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挺孕肚36年…切開驚見「4kg死胎」 醫嚇傻:我還可以跟它握手
沒有子宮也能懷孕?一名印度男子巴加特(Sanju Bhagat)從小就擁有大肚腩,且隨著年紀增長肚子也越來越大,身形宛如即將臨盆的孕婦,直到有天他突然身體不適,緊急就醫後竟在腹部取出重達4公斤的「死胎」。綜合外媒報導,巴加特異常鼓起的大肚自小就陪著他成長,為此還被村裡人取綽號「懷孕的男人」,儘管挺著大肚行動十分不便,但巴加特仍每天到農場辛勤工作,直到36歲那年他因呼吸困難被送往醫院。醫師起初以為,巴加特的腹腔有顆巨大腫瘤,沒想到剖腹後卻驚見一團肉,且還有手腳、毛髮、部分生殖器等人體構造,這才斷定原來發生在男子身上的離奇事件,是罕見的「雙胞胎消失症候群」(vanishing twin syndrome),也就是指懷孕時其中一個胚胎在子宮內萎縮死亡,並被另一個存活胚胎「吸收」,形成「胎中胎」的情況。巴加特的主治醫師透露,執刀時他與現場其他醫護全都嚇傻了,而最令他感到震驚的是,「我可以與肚子裡面的人握手」,甚至可以摸到肉團裡尚未發育完全的好幾塊骨頭。

中秋地雷2/「這種肉」烤下去恐釀心血管猝死 專家教2撇步保健康
中秋節準備烤肉嗎?千萬別踩「食安地雷」!其中最危險No.1就是組合肉,「組合肉含有磷酸鹽添加物,容易藏細菌,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食物中毒,長期食用更會添加心血管猝死風險。」專家提醒,相較於天然肉品,組合肉外觀明顯沒有肉絲的纖維,而且筋肉分離不太自然,無論是廉價或高檔的肉品,都可能是組合肉,建議挑選時要睜大眼睛。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組合肉早在18年前就出現,是以肉類為主原料,經過組合、黏著等方式加工製造的產品,例如以豬肉切片為原料,將所有肉片黏著加工,就屬於組合肉。「因為是拼湊而成,加工過程中會增加細菌接觸的機會,如果烤肉的時候沒有烤到全熟,而組合肉藏有沙門氏菌,就會大幅提高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機會。」為避免消費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吃下組合肉,食藥署規定組合肉應標示「重組」。除此之外,程涵宇也建議仔細觀察肉品的外觀,「100%的原肉,油花天然、每一塊肉都有些不同,而組合肉外觀看來不自然,肉絲纖維不明顯,且筋肉略為分離。」許多人喜歡以生菜包肉食用,專家建議要徹底清潔生菜,降低腸胃炎風險。(圖/報系資料照)除了組合肉,帶骨雞肉、生菜也同樣藏有細菌風險。「以帶骨雞翅或雞腿為例,烤肉時容易烤不熟,可能帶有大腸桿菌、曲狀桿菌,而曲狀桿菌是全世界最常造成細菌性腸胃炎的人類致病菌之一。」程涵宇說,感染曲狀桿菌導致食物中毒後,皆有可能引發手腳麻痺、呼吸困難等格林-巴利症候群,而兒童的風險又較高。另外,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導致的食物中毒,在兒童患者中併發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的比例也很高,甚至會引發腎功能障礙、意識障礙並導致死亡。所以建議帶骨雞肉先燙過再烤藉此降低感染細菌的風險。至於生菜,若不想吃完拉肚子,建議要流水浸泡清洗15分鐘,並用可食用冷開水沖洗後再食用。中秋烤肉時也可試著降低各種紅肉的攝取,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主任林旻樺表示,食用紅肉如牛肉、羊肉、豬肉等,可能會增加患結直腸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建議採取地中海飲食,多攝取全榖雜糧類、橄欖油、和大量的蔬菜,尤其是番茄、洋蔥、大蒜和香草草本植物調味,如薄荷、迷迭香、歐芹。蛋白質選擇順序最優先選擇豆類,其次魚類、雞肉,紅肉則建議少吃。

家庭出遊兒子竟突「臉色發灰不動」 急赴醫診斷出肺炎、敗血症
外國一對夫妻某次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去英國諾福克(Norfolk)家庭旅遊,不料,兒子突然臉色「發灰」,送醫後竟被診斷出罹患危及生命的疾病,讓他們頓時陷入了一場惡夢。據《鏡報》報導,來自英國的瑞秋米爾班克(Rachel Millbank)與丈夫提姆(Tim)有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兒子艾略特(Elliot),他們在第一次家庭旅遊時帶著艾略特出遊,第二天一早卻看見艾略特沒有反應,且臉色發灰,瑞秋立刻帶著兒子前往醫院急救,深怕再拖下去孩子會沒命。根據報導,艾略特被診斷出有嚴重致命的肺炎和敗血症,而且產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種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瑞秋表示,艾略特當時的情況非常糟糕,一發現異狀後就馬上送急診室,不過卻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順利得到治療。當時瑞秋一家要去家庭旅遊,因此在出發前就帶著艾略特先去看醫生檢查身體,確認無恙後就前往諾福克度假,不過隨著艾略特病情惡化,她和丈夫就頓時充滿恐懼。艾略特在2019年3月首次進到醫院就醫,這對家屬來說也是個長期抗戰,瑞秋和丈夫回憶,艾略特剛出生時有出現一些感冒症狀,像是胸悶、咳嗽和鼻塞等。瑞秋表示,他們剛抵達醫院時,艾略特昏昏欲睡,直到凌晨時發現他有呼吸困難以及鬥雞眼的症狀,而且四肢都像胎兒一樣縮在身體裡。「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也非常害怕失去他。很多醫生和護士同時在艾略特身邊來回走動,那真的是一段可怕的時光。」兩周後因為艾略特病情嚴重,陷入昏迷,因此瑞秋把他轉院至劍橋的阿登布魯克醫院。瑞秋心中非常掙扎「我看著他閉上眼睛,不知道他的眼睛是否會永遠不再睜開。」在艾略特被診斷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後,她和提姆就被要求使用含有藥物的洗髮精,以確保身上沒有該病毒,不過他們很疑惑病毒是哪裡來的,因為艾略特當時只有10周大。在轉院後幾天,艾略特有好轉的現象,例如肺炎腫塊縮小,也從昏迷中甦醒,不過同時因為艾略特不再使用嗎啡,因此醫生會更加關注艾略特的情況。據報導,艾略特終於在同年4月出院,現在他已經4歲也已完全康復,雖然胸部少有不少因為開刀造成的疤痕,除了偶爾感冒外,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目前提姆也為了救艾略特的團隊「病童信託基金」募款,並且接受整個9月跑100英里(約160公里)的挑戰,目前為止他已經募款到1700英鎊,更重要的是呼籲大家要提高孩子有生病徵兆的警覺。

菜瓜布肺比癌症致命? 確診急性惡化一年內身亡
你常忽略咳嗽、喘不過氣等肺部症狀嗎?近年國人對於「肺纖維化」這個名詞已不陌生,但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甚至誤當成小感冒而不以為意,導致延誤治療。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首度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於919台灣肺纖維化日前夕9/17(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肺常有意思 健走嘉年華」活動。呼籲國人應建立正確肺部健康觀念,留意「咳、喘、累」三大症狀外,也應定期檢測肺功能。比許多癌症更致命 醫授護肺三招俗稱「菜瓜布肺」的肺纖維化,成因非常多元,較為大眾所熟知的有發病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醫師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不可逆,病友容易因外部因素刺激導致肺功能急速下降,嚴重者走幾步路就覺得氣喘吁吁,甚至感到呼吸困難,由於疾病進展因人而異且變化多端,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五年存活時間比許多癌症還低。」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鄭添財醫師強調,自體免疫疾病病友也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提醒病友對於呼吸道症狀或身體異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為提高大眾對於肺部健康的警覺,健走日當天活動現場醫師更傳授護肺三招,教大家為自己的肺部健康把關!第一招:出現「咳喘累」可能是肺正發出求救訊號肺纖維化常見症狀為「咳、喘、累」,臨床觀察到,民眾往往都要咳到無法入睡,或是打擾到別人時才願意就醫諮詢,一旦確診為肺纖維化,此時肺功能早已嚴重下降,不僅要透過補充氧氣來維持日常活動外,嚴重者還需住院插管治療;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嚴重呼吸道疾病,民眾如出現「濕咳、多痰、易喘」症狀且持續達三周以上,也請儘快到胸腔內科尋求專業診療。▲「肺常有意思 健走嘉年華」齊走畫面第二招:高危險群應落實「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肺纖維化的發展過程是由肺底往肺尖方向移動、周邊往中心方向蔓延,「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王鶴健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企業高階主管,平時就有咳、喘症狀,自認身體還很硬朗仍能負荷這些小問題就不以為意,也沒有「聽診後背下肺葉」的完整檢查觀念,在一次健康檢查時發現CA19-9指數偏高,誤以為是惡性腫瘤,轉診至胸腔內科才發現肺部已嚴重纖維化,並確診特發性肺纖維化,很快地病情發生急性惡化,不到一年即病逝。目前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成因尚不清楚,但50歲以上男性、有吸菸史、肺纖維化家族病史、長期胃食道逆流或是曾暴露於高粉塵環境工作者,都是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的高危險族群。王鶴健醫師指出,當肺部開始有纖維化的跡象,醫師在聽診後背下肺葉時,就可聽到有如魔鬼氈撕開的聲音,若有出現「咳、喘、累」三大症狀且已經持續八週以上,儘快到胸腔內科檢查,當醫師懷疑是特發性肺纖維化者,則會進一步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以判斷是否確診與疾病侵犯的範圍。第三招:自體免疫疾病者 應定期肺功能檢查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因免疫系統錯亂而導致敵我不分地攻擊全身器官,侵犯到肺部就可能發生肺纖維化。鄭添財醫師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乾燥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病友,無論是否出現「咳、喘、累」症狀,都建議在醫師的專業評估下,每3-6個月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追蹤觀察是否有肺纖維化的狀況。鄭添財醫師也感嘆地提起過去曾有一名硬皮症病友,在類固醇等傳統藥物治療下,硬皮症狀得到控制,但肺部纖維化卻持續進展,肺功能如自由落體般的快速下降,隨著身體衰退、病情惡化,還來不及得到有效治療即抱憾離世。雖然肺纖維化無法根治,對肺功能的傷害亦不可逆,所幸近年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可協助病友改善症狀,恢復生活品質外,更能延緩肺功能下降程度,避免疾病持續惡化,鄭添財醫師強調,病友也要配合醫囑,若有症狀都要即時向醫師反應,切勿自我診斷,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3掌打死2歲女兒 吸毒男與妻「鍋燒焚屍」藏廚房…法官也氣炸判決曝
新加坡2014年發生駭人「鐵鍋燒屍」命案,2歲女童烏美莎遭吸毒父親掌摑致死後,屍體被雙親放入鐵鍋火燒,再連同鍋子藏在廚房灶爐下,直到2019年才被發現。法官則在今(19日)判女童父親21年6個月徒刑、鞭刑18下;母親謀殺罪無罪。據《中國報》、《聯合早報》報導,女童當天因弄濕尿布遭到母親責罵與打巴掌,未料剛吸食冰毒的父親也加入並用力掌摑3下,導致女童在出現呼吸困難、嘔吐、翻白眼和腦震盪引起的抽搐後死亡。但女童雙親不僅沒通報急救單位或報警,反而一起把孩子遺體放進鍋子縱火焚燒,企圖毀屍滅跡。夫妻倆把裝有女兒遺骸的鍋子放進紙箱、用保鮮膜包裹,再藏進廚房爐灶下方,令人意外的是,屍體直到5年後,才由看見長滿蟑螂卵、「不聽姊姊勸告」想丟掉紙箱的女童舅舅打開,發現已經極度腐爛、連舅舅都認不出是姪女的女童遺體。在此之前雖有教育局人員因女童沒上學來查訪,可惜被父母以送到馬來西亞給外婆照顧蒙混過去。女童父母在法庭雖辯稱有急救,但仍被指控包含謀殺、虐童在內合計27項指控,法官也怒斥兩人當時如果叫救護車,女童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兩人卻因為怕被發現吸毒做出令人髮指行為,判父親有期徒刑21年6個月、鞭打18下;母親謀殺罪無罪,但仍需面對其他12項指控。法官也柔情表示,這次公開女童名字是希望「大家記得她」。

10分鐘前才和母親通電話! 男子跑步機健身突「倒地不起」猝逝
印度日前有名男子在跑步機上跑步時,疑似心臟病發作而倒地不起,不幸的是在被送往醫院時,就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得年21歲。據悉,在意外發生前10分鐘,他才和母親通了電話,未料,僅僅10分鐘後,就從此天人永隔。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加濟阿巴德市的1家健身房日前發布了1段影片,影片中可看到有名身穿藍色上衣的男子,正在跑步機上跑步,未料他卻突然昏倒一動也不動,幾秒鐘後,在旁的2名男子趕緊衝過去查看男子的狀況。不幸的是,在被緊急送往醫院時,他就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據悉,在意外發生前10分鐘,他才和母親通了電話,然後又回到健身房,未料,僅僅10分鐘後,就從此天人永隔。醫生事後表示,男子似乎患有心臟衰竭。而該事件在社交媒體上曝光後,也引發了人們對鍛煉過程中的安全措施重要性的討論。心臟衰竭又稱為鬱血性心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常見症狀有容易疲倦、呼吸困難、夜頻尿、胸痛、心搏過速等,心衰竭患者必定要好好吃飯、好好吃藥,飲食方面要均衡飲食、少鹽、少油、少糖,患者也要搭配適度的運動,且定時量測體重和血壓,才可避免心臟衰竭症狀惡化。

脖子出現不明腫塊 醫授5大檢查步驟判別是否為癌症
摸到頸部長腫塊該怎麼辦!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明勗與張燕良表示,頸部腫瘤可分為先天性疾病、發炎性疾病、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四大類。扣除掉甲狀腺疾病,成年人頸部腫塊中有50-80%為惡性,而惡性腫瘤中有80%為轉移性癌症,轉移性癌症中又約80%來自於頭頸部的原發病灶。建議民眾若發現頸部腫瘤時,盡早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檢查步驟1詢問病史正確而詳盡的病史能幫助分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的可能,若病人有以下相關之臨床症狀:流鼻血、耳鳴、聽力減退、複視、頭痛(鼻咽癌);口腔久治不癒之潰瘍或口腔腫塊(口腔癌);聲音沙啞、呼吸困難、吞嚥困難或吞嚥疼痛(咽喉癌),需懷疑頸部腫瘤可能是惡性的;另外,若病患有長期抽菸、過量喝酒以及嚼食檳榔的習慣,也都與惡性疾病可能有相關。 另外,頸部腫瘤發生時間的長短也和疾病種類有相關:發炎性疾病平均約數天,腫瘤性疾病平均約數月,先天性疾病則平均約數年。考量病患年齡,20歲以下病患的頸部腫塊多屬先天性疾病或發炎性疾病;40歲以上病患則需要注意轉移性癌症的發生;而20至40歲之年輕女性則較常發生的是結核性淋巴結炎。檢查步驟2理學檢查發炎性疾病在局部症狀的表現通常會有紅腫熱痛;良性腫瘤多為單獨性的病灶、表面平滑,與周圍的組織可明顯分界,觸診為可活動性的;惡性腫瘤則較常見為多發性,與周圍組織的分界線不明顯,觸診時病灶為固定不動的。 腫瘤於頸部所在的位置也有助於臨床的鑑別診斷,尤其是不同區域的頸部轉移性淋巴結,通常會是來自於特定性的頭頸部原發部位,例如:位在鎖骨上三角區之腫瘤,除了可能原發來源是頭頸癌外,還須詳查消化道及腹中臟器及肺部,以尋找可能之原發部位。檢查步驟3內視鏡檢查由於頸部的腫瘤有可能是頭頸部轉移癌,所以對位在頭頸部的器官,如鼻腔、鼻咽、口腔、口咽、喉部及下咽部需同時進行檢查,醫師會使用反射鏡或軟式纖維鏡、硬式內視鏡等來檢查這些部位的黏膜是否有異樣,必要時還可同時進行切片檢查。檢查步驟4血液檢查血液常規檢查中的白血球對鑑別診斷有所幫助。另外,由於鼻咽癌是國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與EB病毒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抽血檢驗EB病毒的血清學檢查(EBV VCA IgA, EA IgA),也是相當重要的。檢查步驟5影像學檢查對於頸部腫塊,頸部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可幫忙做有效的鑑別診斷,甚至可經由超音波下導引穿刺抽吸進行細胞學的檢驗。而對於病史及理學檢查顯示出頸部腫 瘤可能是頭頸部轉移癌,但卻無法找到原發病灶者,可經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來幫忙尋找可能之原發病灶。 經過上述的詳問病史、理學檢查、內視鏡檢查、血液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得到不同的診斷結果將會有相應的治療方式。發炎性之頸部腫塊:以藥物治療為主。良性之頸部腫塊:治療方式大多以手術切除。甲狀腺疾病:視結節大小、超音波成像及細胞學診斷,可能給予口服藥物,安排射頻消融術或甲狀腺切除手術。惡性腫瘤:依其原發部位及分期給予相對應之治療,大多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特別的是,若沒有發現原發病灶,但是EB病毒血清學檢驗異常,則建議於鼻咽部施行切片診斷以先排除鼻咽癌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因為鼻咽癌對放射線治療相當敏感,所以鼻咽癌頸部轉移的腫塊是不需接受手術治療的。 醫師表示,頸部腫瘤的診斷很多樣化,須依上述按部就班的病史及檢查來幫忙確立診斷。因其是頭頸部惡性腫瘤常見的徵候,所以一旦有不明的頸部腫瘤的發生,建議及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就診。會根據腫瘤的部位和病患的症狀進行詳細的檢查,若為惡性疾病才能達成早期發現,及早做最適當的治療,也減少日後治療上的困難,達到提高治癒率的成效。 原文出處:我有頸部腫塊該怎麼辦?

不是過敏!這種罕病會水腫卻不癢 30歲男歷經10年追蹤才確診
30歲的小李(化名)多年來出現反覆性水腫,初期水腫症狀為不明原因地在單側肢體出現,每次發作持續3~5天便會自行痊癒,由於水腫處僅有輕微疼痛,患者一度未予以重視。然而,隨著發作頻率逐漸增加,每2個月就發病一次,讓他決定就醫,經多次檢查後仍未能找出真正病因,直到有次水腫發生在喉嚨,險些壓住氣管,才經由急診室轉診至風濕免疫科進一步檢查。經過醫師長達十年追蹤和治療,加上醫療檢測工具的進步,最終在近期的抽血報告中發現患者血清中的補體C4數值低下,同時C1抑制酶(C1-esterase inhibitor,C1-INH)數值也低下,確定小李罹患第一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收治小李的基隆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吳詹永嬌醫師表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一種極為罕見且致命的疾病。根據估計,全台約有300人受到HAE困擾,但僅有36名患者被正式記錄在罕見疾病通報系統中,由此可見大多數的患者仍然未被及時診斷。由於HAE臨床症狀為局部水腫及疼痛,民眾很容易與過敏症狀混淆,其實二者之間最大的差異點,就是HAE並不會癢,且不會出現突出皮膚的疹子。吳詹永嬌醫師表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發作具有不確定性及反覆性,因此若是發生在臉部的水腫,可能發生眼睛腫到張不開,或是嘴唇腫脹看起來像香腸嘴,甚至造成嘴巴無法閉合等情形。此外若是水腫發生在腸胃道時,反覆的腫脹也會造成患者猶如生產般的腹痛、腹水甚至無法進食,且常被誤診為腹部急症,因而接受不必要的腹腔手術;有些患者甚至因為水腫發生在咽喉以及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緊急時還需插管或進行氣切手術,倘若沒有及時救治將有窒息的致命危機,千萬不得輕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陳遊醫師指出,目前最常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第一型,約佔病患的85%。該型HAE是由於C1抑制酶(C1-INH)不足引起的;第二型HAE則佔病患的15%,其原因是C1抑制酶功能異常,兩型皆是SERPING1 這基因上面的變異所致;而極少數小於1%的患者則與其他的基因有關。當C1抑制酶不足時,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使體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水腫和發炎反應,但目前對於HAE的發病原因仍無法明確判斷,有時可能是自發性的腫脹,也有患者是因為緊張、面對高度壓力的生活事件,或是牙科手術、外科手術等刺激而誘發發作。陳遊醫師說,臨床上常見的診斷方式,除了透過反覆性的腹痛,肢體腫脹,喉頭水腫等臨床症狀,及了解是否有家族病史外,也能透過抽血檢測C3與C4的含量來做初步判斷,另外部分醫學中心也能檢驗體內C1抑制酶的含量,以及進行基因定序等變異點位確認,更精準確認患者病症,以接受正確的治療和穩定控制,避免發作時導致嚴重後果及影響生活品質。由於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發病時,常被患者及醫護人員誤認是過敏,進而延誤治療或是使用不適切的治療方式;因此醫師們共同呼籲,倘若民眾發現自己有家族病史,或出現反覆性的水腫、腹痛、且具有喉頭水腫病史等狀況,都應該盡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症狀,透過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患者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減輕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

火辣美魔女自曝被metoo 她遭乾哥一晚侵犯多次:下體痛到走路發抖
美魔女胡文英擁有火辣身材,完全看不出已是年過半百的媽媽,性格活潑開朗的她,日前在節目上分享過去被MeToo的悲慘往事,她13日也在臉書發文,自爆在16歲時被乾哥侵犯,「為了保命只能一次次的被me too,一個晚上多次的侵犯下,下體異常疼痛,連走路都會抖」,胡文英表示會將此事說出口,是希望廣大女性朋友能有所警惕,「越是身邊的人越要提防,絕對不要掉以輕心」。胡文英今日透露曾被乾哥侵犯。(圖/翻攝自胡文英臉書、IG)這位57歲的「凍齡美魔女」是女星鄭靚歆的媽媽,年輕時曾參加選美比賽,一度打算進入演藝圈,後因步入家庭放棄,看似人生一帆風順的她,其實年輕時也曾被熟人伸出魔爪,也就是當時的乾哥MeToo,導致她內心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胡文英自揭被侵犯的過往。(圖/翻攝自胡文英臉書、IG)胡文英在社群分享「是的!沒錯~我在16歲被男朋友的朋友,也就是我乾哥Me too,一直難以啟齒」,她表示男友和乾哥是死黨,因此她和兩人時常一塊出門,有一次乾哥騙她男友受傷了,表示要騎車載她到男友家,沒想到卻被侵犯,「到了房間我乾哥把門鎖上,我嚇到問他你怎麼可以騙我,他說我喜歡你很久了,強行對我侵入,我不斷爭扎、聲嘶力竭的大叫,他要我別叫,我依然拼命叫救命啊!他就一手掐我脖子,一手嗚住我的嘴,我一度呼吸困難,感覺瀕臨死亡⋯⋯幾乎要斷氣」。胡文英當下為了求人生安全,只好忍受被對方侵犯,「掙扎無用,為了保命只能一次次的被me too一個晚上多次的侵犯下,下體異常疼痛,連走路都會抖」,胡文英透露多年來她反覆做著噩夢,甚至一度連看到男生都會害怕,之前MeToo風波延燒時,胡文英說自己還難以啟齒不敢公開,直到接到節目通告邀請,才決定將塵封多年的往事說出口,胡文英勇敢說出過往,是因為她是遭熟人傷害,她希望提醒所有女生們,「越是身邊的人越要提防,絕對不要掉以輕心,被侵犯一定要勇敢站出來,讓色狼被社會公審,無所遁形」。◎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胡文英自揭被侵犯的過往。(圖/翻攝自胡文英臉書)

路過墓地驚見小手伸出 夫妻一挖發現男嬰身上連著臍帶遭活埋
印度一對夫妻在下班回家時在路邊聽見有嬰兒的哭聲,靠近一看發現是一名被活埋的男嬰,他們把男嬰救出來後發現身上竟還連著臍帶。男嬰在警方查出為何被活埋之前,將暫時由兒童福利委員會照顧。據英國《每日星報》報導,一名印度的男子拉傑什庫馬爾(Rajesh Kumar)在下班回家經過普蘭達爾村的墓地時聽到疑似是嬰兒的哭聲,他上前一看發現竟然有一隻小手從泥土中伸出來,他趕緊叫了妻子,結果發現是一個被活埋的小男嬰。夫妻倆立即把男嬰從土堆中救出,發現男嬰的身上竟還連接著臍帶,所以小心地把他身上的泥土撥除。警方在獲報後也隨即趕到現場,並把這名男嬰送往附近的醫院。據報導,男嬰被獲救時一度被醫生判定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不過幸運的是,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已恢復健康。警方目前正在尋找男嬰的父母,在調查到男嬰被活埋的原因之前,將由當地的兒童福利委員暫為照顧。

癌末可以搭飛機嗎?男子登機遭拒 機場崩潰下跪哀求「證明都開了」
日前,中國四川成都國際機場發生一起航空公司拒載事件,事件影片在網上流傳,片中能見男子透過電話打給工作人員,激動表示自己家人癌症晚期,先前早已打給航空公司詢問能否乘機,得到肯定的回覆,不料現在要登機時卻發現上不去,苦苦哀求並討要說法。 根據成都航空有限公司《旅客、行李國內運輸總條件》規定,癌症晚期無法登機。(圖/翻攝自香港01)9月12日上午,中國四川成都國際機場EU2205次航班的登機口,一名著白色短袖的男子帶著一位坐在輪椅上、頭戴黑色鴨舌帽的老人與一位老太太,在準備辦理登機時遭航空公司拒絕,男子情緒激動,打給航空公司詢問,表示老人癌症晚期,之前問過登機事宜,「我自己確認過了,醫院證明也開了」,男子崩潰問,「我說了有癌症四個月,之前你說沒有心臟病,沒有呼吸道疾病,沒有外翻性傷口,都可以(登機)」。家屬跪地苦苦哀求,但12日晚間成都航空客服回應,「航司明確規定,癌症晚期患者不予承運,如果是早期或者中期癌症患者,沒有限制旅客乘機」,官網上也表示成都航空有權出自安全原因或合理判斷,拒絕運輸癌症晚期患者,引發大眾討論。癌症患者可以搭飛機嗎?據神經外科醫生表示,患者若是體質較好,是可以搭乘飛機的,但若已到中、晚期,已經出現貧血、消瘦狀況,則不宜乘機。醫師表示這個階段的患者因體質關係,多有顱內壓增高的情況,坐飛機可能會有呼吸困難、頭痛、頭暈的情況。航空業內人士也提醒,出行前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撥打航空公司客服,或是查閱官網諮詢。

划船意外弄傷左腿卻致「敗血症」 她無奈截肢才能活命
每年的9月13日被定為「世界敗血症日(World Sepsis Day)」,而敗血症指的是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嚴重發炎反應,可能導致某部位需要截肢、器官衰竭,更會引起休克而奪命,其死亡人數更超越了癌症。日前,一名英國女子就分享到,原先自己只是在度假時划船意外弄傷腿,卻在不到1個月就嚴重感染,演變成需要截肢才能挽救性命的狀況。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42歲的維姬(Vicki Paris)提到,她於2018年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度假,在海裡划槳時,左腳卻不小心被尖銳物絆住,並出現了紅腫和輕微感染狀況,並在治療後用石膏固定住。後來,在維姬定期去醫院檢查傷口的第4周時,當醫生將石膏取下,卻發現她左腿的一部分也跟著脫落了。維姬表示,由於敗血症的關係,若不及時將其切除,就可能只剩幾周能夠存活,因此她的左腿從膝蓋以下被截了肢。更糟糕的是,維姬的血糖因此失去控制,精神狀況也相當不佳,並得服用強效止痛藥來解決由於穿戴義肢而產生的刺痛感,更糟的是,每到深夜,維姬還會莫名感受到幻痛。還好在2020年,維姬找到了合適的醫用大麻,成功結束了大腦帶給她的恐怖幻覺。對此,全球敗血症聯盟(Global Sepsis Alliance)副主席羅恩(Ron Daniels)博士提醒,若出現了以下6種症狀的任何1種,包括言語不清或混亂、肌肉關節極度疼痛、1天沒有排尿、嚴重呼吸困難、感覺自己快死了、皮膚變色或過度蒼白,都應該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新冠、流感、肺鏈」3大疫苗開打時辰一次看! 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最快9月底開打
流感疫情連3周持續升溫,疾管署於12日指出,預計未來4周流感會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疾管署12日除了公布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2日起開放接種,也宣布新冠肺炎的次世代疫苗最快於9月底開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將分成3階段開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2日起開放接種流感疫情連3周持續升溫,且目前A型H1N1及H3N2於社區共同流行。預計未來4周流感會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曾淑慧則表示,希望10月2日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疫情能出現下降。新冠肺炎的次世代疫苗最快於9月底開打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於12日表示,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莫德納公司就新冠肺炎XBB.1.5變異株開發的次世代疫苗,預計13日開會討論其緊急授權,後續疫苗進口後,有望在9月最後1週開打。今年預計採購600萬劑XBB疫苗,第1批預計採購200萬劑,會先由65歲以上民眾先開打,後續將依據接種情況開放更多年齡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將分成3階段開放接種目前有2個種類,包括「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多醣體疫苗(PPV23)」及「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今年也是首度加碼提供有效保護時間較久的PCV13疫苗,並將接種年齡擴大為65歲以上民眾,分3階段實施。第1階段自10月2日起開打,會提供給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且間隔至少1年者,提供的疫苗為PPV23;第2階段自11月27開打,會提供給從未接種過PCV13或PCV15及PPV23者;第3階段則會從12月25日開打,會提供給曾接種過PPV23,且間隔至少1年者,第2、第3階段均提供PCV13疫苗。疾管署也呼籲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盡速就醫,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

越南150人公寓深夜惡火「傷亡慘重至少11死50傷」 男童被扔下樓逃生
越南首都河內昨(12日)深夜一棟公寓發生火災,火勢大約1小時就控制,但現場相當複雜,搜救行動一直持續到早上,有住戶在窗邊等待救援、有人直接跳樓逃生,還有一名男童被從高處扔下,目前已知至少有11人死亡、50多人受傷,預計人數會再增加。事情發生在深夜11點50分,巷弄內一棟150人的公寓發生火警,總共有9層樓,分成40~50套出租,主要是家庭和學生,每層面基35~56平方公尺。警消獲報後約10分鐘趕到現場,大約凌晨2點將火勢控制住,但搜救行動一直持續到早上。火勢很快就被撲滅,但救災行動一直持續到早上。(圖/達志/美聯社)有住戶透露,他聞到煙味立刻叫醒妻子和2個小孩逃生,打開門發現濃煙竄上來,只好用繩子從窗戶爬下,「如果再晚個5分鐘,我們可能會窒息身亡」。另外,還有目擊者看到,一名男童被高處扔下,最後被其他人用床墊接住。當局連夜救出70人,並將54人送急診。一名消防警察坦言,他無法清楚知道火災發生時的現場情況,以及屋內的人數,不過醫院證實,至少有11人死亡,其中包括孩童,有人因為從高處墜落受傷,還有人因為吸入濃煙出現呼吸困難,傷患都在治療中,而起火原因也在調查中。

老翁吃肉串誤吞竹籤「整根貫穿」 醫曝大出血風險:窒息喪命
吃東西一定要專心,並且細嚼慢嚥,以免食物卡住。日前有一名60歲男子吃肉串太快,不小心把竹籤吞下去,整根插進喉嚨,一整個貫穿後咽壁及下咽部,如果再深一點,恐怕會造成大出血,嚴重還可能致命,情況十分危急。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在臉書專頁發文透露,從業多年處理過各種喉部異物,遇過半夜誤吞假牙,各種魚刺、骨頭、蝦頭等,近期有一名60歲老翁就診,因為吃肉串吃太快,不小心把竹籤吞下去,結果竹籤貫穿後咽壁及下咽部,讓他大吃驚。張弘醫師提醒,後咽壁兩側為頸動、靜脈,若刺進去太深,會有大出血的風險,移除過程也要很小心,因此一旦大出血,可能會阻塞呼吸道而導致窒息。好在,後續安排老翁至手術室,在全身麻醉下使用特殊器具移除,避免大出血及阻塞呼吸道的風險。張弘醫師說明,研究統計喉部異物,預後不好的危險因子有3個,分別是異物大小超過3公分、異物卡太久以及骨頭形式的異物,若卡在食道,建議24小時內移除,以避免潰瘍,甚至穿孔而有生命危險。假如誤吞異物,覺得呼吸困難的話,可以用力咳嗽以排除異物;若覺得喉部異物感、疼痛,千萬別嘗試民俗療法,包括吞飯、喝醋等,以免異物卡在食道或傷口擴大、感染,最好的辦法是前往配備鼻咽喉內視鏡的耳鼻喉科診所或醫院檢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