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商飲料地雷「睡前狂喝巧克力牛奶」 小心早上臉就大水腫
不少人都擔心前一天吃太鹹,隔天一起床就大水腫,但泌尿科醫師就提醒,不只吃太鹹容易大水腫,也要小心不鹹但納含量高的飲料,這種飲料都藏著高納陷阱,醫師戴定恩就透露,就連吃麻辣鍋常見的酸梅湯都是高納飲料之一,並列出5種容易讓你水腫的飲料,警告千萬不要睡前狂喝。購買任何食物前都可以看一下營養成分表,就能清楚看到納的含量。(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戴定恩醫師表示,鈉含量超標會造成身體腎臟負擔、增加尿路結石風險、引發水腫、刺激食慾,吃進過多熱量、引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提升失智的機率、骨密度流失,特別是更年期女性髖骨密度的流失。他舉例包含運動飲料、果菜汁、巧克力飲品、酸梅湯、楊桃汁、巧克力飲品,都是不鹹但卻高納的飲品。但他也表示,有一些飲料本身沒有高鈉問題 (如:自己打的果菜汁),市售飲料會額外添加鈉時才要注意,購買前記得確認營養成分表!他也分享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多喝水代謝體內的鈉,少喝加工飲料、少喝湯,尤其是火鍋的湯、減少醬料使用。

吃鈣會增加結石的機率? 家醫科醫師:這樣吃更容易腎結石
不少人聽聞吃鈣容易造成結石,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就在社群網站上表述此事,透露吃鈣不會造成結石,但有一習慣才是會造成腎結石的恐怖習慣,他也透露補鈣的量要剛剛好,骨質疏鬆症患者每日更應該要攝取1200毫克的鈣質。家醫科醫師洪暐傑表示,有位阿姨前陣子不小心跌倒,結果就發生大腿骨折,檢查起來有骨質疏鬆,於是建議阿姨要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同時也要打骨質疏鬆的藥物,阿姨聽到要補鈣,覺得十分擔心,怕補充鈣會造成腎結石。他就舉一篇2014年發表在泌尿科權威雜誌<The Journal of Urology>的論文,分析生活中的飲食習慣與腎結石發生的影響後發現下面幾個結果:增加鈣質攝取:減少5-29%腎結石機率;增加鈉(鹽分)攝取:增加11-61%腎結石機率;體重增加:增加19-101%腎結石機率;增加動物性蛋白質攝取:和腎結石發生沒有明顯有關。結論是增加鈣質攝取反而減少腎結石的發生,吃太鹹鹽分攝取太多會增加腎結石,另外太胖也會增加結石機會,而動物性的蛋白質就跟腎結石比較沒有關聯。當血液中的鈣質太低,就會造成副甲狀腺素亢進,副甲狀腺素的任務是在負責維持血液裡面有著足夠的鈣,也因此鈣降低的時候,副甲狀腺素會分泌較多出現亢進的情況,而副甲狀腺素為了讓血裡面的鈣足夠,會從骨頭裡面把鈣提領到血液中,同時也會增加小腸對鈣質的吸收,後續也會增加尿裡面鈣質排出的量,而尿裡面鈣質增加的話,就有可能增加結石的機會。換句話說,當補充足夠的鈣質,避免低血鈣的發生。研究中發現的吃比較鹹,攝取太多的鈉離子,也會增加結石的機會,原因是因為我們平常吃的鹽分,其中主要的成分之一是鈉離子,當鈉離子攝取太多的時候,自然會從尿液排出比較多的鈉,此時也會同時造成從尿裡面排出比較多的鈣,因此結石機率會增加。而且不僅如此,鈣質從尿液排出較多之後,血裡面的鈣質變少出現低血鈣,接著如同上一段提到的,副甲狀腺素亢進會接著發生,後續更明顯增加結石的機會。因此,補鈣會不會造成腎結石這件事情,有些研究說會些微增加機率,有些研究說反而會降低結石機率,比較中性的做法應該是,可以監測血液中的鈣質量,避免補充過多與高血鈣,也避免沒有補充以及低血鈣的情況,一般標準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每日應該要攝取1200毫克的鈣質。但是十分確定的是,吃太鹹是會很明顯增加結石的機率,千萬不要吃太鹹。

一天吃多少鹽才好? 醫指若有「這些情況」代表攝取鈉鹽過量
現代人常吃太鹹、口味過重的食物,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民眾所吃的鹽巴,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建議每人每日最多攝取2,400毫克的鈉,也就是相當於6克的鹽即可,「但一般人的平均攝取鈉鹽過量,也不自覺。」他說,一旦出現腹脹、水腫、口渴等現象,就代表攝取了過多的鹽分。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幾乎所有未加工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堅果、肉類、全穀物和乳製品都含有低鈉鹽,「我們所吃的鹽,有助於放鬆和收縮肌肉,為神經系統傳導提供了幫助,並平衡我們攝入的礦物質和水。」不過,提及人體一天內要攝入多少鹽分才合乎標準,他建議,每人每日只要攝取大約1,500毫克就足夠,最多攝取2,400毫克的鈉,也就是相當於6克的鹽即可,「但一般人的平均攝取鈉鹽過量,也不自覺。」黃軒指出,民眾常吃的微波飯類食品或泡麵和零食,例如洋芋片、肉乾、魷魚絲,讓人體每日的鈉總攝取量常在平均4,000毫克以上,「也就等於說,我們一天就吃下超過10克的鹽,這些攝入了過量的鹽,我們不自知。」對於此前有醫學研究告誡,過多的鹽分會導致中風、心臟病和高血壓,他則舉出一些攝入了太多鹽分後,身體產生的變化,像是腹脹、水腫、口渴等現象均在列。1.腹脹感覺:黃軒提到,當人體攝入太多的鹽分,胃就會感到腫脹或緊縮,「那是吃太多鹽,最常馬上見到的身體跡象之一,因為過量的鈉,會幫助身體保留水分,所以額外的液體就會積聚在身體的臟器內。」他解釋,食物不一定要吃得很鹹,才算是含鈉含量過多,有些三明治、披薩餅、百吉餅和罐頭湯,也有可能嚐起來不是很鹹,但鈉含量仍超標。2.血壓升高:黃軒透露,若人體吸收太多的鈉含量,就會使腎臟重新吸收更多水分,導致液體大量滯留在血管內,讓血管的容量增加,血壓自然也就升高。3.水腫現象:黃軒說明,當人體的鈉含量過多,造成體液大量滯留,不只是在血管內,乃至身體組織的間質,也會滯留過多的水分,使臉、手、腳和腳踝等最容易水腫的部位,產生水腫現象。4.渴的感覺:黃軒指出,「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感覺吧!吃飯後很口渴吧!」他解釋,人體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吸收太多的鈉,「你的身體,也會從你的細胞中抽取出更多水分到細胞之外,這樣情況,你可能開始感到非常口渴,你自然就會想多喝水,因為喝水可以幫助你中和鹽分,引發的口渴感覺。」5.體重迅速增減:黃軒透露,當人體的鈉含量太多,保留在體內的水分就會過多,可能造成體重增加的現象,「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在一週甚至幾天內,體重迅速增加,那可能是因為你吃了太多的鹽。」他說,如果在一天內,體重增加1公斤,或在一週內增加2公斤,不妨回想一下,過去幾天內所吃下的食物,是不是可能有太多的鹽分,「只要減少鹽分幾天後,你的體重,也可能會迅速下降了。」6.常跑廁所:黃軒表示,吃太多鹽分可能會導致上廁所的次數變多, 也會因為太多的鈉含量,出現口渴的感覺,此時身體機制就會鼓勵要多喝水,「 然後你可能不得不比平時喝更多的水,想多跑廁所去尿尿呢!」最後,黃軒提醒,上述6種身體的變化,都可能是由於攝取過多的鹽分所引發的跡象,因此他建議,平時的飲食盡量維持清淡,才是吃下真正健康的食物。

醫示警:洗腎最大元凶不是「吃太鹹」 而是「它」!6成活不過10年
堪稱「洗腎王國」的台灣目前有超過9萬名洗腎病患,成為健保中最燒錢的疾病,其中不少人都以為這是跟台灣人愛吃重口味食物有關,但這個答案可能只對一半,有醫師直言,吃太鹹固然會影響腎功能,但吃甜食更容易步上洗腎的後塵,到後來10年的存活率僅剩35%。據《常春月刊》的報導,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闕壯理日前於受訪時表示,「事實上,吃甜的更容易洗腎。」因為根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約占9至12%,遠高於全球水準。而洗腎人口更是衝破9萬4000人,其中有46%的新洗腎患者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進而走到洗腎這地步,所以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其次才是高血壓,以及腎臟疾病」。闕壯理指出,吃太鹹雖然確實會導致高血壓影響腎功能,「但偶爾吃日本味拉麵就洗腎的機率非常非常低」,反而是攝取甜食更加容易導致洗腎。飲食方面,應盡量避免攝取過多紅肉,尤其培根、肉鬆等加工肉品對腎臟負擔大,必須減少攝取。而高糖、高鹽特性的食物也要盡量少食用為佳。生活習慣方面,平時也應避免體重過重,維持運動、不吸菸、少飲酒等良好習慣,以預防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當然更重要的是,千萬不可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不然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腎臟如同人體的淨水器,若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功能惡化甚至報銷,就必須要使用血液透析(也就是俗稱的洗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腎臟移植等腎臟替代療法(Renalreplacement therapy, RRT)才能排出體內毒素,而「洗腎患者的10年存活率為35%,也就是說,超過6成的人都活不過10年。」

急診醫師曝老人喝水喝到低血鈉 嚴重恐抽搐昏迷
台灣本土疫情延燒,不少人打完疫苗或確診後都透過多喝水來緩解症狀,也能達到多喝水的保健效果,但新光醫院的急診科主任張志華就在社群網站上透露,近期遇到許多中老年人來急診,發現他們是喝下過多的水導致低血鈉,嚴重甚至會抽蓄昏迷。新光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志華發現近日許多中老年人因低血鈉送急診。(圖/翻攝自張志華醫師臉書)張志華醫師表示,「近期遇到一些中老年人低血鈉來掛急診,一問才發現不少人是因為確診新冠肺炎或是打完疫苗後,聽說要「多喝水」而大量喝水造成的。」,他表示長者若運動量不大也沒過度流汗,打疫苗或得新冠後,喝水適量即可,最重要是要多休息、睡眠充足勿熬夜,過多的水份攝取反而引起低血鈉,低血鈉輕則頭暈噁心,嚴重會抽搐昏迷。每天要喝多少水應該看體重與活動量來調配。(圖/翻攝自unsplash)事實上,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應該以體重(公斤)X 30c.c.來計算,1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的水約1800c.c.,並視工作與運動所排出的汗量,來適量增加水份的攝取,若有去運動或吃太鹹都可以多補充水分。

懷孕高血壓勿輕忽 7大徵兆預防「母嬰殺手」
現年31歲的尤小姐,懷第一胎時就罹患妊娠高血壓,自12~13週開始平均收縮壓都在160毫米汞柱以上,16~20週時更出現明顯的下肢水腫,稍微行動就會喘不過氣,而且隨著懷孕週數增長,症狀也越嚴重。經醫師仔細評估後,建議在37週時剖腹生產。只是尤小姐妊娠高血壓依舊無法有效控制,在37週時打了催生藥後血壓一度飆到190毫米汞柱,導致剖腹產時發生大出血500c.c以上,所幸最後嬰兒順利生產,尤小姐在病房接受8天的觀察後也平安出院。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新旺表示,妊娠高血壓是臨床上不可不慎的「母嬰殺手」,主因是由於全身性血管攣縮所造成。血管攣縮的結果會導致血液量減少,影響胎盤功能,進而對胎兒生長造成負面效應。妊娠高血壓除了容易造成胎盤早期剝離及胎兒窘迫之外,也因為胎盤功能較差,容易使胎兒體重過輕、羊水過少等等,這些都是孕婦產檢時必須得注意的要項。另外,一般妊娠高血壓若合併蛋白尿與水腫,就屬於「子癲前症」。約有5%的妊娠高血壓產婦會出現子癲前症。林新旺醫師建議,若產婦有輕微的高血壓,就盡量在家中休養,注意水腫程度並密切監測血壓變化,並以口服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飲食則建議多補充蛋白質,切勿吃太鹹或鈉含量高的食物。林新旺醫師呼籲,一旦產婦出現如下症狀,就要馬上就醫觀察及治療,及早排除妊娠高血壓危害。1.血壓大於160/110毫米汞柱2.蛋白尿大於2+(當次尿蛋白高於100 mg/dL)3.全身水腫4.噁心、嘔吐、頭痛、視力模糊、頸部僵硬5.小便量減少6.體重快速增加(每週增加2公斤以上)7.上腹部疼痛

Selina淚崩感謝好姐妹Hebe 幫慶生怕被拍「盛裝盛裝再盛裝」
任家萱(Selina)30日以學姊暨代言人身份,出席陽光基金會舉辦「認真看見陽光」公益記者會,呼籲大眾踴躍捐款,她更拋磚引玉捐出自家品牌「任性eat下」粥品共336盒,「復健過程需要長期陪伴支持,捐粥就是想鼓勵大家定期捐款,作為贈品。」先前Selina自爆有小鮮肉追求中,隨即本刊直擊深夜嗑鍋約會小鮮肉,她大方回應此事:「沒有!根本就不同人。」隨後補充「沒有啦!我最近突然忙了起來,沒有再約了。」坦承跟小鮮肉沒有進展,Selina笑說自己的「狗仔雷達」變弱,對於被跟拍,她直說對對方不好意思,「感覺有點八卦跟隱私,對不是圈內的人有點不好意思。」今正逢好姐妹田馥甄(Hebe)38歲生日,她透露已約好Ella會一同幫慶生,更搞笑說要傳訊息給好姐妹,務必盛裝盛裝再盛裝,不如就穿上次S.H.E金曲獎合體表演的禮服出席生日趴,就怕有媒體跟拍。Selina唸出寫給Hebe生日卡片裡的話突然淚崩,「講到就很想哭,她在我需要的時候給了我很多很關鍵的想法,我們都是這樣一路扶持著彼此,我沒有辦法想像我的生命中沒有田馥甄。」問她有沒有準備禮物?Selina透露買了一個小飾品送給Hebe,「看到就覺得很適合她。」為呼籲大眾踴躍捐款,Selina拋磚引玉捐出自家品牌「任性eat下」粥品共336盒。 10年前因燒傷與陽光基金會結緣,這次她應基金會之邀,擔任一日攝影志工,記錄學弟妹復健過程,「我本來想要堅強勇敢樂觀面對他們,沒想到門一打開,看到招牌跟熟悉的面孔,就想到10年前自己的的狀況,情緒立刻湧上,想嚎啕大哭。」她也透露自己想開攝影展,可是現在的能力還很不足。Selina說自己散熱系統受損,對於體溫的調節比較有負擔,「爬山的時候,大家還沒有流汗,我就已經流很多汗了,有時候會有失溫的危險,循環代謝也會受影響,有時候吃太鹹,水喝太少就會很容易水腫。」Selina10年前因燒傷與陽光基金會結緣,這次她應基金會之邀,擔任一日攝影志工,記錄學弟妹復健過程。

Selina超瘦超正點!原來不靠減肥而是泡澡解水腫?洗澡加了餐桌這東西讓身材直接小一號
體質屬於超容易水腫的Selina,在重要工作的前一晚一定會做的事就是”泡澡”,而且為了讓泡澡的效果更好,Selina還有兩招獨門祕訣,讓泡澡不只是泡心安,更能真正泡出一身纖瘦體型。Selina說她自己在泡澡時一定會在水裡加上一大杯鹽,一般的粗鹽或是海鹽、泡澡鹽各種鹽都可以,重點在於量一定要滿滿一大杯(份量約300ml大小的杯子),然後再加幾滴自己喜歡味道的精油。不限任何種類的鹽,重點在於量要足夠。(圖/翻攝網路)還有泡澡的水位也要留意,Selina不會像一般泡澡都是泡到胸部左右的高度,她會將水位盡量調整到坐下時在胃以下的高度即可,因為這樣上半身是室溫、下半身是40~41度左右的水溫,上下的溫差會讓身體的循環更快速被帶動,只要泡個15分鐘很快就會大流汗,當多餘的水分一旦被排出,身型自然就會瘦下來!笑稱自己只要前一晚吃太鹹體重就會看起來至少多了5公斤的Selina,對於如何解水腫很有一套。(圖/翻攝Selina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