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股復活台股翻紅!iPhone 15熱賣 張雍川:年底可望上看17500點
台股22日收在16344.48點,本周下跌576點,跌幅3.4%,今日早盤一度下挫逾百點,幸而AI股復活開低走高,終場上漲27點。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今天預估台股年底指數上看17500點,看好AI、蘋果供應鏈與電動車供應鏈三大產業。法人則預估2024年美國S&P 500 企業獲利可望有雙位數成長,明年第二季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期,依據歷史經驗,股市往往提前3-6個月反應,今年第四季震盪結束後,可望迎來全產業全面復甦的行情。張雍川分析,受到iPhone 15系列熱賣,激勵蘋果等大型科技股走高,由於傳統電子產品供應鏈股價相對低,已成為價值型投資標的;前陣子的電動車供應鏈因價格下降,修正股價多,下半年皆有機會表現。凱基全球菁英55ETF(00926)剛完成9月定審換股,第四季布局通訊相關個股從14%加碼到25%,非核心消費產業比重從8%加碼到14%,AI科技股比重依舊最高達到36%,原物料、不動產、金融產業新增與剔除成分股的比重則維持相近。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則在9月21日成立,鎖定成長股,如AI、半導體、精品、生技、連鎖餐飲等與另類資產、收益債,聚焦於需求與成長性俱佳的新消費和新科技股等,低碳基建、數位基建,配置非投資等級債、折翼天使債。凱基基金經理人施政廷指出,本次調整的4個產業中,通訊產業調整後的成分股比重明顯變高,新增通訊業的網路隨選串流影片的OTT服務公司,原物料業的電動車電池鋰供應商,房地產的倉儲公司以及金融業的投資集團。群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則表示,多重資產基金也具有配息機制,特別是目前處於升息尾端與景氣修復階段,佈局上若能進一步精選標的,建立成長與收益部位雙優化的配置,可望提升投資組合多頭跟漲、空頭抗跌的能力。

央行跟進Fed宣布「不升息」 利率連2凍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暫停升息,中央銀行跟進,今(21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連2凍」,重貼現率維持1.8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維持2.25%、短期融通利率維持4.125%。據悉,央行自去年3月升1碼後,連續4次升息半碼,至今已升息3碼,累計升幅達0.75個百分點,今年6月暫停升息,如今再度宣布不升息,或將終結升息循環。

8月外銷連12黑…陸下單連續17個月負成長 追平史上最長紀錄
8月外銷訂單金額出爐為460億美元,拉出連12黑,年減15.7%,低於預期,較上月減幅擴大!其中來自大陸下單金額年減2%,連續17個月負成長,追平史上最長紀錄。展望第4季,經濟部維持可轉正基調,但坦言「變數很多」,9月份預估年減幅度再擴大近18%。經濟部統計處昨發布8月外銷訂單,原預期最高跌13%,不料還是超出預期。統計處長黃于玲指出,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全球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影響整個產品接單表現。尤其是資通信、電子產品年減率14.6%、17.3%,是不如預期原因。除科技業外,傳統產業如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成長也都是雙位數衰退,綜觀七大接單項目,僅光學器材年增2.5%,其餘盡墨。五大接單區一樣全比去年同月少,以歐洲年減34%最高,美國也少15%,大陸減2%已是最好。但這卻是連續17個月負成長,追平2013年5月起的連17黑紀錄,如果9月再不改善,對岸下單衰退紀錄就要改寫。展望未來表現,iPhone15新機已經發表,但她看「蘋果光」發酵要在10月份才會顯現,可是銷售狀況現在看還難講,因此她不願斷定第4季何月就會轉正。但統計處預估9月份訂單還是要年減近18%,難逃13黑的命運。國泰金昨公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景氣樂觀指數與消費意願皆下降,調查也指出,民眾對台灣經濟成長的看法較上月調查保守,而通膨預期則續處高點,仍有85%民眾預期通膨高於2%。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昨日表示,景氣會在今年到谷底,但是明年要如何復甦,政府就要做對的事情,如避免台灣成為美國的犧牲品,協助產業投資或進行紓困,對青年住宅提供優惠等,只要政府拿出魄力協助企業,台灣應該會成長、進步。

「蘋果光」不夠亮? 台灣8月外銷訂單年減15.7% 連12黑
連12黑!經濟部20日公布外銷訂單數據,8月外銷訂單為460.4億美元,較上月減3.5%、年減15.7%,為連續12個月負成長,原本預計的iPhone15新機是否能啟動拉貨潮,目前還看不出來,加上全球通膨與升息壓力,終端市場需求不振,整體成績不如預期,今年已經難逃負成長局面。以外銷數據來看,目前對美國已經連續10個月負成長、歐洲是連續7個月,而中國大陸與香港則是從111年4月至今,連續17個月負成長,追平先前最差的紀錄。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以貨品類別觀察的話,因為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仍然疲弱,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客戶下單保守,導致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分別年減17.3%及14.6%;光學器材雖然年增2.5%,終止連18個月負成長,但這是受惠於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上漲,並不是手機等液晶螢幕的功勞,背光模組接單也減少。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廠商對設備投資趨於保守,加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讓化學品、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17.5%、15.7%、14.7%及12.4%。不過還是有相對樂觀的消息,黃于玲表示,因為有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國際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備貨需求逐漸增溫,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不過全球經濟仍受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美中科技戰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黃于玲表示,現在廠商備貨策略與過去不同,下單時都很嚴格管理庫存,只會下幾個月的量,所以短期數據波動很大、預測不準確,若要看iPhone15新機是否能啟動拉貨潮,可能要等10月的成績單,才能判斷。

Fed本周利率決策還會加息? 市場與學者看法分歧
本周,市場將迎來聯準會年內倒數第三次議息會議。據外媒報導,經濟學界認為,雖然通膨壓力已經消退,勞動力市場也在走軟,但美國經濟的潛在動能依然強勁,要讓通膨降至2%,需要把借貸成本抬到更高的位置。媒體與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日前聯合發佈的調查顯示,90%的經濟學家認為聯準會今年將再加息一次,而40%以上的受訪者甚至表示,他們預計聯準會將再進行兩次,甚至一次加息超過25個基點。調查顯示,經濟學界認為,通膨壓力雖已經趨緩,勞動力市場也在走軟,但美國經濟的潛在動能依然強勁,要讓通膨下降到2%,需要把借貸成本抬到更高的位置。而這與市場參與者的樂觀看法截然相反。芝商所(CME)聯準會觀察工具顯示,期貨市場認定聯準會9、11、12月按兵不動的概率分別為98%、70%和62%,即絕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都認為加息已經達到了盡頭。在接受調查的40位經濟學家中,近一半預測基金利率高峰爲5.5至5.75%,即還有25個基點的加息空間;另有35%的人預計基準利率將被推高至5.75至6%,即還有50個基點的加息空間。此外,大多數經濟學家也預計聯準會可能將緊縮政策維持更長時間,約60%的受訪者認爲,首次降息將在明年第三季或更晚。自6月份開始調查以來,受訪的經濟學家對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增加了一倍,估計中間值為2%。此外,受訪者還預計失業率將穩定在4%,聯準會最看重的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的最新價格指數為4.2%,預計將放緩至3.8%。展望未來,多數受訪者認定石油供應減少是通膨前景面臨的最大風險。隨著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領導的OPEC+持續減產,布倫特原油價格目前已升至每桶94美元的高價位。不少經濟學家擔心,企業可能會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通膨回落的速度也會相應受到影響。

超級央行周登場!預估美國聯準會升息機率不大
超級央行周登場!美國、日本與台灣央行本周都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Fed)應會按兵不動,全年再升息機率不大,台灣利率不變機率接近百分百,日本則因通膨,經濟成長速度緩慢,現階段無立即改變貨幣政策的壓力,三方齊唱「鴿」調。聯準會將於台北時間21日凌晨公布利率決策結果,即使美國8月通膨率因油價上漲,但核心物價指數仍為下降趨勢,金融圈普遍認為,此次利率會議不會貿然升息。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告訴《法新社》,「我們認為聯準會的緊縮周期已結束,這種觀點在過去幾個月裡沒有改變。」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日前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則寫到,「在7月升息之後,我們預計聯準會將貫徹會議前的強烈信號並保持利率穩定。」國際財經專家認為聯準會可能按兵不動,我國央行不升息機率也接近百分之百,加上國內通膨趨緩,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央行9月與12月都可能不再有新動作,也就是維持利率不變,除非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再度超過3%,但目前沒有這個跡象。某種程度也暗示,升息動作暫時畫下休止符。值得注意的是,出口不振、投資表現不如預期,主計總處8月已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GDP)至1.61%,確定無法「保2」,且為近8年新低。央行在6月就預測全年GDP為1.72%,也面臨下修壓力,可能相當貼近主計總處預估值,在1.6%上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說,央行勢必會再度下修GDP預測,主要是出口表現依舊不佳、投資放緩,尤其半導體晶圓代工去庫存有延長現象,不過因國內通膨近月來明顯改善,此次央行應該不會再升息。房市管制方面,央行6月理監事會後祭出第5波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對六都及新竹縣市新增第二戶貸款上限為7成的規定,這是央行暌違5季後,再次出手房市管制,不過因打到換屋族,央行之後從善如流,微調部分措施,外界預期此次打房「再加碼」機會極小。

人民幣貶值+需求旺盛 中國金價創近12年新高
據彭博報導,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主力合約(AU2312)上周五(15日)的價格,達到每克人民幣476.8元(約新台幣2119元),再創12年以來新高。黃金的零售價格則漲破每克人民幣600元,黃金飾品持續熱銷。今年上半年經過美國多家銀行破產、多國央行升息等各種因素,帶來的避險情緒推動下,國際金價一路走高,一度達到每盎司2085美元。而隨著流動性危機的解除,國際金價從高位走跌,目前在每盎司1930美元上下。交易員表示,9月上旬人民幣貶值創近16年來的最低水平,加上股市低迷,推升近日中國黃金價格持續攀升。同時,國內金價走高得益於中國對黃金的旺盛需求以及央行的大力購金。依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54.88噸,同比增長16.37%。其中,黃金首飾為368.26噸,年增ㄓ14.82%,佔總消費量的六成以上;金條及金幣達到146.31噸,同比增長30.12%。中國央行儲備方面,據披露的數據,8月末中國黃金儲備報6962萬盎司(約2165.43噸),季增93萬盎司(約28.93噸),是央行連續第十個月增加黃金儲備。交易員指出,對於中國國內資金而言,由於去年以來政策導向降低了個人投資者通過銀行產品等其他渠道參與黃金投資的規模,機構投資者的比例提升,因此黃金投資者更加理性,且配置可能更偏中長期。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當前黃金供給相對穩定,需求大幅增長,尤其是全球央行購金熱情高漲。供給方面,去年全球黃金供應量為4755噸,年增1.28%。今年第一季全球黃金供應量為856噸,年增0.8%。第二季全球黃金總供應量1255噸、年增7%。另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7月全球央行淨購金量達55噸,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繼續增加。另外,中國8月末黃金儲備報6962萬盎司,為連續第十個月增持黃金。交易員表示,對國際金價來說,短期預計金價震盪運行,中長期繼續看好黃金。一方面,聯準會加息週期接近尾聲,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衰退壓力依然較大,紐約聯儲預計美國未來12個月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達66%。

台股強勢!新台幣15日險觸32元 周線終結連2黑翻紅
美元續強致使非美貨幣壓力大,新台幣兌美元周五(15日)開盤一度逼近32元整數大關,惟台股表現亮眼,外資匯入下,台幣午後貶幅收,終場貶值1.8分收在31.928元,累計本周新台幣升值8分,周線擺脫連2黑翻紅。歐洲央行(ECB)周四(14日)舉行決策會議升息1碼,但暗示升息週期已結束,歐元重挫,由於歐元佔美元指數比重高,美元指數周五上漲0.47%,並重新站上105大關,創近6個月新高。主要亞幣漲跌互見,歐元重挫0.65%、日圓大貶0.32%、台幣貶0.06%、韓元貶0.02%、新加坡幣貶0.05%、人民幣微升0.04%。其中,日圓午盤後突然急貶跌破前低;人民幣則在中國人行宣布調降存款準備金等一系列穩匯措施下持穩。外匯交易員表示,新台幣周五開盤以31.91元開出,盤中在外資匯出下低點貶值6.5分,匯價下壓至31.975元,但午盤過後在出口商拋匯帶動下,終場貶勢收斂為1.8分。預期新台幣短線將在31.8到32元區間震盪。匯銀主管指出,本周台幣大致上仍在區間內盤整,外資進出不大,觀望氣氛濃厚,後續仍看美國聯準會下周會議結果而定。目前市場普遍認為Fed升息也將進入尾聲,下周不會升息;而日本央行下周也將開會,日本政府遲遲未出手干預日圓匯價,日圓是否會貶破去年低點150兌1美元關卡,受到市場關注。

兆豐推全球債券ETF組合基金 9/25展開募集
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近期呈現反彈走勢,但升息尾聲方向不變,有投信業者認為,殖利率彈升可視為債市切入契機,樂觀看待全球債券投資機會。兆豐投信首發全球債券ETF策略收益組合基金,預計9月25至28日展開募集,將發行新臺幣、美元2種幣別,投資人可選擇配息或不配息的投資方式。兆豐投信指出,近期油價上漲因素影響8月美國整體通膨反彈,但具僵固性的服務類產業價格,如租金、醫療照護等,漲幅並沒有加速,顯示通膨緩慢降溫的趨勢並未改變。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於今年8月央行年會發表,並指出房租通膨、勞工薪資增長已開始放緩,暗示未來核心通膨壓力可望進一步降溫,美債市場未來表現正向,是投資人較佳的入場時機。根據投信業者統計,債券ETF熱度持續增加,全球債券ETF市場規模正快速增長,2022年交易額就已達6.2兆美元(約新台幣197兆元)年增44%,累計過去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23%。年初至今全球債券ETF共獲得逾19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資金淨流入。兆豐全球債券ETF策略收益組合基金打包一籃子債券ETF,組合成三大特色,包含1.風險更分散:多檔債券ETF組合起來,債券類別多元,風險更加分散、2.價格透明及流動性佳:定價透明度相較直接購買公司債券更高,具有良好流動性、3.交易金額及成本更具優勢:債券ETF規模持續增長,且ETF具有市場效率,交易金額及成本較具有優勢。兆豐投信表示,保管銀行為臺灣土地銀行,預計9月25至28日展開募集,打包一籃子債券ETF,具有債券類別多元、風險更加分散、價格透明及流動性佳、交易金額及成本具優勢等優點,並將發行新臺幣、美元共2種幣別,投資人可選擇配息或不配息的投資方式,滿足投資人資產配置與多元外幣資金運用的需求,可有效分散投資風險。兆豐投信指出,以美國中短天期公債殖利率作為基準,兆豐全球債券ETF策略收益組合基金採取「正向收益、避險增益、靈活配置、成本優勢」四大投資策略,在基準之上有機會獲取超額報酬作為目標配息。

新台幣「表現不佳」且通膨影響 赴美團費恐漲1成
新台幣屢見32字頭,赴美旅遊大失血!旅行社業者指出,台美機票貴桑桑,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便宜的團票可拿,而美國通膨嚴重,萬物齊揚,更讓出團成本居高不下,如今新台幣淪為最弱亞幣,匯率壓力讓團費不漲不行,保守估計5%起跳、甚至要到1成,屆時美西團恐飆破8萬元,美東團更可能衝破10萬元。聯準會不排除年底前再升息1碼,非美貨幣近日走勢慘兮兮,新台幣上周五貶破32元,昨日盤中進一步下探32.069元。不過因日圓轉強,離岸人民幣也回升,新台幣在收盤前1小時演出大逆轉戲碼,意外重返「31字頭」,終場收在當日最高價31.98元,升值2.8分。雖新台幣昨日短暫「光復」32元的重要心理關卡,但今年以來已貶值4%,在眾亞幣間的弱勢程度居前段班,讓經營美國線的旅行業者急得跳腳,加上近日匯價屢見32元,且不排除持續走貶的可能,面對即將到來的耶誕、跨年及農曆春節旺季,漲價恐不得不為。東南旅行社資深領隊馬佳麟分析,疫情前因台美機票便宜,美國團一直很旺,但疫情後卻有顯著變化,一來是機票貴很多、再者是美國當地通膨嚴重,物價受供應鏈及俄烏戰事雙重影響,居高不下,反映在團費上,自然不會太親民,確實也嚇跑不少旅客。以雄獅旅遊昨日報價為例,機位供應尚稱充裕的美西線,勉強還可找到6萬元左右的低價團,但普遍都在7萬元以上,若新台幣續貶,不排除直接衝破8萬元大關。至於機位供應吃緊的美東線,如今報價已逾9萬元,若新台幣未來幾個月不給力,隨隨便便就能破10萬元。「看著新台幣一直貶,我們也很挫!」旅行社業者坦言,現在正要開過年團,雖各家都會推早鳥專案,9月或10月底前報名省個5000或1萬元,但「折扣也會跟著匯率動」,如果新台幣一直貶,早鳥折扣自然會縮水,但也擔心早鳥價開太高會重挫買氣,真的很難操作。值得一提的是,看準這波赴美需求,航空公司上演增班大戰,以舊金山為例,除聯合航空10月底增至每天2班,星宇航空12月16日也要開航舊金山,加上華航、長榮,舊金山將出現每天最多8班的直飛班次,超車向來是飛美班次最密集的洛杉磯,改寫台灣民航歷史。華航舊金山分公司總經理曾煜屏分析,台美間的商務、探親、留學需求穩定,如今再加上解封後的報復性旅遊潮,機位自是一位難求,其中有不少是透過舊金山、洛杉磯兩大美西航點轉機,然舊金山航程較洛杉磯短,或許因而獲得青睞,成為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新台幣單周貶1.47角跌破32元關卡! 創逾10個月新低
美元指數走揚,使得非美貨幣承壓,新台幣兌美元8日開盤以32.01元開出,終場貶值1.3分以32.008元作收,匯價連續6個交易日收黑,並續創逾10個月新低,總成交量14.905億美元;整周新台幣累計共貶值1.47角或0.46%、周線連2黑。外資股匯市8日同步偏空操作。台股早盤一度下殺到16505點,午盤拉抬,終場跌43點,收在16576點左右,跌幅0.25%,成交額僅2273億元。此外,外資賣超137.8億元,在匯市也大舉匯出,新台幣開盤以32.01元開出,盤中一度貶至32.052元,直至央行尾盤進場調節,新台幣貶勢才見回穩,但新台幣兌美元仍失守32元大關。。外匯交易員表示,外資匯出加上人民幣疲軟,中國人民銀行放鬆干預力道,民幣兌美元逼近7.35元價位,拖累主要亞幣疲弱,皆為拖累新台幣匯價走貶的原因。不過,看準新台幣貶勢,出口商也樂於拋匯,進場大賣美元,加上央行尾盤調節,兩股力道拉抬讓新台幣貶值幅度減緩。外匯交易員認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引發市場對於通膨捲土重來的疑慮,這也支撐美元指數續強,新台幣在人民幣疲弱、美元強的壓力下,加上央行不再硬守32元價位,預估下周可能朝32.2元關卡邁進。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近一周美元指數小漲,主要亞幣全面貶值,日圓重挫1.34%貶幅最大,其次為泰銖重貶1.27%、韓元下殺1.09%、人民幣下挫1.07%、星幣貶值1%、馬來幣貶0.74%、印尼盾貶0.55%、新台幣貶0.46%、菲律賓披索貶0.17%。有匯銀主管表示,受美元強勢題材帶動,市場只能選擇買美元,亞洲主要央行似乎都有放手跡象。外匯交易員指出,以新台幣每年上下波動約3元來看,新台幣今年最高點在29.5元,最低可能貶至32.5元,但後續關鍵仍是觀察美國何時停止升息。

美元匯價連漲8周 分析師對後市強弱看法轉趨分歧
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利(Matthew Maley)表示,美元的情緒已達到極端水平,因此至少在短期內不會有更多買家將美元推高,短期交易者應謹慎持有美元長期倉位;貝萊德高級投資策略師Laura Cooper則表示,美元匯率的上升出乎意料,對這種趨勢的可持續性持懷疑態度,「因為我們認為聯準會即將發出鷹派暫停信號。」不過滙豐控股(HSBC Holdings)則對美元預測做出了與之前180度大轉變,認為鑑於全球經濟前景疲弱,美元將在明年繼續走強。該行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元已開始升值,這種復甦可以持續更長時間。隨著緊縮政策的實施,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疲軟,這將進一步有利於美元走強。觀察過去一個月,所有主要貨幣兌美元均出現下滑,人民幣和印度盧比等新興市場重量級貨幣徘徊在歷史低點附近。美元近期連續上漲的趨勢似乎勢不可擋,交易員押注聯準會將維持較高的利率政策且持續時間更長。有報導稱,儘管歐洲和中國的經濟成長趨緩,但美國仍在加速增長。雖然全球經濟情況不佳,美國似乎表現出與之相反的強勁狀況。上周五(8日),美元周線呈現連續第八周收紅,創2014年以來最長連勝紀錄。這一上漲使其14天相對強弱指數突破70,部分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這是市場超買的跡象。周五美元遊走平盤。股市僅出現小幅波動,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連續三天下跌後小幅走高。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日前表示,美國貨幣政策處於良好的狀態,但官員們需要分析數據來決定如何繼續加息;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洛根(Lorie Logan)指出,在央行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上跳過加息可能是合適的,同時也暗示利率可能必須進一步上升才能使目標通膨率回到2%。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9月將按兵不動,但預估11月升息機率仍超過 40%。美元指數上周五(8日)變動不大,紐約匯市收盤微跌0.03%至105.06,總計過去一周該指數累漲0.7%。英鎊尾盤報1.2459美元兌1英鎊,貶幅為0.1%,本周累積下挫1%;歐元尾盤持平於1歐元兌換1.0699美元,累計貶幅超過5%;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351元兌1美元,離岸人民幣則報7.3665元兌1美元,為 10 個月低點。日元尾盤下滑0.3%至147.6日元兌1美元。

漲個沒完沒了 中油宣布無鉛汽油調漲0.4元…98無鉛突破35元
近幾個星期,國內油價雖然有幾次略微調降,但整體幾乎都還是持續調漲的情況。目前有消息指出,台灣中油公司宣布,自明(11)日凌晨零時起,汽油調漲0.4元、柴油調降0.2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31.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3.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5.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1元。其中98無鉛汽油的價格直接突破35元大關。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受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兩國延長額外減產期間至年底,與美國就業趨緩強化暫停升息之預期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3.93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083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3.84%。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漲2.0元及2.9元,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0.2元及1.7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及第二階段吸收50%調幅合計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收1.4元。雙重平穩機制啟動,汽、柴油共各吸收1.6元及3.1元,國內汽油實際每公升調漲0.4元、柴油調降0.2元。中油先前曾表示,為減輕民眾負擔及降低對物價衝擊,除亞鄰最低價限制,經濟部宣布實施「油價平穩措施」,訂定95無鉛汽油每公升零售價達30、32.5及35元等3個緩漲門檻,95汽油零售價上漲超過各門檻之部分由台灣中油及政府依序分別吸收25%、50%及75%,累計至2023年8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63.92億元。

8月出口連12黑 電子零組件恐虛到年底
全球經濟復甦遲緩、手機等消費產品黯淡,使電子零組件需求疲弱。財政部昨日公布海關進出口統計,8月出口金額373.6億美元,年減7.3%,連續12個月負成長,累計前8月出口金額2781.1億美元,年減15.7%。財政部認為,電子零組件市況不佳,恐怕會「黑」到年底,創連續14黑,追平2015到2016年間最長負成長紀錄。今年前8月各月出口表現。(圖/吳靜君製表)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雖然AI議題持續發酵、進入傳統外銷旺季,8月脫離雙位數負成長,不過整體而言,台灣最大外銷貨品、最大出口市場都是貧瘠的,外貿還處於盤整狀態。8月出口仍「黑」,受到大幅升息影響,終端需求放緩仍未見到好轉;其次民間消費偏向觀光旅遊與休閒娛樂,取代有形商品購買;中國大陸的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以及供應鏈還有庫存壓力,客戶下單相對謹慎。貨類方面,8月只有1貨類成長,即受惠於新品以及AI商機活水的資通與通訊產品,伺服器、顯示卡底氣十足,出口規模75.8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年增43.1%;前8個月年增9.9%,是唯一貨類逆勢上升。電子零件組受到智慧型手機消費相當黯淡,衝擊國內半導體產業,加上陸港拉貨不足,將形成連續14個月下滑,恐「黑」到年底,將追平2015年到2016年間最長「負成長」紀錄。蔡美娜表示,客戶端庫存仍有壓力,調整庫存期間將延後到明年第1季、第2季。市場認為,今年手機下半年表現黯淡,晶片需求降低,導致半導體無法大幅回升,縱使第3季有急單,卻無法延續到第4季,電子零組件還未轉好之前,出口無法強力復甦。至於AI商機挹注,僅是一小部分,無法撼動大局,加上半導體還有產能不足等問題,很難扭轉整體趨勢。中國大陸與香港市場影響8月出口衰退達到7成,確實是台灣出口表現的最大因素,蔡美娜表示,大陸官方近期提出經濟方案,有時間落差,還是要等1、2季之後才能觀察出效果。主計總處近期調降下半年的出口展望,從原本的年增2.9%,調降為年減0.5%,第3季減幅大約是個位數,年減為5.5%,但是從7、8月已經實現的數據,9月必須年成長2.1%,才能達成主計總處預期。惟財政部預估,9月的出口值介於368億美元到383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為年減2%到年增2%間。

金融股掃陰霾2/沒踩到陸企房產地雷暫鬆一口氣 股民還想知美國垃圾債曝險額
「由於今年以來持續遭逢『配息不如預期』、『美國中小銀行倒閉』、『中國房地產商債券違約』利空襲擊的金融股,則需拉長布局時間因應短期難以扭轉的大環境。」群益投信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提出對金融股接下來走勢的解讀。金融業雖對中國爆出財務危機的碧桂園、恆大、中植系等陸氣勢「零曝險」金額,沒有踩到地雷,但就有網友留言說「對中國曝險應該不是問題,想知道的是對美曝險金額,尤其是垃圾債劵的部位有多少?」這類債券市場又稱高收益債,指信用評級甚低的債券,一般認為BB級或以下屬於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在8月2日以「預計美國未來3年財政狀況將惡化」為由,將美國債信評從3A頂級調降至AA+,震驚市場;外媒報導分析師示警,恐影響新債發行與二級市場定價,且對即將到期7850億美元垃圾債來說,更為嚴峻。不過,就我國金融三業來說,整體對美國的曝險為1.38兆元;其中,銀行業8600億元,保險業5000億元,證券期貨業為200億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5月22日面對立委質詢曾回覆說,國內金融三業對美政府債曝險共1.38兆元,6月底前到期的美國公債僅915億元(銀行業905億元、保險業10億元),額度有限。金融三業雖因此度過美債上限危機警報,但並未進一步揭露非美公債的曝險情況。金融三業6月底前到期的美國公債為915億元。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周志龍攝)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8月25日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中的演說,提及「不會改變2%通膨目標,聯準會任務尚未完成,已準備好未來再度升息……『謹慎以對』。」對照美國商務部30日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自前值2.4%下修至2.1%,主要反映庫存投資以及設備智慧財產權產品業務支出的減少。加上美國ADP就業報告顯顯示美國第二季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季增年率修正值為2.5%,預期2.6%,前值為4.1%;實質PCE季增年率修正值為1.7%,預期1.6%,前值4.2%。「這些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正在降溫,才會讓市場繼續抱持Fed可能在9月暫停升息的希望」黃文清說,「不過,以Fed最重視的通膨指標,就是剔除能源與食品價格後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季增年率修正值3.7%,較初值下修0.1%,低於預期的3.8%,前值為4.2%來看,還是有空間的。」而在投資人期待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之際,川普政府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卻也警告,由於高通膨捲土重來,Fed將被迫進一步升息,利率將上看6%,創2000年12月以來的新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