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位大法官卸職前釋憲 10/1起15人全是蔡總統任命
大法官黃虹霞、吳陳鐶及蔡明誠、林俊益等4人,8年任期將屆滿,憲法法庭28日作成一起違憲判決,這也是4位大法官的「畢業作」。10月1日尤伯祥等4名新任大法官就職,未來15位大法官都是蔡英文總統提名任命,在顏色一致情況下,台灣憲法審判的處境,不免令外界擔憂。林俊益等4名大法官任期在明(30)日屆滿,司法院昨日舉行歡送會,院長許宗力致詞時,一一感謝4名即將卸任的大法官,對憲法判決的貢獻。他也列舉包括同婚釋憲案、原住民狩獵案等,多件釋憲聲請案審理過程中,林俊益等4人,分別在不同的法律領域提供重要的見解。我國大法官為15人,其中黃虹霞、吳陳鐶、蔡明誠、林俊益昨天最後一天上班,下周將由原監察院祕書長朱富美、最高法院刑庭審判長蔡彩貞、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忠五及民間司改會出身的律師尤伯祥等4人,接任大法官。昨日的釋憲案是因財政部石姓男書記,6年前到北市一間國有房屋現場履勘時不慎跌傷,他申請慰問金,但被認定是自己疏失受傷遭駁回,經行政訴訟敗訴確定後,聲請釋憲,15位大法官以8比7,一票差距,作成違憲判決。憲法法庭認為,《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意外傷亡慰問金發給辦法》,逾越母法《公務人員保障法》規定,自行增加「意外」是指突發性外來危險事故的規定,讓因疏忽造成的意外事故無法申請慰問金,牴屬違憲,他可聲請再審。不過,慰問金發給辦法在2021年4月16日修正發布時,已將「意外」的定義放寬,不再限於須有外來危險因素介入,也不因單純個人疏失就不發給慰問金,現行辦法已無違憲爭議。

獨/屏東縣長周春米槓屏東地院 法官論壇罵聲不斷
法官出身的屏東縣長周春米,不滿屏東地院駁回明揚公司的假扣押案,昨天(26日)上午對於前來拜會的屏東地院院長李昭彥表示:「說明得不夠可以讓聲請人來補正,不需要在第一個時間駁回」,審判界則有不同聲音,司法院內部網站「法官論壇」裡砲聲隆隆、罵聲不斷。有法官認為,屏東縣長把屏東地院當「細漢ㄟ」,也有法官私下指出,周春米自己也當過法官,相關發言令人遺憾。另有法官私下指出,屏東地院院長李昭彥當過澎湖地院院長、並不是新手,卻在此敏感時刻拜會屏東縣長,時機非常不恰當,如果對方問他涉及審判核心事務,他該回答嗎?或者該怎麼回答呢?也有法官將砲口對準司法院,認為司法院近年來用人不當,不少法院院長搭直升機上位,審判資歷和行政歷練不完整,因此面對社會議題的應對進退和掌握能力嚴重不足,嚴重損害司法形象、也不利人民信賴。媒體報導新到任的屏東地院院長李昭彥,昨天(26日)上午拜訪屏東縣長周春米;周春米在院長拜訪結束之後,對媒體表示,「我有把訊息傳達給他」,她說現在大家都是一起來面對這樣重大慘痛的傷亡,犯罪保護人協會跟地方法院聲請,如果地方法院認為,假扣押說明得不夠,可以讓聲請人來補正,不需要在第一個時間駁回,屏東地檢署也發表聲明,表示會協助犯保進行抗告或聲請。據指出,屏東地院今(27)天回應表示,不便對個案發表意見,強調假扣押抗告日期為5天內。

同樣都是貪!7990元、2800萬都判12年 法界掀熱議
前國防部軍備局少將張大偉,利用營區統包工程採購案索賄4500萬、得手2800萬元,一審依「貪汙治罪條例」判刑12年;前金防部少將參謀長林承家侵占7990元的公有洗衣機,也被依貪汙罪判刑12年,犯罪所得金額天差地遠,量刑卻一樣,近來在法界掀起議論。立委李貴敏認為,小額貪汙法官判刑輕重,司法院應做出量刑標準且公開,法官判決的標準才能一致,且公開量刑標準後,民眾心理有個底,不教而殺謂之虐,知道量刑標準,也讓人知道界線,解決貪汙問題,司法才能公正、客觀,不會依「顏色」做不同的處置。林承家在2017年至2019年擔任金防部少將參謀長(2019年被撤職),知悉金防部後勤處將為官兵採購洗衣機,主動提議添購洗衣機,後勤處購入洗衣機10台、每台7990元,林指示將其中1台洗衣機先放在他辦公室庫房。2018年1月4日,林指示駕駛兵將洗衣機從他辦公室庫房內搬出,託運寄送至他台南住處侵占。後來他為遮掩犯行,購買相同型號的洗衣機運回營區庫房,並在2019年遭移送偵辦前,將洗衣機私下運至不知情陳姓友人,寫假的證明書,註明洗衣機為「1年多前」交予陳使用,試圖掩飾犯行。檢方起訴後,金門地院認定林涉犯貪汙罪但情節輕微,他所得或所圖得財物或不正利益在5萬元以下,依法減輕其刑後,仍判刑12年。至於張大偉2017年因擔任軍備局工程營產處少將處長,負責主管國軍老舊營舍改建、國軍不動產管理政策之擬定及督導的權責。張大偉被控利用營區統包工程採購案,向得標的中華工程公司索賄4500萬,允諾倘若本件採購案需要任何協助事項,均會盡量幫忙,以此方式取得2800萬賄款,一審將他依貪汙罪的職務上行為收受賄賂罪判刑12年。2名少將都被依貪汙罪判刑12年,7990元與2800萬的天壤之別,引發小額貪汙判重刑的爭議,甚至有人戲稱,這形同鼓勵「要貪就貪大的。」法務部去年曾表示,將全盤檢討,朝修法努力,但目前仍沒有具體進展。

國際法官協會譴責這兩國迫害司法 論壇呼籲法官聲援各國司法獨立
國際法官協會(IAJ)第65屆年會兼成立70週年會昨天在台北閉幕,新任理事長由克羅埃西亞籍Duro Sessa擔任,昨天由4個研討組主席輪流匯報研討結論時,國際法官協會就突尼西亞政權對司法的迫害,決議必須確保該國法官受到應有尊重與保障。另外,針對亞美尼亞司法迫害,也呼籲該國政府應確保司法獨立及法官不受到不當懲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國際法官年會發表演說,強調「臺灣積體電路半導體生產之競爭優勢」,讓各國法官了解台灣矽盾實力。(圖/黃鵬杰攝)國際法官協會並在9月19日上午,由中央會議頒贈司法獨立貢獻獎章給突尼西亞法官協會理事長Anas Hmedi,讚揚他2022年6月,於突尼西亞總統不當解職57名法官時,領導全國法官罷工。其次也頒獎給阿富汗法官Azar Sarem女士、及匈牙利法官協會,鼓勵他們捍衛司法獨立的勇氣與決心。此外,法官協會和司法院9月18日聯合舉辦憲法論壇,國際法官協會理事長José Igreja Matos(剛卸任)以「走在鋼索上的法官言論自由」為題,指出近年來在不同類型的國家中,司法獨立遭受到威脅,使「法官不語」的原則需要與時俱進,予以調整。他強調,法官勇於聲援世界各地的司法獨立是法官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更是法官履行法治和保障司法獨立的職責。國際法官協會副主席兼亞太區域團體主席Allyson K. Duncan女士以「法治的國際性危機」為題,探討國際或外部勢力對司法獨立的影響。她提到一些國家政府因應新冠疫情而實施的管制措施已經侵害人權,特別是少數群體的權利。她還提到了民粹主義在全球崛起,並指出缺乏對司法的信任也是法治危機的重要因素。因此,Duncan女士強調了法官參與以及普及全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國際法官協會昨天頒贈二枚獎章、感謝我國法官協會精心策劃本次年會,由法官協會理事長、最高法院庭長沈方維、及林伊倫法官分別領取獎章。最後由沈方維理事長將大會會旗遞交給明年舉辦年會的南非代表,象徵薪火不息的傳承。

台越民事司法協定10年有成 越南代表團來台召開諮商會議
台越雙方關係密切,通婚、商務等民間交流往來頻繁,我國與越南2010年簽署《台越民事司法互助協定》後,雙方司法互助個案合計近萬件,越南司法部國際法律司司長日前率團抵台,與我方就確認我國確定判決、未成年子女監護等民事及家事事件交換意見,雙方達成具體共識,都同意落實執行此協定、保障兩國人民訴訟權益。法務部指出,國際及兩岸法律司與越南司法部國際法律司互為執行《台越民事司法互助協定》的聯繫窗口,今年台越兩國在8月23日召開第11次諮商會議,由越南司法部國際法律司司長率團,團員包括越南國家主席辦公室法律司、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合作司、公安部法治及司法行政改革局及外交部人員等,我方除主辦之本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外,並有司法院、外交部、衛生福利部等機關與會。這次台越諮商會議召開前,越南代表團及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武進勇先到法務部拜會,由常務次長黃謀信接見,黃謀信肯定台越民事司法互助多年來成果,武代表亦對我國中央及地方機關在各方面對於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之協助,以及積極執行協定,保障越南人民權益,表達感謝之意。本次會議,雙方就彼此執行成效及尚待完成之案件進行核對,並就文書送達效能之促進、如何確認我國確定判決、未成年子女監護事件之境外訪視表格及透過我國駐外館處進行遠距視訊之執行方法等,進行多項實質議題討論,雙方並達成具體共識,對落實執行此協定、保障兩國人民訴訟權益,極具實質助益。台越諮商會議後,法務部長蔡清祥主持晚間餐敘,與越南代表團及武代表進行深度交流,期許在雙方民事司法互助穩健之信任基礎下,強化刑事司法互助之通案及個案合作。

國際法官協會台北召開年會 護國神山張忠謀18日做這事
全球擁有94個會員國的國際法官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Judges,簡稱IAJ),9月16日至21日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辦「2023年國際法官協會第65屆年會暨成立七十週年慶祝活動」,本次活動由我國法官協會主辦,距上次我國主辦、已隔20年,且適逢IAJ成立70週年,別具意義。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在開幕式進行專題演講,9月18日下午與憲法法庭合辦之憲法論壇,則以「司法獨立與憲政主義(Judicial Independence and Constitutionalism)」為主題,由司法院長許宗力擔任主持人,講者包含:蘇格蘭最高法院院長The Right Hon. Lord Carloway法官、紐西蘭最高法院法官The Hon. Dam Susan Glazebrook女士等人。IAJ於1953年在奧地利薩爾斯堡成立,屬於全球法官之間的非政治性國際組織,成員須由中央會議同意,以維護司法獨立、確保人民權利與自由為主要宗旨,為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的諮詢組織,是國際上重要的司法專業團體組織。IAJ有94個會員國,分為歐洲區域團體、拉丁美洲區域團體、非洲區域團體及亞太區域團體,並設有「司法行政組」、「民事組」、「刑事組」、「社會及勞工組」等4個研討分組。每年年會各研討組均分別設定研討主題並設計問卷,由各會員國於會前提出問卷報告,於年會的研討分組會議進行討論以作成結論。本次年會共有66個會員國報名參加,代表人數204人,另有71名隨員及5名觀察員,包含IAJ現任理事長José Igreja Matos法官(現任葡萄牙波多上訴法院院長)、歐洲區域團體主席Duro Sessa法官(克羅埃西亞最高法院前院長)、拉丁美洲區域團體主席Walter Barone法官(巴西聖保羅州最高法院法官)、非洲區域團體主席Marcelle Kouassi法官(象牙海岸最高法院法官)、亞太區域團體主席Allyson K. Duncan法官(前美國聯邦第四巡迴上訴法院法官),以及IAJ的5名前任即榮譽理事長等,IAJ理事會及秘書處重要成員均會參與。

打工淪車手「書包裝89萬現金」遭逮 國中生警局見媽媽哭了
桃園市14歲黃姓國中生想賺錢打工,並在朋友介紹下加入詐騙集團,他6日到台中擔任車手,假冒「司法院替代役男」向被害人拿走53萬元現金和5張提款卡,又到某超商狂領36萬元現金,大量金錢也引發警方關注,黃姓少年還一度宣稱這是自己打工的薪水,最終遭警方戳破才坦承擔任車手,全案遭依法偵辦。據了解,黃姓少年出身單親家庭,他一直想多賺點錢,其友人得知後竟介紹他加入詐騙集團擔任車手,他6日還曠課到台中,自稱為替代役男,要求一對老夫妻交出現金和提款卡。該對老夫妻物誤以為自己涉入詐欺和洗錢刑案,倘若不將積蓄交出給法院監管,所有積蓄就會被沒收,在驚恐之下拿出53萬元現金與5張告知密碼的提款卡。得手後,黃姓少年立刻到黎明路的超商狂領36萬元現金,並將總共89萬元現金放進書包內,南屯派出所警員黃靖憲、謝昊哲巡邏時驚覺有異、上前盤查,少年一度宣稱背包內是打工所得,在員警的諄諄教誨下,才坦承自己是詐欺車手。黃姓少年立刻被帶回派出所偵辦,警方則通知黃母到派出所陪同,少年看到母親羞愧落淚,黃母則同樣神情哀傷,警方訊後將他依詐欺罪嫌移送少年法庭,全案依法偵辦。

律師公會怨國民法官案酬金少 司法院:公設辯護人也可上場
全國律師聯合會不滿司法院長許宗力在律師節慶祝大會中,質疑律師在國民法官案件的表現是一盤散沙,全律會今天發布新聞稿,強調律師界在這類案件面臨制度上、資源上困境,難以苟同許宗力的說法,律師界曾多次要求提高律師酬金,希望司法院正視律師界聲音。全律會指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是司法改革重點項目中的重點,需要審檢辯三方齊心協力,律師界在國民法官法立法階段,即已多次向司法院提出建言,可惜未必盡為當局採納。律師界為厚植國民法官案件的辯護能量,在該法今年1月1日施行前,持續開辦與辯護有關的教育訓練課程,積極培訓辯護人力,接受上述教育訓練課程的律師不下千人次,律師界已盡協助司法院推動國民法官制度,努力與付出不容抹煞。律師界領導人曾一再提醒司法院注意資源配置不均衡,期盼司法院能正視律師界的聲音,傾聽律師界有關國民法官制度運作的意見,攜手跨越障礙,共同保障人民權益。對此,司法院新聞及法治宣導處長陳婷玉今天上午在司法院例行記者會表示,相關問題會再跟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商,目前國民法官的律師酬金已較一般案件高,後續有無調漲空間,還要討論,另外,如果法扶律師的接案意願不高,也會考慮透過司法院所屬法院編制內的公設辯護人上場,司法院也會對公設辯護人積極進行訓練。

詐騙花樣愈來愈多!政府輕縱詐騙集團 打詐國家隊白搭
台灣的詐騙案件在蔡政府去年成立跨部會的「打詐國家隊」後,不僅愈打愈多,普及性愈高,而且詐騙花樣更是魔高千丈。蔡政府不思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在行政院更要動用第二預備金,為全台各地檢署增設檢察官助理,幫忙處理堆積如山的詐騙案件。政府不從源頭解決詐騙集團不斷增生的問題,只知道在地檢署增設助理來處理忙不過來的案件,那麼,檢察官助理增加了之後,法院呢?司法院要不要也在各地方法院增設詐騙集團專庭,增加法官、書記官員額?還有,警察機關、調查局是不是也要增加員額,增設「打擊詐騙集團中心」?當然都要。要解決詐騙集團為害社會的問題,必須了解根本問題的所在,否則成立打詐國家隊、花錢推「打詐行動綱領1.5版」,以及增設打詐員額,都只是表象,只是在幫政府擦脂抹粉,顯示政府「有在做事」而已,對打擊及消滅詐騙集團效果有限。詐騙集團無法根絕,且愈來愈猖狂的根本原因何在?政府官員只要關注幾個事實就可了解。例如,在網路及臉書上有愈來愈多的律師廣告宣稱:「專打詐欺罪,具有豐富勝訴經驗,擅長人頭戶詐騙、詐欺洗錢、警示帳戶、車手詐欺案件」,還指出,帳戶被盜用警示應尋求律師辯護,爭取不起訴、無罪判決。另一個現象是,每當有台灣的詐騙集團分子在國外基地台被捕後,他們立刻透過在台家屬找上民意代表,拿「台灣主權」說事,施壓政府爭取回台受審,免得他們落入「對岸」的手裡,結果嫌犯返台在機場馬上就地解散。而且,國內法院對詐騙集團分子的審判多流於「情堪可憫」的陳述,也多接受他們在法庭的「臨訟悔悟」,而給予輕判。就以提供或者賣自己銀行帳戶給詐騙集團的人來說,法院大多同情這些人的「一時失慮」,而多判刑極輕微,只判決幾千或幾萬元的刑罰。但法官卻沒意識到,就因為這些人提供的銀行帳戶,詐騙集團才能四處遂行詐騙,讓社會持續受害。也因此在法律不彰、執法不嚴下,台灣的詐騙集團這30多年來不僅沒被消滅,而且還不斷擴大「營業範圍」,開始大規模經營網軍,並透過網軍的政治接觸及操作,直接影響及介入政局。總結這些因詐騙集團而生的現象,可以很容易判斷,政府如果不從法律上嚴究詐騙集團分子,設再多的打詐國家隊也是白搭,只是浪費公帑;而且很有可能台灣未來的政局將由詐騙集團掌控。看看im.B詐騙集團案,起訴名單中包括行政院前政務顧問陳振坤,連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也因此被告,就可知問題的嚴重性。訂定嚴罰的打擊詐騙集團專法,成立專門的打擊詐騙機關,及嚴審詐騙集團案件的專門法庭才是治本之道,蔡政府不要再花錢卻治絲益棼了。(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天下第一院長黃國忠將異動 這兩位司法高層接班呼聲高
被稱為天下第一法院的台北地方法院將有重大人事異動,北院院長黃國忠近日將卸任,擬調為懲戒法院法官,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預定下周二(9月12日)審議他的人事案,一般認為過關可能性極大。黃國忠2017年接任北院院長,與法官們和院內人員相處甚佳,不少北院員工聽說黃將去職,都感到依依不捨。至於接任黃國忠的人選,外傳以新北地院院長王梅英、最高法院民事庭法官邱瑞祥等人呼聲較高,不過由於近年來中部地區出身的法官或院長,屢任審判界要職,因此也不排除另有黑馬脫穎而出。黃國忠是司法官訓練所第24期結業,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司法院人事處長、司法行政廳廳長、最高法院法官兼書記官長等要職,不少法界人士認為黃是非分明、改革色彩相當濃厚,且行政執行能力強,司法院當時希望借重他的行政能力,推動北院遷建案、改善北院工作環境,並積極提升法官裁判品質及司法公信力,都取得重大成果。黃國忠接掌北院5年多來,對於北院的華山遷建案著力甚多,目前已拿到建照,現在正進行文資審議中;另外,北院7月底審結全國第2件國民法官案件,檢方和承審本案的國民法官們,對北院的充分準備及審判環境都相當肯定。黃國忠為減輕當事人訟累、及減少法官案件壓力,大力推動調解制度,目前調解成立件數全國第一。此外,黃國忠積極改善北院軟硬體設施,並積極向司法院爭取增加人力,成果斐然。此外,北院推動法院外交及司法互助成果斐然,德國法蘭克福地方法院與北院,雙方表達締結姊妹院的意願,細節將再商討。

司法改革黨成立 籲藍營徵召應曉薇 明年立委選舉願禮讓支持
司法改革黨正式成立,本次總統選舉不推派總統參選人,將推出至少10席區域立委參選人,其中為宣誓司法改革的決心與理念,將在司法院法務部所屬區域臺北市中正區推舉參選人。 司法改革黨決策層基於市議員應曉薇長期關心受刑人、被害人權益之理念與親力親為,司法改革黨在中正萬華願意禮讓應曉薇,但倘國民黨未徵召應曉薇,將派主席張靜親征參選。 司法改革黨表示,經「實際在地了解」,應曉薇有當選立委實力,她雖為國民黨籍,但評估她的多年服務對象,如進入國會是能實踐司法改革黨理念,至於其餘擬參選人因無一對司法改革重要性有所認知,將不予以支持。 甚如果應曉薇不被提名,考慮到兩大司法顢頇機構(司法院,法務部)都在中正區,將由黨主席張靜出馬親征,選舉活動時,將天天到此兩大顢頇機構前,予以痛批,喚醒選民加以唾棄。 另司改黨10位區域立委,該黨接受自薦海選,凡具法律背景菁英可與司改黨聯繫,參與面試;該黨總顧問彭文正亦跨海呼籲,台灣面臨道德淪喪、價值崩壞、國家體系被沒收、司法被殘害的危急存亡之秋,司法改革黨成立! 家戶不分區分一票,拜託大家加入反綠聯盟,下架民進黨。

院檢高層致詞互不相讓 一審法院院長交接擦出火花
司法院今天上午舉辦一審法院院長交接典禮,甫卸任台南地院院長董武全代表全體卸任的一審法院院長致詞時,與代表檢方致詞的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擦出火花。董武全指詐欺案件淹沒院檢,呼籲檢方增加偵查案件的調解件數,蔡碧仲則建議法官應先好好關心自己、自我同理,且外界認為目前仍有恐龍法官,希望彼此共勉。院檢高層雙方致詞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擦出不少火花。今天卸任台南地院院長及退休的董武全致詞時表示,詐欺案件太多,院檢都積案如山,基層叫苦連天,他認為法院審判期間的案件調解數量大幅成長,希望檢方偵查案件的調解件數也能增加,以解司法於倒懸。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代表檢方致詞時,則回以法官和檢察官都應先自我同理,才能快樂得起來,蔡說法務部和檢方原本以為妨害名譽罪能除罪化,因此在大法官進行憲法訴訟時,沒怎麼盡力,不料結果還是功敗垂成,他舉自己家鄉嘉義為例,人口沒增加,但案件暴增、司法官人數也增加,到底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值得深究。新任台南地院院長沈揚仁代表全體新任院長致詞指出,他接下前院長董武全的台南地院印信並不重,但看到董武全滿頭白髮,不知道自己的黑髮,還能維持多久,他回憶以前曾遇到法官因故無法辦案,其中有件複雜的重大金融案件,大家避之惟恐不及,結果審判長自願接下,讓他相當感動,因此希望法官都能維持當初踏入司法界初心,保障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今天交接一審法院院長職務包括:台南、嘉義、基隆、苗栗、台東、金門等地院。

鄧佳華曾涉性騷曝想加入民進黨 黨內人士:不可能
網紅鄧佳華爭議行為不斷,近日為了力挺民進黨立委賴品妤,臉書留言「品妤我會保護你」,自爆要為對方加入民進黨,28日更曬出自己前往民進黨黨部領表的照片。對此,一名民進黨黨內人士今(30日)指出,鄧佳華2021年涉性騷案,不可能核准入黨,「建議可找國民黨或民眾黨申請,條件比較沒那麼嚴格」。鄧佳華日前親赴民進黨桃園市黨部填表申請入黨,並寫道加入「3大理由」,包括「為了黃捷」、「為了品妤」、「為了民進黨」。針對鄧佳華近期炒作入黨一事,民進黨內人士表示,經查桃園市黨部截至今日,當事人僅領取申請表,尚未交件。民進黨依據黨員入黨辦法之規定,紙本申請入黨時,應有一名介紹人簽名始能受理。此外,所有新入黨的黨員,除既有的審查機制以外,黨部也會透過查核系統和司法院公開資訊審查入黨資格。黨內人士表示,經查核鄧姓網紅2021年涉性騷網紅星諠,遭判民事賠償新台幣13萬餘元、刑事拘役40天。他說明,民進黨對性騷擾零容忍,態度很清楚,鄧姓網紅不可能核准入黨。黨內人士表示,民進黨對黑金槍毒及性騷零容忍,採最高道德標準看待,建議當事人可找他黨如民眾黨或國民黨申請,條件比較沒有那麼嚴格。鄧佳華曾在與星諠合拍影片期間,以下體頂身體、環抱胸部性騷擾,遭女方憤而提告求償,台北地檢署依法將他起訴,台北地院一審判處鄧佳華拘役20天,之後高檢署提再議,北檢二度偵查後,改判鄧拘役40天,得易科罰金4萬元確定;民事部分,星諠求償精神撫慰金79萬餘元,2020年北地院判鄧須賠償3萬餘元,星諠又提上訴,2021年3月高院判決出爐,判鄧佳華須賠償13萬餘元,全案確定,同年10月鄧才在臉書道歉,稱「以後會好好做人」。

國民法官制估300件、目前僅55件 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年還沒過完
司法院、行政院今(25)日上午舉行「司法改革重點成效記者會」,由司法院長許宗力、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及法務部長蔡清祥一同出席,針對國民法官上路後,實際案件過少問題,許宗力表示,原先估計國民法官制會有300件,是根據以往收案判決件數的統計,可能因為檢方起訴較為審慎等因素,目前只有55件,不過今年也還沒過完。至於憲法法庭日前作出第13號判決,有關《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販賣一級毒品罪,大法官宣告部分違憲,外界有不同聲音,認為可能侵犯立法權和行政權一事,許宗力表示,絕大多數大法官都支持此一件見解,並未宣告刑度違憲,至於憲法法庭成立一年半以來,是否已針對憲法判決有無侵犯立法權和行政權問題,許宗力並未回應。許宗力指出,民調顯示,民眾對於司改已由不信任轉為信任、不滿意轉為滿意,已獲得多數民眾認同。許宗力在記者會上,以7大面向,說明司法院6年來的司改重點如下:包括《國民法官法》、終審法院「大法庭制度」、《憲法訴訟法》、《勞動事件法》、營業秘密保護新制、被害人保護及訴訟參與、訴訟外紛爭解決(ADR)機制等。法務部長蔡清祥則以3大重點,說明法務部6年來的司改重點,包括強化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完備社會安全網、精進反毒策略。蔡清祥強調,法務部願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對話,依循人權保障、追求公義及維護社會安全的理念,堅定穩健的步伐,繼續推動各項司法改革,共同努力打造更加公正、透明和人民信任的司法體系。羅秉成強調,司法改革6年來的重點成果,僅是階段性成果,並非句點,司法改革正朝向「以人為本、擴大司法參與」的目標穩健前進。司法院、行政院及法務部已完成多項司改決議,成效逐漸顯現,也提出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政府將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對話,以堅定穩健的步伐推動司法改革,使國人更能參與司法、認同司法、信賴司法,一同打造與台灣社會結伴向前行的司法。

楊鴻儒迷昏兩人裝桶悶死 最高法院3度撤銷死刑不願定讞
中橫桶屍案兇嫌楊鴻儒認為陳姓友人的楊姓女友經濟優渥、意圖追求吃軟飯,2015年間迷昏陳男、塞入鐵桶後棄置中橫山區悶死,再以相同手法殺害因賭博有糾紛的賴姓男子。台中地院、台中高分院、更一審皆判處他2個死刑,3度上訴最高法院後,又遭撤銷發回,法界議論紛紛,認為最高法院受到司法院大法官和法務部及執政黨影響,就算是窮凶極惡之徒,也不判處死刑。據指出,最高法院認為,楊鴻儒已70多歲,未來假釋出獄逾90多歲,是否有再犯可能需要調查;還認為相關證人的證詞,下級審調查不夠詳盡,因此撤銷死刑判決。判決指出,楊鴻儒與陳姓死者相識多年,他認為陳男的楊姓女友經濟優渥,決定對楊女展開追求,想除掉陳男這個阻礙,2015年6月27日、以載陳男去南投訪友為名義,下藥迷昏,把陳男塞入綠色鐵桶,找人協助丟棄中橫山區,導致陳因窒息死亡。同年7月,楊鴻儒被賴姓男子懷疑設局詐賭,2人多次發生爭執,楊男以相同手法邀約賴男到台東旅遊,迷昏賴男後裝桶丟棄,害賴死亡。一、二審、更一審都認定楊鴻儒具反社會人格、道德薄弱、矯正可能性偏低、手段兇殘,皆判處2個死刑,不料最高法院刑事庭再度以種種理由,將死刑判決撤銷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