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饒河街危老爭議地主聯手銀行阻售屋 建商提告一審遭駁回

CTWANT於2020年報導知名房仲作家陳泰源的父母陳俊發、胡淑惠,因危老合建糾紛槓上建商大家地產,因陳俊發夫婦發函信託銀行瑞興銀行,分屋爭議解決前不應提供銀行虛擬帳號使建商可能一屋二賣,使得大家地產因無法辦理預售屋銷售業務,對陳俊發夫婦及瑞興銀行提告未履行契約,4日民事一審判決結果出爐遭法院駁回。地主陳俊發秀出2019年10月報紙刊載「饒河街透天申請危老容積」的新聞報導,才發現建商擅自拿地主印章申請危老獎勵,進而衍伸出選屋爭議。(圖/黃威彬攝)2020年,陳泰源向CTWANT控訴,位於北市松山饒河街的一塊危老合建案,建商拿地主陳俊發印章私自申請危老重建條例,且爭議未平,建商不等地主完成選屋就搶先公開銷售。為避免「一屋二賣」,陳俊發也以合建契約之建物分配程序未完成,請瑞興銀行不得提供虛擬帳戶號碼給建商。因此大家地產向陳俊發夫婦與瑞興銀行提告。判決內容顯示,該案原告依兩造系爭合建契約約定,請求被告陳俊發、胡淑惠就原告辦理所分得建物之公開銷售,不得有反對、禁止或其他妨礙行為;被告瑞興銀行應給予原告前述建物之虛擬帳戶號碼部分,均無理由,應予駁回。法院認為,被告瑞興銀行本諸系爭信託契約,主張在原告與被告陳俊發、胡淑惠間之分屋爭議解決前,拒絕提供關於分屋協議之爭議戶別銷售虛擬帳號,並無非據。理由有三:第一、選屋、坪數分配,尚有爭議,信託銀行不提供「有爭議的房子」的虛擬帳戶給建商銷售,以避免一屋二賣;第二、選屋是限制種類之債,由於契約沒有特定,應由地主、建商雙方合意特定,不是由建商單方指定;第三,合建過程,若中途申請危老,建商應據實向地主報告,是建商的的從義務、附隨義務。其中第三點,合建案因申請危老條例容積獎勵,使得總樓地板面積增加,建商如有變更設計而有影響地主權益事項,應對其二人「據實報告之義務」,「此為原告於系爭合建案所應負之從義務、附隨義務,該等義務縱未明定於系爭合建契約內,仍為契約發展過程中基於誠信原則而應當然負擔者。」陳泰源表示,法院最終駁回也坐實了建商的確隱瞞地主,建商拿「地主的」土地、房子、印章,去申請危老容獎,並私自侵吞,企圖免費稀釋地主的土地。對此案有研究的都更專家彭彥祥表示,該案地主被私吞吃掉的坪數,價值不菲,建商只要可以不吐出已到手的坪數,任何招術或手段都會使出來。現在才一審結束,建商一定會繼續上訴二審甚至到三審。他也建議,地主與建商簽定合建契約前,最好能委任專業人士把關合建契約簽訂或協助分配條件的洽商,除了支付的諮詢費用較划算,也不必事後因訴訟產生更大的亡羊補牢之費用。

publish-icon 05月0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日勝生青埔案交屋9成 首件危老僑安案耗費12年完成整合

上市公司日勝生(2547)召開董事會,通過2021年度盈餘分配計畫,配發股東現金股利總金額約1.76億元,每股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0.2元。2021年營收主要來自建設事業認列青埔「日勝新京站」,交屋率達9成;今年日勝生也花12年整合完成首件危老改建案,地點就位於光復南路千坪基地;至於循環經濟事業日鼎水務2021年用戶接管戶數已達到11萬戶,每日可處理污水量10萬噸,收益穩定。日勝生發言人陳婷婷表示,2022年第一季建設事業子公司集順生已成功整合僑安新村B區危老重建案,此案位於北市大安區與信義區交界精華地帶,座落光復南路260巷與280巷間,面對捷運板南線國父紀念館站,緊鄰國父紀念館與光復國小,基地面積約1000坪。據了解,僑安案原地主64位,集順生經過12年才獲得全數地主同意重建。陳婷婷說,12年來同仁一戶戶去泡茶搏感情,到最後變成朋友才談成,初步計畫透過危老改建方式,結合整體綠化景觀,設計SRC綠建築地下4層、地上24層結構空間,預計明後年預售、動工,期望有效規劃稀有市中心精華地段,帶動舊社區危老重建趨勢與結構安全效益。日勝生循環經濟事則穩定獲利,2022年第一季偕同子公司日鼎投控,獲選為桃園市政府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再生水BTO案最優申請人,特許期間18年。此案適逢政府推動發展資源循環及再生水政策,符合日勝生ESG理念,因此加碼投資,與中鼎集團合作,整合現有桃園水資中心與未來再生水系統,以公園化低衝擊開發模式,保留25%綠地景觀。預估第一期建置完成後,每日至少可供給4萬公噸再生水。

publish-icon 03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時代的眼淚⋯瓊瑤改建東區逾200坪豪宅 電影經典「可園」走入歷史

瓊瑤隱身在台北東區巷內的紅瓦7層樓獨棟別墅「可園」,占地200多坪的豪宅內坐擁小橋流水、庭院,據估計這棟位於最精華地段的別墅市值高達25億元。近日她將價值不斐的多棵老樹捐贈出去,豪華別墅也決定改建,是東區潮街第2個改建大案,「可園」名字將走入歷史。「可園」曾是瓊瑤電影的取景地及大明星駐足的地方。(圖/中國時報劉宗龍攝)「可園」興建至今30多年,當年瓊瑤和老公平鑫濤一手建立影視王國,捧紅了無數巨星,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也都在可園完成,亦是《燃燒吧!火鳥》、《我是一片雲》等電影的名場景,劉文正、林青霞這些大明星的足跡都在可園出現過。當年瓊瑤、鳳飛飛、作曲家左宏元鐵三角的黃金時期,〈一道彩虹〉是3人的結晶,「可園」門口還曾漆成彩虹門,令影迷至今難忘。「可園」庭院可看到凌亂及倒塌的樹木。(圖/讀者提供)當年瓊瑤不愛出門,平鑫濤便把「可園」布置成溫馨的家也兼辦公室;愛看電影的平鑫濤,那個年代除了和瓊瑤共組電影公司,也在別墅內設置視聽室,以便天天在家看電影。瓊瑤從《聚散兩依依》之後,所有的作品幾乎都在「可園」完成,當時改編成電影的《卻上心頭》,內容明快又青春,據說就是瓊瑤在「可園」的臥室裡看電影,看著看著平鑫濤睡到打呼,讓瓊瑤領悟到這就是「幸福的聲音」而產生故事靈感。瓊瑤去年開心秀出親友及粉絲送的生日卡片。(圖/摘自瓊瑤臉書)瓊瑤在《我的故事》中曾寫道:「可園,這不止是一幢房子、一個花園,更是我心靈休憩,不再流浪的保證。」可園的老式建築一直都是建商爭取的目標,幾年前瓊瑤不願都更,如今已改變心意,最後決定與建商合作,這塊200多坪的自購地將改建為電梯住宅大樓。瓊瑤的媳婦何琇瓊證實會以危老重建方案改建。可嘉(右起)、陳中維、瓊瑤、何琇瓊和可柔,去年在花海中回應大家的生日祝福。(圖/摘自瓊瑤臉書)為了移植羊蹄甲、火焰木、鳳凰木、桂花、紫荊等5棵樹,建商日前出動50多個人完成這項大工程,由於樹木高大,移動時易碰到東區巷弄內招牌,工人必須將樹根修剪後才搬出得去。談起可園的一花一草一木,瓊瑤心情仍有些不捨,「我把最愛的樹移到美麗的家,因為被修剪過,也不知道能不能存活」。瓊瑤2年前大方割愛,將上百條七彩鯉魚捐給陽明山一所學校,「它們現在活得非常好,有更好的空氣和水,我在都市叢林裡,水質不夠好」。如今將大樹搬走,「我年紀也大了,這樣對它們才好,找一個適合它們的生長園地,我的花園不容許它們再生長了,現在想想很自私,當初把它們搬到都市裡」。據知這些樹木已在建設公司的園區,屆時將有揭牌儀式。4年前,瓊瑤送走結縭40年的老伴平鑫濤,並完成長篇小說《梅花英雄夢》後暫時停筆,因醫生警告她少用眼,因此很少發臉書,熱情粉絲看她很少發文總以為她身體微恙,瓊瑤笑說:「畢竟到這年齡,要我寫書、使用電腦比較吃力,不要擔心我,我身體還好,小毛病有、大毛病沒有。」瓊瑤的臉書停留在去年4月發的生日文,當時寫道「我現在的生活,就像是一條靜靜的、蜿蜒的小溪,緩緩的、自在的流;流過桃花源、流過百花洲、流過無名山、流過古渡頭。岸邊的小花,在徐徐的清風中搖曳著,告訴我,這自然的美好,枝上的小鳥,在燦爛的陽光下啁啾著;告訴我,時光就像這溪水一樣,不停的流。」瓊瑤把晚年生活過得自在與隨心所欲,「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以前太多的責任,壓力其實很大」。下個月將過84歲生日,她將如往常的和兒子、媳婦、孫女們一起度過,今年的生日願望?她感性說,「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人生有健康才有快樂,也希望我的那些樹都能長得很好」,並透露已打完3劑莫德納,只有輕微反應,每天在家也會看電視關注疫情動向。仍持續創作的瓊瑤,現在大多寫詩及雜記短文,也期待疫情趕快過去,期盼還有機會與粉絲見面、敘舊。大陸去年立案準備將她的經典作《還珠格格》翻拍為《還珠之有一個姑娘》,長篇小說《梅花英雄夢》也有平台想拍成劇集,何琇瓊表示,疫情爆發後暫時停擺,因市場變化和風險大,不會貿然開拍,瓊瑤則笑說「總不能戴著口罩演格格」。

publish-icon 03月2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桃園人喜新、台北人念舊 這城市每5人有1人買新成屋

六都誰最愛買新屋?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2021Q4全國平均屋齡為25.2年,六都中屋齡5年內交易占比最高的是桃園,占21.7%,其中屋齡1年內的交易比例高達14.9%,平均購屋屋齡也以桃園最低,僅19.5年,成為六都中最「喜新厭舊」的城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近年新推案多設計氣派新穎,基地夠大的話,還能規劃庭院造景及多樣公設,吸引年輕購屋族目光,不過礙於都會區缺乏可開發空地,加上總價考量,一般小資家庭想住輕屋齡新房,多半得往新興重劃區尋覓,而北北桃三都價格最親民、供給量最多的就是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小檜溪及中路、經國等都是近年熱門重劃區。六都中屋齡最高的是台北市,平均屋齡29.7年,台中市也高達29.2年,幾乎都逼近危老重建門檻!張旭嵐表示,台北市和台中市也是危老受理件數最多的兩大都會,在老屋重建題材發酵下,高屋齡物件市場性提升,加上老公寓華廈本身使用坪數較大,且許多物件更位居市區精華地段,除可自住享受便利機能,未來還有「改建舊變新」的增值潛力,因此頗受買家青睞。鑒於台灣氣候多雨潮濕,屋齡超過20年以上的住宅,多少都有漏水壁癌的問題,因此建議購買20年以上房屋,應預留翻修管線和裝潢修繕的費用。特別的是,六都之外的各縣市,以新竹縣平均屋齡最輕,僅17.7年!張旭嵐指出,新竹縣的房市交易高度集中於縣治竹北市,而竹北是近20年快速發展的新穎城市,全市遍布新興重劃區,房市供給可說是充滿新鮮朝氣,其中縣一、縣二、縣三和高鐵特區等四大重劃區為市場主力,加上竹北受惠竹科園區的買盤加持,客源結構年輕且購買力強,選新不選舊的態度鮮明,使新竹縣的平均買賣屋齡青春洋溢。

publish-icon 03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飯店生存戰1/北市飯店營收全「負成長」 圓山懷舊逆襲搶進前5名

交通部日前公布2021年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台北晶華酒店再度蟬聯全台飯店營收王,不過龍頭晶華董座潘思亮可開心不起來,「觀光飯店還是無法走出加護病房,大家只能自求多福,自己掛氧氣罩、插管、打針、自救。」根據CTWANT調查,交通部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全國逾120家登記為觀光旅館的業者,疫情前2019年全年總營收近600億元,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邊境管制下,總營收掉至405億元,2021年本土疫情失控,全年僅剩339億元,幾乎是疫情前的砍半,雖然國旅看似火熱熱,仍救不了已是骨瘦如材的飯店業。台灣邊境管制逾2年,向來以國際旅客為主的北市星級酒店,也跟著搶食國旅市場,然這塊大餅不夠大,以晶華酒店而言,總體營收從疫情前的33億元,攔腰斬剩15億元。如今,業界期盼爭取「357」鬆綁,希望3月開放商務、5月開放入境旅遊、7月開放出境旅遊,潘思亮卻嘆,開放商務客來台,對下半年業績挹注有限,國際觀光須至2023年才有望回溫,且不要期待觀光飯店會有爆發性復甦。 面對客群轉變,這兩年晶華也迅速回防全力搶攻國旅大餅,打造陸上郵輪轉型為城市度假酒店、經營「晶華美食到你家」電商平台,2021年不僅總營收以15億元稱霸,在房租及餐飲收入上也遠超同業。台北喜來登飯店及台北君悅酒店則分別以12億元、11億元總營收緊追在後,台北萬豪、圓山、遠東、美福、國賓、寒舍艾美、W飯店則依序名列前十,不過相較2020年「全是負成長」。飯店龍頭晶華董座潘思亮表示,觀光飯店還是無法走出加護病房,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不過晶華也在疫情中不斷轉型創新,以移動廚房概念把五星美食帶上星宇航空、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台鐵鳴日號等,以異業合作拓展收入來源。(圖/翻攝自晶華酒店臉書、黃威彬攝)這波生存戰中搶灘最成功,同時也是最早轉向國旅的莫過於台北圓山飯店,由於因應陸客禁令,台北圓山2019年起陸續開放東、西密道與孔二故居,還推出國宴餐向國人招手,使得去年住房數增長10倍,餐飲也增加3成,繳出漂亮成績的同時,也讓飯店排行出現洗牌,台北圓山一路從2019年的第8名,2020年第6名,2021年衝上第5。圓山飯店總經理楊守毅表示,圓山今年70周年,一直在做創新引領風潮的事,它已不是個飯店,而是個景點。有別於市區飯店競爭激烈,位於北投的日勝生加賀屋溫泉飯店和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則受到國旅加持,是北市40逾家觀光旅館中唯二平均房價能有破萬行情,分別為10,380元及14,683元。日勝生加賀屋行銷副理湯曉晴表示,受惠鄰近北投、陽明山風景區的優勢,疫情期間國旅住房需求上升,日勝生加賀屋濃濃的日本味,給國人偽出國的風情,因此帶動住房業績提升。而北投麗禧溫泉酒店還是去年北市唯一營收正成長的觀光旅館,從2.9億元上升至3.1億元。北投麗禧酒店行銷企劃部經理孫儀恬表示,本土疫情爆發曾休館2個月,10月起配合五倍券發放推出超優惠住宿專案,許多北市民眾不想跨縣市旅遊,到北投就能感受度假氛圍,市場反應相當熱烈,也帶動業績成長。由於北投麗禧在疫情前有7成皆為外國客,看好邊境開放,目前已著手為國外觀光客來台進行準備。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去年10月配合五倍券發放推出「ALL-IN一泊二食」住宿專案,2人使用1萬元五倍券,再加價3000元,即可享原價19,756元的雙人豪華一泊二食,等同省下6000多元,當時市場反應相當熱烈,也帶動全年業績。(圖/翻攝自北投麗禧溫泉酒店臉書)這兩年北市有不少觀光旅館轉作防疫旅館,對於去年本土疫情爆發、國旅內需市場波動具有相當好的抗性,像是美麗信花園酒店住房率近6成,S Hotel甚至近7成,遠超北市觀光旅館平均的24.63%,。但轉型防疫旅館不見得能讓營收穩漲不跌,若與2019年比較,北市觀光旅館營收全是減少,真正抗疫成功的居然是有43年歷史的三德飯店,2021年營收1.7億元,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1.6億元。三德飯店2019年下半年才大舉翻修重整,疫情衝擊,2020年8月轉型加入防疫旅館,眼看旅館市場萎縮,政府又祭出改建利多,三德飯店已於2021年9月獲准危老重建申請。對於飯店業慘虧如何止血?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建議政府7月起開放打過疫苗旅客來台觀光,每天總量管制1萬人,循序漸進救觀光。同時兩岸也應重啟觀光交流往來,看看如何從航空與小三通的海運等方面逐步開放,增加到10至20個城市可直航。他也鼓勵業者堅持下去,台灣觀光業也要提前做好準備,相信屆時就可以有爆發性的觀光消費力。

publish-icon 03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光環跟著獎勵褪 北市老透天交易總額減3成

危老條例自2017年5月公布實施後,台北市老宅成房市亮點,屋齡30年以上老透天的交易量也攀升,2020年交易量來到顛峰514筆,成交總額251.8億元,但隨著危老容積獎勵10%在2020年5月結束,2021年交易量也下滑至409筆,成交總額僅171.8億元,與2020年相比大減31.7%。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危老重建需要100%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同意,但沒有基地面積限制,而透天產權通常較單純,是危老議題下的熱門物件類型,不過危老容積獎勵10%在2020年5月結束,之後每年減少2%容積獎勵,多少降低投資人及開發方的進場意願。統計2017年至2021年共5年台北市各行政區30年以上透天交易,成交總金額最高為士林區177.6億元,第二高為北投區143.1億元,另外中山區及大同區近5年的成交總金額也破百億;然而成交筆數最多的萬華區,雖然成交388筆居冠,但銷售總金額未達百億,成交總金額僅排台北市第5名。郎美囡分析,台北市居住密度高、素地稀缺,因此土地坪數大的透天成危整合開發的目標,近幾年經過危老及都更議題發酵,具開發價值、產權單純的透天更顯珍貴,士林區、北投區及萬華區,開發早且供給多,近年不少移轉個案因為繼承發生而積極轉手,更讓交易加溫。其中,士林區及北投區透天若位在主要道路、面積大者,總價可在5000萬元以上,加上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加持,近幾年成交表現不俗;至於萬華區雖然交易筆數最多,但大多為屋況老舊、土地面積小的透天,而地段佳、具有店面效益的透天屋主通常惜售,或買賣雙方價格拉鋸,故成交總價偏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透天產權單純,具有進可攻退可守優勢,近年若符合危老條件者可單獨重建的個案,更頗獲投資人青睞,不過提醒有意願轉進這類產品的購屋人,時程獎勵逐年減少,雖然各地方政府也各有危老補助,其申請期限不同,若有長期作戰打算的投資人,個案本身最好有租金收益,此外更應充分掌握有利資訊及條件,始能創造更高的開發價值。

publish-icon 03月0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富豪新列傳/富邦金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檔身價近2千億 登上台灣金融業首富

由中華徵信統計的台灣100大集團,在疫情時代動盪下,龍頭首度換人,由橫跨金融、電信等富邦集團以資產總額破11兆元,超越蟬聯30年居冠的霖園集團,富邦金控(2881)受到證券、保險、銀行三大引擎驚人成長的規模,還引來知名英國《經濟學人》注意。與此同時,富邦集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檔以幾近2,000億元身價,在美國《富比士》(Forbes)台灣富豪即時統計中,截至今年1月27日,他們分居第五及第六名,堪稱金融鉅子,在這富豪排行榜上,國泰集團蔡政達、蔡宏圖兄弟與中租辜仲立緊跟在後,其後還有元大馬志玲、國泰蔡鎮宇、台新吳東亮與新光吳東進。台灣金控超強成長力道受到國際知名媒體注意,其中最受矚目就是金融界兄弟檔蔡明忠、蔡明興,攜手坐大富邦集團資產規模逾11兆。(圖/翻攝自富邦臉書)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倆的父親蔡萬才,為霖園集團蔡家第一代,1961年集團成立國泰產險,由蔡萬才負責經營,1992年與國泰蔡家分家後更名為富邦產險,成為富邦集團核心,2001年成立富邦金控。如今富邦已逾60年,一甲子以來橫跨金融、電信等成為綜合性集團,富邦金控(2881)去年獲利逾1,446億元、EPS達12.49元;台灣大(3045)以好速成双、mo幣多、Disney+等獨門方案加速引客,獲利109.9億元EPS為3.90元;富邦媒(8454)創千元股價,單是Q3獲利就超過前年一整年,去年營收也破883億元成長31.5%。1月21日,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出席主持「起家厝」富邦產險大樓危老重建拆除祈福儀式,他手持金錘親觸牆面,祈求人機平安拆除順利。這一錘,也象徵台灣集團新龍頭將邁入下一個里程碑。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帶頭喊出,「NoESG, No Business , No Money , No Taiwan」,成為產業關注ESG領頭羊。(圖/張文玠攝)與富邦集團伯仲之間的霖園集團,目前由創辦人蔡萬霖之次子蔡宏圖掌理,擔任國泰金控(2882)董事長,長子蔡政達擔任董事,與弟弟蔡鎮宇、蔡鎮球都是台灣前50富豪榜單常客。國泰金控在蔡宏圖長子蔡宗翰領軍下,2016年成立「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加速創新變革,去年整個金控獲利也創歷史新高,全年稅後純益達1405.7億元,年成長85%,EPS達 10.32元,賺逾一個股本。其中,身為國內最大的保險公司國泰人壽,去年獲利達1,128.7億元,EPS達19.15元,表現最亮麗。蔡宏圖曾提到,2022年國泰集團成立滿60年之際,「深刻體認一個企業要能夠長久發展,除了自己努力,也要利害關係人一起進步,一個好的企業要兼具『永續表現』與『企業獲利』,才能展現長期競爭力」。「國泰金控不僅要自己好,還希望用集團資產的影響力化為動力,去議合企業,讓全台灣產業一起好,一起永續、減少碳排。」蔡宏圖已喊出「No ESG, No Business , No Money , No Taiwan」,領頭關注ESG議題。元大金二代馬維建(後排左)今年元旦起擔任元大證券董事,與金控董事馬維辰(後排右)兄弟聯手,繼續搶攻台股基金市占率。圖為元大集團2003年歲末旺年會,集團總裁馬志玲(前排)與夫人杜麗莊,後排還有馬維建妻子唐可珊。(圖/報系資料照)以證券起家為營收最主要核心動能的元大金控(2885),去年不僅以每股稅後盈餘2.87元超車中信金,僅次於富邦金、國泰金躋身前三大金控,馬家第二代馬維建也以元大證券董事新身分,於今年元旦重返經營團隊,與擔任元大金控董事的弟弟馬維辰,繼續引領元大金擴大台股基金市佔率。元大金馬家兄弟檔與富邦金蔡家兄弟檔,仍是採取共同參與經營家族創辦事業,在美國《富比士》(Forbes)統計世界億萬富豪榜單中,則是以元大金創辦人、父親馬志玲為主。疫情時代起,受惠台股交易量與金額創新高,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在2021年仍是投資人台股ETF首選,持續擦亮元大金控招牌,馬家資產淨值也增加了224億元,隨擴大發行台股基金投資標的與準備再推新版的投資型保單上市,元大馬家兄弟將再顯身手。

publish-icon 02月0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起家厝」富邦產險大樓今拆除 蔡明忠:重建新大樓將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

富邦集團「起家厝」富邦產險大樓今天(21日)舉行拆除祈福儀式典禮,即將展開危老重建,預計2025年將蛻變為地上27樓,地下5樓新一代富邦產險總部大樓,象徵富邦邁入下一個新里程碑。主持儀式的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表示,富邦產險自1961年開業至今已逾60週年,一甲子以來,富邦在台灣這塊土地深耕、茁壯,至今已經成為橫跨金融、電信、不動產、公益、文創等領域之綜合性集團。重建後不僅有利於重塑都市市容,也有助於富邦產險獲取長期穩定租金收益,並帶動周邊商業活動量能,這也是富邦集團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政府都市更新政策的支持。富邦產險是集團各關係企業中成立歷史最悠久者,也是台灣第一家民營產物保險公司,位於北市建國南路一段的富邦產險大樓堪稱「起家厝」,在2002年因331地震而造成損害,當時曾進行建築物結構補強,讓整棟大樓的安全性升級。2020年11月大樓通過危老重建申請核准,2021年發包予達欣工程進行大樓拆除及後續新建工程。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右三)、富邦產險董事長陳伯燿(右二)、富邦建設董事長薛昭信(右一)、富邦建設總經理宋良政(左一)、富邦證劵董事程明乾(左二)、達欣工程董事長王人正(左三)於富邦產險大樓拆除祈福儀式典禮合影。(圖/富邦產險提供)富邦產險表示,舊有大樓原為地上14樓、地下4樓的建物,未來將重建為地上27樓、地下5樓的商辦大樓,並結合富邦集團實行ESG趨勢,新大樓設計將導入最新的節能、智慧、環保概念,透過運用綠建築之建材、環境周邊綠化、基地保水、室內日常節能等前瞻性的「綠建築」概念設計,以取得LEED、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最高認證為目標,並從友善、幸福職場環境兩大方向加以規劃。在友善環境方面,新大樓四周會開放空間,規劃景觀造景、座椅之開放空間,並將設置Ubike站點,提供員工、居民與學生通勤便利性;同時將配合富邦在ESG領域推動環保、節能、實踐淨零碳排之目標,規劃電動車充電服務與優先停車位,提高同仁使用電動車代步之意願。大樓內部則規劃員工幸福食堂、健身房,並納入自行車代步配套規劃設置淋浴間;每兩層並設計特別的挑空綠化公共空間,提供以人為本的舒適辦公氛圍,打造讓員工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幸福職場環境。

publish-icon 01月2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結束32年經營 台北西華飯店宣布熄燈「明年2/15劃上休止符」

震撼彈!台北西華飯店已通過危老改建,今日(30日)宣布將在2022年2月15日劃上休止符,結束32年的經營。根據台北市最新發布的危老核准案,西華飯店在11月11日通過,並取得40%容積獎勵,順利達到危老容積獎勵天花板上限。其實,該飯店前年才砸上億翻修,卻碰到疫情,導致生意受到衝擊,才會趁疫情期間申請危老重建,未來很大機率不會再蓋飯店,研擬直接蓋住宅大樓。西華飯店公告內容:西華飯店將於2022年2月15日劃上休止符。回顧32年美好時光,感謝有您,跟著西華一同成長、寫下各種美好回憶。西華歷年來曾接待舉世聞名的國際政要、巨星,並曾與世界級頂尖名廚團隊攜手合作,呈現了許多精彩絕倫的客座活動,最重要的是曾為每一位踏入西華的您,獻上發自內心的熱誠服務。這些點滴我們將永遠銘記心頭、永遠為身為西華團隊的一員感到驕傲。未來想念西華服務的好朋友們,歡迎持續蒞臨位在大直的台北萬豪酒店。台北萬豪酒店與西華飯店有著同樣的業主、同樣傑出的服務團隊,也將延續西華的服務精神及優質服務,持續獻給您宛如第二個家(home away from home)的暖心款待。

publish-icon 12月3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我想要新居1/危老都更動不了 耗了3年壓得地主喘不過氣來

全台屋齡超過30年以上戶數逾400萬戶,蔡英文總統為解決不斷攀升的危老建物問題,數度提及危老和都更的原則就是要「整合容易、獎勵明確、審議加速」,不過台北市一位黃姓地主向本刊投訴,他申請危老重建迄今近3年了,卻遲遲無法動工,每個月光是租屋和利息支出就高達10萬元,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重建之路遙遙無期。蔡英文總統11日出席「第三屆危老+都更博覽會開幕式」時表示,政府過去幾年來努力解決危老建築的問題,簡化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計畫審議,讓民眾的生活更安全,並指出從2017到2021年,都更與危老案件數成長近17倍,過去大家一提都更不免想到漫長的推動時程,有的案子甚至花了幾十年時間才完成,現在最快的幾個月就通過核准。蔡英文總統11日出席「第三屆危老都更博覽會開幕式」,在內政部長徐國勇和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陪同下,與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政府副市長共同主持開幕式。(圖/報系資料庫)蔡總統話講得輕鬆,聽在許多人耳裡更加鬱卒,「我實在感受不到這種效率」黃先生說,他是在2005年租下台北市松江路與市民大道附近的二層樓透天厝,並在2008年貸款將它買下,後來他與鄰居4棟透天厝共7位地主決定要進行都更,一起把房子改建成9層樓的大樓,在2017年開始找人設計準備進行都更;不過,後來聽說都更的審核過程比較冗長,可能要耗費5年時間,而政府宣傳危老重建流程更快,因為他們的房屋符合「經評估未達一定耐震標準的30年以上建築」的條件,因此在2019年1月18日以危老重建提出計劃送審。他說,該申請案拖了2年,直到去(2020)年9月才核發建照,接著他在今年5月拆除舊房子,準備開始興建新屋,沒想到卻又卡在變更「起造人」的程序上。「我們7個地主向銀行總共貸款1.4億,再依規定由建築經營公司(建經公司)管理這筆款項,未來依工程進度撥款,為避免建商倒閉或地主在外欠債影響工程,因此要將建築的起造人以契約信託方式變更為建經公司。」黃先生無奈地表示,他們這次向台北市政府送件時,每一個流程都拖了很久,至今離拿到建照已超過1年,還無法動工。「我現在每個月要負擔6萬多的房貸利息,還要付現在租屋處3萬多的房租,一個月開銷至少10萬,快撐不下去了。」黃先生說,他在舊屋拆掉後在附近租房子,而申請危老重建的過程中,土地代書、政府規費、設計與拆屋等費用已花掉200多萬,再加上先前舊房的貸款還沒付完,每個月負擔相當沈重。黃先生原本在中國大陸經營茶葉生意,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離開台灣,幾乎已經沒有收入,現在生活壓力夾擠是兩頭燒。黃姓地主今年5月把舊房子拆掉,但至今無法動工,在整排建築中留下一個空缺。(圖/趙世勲攝)經營都更業務的宏盛開發公司總經理陳銘修說,如果都更案沒有反對的住戶,雙北市的審核速度很快,再加上「事業計畫」跟「權利變更計畫」,如果合併一起送件的話,最快二到三年就可以審完;至於危老重建計畫的流程,台北市大約需要半年、新北市只需2個月就可以完成,計劃通過後再申請建照。陳銘修說,一般來說,申請變更起造人的程序在台北市約需4到6個月、在新北市則是2個月。他分析地主自辦危老重建變更起造人「拖時」,就是台北市府的人力不足、動作慢,加上政府文件要求很複雜,又常常變更文件範例,導致申請的人若不熟悉流程會很難作業;相對地,新北變更文件非常簡單,所以審查很快。台北市政府建管處表示,本案屬危老重建案,建造執照進行「起造人變更」前應先完成「危老重建計畫「申請人變更」方得辦理,(黃姓地主原本僅先申請「起造人變更」)業主於2021年8月26日申請危老重建計畫書「申請人變更」,建管處於9月6日核定後,再於12月9月申請建造執照「起造人變更」,建管處已於12月13日核定,並無逾半年仍未核准的情況。另外,危老重建申請案審核過程中可能遇到缺件的情況,業主有60天的補件期限,完成補件後,承辦人員又有60天的審核期,因此可能增加130多天的作業期。

publish-icon 12月1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我想要新居2/北市府審核牛步 地主疑:柯P不想幫小英做業績

台北市松江路7位地主計劃把相鄰的4棟老透天厝重新改建,結合共110坪的土地,在2019年申請危老重建,但至今仍無法動工,基地地主之一的黃先生無奈地表示,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是蔡英文總統力推的政見,但台北市政府的承辦人員卻可能不熟悉相關業務,導致進度緩慢,他甚至懷疑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故意「卡」中央政府的這項重要政策。黃先生說,雖然他們只是要蓋9樓高的樓房,但也依市府要求,設計建物符合第二高等級的「金級」綠建築,還繳交4000萬元保證金打造「智慧住宅」,並依規定在一樓門前設置平面的無障礙停車位,但案件審核的進度卻非常緩慢。他認為可能是市府建管處負責審核的人員都是新手,不熟悉相關流程。宏盛開發公司總經理陳銘修陳銘修指出,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地主自辦都更、危老重建的數量是全台最多的。(圖/翻攝自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協會臉書)經營都更業務的宏盛開發公司總經理陳銘修說,政府這幾年鼓勵民眾自費重建,無論是都更或是危老重建,若是地主自辦,建好後可以分得比較多新建築的坪數,而建商只是受委託建造,省去投資成本,對地主與建商雙方都有利基。不過,目前雙北市地主自辦的危老重建數量不多,因為地主們認為自辦流程太複雜,所以大部分都是跟建商合作開發。黃先生說,台北市巷道中的老房子若想要改建,因為接鄰道路比較窄,建築的樓層不能太高,建商沒有利潤,與地主合作進行都更的意願較低。他原本還自詡是自辦的典範,自己的危老重建案完成,未來可以提供給對面鄰居的四層與五層公寓做為重建範本,現在簡直就是失敗案例。黃先生指出,台北市府對他這樣的自辦危老重建的審核速度牛步,可能是因為都更案量太大,承辦人的異動也太頻繁,熟稔業務的承辦員都被調去處理市府的公辦都更案,台北市的公辦都更項目很多,例如在他家附近、八德路上的「光華三期」資訊產業創業園區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危老重建與都更明明就是蔡英文總統的重要政見,早在2016年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上就指示執政團隊,儘速研擬相關的工作與修法,來加速推動老舊公寓住宅的更新,質疑「他(柯文哲)不想幫蔡英文做業績啦。」台北市長柯文哲7月31日出席大直北安站公辦都更案開工典禮,與現場來賓一同下鏟進行動土儀式。(圖/中時資料庫)台北市政府建管處表示,本案屬危老重建案,建造執照進行「起造人變更」前應先完成「危老重建計畫「申請人變更」方得辦理,(黃姓地主原本僅先申請「起造人變更」)業主於2021年8月26日申請危老重建計畫書「申請人變更」,建管處於9月6日核定後,再於12月9月申請建造執照「起造人變更」,建管處已於12月13日核定,並無逾半年仍未核准的情況。另外,危老重建申請案審核過程中可能遇到缺件的情況,業主有60天的補件期限,完成補件後,承辦人員又有60天的審核期,因此可能增加130多天的作業期。

publish-icon 12月1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我想要新居3/都更關鍵就在住戶同意 釘子戶反撲以一敵百

經營都更業務的宏盛開發公司總經理陳銘修指出,危老與都更案的速度最重要的關鍵是住戶同意,如果所有權人有100%的共識,通常2到5年就能完成,拖延的案例多是因為住戶強烈反對。桃園市精華地段的茂榮大樓被市府消防局列為危險建築,住戶在2018年開始準備進行都更,但其中一位頂樓違建住戶堅決反對,管委員向法院聲請拆除住戶違建,該住戶控告管委員成員20多件官司,至今都更案無法進行。茂榮大樓位在桃園市市中心,完工至今已有30多年,但因為當初建商蓋到一半倒閉,後來由另一家建商接手,造成內部管線混亂,還發生多次火警,遭市府列為危險建築。茂榮大樓管委會主委陳瀧藏說,大樓住戶有意重建,在4年前展開都更計畫,但遭到一位頂樓違建住戶吳先生反對,還提告多位茂榮大樓管委會委員及總幹事,都更案一直無法順利推動。茂榮大樓的頂樓違建經管委會決議,向法院聲請拆屋還地後拆除,引起屋主不滿。(圖/甯其遠攝)陳瀧藏說,吳先生的父親原本擁有13樓,並在頂樓加蓋了200多坪的違建,他盤算在都更後依照違建的坪數與其他住戶一起分配新的建築面積,幾經協調不成,管委會在2019年決議要求該住戶拆屋還地,2020年向法院聲請強制拆除完成。不過,吳先生不滿這項結果,分別對管委員現任、前任主委、總幹事及委員提告,罪名包羅萬象,包括背信、偽造文書及妨害電腦使用總計20多件,另外還以公司名義購買了一間10多坪的小套房,「正式」成為大樓的區分所有權人,繼續就都更計畫與管委員抗爭,讓他感到很無奈。吳先生回應表示,他管委對會主委、監委及財委提告背信是指控對方濫用公款;控偽造區權會議記錄告偽造文書;對短收及不收佔用公設的長年管理委員之成員提告違背職務、背信;因對方拒絕區權人查帳而告侵佔。他說,因為不信任管委會,所以高等法院請法官轉交都更同意書給管委會律師,指管委會「抹黑我(是)都更流氓」。茂榮大樓管委會主委陳瀧藏說,因為都更計劃引發糾紛後,他被多次提告,對方甚至告他妨害電腦使用罪,讓他相當無奈。(圖/甯其遠攝)

publish-icon 12月1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高雄國賓飯店將熄燈 原址將改建為豪宅大樓

大陸建攜手國賓大飯店、厚生,推動高雄國賓危老重建。左:厚生公司董事長徐正材,中:國賓大飯店首席顧問林興國,右:大陸建設董事長張良吉 。(大陸建設提供)飯店吹危老都更風,大陸建設今宣布,與國賓大飯店及厚生公司就高雄市前金區後金段土地共同開發案進行簽約儀式。這項開發案現址為高雄國賓大飯店,後續開發預定將以原有國賓飯店建物申請危老重建計畫,預定於2024年推案。大陸建設首度進軍高雄的和陸寓邸案在亞灣區創下完銷佳績,加上北中南區都有高品質的作品,是其成為國賓大飯店合作夥伴主要原因,並加入與大陸建設長期合作的厚生公司,最終促成此三方合作的佳話。此案由大陸建設、國賓大飯店及厚生公司等三方採共同持有共同銷售模式,大陸建設負責規畫、興建及銷售作業;三方合作模式,由大陸建設購入20%土地及厚生購入30%土地,國賓大飯店與厚生公司就持有土地並與大陸建設合建,就合建部分大陸建設預定分回比例約63%。考量整體規劃尚在概念階段,加上本案將申請危老重建計畫,及原有建物拆除時間,因此本案預定於2024年推案。

publish-icon 11月1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國際大師伊東豊雄台灣首件社宅案 台北南港「這案太精彩」造價與設計費創紀錄

中國開發與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伊東豊雄大師跨國聯手,榮獲「台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市更新案」出資人綜合評選之最優申請人,今(15)日與國家住都中心完成簽約,預計將興建一般住宅和社會住宅各1棟。此案特別聘請普立茲建築獎得主伊東豊雄先生參與規劃,業者也透露,預計價格應有9字頭,同時也可能是目前造價與設計費最高的社宅。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提到,這個案子爭取出資人的競爭非常激烈,當中不乏許多專業的營建、都更團隊,然而決選當天有同仁跑來跟他講,「這個案子設計太精彩了,請到國際大師,並讓商業住宅和社會住宅都用同樣的思考來設計。」此次都更案也有別過往,花敬群說,過去把土地交由得標人整合,這次國產署去年把這塊土地交給住都中心,花了一年時間與地主協調,處理好都更整合問題再給得標者,最後也把分回的房舍成為社會住宅,是一個非常好的過程。「台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市更新案」社宅與一般住宅兩棟規劃,社宅約150戶,一般宅約80戶,規劃20~30坪、2、3房,預計116年完工;對於一般宅出售價格,業者預期能有9字頭,「這應該是目前造價與設計費最高的社宅,也是伊東先生在台灣第一個社宅案,也因為是社宅所以他特別感興趣,他已經80多歲了。」中國開發資深副總經理謝慧鶯表示。最優申請人中國開發於民國82年由中國建經100%轉投資成立,實收資本額為5.8億元,母公司中國建經則是民國75年由台灣土地銀行及兆豐國際銀行投資成立。中國開發董事長鄭重表示,中國建經與中國開發長年致力於都更及危老重建,最早從921地震開始運作辦理都更案代理實施者、合建案、土地開發投資興建案,至今已承作近5,000戶都更與危老重建、總工程造價達300億元以上,知名作品如全台最大海砂屋社區改建案納美社區(原修德國宅),以及第一個以信託機制扮演代理實施推動地南港中研新苑都更案等。「由於幾個案子都在南港,跟南港很有緣份,對地緣關係、附近住戶理解度,都有助於案子順利推動。」鄭重也預告明年新板特區,基地超過2300坪,總銷158億將登場。南港玉成公辦都更案特別聘請普立茲建築獎得主伊東豊雄參與規劃設計,台灣著名建築作品包含台中歌劇院、松山文創等。他也透過遠端視訊表達他的設計理念,在社會住宅各樓層規劃設置社區共享空間,提出「彈性平面」來滿足各種族群多樣化的家庭結構,希望能達成「動養育成、混齡空間、共享睦鄰」的理念;設計上同時帶入風、光、綠等自然元素,打造健康生活空間,結合一樓托嬰中心及農產品店鋪等公益設施,如同日本眾人之家(home-for-All)一般讓建築融入自然,後續更將申請銀級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標章。中國開發聘請普立茲建築獎得主伊東豊雄參與規劃設計,左為社宅,右為一般出售宅,預計116年完工;對於一般宅出售價格,業者預期能有9字頭。(圖/住都中心提供)

publish-icon 11月1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城中城大火後 住商混和大樓納入公辦都更 花敬群:明年將有大量改建啟動

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今(15)日表示,過去都更著重地震來易倒塌的危險建築,在這次高雄城中城大火後住都中心更積極推動住商混和建築重建,預計明年開始有非常大量的改建啟動。花敬群表示,住都中心目前手上超過20個基地整合規劃當中,不管新北或台北已有中心據點,或是目前醞釀要成立據點的桃園、台中,過去都更著重地震來易倒塌的危險建築,在這次高雄城中城大火後也把住商混和建築朝向公辦都更的方向來處理。「都更就是公共事務,政府要積極介入,近年都更雨後春筍,過去3年危老重建案有2500件,推動非常快速,現在要再將易造成火災的住商混和建築納入推動範圍,預計明年開始有非常大量的改建啟動,搭配既有民間都更及危老重建,全世界重視都更改建的國家,台灣應該是第一名。」花敬群說。被記者問到房市,花敬群也表示,市況若再有失控,相關配套政策還是會有,雖然原物料成本上漲,但他不希望業者藉此名義,提早或過高反映在價格上,他也提醒尤其是買預售屋的消費者,要留意風險的多元性。

publish-icon 11月15日, 2021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