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副院長洪士奇經過5次參選失利,今年第6度披上戰袍,無黨籍參選松山、信義選區議員,中正萬華區議員徐立信更跨區相挺,2人的聯合競選總部今日成立,洪士奇也再次宣揚自己為民服務的決心,更期盼以自己的醫學專業監督市政,並提升醫療健康的品質。據了解,洪士奇曾任前新竹市衛生局長,目前在聯醫忠孝院區服務,並曾於SARS時期自願進入和平醫院擔任副指揮官 ,被外界譽為「救難醫生」,而洪父逝世前交代他要用所學反饋社會,他為圓父親遺願開始從政之路,今年已是第6次披上戰袍參選議員,其競選總部更於今日成立。「很多人笑我笨,這20年來5次選舉幾乎散盡家財,仍然未能如願。」洪士奇表示,他專業在醫療上,過去因「不會選舉」,往往都以幾百票的差距而落敗,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這2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他的手機幾乎沒有停過,他也聽到了民眾的無助和患者的恐慌,這才希望讓自己的醫療專業進入議會,用嚴格標準交都市正和醫療品質。洪士奇提到,他不只是醫生,也畢業於警察大學消防系,更擁有建築學碩士,進入議會後醫定會是三合一全項議員,並以民為本、用心服務,成為民眾的最佳發言人。徐立信也表示,他身為律師,台北市民需要他的法律專業,也需要洪醫師的醫療專業,他過去常就醫療和市民健康問題請洪士奇幫忙,洪也是十分熱心協助,跨區支持是因為台北市需要一個醫師議員,希望能一起發揮專業,共同守護全體市民。
台北市1名蔡姓女子(43歲),為了治療脊椎壓迫神經的問題,找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下稱:和平醫院)的蘇姓骨科醫生開刀治療,豈料,蔡女即使已過了開刀的復原期仍會半夜痛醒,而蔡女到別間醫院檢查後發現,原本應該打在脊椎旁的固定器,卻被打入蔡女脊椎的神經中,如今她得靠著大量的止痛藥、安眠藥才能度日,甚至無法正常行走。本月2日下午3時許,身形消瘦的蔡女因為長期服用止痛藥物、類固醇讓她白髮蒼蒼,拖著一跛一跛的腳步行走,讓她的身影更顯滄桑,講起開刀之後承受的無盡折磨,蔡女語氣中充滿無奈。「只能說當初選錯了醫生,開刀後的那段時間,那種痛真的是生不如死。」蔡女回想,去年6月間在家中摔倒後,腰間時常傳來痠痛感,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活,但她仍希望找出病因並治療改善,豈料這個決定卻讓她下半生幾乎毀掉。本刊調查,蔡女在網路上搜尋關於椎間盤手術的資訊,並參考網友留言,最後鎖定了和平醫院的蘇姓骨科名醫,經過X光等詳細的檢查後,蘇醫師查出她第四、第五節脊椎壓迫到神經,必須開刀在脊椎加裝固定支撐器,將脊椎撐開,不讓骨頭壓到神經。蔡女術後因為疼痛難耐,到別間醫院檢查,這才發現蘇醫師將固定器釘入她的神經中。(圖/讀者提供)「麻醉藥一退,我全身都在痛,就算全身不動,避免拉扯到傷口,但還是超級痛,那個痛是會讓你很想死。」蔡女表示,經過大型手術後,蔡女好不容易熬過手術恢復期,腰間仍存在劇痛,蔡女向醫師反映後,蘇醫師仍稱那是正常的。「我那陣子可能有半年吧,每天都要吃很多的止痛藥,還有打嗎啡才能睡覺、走路。」蔡女說,手術後,因為腰椎持續疼痛,她又到雙和醫院、苗栗大千醫院做檢查,這才發現蘇醫師開錯刀、脊椎固定器裝錯位置的驚人真相。現在雖然再次開刀將固定器重新調整,已經受損的神經卻已經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嚴重影響蔡女生活起居。她目前除了向和平醫院投訴外,也不排除對該名醫師提告。對此,和平婦幼院區陳重榮副院長表示,該名病人蔡女因長期下背痛併下肢神經痛,於110年9月12日至9月24日至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接受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施行減壓及脊椎後固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疼痛指數下降,術後建議使用背架保護至少3個月以上,及避免激烈運動造成恢復不良或鋼釘移位。針對醫療疏失部分,院方還在調查當中,未來會持續和相關科別以及主治的蘇姓醫師釐清。其他醫院骨科醫師表示,蘇醫師將固定器釘在神經上,已經造成蔡女神經不可逆的傷害。(圖/讀者提供)
蔡姓女子(43歲)因為在家中摔倒引起腰間痠痛,經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下稱:和平醫院)蘇姓名醫檢查後,查出她第四、第五節脊椎壓迫到神經,必須加裝固定支撐器,然而蘇醫師卻將固定器誤打在蔡女的神經上,產生不可逆的損傷,蔡女終身只能仰靠大量止痛藥、類固醇及行走輔具維生,就有醫生直言,除非有奇蹟她才有可能好起來。「開完刀之後反而更痛,我只能自費一直去醫院打止痛藥,你看我現在頭髮都白了,還一直掉頭髮。」蔡女說,在和平醫院開刀後腰間反而更痛,讓她只好到別間醫院做檢查,因此發現自己被開錯刀的驚人真相。本刊調查,蔡女接連到新北市雙和醫院、苗栗大千醫院做檢查,最後才被其他醫生發現,裝在她體內的脊椎固定器根本就裝錯了位置,原本應該要將脊椎撐開的固定器竟被直接打入蔡女脊椎中脆弱的神經。蔡女每天都得吃下多種止痛藥,否則就無法安然入睡。(圖/讀者提供)「那個醫生直接說這個根本是裝錯,我原本想說再調整位置就好,但才知道因為固定器已經造成神經受損,以後我只能這樣過日子了。」蔡女說。據了解,之後蔡女再度開刀將固定器調整,雖然大大改善了腰間的劇痛,但還是時不時腰間就會出現痠痛,雙腳時常無力,無法正常的行走,因此外出時都必須配戴護腰。「醫生說除非有奇蹟我才能好起來,因為神經損傷已經不會再長出來了。」蔡女表示,她目前除了向和平醫院投訴外,也不排除對該名醫師提告,同時也希望像她一樣想在脊椎動手術的人,一定要慎選醫生。開刀之後的蔡女除了飽受疼痛折磨外,終身都得吃止痛藥度日,去年剛離婚的她,因行動不便,不但不能在原本的餐飲業工作,還需要固定到醫院做復健,目前已被認定為低收入戶,只能打零工為生。雖然恢復的機率微乎其微,但為了還年幼的3個孩子,蔡女心中還是懷抱希望,也盼和平醫院能給她一個說法,不想讓自己的人生不明不白被毀掉。對此,和平婦幼院區陳重榮副院長表示,該名病人蔡女因長期下背痛併下肢神經痛,於110年9月12日至9月24日至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接受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施行減壓及脊椎後固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疼痛指數下降,術後建議使用背架保護至少3個月以上,及避免激烈運動造成恢復不良或鋼釘移位。針對醫療疏失部分,院方還在調查當中,未來會持續和相關科別以及主治的蘇姓醫師釐清。孩子是蔡女活下去的動力,她只盼有一天還能和往昔一樣帶著孩子出去玩。(圖/翻攝畫面)
快篩陽視同確診政策將上路,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23日透露,預計26日推出,北市將先在5大院區試行65歲以上綠色通道,這幾天會先演練協助急門診轉型,以看診、用藥為主要目標,不是採檢。黃珊珊今指出,北市因應中央接下來快篩陽視同確診可以用藥,在5大院區試行綠色通道,65歲以上有專門通道,預計周四上路,這幾天會先演練,協助急門診轉型,以看診、用藥為主要目標。她表示,由於使用抗病毒藥物要問診、查詢藥物交互作用,市長柯文哲要求精進看怎麼更快,聯合醫院在網站預約時會先讓民眾填報有吃哪些藥、哪些疾病,可加速開藥過程,先院內演練再與其他各大醫院配合。此外,黃珊珊提到,北市到今天為止,中央要求開設與市府協商各大醫院25至30%,約2500多床目前還有800床,和平醫院開到200多床,的確有同仁確診,人力有些緊繃,才會召集專責防疫天使到市府一起防疫,聯醫人力沒有問題,其他醫院有缺人力也會協調補齊,會在兼顧醫院正常量能和防疫量能情況下協助醫院配置,北市醫療量能沒問題。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日前受訪指稱,雙北市府叫不動地區醫院和大型教學醫院,並指在地政府平常要和在地醫療體系「培養感情」,慘遭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柯文哲雙雙駁斥;對此,民眾黨台北市中正萬華區議員參選人吳怡萱今(17)日表示,第一線的基層公務同仁、防疫人員時時堅守崗位的努力,絕不是「搏感情」才換來的,希望這種輕視醫護神聖的論調,可以到此為止。吳怡萱表示,王必勝的說法實在讓人瞠目結舌、難以相信,從木柵機廠到即將上路的的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就是台北市府與萬芳、北榮等醫院的合作成果。此外,她認為,防疫是神聖的職責,兩間醫院在國家有難的時候,義不容辭承擔起責任,對於醫療人員的付出,只有感謝再感謝,怎麼會用上對下的「叫得動」這種命令字眼?吳怡萱說,「這不是我們認識的王必勝,去年坐鎮前線環南市場盯篩檢,主張同島一命,呼籲全民在抗疫上不要本位主義的指揮官,才是我們認識的、令人信賴的王必勝,實在不認為他會出此言論」。她呼籲,王必勝輕視醫護神聖的論調,可以到此為止!此外,媒體人黃光芹則舉例,19年前,和平醫院封院,北台灣幾大醫學中心袖手旁觀,不願意伸出援手,收治Sars病患,甚至有私立醫院在門口張貼告示「本院没有Sars病人!」最後是時任總統陳水扁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叫動國軍松山醫院。黃光芹認為,19年過去,同樣是民進黨執政,比較扁政府與蔡政府作為,就這件事而論,不得不說,的確每況愈下。她說,不管王必勝事後如何解釋,都令人覺得遺憾;尤其王改口說「並未指明誰叫不動大醫院?」這不只是推責任,如果連誰應當有所作為,都不知道的話,更不會有解答。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確診數節節上升,為提升醫療量能應付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3日)宣布,將台北市和平醫院轉為「防疫醫院」,還要招募50位「專責病房防疫天使」,並將院內專責病床上升到200床。柯文哲喊話「徵求勇士」,招募具護士或護理師證照,且打滿3劑或曾確診的人,加入防疫第一線。隨著疫情升溫,醫院量能越來越緊崩,柯文哲13日在台北市防疫記者會中表示,和平醫院將全院轉為「防疫醫院」,專責病房必須上升到200床,也因為必須進行病患分流、分艙等工作,人力需求本就較一般醫院高,再加上和平醫院也有醫護確診,因此必須招募「即戰力」。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將招募50名「專責病房防疫天使」。(圖/台北市政府提供)柯文哲在會中宣布將招募50名「專責病房防疫天使」,喊話「國家現在需要你們,投入最危險的第一線」,條件為具護士、護理師證照,打滿3劑疫苗或曾確診,以及不怕辛苦的人,柯文哲稱,屆時和平醫院會收治大量確診者,因此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照護。此外,因應針對居隔民眾關懷、關懷中心接線作業需求大增,柯文哲也宣布,台北市12區公所關懷週中心都有招募人力,每週上限工時40小時,每小時230元,換算月薪可達36800元,應徵方式可上台北市就業服務處「台北就業大補帖網站」查詢。柯文哲宣布北市各區公所有人力需求。(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防疫記者會直播)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監委王幼玲調查發現,北市東園國小2年級學生遭班導師以其家長在醫院工作為由,調整座位至教室後方,調整後也未於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且被傳到LINE家長會群組,東園國小事後還涉洩漏個資等相關爭議,監察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今通過糾正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屬的東園國小。監委王幼玲指出,兒童權利公約(CRC)第2條第2項揭示,禁止兒童因其父母的身分而遭受到一切形式歧視,且政府機關為兼顧防疫且避免歧視,應依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之規定,及2020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健康環境實現兒童權利報告,主動蒐集兒少及利害關係人意見,確認防疫措施從擬定到公布實施能有效蒐集兒少意見,反映兒少需求,確保資訊公開透明,落實兒少家庭權、表意權與最佳利益。調查報告指出,110年5月間COVID-19疫情嚴峻,東園國小2年級學生,告知導師母親在和平醫院工作,醫院有確診病例,導師轉知來巡堂的校長,校長探詢學生又用Line詢問家長會前副會長,然後導師和前家長會副會長一起到保健中心,由校護聯繫1922專線詢問學生家長在醫療單位,及在萬華茶室工作者,他們孩子的防疫事宜。調查報告表示,隨後該班導師就以防疫為理由,調整學生座位至教室後方,調整後也未於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且據班導師證稱及資料證明,學生被調整座位一事,被傳到LINE家長會群組,家長事後始知,明顯侵犯隱私,且有差別的待遇疑慮;本案被媒體揭露後,蔡姓班導師向監察院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均表示是防疫考量將學生調整座位,對校方則說明是「班級經營」。調查報告提及,然東園國小為弭平事件,澄清稿不但未說明清楚,卻提到孩子的特徵,涉洩漏個資等相關爭議,更使學生家長無法接受,衍生更多紛擾。王幼玲監察委員指出,東園國小確實針對家長職業來設定學生防疫措施,且未考量個資保護,處置不當,核有缺失。調查報告中強調,經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介入調查結果明確指出該生係因防疫考量遭換位置,校方應該加強溝通技巧,適時瞭解學生家長反映的意見,發揮溝通、協調、處理的功能,而非讓問題更形複雜,本案也凸顯東園國小、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對禁止兒童遭受歧視之規定知能不足,並請北市府教育局輔導協助東園國小積極檢討改進,並建立良好溝通管道及信任關係,共同合作促進教育發展及專業成長。
正值台北市議員初選選戰,北市大安文山區議員擬參選人「口譯哥」趙怡翔今卻在臉書指出,自己快篩陽性,已前往醫院PCR篩檢,結果暫時還沒出來,而他有症狀,包括喉嚨及肌肉酸痛等。趙怡翔說,這幾天養成每日進行快篩的習慣,而今早上看到熟悉的一條線被兩條線取代,代表「 我也可能確診了」。為了謹慎處理,我通報1922後,也已前往和平醫院進行PCR篩檢,結果暫時還沒出來。趙怡翔指出,他確實有一點小症狀,包括喉嚨及肌肉酸痛等,為了維護大家的健康,他已經在隔離中,也請有接觸史的同事皆要完成快篩及3+4隔離。趙怡翔表示,今天就是我們大安文山區黨內初選民調執行日,他應該在外面站路口、掃市場、站在吉普車上,但現在隔離中,只能請北市議員阮昭雄代表一下,畢竟很多人也都覺得長得有點像。趙怡翔說,正值初選時期,身體不適下,內心還是非常緊張,但還是衷心期盼所有支持他的好朋友們可以當他的分身,多跟身邊大安文山的親朋好友宣傳,晚上一起幫忙顧電話,支持趙怡翔。
新冠疫情燒進醫院!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院長黃弘孟傳出因為接觸確診病人被傳染,除院方緊急匡列22人,也因黃宏孟曾於19日前往台北市議會列席報告,讓北市衛生局緊急展開疫調,並要求與會人員、媒體進行自我健康監測。相關消息引起討論,和平院區醫師直接公開院內排班表,指出黃院長一直與前線醫師一起排班採檢,「做事的人,一直都有,望平安」,讓許多網友相當感動。根據《蘋果新聞》,台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代理和平婦幼院區院長黃宏孟日前因接觸確診病人,採檢後也傳陽性確診;對此,該院災難醫學科主任、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鐘太在臉書發出院內排班表,黃宏孟雖然身為院長,卻仍與前線醫師一同排班進行採檢工作。該排班表為2020年4月時的醫師工作班表,郭鐘太則在臉書貼文寫道「2020 04,在疫情還未明朗時,是醫院的院長,都來一起登記排班採檢的,防疫這件是本來一直都是大家的事。當時這件事是我親自排班的,所以我印象深刻」,貼文接著說道「做事的人,一直都有。望平安」。事實上,郭鐘太醫師也曾在臉書貼出同樣的班表,當時他還透露,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和平醫院就建立了急診採檢班,沒想到在他與同仁講完採檢計畫、安排,公布採檢班登記表後,院長、副院長、兒科、皮膚科、病理科等醫師,「都自動來填滿整條採檢線」,郭鐘太直言,此事讓他相當感動,「有些東西很純粹的就事醫療和社會安全網,只是用心的,簡單的,把事做好,把事做對」。該排班表一出後,讓網友相當感動,紛紛留言讚道「團結就是力量,有你們真好」、「好的長官很難得」、「團結一致大家一起來」、「好溫暖」。
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新增281例本土個案,其中台北市為45例。面對連日暴增的個案,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需要重新編排防衛體系,除徵召聯合醫院、醫學中心、區醫院等5%急性床轉為症狀嚴重者的專責病房,與盡速擴充防疫專責旅館至1,300床外,也指出「現在要思考如何與病毒共存」認為繼續用清零戰術,導致隔離人數持續攀升,屆時就會「玩不下去了」。(圖/台北市府提供)柯文哲表示,按目前每日確診數推測,明天會有超過281例的確診個案,而台北市的「確診者感染分布相當平均」,要執行清零相當困難,且台灣不可能永遠不開放邊境,所以「清零不可能成功」甚至「不要期待社區沒有零星感染」。柯文哲坦言:「大家一開始都高來高去,現在就明白講,答案是要思考如何與病毒共存,如果繼續用清零戰術,隔離人數不得了、玩不下去。」其中徵召醫院床位與增加專責旅館床數的新措施上,柯文哲也提到和平醫院、三總會提供比5%更多的病床,他強調新規「沒辦法商量」因為時間來不及,只好行使公權力。另就輕症隔離問題,他表示,染疫輕微甚至無症狀者,未來會規劃入住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柯文哲進一步指出,這幾天疫情爆發,已讓居家隔離人數從原本數10人暴增到3,500人,代表防疫專責旅館已經不夠用了,所以因接觸確診者被居家隔離者,「未來希望不去旅館,改住家裡」,如果有民眾認為自己家裡太小或衛浴共用,他建議同住、沒有居家隔離者找親戚住,如果真沒有辦法,才送居家隔離旅館。(圖/台北市府提供)此外,對於民眾抱怨「預約不到7大院區的公費PCR檢測」,柯文哲表示,中興院區、和平院區、仁愛院區、陽明院區、忠孝院區與萬芳醫院、關渡醫院等7大院區,從明(7日)開始,公費篩檢時段將改為周一至周日上下午時段皆有,也會視疫情隨時調整大佳河濱公園的「車來速」篩檢站時間。
本土疫情升溫,根據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目前國內已有21條Omicron傳播鏈,其中9條為BA.2亞型,近期國際間亦有BA.2逐漸超越BA.1的趨勢,可能成為未來主流。為強化社區監測,全台協助發放公費家用快篩試劑診所或衛生所,已增至540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呼籲,民眾如有症狀務必篩檢。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共有21條Omicron傳播鏈,其中9條為BA.2亞型,包括桃機防疫人員、高雄港群聚、高雄港引水人、桃機航警、宜蘭家庭群聚、台北五分埔店員、和平醫院護理師、高雄化工廠、基隆小吃店,其餘12條為BA.1亞型。依近期國際趨勢可發現BA.2逐漸超過BA.1,可能成為未來主流。而國內BA.2傳播鏈漸增,是否應加強防範?陳時中表示,應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接種疫苗,並強調「有症狀務必篩檢,有狀況就要通報,也要通知有接觸的朋友」,個人或企業都要做好自主應變。由於疫情多點爆發,為加強社區監測,指揮中心持續推動公費家用快篩發放定點診所,由全台272家增加至540家基層診所和衛生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民眾如果自覺有風險且出現呼吸道症狀,請配戴口罩前往定點診所掛號就醫,由醫師評估發訪試劑,返家後自行檢驗並回報快篩結果。指揮中心已將公費家用快篩試劑發放診所及核酸檢驗指定機構資訊公告於疾管署官網,有需要的民眾可上網查詢前往,以降低社區傳染風險。
台灣本土疫情多點爆發!指揮中心今(29日)宣布新增33例本土、63例境外移入,其中本土病例涵蓋基隆、新北、台北、桃園、彰化與台東等地,且新增6件待釐清的感染源病例,總計國內已累計17條不明感染鏈。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本土疫情已出現社區多點爆發的狀況,且「有5案令人擔心」,但陳時中也認為,台灣現階段沒有升級的必要,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有症狀也可自行快篩。陳時中在今日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全台有8人、6例個案出現感染源不明是警訊,且由於這些案例彼此之間沒有地域或職場關係,顯示台灣社區已出現多點爆發情況。其中「台銀館前分行」1名孕婦行員快篩確診、「松山家庭群聚」外籍看護與雇主2人出現症狀採檢確診、「新北永和」1名家管 、「新北淡水」1名50多歲男性出現症狀採檢,還有「基隆安樂區」1名男性因全身倦怠採檢等5案最令人擔憂,原因是這些案例皆為自行採檢確診。羅一鈞指出,全國至今已累計17條不明感染鏈。(圖/本報系資料照)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補充,今日新增的本土確診中,除上述「台銀館前分行」等5起外,還有「彰化夫妻」案總共6件待釐清的不明感染源案例,全台目前已累計17條不明感染鏈,且其中8條為3人以上群聚。而Omicron變異株BA.2也累計9條,包括「機場防疫人員」、「高雄港群聚」、「引水人」、「桃機航警」、「和平醫院護理師」、「高雄化工廠」、「基隆小吃店」、「五分埔女店員」和「宜蘭家庭群聚」等案。面對本土疫情出現雙位數增長和多點爆發,陳時中表示,以全球Omicron的傳播規模來看,「台灣相比算是非常小」,因此暫時沒有升級的必要,且如果用原本的標準套用在Omicron上「會讓民眾嚇到」,在經濟上也不符合實際需要。在警戒不升級的前提下,陳時中呼籲民眾做好「自主應變,對自己社會都好」,如有症狀也可以自行快篩。陳時中表示,民眾可前往540家定點診所,經醫師評估並發放試劑後自行居家檢驗和回報結果,如檢驗為陽性,要儘速至鄰近指定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檢驗。540家定點診所可至衛福部疾管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台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發放公費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社區定點診所地圖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查詢。(圖/疾管署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和平醫院護理師均檢出全新的Omicron變異株序列Ba.2.3,是國內第19條Omicron傳播鏈。另外,桃機清艙員經比對病毒基因序列也已找出感染源,國內累計仍有6條監測中的本土疫情傳播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北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護理師感染的BA.2.3變異株,與過往的其他Omicron變異株定序不同,屬於不同序列,且已知該案有接觸過2位確診個案,還在調查其關聯性。國內第一起BA.2.3變異株感染是五分埔服飾店女店員案21497,但護理師感染的BA.2.3變異株與其序列不同,是至今第7條BA.2傳播鏈。依據美國官方紀錄,目前美國確診病例中有3分之1都是感染BA.2變異病株,BA.2被美國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高關注變異株」,其不容易在快篩時發現,也被稱為「隱形Omicron」;WHO表示BA.2目前在美國、歐洲流行,但大部分染疫者都屬輕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簡稱和平醫院)驚傳照顧發燒篩檢站的護理師確診,連帶導致其丈夫兒子也「中標」,市長柯文哲認為此案反映出社區又有不明感染源,不過外界質疑是院內感染,本刊更接獲獨家資料,身兼腎臟室和外科主任的醫師陳永泰疑似在輪守A7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時,同時又照顧一般病房的住院病人,如成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本刊調查,和平醫院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已經2年,目前有3層樓收治新冠病人,且集中在門診大樓A棟,院方也對醫療人員照顧病患有嚴格規範,根據和平婦幼內科部對話截圖顯示,再次提醒,輪值進專責病房的醫師,當天勿排門診或其他醫療業務,也就是説告誡醫師們必須遵守「分艙分流原則」。據和平醫院住院資料顯示,主治醫師陳永泰照顧的病患中,8位為A棟病房收治的新冠肺炎病患,6位為B棟一般住院病人,然而,他遭控訴上月23日輪守A7新冠肺炎隔離病房,須進入病房探視隔離病人時,卻又同時照顧一般病房的住院病人。由於B棟病人仍然繼續掛在陳永泰名下,且持續收治B棟住院病人,匿名者質疑,病人萬一出事,陳永泰可以在A棟回B棟看病人嗎?況且A棟照顧新冠肺炎病人已有衛福部核發得獎金,難道要罔顧B棟病人及醫療人員的安危,堅持不請別人代為看治病人嗎?此舉是否違反防疫規範及院內規範?和平醫院A棟新冠肺炎病患與B棟住院病人,主治醫師都是陳永泰,內部群組有人質疑,萬一造成防疫破口,將導致交叉感染。(圖/投訴人提供)匿名者還透露,專科護理師都有問陳永泰,是否將B棟病人轉給其他同科醫師協助照護,但陳永泰仍覺得不需要,質疑未來將是內科部長人選的陳永泰做法可議,院方若縱容他違反醫院規範,沒以身作則,如何要求其他醫師遵守呢?據悉,陳永泰醫師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2013年就在和平醫院開診,現任腎臟內科的主治醫師,專長是慢性腎臟衰竭、慢性腎炎、蛋白尿等,目前還擔任腎臟科、內科及洗腎室主任。針對匿名陳情,北市議員應曉薇表示,醫院醫護人員都相當辛苦,尤其照顧新冠肺炎專責病房,對醫護人員來說,此舉可能有風險,感受上也不好。應曉薇強調,現在是新冠肺炎期間,即使醫師原本可以雙邊治療,但現在這時間可能不太合適,「這封匿名陳情,可能是院內醫護人員擔心交叉感染,甚至釀成當年SARS的窘境,才會向我們反應,這部分我們有責任去了解,衛生局也該盡快調查」。對此,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陳重榮表示,和平院區澄清是行政作業疏失,該醫師因忙於疫情及照顧病人,並未在第一時間將非確診病人轉給代理醫師,並非同時照護一般住院病患及新冠肺炎病患,經查明處理並再次提醒,當醫師進入專責病房值班時,應依規定將原照護病人轉給代理醫師,以維護病人權益。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簡稱和平醫院)22日傳出照顧發燒篩檢站的護理師確診,其丈夫、兒子都中鏢,1家3口都確診,感染源仍屬不明,雪上加霜的是,同為和平醫院腎臟科主任陳永泰,被指控在輪守A7病房新冠肺炎病人時,同時照護一般住院病人,造成院內醫護人員恐慌。對此,北市衛生局仍在調查中。相較於和平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嚴格執行「分流」政策,不允許醫師在隔離病房和一般病房兩邊跑,主治醫師也不會面對面接觸新冠肺炎病患。曾在北榮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護理師小C向本刊透露,他們醫院作法是會從各科調派護理師到專責病房支援,一次可能為期2至3個月,一天會進入隔離病房3次,早中晚各發藥一次,「若有人要寄送東西給我們,會放在厚重的感應門外,雙方不會直接接觸。」小C說,他們穿全身式防塵隔離衣,一天發藥3次,結束後還要交接,再到專用洗澡間淋浴,換上自己的衣服,才會離開醫院。至於被調派支援負壓隔離病房的醫師,一次就是待2至3周,等任務結束,休息2至3天,才會回到原單位,疫情期間,院方是不允許醫護兩邊跑。曾在北榮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護理師透露,在負壓隔離病房的醫師一待就是2至3周,直到任務結束,回家休息2至3天,才能回原單位工作。(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刊資料照)小C透露,去年3月她被調派到新冠肺炎的專責病房,位處第一線照護,不過專責病房會分成隔離區及乾淨區,乾淨區主要提供醫護人員用餐、紀錄醫療報告等,專責病房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也能討論病人狀況,主治醫師不會面對面接觸新冠肺炎的病患。「沒洗完澡或換衣服,就不能離開那棟大樓。」小C表示,先前支援專責病房時,沒看過院方的明確條文,但防疫人員分流清楚,進出也要搭乘防疫專用電梯,現在疫情趨緩,病患數下降後,只剩胸腔科的隔離病房。小C抱怨先前衛福部發給的補助津貼是每人每班1萬元,還有夜班津貼,豈料,她去支援時,變成照顧5個病人1萬塊,舉例來說,專責病房如果收治19名病患,當天有5名護理師上班,3萬獎金均分就是1人6千,整整少了4成,甚至目前只拿到8成獎金,剩下2成也還沒拿到。小C認為北榮第一線醫護人員都蠻遵守院內規定,不太敢有人雙邊賺,且原單位也都知情被調去支援的住院醫師有哪些,就不會排他的班,而是由其他醫師協助照護。對此,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陳重榮表示,和平醫院澄清是行政作業疏失,該醫師因忙於疫情及照顧病人,並未在第一時間將非確診病人轉給代理醫師,所以並非同時照護一般住院病患及新冠肺炎病患,經查明處理並再次提醒,當醫師進入專責病房值班時,應依規定將原照護病人轉給代理醫師,以維護病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