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房市熱絡,不管是買新建案或是中古屋,免不了交屋後裝潢新家,CTWANT記者整理「避雷4步驟」,幫助消費者挑選優質業者、事前詳盡溝通,減少蟑螂纏身的風險。選擇合法裝修業者是避免踩雷的第一步,可上營建署「室內裝修業者登記查詢」頁面,輸入公司名就可得知是否為合法業者。根據「裝修受害者集結號」受害人經驗分享,很多是透過朋友介紹或網路尋找裝潢業者,朋友介紹不代表不會跳票、網路評價高也可能是行銷手法,消費者可以查詢公司登記,若成立不久或資本額僅有十多萬,須留意是一案業者。選擇合法裝修業者的第一步,可上營建署「室內裝修業者登記查詢」頁面,輸入公司名就可得知是否為合法業者,雖不見得是品質保證,但至少風險已降一半。(圖/截取自營建署網站)「裝修受害者集結號」召集人王語如補充說明,不肖業者會以掛牌公司或他人名片作為有公司在案的證明,接著以各種話術保證品質,及自己有多少精緻的作品來博取信任,但有可能是盜用別人的作品照片。此外,近期也發現,有些裝潢公司把地址掛在共享辦公室,誤導消費者以為是有規模的大公司,出現糾紛後,共享公司以會員個資保密為由,很難找到加害者,須特別留意。 找到業者後,雙方開始進一步詳談,若在一切尚未談妥時,就催促施工,肯定有詐。王語如分享,不少受害案例都是收了錢後,業者原形畢露,敲打破壞後,即吃定屋主「非我施工不可」,開始用各種理由拖延怠工,甚至呈現不專業、不合規格的施工品質來交差,反正錢也收了大半,屋主願意花錢、花時間走法院,他也沒有損失,而且工程也不用收尾了。避雷第二步,為避免想像與現實有落差,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建議,最好能請業者提供完整的設計圖,包含了平面規劃、家具配置、天花板造型、水電規劃及燈光計畫等等,若有2D圖說或3D示意圖最佳。不過小型企業社或傳統工匠師傅,一般不太可能提供電腦繪圖。對此,吳翃毅強調,3D圖只是輔助,沒有3D圖一樣可以做好,但是平面系統圖和立面系統圖是室內裝潢一定要有的基礎,沒有明確設計圖,未來驗收就會各說各話。避雷第三步,報價單上施作項目、數量及單價都必須詳列清楚,所使用各項材料的品牌、型號也必須標註。吳翃毅強調,不可以寫「一式」帶過,尤其是簡易裝潢,在沒有任何圖說可做驗收依據時,明確的估價單就是最後查驗成果的憑證。吳翃毅表示,「住保履約」裝潢費不會直接進入設計師的銀行戶頭,而是匯到信託帳戶,每階段驗收完成才會撥款給設計師,以避免坊間不少「收了錢就擺爛」的糾紛案件,希望民眾可以多加利用。(圖/黃耀徵攝)第四步,合約書上一定要註明簽約日期、開工日期、完工日期,以及中間各項工程進度。吳翃毅表示,工程施作時,民眾可以對照工程進度表分階段驗收,每個階段要完成的項目也要記載清楚,也可作為分階段付款的依據,不然做到天荒地老都不會完工。另外,還要注意付款方式。「經常發生業者說要匯到親友、非本人或公司的帳戶,最後又推說沒收到,最後無從查證,最好合約也能載明匯款帳號。」吳翃毅說,延遲違約金也一定要記載在合約書裡,不然就算違約也無從罰起。吳翃毅也提醒,合約書一定沒有什麼「不得第三人知道」的保密條款,有不少受害人就是因為合約中多了這條,糾紛時往往受限不敢向外求助,只好自己吃悶虧,簽了就保護不了自己。合約書範本可以至內政部營建署下載「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契約書範本」,或至社團法人台灣住宅品質消費者保護協會網站下載。另外,住保會也有提供「住保履約」第三方信託履約保證制度,包含4大項安心保障:一、100%履約,二、履約費用設計師買單,三、糾紛範圍買單,四、扶植宣導不收媒合費。吳翃毅表示,裝潢費不會直接進入設計師的銀行戶頭,而是匯到信託帳戶,每階段驗收完成才會撥款給設計師,以避免坊間不少「收了錢就擺爛」的糾紛案件,希望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Gogoro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採取國人陌生的SPEC方式,乍聽下神似「借殼上市」資誠稅務顧問執行董事蘇宥人解釋,「(台股)借殼通常是發生某種狀況而被迫下市,而SPEC是一間乾淨的上市公司,並沒有下過市。」此殼非彼殼,兩者大不同。所謂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指的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投資基金。熟悉美國稅法的蘇宥人說,「這家公司資產只有現金,沒有營運主體,1年半至2年內必需找到併購或被併購的標的物,若沒有找到公司就必需解散。」資誠稅務顧問執行董事蘇宥人指出,依規定SPEC創辦人必需在1.5~2年內找到讓股東滿意的併購對象,否則SPAC將解散。(圖/資誠稅務提供)若雙方有意願,在這段期間內雙方進行「稅務查核」,彼此有意願下就會進行換股,特別一提的是SPEC的發起人大都是有名產的行業人士,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資深會計師敦偉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陳柏華,從企業上市流程來看,認為「企業正常一般的申請上市櫃,要比較久的時間,用這種SPAC方式,也就是一種反向併購的模式,它可以很快的速度藉由現在在美國的一些上市櫃的品牌,到上市櫃市場去募資。」目前排隊等SPAC上市的全球知名企業,除了Gogoro,還有東南亞叫車平台Grab,估值350億美元(約新台幣9,730億元)、電動車廠Lucid Motors,估值240億美元(約新台幣6,672億元)、股票交易平臺eToro,估值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80億元)、共用辦公室新創WeWork,估值90億美元(約新台幣2,502億元)、量子運算新創InQ,估值20億美元(約新台幣556億元)。共享辦公室新創WeWork也是排隊等著要上車SPEC的企業。(圖/翻攝WeWork台北官網)至於SPEC的優缺點,蘇宥人認為SPEC在市場上的流通性好,也能吸引較多的資金與策略性投資者,這是很大的好處。至於缺點方面,因為省掉一般上市的流程,因此在成本上會比較高,也就是說,人家公司都已經準備好在那給你了,在進行SPEC的談判時,就需要「讓利」多一些。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寄生國會」爭議,柯文哲反批民進黨是寄生行政院、總統府,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曾擔任柯文哲台北市政府發言人,他今在臉書嗆,「講一句不好聽的,民眾黨根本慣老闆」。林鶴明今在臉書指出,如果台灣民眾黨把黨工放在國會用辦公室及相關公家資源沒有錯,民眾黨就不要搬家。他說,如果民眾黨認為這樣的設置也有礙社會觀感,如發言系統所言這個問題也在解決中的話,就趕快去解決就好。「若不是你們黨主席自己新春發言抱怨,其他政黨根本就沒有要跟民眾黨吵這條不知羞恥的題目」。林指出,江湖有句話就是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民眾黨現在就是還想要逞口舌之快,才會一直被大家注意這件事情。一個政黨連這麽簡單的問題都只會扯到藍綠,這種危機處理能力到底有什麼好說嘴的,是非對錯有這麼困難嗎?其他政黨都不敢做的事情就你們做到了,好一個新政治。林說,一個政黨連這種事情都無法解決,找個辦公室讓年輕黨工好好上班有這麼難嗎?讓年輕黨工要受此非議,發言人還要出來講一些這麽心虛的辯解,講一句不好聽的,民眾黨根本慣老闆。林說,真的租不到辦公室?是不為也還是不能也,奇怪,之前選舉租共享辦公室都還會做新聞說很省錢很好,怎麼現在就租不到了?林表示,有一種危機處理叫做先閉嘴,人家是「贏局不贏話」,新興政治專門的是「贏局輸局都要贏話」。「我替我所認識的民眾黨年輕幕僚們感到不值」,整個政黨高層不會解決問題,卻只會推年輕人要去辯解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非常噁心的事情。他說,「你要說我假好心隨便啦,年輕幕僚不是這樣子在消耗的,這些事情都會留下紀錄的。」
位於台北西門町的設計旅店,將旅宿空間重新改造成大人的遊樂場,推出一整層玩樂空間,入住旅客除能體驗多種特色主題房型,還能享受高空野餐,或體驗塔羅占卜,甚至包場玩原創密室逃脫!旅客可以在旅店和眾多好友一起體驗高空野餐。(圖/路徒行旅提供)旅店全新打造的八樓玩樂空間,包含「娛樂房」、「獨身貓房」、「城市星空露臺」與「密室逃脫」共四大區域,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密室逃脫「獵魔人:封印之術」。在這裡,玩家們將穿越時空,化身為獵魔人進入神秘鹿角鎮,並可提著油燈穿梭不同的主題客房,一起解開意想不到的故事線!逃出燒腦的客房密室後,可以到戶外的「城市星空露臺」與好友一起席地野餐,用館內提供的露天投影設備觀賞一場星空電影。旅店從大廳設施到客房,處處都融入玩樂巧思,明年還預計推出升級版新旅店。(圖/路徒行旅提供)2021年還將推出延伸品牌,預計打造全台首家結合共享辦公室與旅館的新型態旅宿,並將「大人遊樂場概念」再升級,例如推出解鎖感官體驗的情慾特展,以及推出全台最高露天市集「拉桿聚市集」,攜手藝術家們驚喜開「箱」,邀請民眾一起挖掘各式新奇寶物。
外媒指出,「那斯達克巨鯨」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過去一個月來狂掃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科技股選擇權,推高股市交易量,恐是近期美股飆漲和急跌的幕後黑手。市場盛傳大型買家在選擇權市場買進大型科技和網路類股的選擇權,軟銀是被點名的買家。軟銀對此消息不予置評。據軟銀呈交主管機關的文件顯示,該公司今春以來買進近40億美元的亞馬遜、微軟、網飛和特斯拉股票。之後據外媒披露,軟銀又斥資約40億美元,買進其持有股票的買入選擇權(Call Option)。據悉,軟銀的投資基金大量買進買入選擇權,也就是投資人可在特定日期之前,以約定價格購買約定標的物的權利。軟銀規模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向來投資新創公司,例如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和叫車軟體業者優步(Uber)等,大舉前進選擇權市場為該投資公司寫下新篇章。不過Bleakley顧問集團投資長布克法(Peter Boockvar)表示:「軟銀此舉只是賭場之旅,軟銀一直被視為是放眼長期的投資公司,卻透過選擇權獲得短期報酬,結果把自己變成一家對沖基金公司。」專家指出,軟銀大買選擇權助長科技股這波漲勢,帶動大盤上揚。近幾周科技股狂飆帶動股市屢創新高,造成美股泡沫愈吹愈大,不過一旦股市漲的過高過大,走勢也將出現反轉拖累大盤暴跌。部分專家認為,近日美股賣壓沉重可能就是科技股過熱所致。外媒8月中報導,軟銀斥資100億美元投資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網飛和特斯拉等大型科技股,第二季股票投資利得進帳6.12億美元。
有哪個人4度進出監獄,不但沒有羞愧、無懼挫敗,還喊著要蓋一座俯視大台北盆地的總部大樓?若不是狂人,那就是「東森集團」(東森)總裁王令麟。今年65歲的王令麟,原本執掌電視媒體、系統及購物共築的東森王國,因受父親王又曾的「力霸掏空案」連累入獄,但他仍一心「稱王」,出獄4年來,賣掉電視台另闢蹊徑,擺脫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媒體法令羈絆,悠遊在電視購物及網路新聞的兩朵「雲」中,大肆向數百萬名會員及粉絲跨售行銷,這位「更生企業家」,已進化為新媒體「酷斯拉」。今年3月標下林口媒體園區二期B基地的東森集團,將打造樓高189公尺,共35層的集團總部大樓。(圖/東森集團提供)眾所矚目的新北市「林口國際媒體園區」二期四塊基地BOT(Build–Operate–Transfer,政府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轉由政府經營)招商案,月前確定標出,其中B基地的得標者「東森國際」,3月24日就迫不及待地公開百億元投資案,表示要在此打造189公尺的35層集團總部,同時喊出2024年營收1,100百億元的目標。東森集團總部除了辦公室,還規劃攝影棚、研發中心、大型會議中心、電競場與共享辦公室等區域。(圖/東森集團提供)「總裁王令麟相當重視這次林口企業總部的打造,因為這是他二十多年來一直要圓的夢想。」一位東森國際主管透露,原來王令麟曾兩度與打造集團總部大樓的機會擦身而過。早在1998年,王令麟就打算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蛋黃區──信義路與松仁路口(現為「新光信義傑仕堡」大樓)興建總部大樓,但為了布局電信事業「東森寬頻」只好售地;到了2016年,王令麟因資金需要,又將位於新北市淡水區關渡的一塊11,400百坪土地賣給「華碩電腦」,再度與企業總部大樓失之交臂。如今65歲的王令麟,靠著林口國際媒體園區BOT案,總算可以圓夢。「總裁自豪地說,高達189公尺的企業總部,屹立在海拔250公尺的林口台地上,未來將會在439公尺高俯視新北市與台北市,是最高大樓。」該東森國際主管接著轉述,王令麟認為企業總部的高度,象徵了東森不凡的品牌地位。
東森集團今(24)日與新北市政府完成簽約進駐林口媒體園區,東森集團將在取得的二期B基地上建立集團總部,新總部樓高189公尺,樓層規劃設置產業辦公室、攝影棚、研發中心、共享辦公室等綜合性影視商業複合式空間,做為推動國際媒體產業跨界交流平台基地。東森集團取得新北市林口國際媒體園區第二期B基地標案50年地上權,土地面積為6,553坪,目前規劃做為集團總部大樓,189公尺的樓高預計將打造高35層樓的大樓,做為辦公室、國際會議廳、電競場、研發中心、攝影棚等多樣商業運用的工作空間。東森國際廖尚文董事長表示:「東森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朝軟、硬體整合做到技術升級,以文創、娛樂、音樂、IP為題材走進國際。」東森在林口媒體園區二期取得B基地,A基地由三井取得、C、D基地由三立取得,總投資將超過240億元。據知情人士透露,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對此次打造林口企業總部相當重視,過去曾有2次建造企業總部的機會都錯過了,因此,對這次進駐林口國際媒體園打造集團總部,視為人生事業達陣的目標之一。因此在樓層高度上也有所要求,拍板定案的189公尺企業總部樓高,加上林口台地有250公尺高,未來東森集團企業總部將是高439公尺俯視新北市與台北市最高的建築大樓。新北新政府表示,第二期媒體園區共有A、B、C、D四塊基地,總投資將超過240億元。A基地由三井加碼投資取得,擴大Outlet服務場域及功能,建置融合型商業設施,促成產業與商業的合作交流。B基地由東森國際取得,以新媒體、新科技、新生活為概念,作為集團國際企業總部,並打造辦公、研發、媒體等國際媒體產業跨界交流平台。C、D基地已確定由三立影城得標,成為新型影視媒體聚落,參加影展不用到法國坎城。
「南港機廠社會住宅案」於今(27)日由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開工典禮,規劃興建地上2棟27層SRC建築,提供1436戶1至3房的住宅,預計將於2024年5月完工、同年12月可入住,堪稱台北市基地最大、戶數最多的社會住宅。柯文哲表示,目前台北市第8座已開工的社宅,累計近1.1萬戶,未來將朝5萬戶的目標邁進,南港機廠社宅是「東區門戶計畫」中很重要的節點,市府4年投入26項子計畫,引進民間8年投資,另外還包括南港生技園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預計將於明年6月正式營運等開發。南港機廠社會住宅案」規劃興建地上2棟27層建築,提供1436戶,預計將於2024年5月完工。(圖/北市都發局提供)此案設置多元性的公共空間,包括「多功能活動中心」、「青年創業共享辦公室」、「生態棚架」、「環場活力跑道」及「都市農園設施」等,亦為示範性智慧社區,納入「綠建築」及「智慧建築」理念,在既有綠建築基礎上,導入不同層次的能源管理系統及ICT資通訊科技方案作為發展願景,並取得「綠建築銀級標章」、「智慧建築銀級標章」、「耐震標章」及「無障礙住宅標章」。「青創基地」及「循環經濟」亦是此案最大的兩個特點,將於3至4樓建置共享辦公室,作為新創業者或自由工作者共同辦公場域;另外推動「循環經濟」理念,以南港機廠社宅為示範基地,推行「可回收建材與循環建材」、「資源循環再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彈性模組」、「以租代買」等策略,促進社會住宅資源得以循環再生及永續利用。目前顯示以租代買市場尚未成熟,都發局將持續與業界溝通討論,努力尋找一套新的且可行的商業模式,以利後續發展。
【編輯/施靚妤】全球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 18日宣布進駐台北市信義區,但類似Wework的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在台灣也不少家,且租金相對較彈性又便宜,Wework進駐台北後,會為這個市場帶來什麼影響呢?Wework共有8層樓空間,預計今年底將開始招租,而同地段,鄰近的共享辦公室就有來自英國的雷格斯(Regus)、來自新加坡預計10月後會開幕的JustCo、來自香港的德事商務中心等,類似業者多,競爭相對激烈。因應網路通訊迅速發展,產業與工作形態正在改變,自由接案的SOHO族與10人以下的新創公司越來越多,考量到資金,選擇共享工作空間相較承租辦公室能降低更多成本。而共享工作空間還有一項獨特優勢,在開放式的工作空間,你旁邊坐的可能就是可以發展合作的對象,拓展人脈、推廣生意等是在傳統辦公室或咖啡廳沒有的。在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這個市場,快速興起到逐漸飽和的情況下,國外業者Wework與JustCo仍準備踏入台北的一級戰區,這個市場的競爭與發展,值得持續關注。看更多↓↓Line要開銀行?金管會7月底揭曉答案Uber eats挫咧等? 蝦皮9月進軍美食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