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畢業弟無業啃老…月砸4萬揪友「喝茶」 姊嘆:衣服也丟給媽洗
「家裡出了個啃老族!」一名女網友透露,弟弟是台大畢業,但離開學校後就沒有穩定工作,後來直接待在家,接著又認識了一群泡茶的朋友,每月至少花3、4萬元喝茶,還無償跑去茶會幫忙,「所有支出都還是得跟爸媽拿,連自己的衣服也要每週拿回家給媽媽洗」,就連車貸也是父母在繳,讓一家人傷透腦筋。原PO在PTT發文,「弟弟也算聰明,大學還是112畢業的。但畢業後因為念的科系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那時對音樂有興趣所以參加過一些演出,那時父母也支持說如果要再唸音樂相關科系也沒問題,畢竟非科班出來的競爭力還是比較差,但後來也不了了之。之後說對開餐飲有興趣,也去一些餐廳打過工,後來也嫌太累就放棄了。」女網友表示,弟弟無業一陣子後開始住家裡,「這時不知從哪認識一群泡茶的朋友,也是惡夢的開始。這茶會的師父說看得到每個人的磁場,要喝他們的量子茶來調理身體。但茶葉的來源也不明,都他們混好也講不出是用了哪些茶葉,連泡茶的水還要特別買,每個月花在泡茶的錢3、4萬跑不掉。」原PO提到,「弟弟每天去茶會無償幫忙,開車上跑台中屏東載東載西是常有的事。住家裡時各種影響家人作息的誇張行為就不說了,後來搬去茶會在另一個縣市開的新據點,說有提供員工住宿,也有支薪:一個月1w2,還沒勞保!真不知道這種能不能檢舉不符勞基法。結果最近又說空間規劃更改要被趕出來自己找租屋處了。女網友指出,弟弟所有支出都還是得跟爸媽拿,連自己的衣服也要每週拿回家給媽媽洗,「自己吵著要買的汽車貸款結果還是爸媽在繳,每個月要從家裡挖走至少5萬,美其名說是先用借的,但我們也不期待他會還得出來了。不給他就說會想辦法去借,這說法讓爸媽更緊張,還不出來的爛攤子還是要靠爸媽收,不如自己給省去借款的利息。」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傷到爸媽棺材本的才叫啃,你弟這個是類富二代」、「看起來就是某種邪教或類似的組織,邪教不需要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他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父母給他的金援」、「弟弟的心態就是逃避吧,112沒成就說出來自己都會很阿雜的,那邪教就是浮木罷了」。

5億高中生之母曾入職知名糕餅廠 前雇主:衣著及為人都樸實
台中市賴姓高中生擁5億房產卻在與夏姓代書助理同婚登記後兩小時離奇墜樓身亡,並扯出賴母和公公通姦生下賴男,離奇案情震驚社會,其中賴母的角色也備受關注。今天賴母的前雇主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印象中賴母衣著及為人都樸實,工作相當認真,外界關注賴母能拿多少錢,但他想到的是賴母坎坷境遇下辛勤工作的樣子。彰化鹿港黃姓糕餅業者指出,他的糕餅店在彰化鹿港及台中市西區都有工廠,大約在三年前,賴母因工作的工廠歇業而到台中市西區的工廠應徵工作,因為是新人,大部分負責清潔環境及整理糕餅盒子的工作,賴母就像鄰家媽媽一樣,很努力在工作,但現在外界大都只關注在賴母可拿到多少遺產。他表示,賴母上班後,公司幫她投保時,勞保局來函表示沒有這個人,後來再次確認賴母提供的身分證,確定沒有問題,但勞保局一樣回函沒有這個人,再查證才發現賴母的戶籍已經被註銷,之後因為無法投保勞保,因此賴母大約工作一個多月後就離職了。他回想賴母當時的工作狀況,他還記得賴母的穿著及為人都十分樸實,不是什麼貴婦,就跟鄰家媽媽沒什麼兩樣,每天騎著摩托車上班,很努力認真在工作,效率很高,也跟同事相處很好,脾氣很好,他現在看外界大都關注賴母可以拿到多少錢,但他眼中賴母工作很努力,很辛苦生活。5億高中生案震驚全台,黃姓業者說,他還記得賴母曾經在聊天時提到兒子讀高中,原本樸實不多話的賴母言談中滿是驕傲與欣慰,賴母遠嫁台灣後發生這麼多事,到最後寶見兒子還離奇墜樓身亡,他認為賴母應該是最可憐的人。

勞動部積墊償基金追回難度高 仍有逾61億待追討
勞動部訂定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當雇主發生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時,由墊償基金墊付工資、退休金及資遣費,再向雇主追償,但此類雇主多半資產已剩餘不多,追償回來比率甚低,但去年一口氣追回3.5億餘元、追償率達132%,歷年仍有61億餘元未追回。為使勞工能在雇主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而積欠工資、退休金及資遣費時受到即時保障,免於勞工驟失生活依存,只要遇有重大關廠歇業事件勞工,勞保局主動關注雇主積欠勞工勞動債權情形,即時協助勞工申請墊償事宜,2022年協助申請墊付逾百人以上重大關廠歇業案計1家,墊付人數計146人,金額計3403萬9847元,去年共墊償2.6億餘元,開辦至去年為止已墊償75.8億元。但由於需要墊償的事業單位多半已經營困難,需要追回的難度頗高,截至去年底止,已追償代墊款金額14億3845萬8775元,償還率為18.98%,其中2022年就追償3億5776萬6094元,甚至較全年墊償的金額來的高。勞動部勞保局普通給付組組長劉秀玲表示,近年墊償基金中較大金額的事業單位為華映及遠東航空,由於勞基法修法後,明定雇主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時,勞工的薪資、退休金及資遣費為與第一順位抵押權擔保債權相同,且未獲清償部分,有最優先受清償權,讓法院拍賣剩餘資產後後得以清償墊償基金,如近年墊付的遠東航空達2.9億元,但截至目前已追回2.5億元,華映則仍待拍賣後追償。

財長稱可支應軍公教調薪3% 全教總:實際上是減薪3%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在18日舉行的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公開表示,正面以待軍公教調薪,財政部長阮清華也回應,政府財政狀況足以支應公務人員調薪3%。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認為,按照物價指數來看,最新數據為112年4月份的105.11,對比兩年前110年4月份的99.35,兩年上漲5.80%,代表軍公教調薪至少要到6%才能跟上物價指數漲幅,不至於變成實質減薪狀態。倘若軍公教明年僅調薪3%,代表政府要對軍公教實質減薪3%。全教總表示,阮清華的說法是在幫政府帶風向,讓社會大眾對軍公教明年調薪 3%形成既定印象,其身為財政部長,該做的是明確指出,若明年僅調薪3%,這不是照顧軍公教,根本就是懲罰軍公教。全教總說明,以民國100年的退休的勞保養老給付為例:106年調整5.1%,預定112年調整7.4%,亦即到112年總共調整12.88%,反觀軍公教薪資從100 年至今,分別於107年調整3%,110年調整4%,倘若明年調整3%,則總共調整10.42%,比勞保養老給付還少了2.46%,代表在職軍公教調薪還不如退休養老給付的調整。全教總直言,勞保養老給付是依據物價指數調整,為合理的設計。但軍公教調薪沒有制度可言,因此出現在職不如退休,「這真是好棒棒的照顧軍公教!」政府若真正的照顧軍公教,就應該按照重要民生物價指數的漲幅調漲薪水。全教總認為,調薪是基本權利,維持軍公教的生活品質是政府的責任,因此支持合理的退休養老調整、照顧基層勞工的基本工資調漲,但反對把軍公教排除在合理制度之外。全教總強調,這兩年物價高漲,倘若明年軍公教僅是調薪3%,代表政府根本不把軍公教放在眼裡,因為調幅不如勞保退休養老給付、跟不上物價上漲幅度,更遠遠落後於重要民生物價的上漲。政府嘴巴說是感謝軍公教對國家重要貢獻、照顧軍公教,根本就是對軍公教的嘲諷,廣大軍公教吞不下去!

就是不給賠償!工傷在家休養卻遭公司辭退 男子投訴反害同公司妻子遭到開除
中國南京近期發生一起勞資糾紛事件,在南京當地的南京佩爾哲汽車內飾系統公司上班的俞姓男子,去年工作時不慎嚴重中暑,後續又因治療不到位,之後就一直就醫、休養。沒想到俞男卻在中暑兩個月後遭到公司無故開除,而且沒有獲得任何工傷補償。俞男之後忿忿向相關單位投訴,結果反而害同公司的妻子也遭到公司無故開除。根據《搜狐網》報導指出,俞男於2022年7月時在工作時中暑,主要是當時廠區內的機台溫度過高,俞男嚴重脫水,結果在晚上十點多時不慎暈倒在機台上,一直隔了許久,才被廠內的同事送到醫院急救。之後俞男雖然有清醒過來,但因為過程中長期脫水,俞男的身體一直無法恢復到原本狀態,內臟甚至有衰竭情況發生,之後俞男就一直就醫、吃藥與在家休養。而在俞男休養期間,這間公司於2022年9月突然通知俞男遭到辭退,理由是俞男的身體已經無法負荷工作,所以必須要馬上辭退。憤恨不平的俞男之後就向勞工局投訴公司的惡行惡狀,而在投訴過程中,俞男甚至發現公司根本沒有依規定幫他繳納勞保等保險,這也導致如今工傷的俞男,是根本無法申請到任何理賠,只能自己支付相關醫療費用。在2023年2月時,經過有關單位介入,該間公司被控違規解除工作契約,被要求要賠償俞男人民幣9822元,另外還包含拖欠的工傷賠償、薪資與獎金。但時至今日,該間公司依舊沒有支付任何一毛錢給俞男,反而是在俞男再次投訴後,這間惡質的公司直接開除了俞男的妻子,讓這一家直接陷入毫無收入的狀態。目前整起事件曝光後,南京佩爾哲汽車內飾系統公司拒絕受訪,擺出一副十分強硬的態度。而當地勞工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將會繼續介入調查,連同俞男妻子遭到非法辭退一事也會同步處理。

吊具突斷裂鐵板砸落! 機械廠員工遭擊中不幸身亡
新北市又發生一起工安死亡意外,樹林一間機械工廠的員工62歲鄭姓男子今(12)日上午9時28分許在進行吊掛作業時,吊具因不明原因斷裂,導致鐵板砸向鄭男,送醫急救後仍不治身亡;新北市勞工局指出,目前已要求該廠停工,另外由於已涉嫌構成《職安法》所定的刑事責任,將函請司法機關偵辦,最重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勞工局表示,事發當時鄭男在吊掛重達2.5公噸得鐵板時,因吊具發生斷裂,致遭鐵板壓擊,當場無生命跡象,經緊急通報新北市消防局送往板橋亞東醫院急救,但仍傷重不治死亡;為避免災害擴大,勞檢處已要求現場停止作業,未來在復工計畫未經勞檢處核備前,不得再使勞工於現場從事相關作業。勞工局表示,至於「吊具為何發生斷裂?吊掛時為何未保持現場淨空?」,未來將列為調查重點,事後如確認雇主涉有過失,致鄭員發生職業災害死亡,因已涉嫌構成《職安法》所定的刑事責任,將函請司法機關偵辦,最重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勞工局強調,另外勞檢處將協助鄭男家屬辦理職災慰助,並要求雇主給付職災補償費用,否則將依《勞基法》處2至100萬元罰鍰,同時通報勞保局提供必要的協助。

從1樓摔到B3!雇主未提供安全帶害工人跌落 滿身是血、全身骨折身亡
新北市林口區昨日下午驚傳工安意外,34歲林姓工人在忠孝路某工地拆除地下室安全支撐工作時,疑似因雇主未準備安全帶,林男從1樓跌落到地下3樓,警消趕抵時他多處骨折、渾身是血,警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新北市勞檢處現已勒令工地停工,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昨日下午1時許,忠孝路某工地突然傳出驚人巨響,林男在無安全設備下從一樓跌落到地下3樓,強烈撞擊力道讓他身受重傷、倒臥在地,在現場留下大面血跡,警消趕抵時他已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警方初步確認現場無打鬥痕跡,勞檢處則勒令現場停工,在復工計畫未經勞檢處核備前,不得使勞工於現場從事相關工作,至於包商疑未提供防墜用具部分如調查屬實,將涉嫌構成職安法所定的刑事責任,會函請司法機關偵辦,最重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勞檢處也表示,目前正協助林男家屬辦理職災慰助,並要求雇主給付職災補償費用,否則會依法處2到100萬元罰鍰,同時通報勞保局提供必要協助。

車禍死亡人數居高不下 今年有上升跡象…前交通部長:外送員變多值得關注
近5年交通事故職業災害核付概況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去年達3085人創下2013年統計以來新高,今年仍有上升跡象,勞動部職災危害數據也指出,上班途中死亡人數高於上班工作時,顯示上班途中的交通比工作本身更危險。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指出,許多勞工以機車為交通工具,道路環境惡劣導致傷亡攀升;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則分析,近年的外送員變多,可能是數字上升原因。交通部近年將改善道安列入施政重點項目,去年下半年更上緊發條緊盯,但成效不彰,去年死亡人數創下新高,今年1、2月數據較去年同期還在上升中,車禍案件與死亡人數增幅均約10%。賀陳旦分析 外送員變多危險大增而勞保局數據顯示,2022年共核發516名勞工職業災害死亡給付,其中交通事故死亡就有279人,遠遠超過職災大戶營建業的74人,還比其他在工作場所237人職災多,顯示危險的不是上班,而是前往上班的途中。損失計算不包括醫療給付,因交通事故導致的直接損失達15.6億餘元、間接損失推估有62.4億,經濟總損失約78億元。依勞保局統計,2022年上下班交通事故共核發1萬8548件,絕大多數為「公路交通事故」,其中包括1萬7907件傷病給付、417件失能給付及224件死亡給付;非上下班交通事故則有3083件傷病給付、111件失能給付、55件死亡給付及6件失蹤給付。前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這2、3年其實官方還沒有一個定論,沒有數據能確切指出原因,有人指跟國內高齡化有關,老年人母數變多導致死傷更多,但這不足以解釋這些年的情況,因為交通死亡增加比高齡化的速度更快。賀陳旦認為,近年外送員人數暴增是需要關注的議題,當外送市場越來越龐大,每天有多少單、每天跑單多少小時、每小時要送幾件,會不會變成外送員在拚速度的情況下,變相鼓勵違規行為?一旦有了違規行為,就算騎士再年輕、反應再快,難免會遇到事故。賀陳旦分析,若每天有10萬個外送員上班、每人接10單,就等於有100萬單在路上跑,危險度就增加很多,「你可能閃得過,但別人不見得可以」,這中間還有放大成數的效應在裡頭,數字呈現的不只是交通死傷,還帶來不必要的社會成本。勞工騎機車多 道路環境差釀禍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直言,多數勞工以機車為交通工具,道路環境惡劣、交通管理混亂,對事故攀升並不意外。每年有10幾萬只懂油門和煞車的新手取得駕照,其他技巧和防衛知識只能自己上路學習,喊了多年的機車路考直到今年才試辦。另許多行車文化也沒有建立,陳宏益舉例,轉彎的方向燈要打幾下才轉?有人打3下轉、有人打1下就轉,也有人一直打但是不轉,這在國外的默契就是提前3秒打燈。另外,兩段式左轉要不要打方向燈?這細節在考駕照時不計分也沒人會提醒,台灣的駕駛文化就是不斷的猜「其他人下一步要幹嘛」,一團混亂之下大家各自求生。

報稅季開跑 勞保局:「4種管道」取得繳費證明
每年五月進入報稅季,許多民眾仍對節稅項目有所疑問。勞保局提醒民眾,除了勞工自願提繳的退休金,還有勞保、就保、職保、國保保險給付等,皆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勞保局亦表示,個人勞保、就保、職保及國保保險費繳費證明,有至少4種管道可以取得,民眾可挑選最方便的方式善用。依據《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除雇主強制每月提繳工資的6%,納入勞退個人專戶,勞工也可在6%的範圍中,自行決定是否提繳、提繳比率作為退休金,但金額則由勞工個人負擔。勞保局表示,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的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因此,如果在2022年內有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須注意扣繳憑單薪資所得總額是否已全數扣除自願提繳金額。依據稅法有關規定,凡是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等,除勞退自提外,包括勞保、就保、職保、國保等保險給付,皆不計入年度薪資所得,也不用申報課稅,均可在報稅時列舉扣除。勞保局提醒,如果發現未扣除或金額有誤者,請速洽事業單位向所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更正,以免多繳稅款。同時,勞保、國保等繳費證明可透過一、網路列印;二、向投保單位申請(僅限勞保、就保、職保);三、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臨櫃申請;四、國保部分可至超商列印,或致電勞保局、線上申請郵寄,或逕向財稅機關申請,共有至少4種管道取得,民眾可自行挑選最方便的管道多加善用。另,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民眾如需至國稅局臨櫃查調所得或辦理網路申報,請多加利用各地區國稅局提供之「報稅預約服務」,可使用電腦、手機、平板或電話進行預約,再依預約日期、時段至預約服務據點報到取號,以節省現場等候時間。該局表示,報稅預約服務提供所得查調、網路申報之預約服務,「所得查調」自4月25日起開放預約,「網路申報」則於4月26日起開放預約,均可預約次日起3個工作日之各時段。預約方式有網路預約、電話預約兩種。預約完成後,依預約日期及時段前往預約之國稅局,可持有預先下載之QR-Code或預約時之電話號碼用國稅局機臺辦理報到,現場將依報到順序叫號辦理。此外,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非同居一處但符合受扶養條件親屬可透過行動電話認證,於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取得查詢碼,供民眾下載受扶養親屬的所得與扣除額資料一起申報,讓「網路取代馬路」,報稅更便利。

勞動基金績效回升! 3月進帳逾千億 今年首季獲利2190億
勞動節小確幸!勞動基金運用局1日公布最新勞動基金運用報告,截至今年3月底止規模為5兆6654億元,勞動基金收益數則為2190.2億元,收益率4.05%,較2月獲利多出1000.7億元。然而,受到景氣持續低迷及觀光旅遊業未完全恢復,國內減班休息人數達1.5萬人,最新一期再度小幅增加。據統計,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3兆6503億元,收益率3.84%;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9778億元,收益率4.99%;勞保基金規模為8281億元,收益4.95%。勞金局表示,勞動基金辦理各項投資以長期、穩健投資角度,多元分散布局於國內外股票、債券及另類資產,就長期投資績效來看,整體勞動基金近10年多(2013-2023年3月)平均報酬率為4.49%,國保基金近10年多平均報酬率為4.73%,長期投資績效穩健。不過,展望未來,勞金局表示,近期歐美通貨膨脹雖然有放緩跡象,但各國為對抗通膨積極升息政策,對經濟及金融市場衝擊已逐漸發酵;加上全球地緣政治,美中科技爭端持續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增加了金融市場風險,仍須審慎布局各類資產。此外,目前全國實施無薪假共1萬5809人,最新減班休息人數較上期增加861人,分別為支援服務業300多人及製造業271人為大宗。

勞動節放假不同調 侯友宜主張全國普放 朝野立委跟進
今日是五一勞動節,但是全國多數勞工有放假,但不適用適用基法勞工身份者卻不能同步放假,導致放假與否「一國多制」,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在新北議會答詢時,被問到若國民黨重返執政,五一勞動節是否就會全國放假時,侯表示樂觀其成,呼籲勞動節應該全國一起放假,立即引發民間社團及朝野立委的呼應與支持。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不適用勞基法的勞工無法放五一勞動假,導致全國放假成為雙軌制。藍綠黃白跨黨派立委齊呼籲,內政部應修法將五一訂為國定假日,讓全國民眾一體適用。全教總強調,五一勞動節僅適用於勞基法的勞工放假一日,相當荒謬,也是舉世唯一。他說,雖然五一勞動節成為「國定假日」訴求普遍得到社會共識,但內政部部長林右昌仍以「所涉層面廣,社會意見不同,需進一步凝聚共識」等藉口搪塞。他呼籲,內政部應修改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明年讓全體受雇者都能一致放假。出席這場記者會,表達力挺全國民眾勞動節都能放假的時力立委邱顯智說,許多不適用勞基法的員工其實是勞動弱勢,台灣過勞、工時長問題嚴重,又缺乏工會爭取權益,應特別被關心。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國民黨全力支持民眾在勞動節一同放假,勞動節放假,公務人員無法放假,導致國會助理被迫上班,犧牲應的權利,政府就是聘用勞工的最大機關,有許多約聘雇或委外的人員,但是公家機關不放假,他們也無法放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現行制度,老師不能放假,補習班老師卻可以放,全國勞工被拆分成「能放假」與「不能放假」兩種,造成社會矛盾,一國好幾制,應該要讓五一假日成為國定假日,讓所有民眾能夠一體適用。國民黨立委鄭麗文今天則突宣布臉書停更1日,原來是勞動節,她辦公室同仁都放假了,她也說會持續監督勞動、勞保及勞退等議題,為勞工朋友發聲。但並不是每個立委辦公室助理都能放假,有的立委雖辦公室多數助理都放假,但因為立委被視為廣義公務員、不適用勞基法,立法院仍正常開議,辦公室也需要有助理留守接電話,多數立委也表示,這個情況已經延續多年,他們也沒有辦法,希望政府應予重視。

雪上加霜…物價狂漲支出壓力增 勞保每月再多花7億
物價狂漲,勞保財務支出壓力增!受到物價上漲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多月突破2%警戒線,依《勞保條例》規定,當CPI累積成長率逾5%時,包括老年年金、失能年金及遺屬年金等各項年金給付就要隨之調整,預估此次約有66萬人受惠、每月平均多領取1100元,而岌岌可危的勞保基金每月要再多支出7億餘元,形同雪上加霜。據勞保局公布指出,以今年2月為例,保險給付達415億餘元,年金給付發出304億餘元、老年年金給付就達298億餘元,但當月保費收入僅有393億餘元,若不計入投資收益,2月就虧損22億元。勞保局普通給付組組長劉秀玲表示,受到此次CPI上升影響,推估每人每月平均約增加請領1100餘元,此次調整包括2011、2012、2016、2017及2018年等年度請領年金給付勞工,其中2011及2016年調幅達7.4%、為歷史新高,5月起的年金給付金額就會調整,6月29日後入帳的金額就會是調整過後的金額,估計會有66萬人受惠。若以66萬人、每人平均多請領1100元試算,估計每月勞保年金就要多支出負擔7億餘元。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說,近年CPI增幅甚快,已經連續20個月超過2%警戒線,與最近1次勞保局普通事故精算報告假設的CPI年增率0.9%相差甚遠,過去可能要7至8年才會到調整年金給付的門檻,現在卻可能2至3年就要調整,但精算報告卻是每3年才1次,難反映現實情況。郝充仁批評,政府近年希望用撥補維持勞保基金水位,從200億不斷增加至1000億,但明年就可能收不抵支達千億元、2030年更達3000億元,以近年中央政府總預算2.7兆試算,難道可能增加撥補至3000億元嗎?蔡政府卻一副與她無關一樣,只想「拖」過去。「勞保年改缺乏改革的勇氣」,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指出,勞保改革方案在政治壓力下至今仍原地踏步,勞保的問題在這10年以來變得更為複雜難解,不缺方案、缺的是選擇的勇氣。孫友聯呼籲,應比照瑞典或韓國在立法院成立「特種委員會」專責處理勞保年金改革,廣泛蒐集各個改革建議方案及精算評估後決定,讓勞保年金改革能往前邁進。

好薪酸! 2022年半數大學畢業生首份薪水領嘸30K
據勞動部統計,2022年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均薪僅有3萬1000元,甚至有24.9%的大學畢業生首月薪水為基本工資,相當於每4名就有1名是領基本工資,大學畢業生初任人員薪資中位數為3萬元,意謂有一半的大學畢業生首份薪水未達3萬。勞動部昨日公布「2022年初任人員薪資」統計,在2022年勞動市場新進人力,包括1千名國中畢業生、1萬2千名高中職畢業生、5千名專科畢業生、12萬4千名大學畢業生、2萬8千名研究所畢業生投入職場。就行業來看,初任人員中以住宿及餐飲業平均薪資最低、僅有2萬8000元,若查看薪資中位數,以其他服務業及營建工程業最低,僅有2萬6000元。政大勞研所教授成之約表示,踏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月薪多集中在3萬元至3萬5千元之間,但令人訝異的是有近4分之1大學畢業生的月薪等於是基本工資,「很難想像大學畢業生薪水只有基本工資」。在2022年,每月基本工資是2萬5250元。成之約說,細看薪資偏低行業後發現,內需型的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等,可能習慣以基本工資聘用勞工,而不動產業服務業可能是以基本工資為底薪再加獎金的型態,至於營建工程業則可能是按日計酬,若遇天氣不佳、無法出勤,導致全月薪資偏低。但成之約也說,勞動部的統計來自勞保局資料,雇主也有可能高薪低報,導致數據失準。勞動市場薪資偏低,青年就業誘因不足,也有可能是缺工因素。勞動部昨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預計透過「獎勵勞工就業」、「鼓勵雇主進用」2大面向,祭出專案擴大就業獎勵、雇主補助、產業輔導、先僱後訓產訓合作、參訓獎勵等5大措施,預定試辦1年、投入10億元,估計可促進2萬名勞工就業。勞動部發展署就服組長吳淑瑛說,發展署與各校都有合作,導引學生在未畢業前就運用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資源,如果想獲得較好的工作機會,卻苦無技能,可以尋求職業訓練,勞動部「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將繼續執行。

與台科大整併!華夏科大擬定補償措施 百位教師最多可領6到10個月全薪
台科大與華夏科大曾在3月初證實,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計劃在平等互惠原則下進行整併,計畫書會在4月底或5月中送教育部,希望8月起的112學年就可以新架構來運作,但會確保華夏科大學生原校畢業、老師去留則尊重他們的意願。如今,華夏科大董事會21日也通過了與台科大整併的計畫書,未來華夏科大百名教師將轉任台科大專案教師。不過,由於身份轉換將導致權益受損,華夏科大董事會也已經籌資並提出權益補償方案,整併後若教師屆齡而願意退休,最多可領10個月薪資補償,不願退休而轉換到台科大任教老師,最高可領6個月全薪補償為原則。若以教授每個月全薪12萬元計算,退休補償最多可領超過百萬。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華夏科技大學,去年5月被台科大學生會揭露,華夏將由台科大接收,最快在112學年度起申請停止全部招生。不過這起事件引發華夏科大師生強烈反彈,外界一度以為兩校整併已經夭折。不過台科大與華夏科大3月初又發出共同新聞稿表示,鑑於高教環境受到少子女化衝擊,為提升競爭力、整合資源、擴大規模,兩校已成立工作小組,商討合作整併後的架構,期能創造技職教育優質發展的新契機。如今,兩校也在本月11日同時舉行校務會議,並各自通過「整併計畫書」,隨後華夏科大董事會便在上周五(21日)通過了整併計畫書,台科大也在前天(25日)將整併計畫書送給教育部審議,若一切順利,預計教育部在近期就可審核通過,華夏科大也將在5月底宣布,從112學年度起停招,115學年度結束後停辦。華夏科大與台科大整併後,根據整併計畫書內容,華夏科大目前共有101名教師,將轉任台科大專案教師,部分選擇退休,但因轉任將導致教師權益受損,華夏科大董事會也已經擬定補償措施,並在今天(27日)曝光。華夏科大主秘鍾國強表示,目前約有14到15名教師已經屆齡退休,其餘華夏科大教職員會轉任台科大,但因為私校教職員參加私校公保,未來到台科大後轉換身份,年資也會結清,教師變成專案教師及職員變約聘後,將是勞保身份,身份轉換時會有一些權益損失,所以董事會才提出補償措施。內容除了提供屆齡教授每人一筆10個月的退休優惠金,不願退休而轉任台科大教師,以最高可領6個月全薪為原則,若以目前教授一個月全薪約12萬計算,等於可能72萬到120萬元,但因為每個人條件不一樣,實際上仍以個案狀況而定。

五股觀音坑溪橋斷裂釀3傷…3天後又傳鋼纜掉落砸工人 現場全面停工
新北市五股觀音坑溪橋因長年日曬雨淋,產生鏽蝕情形,為提升自行車道安全性,市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辦理橋梁結構系統性更新工程,不料21日施工時發生坍塌事故,造成3名工人受傷,24日又傳出一名林姓工人遭鋼纜砸傷。對此,新北市勞檢處展開調查,同時勒令停工,若查出包商有違規行為,將依法開罰。據了解,五股觀音坑溪橋橋梁啟用至今逾17年,經辦理橋梁結構檢測,發現橋梁吊索、橋板支承墊因長期在室外曝曬,有逐年生鏽劣化情形,為了避免鏽蝕擴大,影響民眾安全,去年進行橋樑結構系統更換工程的設計與招標作業,不料21日進行橋梁吊索抽換作業時發生工安意外,造成3名工人受傷。事隔3天,施工廠商24日進行斷裂橋體吊離作業,由吊車將橋體結構吊起準備移至路面,原本連接橋體的鋼纜突因不明原因脫落,導致鋼纜從2.5公尺高處掉落,直接砸中在下方指揮作業的35歲林姓工人,造成對方當場昏迷。警消獲報趕抵現場,立即將傷者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救治,經急救後已無生命危險。針對這起事故,新北市勞檢處展開調查,發現施工單位進行吊運作業時,未保持地面淨空,也未將鋼索妥善固定,導致鋼索掉落。勞檢處初步研判,施工單位已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目前已勒令全面停工,若違規行為屬實,可處最高30萬元罰款。另一方面,勞檢處也將協助傷者家屬辦理職災慰助,並通報勞保局提供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