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男獨子沒對象!包租公婆月收20萬「幫當兵兒找外配」
許多年輕人不婚不生,讓不少長輩一年比一年緊張。有名家長就在臉書社團發文求救,表示當兵的兒子一直沒有對象,讓阿公阿嬤非常著急,因此有了幫兒子找婚友社或外配念頭,並表示他們一家靠月租就有20萬收入。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原Po在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發文表示,他26歲兒子今年在金門當志願役剛滿1年,阿公阿嬤就催他快交女朋友,但礙於獨子是個宅男、他們夫妻倆沒什麼人脈,沒辦法幫兒子介紹對象,因此興起了找婚友社念頭。但原Po也擔心找婚友社會讓對方反感,加上他們家每月有20萬租金收入,猶豫是否該把外配列入選項,但又深怕會被騙,疑惑是要出手幫兒子,還是順其自然、兒孫自有兒孫福?文章曝光後,大多數網友都建議順其自然,且最好不要找外配或婚友社。也有網友指出,「其實還年輕,越催越急未必好效果」、「別想太多,這年代30以上結婚的到處都有。35以上才生的也不在少數,不婚族也很多」。還有網友反向操作,要原Po兒子從軍隊裡面找,但原Po表示:「他嫌隊上的女生太弱智。」並在其他留言串補充,整件事其實是一個中風、一個腫瘤的老觀念阿公阿嬤提起,實際上他們夫妻倆不強求,「最好都不要來煩我們,我們自己四處走透透」。

雙北低總宅現形1/北市知名凶宅全上榜 機能超好小套房400萬你敢住?
北市房價貴森森,但只要找對低價社區,想當天龍人並非不可能。CTWANT委託房仲業者統計北市總價低於1000萬元的熱門交易社區,發現上榜社區大多具有「小套房、老屋齡、多問題」3特性,集中在中山、北投區,恰巧多是早年有名風化區或八大行業盤踞之地,非自然死亡事件也多。專家表示,「若有價格考量、百無禁忌,室內重整翻新後,仍會是不錯的選擇。」根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111年住宅平均交易單價上漲4.97%,創102年以來新高;今年5月最新標準住宅價格,大樓平均單價70.25萬元,公寓47.68萬元,15坪以下小宅單價也要67.45萬元。想在北市買房,動輒數千萬,但也有一些「特殊」社區,能找到例外。CTWANT委託台灣房屋尋覓「千萬有找」熱門交易天龍宅,竟不在普遍印象較老舊的大同、萬華區,根據台灣房屋統計2022年至今,北市總價未滿1000萬元的10大熱門社區,北投的社區就占了一半;此外,八大行業林立的林森北路商圈,就有4棟住商混合大樓入榜,還霸榜前三名,讓滿是五星飯店、集團總部的中山區意外進榜。前三名「林森觀光大樓」「春暉新世界/東光百貨大樓」「錦新大樓」與第六名的「和益金銀大樓」都位在林森北路商圈。中山區電梯大樓平均房價7字頭,以上社區卻只有4、5字頭,其中「春暉新世界」與「東光百貨大樓」同一建照,與「錦新大樓」「和益金銀大樓」幾乎是相鄰而立,也被外界形容是全台密集度最高的凶宅區。80年代,國民所得大幅成長,林森北路成為北市夜生活最繁華的區域,酒店、KTV、旅館一家家風光開張。前身為「時代大飯店」的「錦新大樓」,開幕不到5年就發生致命火災,當時奪走19條人命、49人受傷。多年來跳樓、殉情、燒炭事故不斷,各種意外已累計奪走約30條人命,又有「台北第一凶宅」之稱。「錦新大樓」最讓人寒毛直立的是6樓設有「各姓氏聯合宗祠」供奉上百個牌位,傳聞是紀念時代大飯店火災的罹難者;頂樓14樓更建了一個土地公廟,據聞用以鎮宅,因此靈異事件傳得繪聲繪影。電影《蝴蝶大廈》參考了台北兩大最兇猛鬼大樓進行改編。右圖為香港影后何超儀、金鐘視后尹馨。左圖為錦新大樓1996年大火舊照。(圖/方萬民攝、報系資料庫)緊鄰的「東光百貨大樓」也跟著帶衰,38年前開幕時,號稱是當時亞洲最大百貨公司,高凌風、張小燕、張艾嘉、藍心湄等人都還應邀剪綵,可惜一場大火,短短十年就畫下句點。後來轉型商辦大樓,因基地大、擁多個出入口,與一旁的「和益金銀大樓」有不少餐廳、酒店進駐,也有不少人居住在裡面。步行不到5分鐘距離的「林森觀光大樓」,正是36年前「燒肉粽事件」的事故地點,去年還被爆出不法集團承租小套房,作外籍移工駐點的情色應召站,都市傳說也沒少過。據了解,今年3月開鏡的驚悚電影《蝴蝶大廈》,就是參考「錦新大樓」及「林森觀光大樓」的故事進行改編。即便如此,房市交易似乎從未受影響。台灣房屋中山民生加盟店店東蕭佑寯表示,這幾棟大樓雖然事故多、出入雜、屋況老,但是近年房價有逐步墊高趨勢。「錦新大樓」10坪套房總價400萬元起,其餘大樓也多是600萬元內可入手,「有不少自住客,他沒錢,也不在意(靈異傳聞);投資的也不少,反正自己不用住裡面,而且交通方便、租金便宜,經常滿租,投報率可達3~4%,比其他地段高。」對於鬧鬼傳聞,走跳中山區房市多年的他說,「我是沒遇過啦!同事若是體質不好的,就直接避開不去而已!」另一個低總價社區集中地在捷運新北投站附近,入榜的「雲天」和「極上之湯」屋齡不到20年,平均房價5字頭;「吉星大廈」、「汎華綠園大廈」和「凌霄大樓」屋齡則40餘年,價格最低來到2字頭,原因不外乎又和「都市傳說」有關。「吉星大廈」「凌霄大樓」與「汎華綠園大廈(金馬獎大樓)」被網友稱作「北投三大鬼屋」「北投毒瘤」。北投過去也是特種行業的集中地,北投公園附近有不少小坪數社區,受到「小姐們」喜愛,但也因此出入複雜,時有輕生事件,彷彿是林森商圈的翻版。北市10大低總價熱門交易社區中,也有非都市傳說的正常社區,例如北投雲天,擁有豐富公設、戶戶享溫泉等特色,但因小套房低總價而入榜。(圖/翻攝自591租屋網雲天行館、翻攝自有巢氏房屋官網雲天行館)「凌霄大樓」為圓形建築,室內格局為三角形,風水條件不佳,外傳建商原本打算蓋的是靈骨塔,結果變成住宅;另外,「金馬獎大樓」外觀看起來就像個八卦陣,早期曾因金馬大戲院成為北投家喻戶曉地標,以前還有保齡球館等娛樂設施,在戲院停業荒廢後,常有不法分子聚集打架鬧事、吸毒、自殺,後來更名為「汎華綠園大廈」。「事故率高,價格特別低,住進去的人收入條件都不高,管理也不好,整個磁場都不好,形成惡性循環。」東森房屋北投捷運加盟店店東陳金德表示,這類大樓總價多落在200~400萬元就能入手,雖然問題多,但要在北市找到這種價格是相當困難,對於某些客群來說,算是很熱門的產品。「北投小坪數套房推估有幾千戶,應該是台北市最多,這裡房價親民又有生活機能和捷運,可以說是非常超值。」陳金德以上榜的「雲天」和「極上之湯」為例,就是主打泡湯小套房的社區,管理好、屋齡也較新,雖然曾有過意外,但基本上就是正常的社區和價格,也是30、40萬元一路漲到5字頭,一些較高檔的泡湯社區小宅,還有賣到6字頭,總價仍是低於千萬。《房業網》調研中心主任林裕豐指出,八大行業大樓裡的低總價套房,有不少相關業者買下後,當成類似宿舍的方式租給小姐或少爺,投報率可達4~6%,但是不建議一般民眾入手當包租公,「因為一次糾紛就會讓你一生難忘」;此外,午夜休息時正是人家上班時間,因此周邊大樓也不適合自住。至於有靈異傳聞的大樓,林裕豐認為,神鬼之說,見仁見智,「若有經濟上的考量,又不怕的話,室內重整翻新後,仍會是不錯的選擇。」◎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5戶以上囤房大戶過半逃漏稅 財政部追討1.12億元
囤房大戶逾半逃漏稅!財政部正進行5戶以上囤房大戶租金所得申報查核作業,依最新資料,完成的4877件中,就有2530件須補稅,逃漏占比51.87%,補稅金額高達1億1238萬元。專家直言,許多包租公、包租婆是以老舊公寓分成多房出租,房屋稅較低,擔心報稅不論級距是12%、20%都是不小的開支。財政部從2021年8月開始進行個人房屋稅租賃所得專案查核,2021年8月到2022年3月31日查核10戶以上囤房特大戶,查核件數1734件,共查獲1007件,補徵稅額9985萬元,逃漏稅比率58%,平均每件補稅額9.92萬元。自2022年1月1日到今年底前,財政部查核5戶以上囤房大戶租金所得,共計查核7603件,到6月底已完成查核4877件,其中2530件,逃漏比率仍逾5成,補稅額達1億1238萬元,平均每件補稅額4.44萬元。合計這兩項專案查核的補稅已達2億1223萬元。財政部官員表示,平均每件補稅金額不高,原因在於房東基本上沒有其他所得,多靠收租,因此也很難累進到最高稅率,此外租賃所得有43%可列必要費用扣除,房東仍應該誠實申報。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目前地方政府房屋稅稅基普遍偏低,即便調高房屋標準單價也僅影響新屋,多數房東寧願不申報出租,適用租屋優惠稅率,也要逃漏稅,主要不願房租收入併入所得,被課更高所得稅。徐佳馨認為,查稅比起推囤房稅新制更具效益,她建議政府,專案查核可以繼續往下、擴大範圍,像是2戶、3戶的囤房戶,更能刺激房東誠實申報租金所得。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全球經濟景氣疲軟、加上《平均地權條例》新法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的影響,依實價登錄資料可看出,台北市豪宅市場已受重創。永慶房產集團表示,觀察台北市整體豪宅交易變化,2021年上半年有高達335件的交易量,平均一天有近2件豪宅交易,到了2023年上半年交易量驟降71.3%,豪宅市場在短時間內恐難有快速回升的動力。

房子出租被改成應召站 房東潛入蒐證「見這幕」嚇傻
台灣不少人看好國內房屋市場,紛紛當起包租公,在租屋市場中房客最怕遇到房東亂漲租、押金不退,房東也擔心房客蓄意破壞房屋設備等情形,沒想到在美國,就有房東遇到惡房客,原來,租客將房子改造成像手術室的妓院,房東就連蒐證後也趕不走房客。張姓房東見出租屋被改成多間以簾子分隔,小床上有堆積如山的保險套、潤滑劑和漱口水。(圖/翻攝自網路)從蒐證的畫面可見,在一個燈光昏暗小床上有堆積如山的保險套、潤滑劑和漱口水,房東還發現地下室被改成多間以簾子分隔,乍看就像是手術室的炮房,過程中甚至還看見一對男女正在進行性交易,這名房東憤而要求兩人立刻停下動作。被控經營妓院的房客先聲奪人,保留了一處妓院營業。(圖/翻攝自網路)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這名張姓房東(Inchul Chang)的房子位於紐約皇后區羅斯福大道上。他表示,簽約租給吳姓女子一個月後,經常收到其它房客投訴有人將部分房間當作妓院經營,但簽約條文中有規定「禁止在場內進行性工作」。因此,張姓房東主動進入屋內蒐證,藉此將房客趕走;報導指出,吳女以經營美容俱樂部為幌子,實際就是租屋經營妓院,她先被另間房東趕走後,才承租張男的屋子,且吳女仍有承租其它地方經營妓院。對此,這位房東於是氣得將房子上鎖,沒想到吳女卻以張男試圖把她拒之門外為由告上法院,並獲得了法官命令,允許她在審理期間繼續留在屋內。對此,張男表示難以接受,他對於警察未深入調查而感到憤怒,「我被這些人纏上了,我擁有全部的證據卻無法驅離她們…如果她們不離開,整棟建築物都會爛掉的」。租屋被改成炮房!房東「潛入蒐證」嚇傻。(圖/翻攝自推特)

李昇基躺著賺被虧游民 點名車銀優才是名符其實「撕漫男」
改編自同名網路小說的律政韓劇《依法相愛吧》由李昇基、李世榮主演,李昇基自認外貌不如角色「金正浩」,點名車銀優才是名符其實的「撕漫男」;而李世榮在劇中呈現衝動易怒、瘋瘋癲癲的樣貌,被導演認證是「漂亮、可愛的瘋子」,她笑說:「從出生就開始準備這個角色的氣質,應該準備了31年左右。」李昇基和李世榮相隔五年再次合作。(圖/東森提供)李昇基出道18年,劇細胞在主持的《家師父一體》、《兩天一夜》等韓綜已表露無遺,這回在《依法相愛吧》飾演被稱作「怪物天才」的前檢察官、現職包租公兼小說家「金正浩」,躺吃躺喝遭虧是無業游民。李世榮租店開咖啡廳,未料房東竟是李昇基,一見面就不停鬥嘴,嫌李昇基穿著邋遢,還說「你頭髮有香油味」、「穿紅色運動服是辣椒醬嗎」,歡喜冤家互動超逗趣。李昇基先前在犯罪懸疑劇《Mouse窺探》中詮釋冷血殺人魔的表現令劇迷驚豔,這次如願演出「師字輩」的法律人,不過他也自爆雖然圓夢,但其實自己對於法律相關知識「什麼都不懂」,反倒稱讚李世榮表現出了很棒的正能量,演浪漫喜劇又要背誦許多法律專業台詞,卻從沒露出疲憊的神情,令他非常佩服。童星出身的李世榮以《大長今》的「小今英」一角被關注,2017年與李昇基合作《花遊記》飾演「富子」一角,從善良女子變成女惡鬼,百變演技讓她的事業攀上高峰,2022年憑《衣袖紅鑲邊》獲得MBC「女子最優秀演技獎」,晉升韓劇女王之列。這回在《依法相愛吧》飾演正直律師「金琉璃」,因為喜歡接沒勝算的官司而被稱作「敗訴女王」,秉持「好律師不讓委託人上法庭」的信念,用獨特方式為市井小民解決困擾,自豪「談庭外和解我可是女王級的」。

全球最富有乞丐是他! 現代蘇乞兒靠路人施捨資產破2700萬
行乞也能致富?在印度就有一名傳奇的乞丐打破眾人的刻板印象,他成功靠乞討翻身、成為千萬富翁,擁有高達約新台幣2773萬的淨資產。這位乞丐富豪還擁有一棟住宅與兩間店面,不過當起包租公的他,至今仍改不掉乞討習慣,每天依舊「上工」到街上乞討。據《印度時報》、《金融快報》等印度媒體報導,這名乞丐富豪巴拉特((BharatJain)來在一個經濟拮据的家庭,由於他無法求學加上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只能在街頭進行乞討。不過巴拉特很會選乞討的地點,他會選在人潮眾多的車站等黃金地段乞討,他靠陌生人的慷慨施捨,能在短短10至12小時內賺到2000到2500盧比(約新台幣740元到925元),這個數目對當地上班族來說,是即使付出了長時間的辛勞也不一定能賺取,而他乞討的月收入,多達6到7.5萬印度盧比(約新台幣2.3-2.8萬元)。巴拉特靠著乞討累積財富,並藉由這筆錢投資房地產,買下一間位於孟買、價值1200萬盧比(約新台幣444萬)的房子,還在塔那(Thane)擁有兩間商店,每月光靠收租就能賺得3萬盧比(約新台幣1.1萬),目前淨資產高達7500萬盧比(約新台幣2773萬),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乞丐」。巴拉特已婚且育有2子,上有一老父,另外還要養妻子與兩個孩子,他一肩扛下照顧全家人的責任,他藉由乞討和投資房地產賺來的錢,供2名兒子順利完成學業,,彌補過去他不能上學的遺憾。就算已經成為千萬富翁,他仍改不掉上街乞討的習慣,每天依舊會花10到12小時到街上乞討,平均每天可以賺取2000到2500印度盧比(約新台幣750到950元),儘管家人都反對他繼續「工作」,但巴拉特仍執意維持這樣上街乞討的做法。巴拉特雖然已經變成有錢人,但依舊每天「工作」12小時上街乞討。(圖/翻攝自推特)

囤房稅上路「租屋族」也剉咧等 房仲憂:亂拳打死老師傅
財政部6日由行政院拍板通過「囤房稅2.0」,被視為打炒房再度出招,預計最快明年7月上路,持有多戶者首當其衝,沒有房子的租屋族,也跟著剉咧等,因為房東租屋成本增加,很可能轉嫁到房租上。這次「囤房稅2.0」祭出2大改革,其一是將原先囤房稅以縣市各別歸戶,改為全國總歸戶;另一部分是將現行非自住住家稅率1.5~3.6%,調升至2~4.8%。對於出租且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房屋或繼承取得共有住家用房屋者,則將稅率調降至1.5~2.4%;同時針對建商餘屋持有年限在2年以內者,稅率調高至2~3.6%。財政部將研擬《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函報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修法,預計最快明年7月上路、後年5月開始課稅。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囤房稅是針對非自用住宅持有數量加重稅率,對於自用住宅來說,並無影響,首當其衝的包括建商,合辦都更的地主,以及多戶持有的包租公;不過擔心的是,房東恐怕會以持有成本增加為由,將費用轉嫁給租屋族,年輕人累積首購基金的路又更加長遠。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也認為,在囤房稅之前,已有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及平均地權條例重挫市場交易,囤房稅將房屋所有人的持有成本拉高,未必會立即導入銷售市場,反而房租可能率先反應。不過也有業者持反面想法,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就說,首先房東收到新制後稅單的時間點可能在後年,二來屋齡10年以上房子影響較小,第三若市場上只有少數房東受影響,倘若別的出租房屋租金沒漲,不見得可以全部轉嫁出去,後續還須觀察。至於影響最深的囤房大戶,曾敬德也提到,過去幾年景氣大好時,有些投資客南下掃貨,預售案一次買好幾戶,未來不分區域總歸戶後,房屋稅一間可能就多幾千到上萬元。由於接近年底總統大選,曾敬德認為,近期不斷有房市政策出爐,雖然單一政策影響有限,且影響多屋族、非自用類型的族群,但一般民眾不清楚政策到底影響甚麼,尤其下半年又是選前重要的時間點,若是高房價問題發酵,不斷有房市政策被拋出,恐怕會「亂拳打死老師傅」。

5戶以上囤房大戶追稅 竟過半逃漏稅!共2172件補徵稅額近億
為遏止包租公、包租婆逃漏稅,財政部正進行5戶以上囤房大戶租賃所得查稅,財政部從去年1月查核到今年3月底止,已經查核4166件,完成過半;查核完畢的案件中竟有逾半逃漏稅,共計2172件,補徵稅額近億、達9857萬元。為落實居住正義,財政部2020年11月啟動不動產相關所得專案查核,包含個人不動產相關所得專案查核、10戶以上囤房大戶租賃所得查核,以及5戶以上囤房大戶租賃所得查核等三大專案。個人不動產相關所得以及10戶以上囤房大戶的租賃所得查和已經於2022年12月底以前查核完畢,其中個人不動產相關所得查核1085件,補徵稅額4624萬元;10戶以上應查1734件,查獲1007件,補稅金額9985萬元。財政部自去年開始查核5戶以上囤房大戶租賃所得逃漏稅情形,預計今年12月31日以前要查核完畢。財政部表示,5戶以上囤房大戶要查的案件有7603件,到今年3月底已查核4166件,其中,涉及逃漏稅、補徵的件數有2172件,亦即查核案件中有一半以上房東涉及逃漏稅、需要補稅,補稅金額達9857萬元,平均每件要補稅約4.5萬元。累計3大查核專案,補稅金額貢獻國庫2.45億元,在不動產專案查稅過程中,就有中部名醫手握91間不動產,因為漏報3年的租賃所得,補稅金額超過200萬元。為防杜房東、地主等房屋所有權人,藉由將房屋分割為小坪數,規避房屋稅,財政部推《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就房屋現值10萬元以下免徵房屋稅,增訂非自然人適用,以及自然人持有以全國3戶為限,並列為優先法案,送立院下會期審議。外界關注囤房稅率議題,以及立法院部分黨團、委員所提《房屋稅條例》第5條修正案,要求依全國歸戶戶數決定可否適用自住房屋稅稅率及降低自用房屋稅率等問題,目前尚無共識,財政部將持續與立法院各黨團溝通,盼儘速完成修法。

憂孫因毒品被教唆朝當鋪開槍 阿嬤心痛:走上跟他爸一樣的不歸路
新北市土城區昨上午驚傳連續槍響,17歲劉姓少年朝四川路某當舖連開51槍後投案,今被裁定收容,撫養劉少長大的阿嬤今日到現身少年法庭關心愛孫,表示孫子恐遭毒品控制,或因義氣而被教唆開槍,而劉父因吸毒長期出入警局,劉嬤更心痛孫子與他父親一樣走上不歸路,希望他能在少觀所反省改過。據了解,劉姓少年的父母離婚多年,其父前科累累、多次進出監獄,是當地治安顧慮人口,目前也因毒品案服刑中,劉少則由阿嬤隔代教養長大,劉嬤心疼孫子與父母分離,還在2006年以300萬元購入中和一棟公寓,並過戶到孫子名下,該房產現價值千萬,目前則改造成套房出租,由劉少當包租公。但劉姓少年並沒有因此讓祖母放心,他從小就惹是生非,讓祖母十分擔憂,而劉少如今犯下開槍罪刑,劉嬤懷疑孫子是遭教唆或被毒品控制,更認定藏鏡人提供槍械,痛斥幕後黑手「太夭壽」,更心痛孫子與他父親一樣走上不歸路,希望他能在少觀所反省改過。

升息尾聲長線布局勝率高? 永豐投信:看好投資債券推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主題基金
目前市場上有七檔關於全球基礎建設相關的基金,根據CMoney統計,成立以來的績效有多達53%者,而近一周績效近3%,永豐投信去年推出抗通膨升息「數位包租公」的股票型數位基礎建設基金後,今天(11日)宣布下周三19日開此募集一檔包含公用事業的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永豐投信總經理濮樂偉表示,現在投資人面臨四高,「殖利率、通膨、景氣不確定因素、升息」都高的環境中,跟著趨勢走及選擇相對穩定的標的,以銀行銷售基金通路的特性來說,投資人年齡層較偏高,也因此較偏好「安全、穩健」特性的基金。濮樂偉也分享他個人與他為孩子做的理財方式,除了「定期定額」扣款買基金(包含ETF)之外,也是從買房自用到換房等的不動產投資;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有協助父母投資?濮樂偉笑說,「爸媽有自己的想法,我常提醒要注意風險。」今年第二季市場普遍認為升息循環走到末升段,看好債市之際推出全球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投資等級的主題債券基金,分為美元與新台幣計價,經理費率1.2%,保管費率0.23%,可選擇配息滾入再投資的累積型或是每月配息型,成立90天後首次配息。永豐投信固定收益投資部基金經理人陳雲樸指出,該檔基金前三大投資標的為通訊、公用事業及能源管線公司所發行的債券,目前最新投資組合殖利率約5.42%,聚焦「投資不課稅且殖利率高於歐洲、中國等全球」的美國市場發行的債券,A以上評級債券占比24.5%,BBB占比75.5%。預估前十大持債,包括美國電話電報(評等為BBB+)、聯合航空(債權轉手信託,評等為BBB-~A),艾索倫電力、尼索思能源控股(以上評等為BBB),以及能源傳輸、薩賓帕斯液化天然氣、愛依斯電力、華納兄弟探索、T行動通訊、西方中流合夥(以上評等為BBB-);預估存續期為7.45年,時間愈長即對利率敏感度會較高。

電價今漲11% 夏月衝擊近160萬戶
電價今天起平均調升11%,廣及民生、小商家、產業用戶,雖然官方宣稱民生受影響戶數不及9成,僅93萬戶。實際非如此。到了6月夏月電價期間,將有近160萬戶直接跨過700度起漲門檻,電費直接調升。另外間接受影響的還有百萬租屋族、300萬華廈、集合住宅用戶,不是面臨被房東漲價,就是因公設要分擔更高電費、管理費。全國有1324萬用電戶,4月起,住宅每月用電701度、1001度以上起漲3%、10%,小商家1501、3001度以上起漲3%、5%。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更一口氣調高17%。除了產業成本增高,後續是否推升通膨外,民生住戶方面,台電雖宣稱全國僅7%、93萬戶住宅受影響,但這是藉由年平均度數拉低讓「帳面數字」好看。實際6到9月,隨著冷氣全開,月用超過700度以上住戶將提升到12%占比,也就是至少159萬戶會被直接漲到價。夏月電價從701度起,每度新價來到5.83元,1001度起,更直接跨過7元大關,創7.69元新高。屆時一戶如果用1000度,每年電費比未漲前多出612元,假如用到1500度,則年電費更要多出4812元。300萬戶華廈、集合住宅的「大公」、「小公」電費都將調漲,前者至少月用萬度以上,漲幅1成。後者電梯照明多為表燈用電,漲幅3%~10%,平均月用3000度以上,社區越大,用電越高,不過可分擔戶數也較多。至於租屋族更可能受房東亂喊價衝擊,立委何志偉、郭國文、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昨開記者會,呂指出,從台電公布電價後,就發現在網路上許多討論甚至喊價,從1度電6元到7元、7.7元都有。雖然台電祭出誘因,只要分租套房裝設智慧電表電價,房東就可以獲得凍漲。但何、郭都質疑,房東要裝需揭露自己當包租公、包租婆,此政策恐「看得到、吃不到」,呼籲應讓房客可查詢用電資訊。根據定型化契約,房東收取電費不得超過台電表定最高級距金額,何志偉批評,不肖房東「把天花板當地板」,內政部也應將上限改不得超過電費單列出的「每度平均單價」。

台電漲價苦到租屋族 何志偉、郭國文提3解方:合理透明電價是基本人權
立委何志偉、郭國和崔媽媽基金會今(31)日共同召開「合理透明的電價是基本人權」記者會,指出台電漲價後,租屋族因為電價不透明、法規不完備和行政措施不完善,而受到極大影響,認為政府不能假裝沒有事情發生,並提出3大主張要求台電和內政部解決民眾問題。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從台電公布漲電價後,基金會就在網路上發現許多關於喊價的討論,從一度電6塊到7塊都有許多案例,尤其是分租套雅房。他說,居住套雅房族群又是社會上較為脆弱的一群,上禮拜某國營事業員工來詢問基金會,指稱被派駐外地,事實電價只是2塊,結果房東收5塊,連基層公務人員都會碰到這樣的狀況,何況是其他一般民眾?何志偉指出,租屋族特別是套房雅房出租的族群,因為電價不透明、法規不完備和行政措施不完善而受影響。他指出,根據主計總處2020年家戶租用統計,普通住戶共有800.9萬戶,住宅租用率為10.9%,推算有逾87萬戶為租戶,再對照每戶平均人口數2.8人,推估租屋人口數有逾245萬人,意味全台約有1/8人口都有租賃需求。台電為降低電價調漲對租屋族群的衝擊,這次也特別公告建議「分租套房類型的用戶,向台電申請裝設免費智慧電錶,並接受台電節能輔導者,即使每月用電超過700或1000度,本次電價可不調漲」。對於台電的解方,郭國文則表示,安裝智慧電錶會碰到許多問題,例如房東必須同意裝設智慧電錶,再來就是房東要揭露自己當包租公、包租婆,智慧電錶的政策美意恐怕會因為「租屋黑市」,而造成租屋族看得到、吃不到。面對租屋族難題,何志偉、郭國文和崔媽媽基金會提出3個主張,台電應該主動裝置智慧電錶,而非為難房客;目前必須使用「電號」與「用電戶名」才能在網路上查詢電費使用情況,但房客要取得這兩個資料十分困難,因此用電資訊須透明;內政部應盡速修改已不合時宜的「應記載」法規,限定收取電費「不得超過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所收取該戶當期每度平均單價」。何志偉提醒,台電應該解決問題,不能因為市場不能透明就假裝沒有事情發生,這就是政府應該要解決的問題,定型化契約修改方向也請內政部回去研議。

買房可賺11%投報率?一群包租公婆不甘受騙打官司求償 連「英國小學教師也出手自助」
曾推出海外投資買房當包租公婆可賺取高達8%、11%報酬率,喧騰一時的「台灣搜房公司」,受害人歷經四年陳情與檢舉,台北地院已在2022年4月下旬判決台灣搜房違反《銀行法》吸金,應賠投資人各9萬餘元英鎊,並可上訴,目前進到二審審理中;預估此案涉及民眾達三十多人。CTWANT記者採訪到其中的一名受害人Doris,她與先生透過「台灣搜房公司」的推薦,共花了近千萬元購入英國一間學生公寓、二間酒店房間與位於美國鳳凰城的一棟公寓。如今一路走來,Doris夫婦透過海外受害人團結的自力救濟,已解套出售了兩間房屋,剩下的是二間酒店的房間卡在產權複雜而難已脫手,且還有一些受害人是在新加坡也在等待司法訴訟審理。「我們夫妻現在學到一個道理,說投資報酬率超過5%的,多會是很詭異!其實買台灣的0050 ETF就有類似的效益而且還比較安全。」Doris跟CTWANT記者娓娓述說等待司法調查判決期間,所遭遇的誤解、苦悶與終可期盼的希望。話說2014年起,台灣搜房宣稱在英國等地買房的投資案,「保證每年8%淨投報率」、「3年後由開發商加9%買回」、「等於前3年每年平均淨回報率11%」,且「交易買賣全程律師參與,房款匯入履保帳戶,確保交易安全」等,吸引許多民眾簽約購屋參加投資案。Doris即是參加台灣搜房舉辦的「不動產說明會」後,2014年起先是購買位於英國曼徹斯特宜必斯(IBIS)連鎖飯店的一間房間,之後再購買英國一間學生公寓,她說,「我們等於是付了投資款買了一個契約,不像是真正買屋者,我們也從未到當地看過房屋,都是看DM買房。」「起初第一年每季都順利收到租金,才會覺得台灣搜房說的投資效益不錯,與先生就再購入第二間、第三間到第四間。直到一個一個的爆出狀況,才懷疑到台灣搜房為何安排的購屋合約都出了問題。」Doris說。「現在回頭來看,我能順利先脫手兩間房子,拿回投資的一些屋款,算是很幸運地。」Doris說她們買到的學生公寓是第一批蓋屋完工交屋的,後來買的人卻碰到「爛尾樓」實在很慘。「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大家要跨海向英國政府陳情、提起訴訟都不方便,沒想到同樣有投資我買的那批學生公寓的有英國當地的小學教師,2018年對方有飛來台灣了解之後,回到英國之後就一直與我們在台灣的受害人有聯絡,也獲得雙方信任給予授權,共同商議尋求解套之策。」Doris說。最後透過這位英國小學教師居中奔走,當地一間公司看到學生公寓後市看俏,協助Doris與有買學生公寓的民眾在2021年底完成出售合約,Doris說,「這間學生公寓是因出現房產公司倒閉,才讓大家團結起來自力救濟,算起來期間我也收了二年租金,最終能以屋款打九折趕緊賣屋,可說是很圓滿了!」至於位於美國鳳凰城的獨棟二層樓房屋,「我們是在2016年花了20萬美元購入,依約是說收了三年租金後,三年之後就加10%買回」,Doris說,「當初只有看台灣搜房給的DM買房,要管海外房子其實可說是鞭長莫及管理耗時……。」由於居中在美國幫忙收租的物管公司,2020年疫情爆發後就頻跟Doris說要換冷氣、更新地毯等,「因為產權獨立,屋主可自由意願處理,我就趕緊在2021年底線上委託仲介賣屋,當仲介幫我辦視訊看房才知道好大一間,算一算收到的租金還可以抵銷一些整修房屋的開銷。」Doris補充說。不過,Doris說夫婦手頭上還有兩間英國的酒店房間,因為產權涉及數十人複雜,甚至還遇到類似台灣的「海蟑螂」占用房屋未依約支付租金等的開發商、物管公司,「我們要一直催促對方才會給租金,很不穩定,有人受不了就飛去英國提起控告,現在好不容易拿回房屋主導權,但因涉及人數眾多,就沒像學生公寓案的順利,還卡住著難以找到公司承接。」Doris說,由於受害人逾三十多人,案情都類似雷同,因此台北地院一審是判決賠三名最早提起告訴的投資人各9萬4,810元到9萬5,000元英鎊,二審就會併案一同審理。「四年多來我們出庭多次,看到有對夫婦幾乎拿出全部退休金來投資恐怕血本無歸,實在是好心酸」,「一開始很多人都覺得是我們貪心才會被騙,被誤解的心情也是百感無奈。」Doris說。Doris繼續說,「等看到檢察官調查出登記在英國的房產公司是空殼公司,新加坡也如出一轍有人受害,就好像是《瞞天過海》電影中的一套綿密複雜騙局與陷阱,讓人真的很難察覺會掉進去;現今歷經檢察官起訴,法官一審判賠,很欣慰地終於看到有人願意聽我們說案情過程的種種!」

房市大逃殺2/市場好冷投資客盼「禁轉售快上路!」 成屋將成下一戰場
政府在年末使出一記《平均地權條例》重拳,房產大老敢怒不敢言,房市業者觀察市場已出現「此消彼長」的新變化,投資客因預售轉售即將遭閉鎖,加速倒貨,使得售屋網案件暴增,同時間,購屋族紛紛轉向風險較小的成屋市場,投資客也磨刀霍霍要加入新戰場。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近期接到1、2件預售轉售的委託案,屋主願自行吸收仲介服務費,以平盤出脫,「預售屋轉售的量有明顯增加,但價格要有很大跌幅不太可能,投資客這幾年都賺到不少錢,比較多都等交屋,只有槓桿玩太大的,才可能撐不下去。」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估計,《平均地權條例》針對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及炒作重罰,預售市場將受重創,2023整體房市買氣將萎縮,但房價仍會維持原水平。(圖/林榮芳攝)台南房仲RY今年下半年也接到2起投資客委託預售轉售,一個一次要賣11間,一個一次賣6間,分屬不同建案、不同人掛名。「現在,短期想跑不容易,因為預售換約的買方要拿出3~4成現金,包含前一手已繳出的現金、獲利空間,以及政府的房地合一稅,還有部分的仲介服務費,對首購族而言有困難。」「這2位客戶已做好等到交屋的打算。不過,成屋持有2年內轉售獲利還是要課徵45%房地合一稅,想要短期獲利仍有難度。」RY再三提醒。台南投資客S先生觀察,目前買方心態都在等房價下跌,一定都想拖到政策上路前1個月,認為投資客必定大降價才會減到最便宜;但是僅有極少數投資客才會斷頭,大多數仍想賺錢或平轉,而買方想拗到賠售才甘願的心態,最後就是市場停滯、都成交不了。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認為,修法過關後,預售屋市場的熱度將下滑,建商的推案型態,也將往成屋調整,使預售屋的供給占比下滑,買賣雙方轉向投入成屋市場。(圖/業者提供)「現在房市很低迷,我希望政府趕快通過條例,經過政府攪局後,看看有沒有機會變好。」S先生目前手中還有預售屋拋不掉,他已做好交屋準備,甚至把政策上路當作一個市場轉機。S先生表示,現在手上的成屋物件就有很多人來看房,缺工使預售案工程期拉長到4、5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預售不能轉賣,很少人能保證未來職涯不會出現變化、中途不會搬家,現在買預售屋變成是件危險的事。他看好未來台南新成屋、新古屋市場,因為政策影響的不只投資客,想買房的人也會因此轉向成屋市場。阻絕了預售,投資客為資金找出口,除了轉向成屋市場,也可能會朝店面、商辦等商用不動產流動,不過政策限制私法人購屋,在許多執行細節上皆未說明,投資人恐要觀望好一陣子。(圖/報系資料庫)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去年房地合一2.0上路後,預售屋就須面臨漫長的重稅期,假如審議中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順利實施,預售屋不但短期交易的稅負壓力大,且剛性自住客原本就較青睞可立即搬家的成屋,考量出售彈性與稅務負擔,預期預售屋買盤將逐漸往中古屋市場位移。不過房市專家、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認為,資金會朝很多面向流動,除成屋市場也可能轉往商用不動產的商辦或店面,或是近期最夯的海外房地產。未來投資住宅,不再會有漂亮房價漲幅,在房地合一重稅下,僅能回到過去傳統買屋出租,當包租公婆的長期置產投資方式賺取固定收益。

超意外!歌神張學友自曝「近幾年0收入」 不願當包租公:太辛苦
已過耳順之年的「華語歌神」張學友,叱吒華語樂壇超過30年,擁有多首像是《吻別》、《每天愛你多一些》、《想和你去吹吹風》等至今傳唱度不減的經典金曲,在歌壇擁有一席之地。但他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最近幾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近幾年收入全無」,只能靠現有資金維持生計,令外界十分訝異,原來歌神也會為了金錢而煩惱。根據港媒《香港01》報導,張學友近日接受香港電台《香港機遇》採訪,當被問到,過去曾以香港「四大天王」之姿叱吒演藝圈的他,如何看待現在的香港樂壇?他坦言,近年因為網路發達,除了藝人的一舉一動,都得曝光在粉絲面前;現在很多偶像的養成,學習時間都被壓縮,許多歌迷都希望新人一出道,就能馬上能歌善舞,所以他認為現在出道的新人,其實比他們當年辛苦很多,必須一直維持巔峰狀態,還要在短時間內適應各種變化。以動人歌聲走紅演藝圈的張學友,過去的演藝事業發展,並沒有侷限在歌唱,當年他跨足戲劇、電影圈,也獲得不少好評。但他卻透露,其實當初會跨領域,是因為歌唱事業收入不穩定,只能靠拍戲接濟經濟,是到了後來,他的演唱會邀約慢慢變多後,才改以唱歌為主,對戲劇的經營慢慢變少。不過張學友受訪時也感嘆,這幾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近年幾乎收入為0,讓他投資也轉趨保守,並透露現在只能靠現有資金維持生計。並提到因為覺得當包租公,還要管理很多事情很麻煩,所以張學友手中的物業都沒有出租,買入的房產全部都是自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