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科大證實會將學校給暨南大學,教育部今天表示,南開科技大學目前並非專輔學校,辦學及財務均正常,該校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兩校合作案校內仍在討論中,教育部目前未收到正式申請案。南投縣僅有私立南開科大及國立暨南大學。不過少子化對私校衝擊尤其劇烈,南開科大近年招生不易,因此決定捐給暨大,以讓技職教育可在南投持續推動下去。南開科大今天證實,兩校商討以「捐贈→承接」合併,並確保該校教職員工作權。教育部表示,南開科大與暨南大學在考量最佳合作模式、保障教職員生權益及校產公共性之前提下,教育部尊重兩校後續校內的溝通及最後的決定。不過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說,南開科大可說是被暨南大學併吞,因為據傳暨南大學只會留下原南開50歲以下的教師,行政人員轉為校務基金約僱人員,而原約僱人員則不續聘。再加上南開大學董事會幾乎都是教育部遴聘,可以說是無條件奉上給暨南大學,沒有針對原南開大學的教職員工有配套安置措施。不過南開大學也正要召開教職員工公聽會,經過此程序後,也許可以有較好的保障。不過暨南大學澄清,有關新聞報導指稱「本校要求原南開教師只留用50歲以下者」,係屬不實消息。
位在台南市麻豆區的台灣首府大學先前宣布大學部停辦、研究所續辦,不料今(17日)突然傳出將全面退場,881名學生面臨轉學,全體師生錯愕不已。校長張淑中證實,這是校方審視現有處境,不得不的決定。對此,全國私校工會痛批,該校未納入教育部的專案輔導學校,仍具辦學能力,「辦學不是開餐廳,不能說關就關」。全國私校工會表示,根據首府大學財報,該校收支雖連年短絀,但並未被納入教育部專案輔導學校,可見仍具相當辦學實力;此外,台首大校方投資附屬機構「高雄蓮潭國際會館」金額高達2億8880萬元,應尚有股東權益或資金可處分、挹注學校辦學,似不具停辦要件,若冒然停辦,將大大損害學生受教權益。私校工會強調,辦學不是開餐廳,不能說關就關,考量到社會責任及師生權益,仍應循序漸進妥善安置師生,儘管首府大學未納入專案輔導學校,不適用甫公告實施的私校退場條例,若不得已必須退場,至少也應依退場條例相同條件照顧教職員權益,並依私校法讓學生原校讀到畢業後,再申請停辦為宜。據了解,台灣首府大學有人文和餐飲2個管理學院,共5個學系及2個研究所,學生811人。張淑中先前表示,校方希望學校朝「大學部停招、研究所續辦」方向規畫,若大學部停招獲教育部核准,最快111學年停招,但她保證讓大學部二、三、四年級在校生原校畢業,並爭取董事會保障教職員工優退優離權益。不過,台灣首府大學校方經營的蓮潭會館,疑受疫情影響導致虧損,董事會評估後決定停辦,預計8月前資遣所有教職員,並依年資發出3至6個月本薪的資遣費;至於全校881名學生,則面臨轉學。對此,張淑中強調,這是不得不的決定,學校經營迄今從未欠薪,在還有能力處理範圍下忍痛處置,希望各界諒解。
康寧大學台南校區因遲未繳納向台糖租用的土地權利金及租金,後續無法招生,被教育部依私校法決議從109學年度起停止招生後,被檢舉因急於退場,竟讓專案副教授蘇志汾身兼5個系所主任,以及副教務長等2個行政主管職,從休閒、餐飲、保健、美容到時尚什麼都教,形同擺爛,嚴重影響學生的受教權益。不過,校方回應說,因部分系所已經沒有學生,才會讓1人兼任5系主任,這是學校行政自主裁量權,一切符合規定。康寧大學台南校區健康照護管理學系專案副教授兼主任的蘇志汾身兼7職。(圖/摘自蘇志汾臉書)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更認為,數月前接到學校老師及學生投訴,並於9月向教育部反映。1名教師就算有3頭6臂,也不能身兼7個主管職,不可能跨那麼多專業;在少子化影響下,不少私校都讓一師身兼多個學術主管,主要是為了節省經費,如此做法不僅讓學生受教權受損,也違反教育部教學品保政策;更何況,蘇志汾是約聘的專案教師,卻兼任校教評委員及院教評委員,等於可決定編制內正式教師的聘任權,這是很離譜的現象,教育部應積極處理。據查,原是康寧大學台南校區健康照護管理學系專案副教授兼主任的蘇志汾,本身已兼任副教務長與創新管理學院副院長,今年7月校方發布109學年度一級主管人事命令時,再被指派另兼休閒管理學系、餐飲管理學系、時尚造型設計學系、保健美容學系等4系主任,一人身兼7職。檢舉人質疑,蘇志汾身兼7個主管職務,本身還得上課,勢必會心力交瘁,如何能夠好好教學?學生的受教權利是否受到影響?對原已岌岌可危校務會不會有不利發展?教育部應該好好監督,以免再讓學生受教權受損。校方表示,休閒、餐飲系均因原任系主任及老師均已優離、優退,部分系所則已經沒有學生,才會由蘇志汾一人身兼多系主任,但只領1份主管加給,這屬於學校的行政自主裁量權;同時,蘇兼任的只是行政工作,課程與師資仍正常開課,不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益,也不會影響系務發展,基本上仍符合規定。校方強調,康寧大學台南校區停招後,現有學生127人,明年6月後只剩2個系、7名學生,後年僅剩進修學士班2名學生,屆時如果沒有人接手的話,土地就得歸還台糖。蘇志汾則透過校方指出,不願對投訴內容回應。
在少子化浪潮影響下,多間大專院校的學生數量、財務狀況陷入困境,面臨閉校危機,就連創校已經54年的東方設計大學(東方設大)也不例外,從去年開始,東方設大因為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竟將腦筋動到學校老師身上,要求老師砍7成薪水,提供學校校務營運,但事後,老師們仍不見學校積極處理財務狀況,不少教職員都擔心「薪水是不是拿不回來了?」本刊調查,東方設大除了將學生當移工以換取教育部補助款外,校方從去年開始,發現校務財務陷入困境,董事會竟厚顏要求教師同意「減薪救學校」,砍老師每個月的7成薪資,「目前學校積欠老師的薪水應該已經超過千萬。」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說到。本刊調查,東方設大要求每位教授、副教授等教職員,同意從2019年8月1日起,至2021年7月止,每個月從薪資中扣下7成「無息借薪」給學校使用,以繼續校務維持正常營運。「我們懷疑他(學校)根本沒有清償債務的能力,目前的董事會也未想出應變機制。」尤榮輝表示,目前學校並沒有積極處理財務困境,反而有點「擺爛」的味道,東方設大隨時會倒閉的傳言甚囂塵上,不少教職員都擔心「薪水是不是拿不回來了?」為了解決財務狀況,東方竟跟學校老師簽下借據,每個月扣薪7成,以便校方維持校務營運。(圖/讀者提供)針對諸多指控,東方設計大學秘書室陳姓主任表示,學校主要與「碁準」留學代辦公司配合招生,並無透過人力仲介。至於學生不用到上課、只要到工廠上班即可畢業?陳主任說「我們一定會遵守教育部規定,若超時工作,應是學生個人問題。」至於教師是否減薪七成?陳主任坦承確有其事,強調校方正在積極處理財務狀況。教育部表示,若是東方設大違規屬實,將進行減招(生)、停招、扣減補助款等重懲;至於東方設大欠薪一事,教育部說,如果東方設大財務持續惡化,將列為「專案輔導學校」進行輔導,若未改善,將祭出停止補助、停招、停辦(閉校)等行政處分。
明道大學2018年以不實廣告招進40多位史瓦帝尼學生,並安排他們到冷凍工廠剝雞皮非法打工,政府發現後處理,但隱瞞未對外發布消息。40多位學生繼續留下來就讀,又爆發學雜費減免爭議,教育部、外交部與史國駐台使館人員13日大陣仗到明道大學調查,才讓這起奴工事件曝光。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明道大學當時透過仲介非法招進47名史國學生就讀「國際產學合作專班」,在招生廣告上宣稱:取得學士學位、免4年學雜費、免費食宿、每月新台幣6000元的生活津貼。尤榮輝說,史國學生進來後,明道大學安排他們到冷凍雞肉廠打工,每周要工作5天,每天必須在低於攝氏10度的場所內剝雞皮8小時,以換取學費和食宿費,而實際上課時間只有一天半,形同是奴工。史國學生在台處境被史國媒體報導後,教育部進行處置,2018年11月要求明道大學停止史國學生校外工作並終止與廠商的契約,輔導他們返校,並扣減明道招收境外生的名額。不過當時教育部並未對外發布這項訊息。教育部表示,史國學生雖繼續留下來讀書,但已無法靠打工抵免學雜費,因此學校另提供學雜費減免優惠,並協助學生找尋工讀機會。惟近期學校片面變更學雜費減免方式並要求需服務學習一定時數,導致有學生認為權益受影響,因此向教育部投訴。教育部說,已要求明道大學應就對史國學生的教學及生活輔導等面向,研擬改善措施,並盡速提出雙方合意的學雜費收費方式,以維護學生權益。對相關指控,明道大學祕書長詹國華表示,之前配合新南向政策啟動外籍生招募,學校依領域分類設計出適合外籍生的客製化課程,後來在政策不允許後馬上停止,讓學生選擇其他工讀方案,也祭出學雜費減免優惠。詹國華說,當初設計職場方案就是希望他們能做中學,對學生的照顧無微不至,學校仔細過濾廠商、工讀環境與福利,也帶他們去面試,絕對不可能像外界所說淪為奴工,校方也有跟學生溝通,與大使館保持聯繫,所有選擇都是依學生自己意願,不是外界所說的逼迫,最終還是希望學生來明道能學到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