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植物人兒弟又罹癌......前工廠老闆破產 蝸居山區水塔屋
南投縣國姓鄉陳先生為照顧植物人兒子,散盡家財,最後蝸居在廢棄水塔,其子經轉介入住創世基金會草屯院,他靠打零工及果樹收成的微薄收入生活,創世基金會草屯院28日前往慰問,盼募集愛心資源關懷更多弱勢家庭。國姓鄉公所指出,陳先生是邊緣戶,已引介社會愛心資助,盼有義工團幫忙整修房子。創世草屯院指出,陳先生(65歲)原本在草屯鎮開塑膠工廠,2004年兒子與朋友騎車出遊遇嚴重車禍,兒子成了植物人,他盼望兒子能好起來,毅然放下工作,不惜變賣財產帶兒子四處求醫,經年累月的醫藥費讓他散盡家財,2017年其子經轉介入住草屯院,他則蝸居在國姓鄉竹坑山區的廢棄水塔。「很難想像,竟然有人以水塔為家。」創世草屯院院長曾香潓說,草屯院安養54名弱勢家庭植物人,到宅服務南投縣76個植物人家庭,陳先生是服務個案之一,陳先生原居住的工寮因年久失修,有倒塌危險,3、4年前移至廢棄水塔棲身,水塔上方蓋帆布避免漏水,十分簡陋。陳先生表示,他平時主要靠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隨年紀漸長,工作機會愈來愈少,栽種的柚子、火龍果每年販售所得只有3、4萬元,原本生活就很困頓,未料跟他同住的弟弟近期罹癌進行治療,處境雪上加霜。國姓鄉長邱美玲表示,陳先生因還有農地等不動產,不符中低收入戶的補助資格,屬社福邊緣戶,公所曾幫忙申請急難救助金,也引介社會愛心資源長期資助,盼義工團能幫忙整修房子,讓他有比較好的棲身之所。

來源曝光!廚師吃河豚釀1死8中毒 基隆釣友驚:他說常處理啊
南投縣仁愛鄉44歲洪姓男子,前日晚間料理河豚肉宴請賓客,卻疑似沒處理感驚而導致多人中毒,最終釀成1死8送醫的悲劇,而該隻河豚來自基隆,為洪男的釣友所送,他聽到此消息無比震驚,表示對方稱過去常自行處理和暾,他這才將冷凍宅配,沒想到會發生憾事。據了解,洪男在仁愛鄉經營小吃店,而他過去從事海釣工作,並因此結識基隆友人,2人常分享釣到的漁獲,而該名友人近日在碧砂漁港釣起河豚,因而通過通訊軟體與洪男分享。洪男看到河豚後十分興奮,表示自己過去十多年間常自行處理,該名友人因而冷凍宅配贈與,洪男則於25日晚間拿河豚宴客,並邀請4名鄰居和4名外地遊客共享。但隔日,8人都出現手腳麻痺和頭暈症狀,找到洪男時才發現他倒地不起、已無生命跡象,警消趕抵時判斷他已明顯死亡而未送醫,其他8人經救治後則陸續康復,確切案情則仍須釐清。基隆衛生局提醒,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加熱亦無法將毒素破壞,且河豚種類多,外觀不易辨識,食用河豚風險極大,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避免捕捉、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也建議餐飲業者不要提供河豚給民眾食用,以免誤食。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收到基隆衛生局調查資料,認為事件中的河豚並非販售,而是朋友之間的互贈行為,至於是否會對行為人開罰,待檢警釐清相關責任後,會再視偵辦情形研議裁罰。

暖心老闆首次煮食河豚釀1死8傷 基隆友人:他說會處理才送的
南投縣仁愛鄉一名44歲洪姓小吃店老闆25日晚間料理河豚肉,邀請8名友人共食,不料所有人26日均出現中毒症狀,最終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悲劇。警方透露,死者基隆的朋友是釣魚人士,小吃店老闆長期跟他買魚,而寄送河豚給洪男的基隆友人聲稱,他是聽死者自稱過去10多年常自行處理河豚食用,所以才會把釣到的河豚寄給對方。南投「滇緬小吃店」的老闆烹煮河豚料理邀友人享用,未料釀1死8傷慘劇。(圖/三立新聞網)一大鍋的河豚肉湯吃到剩下一半,南投仁愛鄉一間「滇緬小吃店」的老闆把河豚煮成湯及生魚片,親友喝了湯,頭暈嘴麻、疑似中毒,他把生魚片吃下肚後倒在店內身亡,釀1死8傷,據未食河豚肉的友人表示,「叫我去吃一下,啊我是想說我不敢吃生魚片,那一鍋湯已經吃差不多了,我就說我要回去睡覺了,希望不要隔天聽到救護車聲就好了」。另外,據《三立新聞網》這名友人說法,他說回想當時,看到一整箱小吃店老闆的朋友寄來的海鮮,「他有朋友寄的那一箱河豚,還有3隻還是2隻魷魚,忘記了。現在回想起來,河豚的肚子好像是已經有點脹脹的,有可能氣壓的關係,裡面好像有破掉?還是什麼不知道」。友人表示,洪男稱會處理河豚,他才會把河豚寄給對方。(圖/南投縣政府提供)根據仁愛鄉松岡所副所長楊曜誠表示,警方進到死者家中追查河豚來源,發現一張來自基隆的寄貨單,並透露死者基隆的朋友是釣魚人士,小吃店老闆長期跟他買魚,因此兩人交情不錯,對方釣到好魚貨就會寄給小吃店老闆,之前也曾寄過河豚。基隆市衛生局也在27日找到了贈送河豚的友人,對方供稱,洪男過去從事海釣相關工作,因此結識洪男成為釣友,彼此常分享釣到的漁獲,他日前在碧砂漁港港灣區釣到一尾河豚,在LINE上與洪男分享照片後,對方說他過去10多年常自行處理河豚食用,才會以冷凍包裹寄送給對方,沒想到會發生意外。據基隆衛生局表示,由於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加熱也無法將毒素破壞,加上河豚種類多,外觀不易辨識,若要食用風險極大,也建議餐飲業者不要提供河豚給民眾食用,以免誤食,而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收到基隆衛生局調查資料,認為事件中的河豚並非販售,而是朋友之間的互贈行為,至於是否會對行為人開罰,待檢警釐清相關責任後,會再視偵辦情形研議裁罰。

中低收入戶廚師中毒亡「妻小頓失經濟支柱」 他曝:喝湯沒吃肉也中毒
南投縣仁愛鄉26日發生民眾食用河豚後中毒死亡的事件!一名44歲的洪姓擺夷料理店廚師,25日晚間將基隆友人贈送的河豚烹煮,並邀請8名友人共食,不料,卻釀成洪男自己中毒身亡,另有8送醫,其中一名楊姓友人透露,當天只喝了河豚湯,沒想到卻因此中毒,另經社會處查,洪男結婚育有1女,父母家中是中低收入戶,洪男意外身亡,家中頓失經濟支柱,社會處將啟動喪葬補助協助洪男後事。回顧本案,南投仁愛鄉一家擺夷料理小吃店「家哥的店」洪姓廚師,25日中午收到基隆友人贈送1隻河豚,當晚烹煮成河豚魚肉湯、河豚生魚片,晚上10點多找來鄰居友人共計9人一起品嘗,沒有吃其他料理,未料,豈料8名友人隔天上午7時許,陸續出現手腳麻痹、難以坐立、頭部暈眩等症狀,遂前往洪男住處詢問,但門一開卻驚見,洪男倒臥在地已失去生命跡象,嚇得趕緊報案,洪男雖經緊急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全案由南投仁愛警分局松崗派出所調查,8名中毒患者由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收治;吃剩的河豚食餘及生魚片,警方已查扣交由南投縣府衛生局送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據悉,洪男店內主要以擺夷料理為主,未曾賣過河豚料理,根據中毒的民眾透露,洪男有說是收到基隆友人贈送1隻河豚,當晚就煮成「河豚魚肉湯、河豚生魚片」2道菜,到店裡時看到的都是已經處理過的河豚肉,沒再吃其他料理。據了解,洪男年輕時就在當地從業,後來自己創業開設小吃店,店內都賣當地特色的擺夷料理,在Google評論上獲得五顆星好評,為人很熱心睦鄰,不時會邀請鄰居或朋友到店裡品嚐自己的創意料理,但未曾聽說過有賣河豚肉。但現在Google上已經呈「永久歇業」。另外,南投縣府社會處林志忠表示,今天(27日)一早已請同仁聯繫洪男(44歲)的父母關懷慰問,經確認洪男父母是埔里中低收入戶,洪獨自到仁愛鄉工作後結婚育有1女,但初判家庭經濟不甚寬裕,洪男的離世讓妻小失去主要經濟來源,對此,社會處說,將再派遣社工作詳細家訪,並啟動喪葬補助等急難協助措施。

3男1女遊南投清境…小吃店打包熱炒「老闆加送河豚湯」 中毒內幕曝
南投清境昨(26日)傳出河豚群聚中毒事件,開小吃店的洪姓男子,邀請友人品嚐河豚火鍋,結果造成1死8送醫悲劇,如今更多細節曝光。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其中4人是外地遊客,當時到店內打包快炒當宵夜,洪男熱情分享河豚肉湯給他們,才會導致中毒。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接獲通報,得知有9名民眾25日晚上吃了河豚魚肉湯和河豚生魚片,結果隔天陸續出現手腳麻痹、難以坐立、頭部暈眩等症狀,負責料理的洪男被發現死亡,而其他8人送醫急救,暫時沒有生命危險。經過警方調查,中毒的8人中有3男1女是外地遊客,當晚到洪男的店裡打包快炒想帶回民宿當宵夜,洪男熱情分享河豚肉湯給他們,才會出現中毒情況,而其他3男1女則是當地居民。一名中毒病患向《ETtoday新聞雲》,洪男表示收到基隆友人贈送的河豚,邀請大家享用,到現場就看到河豚魚肉湯、河豚生魚片,總共9人食用,沒有再吃其他料理。據了解,只有洪男吃了河豚生魚片,其他人只喝湯,喝湯的人隔天出現不適,打算到小吃店問洪男原因,卻驚覺洪男已經死亡,立刻報警處理。衛生局會同警方前往現場查扣火鍋殘餘及生魚片,送往食藥署檢驗。

河豚神經毒素「氰化鈉千倍」中毒致死率6成 專家教2招預防
南投縣仁愛鄉26日有人吃河豚發生中毒意外,釀1死8中毒。對此,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中毒事件屢見不鮮,真的很讓我心驚驚。」,他也教2招預防。南投縣衛生局也說,民眾應避免食用河豚。招名威在臉書發文,「日本美食這麼多,唯獨河豚料理一直是我望之卻步的美食,畢竟,中毒事件屢見不鮮,真的很讓我心驚驚。河豚毒素是名為Tetrodotoxin的化合物,不是網傳的氰化鈉,別搞錯了!」招名威說,「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所以無論生吃或熟食河豚肉,都會中毒!」回顧過往的河豚中毒案件,招名威說,「多因不明瞭自己吃的是河豚,或吃到其他非河豚但卻含有河豚毒素的水產品」而台灣河豚有30多種,肝臟跟卵巢毒性最高,雖然有些河豚肉沒毒,但是內臟可能有毒,料理時會汙染到肉,「加工業者缺乏對魚種的辨識能力,誤把台灣產河豚製成香魚片,常常造成食物中毒事件。」招名威強調,「中毒症狀還是以攝入的劑量為標準,中毒症狀大多是在食後3小時內,通常是10~45分鐘產生。主要以影響神經系統為主,常見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劑量高、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複視、無法發聲、瞳孔擴大、眼肌無力、抽搐、血壓下降繼而肌肉鬆弛、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約為61%,很高!」招名威說,「但麻煩的是,由於無解毒劑,因此也只能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補充足夠的體液及電解質。如未產生呼吸衰竭,比較不會造成死亡,但如患者已產生明顯之肌肉無力現象,則應隨時準備放置氣管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幫助呼吸。最後,如何預防?盡量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也避免食用內臟部位,能事先預防方才能減少中毒的機率。」至於要怎麼預防?招名威說,「盡量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也避免食用內臟部位,能事先預防方才能減少中毒的機率。」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也說,有毒河豚所含之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其潛伏期短,民眾食用河豚後約10~45分鐘即有症狀,主要為唇舌麻痺、四肢麻痺、嘔吐、失聲、漸進性肌肉麻痺、四肢抽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和意識消失等,由於目前並無解毒劑,且毒素不會因加熱而失去毒性,即使河豚經過烹煮後仍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台灣水產品種類繁多,民眾可選擇無毒的魚種食用,避免食用河豚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切勿貪圖美味冒險嚐試。

被稱「最接近天堂的美味」 料理河豚得有證照與專業技術
南投縣仁愛鄉26日有民眾食用河豚後中毒,造成1死8傷憾事。河豚位列日本三大名魚,饕客都認為河豚皮Q彈肉細緻,肉質滑嫩如田雞,細膩似海鰻,滋味誘人,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美味」。然而因河豚具有毒性,並非整條魚都可食用,像是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都有毒素,加熱亦無法破壞毒素,所以河豚料理師得有證照與專業技術。北市「榮和漢酒肴」的料理長簡榮伸,早年赴日習藝,擁有日本河豚處理執照,他表示,河豚種類繁多,不同魚種,毒素分布也不同,若非對河豚很熟悉的人,千萬不要自行處理食用。而河豚魚皮、魚肉、魚骨、魚鰭,皆可烹調,每個部位口感與風味不同,因取得不易,加上處理費時費工,相當珍稀,也因此很多人甘願冒險一嘗這珍饈美饌。擁有30多年豐富漁獲知識的「大鼎仔」,退休前在蘇澳漁村旁開了一家專賣罕見野海鮮的餐廳「蒸煮流野海鮮」,以罕見的季節漁獲加上特殊的料理手法,吸引許多饕客前來嘗鮮。「蒸煮流野海鮮」之前也供應河豚料理,老闆大鼎仔表示,漁業署有公告無毒的河豚魚種,像是黑鯖魚、白鯖魚等,方便民眾查詢,然而即使是可食用的無毒河豚,因為現在變異河豚多,已難辨別毒素在哪,容易有誤認誤食的狀況,且目前沒有解毒劑,還是要找專門的餐廳滿足口腹之慾較妥當。全世界喜歡吃河豚且可公開食用的國家屬日、韓與大陸較多,韓國釜山有不少專賣河豚湯的餐廳,甚至24小時營業,當地導遊表示,常有晚上應酬喝酒的人,翌日早上來碗河豚湯暖胃解酒,河豚湯是釜山人的日常。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目前台灣沒相關考試認證,許多河豚師傅都是到日本學習、取得證照。根據觀察,河豚中毒事件,多發生在10至12月,此時為河豚交配期,以及隔年3至4月的產卵期,河豚在這2段時間,可以說是「最毒時期」。

南投驚傳河豚中毒「1死8送醫」 專家示警1品種:連肉都有毒
河豚含有劇毒,若沒有處理好食用,嚴重可能會喪命。南投縣今(26日)傳出有小吃店吃河豚火鍋,造成1死8中毒憾事。衛生局會同警方前往現場查扣火鍋殘餘及生魚片,送往食藥署檢驗,醫師也警告河豚卵巢和肝臟有最多神經毒素,甚至有1品種連肉都有劇毒,要特別注意。南投仁愛鄉傳出河豚群聚中毒事件,開小吃店的44歲洪姓男子,昨晚邀請友人品嚐河豚火鍋,結果陸續出現中毒現象,洪男疑生吃河豚肉,今天早上被發現時已經死亡,另外8人送醫治療搶救,暫無生命危險。對此,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河豚種類高達上百種,日本許可食用品種只有20多種,當地廚師需經過嚴格訓練並通過國家考試拿到日本政府頒發證照,才能為顧客料理傳說中的夢幻河豚宴。由於河豚所含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毒素不會因加熱消失。食用河豚風險大,嚴重恐危及生命,呼籲民眾切勿貪圖美味冒險食用。專家提醒,一般民眾不要擅自料理河豚。(圖/民眾提供)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也表示,河豚可分為栗色河豚與黑鯖河豚2大類,栗色河豚除了卵巢、肝臟有劇毒,連肉都有很高的毒素,可以說是整隻都不能吃,常被一般人誤認成無毒的黑鯖河豚,而不小心吃下肚。假如食用河豚中毒,會出現眼睛睜不開、嘴巴麻、舌頭麻、說話不清楚,接著是手腳麻痺,最後呼吸肌肉麻痺,造成無法呼吸、缺氧死亡,最麻煩的是,河豚的神經毒素即使經高溫烹煮,都不會被破壞,且目前沒有解毒劑。根據國內統計,河豚毒素有14%的致死率,中毒2到6小時間就可能發生呼吸肌肉麻痺,若能緊急送醫治療,許多患者在24小時內症狀就會自行舒緩,甚至隔天就完全康復。楊振昌提醒,非專業民眾不要自行料理河豚,建議還是交給專業店家處理,另外若吃河豚後身體出現不適,必須立刻就醫。

南投清境小吃店驚傳9人共享河豚全中毒 疑處理不慎釀1死8送醫
南投縣仁愛鄉今日傳出民眾吃河豚中毒死亡案,據悉昨晚共有9人齊聚清境某小吃店,由該店老闆洪男料理河豚,並邀請8名好友前來享用,未料今早大家全出現中毒狀況,連忙到洪男住處要找人,卻只見他倒臥在地,已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仍不治身亡,另外8人經治療暫時無生命危險。經了解,44歲洪姓男子在清境地區開設小吃店,由於在日前收到友人贈送河豚,於是在昨晚打算自行料理,並邀來8名好友準備一同享用不常見的「河豚肉」,未料今日一早,眾人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等中毒症狀;在友人前往洪男住處要詢問狀況時,卻驚見他人早已沒了呼吸、倒臥在地,遂趕緊通報救護車,將其送醫。而洪男經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其餘有中毒症狀的8人也全送醫治療中,雖暫無生命危險,但仍需住院觀察。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則表示,已派員前往採集食物檢體,將送往化驗;警方也已報請檢察官對洪男進行相驗,以釐清其確切死因;並呼籲民眾料理河豚等含毒性食材時務必謹慎,若食用後稍有不適,應盡速就醫尋求醫療人員協助。

6旬男爬清八通關古道東段突「心臟病」發作 黑鷹緊急出動吊掛送醫
花蓮海巡署艦隊分署勤務指揮中心,今日接獲民眾報案,清八通關古道東段有登山客疑似心臟病發作,呼吸困難情況緊急,消防局接獲轉報後立即出動空勤總隊,調派黑鷹直升機前往現場,並以吊掛方式將患者送下山,救護人員緊急將其送往醫院救治,所幸經院方治療已無生命危險。八通關越嶺線為日治實行理蕃政策時連絡臺灣東、西部的步道,由南投縣東埔登山口橫越中央山脈至花蓮山風登山口全程共約96公里,以大水窟為中心,分為東、西兩段,18日上午由9人組成的登山隊至至清八通關古道東段,展開為期9天的探勘,由卓溪山入,一路到昨日晚間抵達卓溪鄉塔洛木溪下游營地,預計26日下山返回。未料昨晚其中1名61歲高姓男登山隊員,突然胸悶心痛、呼吸困難,而後頭暈意識模糊,疑似心臟病發作,且症狀遲遲未舒緩,其餘隊員擔心其發生危險,立即使用衛星電話報案。今日凌晨0點花蓮縣消防局,接獲海巡署艦隊分署勤務指揮中心轉報後,立即申請航空器,空勤總隊立即出動,花蓮第一大隊第三隊編號NA-711黑鷹直升機,於今日早上7點起飛進山展開救援,搜救人員第一時間接觸到高男時先緊急進行檢傷評估,隨後使用吊掛方式將其吊上直升機,送往德興棒球場,再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目前已無大礙。消防局呼籲,民眾如要登山,先注意天氣與自身狀況,千萬不要強行爬山,且應準備充分裝備,若發生緊急事故,立即撥打119或112 請求協助,並利用衛星定位功能,告知搜救人員受困座標方位後,切勿再自行移動,耐心等待救援。

鄉長擋路1/電力公司拒行賄慘虧千萬 最高院大法庭裁定國家賠
「民不與官鬥」是華人社會千年來的處世哲學,不過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今年6月出爐一件裁判,顛覆了這「千年不敗」的觀念。大法庭認為,公務員故意違法造成人民經濟上損失,人民可以根據《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2項請求賠償,打破《國賠法》的法律條文隱晦不明的困境,也讓外界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麼案子,讓最高法院大法庭做出這個具有高度憲法意識的歷史性裁定。本案源起名間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底標得位於南投縣名間鄉的BOT案工程,替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簡稱中水局)的集集攔河堰蓋水力發電廠,名間電力公司將工程發包給下游營造公司施作,名間鄉長謝朝輝趁機勒索地方回饋金,被拒後惱羞成怒,竟要求鄉內不知情的公墓管理員,在該案施工唯一聯外道路上放置水泥護欄,還指示其他廠商兩度破壞、開挖路面,再墊高涵洞下方聯外道路,讓預拌混凝車無法進出工地。名間水力電廠是國內首座BOT小型水力電廠,曾獲政府金擘獎優等,因前鄉長索賄而蒙羞。(圖/翻攝國家文化記憶庫)鄉長謝朝輝惡行害慘了名間電力公司,導致商轉營運延後138日,慘遭中水局罰款1120萬元,有苦說不出的名間電力公司原本想提告求償,包括工程、人事費用及未營業損失4千8百餘萬元,但考量調解委員會和土木技師公會鑑定損失金額只有600多萬元,只能勉強同意,雖然歷審法院大致上都支持這個國賠金額,可是對於遲延天數的認定並不一致,導致本案2007年提告聲請國賠,16年間來回二、三審法院之間,遲遲無法確定。名間電力公司委任律師尤英夫和王雅雯指出,歷審法院都認為名間鄉公所該國賠,但是台中高分院更三審竟獨排眾議,認為《國賠法》沒規定可賠償民眾經濟上的損失,2022年4月間改判名間電力公司敗訴,拒絕行賄的名間電力公司一毛錢國賠也拿不到。名律師尤英夫指出,名間水力電廠遭前鄉長阻擾施工,延後382天才完工,廠商損失慘重。(圖/黃鵬杰攝)還好最高法院承審法官聽見民眾的聲音,將本案提交大法庭審理,大法庭認為,《國賠法》根據憲法保障人權的意旨而制定,《民法》已修法將公務員故意侵害人民利益也應賠償,如《國賠法》不比照適用,違反其立法精神,最後大法庭裁定公務員故意侵害民眾利益,可請求國賠,全案才廢棄發回台中高分院更審,算是遲來的正義,但官司拖這麼久,名間電力公司的損失更是難以估計。尤英夫強調,司法應尊重專家鑑定的意見,他表示歷審法院對於工期遲延時間認定不一,從74天到77天不等,其實鄉長擋路延誤施工一天,不表示隔天工程車及工班就能上工,因為營造公司的工班和器具的出勤時間,早已排定不同的工程和工地,一旦延誤,就得另找空檔,司法應該尊重專家意見,才能計算出名間電力公司的實際損失。對此,名間電力公司總經理蔡世祿電話受訪時,態度相當低調,僅表示一言難盡,至於本案一拖16年、大法庭終於做出有利裁定一事,他說感謝且信賴所委任律師尤英夫多年來的努力。

鄉長擋路2/連三任首長貪瀆創紀錄 謝朝輝索賄惡行讓日方側目
南投縣名間鄉位於濁水溪北岸,東鄰集集大山,境內氣候溫和,盛產茶葉和稻米等農作物,鄉民淳樸熱情,公認是好山好水的茶米之鄉,不過風景優美的名間鄉連續3屆鄉長李柏松、張金娥和謝朝輝都因貪瀆被關,另有一位名間鄉建設課長、後來選上中寮鄉長的廖清泉也因貪瀆被關,一個小地方竟出了4個吃牢飯的鄉長,堪稱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的「名間傳奇」!上述4位貪瀆鄉長最知名的首推謝朝輝,因為他索賄惡行搞到連日本人都知道,丟臉丟到國外!根據檢察官起訴謝朝輝犯罪事實,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簡稱中水局)在2003年12月間辦理集集攔河堰蓋水力發電廠BOT招標案,由名間電力公司得標,雙方隔年3月簽訂興建電廠及營運合約,同年10月開始施工,時任鄉長謝朝輝對外放話,要阻擾電廠興建工程,讓名間電力公司相當緊張。名間電力公司不願行賄,前鄉長謝朝輝竟找人破壞路面、阻擾電廠施工營運。(圖/CTWant合成)名間電力公司高層主動拜會謝朝輝,不料謝開口要求「好好回饋地方」,還說鄉內有一個900多萬元的工程,如希望電廠施工順利,就必須無償施作這個工程。不過電廠高層未答應謝的條件,加上中水局2005年1月公布電廠的建廠回饋金額度為600萬元,讓謝相當不滿,遂要求不知情的公墓管理員,及鄰近的殯儀館工程包商,在電廠施工唯一聯外道路上放置水泥護欄,且兩度破壞、開挖路面,再墊高涵洞下方聯外道路,導致預拌混凝車無法進出工地。電廠高層被迫透過在地議員協調,謝朝輝指示可找前台中市長張子源(已故)等人出面協調,謝的機要秘書黃中元竟在協調會上訓斥電廠高層「來地方不會做人」,惡行惡狀表示:「這條路如要修理,就要付2400萬元」,後來又透過張子源降為1500萬元,電廠高層無奈之下只好同意,但雙方又因付款方式談不攏,過程中謝、黃等人持續刁難,逼使電廠高層就範。南投名間鄉以好茶好米聞名,但卻出了4位涉貪的鄉長,令人遺憾。(圖/報系資料照)後來調查局中機組接獲檢舉,在電廠高層付款時,逮捕相關人士,並由檢方起訴謝朝輝等人。一審時,謝遭重判15年徒刑,二審改判8年,上訴後遭最高法院駁回確定,後來謝未向檢方報到,交保金160萬元遭沒收,最後還是被逮發監執行,並於2016年2月假釋,至今出獄在外逍遙7年多了,可是苦主名間電力公司的國賠案件16年來無法解決、廠商欲哭無淚。本案名間水力電廠是國內第一座以BOT模式經營的小型水力電廠,也是經濟部與水利署的第一件BOT案,還奪下第3屆政府金擘獎優等。曾在世界各地興建上百座核能、火力及水力電廠的日本關西電力公司也是主要股東,本案也是關西電力首度跨海來台參與的水力發電工程,謝朝輝為了索賄,不惜破壞聯外道路、導致工程延誤,逼名間電力公司就範,謝的惡行,日方都看在眼裡,害台灣人臉上無光。

集體舞弊!消防特考結訓測驗學員「互助」 疑10多人少報成績助及格
位在南投竹山的消防署訓練中心傳出「集體舞弊」事件,爆料者指出將近12位學員在進行結訓3000公尺跑步測驗時,涉及作弊、竄改成績等「互助」行為,但訓練中心只要求重測,並無人因此被退訓;訓練中心則回應,經調查後發現有「記錄不實」情事,涉及學員分別處以1至2支小過,1人主動申請退訓、另11人則被要求重測。據其他媒體報導,有民眾爆料消防特考班進行結訓測驗時,有多名學員集體舞弊,期指出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的消防署消防訓練中心,在1日時舉行111年度招考的消防特一班及特二班學員結訓測驗,其中在3000公尺跑步的測驗項目上,有學員涉嫌「少報」實際跑步秒數,以作弊手法「協助」成績未達標的學員通過測驗,消息一出引發外界討論。消訓中心調查後表示,3000公尺跑走項目測驗時設有全程錄影,當天測驗時先由2班之學員互相計算圈數、登錄成績;經由監考隊職官回溯錄影檔,稽核時發現有12人涉及紀錄不實,已呈報考試院,最重將處退訓處分;另說明,特考班結訓跑步測驗合格標準為,男生14分30秒、女生16分30秒內才算合格。消訓中心專門委員謝志強今表示,本案經了解後,已依照「公務人員特種考試一般警察人員考試四等考試消防警察人員類別錄取人員教育訓練獎懲規定」,提報考評會議進行議處,其中1名學員自請離訓,其餘11名學員予以記過處分,且經重新測驗後皆合格;同時說明,未來體能測驗將輔以電子記時器方式記錄,以避免類似情形再度發生。

台版豬仔遭毆打被迫唱歌錄影 跳樓輕生、活活病死共3人法官同悲
台版柬埔寨案今天審結,士林地院合議庭審理後,痛批被告慘無人性,並以被害人黃郁翔為例,遭拘禁在桃園據點,僅能以坐立方式休息,還遭呂、張、鄭等被告持電擊棒、鋁棒或甩棍凌虐毆打,要求黃男唱歌給大家聽,並錄製影片傳到群組,最後黃男不堪虐待,跳樓慘死。另名被害人林明達有高血壓、心臟疾病、慢性腎炎,不但不送醫,被告還在3小時內接續餵食3顆FM2,害他休克死亡。判決指出,被害人黃郁翔2022年10月7日起,遭拘禁凌虐長達11日後,終因不耐暴行、長時間拘禁,且期間未有被拘禁者遭釋放,內心極度恐懼,認求救無門,情急之下,攀爬房間浴室內窗戶跳下,而墜落至桃園據點下方2樓露臺,黃郁翔因墜樓造成多處骨折及器官損傷而死亡。另名被害人黃秀娟遭拘禁長達1個月餘後,出現大小便失禁、腹部明顯腫大數倍、持續吐血等情形,仍僅由現場控員對黃秀娟先後施以CPR、哈姆立克法等錯誤方式急救,均未將黃秀娟送醫,導致黃秀娟因大量出血及低血溶性休克而死亡。還有一名被害人林明達遭拘禁長達15日餘之期間,因在房間浴室內跌倒導致小腿受傷後,長時間因兩側小腿皮膚壞死、發炎細胞浸潤,出現不良於行且大小便失禁等情形,然現場控員仍未將林明達送醫,林明達即因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疾病、慢性腎炎、遭傷害多時而身體有多處局部瘀傷、腿部傷勢惡化、遭3小時內接續餵食3顆FM2,及因上開壓力刺激等原因交乘下,發生胃內壓力性出血、橫紋肌溶解及冠狀動脈嚴重粥狀硬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其心肌梗塞而心因性休克死亡。上開被害人死亡後,遺體在另案被告杜承哲即「藍道」、被告陳樺韋等人指示下,由其餘共犯將上開被害人屍體分別遺棄在南投縣水里鄉山區邊坡、桃園市龜山鄉等地,犯行令人髮指。

台14線國姓鄉路段驚見休旅車翻覆 駕駛一度受困送醫後仍不治
南投縣國姓鄉台14線48.5K路段,今日上午發生一起死亡車禍,吳姓男子駕駛7人座休旅車,行經此處時不慎自撞一旁護欄,造成車輛側翻橫躺車道中央,吳男一度受困於車內,警消趕抵將其救出時,吳男已失去呼吸心跳,救護人員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最終仍不幸宣告死亡。43歲吳男今日上午10點左右下班,駕駛修旅車行經台14線48.5K處,即近觀音2號隧道口出口前時,因不明原因車輛失控撞向路邊護欄後,90度翻覆於道路中央,後方途經民眾見狀立即報警撥打119,埔里分局北山派出所及國姓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員前往現場救援。警消趕抵現場時,發覺吳男受困於車內,且已失去生命跡象情況危急,立即使用破壞工具將其救出,救護人員於現場實施CPR心肺復甦急救,並立即將吳男移送往埔里基督教醫院急救,經院方極力搶救下吳男仍因重傷,於下午1點多時宣告死亡,詳細肇事原因仍待警方後續調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