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e上季「清庫存」淨賺14.5億美元 29日開盤大漲11%
運動品牌大廠Nike周四(28日)公布最新業績,庫存出現大幅下降,年減10%至87億美元。這一降幅超出分析師預期,意味著該公司正在清理滯銷商品,為更有利可圖的商品騰出空間。Nike上一季(6到8月)的營收為129億美元,淨利達14.5億美元。受消息影響,Nike股價29日開盤大漲11%,創2022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首席財務官弗蘭德(Matthew Friend)也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對市場上的庫存水平非常滿意,與他看到的零售銷售相匹配。弗蘭德指出,上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在重要的年底購物季到來以前展現減少庫存的成果。Nike一直在提供折扣,以便將過剩的商品從商店貨架上清理出去。而庫存的下降表明該公司更嚴格的管理正取得成效。此外,管理層預計,該公司財政第二季的收入增長將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而毛利率預計將擴大約100個基點。值得注意的是,該股在盤後上漲高達 9.6%,在該公司與分析師舉行的電話會議期間漲幅加速。Nike上季淨利14.5億美元,每股盈餘0.94美元,遠優於分析師預測的0.75美元。營收較2022年同期成長2%至129.4億美元,遜於分析師預期的129.8億美元,此為兩年來首度未達華爾街的預期水準。Nike上季毛利率略減約0.1個百分點至44.2%,但高於分析師估的43.7%。該公司還重申了全年財政年度的指導意見,收入預計將以中個位數增長,而利潤率將提高多達160個基點。弗蘭德表示,Nike正在密切監測假日季節前的需求,並預估本季營收可望略高於去年同期,LSEG訪調的分析師預測將成長2.1%至135.9億美元。此外,Nike在北美市場上季銷售額年減2%至54.2億美元,略高於市場估的53.9億美元;大中華區的銷售則有所放緩,僅增長4.8%,低於預估。該公司報告稱,在北美地區與其零售合作伙伴迪克體育用品實現了高個位數到低兩位數的增長。公司目前正在與長期合作伙伴富樂客進行重置,銷售預計在短期內下降。Nike周五(29日)盤後股價小幅上漲0.070美元或0.073%,以95.69美元作收。

美光Q4營收優於預期 陸行之揭露8點「長期投資記憶體沒搞頭」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日前公佈第四季營運指引,營收季增5至15%,優於市場預期,但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發文評論,營收明顯高於市場預期,但虧損並未大幅改善。他也表示,雖然美光股價已從去年底谷底48.43元回升41%,但目前數字仍無法讓投資人有「WOW」的感覺,所以盤勢還是「肉肉的」。陸行之在臉書粉專分享他從季報中整理出的8項重點如下:一、美光預期四季度營收季增5至15%,平均10%,比市場預期好5個百分點,年比大幅轉正為8%,比三季度的負40% 明顯改善;依照四季度指引及彭博社分析師預期,美光今年營收將衰退42%,2024年將成長46%(但不確定分析師們是否還會下修)。二、美光預期四季度毛利率負6%,比三季度的負11%及二季度的負18%有明顯改善,主要是因為DRAM產品結構改善,加上賣了一些之前在會計帳上打掉的庫存。三、美光雖然預期四季的營業利潤率大幅改善至負6%(2023第三季負37%),但預期四季度的負31%淨利潤率只比三季度好5個百分點,而且低於市場預期的負27%,主要是因為所得稅的變化(2023年第三季稅收抵免,2023年第四季基本稅率)。四、第三季庫存月數明顯下滑到5.66個月,季減13%,年增68%,但好像比之前公司預期的庫存月數來得高些,上個季度我們曾預期存儲器記憶體大廠第四季可以一起來漲下游廠商的價格了(目前好像開始啟動了),下游廠怕明年漲價,可能被強迫要加庫存。五、公司公布三季度資本開支是14.6億美元,2023會計年度是76.8億,公司並預期2024會計年度資本開支比2023年好一些,這樣資本装備率(資本支出/營業額)仍將逐步下滑,算是正面訊息,且對記憶體設備廠而言,訂單也將持穩。六、美光還說PC、智慧型手機、車用記憶體客戶庫存都到了正常水位(老實說我們的數據建議模組商被記憶體大廠強迫吃下一堆庫存),但數據中心客戶要等到2023年第四季到2024年第一季才會正常。七、給AI伺服器用的1 beta HBM3E(記憶體)還在給輝達(Nvidia)做驗證,公司預期有機會在2023年第四季開始量產,2024年第二季到第三季明顯貢獻營收。八、公司公布2023年第三季DRAM位元成長率15%(2023年第二季季增10%),價格季減8至9%(2023年第二季季減10%);NAND位元成長率大於40%(2023年第二季季增38至39%),價格季減15%。陸行之也批評,不明白NAND記憶體大廠的價格每季都暴跌15%,但為了搶市占,產能仍然逐季增加近40%。他指出,降價或讓客戶堆庫存對獲利的影響才大,並直呼「長期投資存儲記憶體行業真沒啥搞頭」。

特斯拉Dojo攻算力2/自駕車、iPhone都少不了它 大立光林恩平布局專利築競爭門檻
隨蘋果新機上市,iPhone15 Pro Max鏡頭難做及供不應求,業界傳出,蘋果急向光學龍頭廠大立光(3008)求救,使得大立光股價重返2千元,然法人指出,特斯拉日前宣布要打造超級電腦Dojo,狂攻自駕車市場,市場關注大立光的眼光,不只停留在i15,還鎖定自駕車關鍵元件鏡頭。尤其是今年5月,大立光一度發函給特斯拉「警告」專利侵權,此一動作震撼業界。「大立光的動作,跟2013年對狀告三星的動作類似,搶單意味濃厚。」法人對CTWANT記者表示,這意味著大立光已確認車用市場值得好好耕耘,因此透過專利來宣示地位。本土法人指出,以大立光的技術能力,要搶下客戶的所有訂單基本上是輕而易舉,但是在科技產業裡,沒有廠商願意被單一供應商箝制,因此培養第二甚至第三供應商也相當常見,光是蘋果為了培養第二供應商,就不惜讓iPhone鏡頭規格硬是比對手低了好幾階。以最新的iPhone 15,光學變焦才5倍,但是三星的S23早就是10倍了。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擅用專利主動出擊,讓客戶就算培養其他供應商,也動搖不了大立光的龍頭地位。(圖/方萬民攝)原本執業小兒科醫師的林恩平,2006年回到大立光擔任董事長特助,2010年接下大立光執行長,2022年再接下董事長。被外界稱為省話一哥的林恩平,對於技術研發相當執著,更深知利用專利來攻城掠地。林恩平曾坦言,公司已累積超過2700個專利,同業很難逃脫大立光的專利,就看動不動而已。大立光從2013年開始,就數度發起專利戰,包括玉晶光、先進光、新鉅科等同業對手都被大立光告過,就連客戶甚至沒有往來的品牌廠商,像是三星、惠普等,也曾被大立光告下去。「專利,是用來攻擊的,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林恩平曾如此說過。2022年1月林恩平更在線上法人說明會中直言,大立光的專利網布局很廣,只要不是公司自有客戶,若是發現有侵權行為,就可能會提告,如果是公司自有客戶,但出現侵權行為,會以協商方式進行。一位熟悉專利市場的廠商告訴CTWANT記者說,專利的目的,其實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真正厲害的人,是用專利來阻滯對手,進而搶訂單。像之前LED廠的億光跟日亞化的專利纏訟,就是很經典的專利案例。鏡頭是自駕車最重要的關鍵零件,完整收集車輛周邊狀況,讓系統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圖/翻攝自台灣特斯拉官網)「只不過相對於大立光在手機及筆電的布局,車用市場對於大立光來說,或許是因為產品規格是少量多樣,因此似乎興趣相對缺缺。反映在大立光營收上,就是比重還不到10%。」一位本土法人說。法人告訴CTWANT記者說,大立光在2019年曾經一度推掉特斯拉訂單,不過2021年7月,林恩平在法說會上提到,因為自駕車趨勢需求,讓車用鏡頭的數量增加,規格也有所提升,他甚至透露,公司有出一家大客戶,目前訂單成長快速,會繼續服務這家客戶。今年6月股東會上,林恩平則說,由於車用鏡頭規格沒有太高,基本上訂單要有利潤,公司才會接單,不過雖然車用毛利率較手機爲低,但優勢則是車用產品生命週期較長。在股東會前,還發函警告特斯拉侵犯專利,看來林恩平對自駕車的車用鏡頭市場,已不再輕忽,至於對營收及盈餘貢獻有多少,投資人就拭目以待。

殯葬業賺很大? 網揭「價格隨便喊」秘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行業有自己的優缺點。其中,殯葬業是許多人不敢碰觸的領域,一名網友就發問,他認為殯葬業似乎要很有背景,以及雄厚的資本,貼文掀起熱議,其他專業網友便解答了。原PO在PTT八卦板以「殯葬業是好賺在哪裡」為題發文,在他看來,殯葬業這一行水好像很深,似乎要很有背景,或是資本很雄厚,才做得起這一行,希望其他人可以幫忙解惑。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成本很低,暴利」、「一般人不敢摸屍體這樣」、「你服務的人不會客訴」、「常常會有額外的紅包可以收」、「水很深一般人不敢或不願做」、「超好賺啊,最便宜一套接近10萬」、「一個骨灰罈,從3000~30萬都喊得出來」、「面子工程,有錢人的利潤百萬起跳」。另外,也有許多人指出,很少人會殺價,「隨便喊價,孝子都會接受」、「這行業又沒有公定價」、「說多少就多少」、「一般人對於這種事不會討價還價」、「一口價,沒人敢殺價,利潤隨便喊的」、「不容易被殺價」、「成本低報酬高,而且很多人認為,殺價是對死者不敬」。事實上,YouTube頻道「戴妮塔 Nita & Dai's Daily」的成員戴戴,過去曾體驗一日禮儀師的工作,「彭禮儀師」解釋,很多人誤以為殯葬行業很好賺,但剛入行幾乎24小時不能休息,隨時待命,換算時薪沒有想像的美好,若願意繼續學習、堅持下去,年薪百萬不是問題。PTT全文。(圖/翻攝自PTT)

全美汽車工人大罷工1個月 小摩:三大巨頭恐損失80億美元
一週前,高盛預測了將在第三季末衝擊美國GDP的三件事,包括學生貸款恢復支付、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罷工,以及政府關門。高盛計算出,如果目前正在進行合約談判的三家汽車公司都受到影響,UAW的潛在罷工導致的汽車產量下降,將使GDP年化季率每持續一週就下降0.05%至0.10%。根據外媒報導,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這三家汽車公司,生產了美國幾乎一半的組裝汽車。高盛在對其影響的估計中表示,任何受罷工影響的公司的汽車產量都可能大幅下降,高盛也假設降至幾乎爲零。摩根士丹利的汽車策略師喬納斯(Adam Jonas)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表示,投資者對罷工結果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現在看來,解決方案似乎確實跟投資者擔憂的問題一致。喬納斯在調查中粗略的計算,北美3大汽車公司輕型汽車生產的價值,約為每天7.5億美元。若減產幅度略高於30%,並假設產量100%受到影響,便代表這三大巨頭每天將損失約2.5億美元的利潤;按照整個月的產量損失推算,三大巨頭的利潤損失總計可能高達70至80億美元。據喬納斯所述,一些損失的產量將被彌補,因為一些客戶可能會購買進口品牌或特斯拉。但除了一次性的損失外,喬納斯更擔心的是在未來4年內,勞動力價格可能會上漲30至40%,以及美國國內汽車公司將重新調整其電動汽車的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和回報。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認為,結果將是更大的緊縮,並將重點放在電動車上。然而,這將使更多的工人失業,因爲電動汽車需要的機械干預遠少於燃油車。且購買新車約佔美國CPI的5%,很快汽車公司將必須結構性地提高價格。簡而言之,新車價格上漲3%可能會在4年內對CPI產生15個基點的影響。

砸錢買「退貨集裝架」…男開箱秒喊:中大獎了 5倍價轉賣驚人利潤曝
一名YouTuber挑戰在國外相當流行的「倉儲挖寶」,用675美元(約新台幣2.1萬)買下Amazon一個裝有退貨商品的集裝架(或稱托盤),沒想到真的讓他挖到寶,不只回收本金還賺了個翻倍。「ConnorTV」日前買下被Amazon送到清算公司的集裝架,並在現場直接開箱,可惜一開始讓他相當失望,嬰兒用的睡衣、尿布台、孕婦枕,甚至髒衣服,之後雖找到空氣清淨機、割草機輪胎等可以轉賣且有一定價值商品,但也挖出破損的茶壺、巨大泳池浮標、椅墊、酒杯和汽車座椅套等雜物。YouTuber開出許多可高價賣的用品。(圖/翻攝自YouTube)之後接連開出的汽車避震器、保險箱、儲藏櫃、輪胎架、桌櫃、帳篷、三腳架、書櫃、平底鍋和花盆等「全新物品」則讓他驚喜萬分,接著期待寫有「Minecraft」的箱子裡裝著PS5,但結果竟是「3個垃圾桶」讓他失望又驚訝。不過,計算挖到的全新商品和一些有價值雜物後,他發現可以用4025美元(約新台幣12.9萬)轉賣這些用品,但由於有些東西比起賣掉更適合留給自己,總價大約降到3350美元(約新台幣10.7萬),但仍是驚人利潤。

新北社區推動共享車位 實施3年成效差
為因應都市土地空間有限以及停車空間普遍不足問題,新北市府自2021年起推動「新北市共享車位媒合服務業者車位登記計畫」,不過計畫自推動至今近3年,核定的停車格數量逐年下降,至今年8月為止,共4處社區提供共享車位僅38格。交通局表示,主因業者認為利潤太低,而社區管委會也認為有安全及管理疑慮,普遍缺乏意願。新北停車空間不足,加上停車用地取得不易,為有效利用閒置空間,達到車位共享的經濟效益,市府特別訂定「新北市共享車位媒合服務業者車位登記計畫」,希望輔導業者合法提供共享停車位,紓解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不過根據新北市交通局統計,該計畫自2021年推行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止,共僅核准4處、38格停車位,每年核定數量逐年下降,從2021年2處、21格、隔年1處、12格到今年僅有1處5格,顯見社區提供停車場作為共享車位的成效並不理想。交通局停車管理科長蔡柏坤說明,因業者反映,根據「自有自用停車位共享認定原則」,僅有建物附設停車空間可作為共享車位、車位不能供日租或月租使用,而且車位共享時數,每月不可超過240小時等規定,使得共享車位條件嚴苛且幾乎沒有利潤,導致業者無意願投入成本擴大經營。此外,社區的意願也成為推行阻力之一,蔡柏坤表示,因為許多社區管委會對於開放停車場作為共享車位,認為有管理以及安全上的風險疑慮,大多沒有意願,且也涉及隱私,必須透過車位主與社區加強溝通,才可能取得社區認同。對於共享車位難以推動,國民黨議員陳明義直言:「曲高和寡!」他認為只有商辦大樓,停車位能夠明確「分時」才有可能做到,要在社區推動,在實務上是窒礙難行。民進黨議員山田摩衣也認為,社區對於將車位提供作為共享車位意願低,主因是利潤誘因不足,其次是社區擔心管理成本增加,導致交通局推動2年,也只核定了4處共享停車位,成效不彰應該要重新研擬獎勵策略。

詐騙家家酒!詐團「角色扮演」海削1.3億 破億鈔票山保時捷全遭扣
新北市中和區近日破獲荒唐的「靈骨塔詐騙」,52歲郭姓女子等人成立空殼公司,互相假扮買家、賣家甚至是仲介等角色,對外向無辜不知情的民眾誆騙可透過投資靈骨塔、殯葬用品來獲高額利潤,受害者不疑有他地加入投資,卻被扮演「詐騙家家酒」的詐騙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詐團竟也透過這手法海削上億,囂張行徑仍難逃法網,全遭中和警分局破獲。據了解,郭女聯合與他人自組空殼公司,並開始玩起「詐騙家家酒」,詐團成員紛紛開始角色扮演,佯裝賣家、買家甚至是仲介對外向不知情的無辜受害者演戲,並聲稱投資靈骨塔、殯葬用品等可獲高額利潤,但實則只是自導自演。各種花言巧語弄的受害者心癢癢,讓受害者們紛紛加入投資,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詐騙集團也漸漸露出馬腳,驚覺慘遭詐騙的民眾只好先報警,將希望託付於警方身上,希望能將惡劣的詐騙集團一網打盡。警方獲報後,火速成立專案小組啟動偵查,成功將涉案相關人共17名拘提到案,同時查扣不法所得新臺幣1億3,400餘萬元、金塊、外幣、車輛及不動產15筆等,另扣得手機、電腦、教戰守則等證物,詢後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刑法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罪嫌移請新北地檢偵辦。

美國國會預算法案沒有共識 聯邦政府恐停擺「公務員領無薪水」
近期美國國會卡住多筆預算法案,因為民主黨與共和黨在這些法案上都沒有取得共識。也由於美國政府大部分的資金計畫將於30日到期,如果屆時新的預算法案還沒有被國會通過的話,美國聯邦政府恐面臨無錢可用的尷尬局面,而政府數十萬的公務員們也可能會面臨到沒法領薪水的情況。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目前美國政府有多個預算法案卡在國會中,因為不管哪個法案都無法在民主黨多數的參議院或是共和黨多數的眾議院中獲得表決通過。而尷尬的是,除了軍事和社會安全付款之外,美國政府多個資金計畫將在30日到期,如在此之前,美國國會沒法通過新的預算法案的話,屆時將有不少政府機關會面臨無錢可用陷入停擺的情況。如政府機關因此停擺的話,不少類似公園、博物館等延伸出來的聯邦政府財產,也有可能因此陷入停止運作的局面,這也讓政府機構喪失了獲取更多利潤的機會,在更加沒錢可用的情況下,許多公務人員也會面臨到沒薪水可領的局面,這更會讓政府機構進入死亡迴圈而無法脫身。美銀分析師朱諾(Stephen Juneau)也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聯邦政府機構關門的話,每星期將會減少經濟成長率0.1%,而高盛的策略師則預估是0.2%。而市場也預估,如果真的發生聯邦政府無錢可用、必須關門停止營運的情況的話,這停止運作的時間恐長達2至3周。報導中也提到,其實美國政府曾於2019年發生關門的情況,當時就對美國經濟造成超過30億美元的永久性損失。為了解除如此危機局面,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肯錫(Kevin McCarthy)表示,將會在本周內提出2項支出預算法案給眾議院,其中一項為短期應應措施,如果能順利通過的話,屆時將可大大降低危機的發生。

美1.27萬汽車工人大罷工爭取加薪 特斯拉反成大贏家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於當地時間15日開始罷工,約1.27萬名工人參與。但無論罷工結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底特律三巨頭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Stellantis汽車將在工資方面增加支出,而任何加薪都將進一步提升特斯拉在電車領域的成本優勢。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計劃利用新AI技術將生產崗位從工會工人手中轉移出去,這其中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汽車工人,像是今年7月的好萊塢編劇和演員,與電影製片廠長達數月的罷工,也是與AI技術使用相關。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勞資關係學院研究主任格里爾(Ian Greer)表示,UAW關注的是,現在燃油車的製造工人是否能夠轉移到新的工作崗位,或者他們得經歷一段時間的失業。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罷工結果如何,三大汽車公司肯定會花更多的錢,而任何加薪都將進一步提升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巨大成本優勢。今年3月,馬斯克透露,他計劃將特斯拉下一代汽車的製造成本削減50%,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將依賴於先進的自動化、精益的工程技術和其他變革。特斯拉今年的舉動表明,特斯拉可以利用較低的成本結構,與世界各地的競爭對手打價格戰,以提高銷量。今年7月,特斯拉公佈的第二季利潤在降價後仍增長了20%。大約在同一時間,由於電動汽車的嚴重虧損,福特表示將放緩電動汽車的產量增長。行業數據顯示,三巨頭的勞動力成本(包括工資和福利)平均為每小時約66美元,相比之下特斯拉沒有工會組織,工資為45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UAW工人的薪水是獲得利潤分獎金,特斯拉則是獲得員工認股權,後者對公司沒有直接的現金成本。馬斯克曾表示,員工認購股票使他的工廠工人成為業內薪資最高的工人,並表示許多生產線工人多年來通過公司股票獎勵,成為百萬富翁。目前有許多分析人士預計,三巨頭最終將消化增加的成本。但巴克萊分析師列維(Dan Levy)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告誡投資者,此舉可能會讓電動汽車世界的轉型增添更大的壓力,特斯拉後續可能也將受到罷工的波及。據Glassdoor估計,在特斯拉,技術人員的平均時薪在23美元到32美元之間。特斯拉在加州發佈的工廠招聘廣告顯示,期望時薪從24美元到67美元不等,外加現金、股票獎勵和其他福利。康奈爾大學勞工專家惠頓(Art Wheaton)表示,UAW獲得更高工資的能力,可能會在特斯拉重新組織工會的過程中給其帶來壓力。

基本工資漲4.05%跟不上iPhone15漲幅 他讚侯友宜政策:全民都受惠
iPhone15全面漲價,在台灣官網公布的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國民黨台中第四選區立委(西屯、南屯)參選人廖偉翔今(18)日有感而發在臉書發文指出,面對iPhone15的漲幅,相較之下台灣人卻太低薪,認為侯友宜所提出「上市企業應該提撥一定利潤為員工加薪」才能讓全民受惠。廖偉翔認為,基本工資調漲,對於不是領基本工資的人來說很無感,上市企業提撥利潤為員工加薪才是讓全民都受惠的政策。(圖/翻攝自廖偉翔臉書)廖偉翔指出,iPhone15開賣,售價再次創新高,漲幅高達7.02%,相比行政院宣布明年基本工資增加4.05%,顯然完全不夠。而資本工資調漲的消息,對於不是領基本工資的你我來說,更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廖偉翔表示,這一年來,不只iPhone漲價,連民生物資都在漲,今年前7個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67%,是7年來首見的負成長,顯見薪資成長早已追不上物價飆漲,物價上漲,也只是讓大企業賺得飽飽;要調整的只有基本工資,中產階級完全沒有動,最後就成了變相的剝削中產階級。廖偉翔認為,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先前提出的「立法讓上市企業提撥一定利潤為員工加薪」,才是能夠讓全民受惠的正確方向,當然這項政策也不只是「慷他人之慨」,而是再透過調降關稅降低企業成本、協助中小企業轉型、擴大加薪可扣抵營利所得額等等配套措施,降低企業成本負擔,再由政府引導其為員工加薪。廖偉翔進一步指出,企業成本降低、中小企業轉型創造更多產值,雖然降低關稅、企業加薪扣抵額上升,但透過提升全民所得擴大稅基,也有助於達到政府的財政平衡,達到正能量循環、經濟健康成長的成效。最後也喊話「我希望,明年全民加薪的幅度,可以追上iPhone16的漲幅!」

H&M漲價拉升銷售策略不如預期? 股價15日下挫7%
全球第二大時尚零售商H&M股價,於上周五(15日)跌逾7%,此前公司公佈的最近一季的銷售額低於預期,主要原因為該時尚零售商難以吸引顧客,並且生活成本高漲的危機仍在持續。於6至8月期間,H&M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是低於分析師預測的5%成長率。本業銷售額則增長6%至609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1734億),低於635億瑞典克朗的預期。然而,按當地貨幣計算,銷售額增速「基本持平」,低於分析師預測的增長5%。不過,公司稱在2024年已實現10%營業率的目標,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補充稱本季度也已將重點放在盈利上。今年H&M的股價呈現逆轉,至今已上漲53%。但是公司仍有挑戰,在高價領域面對Zara的競爭,在低價領域又有中國快時尚Shein的挑戰。Zara母公司Inditex在周三公佈半年報,淨利增長40%,超出預期,儘管這家全球最大快時尚公司放慢了漲價的速度。然而,報告援引分析師表示,H&M試圖通過提高定價來提高利潤率,惟這一策略未能複製其主要競爭對手Inditex的成功,Inditex日前表示從8月1日到9月11日,其銷售量增加了14%,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8%,顯示出由於歐洲的熱浪,抑制了秋冬季服裝的需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若H&M不進一步詳細說明第三季為保護盈利能力而採取了哪些措施,預計市場將下調該公司的兌前盈餘(EBIT)預期。此外,H&M也宣佈將於11月開始在烏克蘭重新開業。在去年俄羅斯入侵之後,烏克蘭的門市商店已經關閉。H&M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掛牌的股票15日下跌7.39%,收盤價為159.44 元瑞典克朗。

尼日軍政府驅逐法國大使 他拒絕服從「被扣為人質」…吃軍糧充飢
西非國家尼日7月26日晚間驚傳軍事政變,一群由總統衛隊指揮官奇亞尼(AbdourahamaneTchiani)率領的軍人聲稱已推翻尼日政府,還關押了該國1960年獨立後的首位民選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事後已逝的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Prigozhin)也將其稱為「尼日人民與舊殖民母國法國的鬥爭。」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15日則指出,法國駐尼日大使伊泰(SylvainItte)等外交官,遭當地軍政府「扣為人質」,不但不能自由外出,還被禁運糧食進入大使館,導致他們目前只能靠軍糧充飢。據《南華早報》援引《法新社》的報導,馬克宏15日造訪科多爾省(Côte-d'Or)歐蘇瓦地區瑟米爾(Semur-en-Auxois)時向記者透露,駐尼日大使伊泰及其他外交人員實際上被扣押在法國大使館裡,而且軍政府還禁運糧食進入使館,導致他們現在只能靠軍糧果腹。據悉,尼日軍政府領導人奇亞尼曾在8月推翻總統貝佐姆後,對伊泰下最後通牒,要求其在48小時內離開尼日,但法國政府回絕了當局的要求,且堅持不承認新政權的合法性,而這一立場也得到了歐盟的支持。因此伊泰和相關人員事後就被下令不得離開法國大使館,也被禁止獲得任何食物。對此,馬克宏被記者問及是否將召回大使時則回應:「我將完成任何與貝佐姆總統達成共識的事務,因為他才是合法政權,而我每天都會與他聯繫。」此外,法國駐尼日的1500名軍人在政變後也被軍政府要求撤離,馬克宏本月稍早指出,在與巴祖姆進行談判前,他們都不會考慮任何重新部署駐尼日法軍的事情。尼日政變事後也遭到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簡稱:西非經共體,Economic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歐盟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嚴厲譴責。非洲聯盟主席阿蘇馬尼(AzaliAssoumani)甚至在俄羅斯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舉行的「俄非峰會」上指出:「呼籲重建(尼日)憲法秩序,並且立即釋放總統貝佐姆及其家人。」報導補充,瓦格納集團近年來在中非共和國、蘇丹、馬利等非洲國家插旗,並在這些國家坐擁利潤豐厚的商業和礦產利益,同時也加強了俄羅斯對非洲的外交和經濟影響力。事後普里格津的表態,以及非洲聯盟主席的隔空喊話,都不免令人懷疑尼日的軍事政變是否與俄羅斯及瓦格納集團有關。對此,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指出:「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看到俄國或瓦格納參與(尼日政變)的跡象。」然而,許多支持軍事政變的尼日民眾卻拿著俄國國旗走上街頭,甚至還闖入法國使館大肆破壞,高喊「法國滾蛋」。支持軍事政變的尼日民眾在首都尼阿美(Niamey)手舉俄羅斯國旗歡呼。(圖/達志/美聯社)尼日動盪可說是近年來席捲西非多國軍事政變浪潮中的最新一起,包括馬利(2020年、2021年)、幾內亞(2021年)和布吉納法索(2022年)等國,且他們自政變以來皆在外交路線上轉向俄羅斯。對此,奈及利亞總統、西非經共體主席蒂努布(Bola Tinubu)也曾示警,西非的恐怖主義和軍事政變浪潮已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需緊急採取經過協調後的一致行動加以應對。

僵局無解!美國汽車工人啟動罷工 要求加薪40%破局影響3大車廠
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在美國時間周五(15日)凌晨展開數十年來最有野心的美國工業勞工運動,由於UAW與福特、通用、斯泰蘭蒂斯3大車廠的工資福利勞資協商破局,確定會先有約1.3萬名工人開始罷工,這也是工會成立88年以來,底特律3大車廠同時面臨罷工。UAW主席費恩 。(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多家外媒報導,UAW主席費恩(ShawnFain)14日晚間表示,將有3間車廠從15日凌晨起罷工,分別是密蘇里州溫茨維爾的通用汽車工廠、俄亥俄州托雷多的斯泰蘭蒂斯工廠和密西根州韋恩的福特工廠,涉及1萬2700名工人。勞方以過去做出的讓步及3大車廠獲得巨額利潤為由要求協商,因為從車廠2013年至2022年間的利潤增長92%,總計約2500億美元,執行長薪酬增加40%。儘管擁有亮眼財務表現,但自2008年來,工人時薪下降19.3%。這也是工會成立88年以來,底特律大車廠同時面臨罷工 。(圖/達志/美聯社)UAW提出的要求包括加薪40%、縮短工時、終止分級化的工資及恢復先前合約中做出的讓步,包括退休者醫療福利、更多帶薪休假、受工廠關閉影響人員的權利等。不過在加薪幅度這一塊,勞資雙方之間仍存在極大差距,目前福特汽車提議加薪20%,通用汽車加薪18%、斯泰蘭蒂斯加薪17.5%,儘管這些數字均高於最初的提案,但仍遠低於工會要求的40%加薪幅度。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在美國時間周五(15日)凌晨發動罷工。(圖/達志/美聯社)這場勞資協商獲得公眾與美國工會運動的支持,目前採取的是分階段罷工,並非讓所有15萬名成員同時離開工作崗位。不過費恩也說,若談判情況未改善,不排除發展成全面罷工,已知工會擁有8.25億美元的罷工基金,將在罷工期間向工人提供每周500美元的補貼金。另外,代表國際卡車司機工會(Teamsters)的司機表示,在罷工期間將停止車廠車輛交付,多個工會、環境、種族、社會正義組織也公開支持美國聯合汽車工會爭取新合約。

35道菜管飽只賣43「十元盒飯姐」爆紅 竟因1件事哭了:不想堅持
大陸安徽省合肥市一位大姐在工地旁邊賣便當,只要人民幣10元(約新台幣43元)就可任選35道菜,其中有30道菜是葷菜,僅有4、5道菜是素菜,且每樣菜都是老闆親自下廚,真材實料。隨著攤位爆紅,各種亂象層出不窮,有人亂打菜造成浪費,還有人直接把菜端走卻沒付錢,讓「盒飯姐」忍不住落淚。據了解,「盒飯姐」因賣10塊錢一份的盒飯走紅網路,30多樣菜隨便吃,有葷有素,菜品非常豐富,包括紅燒里脊、鴨肉、魚肉等等,大多都是葷菜,每天都有大批顧客慕名而來,經常還沒出攤就排起了長隊。現場顧客表示,他們在附近工地工作了半年時間,一直在盒飯姐的攤位吃,既經濟又實惠。由於可供選擇的菜品多,再加上便宜,盒飯姐的生意一直不錯,雖然利潤不高,但薄利多銷,每天也能有300、400元的收入。隨著熱度增加,每天都有幾百人等著夫妻倆開飯,遺憾的是各種亂象也開始浮現,除了有人盛了一堆菜品卻吃不完,造成食物浪費問題,甚至有客人直接拿大臉盆來打菜。一名網友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傳視頻,視頻中「盒飯姐」哭著說出心裡話,透露有人亂打菜最後全倒掉,有人帶碗或大盆來裝,甚至直接把菜端走,卻沒有付錢,害2人損失1400餘元(約新台幣6137元)。盒飯姐說,自己多年來堅持不漲價,認為人心換人心,現在卻感到有點傷心,不想堅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