇到遶境、進香隊伍而在家門前擺香案祭拜,都要切記不能將晾曬的「內衣」、「內褲」和「襪子」等衣物放在家門前甚至案桌上,以免對媽祖、神明不敬。不過若在香案上擺放以下10供品,就能讓媽祖感受到滿滿的敬意:1.素牲2.單數水果(3或5顆)3.發糕4.紅龜粿5.紅湯圓(3碗)6.紮紅紙的麵線7.各式菜碗8.雙數鮮花(千萬不可使用假花,想請姻緣可用繡球花、文心蘭;想尋貴人可擺百合花;想得好事業或學業,可擺開運竹、銀柳)9.茶(3杯)10.化妝品及保養品(若有碰粉更好)以及拜拜金紙用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楊登嵙也提醒,媽祖遶境、進香時都會有「報馬仔」擔任駕前先鋒,民眾只要聽到敲鑼聲,就代表遶境隊伍即將抵達。此外,報馬仔還會協助整理隊伍,避免任務遭耽誤,可說是相當重要的職務。民俗專家廖大乙也指出,民眾可在香案上擺放:蘋果、鳳梨、香蕉(3或5顆、支)、象徵長壽的麵線、糖果,以及粉底和指甲油,因為「媽祖也愛漂亮」,不過他也提醒,糖果參拜完後最好分享給有緣人,以象徵「讓人吃甜甜,幫你講好話」,同時廣結善緣更能心想事成。廖大乙也提醒,參拜時不可披頭散髮、戴墨鏡,否則將會被視為不敬,而民眾跪下參拜時,應雙手合十恭祝天上聖母聖誕千秋,接著向媽祖說出過去1年的不如意,再祈求心願。此外,媽祖也特別疼惜服務業,所以從事仲介、保險或傳銷等業務工作的民眾可要把握今明兩天祈福。
演藝圈知名夫妻張庭與林瑞陽在大陸從事微商事業,近年越做越大,甚至擴及東南亞與台灣,但大陸禁止傳直銷也讓他們先前遭到立案調查,甚至兩人的社群軟體全遭到禁言,如今傳出兩人被罰了約21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9600萬)。張庭與林瑞陽公司遭罰約9600萬台幣。(圖/翻攝自庭秘密微博)大陸媒體《紅星新聞》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張庭公司遭到大陸政府立案調查已經4個月,因被查出有傳直銷事實,因而在去年9月遭到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927.99萬人民幣,以及罰款170萬人民幣,合計總共2097.99萬人民幣。張庭公司「TST庭秘密」也被湖北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相關公司在涉及傳銷的主營業務上的營收共91.71億元,獲利1927.99萬元人民幣。但調查單位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有正面回應,僅有一名工作人員鬆口「好像是有這麼這麼一回事」,但不清楚案件的詳細狀況,相關行政處罰消息也沒有公開,但兩人目前的社群軟體包含微博及抖音卻依舊遭禁言。
「台南豪宅王」上曜建設董事長張祐銘的創業歷程,精采程度不輸給他無償出借工地拍攝而成的電視劇《做工的人》。大學就創業的張祐銘,早年以「大都會連鎖網咖」年營收10億元稱霸,如今橫跨建築、IC設計、化工、網路科技,已是5家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的他,今年才49歲。張祐銘1973年生,土生土長台南人,父親曾任報社駐地特派記者,自小就聽遍父親分享形形色色人事物,對社會脈動相當敏銳;大學念的是機械系,卻偏愛跨系選修商業課程。雖家中非從商,張祐銘卻擁有超齡的商業頭腦和人生閱歷,且膽大過人。讀大學時,張祐銘看到同學為了賺生活費跑去當家教,他腦筋一動,在學校宿舍裡承接了學長留下的專線電話,到校外張貼傳單接家教案,再媒介給同學,憑著仲介的副業每月輕鬆坐收2、3萬元;大三更接觸直銷業、保險業,看好當時台灣投保率才1成多,還有很大的市場可以發揮,他把傳銷方式用在保險建立下線,在大四畢業前,月收入就達50萬元。張祐銘是家中長子,有1個弟弟、2個妹妹,他自曝家庭教育雖嚴格,但同時又是「自由奔放」,他上大學後就沒有再跟父母要過生活費,都是靠自己打工賺錢,爸爸也知道他從事保險工作,而且還是他的下線。(圖/張祐銘提供)1997年退伍後首次創業,張祐銘憑著保險超級業務員的實力,挑戰創立保險經紀人公司,才2年旗下就招攬了1、2千名經紀人,20多歲就已是月收入200多萬元的高薪族,並在高雄買下了套房和透天厝共7戶房子。保經事業步入穩定,喜歡挑戰、闖蕩的張祐銘,心中又觸發了創業念頭,當年正值網咖業興起,雖然市場已有眾多競爭者,但他似乎沒在怕,一頭栽入網咖連鎖事業,創立「大都會網路咖啡美食館」。「以前我玩新海爭霸、世紀帝國,當初開網咖只是想玩遊戲免費,為了做市場區隔,我提供燈光美氣氛佳的環境、最高級的電腦設備,沒有菸味、注重服務,再導入餐飲業,沒想到誤打誤撞挖了一大桶金。」由於大都會網咖有別於競爭者,以餐飲為主要收入,因此免費上網的犧牲打,在業界造成翻天覆地的動盪。拓點爭霸戰的故事場場精彩,他隨便舉台中為例,「當年台中網咖密集度最高的向上南路,整條街有36家網咖,上網費一小時40元,我在中間開了旗艦店,打出免費上網半年,半年後全收光只剩下大都會。」張祐銘表示,網咖半夜本來就沒什麼人,所以決定拿來做促銷免費上網,當時所有幹部都反對,結果實際執行效果出乎預料,為了搶免費上網,熱門到10點就有人排隊還排不到,同時帶動中班早班生意,營業額不降反升多了3成。(圖/翻攝自大都會網咖臉書、上曜集團提供)當年大都會展店所到之處,令同業聞風喪膽,免費上網表面看似紅海的廝殺,大都會卻靠優質餐飲收入,創造出一片新藍海,全盛時期在全台擁有40家店,一年營業額10億元。「我把做直銷複製下線的那一套拿來開連鎖店,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簡單的東西重複做,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再加上網咖老闆都是年輕人,大多沒有經營管理經驗,財團覺得複雜、沒錢賺,也不願意進來,大都會網咖就在這行業裡稱霸!」張祐銘開玩笑地說,當時父親看到他展店一家又一家,擔心泡沫化還一直勸他「麥擱弄啦!麥擱弄啦!」不過隨著時代轉變,網咖也碰上由盛而衰的挑戰,大都會如今僅剩不到10間店面。近幾年,大都會跟系統商研發了一套程式,只要沒有客人,閒置的電腦就會自動挖礦,一個月能產出好幾百萬的經濟效益。張祐銘說,「社會變化太快,需要不斷推陳出新、轉型去應變這個時代,NFT、虛擬貨幣、虛擬地產我也都有涉略,我喜歡新東西,對這些新創產業很有興趣。」大都會下一步怎麼走?張祐銘的回答不是「撐下去」或是「收起來」,他又拋出了新的想法,計畫利用大都會原有的餐飲資源,創造一個便當外送的品牌,「用現有資源擴張,這樣成本最低、風險最小。」張祐銘分享他經營的核心理念就是「創新」與「差異化」,面對產業趨勢變化快速,張祐銘隨時應變將夕陽產業淘汰轉型,和尋找下一個金雞母。張裕銘大學就靠著仲介家教、拉保險攢下不少創業資金,目前擔任上曜建設總經理、上裕營造董事長的宋育豪(左),其實是張祐銘大學就一起做創業的夥伴。(圖/林榮芳攝)
玫琳凱直銷公司在全球40個國家都有銷售據點,有350萬名美容顧問,年銷售額破50億美元,在台灣設立分公司也超過30年,但看似風光的商業傳奇背後似乎問題重重。本刊接獲多名曾在玫琳凱公司服務的美容顧問、督導投訴,該公司曾因要求未滿20歲的少年少女,以偽造監護人簽名、偷竊印章的方式加入直銷系統被罰款,但被罰後不僅沒有改過,甚至要求下線簽本票囤貨,害不少人負債累累。玫琳凱是源自美國的一個知名護膚彩妝品牌,由玫琳凱•艾施(Mary Kay Ash)創立於1963年,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艾迪生市(Addison, Texas)。該品牌主要是以直銷方式銷售皮膚保養品及彩妝,1991年來台設立分公司。獨自撫養3個子女、經濟拮据的玫琳凱創辦人玫琳凱•艾施(Mary Kay Ash),積極創業成為商業女巨擘,擁有龐大的美容帝國。(圖/翻攝畫面)本刊調查,玫琳凱的部分產品在2015年至2022年間,曾遭到台北市衛生局以涉嫌廣告不實、廣告違規為由加以處分;此外,2009年時該公司就曾被公平會以「招募未成年人為參加人,未事先取得該參加人法定代理人之書面同意」,違反「多層次傳銷管理辦法」被處罰30萬元,但顯然玫琳凱並未因此學到教訓,私下仍持續進行違法招募。「原以為加入玫琳凱,可以為自己賺點零用錢,但最後卻負債累累」,講起當時受到上線蠱惑,A小姐心中就有滿滿的懊悔。「加入玫琳凱時,我正在讀大學,只是好奇想了解直銷,他們就用話術洗腦我加入,還要我偽造父母的簽名。」本刊調查,長相貌美的A小姐,在社群軟體Instagram上常分享自己的美妝心得,2018年6月間她接到玫琳凱的美容顧問私訊,詢問可不可以當彩妝模特兒,並相約碰面,但A小姐一進到會場,就有好幾個美容顧問以及A小姐後來的上線張姓女子包圍,鼓吹她加入銷售行業。「當時心中雖然覺得有點奇怪,但想說可以多賺點零用錢,所以是有考慮加入。」A小姐說,但根據規定,未滿20歲的人在民法上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若要加入直銷體系需要父母同意,豈料張女等人竟煽動她冒用父母簽名,為的就是拉下線。「張小姐一直強調,『我當時加入也是我自己簽名。』要我也像她一樣自己簽。」A小姐回想起當時加入經過這麼說,然而,滿懷衝勁加入玫琳凱的A小姐,最後卻讓自己陷入財務深淵。A小姐控訴,自己加入後,就被上線要求以當時自己加入的經過,如法炮製,利用社群軟體私訊功能,到處私訊給對美妝有興趣的民眾,邀請她們當彩妝模特兒,將人誆騙到現場後,便開始洗腦對方加入直銷,碰到未成年人則要她們偽造簽名,甚至偷竊父母印章。「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奇怪,也有跟公司反映過,但就是沒人處理,當時我已經買了許多產品,沒賣出去就會負債。」A小姐表示,由於直到了2019年7月仍沒有收入進帳,還負債10萬多元,因此只能黯然退出。除了用非法手段拉下線,在玫琳凱公司超過6年、並多次稱霸玫琳凱公司銷售榜的督導王姓女子也踢爆,該間公司有位頂級業務為了衝高下線業績,還要求下線們要老公簽本票借錢買產品,她知道就有人曾簽下50萬元的本票,但買下的貨根本賣不出去,害不少加入該銷售團隊的美容顧問負債累累、被迫退場。「我上網踢爆玫琳凱的醜聞,但最後卻被公司無理開除。」王女說,只盼有關單位能夠盡快介入,別讓更多懷抱美容夢的民眾誤入直銷陷阱,跌入財務深淵。2009年玫琳凱公司曾因違法招募未成年人,遭公平交易委員會開罰30萬元。(圖/翻攝畫面)對此,玫琳凱公司透過委任律師表示,針對公司部分人員以「徵彩妝模特兒為由招募下線」,公司嚴格禁止,一旦收到此類投訴,會立即展開調查,若查證屬實,將會進行懲處。至於遭控鼓吹未滿20歲少年少女偷竊家長印章或偽造簽名加入直銷團隊一事,玫琳凱則表示,未成年人要參加前,都會要求其取得法定代理人的書面允許,公司亦有專人對所有加入者進行審核。另有關「要求下線簽本票囤貨」一事,律師則強調,依據玫琳凱公司與美容顧問間之協議,公司嚴格禁止美容顧問以預先支借金錢或簽發本票擔保的方式購入商品,目前查無此類事件發生。最後針對王女遭無理由解僱一事,律師則說,公司去年9月間對其啟動全面性評估後,認為王女行為與玫琳凱公司政策與規範不符,且已對公司的內外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與其終止合作關係;另對於王女不實誹謗及人身攻擊,並惡意曲解公司制度與政策,玫琳凱也已委任律師就其侵權行為提出民事求償和刑事告訴,追究其法律責任。
比起傳統冒進式的開店,賺進第一桶金失敗者不計其數,「麗富康」主打專業技術的創業模式,結合直銷制度重視團隊經營的特點,能保障美容專業技術的無私傳授,將技術與商品完美結合,除了大大降低傳統創業開拓客戶的風險,並且一開店就是站在成功者的起點上,更能提早實現財富自由。傳統展店必須冒著開闢客源與技術精進的難題,但「麗富康」將技術傳承與商品結合,讓欲創業的人少走冤枉路,圖為2017年技術老師研習營,講師正說明用具消毒要點。全台店面破百 「麗富康」打造美容王國與一般傳直銷大異其趣,以生技保健食品與美容保養品為主力的「麗富康」,目前輔導全台經銷商開立實體美容店面已過百家,且持續增長,不少都是年收入淨利過百萬的燙金店面,業者表示,只要位階達到「協理」且取得公司半年教育訓練的結訓證書,就可以申請開設實體店面,多年來已經幫助不少人賺進第一桶金,同為總監的廖安霈姊妹便是最佳例子。「麗富康」打造美容王國,目前全台經銷商展店數已經破百。傳統創業客源為隱憂 「麗富康」技術與體制優勢打底「其實一開始是爸媽先接觸麗富康,後來到店家幫忙之後發現產品能協助不少人,讓我開始嚮往當技術老師,高中畢業後就入行至今,一待就是十多年。」從早期投入開店到現在傳承自身經驗培養學生創業,姊姊廖安霈一路走來頗有感觸;而妹妹廖家蓁則在大學畢業後,隨著姐姐步伐投入麗富康,目前則已協助底下夥伴在彰化、台中、埔里、高雄展店。廖家蓁表示,比起傳統創業的艱辛,結合直銷制度的創業模式,你不會害怕教出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她在開店上反而無後顧之憂。廖安霈加入「麗富康」至今已經十餘年,從早期投入展店,如今更成了協助學員的重要推手。「小學時爸媽是經營水族館,傳統創業很辛苦,需要大量的進貨,而且不一定有客源,又得隨時擔心同業的削價競爭。」廖家蓁回憶道。而「麗富康事業」的通路創業模式,是先由經營客源著手,最後再進階至開店階段,因此一般開業最令人擔憂的客源,反倒迎刃而解,成了最放心之處,而且店與店之間,更不存在「削價競爭」與「技術藏私」的疑慮。廖家蓁指出:「在體系下開店團隊經營起來後自然就有客源,至於削價競爭根本不存在,因為公司規定只有會員價與零售價,價格很透明。」廖家蓁認為「麗富康」體制的優勢,店與店之間,不存在「削價競爭」與「技術藏私」的疑慮。有的人在開店中追尋成就感,有的則是因為產品受惠從愛用「粉絲」到義無反顧投身體系,八年級生、已是協理的邰敬庭便是其中一例。本是職業軍人的邰敬庭,從軍時飽受痘痘困擾,甚至讓他相當自卑,連直視別人都不敢,「我當時滿臉痘痘,兩側凹凸不平,已經困擾了我十年之久,只要家人提到皮膚,我就不開心。」後來因緣際會使用產品後,膚況大為改善,顯著的成效不僅讓他找回自信,更讓他嗅到了商機,「當時在照顧皮膚那一個多月時間,我就坐在店裡面觀察,人潮川流不息,我覺得很有市場,便找妹妹一同加入。」本是職業軍人的邰敬庭,因自身困擾接觸「麗富康」,並從中發掘商機,八年級生的他如今已是協理。教育訓練、團隊挹注 打造百萬金店面邰敬庭認為,一般多層次傳銷,就僅是單純的「銷售關係」,然而擁有實體店面後,讓消費者可以明顯感受到店家提供的服務,從而產生許多夥伴,「因為我們的制度,一定會有團隊、學生,所以會輔導開店,加上公司教育訓練很完善,這是傳統開店模式無法達到的。」哥哥親身經歷的「改頭換面」,讓妹妹邰歆甯看了很有感,加深了信心,也讓兄妹一同經營展店。她同樣表示,擁有屬於自己的店面,能讓人與人之間接觸更多了溫度,而且能讓前來的民眾安心,覺得更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在客源穩定下,不僅結交更多朋友,財富收入也明顯增加,「能夠開店真的很棒,我很珍惜與客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就像朋友與家人;而且收入增加,像是前年我就帶著全家一同到法國旅遊,未來一年預期目標,希望店面淨利能再翻倍成長,並協助學生成功展店。」邰歆甯笑說。邰歆甯與哥哥一同展店,她認為「麗富康」體制能帶來穩定客源,財富收入也明顯增加。開店「門檻」友善 實現財富自由共同投入「麗富康」展店體系的,有姊妹、兄妹,也有情侶,如黃文揚與戚美君這兩位總監便是如此。已經輔導體系夥伴打造10家店以上的黃文揚成果輝煌,堪稱「展店達人」,除了對於公司多元的產品深具信心外,他認為在麗富康創業,「門檻」十分友善,即便對非本科系來說,也能游刃有餘。黃文揚與戚美君這對情侶也因為認同「麗富康」而加入,他們認為在麗富康創業,「門檻」十分友善。黃文揚指出,麗富康體系有公司資源挹注,獲致成功將更容易。黃文揚說:「一般開店若非本科系,就是要有充裕的資金當靠山,但在麗富康體系內,像我這種既無經驗又沒背景的,在公司資源挹注下,很容易取得成功。」他表示,一開始開店時,內心難免忐忑不安,不過後來發覺台灣美容市場極大,配合公司多樣化且推陳出新的產品,競爭力十足,「過去的我不懂得跟家人對話,不會溝通,然而開店後額外收穫,除了踏實外,也讓我跟家人間產生良好互動。」2018年技術老師研習營-美容案例研討。對戚美君來說,與另一半若有打算共同經營未來,一起進入體系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有了經營實體店面的機會,她覺得在人脈經營與收入上裨益更多,「多了老闆的身分後,感覺更在人生道路上做出一番成績,而原本還有疑慮的家人,了解過後就轉為支持,不僅得到更多尊重,收入也明顯增加」。戚美君表示,「麗富康事業」不單是銷售,更有實體店面的經營與技術的傳承,「我並不是人脈好才進體系,而是在麗富康完善的創業輔導系統之下,自然就能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台灣知名藝人林瑞陽與張庭在大陸經商多年,據傳身價逾1200億台幣,日前卻爆出他們涉嫌違法傳銷,兩人也因此神隱近2個月。不過上月29日,林瑞陽透過影片向大家拜年,看起來相當平靜,近日張庭還被發現現身直播帶貨,出場方式立刻掀起熱議。張庭已許久未公開露面,沒想到10日卻突然現身直播,但出場方式相當奇怪,並非本人在現場直播,從畫面可以看到直播間中擺滿產品,一旁播的是張庭之前拍攝的廣告宣傳片,現場完全沒有主播,奇特出場方式讓網友看了相當傻眼,紛紛留言「噁心死了他們夫妻」、「怎麼還不蹲牢」、「都不要臉了嗎」、「想賺錢想瘋了」、「還沒有被抓?」張庭現身直播。(圖/翻攝微博)其實過年期間就有大陸網友拍到疑似張庭夫婦帶著12歲女兒現身上海街頭逛街,雖然照片只拍到一家3口背影,不過影像中顯眼的白髮男子疑似就是林瑞陽,身旁還跟著一名穿紅色大衣的女子,被猜測就是張庭,夫妻倆逛街時全程低著頭,狀態相當低調,看起來不願被認出來。
台灣知名藝人林瑞陽與張庭在大陸經商多年,據傳身價逾1200億台幣,日前卻爆出他們涉嫌違法傳銷,兩人也因此神隱近2個月,不過上月29日林瑞陽透過影片向大家拜年,看起來相當平靜,引起網友熱議,近日更有大陸網友直擊林瑞陽、張庭帶著女兒現身上海街頭,不過3人全程低著頭走路,相當低調。爆發違法傳銷爭議後,張庭與林瑞陽夫妻倆行蹤引人注目,在過年期間就有中國大陸網友拍攝照片,顯示疑似張庭夫婦帶著12歲女兒現身上海街頭逛街,雖然照片只拍到一家3口背影,不過影像中顯眼的白髮男子疑似就是林瑞陽,其身旁還跟著一名穿紅色大衣的女子,被猜測就是張庭。張庭、林瑞陽一家3口,過年期間疑似被網友直擊現身上海街頭。(圖/翻攝自微博)網友指出,張庭與林瑞陽夫妻倆逛街時全程低著頭,狀態相當低調疑似不願被認出來,還有人留言稱張庭夫婦這麼有錢,居然還會逛上海的折扣店,讓人有些意外。事實上,林瑞陽上月29日發布拜年影片,當時他氣色相當不錯,看似心情並未受爭議影響,不過張庭卻也在日前被傳,帶著女兒爆哭道歉,影片中她站在12歲的女兒身後,女兒跟著哭泣,並做出雙手交握求饒的姿勢。如今一家3口現身上海街頭,是否代表爭議已落幕?再度引起網友討論。林瑞陽年前發布拜年影片,氣色看起來相當不錯。(圖/翻攝自微博)
台灣知名藝人林瑞陽與張庭在大陸經商多年,據傳身價逾1200億台幣,日前卻爆出他們涉嫌違法傳銷,兩人也因此神隱近2個月,神明代言人沈嶸老師25日才針對他們的狀態進行通靈分析,發現林瑞陽積極尋求各種方法企圖保住事業,讓自己看似不受影響,反觀張庭則是整個人大崩潰中。果然,林瑞陽終於在29日現身,透過影片向大家拜年,看起來心情相當平靜,還引發網友一番討論。51歲女星張庭與昔日「瓊瑤小生」林瑞陽結婚後,於2013年創立日化用品品牌「TST庭秘密」,以化妝品、護膚品為主打品類,主要透過線上商城和線下實體店進行銷售,品牌版圖擴及台灣與東南亞,相傳累積了至少1200億身家。但根據大陸官方公告,「TST庭秘密」的運營主體達爾威公司早在2021年6月5日因涉嫌利用網路從事傳銷活動被查處,外傳當局凍結資金高達台幣26億元。而夫妻兩人自2021年12月底消息爆發後就神隱,直到近2個月後的1月24日,網路突然瘋傳張庭帶女兒爆哭道歉的影片,影片中她站在12歲的女兒身後,女兒也跟著哭泣,並做出雙手交握求饒的姿勢,影片上還押字「張庭公司面臨查封快倒閉,求求大家不要罵女兒,心理受不了真的快倒下了」。神明代言人沈嶸老師25日針對林瑞陽夫妻的現況進行通靈,指出他們「目前處境非常慘」,張庭認為這次事件相當嚴重,必須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活在極度的恐懼中,整個人大崩潰還有點歇斯底里,而林瑞陽則不惜動用各種方式拯救自己的事業,目前正在積極尋求各方的關係讓自己脫困,也因此必須保持自己看似不受影響的形象。果然,林瑞陽29日透過影片拜早年,氣色看起來相當不錯,心情似乎未受影響,他在影片中說道:「親愛的家人,大家好!過年了,希望你們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家人。」但對比張庭先前流出的崩潰爆哭影片,反而令網友憤怒,認為他不應該在妻子醜態影片後裝的好像沒事人一樣。沈嶸指出,不論兩人私下的狀況為何,對外都會盡力展現符合中國人民期待的態度,但目前林瑞陽與張庭也陷入兩難,要是全面認錯,會顯得他們的商業模式有問題,但若死不認錯又像是不知悔改,兩人正面臨態度上的抉擇。張庭內心相當明白,過去擁有的許多東西將會化為烏有,已經做好最壞打算;而林瑞陽目前正奮力一搏,積極處理問題中,未來還有很多變數,但前途堪慮。張庭爆哭拍影片,林瑞陽卻好像沒事一樣正常拜年。(合成圖/翻攝自微博)
女星張庭與林瑞陽在大陸經營微商化妝品公司,事業版圖擴及台灣與東南亞,不料近日突然遭大陸官方凍結26億資金,2人的社群軟體也遭到禁言,被指控涉嫌傳銷,隨後消失在直播帶貨圈。沉寂近2個月,林瑞陽今(29)日終於現身,透過影片向大家拜早年,心情看上去相當平靜,引發網友討論。據了解,張庭與林瑞陽近年在大陸成立微商公司,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相傳累積了至少1200億身家,不料年初卻傳出2人疑似遭官方盯上,被指控涉嫌傳直銷賺取暴利,更驚爆夫妻名下共26億元台幣的資產遭到凍結,2人隨即不知去向,直到日前網路流傳一段張庭戴著口罩掩面哭泣的影片,如今林瑞陽也現身了。林瑞陽今日透過影片拜早年,提到「親愛的家人,大家好!過年了,希望你們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家人」,氣色看起來相當不錯,心情似乎未受影響。對比之下,張庭在先前流出的影片中,則是站在12歲的女兒身後掩面痛哭,就連女兒也跟著哭泣,並做出雙手求饒的姿勢,疑似是在求得某人原諒,令人不捨。林瑞陽拜年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認為,夫妻倆先前應該是在避風頭,現在可能已經雨過天晴,所以才能如此大動作復出;也有人直言,林瑞陽應該是透過拜年方式報平安,忍不住狠酸「怎麼還在啊」、「讓張庭和女兒拍出醜的影片,自己拍這種正經的,可見他的陰謀!」林瑞陽現身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