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價26年都沒變 北市動物園擬明年調高收費
台北市立動物園票價26年未調漲,北市年初核定新版收費標準草案,原訂4月公告實施,卻再無下文,北市動物園表示,動物園票價調整,目前規畫市民票價維持60元,非台北市民票價調整為100元,優待票50元,盼今年年底通過、明年實施。北市動物園廣受親子歡迎,目前入園門票全票60元,優待票30元、團體票7折,園方表示,目前動物園票價更改時間未定,達成共識後還要修改法規及送議會備查;規畫北市市民票價維持60元,非台北市民一般票調整為100元,優待票50元,團體票仍維持7折。園方也說,年初草案內提到調整費率是市民票、非市民票皆採一票到底,可同時逛園內需要另外付費的教育中心及搭乘遊客列車,但考量民眾遊園習慣不同,通通包含可能用不到,最後不採一票到底,其他收費照舊,僅調整入園票價。動物園長諶亦聰指出,動物園票價已凍漲26年,根據2002年公布的《規費法》,應每3年調整一次,但每次提出都不順利;動物園1個月遊客平均30萬人,動物福祉規定不同於20年前,加上通膨影響,飼料、設備、欄舍等維護費用倍增,不調整費用根本不合理。諶亦聰也說,期間做過3次民眾問卷調查跟面談,最近一次的分析,93%民眾支持票價調漲,90元到120元為最能接受價格,預估調整後1年可增加園區2800萬的收入,目前待財政局做成本分析,正式通過後,就會報給法務局審議,盼能在年底前審議通過。

福斯Q1全球總營收760億歐元年增22% 台灣4品牌前4月交車近萬輛
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日前公布2023年第一季財務報告,全球總營收達760億歐元,年增22%。整體供應動能逐漸回升,全球市場整體交付量年增7.5%;而區域市場部分,台灣市場從今(2023)年1月至4月旗下四品牌「Audi、Volkswagen、Škoda及福斯商旅」共交出9,075台,年增53.6%。台灣福斯集團「Audi、Volkswagen、Škoda及福斯商旅」截至今年4月共交出9,075台。(圖/福斯集團提供)台灣福斯集團總裁安薩瑞(Rahil Ansari)表示,「如年初集團展望,於今年前4個月銷售創下雙位數成長,代表集團成功朝2030策略目標更邁進一步。同時,也將持續聚焦『產品、數位應用、通路拓展及服務體驗』。」Audi:Audi Q5 持續帶動買氣,銷量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86%;Audi Sport 性能車系在台灣總銷售佔比全球市場排名第7。同時,RS 6 Avant performance 及 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 也在本月份上市。通路服務優化也帶動銷售動能,至4月底止,星巴克咖啡服務(We Proudly Serve Starbucks™)已進駐全台 Audi 經銷據點。Volkswagen:隨著產能回穩,休旅王者Tiguan和各式車款陸續到港。同時,23年式全車系全面凍漲,截至4月累積交車量近4,000輛,年增超過70%。台灣福斯汽車推出多元購車方案,包含前35期月付款僅需車價「1.2%」、Volkswagen 原廠精品「20%」折扣優惠(需單次購滿NT$5,000)、「3年」內兩次免費換油基礎保養(不含工資)、頭期款車價「4%」以及加贈第「5年」延長保固。此外,台灣福斯汽車持續擴增車主專屬My Volkswagen APP功能,結合LINE官方智慧客服,「福斯人禮遇計畫」車主會員將勇破十萬;線下部分除力拓服務版圖,新增快捷保修站、優化各授權展示與服務中心的數位體驗,再與格上租車及SeaLand雙平台合作推出訂閱式租賃。Škoda:今年每月銷售表現皆比去年同期成長,4月更以1,160台的掛牌數創歷史新高,1至4月的累積銷售比去年同期成長87%;而5月趁勝追擊,以1,069台的掛牌數以及1至5月比去年同期成長84%的佳績,一口氣迎來2,000多位Škoda新車主。Fabia以及今年初開始恢復接單的Octavia分別貢獻超過500台的成績,加上Scala、Superb、Škoda的房車系列在整體銷售上佔45 %;至於連續4年蟬聯七人座銷售冠軍的Kodiaq領著Karoq與Kamiq聯手拿下2,137台的掛牌佳績,3台車銷售量佔Škoda總掛牌數55%。福斯商旅:今年1月至4月,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3.53%,其中熱銷Caddy車系陸續到港,逐步紓解所累積的大量訂單,而T6.1 Caravelle車系也因疫情減緩、隔離政策鬆綁讓旅遊業回溫,而讓銷售表現加溫,持續累積穩定銷售量。3月底中型級距唯一原廠露營車Caddy California正式上市,並同步推出「My eVanLife APP」,提升車主數位化服務。不僅如此,福斯商旅持續關注在地文化及社會議題,在「緊急醫療救護」議題上推出「在生命的最前線 與你同行」影片,分享第一線救護人員的實際執勤經驗;在「無障礙移動」議題上,福斯商旅邀請意見領袖-輪椅女孩,藉由搭乘Caddy福祉車來完成行動不便人士參加大甲媽祖遶境的心願。

台電前4月「一天虧10億」虧損達1210億 預期下半年天然氣價有降價空間
燃料成本上漲影響電價,國內電價4年內凍漲8次,台電去年撐不住調漲,今年4月再漲一波。不過,台電預期下半年氣價有降價空間,全年虧損可控制在2000億元以內,有助台電財務舒緩。台電指出,近期油、天然氣、煤等化石燃料等價格有回檔,煤從高點200多美元降至150美元,天然氣價格也自去年高點下跌近70%,不過氣價的牌價由台灣中油決定,中油今年三、四月針對電業用戶降價8%、6%不等,台電虧損能否減輕,就看中油氣價是否續降。台電今年前4月稅前虧損高達1210億元,等於每天開門就虧10億元。對照全年虧損目標2000億元,其餘8個月只能虧不到800億元。台電電價在4月雖做出調漲的決定,仍無法完全反映燃料成本。台電表示,天然氣價有現貨、長約約落後3個月,預期下半年牌價有降價空間,另進入夏月電價後,對營收也會有所挹注,全年還是有機會控制虧損在2000億元以內。根據台電官網,目前賣一度電就虧1.7元,用電量也會涉及部分盈虧;台電統計,今年截至5月26日為止,用電負成長近4%,再單看今年5月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是負成長。

年初才裁員!微軟宣布員工暫停加薪 高層績效獎金大減
大環境挑戰迫使企業勒緊褲帶,微軟繼年初宣布裁員1萬人後,10日再宣布今年暫緩替全職員工加薪,高階主管的績效獎金將較去年大幅縮水。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透過電子郵件向員工表示,公司將暫停為全職員工調薪,但會繼續給予員工晉升、獎金和股票獎勵。去年美國通膨迭創新高,微軟將獎金預算提高近乎一倍,並調升部分員工的股票獎勵。今年員工的薪酬將回歸正常。納德拉在信中寫道,「公司將維持獎金和股票獎勵預算,但不會超越去年規模,會更趨近於歷史平均水準。」納德拉亦指出,高階管理人員的績效獎金會大幅低於去年。微軟發言人10日表示,身處在經濟環境與平台重大變化之際,微軟有必要在投資員工、事業和未來做出重大決定。微軟4月公布業績時表示,第一季成長減弱,潛在經濟衰退澆息消費者需求,並打擊企業客戶的軟體和雲端服務訂單。此外,多年來展現強勁成長力的Azure雲端事業也出現放緩跡象。微軟財務長胡德(Amy Hood)表示,第二季營收成長率將由第一季的7.1%放緩至6.7%。該公司打算將營業費用增幅壓低至2%之下,相較於第一季的增加7.4%。除了談到員工薪資,納德拉亦強調微軟致力從持續成長的人工智慧(AI)市場獲利。微軟1月宣布對新創公司OpenAI投資數十億美元。胡德4月表示,因為投資Azure AI基建,微軟的資本支出將逐季增加。鑑於成長減速和客戶縮減支出,薪資凍漲是微軟降低支出的最新動作。微軟1月宣布將削減1萬份職務,裁員規模創下8年多來最大。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近幾個月相繼宣布精簡人力。

竹北天坑事件效應外溢 預售屋價應聲下跌
新竹縣竹北市豐邑建設「豐采520」建案工地連續發生道路路基塌陷意外,427特斯拉轎車陷落天坑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網路上流傳「到竹北要減肥,不然會掉下去!」等笑話,竹北市預售屋價也出現下跌趨勢。熟悉竹北市房產的人士指出,竹北市房價高漲,1坪60、70萬元都是仲介公司及投資客喊出來的,2房或3房要價上千萬元,貴得實在太離譜,一般上班族根本買不起,這種天價真正能成交的應該不多。有大建商蓋130多戶社區大樓,去年底廣告推出之前,強調「早鳥優惠價」,以後會越來越貴的宣傳手法,催促購屋者趕快下訂,每坪行情47萬到51萬元,但只成交10多戶,促銷不利,主動降價成44萬到47萬元。另一建案建商去年賣約40戶,每坪均價46到48萬元,看好今年房價會漲,留了約100戶,準備再賺一筆,但從春節迄今銷售情況不佳,準備再降4萬元。該人士指豐邑建設的天坑事件效應外溢,波及竹北的房市,原想銷售百戶的建商,今年迄今只賣了個位數,在利息壓力下,每坪欲降4萬元,引發先前購屋者不滿,要求退回差價。該人士直指竹北房市被炒作太高,不是一般雙薪家庭買得起,「豐采520」天坑事件發生後,房價明顯凍漲,從上述2個案例可看出房價已現下跌趨勢。竹北市房地產飆漲,投資客被視為元凶,縣府去年7月1日實施囤房稅,針對非自住用房屋採差別稅率,5戶以下每戶稅率2.4%,6戶以上每戶稅率3.6%,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後,對擁有多戶房子的投資客並未溯及既往,可以繼續轉讓,也將促使竹北房價降價。新竹縣每年房屋稅收約有20億,縣府統計個人及法人持有多戶房屋者約有1萬3000戶,占全縣4.44%,5月開徵房屋稅,預計可增加9千多萬元的稅收。

電價飆票價喊漲? 北捷:今年沒規劃
台北捷運公司去年因電價調漲15%對外叫苦,今年電價自4月起調漲17%。北捷25日表示,因漲電價使營運成本約增加6億元,但今年沒有調漲票價的規畫,透過開源節流拓展副業及業外收入,並做節電措施,朝4年內持續凍漲繼續努力。去年電價調漲15%,北捷當時向中央喊話,26年不調漲票價還要撐幾年?捷運系統除經營成本高昂、獲利不易外,更有重置經費及自償經費必須負擔,應務實面對票價調漲,但基於大眾運輸政策使命,將持續發展附屬事業,追求商業極大化,增加收益挹注本業,積極推動開源節流確保永續經營。北捷昨日赴議會交通委員會進行報告,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關心因電價成本增加,是否有考慮調漲票價?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說明,去年捷運運量較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已恢復74.4%,今年1至3月恢復至約9成,營運成本包含人事、物料等,因電價調漲使每年電價約增加6億元。黃清信指出,今年1至3月全公司獲利1.02億元,其中本業虧損5.02億元,副業、業外及受託事業分別獲利3.76、1.9與0.38億元,面對成本增加會持續開源節流,拓展副業及業外收入,在部分時段節約使用空調、照明及電扶梯。他表示,今年沒有規畫調漲票價,繼續努力在4年內凍漲,但畢竟有許多變數,其中最大變數就是電價,無法預測是否調漲或調漲幅度,只能就今年條件確定不會漲價。黃清信還分析,未來配合北北基桃交通月票1200元上路,預計將帶動北捷運量增加減少虧損,會多鼓勵民眾搭乘捷運。

電價今漲11% 夏月衝擊近160萬戶
電價今天起平均調升11%,廣及民生、小商家、產業用戶,雖然官方宣稱民生受影響戶數不及9成,僅93萬戶。實際非如此。到了6月夏月電價期間,將有近160萬戶直接跨過700度起漲門檻,電費直接調升。另外間接受影響的還有百萬租屋族、300萬華廈、集合住宅用戶,不是面臨被房東漲價,就是因公設要分擔更高電費、管理費。全國有1324萬用電戶,4月起,住宅每月用電701度、1001度以上起漲3%、10%,小商家1501、3001度以上起漲3%、5%。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更一口氣調高17%。除了產業成本增高,後續是否推升通膨外,民生住戶方面,台電雖宣稱全國僅7%、93萬戶住宅受影響,但這是藉由年平均度數拉低讓「帳面數字」好看。實際6到9月,隨著冷氣全開,月用超過700度以上住戶將提升到12%占比,也就是至少159萬戶會被直接漲到價。夏月電價從701度起,每度新價來到5.83元,1001度起,更直接跨過7元大關,創7.69元新高。屆時一戶如果用1000度,每年電費比未漲前多出612元,假如用到1500度,則年電費更要多出4812元。300萬戶華廈、集合住宅的「大公」、「小公」電費都將調漲,前者至少月用萬度以上,漲幅1成。後者電梯照明多為表燈用電,漲幅3%~10%,平均月用3000度以上,社區越大,用電越高,不過可分擔戶數也較多。至於租屋族更可能受房東亂喊價衝擊,立委何志偉、郭國文、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昨開記者會,呂指出,從台電公布電價後,就發現在網路上許多討論甚至喊價,從1度電6元到7元、7.7元都有。雖然台電祭出誘因,只要分租套房裝設智慧電表電價,房東就可以獲得凍漲。但何、郭都質疑,房東要裝需揭露自己當包租公、包租婆,此政策恐「看得到、吃不到」,呼籲應讓房客可查詢用電資訊。根據定型化契約,房東收取電費不得超過台電表定最高級距金額,何志偉批評,不肖房東「把天花板當地板」,內政部也應將上限改不得超過電費單列出的「每度平均單價」。

全民搶囤蛋?1/蛋價飆肇因去年這件事 雞農怨:拜託陳吉仲也沒進展
「蛋價『凍漲』一時很難解決蛋荒危機!蛋農最在乎是養雞飼成本大增,從每公斤10多元漲到16元,拜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幫忙與飼料公會協調,沒有很具體的進展。」CTWANT記者3月下旬到飼養蛋雞重鎮彰化縣,本身也經營一座蛋雞場的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語重心長地道出所有蛋農心聲。無論攤商或市民,對於缺蛋及蛋價調漲十分「有感」。據CTWANT調查,一家位於新北市早餐店向批發商買蛋的進貨價格,從前年每箱850元(每斤42.5元)到今年3月的1700多元(每斤85元),漲了二倍,但與今年3月每箱20斤的910元(產地價每斤45.5元)比起來,貴了約1.9倍,也高於每斤55元的批發價。「我跟批發商進蛋一箱約150~180顆(大小不一),平均一顆約10元,比去商店買洗選蛋一盒10顆65元、75元還貴,很誇張吧!」早餐店老闆娘說,如果批發商再漲,恐怕也得調整店內品項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或先停賣蛋餅、荷包蛋,但讓她進退兩難的是,「買蛋是簽約進貨,一旦停買,怕以後廠商就不再賣蛋給我,更難進貨。」缺蛋及蛋價調漲,已讓全國蛋農、蛋商與飼料商都背負漲價汙名。對此,CTWANT記者實地走訪蛋雞重鎮彰化。「這一波會缺蛋,主要是去年二月起,受到烏俄戰爭等因素導致做為飼料的玉米、黃豆價格飆漲,就有蛋農減養或停養了好幾萬隻蛋雞;接著十月起又遇到禽流感疫情侵襲,雞隻生病、撲殺,疫情到今年一、二月來到高峰。」芳苑鄉一名蛋農林東蓁告訴記者。農委會以專案方式進口泰國雞蛋,希望能藉此紓解國內「蛋荒潮」民眾排隊買蛋窘困。(圖/黃鵬杰攝)另一位蛋農如同啞巴吃黃蓮地說,「看這二年來的數字比對,不是蛋農、蛋商哄抬價格,事實上,台灣蛋價早已受到壓制,價格還比國外進口來的低!」這名蛋農拿出手機,攤開國際大宗商品玉米(CORN)價格走勢圖向記者解釋,在進口飼料成本高漲、蛋價卻凍漲的情況下,蛋農們受不了而減養、停養蛋雞形成缺蛋潮。以2021年9月份起漲時,玉米價格500多美元,蛋雞飼料價格新台幣11元;再看2022年4月玉米價格最高漲到800多美元,船運及滙率也都來到高點,蛋雞飼料價格新台幣16多元,所幸,到今年三月航運費已回落10個月,玉米價格卻還高居600多美元,蛋雞飼料價格也高掛16多元。「台灣黃小玉原料超過90%仰賴進口,價格該升一定會升,等應該要調降時卻變得很慢,再加上世界級大流行的禽流感,造成來不及的失誤!」該蛋農解釋,今年2月4日起卜蜂則是有就蛋雞飼料等每公斤調降0.5元。這波蛋荒,不但激發民眾「囤蛋」需求,在各尋門路下也攪亂通路,原本蛋農、蛋商把大顆盒裝送「超市量販」,小顆送傳統市場零售或批發商,近期更是有蛋商出高價搶產地蛋等的黑市亂象。記者到彰化採訪蛋農前,隨機抽樣訪問北部七位民眾如何買到蛋?「每天早上七點半去附近蛋行買,看運氣」,「一家三人各自找人脈關係跟蛋商、蛋農買,結果三人各買到一箱蛋,每箱30多顆約四百元,現在家裡竟然囤積了120多顆蛋」,七人中有四戶家裡積蛋至少逾40顆,僅一位單身上班族住宿舍沒買。「蛋荒潮」讓早餐店業者叫苦連天,索性不賣,貼出「缺蛋 暫不供應荷包蛋」。(圖/報系資料照)本刊這趟走訪彰化三處蛋雞場,發現所到之處,蛋農手機不斷響起。「我們現在手機每天咚咚地響,民眾自主性在各地開團購希望跟產地直購雞蛋」;另一名蛋農也出示手機LINE群組說,「好像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等人口密集大都市,比較有『缺蛋』感,時常傳來團購單。」受訪蛋農坦言,「若加上運費,團購價格並沒有比較便宜!」為支持及激勵蛋農持續及擴大養蛋雞,蛋農爭取合理調價。「19日雞蛋產銷業討論調整蛋價會議,農委會雖沒派官員出席,大家知道官方立場,決定先凍漲一周,但上周又說再凍漲一周,進口蛋都比國產蛋一顆貴上六、七元,不讓國產蛋漲實在是說不過去。」黃榮珍說。「蛋農希望能永續經營,隨市場自由經濟機制浮動蛋價,也是產業正常運作一環,同時管控飼養蛋雞數量也是要避免蛋價崩盤,不要重演三十多年前掉到7元、8元的惡夢。」黃榮珍說。對於蛋農陳情養雞飼料成本太高一事,CTWANT採訪到飼料公會理事長韓家寅表示,玉米等原料價格是跟著期貨價格浮動,且因考量船運等運輸時間,須提前數月購進,這中間是有時間的落差之外,還要考慮匯差;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則預估今年7月之後,才會消化完之前購進較高價位玉米等庫存,「長遠來看,真的需要透過調整雞蛋產地價與轉型禽舍蛋養場飼養環境等,提高防疫力、產蛋率與蛋農增養意願。」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則回應說,由於飼料價格占蛋農飼養成本的70%,因此先前就有大宗原料減免5%營業稅,降低雞蛋產業的經營成本壓力,而且這段期間農委會也一直協助蛋農、蛋商與飼料商等溝通。

雞蛋零售價每斤飆破百元!蛋農曝:「不滿官方壓價」會被關切
缺蛋問題無解,雞蛋產地價及批發價每台斤來到45.5元及55元歷史高點,雖然台北市蛋商公會昨日表示本周蛋價凍漲,但不具名蛋農指出,因蛋商加價搶蛋,愈來愈多地方的雞蛋零售價每台斤已破百元,導致報盤價和實際買賣價嚴重脫鉤。屏東養雞大戶表示,蛋荒已是史無前例,估計今年底前蛋荒也解決不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5月上旬雞蛋恢復產能」,但養雞大戶說,無法如此樂觀。根據農委會所公布雞蛋產銷資訊,上周產蛋雞隻已回升至3158萬隻,產蛋箱數回升至11萬2000箱,約2200萬顆,但距離市場需求12萬箱、約2400萬顆,每天缺口約200萬顆。蛋農說,國內產量嚴重不足,官方數據並未呈現事實。蛋農指出,過去幾十年雞蛋市場從沒這麼亂過,最近官方給的壓力也從未停止。另位蛋農透露,官方和蛋農、蛋商關係變得緊繃,如果不滿官方壓價,就會被關切。屏東大型蛋商表示,禽流感持續蔓延,南部養雞場因撲殺而「滅場」時有所聞,這是當前雞蛋產量不足原因;往前探究,面對國際禽流感,「政府應變速度太慢」,規定太多、進口繁瑣,是造成進口種雞數量不足的關鍵因素;由於雛雞要24周才能產蛋,不像肉雞飼養33天就能上市,蛋荒的解決可能要明年才看得到曙光。大型養雞業者透露,去年向美國進口蛋種雞(雛雞)來台,飛機經過歐洲加油,因為該國是禽流感疫區,即使雛雞沒下飛機,送抵台灣後還是依規定全數撲殺,搞到現在種雞來源不足,只能讓老母雞強制換羽,俗稱的「第二春」,但產量會跟著年齡下滑。近來超市、大型賣場平價洗選蛋的架上總是空空如也,屏東大型蛋商直指「售價是關鍵」,超市、大賣場盒裝洗選蛋售價65元,是賣場以「年度合約」來壓制價格、不准漲價,不過,零售散裝蛋都賣到100元了,蛋商當然優先供應零售商,有多餘的才轉往超市與賣場。政府開放國外雞蛋進口,彌補國內2、3成缺口,茂生農經董事長吳清德憂心,大量雞蛋進口恐造成價格競爭,國內業者若無利可圖,將壓低生產意願,希望未來本地供給量仍要維持85%以上,進口約1成多,讓市場達到平衡。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建議,進口雞蛋可以優先供應學校營養午餐、軍隊或弱勢族群,如此一來,台灣每天對雞蛋需求缺口就能下降,零售市場供應慢慢正常,讓台灣雞隻養殖產業能健全的發展。

本周蛋價凍漲!蛋農憂「缺口擴大」:問題出在包銷制
本周蛋價雖凍漲,然而若不解決產銷結構性的「包銷制」問題,缺蛋情況還是存在!蛋農表示,蛋價基本上由蛋商掌握,缺蛋時往往無法即時反映產地價,因還要等蛋價委員會決定,有時候還會凍漲,不少蛋農因而虧損增加,關門不養,也成為供蛋缺口擴大的因素之一。過去數十年來國內蛋農專心負責生產雞蛋,蛋商不分蛋的大小與品質全數相同價格收購,亦即「包銷制」。有蛋農認為雖已約定俗成,卻形成蛋農與蛋商之間議價不平等。據農委會產銷資訊統計,目前蛋雞約3158萬隻,雞蛋日產11.2萬箱(每箱約200顆),總數約2200萬顆,但國人每日需求高達2400萬顆,等於仍有200萬顆的缺口;現在每台斤零售價已有逾100元情況,民眾就算有錢也難買下手。林姓蛋農指出,傳統「包銷制」最大問題是蛋價被盤商掌控,蛋農很難自行找銷售通路,只能靠蛋商承包。雖然包銷制能讓蛋農專心生產雞蛋,但也使蛋農並不清楚產銷情形。由於當期蛋價是由蛋商決定,而產量又是由當期蛋價決定,若碰上缺蛋又價格凍漲,就有蛋農不願意虧本生產,蛋荒缺口就會擴大,「這不是每個月進口幾百萬顆蛋就能補上的。」但有不願具名蛋商表示,蛋荒之下農民虧本生產,許多蛋商也不得不加價搶蛋,彼此都有損失,不能把生產損失的部分原因歸咎到蛋商掌握蛋價。不過,「蛋價須再調漲」已是產銷雙方共識。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無論小農或蛋農,除非有其他通路,否則都沒有什麼議價能力,包銷制也凸顯出產銷在市場地位的不對稱。蛋農應強化合作社組織等方式來和蛋商、運銷商取得對等市場地位,才能擁有議價能力。

本週蛋價不漲了!「無限期休市」也取消 據傳遭「農委會」施壓
台灣蛋蛋危機仍未解除。對此,中華民國蛋價委員會與台北市蛋商公會原訂今天(26日)再次調漲3元蛋價,不過農委會傳出以進口蛋將上架為由壓制漲價,本週蛋價確定維持產地價45.5元、批發價55元。就連原本打算採取的「不漲價,就休市」策略,都驚傳因為高層壓力而暫緩。因國內雞蛋缺口短期無法解決,蛋價評議委員會原訂上週調漲蛋價,就連蛋價評議委員會執行長陳進丁、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都喊出要「無限期休市」拒絕報價,因為產地價和盤價,已經實際交易價格脫勾,導致黑市橫行,市場蛋價漫天喊價。不過台北市蛋商公會26日中午會後決議蛋價仍是持續凍漲,至於凍漲原因,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並未說明,而且27日也不會「無限期休市」,蛋商公會仍會持續報價。據傳是因為遭到農委會當局施壓凍漲。據《ETtoday新聞雲》援引不願具名的蛋商指出,現在南部黑市價格已經出現一箱喊價1700、1800元,中間經過大盤、中盤、運輸,到市面上每斤破百很正常,報紙上的報價卻還停留產地價45.5元,農委會卻不斷干預價格,就算進口蛋抵達,也解決不了每天4、500萬顆的雞蛋缺口,這場蛋荒鬧劇,只怕還會沒完沒了,而且也嚴重撕裂蛋商、蛋農與官方的互信基礎。據農委會最新公布的雞蛋產銷資訊顯示,每日雞蛋生產量目前已回升至11.2萬箱,較上周增加了1000箱,整體產能已止跌回穩,目前產蛋雞隻數略升至3158萬隻,比上週多了67萬隻,雞蛋每日缺口約100萬顆。但根據產業界最近一期的雞蛋產銷報告指出,全台各區雞蛋生產仍是「嚴重不足」,缺蛋問題短期內難解,且每日雞蛋缺口,至少超過400萬顆,絕非官方資料顯示的100萬顆。

蛋價今恐再漲3元 進口蛋最快「這天」上架
蛋荒未解,蛋價恐再漲!蛋農及蛋商擬在今天召開蛋價督導委員會,外傳產地蛋價會再漲3元,昨農委會否認,強調尊重產銷雙方決定價格。但上周蛋價凍漲,引來蛋商不滿,加上短期數量缺口仍大,蛋價恐再往上走。農委會防檢局昨天召開禽流感防疫專家座談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座談會中坦言,去年就知道雞蛋生產量及需求有差異,但為了保護小農,想透過加工廠的調度滿足需求,沒想到H5N1的影響太大,才會開放專案進口,滿足民生及加工業者所需。至於進口蛋何時能解蛋荒?陳吉仲表示,為彌補短期產能不足,已專案開放10國進口雞蛋,包括泰國、菲律賓、澳洲、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土耳其及波蘭,除了波蘭尚未談妥檢疫條件外,其他各國均已談妥,3月底透過既有洗選通路至一般市場銷售,也有部分提供給加工業者。依農委會規畫,3月底將進口500萬顆以上雞蛋,4、5月每月進口逾3000萬顆,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昨天表示,希望在3月29日或30日上架,而進口雞蛋除了要符合食品安全規範外,還要再經過洗選、包裝及標示等程序,並以澳洲、美國及泰國雞蛋為主,通路販售價格則會隨著我國雞蛋產地價波動而調整。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德維痛批,政府有沒有因應對策,他呼籲行政院,要解決雞蛋問題,應該仿效每人發現金6000元,發雞蛋分享券連續12個月,避免民眾吃不到雞蛋。李德維說,農產品產銷失衡成為沉痾,解決產銷失衡如此困難嗎?不能繼續沉淪在制度失衡,多少民眾有1個月沒有吃到雞蛋,從原本500萬顆到6000萬顆,似乎還是杯水車薪。

2023電費漲價懶人包 8常見問題一次看
台電4月調漲電價平均11%,民生住宅從700度起漲,這衝擊6月接下來要開始的夏月電價,屆時1000度以上用戶,電價瞬間再拉高到1成,將出現國內首見「7」字頭電價,每度超過7.6元,而去年此級距已被漲9%,2次合計漲幅飆近2成。不僅如此,現行一屋多隔的分租套雅房百萬租屋族,也可能因共用總電表,難逃被漲較高電費,堪稱最難熬的夏天。綜合《風傳媒》、《三立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的報導,《CTWANT》整理2023年電費漲價懶人包,解答民眾如何判斷自家電費到底漲不漲?一共調漲多少?哪些行業衝擊最大?分租套房如何不漲價?共8個常見問題,一篇文全看懂!另外,3月27日起,民眾還可至「電價及費率資訊揭露專區」,了解本次電價調漲費率相關資訊及台電公司成本資訊。2023年第1次電價調漲時間?4月1日起平均電價調漲11%,民生用電平均每度從2.61元漲到2.65元,漲幅約2.6%;產業用電平均每度從2.91元漲到3.38元,漲幅14.2%。如何判斷自家電費到底漲不漲?本次電價調漲約影響177萬戶,家庭戶有93%、1231萬戶不受影響。民眾可查看電費帳單當中的「用電種類」及「計費度數」,了解是否為調漲類別,700度以下不調整、701至1000度調3%、1001度以上漲10%。台電指出,國內住宅電價為累進計費制,電價調整方案雖是700度以上調漲3%、1000度以上調漲10%,意思是超過的度數才會被調漲,其中700度到1000度每月最多增加45元。以單月用電710度來說明,只有多出來的10度電費率會被調漲。此外,用戶若每月用電超過700度,也可評估選用「時間電價」方案,尖離峰時間分開計費,不受累進費率的影響。分租雅房、套房「共用電表」如何避免漲價?分租雅房、套房通常都是使用共用電表,一戶用電加總後可能超過700度,4月1日起平均電價調漲11%,等於夏季電費飆破1度7元,房東如果不想吃虧,就會向房客們漲電費。對此,經濟部表示,租屋族可請房東電洽台電免費申請裝設「智慧電表」,並接受台電的節能輔導,即使每月總用電量超過700或1000度,也可以不漲價。裝上智慧電表,還可以選擇「時間電價」方案,調整用電習慣,善用尖離峰電價,整體電價還可以省更多。哪些行業衝擊最大?哪些行業衝擊較小?餐飲業、理髮店、雜貨店、超商等的「小商店」,調幅低於住宅,1500度以下不調整、1501至3000度微調3%、3001度以上調漲5%超市、中小型企業等「產業低壓」電價調漲10%台鐵、高鐵、捷運或晶圓代工廠等「產業高壓及特高壓的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7%,為本次電價調漲衝擊最大。為減緩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2022年下半年用電衰退10%以上的產業調幅減半,農漁業電價不調整。社福團體,包括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庇護工場、立案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等2.2萬戶用電,基於照顧弱勢精神,本次電價凍漲。用戶可依電費帳單上所列的「行業別」,判斷是否屬不調漲範圍。公設用電計入家戶的流動電費嗎?經濟部表示,公設用電因為是獨立電表,所以跟家中電表是分開計算的,您的家戶調漲標準,仍是以家中的電表度數計算,公設用電不計入家戶的流動電費。93%家庭真的不會漲價?經濟部表示,家中收到的電費帳單都是2個月為一期,所以只要2個月的用電在1400度以內,就不會漲價。以電費來看,就是非夏月(10月-隔年5月)3832元、夏月(6-9月)4508元以下的家庭用戶,不受影響。一期用電超過1400度會怎樣?住宅電價是累進計費,新電價是每月用電超過700度微漲3%,超過1000度漲10%,超過的度數才會被調漲。經濟部說明,以2個月為一期的帳單來看,用電1420度(每月710度),只有多出來的20度電,費率會被調漲3%,平均電費從4156元變成4160元。如果一期用電2020度(每月1010度),只有超過1400度的部分有調整,其中600度(1401-2000度)調漲3%,有20度(2001-2020度)調漲10%,平均電費從7148元增加到7250元。高鐵、台鐵及捷運是用電大戶,票價會不會因此調漲?據《ETtoday》報導,高鐵表示,正在進一步了解中,評估內部之營運成本後,再由董事會決定。至於台鐵的部分,台鐵局長杜微則表示,估計電價調漲1年會增加2.5億元到3億元支出,本週將請台電凍漲,目前沒有調漲票價的規劃。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台北捷運指出,會配合政府政策辦理,目前仍未明確告知未來是否調整票價;新北捷運則表示,用電量沒有台北捷運高,影響較少,因此暫未討論票價調整問題。桃園捷運表示,會向台電爭取更優惠的交通運輸動力電價折扣;台中捷運目前沒有票價調漲規畫;高雄捷運則坦承,電價調漲導致營運成本吃不消,呼籲中央應給予電價調漲優惠。

不滿農委會下令凍漲又大量進口 蛋農砲轟、全台蛋商公會醞釀「無限期休市」
全台缺蛋危機仍持續擴大中,目前傳出本周蛋價原定要再上漲3至5元,結果「尊重市場機制」的農委會卻下令凍漲,甚至還表示本周會進口雞蛋來補足缺口。此舉引發蛋農不滿,認為農委會根本放任蛋農、雞農自生自滅。而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則表示,如果下周又凍漲,不排除無限期休市,蛋商公會拒絕報價。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中華民國蛋價委員會18日晚間開會,原定計畫每公斤雞蛋要再調漲3至5元,結果農委會透過產業界代表施壓,最後決議凍漲,此舉讓與會的蛋商、蛋農相當不滿。就有蛋農表示,農委會口口聲聲說「尊重市場機制」,現在雞蛋稀少,價格自然就會高漲。而他也認為,目前全台供蛋數量遠比農委會表示的11.1萬箱還要少,而農委會卻透過產業代表施壓凍漲,蛋農解釋,飼料、電費、農會貸款都是成本,農委會此時要求凍漲根本是毀滅蛋農。中華民國蛋價委員會執行長陳進丁表示,原定這周蛋價要上漲3元,但是因應官方要求而凍漲。官方表示這周會進口一些雞蛋來補缺口,目前也只能在25日開會時看情況決定。但陳進丁也提到,目前國內每日雞蛋缺口高達4至5百萬顆,這並非是進口雞蛋就能補足的。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則表示,目前雞蛋缺口量大,已經造成黑市猖獗、市場混亂,官方還壓制產地價,根本就是傷害蛋農、蛋商。林天來強調近期將會拜會農委會官員,如果下周又繼續凍漲,打算宣布雞蛋無限期休市,蛋商公會也不會配合報價。

傳農委會施壓 蛋價本周凍漲「維持每台斤55元」…下周再商討
缺蛋風暴持續延燒,如今一顆雞蛋零售價竟飆至15元以上,令不少民眾、餐飲業者苦不堪言,連帶讓這波蛋荒成了近期最燒的民生話題。先前蛋商反映希望再微調2至3元,蛋價委員會今(18日)晚上再次開會,雖然多數與會代表傾向調漲蛋價,不過農委會方面施壓,最後決議凍漲,下周將再開會討論是否漲價。蛋價委員會18日晚間開會,與會人士透露,多數與會者希望蛋價可以再調漲2到3元,不過因為近期缺蛋且蛋價頻創新高,農委會備感壓力,在官方代表壓力下,最後決定本周先凍漲,產地價與批發價繼續維持每台斤45.5元及55元,至於調漲預計將留到下周六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