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批採購BNT兒童疫苗今上午抵台 62.4萬劑供6個月至4歲幼兒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表示,今(2022)年第二批採購Pfizer-BioNTech幼兒劑型疫苗62.4萬劑,於今日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給6個月至4歲幼兒基礎劑接種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今年採購的幼兒劑型疫苗已全數到貨。

才控買BNT陸方曾作梗 歐盟火速給EUA 指揮中心買不買受矚目
歐盟9月12日審核通過BNT的BA.4/5疫苗緊急授權,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日也突然改口,指莫德納、BNT兩家公司已向我方說明「最快9月下旬提供相關資料」,即可審查。由於王必勝昨日還強調,去年衛福部買不到BNT疫苗是因「中國大陸作梗」,如今BNTBA.4/5疫苗取得國外緊急授權,國際上適合12到17歲青少年接種的BA.4/5疫苗也仍只有BNT,指揮中心是否採購?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歐盟核准BNTBA.4/5疫苗,陳宜民指出,BNT BA.4/5疫苗是目前唯一適合青少年接種的次世代疫苗,呼籲指揮中心儘速採購。(圖/報系資料照)藍委指出,執政黨辦不到的事推給中國大陸就能「死無對證」,只能等日後歷史解密,但該藍委也說,去年衛福部買不到BNT疫苗,但慈濟、永齡卻出手捐贈,王必勝指「政府買不到BNT是中方作梗」,那後來衛福部買到了BNT兒童疫苗,所以是「中方突然不作梗了」,指揮中心要不要將讓大陸不作梗的「撇步」一併公開?國民黨智庫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教授說,目前看來,唯一能讓12歲到17歲青少年施打的BA.4/5疫苗,恐怕仍只有BNA BA.4/5疫苗一種,莫德納BA.4/5疫苗雖然在美國已經取得緊急授權,但是仍未開放青少年及兒童施打,而照目前新冠病毒不斷快速變種,國際疫苗界也只有mRNA(信史核醣核酸)疫苗能夠配合最新病毒株延製有效疫苗,短期內,採購莫德納或BNT BA.4/5疫苗恐怕是各國政府有限的選擇。陳宜民說,指揮中心去年就預購次世代疫苗,根據國民黨立院黨團資料顯示,原本指揮中心欲採購的是BA.1疫苗,也已經給予EUA,但美國早在今年六月就要求莫德納研製BA.4/5疫苗,堅持不發給已經完成研發的BA.1疫苗EUA,指揮中心有沒有超前部署?若按照國民黨團掌握的資料,去年慈濟、永齡捐贈BNT疫苗時,合約上都標註「以該廠最新疫苗履約」,指揮中心若去年已預購次世代進口疫苗,合約是否也標註,請莫德納以「最新疫苗履約」?陳宜民說,王必勝指揮官指去年衛福部買不到BNT是因為中國大陸從中作梗,無論真相為何,指揮中心後來採購BNT兒童疫苗,至少代表中國大陸當時不作梗了,如今指揮中心又說要買BA.4/5疫苗,但能夠適合青少年、甚至兒童施打,按照美國FDA資料顯示,仍僅有BNT BA.4/5疫苗,許多家長也擔心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較大、怕小孩「扛不住」,他呼籲指揮中心應儘速說明,除了已經預購的莫德納疫苗外,要不要買BNT BA.4/5疫苗,數量是否夠所有青少年接種?陳宜民指出,去年慈濟證嚴法師就是因為擔心台灣的青少年無疫苗可打,堅持求見蔡總統,懇請讓慈濟捐贈疫苗,感動許多民眾,出家人慈悲為懷,不扯政治,他希望指揮中心同樣也能以蒼生為念,儘速採購適合12歲到17歲青少年接種的BA.4/5疫苗,避免BA.4/5疫情在校園中爆發,更不要讓青少年染疫後將病毒帶回家,感染免疫力更弱的家中老人,讓國人再陷入因疫情生離死別的循環。

5至11歲兒童何時接種第3劑?王必勝曝「最快開打時間」 擬再擴大第4劑對象
變異株BA.5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外界關心5至11歲兒童何時開打追加劑?對此,指揮官王必勝指出,5到11歲的第2劑是6月接種,而第2劑及第3劑間隔時間仍建議為5個月,因此要到11月才會開打第3劑。另外,指揮中心表示,不排除將50歲以下年齡層,納入追加施打第4劑疫苗。隨著進入秋季,國內確診數開始攀升,許多家長關切5至11歲兒童疫苗施打第2劑至今已經滿3個月,是否將會提前開放接種追加劑。對此,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5到11歲的第2劑是6月接種,要到11月才會開打第3劑,如若要縮短間隔時間,會再視科學證據和實際需要,根據決議修正縮短為3個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美國CDC建議5至11歲的第3劑疫苗施打間隔為5個月,之前我國開會討論只放寬12至17歲年齡層的疫苗間隔為3個月,其中並不包括5至11歲兒童。至於是否下修第4劑年齡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第三階段不排除納入50歲以下,開放追加施打第4劑疫苗,但仍需等疫苗到貨後進一步討論。

60.255萬劑BNT疫苗抵台! 12-17歲青少年將優先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今(2022)年第二批採購Pfizer-BioNTech成人劑型疫苗60.255萬劑,於今日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1日,將優先提供給12-17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使用。指揮中心指出,已於今年4月28日及7月21日與香港復星公司及德國BioNTech公司簽署COVID-19疫苗供應協議及第一次修正合約,並與美國Pfizer公司及德國BioNTech公司簽署兒童疫苗補充協議及第一次修正合約,供應330萬劑兒童劑型、190萬劑幼兒劑型及180萬劑成人劑型疫苗,並視需求擴充400萬劑成人劑型疫苗,以因應SARS-CoV-2變異病毒株之威脅。目前共計到貨220.32萬劑兒童劑型、127.2萬劑幼兒劑型、246.051萬劑成人劑型疫苗。

疫情升溫確定 王必勝曝接下來疫情高點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今日確診數來到近期新高,比上周上升百分之15,顯示疫情升溫已經確定。在99.5%都是輕症、無症狀個案的前提下,最需要的是保護脆弱族群,即高齡、兒童族群。面對疫情確定上升,外界關注接下來的高峰期會落在什麼時候。對此,王必勝表示,這周開始,疫情明確向上,根據我們內部的模型推估,9月中下旬將是疫情高點,隨著每周資料進來,會再修正模型預測。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將持續機構住民的篩檢、給藥機制,也會加強65歲以上民眾,有症狀的時候趕快進行篩檢,確診後趕快給藥,相關的措施這2天也會趕快提出來。另外,也會鼓勵兒童疫苗施打,入校接種疫苗,讓疫苗施打更順利、疫苗覆蓋率更完整,並維持確診兒童就醫順暢,原先的綠色通道、專責病房等醫療資源也會讓他充足。與此同時,王必勝也提醒長者、幼兒依建議繼續施打疫苗,未施打的長者和幼兒應減少出入人潮眾多的場合,避免外出用餐。對於長者、幼兒的照顧者,接觸前應確實洗手,適時戴上口罩。若長者、幼兒有症狀,照顧者應協助就醫。

今年第一批幼兒BNT疫苗127.68萬劑今上午抵台 適用對象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今(2022)年第一批採購Pfizer-BioNTech幼兒劑型疫苗127.68萬劑,於今日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檢驗封緘預估8月26日完成,預計8月27日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再提供給6個月至4歲幼兒基礎劑接種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指揮中心指出,已於今年7月21日與香港復星公司及德國BioNTech公司簽署COVID-19疫苗供應協議第一次修正合約,並與美國Pfizer公司及德國BioNTech公司簽署兒童疫苗補充協議第一次修正合約,預定供應190萬劑幼兒劑型及110萬劑兒童劑型疫苗做為幼兒基礎劑(3劑)及兒童基礎劑(2劑)或追加劑使用。(圖/指揮中心提供)

審計部公布5倍券效益打臉行政院 張其祿:重蹈覆轍債留子孫
立委張其祿今(1)日指出,行政院去年10月執意推出振興5倍券,宣稱將帶來逾2000億元經濟效益,但根據審計部公布決算審核報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評估經濟效益僅1200億元,與當初宣稱的2000億元效益落差800億元,而且推廣數位支付的執行率也僅有1.53%,直接打臉行政院。他呼籲,政府不要再以疫情為名舉債大撤幣,再次加重債留子孫的後果。張其祿表示,依審計部7月28日公布的審核報告指出,當中約2萬4000餘位弱勢民眾未領5倍券,其中3000餘位未領取3倍券,未領券面額逾1億2000萬餘元;另外,政府為鼓勵數位綁定5倍券,加碼抽籤發放500好食券,但數位綁定成果僅18%,未達預設20%目標,推廣店家使用行動支付執行率也僅達1.53%。張其祿指出,之前發3倍劵後,審計部就曾指出效益不佳,在野黨也接連砲轟、提醒,但蔡政府仍堅持「重蹈覆轍、貪圖便宜行事」,濫用舉債的防疫紓困振興預算進行普惠式大撒幣,不但無法精準達到「先防疫、後紓困振興」,更造成了公帑浪費;相關浪費掉的預算若當時拿來先行採購兒童疫苗、快篩及提供第一線醫護運用,也許就能降低今年四月後的嚴重疫情,減少國人所受衝擊。張其祿直言,面對近三年新冠肺炎嚴重疫情,蔡政府以緊急名義大舉舉債,卻未謹守財政紀律,施政最後未達標,一錯再錯埋下了債留子孫的隱憂;在野黨只能再以更高強度的監督,要求蔡政府務必檢討改善。

BA.5再爆社區感染!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揭流行時間點 單日病例恐破3萬
最近國內又出現了第2起本土社區感染的BA.5個案,目前已累積有12人陽性確診。對此,台大醫院今天(26日)上午舉辦了「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大流行後的新冠肺炎防疫新思維記者會」加以因應,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受邀參加並表示,BA.4、BA.5的流行時間點約在8月15日至8月底之間,且若發生大規模流行,單日病例可能會再度突破3萬例大關。台大醫院今天(26日)上午舉辦記者會,並邀請陳秀熙分析BA.4、BA.5可能帶給台灣防疫的衝擊。他在記者會指出,台灣的自然感染與追加劑接種,已經築起免疫防火牆,本來在沒有BA.4、BA.5侵襲的情況下,台灣病例應該可以在8月底降至萬例以下,但是BA.2與BA.4、BA.5目前都已侵入台灣,單日病例應該會繼續維持在1~2萬,且若發生大規模流行,單日病例可能再次突破3萬例大關。同時陳秀熙還以世界流行趨勢推估,以往BA.4、BA.5的病例占比從20%升至40%需要約26天,從40%升至60%則只需要11天,因此推算BA.4、BA.5在台灣的流行時間點約莫在8月15日到8月底之間。陳秀熙強調,台灣的自然感染、追加劑接種,已經築起新冠免疫防火牆,對台灣威脅不至於太大,雖然仍有少數群聚感染,但大多也會屬於無症狀、輕症個案,不會造成太多重症病例。不過國外研究發現,BA.5以及更新的亞變種BA.2.75擁有免疫逃脫能力,可能會出現更多重複感染的現象。至於邊境解封方面,新上任的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兒童疫苗覆蓋率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會進一步考慮出入境解封的問題。陳秀熙也指出,台灣對於兒童疫苗的施打、高危險族群的追加劑施打是有必要的,尤其是BA.4、BA.5在全球許多國家的染疫占比都超過了70%,感染人數若增加,自然免疫保護力也會形成,所以台灣其實可以效法國際的邊境解封,並盡快跟上腳步與其接軌。

北市開設3種兒童疫苗接種管道 8月1日開放線上預約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11日宣布5至11歲兒童第2劑疫苗間隔縮短為4至8周,北市教育局及衛生局持續合作,開設3種兒童疫苗接種管道提供家長選擇,已規畫8月13日於12校開設接種站。教育局表示,12所學校包含健康國小、光復國小、金華國中、中正國小、忠孝國小、建成國中、西園國小、溪口國小、修德國小、明湖國小、士林國小及關渡國小開設兒童疫苗接種站,提供5-11歲BNT疫苗第1劑、第2劑及6-11歲莫德納疫苗第1、2劑接種,只要是就讀台北市國小及幼兒園5-11歲學生,均可參加本次設站集中接種。台北市為於111學年度開學前努力提升校園防疫力,及便利家長陪同孩子接種疫苗,教育局偕同衛生局及醫療院所訂於8月13日於12所學校辦理5至11歲兒童莫德納及BNT疫苗1、2劑集中接種,並自即日起至8月1日中午12時開放家長登記預約(預約網址:https://forms.gle/VANZSfkcZ8PknNz18)。

3+11真相未明 國民黨問陳時中 邀范雲、林昶佐入團隊是酬庸嗎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日卸下衛福部長及防疫指揮官,正式投入市長選戰,國民黨今天也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自吹自擂防疫成果,其實牛皮早就吹破,不僅兒童疫苗未能超前部署,兒童染疫死亡率還比鄰近國家日韓星更高。此刻陳時中還延攬反對公開「3+11」會議記錄的范雲跟林昶佐進競選團隊,難道是要組成「3+11台北隊」,又將成為台北市政破口?國民黨今天召開「民進黨顧慘全台灣:陳時中組3+11台北隊 還想顧台北?」記者會,國民黨副秘書長兼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指出,昨日指揮中心防疫記者會竟上演陳時中與王必勝「背心交接」戲碼,王必勝還上前獻花支持陳時中,女主持人更說「祝福陳前指揮官卸下防疫指揮官後,心想事成,一帆風順」。她表示,過去防疫記者會一定是通報病例數字與公布最新防疫政策,現在竟變成陳時中的競選造勢做秀場合,究竟防疫記者會是防疫重要,還是陳時中的選舉重要?國民黨指出,民進黨宣稱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二,但民進黨政府未能「超前部署」兒童疫苗,在蔡英文政府4月6日宣布「與病毒共存」後,到5月16日才有首批77.76萬劑兒童疫苗到貨,這期間「許多孩子都走了」,究竟誰要負責?後來家長才在臺灣疫情緊繃的背景下,積極讓兒童來施打疫苗,更有家長是冒著大雨排隊搶著打兒童疫苗,現在民進黨怎能將此當作防疫政績?針對民進黨宣稱「抗病毒藥物投藥率世界第一」,國民黨質疑,早在五月份,台大藥學院院長沈麗娟就曾表示有居家照護病人為了拿口服抗病毒藥品,向5家醫院領藥都失敗,包括有的醫院沒有備藥,或只願意提供慢性用藥不給口服藥等。抗病毒藥物難以取得就算了,陳時中任內竟然還在考慮將中醫的清冠一號由公費改為自費。作為政府,民進黨防疫政策屢屢慢半拍,如果說台灣這幾年來防疫有什麼成就,也是人民齊心協力、主動積極配合防疫才有的。從「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之亂」到「火化之亂」等等,都是民進黨政府造成,陳時中其實根本是在拖人民後腿。國民黨指出,台灣過去嚴守邊境有成,有段時間長期少有病例,之所以最終仍然破功,就是「3+11」政策。但針對「3+11」政策的形成過程,陳時中一直說不清楚,結果現在竟然延攬范雲跟林昶佐進台北市長競選團隊。國民黨表示,范雲就是為了「3+11」政策在立法院開協調會的人,而林昶佐明明是中正萬華的立委,竟高呼「萬華是破口」,更與范雲一起投票反對公開「3+11」會議紀錄。林昶佐還曾彎腰恭迎陳時中,現在被延攬為陳時中競選團隊一員,這算酬庸嗎?陳時中率領范雲和林昶佐組成的「3+11台北隊」,會為台北市政帶來「破口」嗎?

若市政交給陳時中放心嗎? 柯文哲回若沒訓練 市政恐要脫節兩年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進行任內最後一次對議會施政報告,他在回答議員質詢、是否放心將市政交給陳時中?柯文哲回答,如果繼任者沒訓練、沒準備,市政至少會脫節兩年。台北市議員李慶元在質詢時表示,從疫苗之亂、快篩之亂到兒童疫苗之亂,陳時中身為指揮官及衛福部長,連應有的醫療專業都無法做好,導致疫情染疫後中重症的民眾很多,受害者原本還想對陳時中算帳,結果帳還沒算陳時中就要卸任,辭職參選台北市長,他追問柯文哲,市府團隊在台北市辛苦經營八年,會放心將市政交給陳時中、讓陳時中治理北市嗎?。柯文哲答詢時表示,台北市政要花時間才能弄清楚,如果市長是空降,不太容易(弄清楚),如果沒訓練又沒準備,至少會脫節兩年,李慶元又問,柯市長當年當選後,有否有「脫節」的感覺,柯則坦言,他花了兩年時間才搞清楚市政。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在質詢柯文哲時指出,陳時中自評防疫表現及格,陳時中身為防疫指揮官,在北市各種作為,柯文哲會給幾分?柯文哲文言則說「拜託,別問我好不好,我們(台北市)從頭到尾都是自主應變」。徐巧芯追問柯文哲,陳時中曾說「新冠肺炎疫苗採購、快篩、藥物都值得驕傲」,但從北市角度看,指揮中心配給北市的疫苗量是否夠?柯文哲回答,陳時中之後一定得回答一個問題「是否曾經擋BNT疫苗進入台灣?」,如果到時候捐贈BNT疫苗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跳出來打陳時中,陳時中要怎麼辦?至於陳時中說,快篩、藥物值得驕傲,柯文哲聽到該問題後問,陳時中真的這樣說嗎?「那陳時中應該換一個小編」,徐巧芯也追問,外傳陳時中的參選文宣是由蔡總統文膽林錦昌「代筆」,柯P的意思是建議陳時中應撤換林錦昌嗎?柯文哲說,林錦昌「是大編不是小編」。

好猶豫!5歲以下孩童打疫苗? 「美國7000位幼兒」接種後結果曝光
45萬劑莫德納兒童疫苗抵台,該不該讓6個月到5歲之間的小小孩施打?會不會產生副作用?許多父母都陷入天人交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以國外目前的臨床試驗來看,可以降低重症率、死亡率,長新冠肺炎和MIS-C的副作用,因此,還是建議家長讓小小孩施打。陳思融表示,莫德納目前在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報告,臨床試驗作了超過7000個嬰幼童,並沒有嚴重的副作用,也沒有併發心肌炎的報告。只是小小孩打完疫苗可能會出現低燒,比較疲倦、哭鬧等症狀,但是跟常規施打疫苗的狀況差不多,一兩天就緩解,並沒有因為施打莫德納疫苗出現比較嚴重的副作用。陳思融也說,6個月寶寶施打疫苗後,如果出現不適,可能也不太會表達,建議父母親可以觀察寶寶的食慾、活力,如果是小小孩有心肌炎,可能的表現會出現6大症狀,包含嘔吐,嗜睡,呼吸喘,冒冷汗,或是膚色比較慘白,小朋友活力很明顯下降,一定要儘速帶小孩來就醫。陳思融指出,如果6個月到5歲寶寶曾經確診,3個月內體內的covid-19 抗體是高的,因此,建議確診後,從發病日期3個月後,再去施打疫苗即可。跟其他常規疫苗目前國內與國際專家都建議可以同時施打、不同部位即可,到時再看CDC更新的指引。至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目前還沒有任何核可的疫苗可以施打,建議懷孕媽咪在寶寶出生以前,完整接種三劑,因為研究發現,孕婦施打mRNA COVID疫苗在寶寶出生後6個月內,可以降低寶寶6成因為covid-19必須住院的比例,抗體通過胎盤的機率是高的,對6個月以下的寶寶來說,是有效的保護力。

臺大數據!兒童重症「5成有腦血管病變」 8歲與12歲男童併發中風
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團隊今天上午召開「小朋友確診怎麼辦,兒童疫苗該如何施打」認識兒童疫苗記者會,會中提醒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會導致中風與腦血管病變,臺大醫院近期就收治了8歲及12歲男童確診併發中風個案,其中12歲男童發燒併右側麻木無力,MRI顯示腦部有多處病變,屬於輕微中風,沒有接受特別治療,已經出院,輕微右肢體麻木無力逐漸恢復。8歲男孩染疫後出現發燒和局部抽搐,肝腎功能異常,磁振造影顯示發炎反應並局部缺血、明顯血管病變,不過給予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已經出院、恢復良好。臺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李旺祚表示,兒童重症有許多會出現神經系統的異常,腦炎與疑似腦炎的個案明顯比原始武漢病毒株高10倍;腦血管病變比例高,臨床上有做磁振照影的兒童,約4、5成發現有腦血管病變問題,須特別留意;中風與腦血管病變也是感染新冠兒童的常見併發症。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指出,兒童確診病例從今年3月底越來越多,截至目前,5月中可視為高峰,但在5月分別開打了兒童莫德納、兒童BNT後,個案就慢慢下降了。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表示,研究顯示疫苗針對變異株的保護效果雖然有下降趨勢,但針對重症仍保有大約7至9成的保護力,注射兩劑疫苗對於預防MIS-C可達到8至9成。至於家長所擔心的心肌炎,國內外數據顯示,目前疫苗導致的心肌炎發生機率約十萬分之一,且多為輕症,建議家長們盡速讓兒童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拍板 入境總人數管制將放寬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行政院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衛福部表示,近期全球疫情上升,且國際間BA.5及BA.4等Omicron亞型變異株病例佔比持續增加,造成部分國家疫情回升;國內疫情持續緩降,境外移入病例陸續檢出BA.4、BA.5變異株,且已有造成家庭群聚本土感染病例,請務必落實邊境管制作業,及相關接觸者的防疫措施,並加強變異株監測與定序,減少變異株威脅。衛福部指出,近一周本土疫情新增23萬5270例,較前一周28萬8716例下降19%,但全國仍為廣泛社區流行,新增病例及重症病例均呈下降趨勢。因應國際間均逐漸開放邊境管制,指揮中心已進一步綜合評估國內確診病例與中重症比例、醫療量能整備、及近期運作狀況等情形,視疫情及執行狀況,規劃放寬入境總人數管制額度等檢疫措施,並應確保入境通關與檢疫程序順暢執行,務使各項措施轉換時能順利銜接。蘇貞昌聽取報告後指示,隨著台灣整體疫情下降趨勢穩定可控,考量醫療量能、口服藥物等充足,有關指揮官、交通部建議酌量放寬入境人數總額,請有關部會確保入境通關程序、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等充足,詳細鬆綁情形由指揮中心決定後對外說明。另外,考量疑似COVID-19重複感染個案漸增,指揮中心已訂定重複感染定義及個案處置原則供醫師遵循,讓疑似個案獲得及時診斷與治療。此外,我國疫苗逐續到貨,除既有提供18歲以上及12-17歲青少年之疫苗,Novavax疫苗最快7月8日起提供18歲以上民眾各劑疫苗接種;輝瑞BNT兒童疫苗將持續提供5-11歲兒童基礎劑使用;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已於7月6日到貨,預計最快7月21日起提供幼童接種,讓疫苗接種年齡更廣,提供更全面保護力。衛福部表示,目前國內雖出現本土Omicron亞型變異株病例,但屬家戶內感染且個案均為輕症或無症狀,亦無疫情擴散情形,請民眾放心;也提醒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及配合防疫規範,才是保護自己和家人最好的方式。

柯文哲再開砲!「防疫成功絕非陳時中功勞」:去年就很受不了
台灣疫情逐漸降溫,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拋出4表格,大讚國內防疫表現不錯,台北市長柯文哲今稱,台灣防疫成功絕非指揮官陳時中功勞,而是台灣民主自由的勝利。柯文哲今接受《震傳媒》專訪,資深媒體人黃光芹提及中央自稱防疫數據亮點,但柯直言,台灣防疫不能說他失敗,但功勞絕非陳時中的,「如果他有本事去美國紐約當衛生局長,看他有沒有辦法控制,因為美國人根本不戴口罩」,他認為國內防疫成績好是台灣民主自由的勝利。主持人黃光芹追問台灣是否有死亡黑數,柯則點頭表示,只要統計北市死亡人數,再對照過去幾年的數據就能知道答案,或是問問殯儀館就能知道答案,總之台灣最後疫情總檢討,他認為全球排名表現還OK,不過並非陳時中功勞,且台灣醫療部門人才多、有效率,很多問題都能解決。整個防疫過程中,柯稱自己並不想批評陳時中,但對於政府去年擋BNT疫苗的舉動很受不了;去年疫情爆發已經死了很多人,政府還在擋疫苗,「有8400億的防疫預算,結果去年疫苗送的比買的還多,怎麼一回事?」幸虧國民水準高才能度過。柯文哲指出,疫情剛開始,中央口罩準備不足、疫苗不夠,品牌數量不一,另外有關兒童疫苗一事,在莫德納疫苗進來時他有先請家長簽同意書,沒想到之後換BNT疫苗又來,變成很多人抽單,這就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