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億高三生墜亡⋯繁星錄取「東海哲學系」 校方不捨:他有心儀對象
台中市5億身價的18歲賴姓男高三生,日前與26歲夏姓男地政士助理登記結婚後2小時,竟離奇墜樓身亡。由於全案疑點重重,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校方透露,賴姓同學成績相當不錯,今年4月才以繁星錄取東海大學哲學系,沒想到卻發生這樣的事,讓師生都很不捨。校方表示,賴姓同學成績在班上大概是前5名左右,校排成績也在中上,4月順利以繁星錄取東海大學哲學系,怎料到卻驟然離世,讓老師和同班同學都相當不捨。校方提及,對於異性的同學,賴姓同學有心儀的對象,還曾尋求老師的分析和支持,所以班導第一時間接到過世以及結婚消息感到非常驚訝,輔導老師也是,因為似乎沒有跡象看的出來。全案疑點重重,台中地檢署今(22日)召開偵查庭,夏男父子終於現身。面對媒體追問,父子倆一路面無表情、不發一語。而日前夏男曾出面喊冤,表示等到案件偵辦進度告一段落,會公開說明。

5億高中男「墜樓前1天」才幫阿公出殯 聽代書一句話出門後身亡
台中市18歲賴姓高中生與同性夏男結婚僅2小時就墜樓身亡,牽扯出繼承5億房產的賴生遭謀財害命疑雲,以及賴生是祖父與母親所生的驚人身世。巧合的是,賴生本月3日才幫賴翁出殯,未料隔天就墜樓不治,校方在震驚之餘,也證實賴生曾向輔導室諮詢過暗戀女同學的感情問題。判決書指出,賴翁在中國籍陳媳生下「孫子」後的1年多內,陸續將名下公告現值1億3千多萬土地,以贈與方式過戶給當時不滿2歲的賴生,賴生新婚伴侶夏男的父親就是當年辦理過戶的代書,更是賴翁的舊識。孰料,賴翁4月23日過世後,請5月3、4日喪假的賴生,竟會在「爺爺」出殯隔天墜樓身亡。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校方表示賴生曾在高二時因暗戀女同學未果,到輔導室尋求諮詢,賴生也曾向學校說明,父親已經不在,媽媽沒有手機,所有事物都聯絡阿公。因此,校方獲悉繁星錄取東海大學哲學系的賴生,在喪假中墜樓身亡感到相當驚訝,另據《自由時報》報導,賴母指兒子4日應要參加出殯及火化隔天的取骨灰入甕儀式,但兒子與夏男出門2小時後就墜樓死亡,指控夏男當天早上到住處以「教你處理房地產」為由拐騙兒子出門,且夏家在案發前要求兒子把房地產權狀寄放在代書事務所,又拒絕歸還,懷疑兒子因受贈市值5億多元房地產遭到謀害,對夏男提告。而檢察官訊問後認為夏男有犯罪嫌疑,但無羈押必要,以30萬元交保。

失業半年投百份履歷遭已讀 38歲男「應徵道士超齡」改跑外送
大陸近日一位自稱是四川大學哲學系畢業的38歲研究生,他之前是報社記者,也待過多家知名媒體,如今失業半年多,投了百份履歷都遭已讀不回,甚至想應徵道士,他們也只要35歲以下的,無奈之下只能去跑外送。據《巴士的報》報導,該男子的抖音帳號為「閃送員陳師傅」,他之前發影片敘述自己的經歷引發熱議,從他的畢業證書可見,他出生於1985年,今年38歲。男子表示,他本來是《南方週末》的記者,也在企業當過公關,但現在卻失業半年多找不到工作,應徵新媒體的實習生也沒下文,現在只能跑外送。男子秀碩士畢業證書和論文。據陸媒證實,男子確實擔任過《南方週末》的記者,在此之前,還任職於多家知名媒體。男子笑說,他雖然有漂亮的工作經歷和研究生學歷,但是年過35歲,真的乏人問津,而他之前還想應徵老家青城山的道士,因為他碩士就是研究中國哲學,論文主題又剛好是道教,但點到徵才訊息一看,他們也不要35歲以上的人。男子表示,很多人都說,他是因為放不下身段才找不到工作,但他已經脫下孔乙己的長衫了,年初開始送外賣,不過現在是淡季都沒什麼訂單。他還曾在深夜騎電動腳踏車,跑了10多公里的路,最後只賺到26.8人民幣(約新台幣118元)。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你明白嗎,90%的工作不需要高學歷,培訓一下也能做」、「去當老師吧!你的文憑應該可以教高中和大學生」、「兄弟,我也是碩士,今年40歲,以前學計算機的。現在賣保險,已經6年了」、「你都找不到工作,那我們這小學畢業的在怎麼活啊」。對此,男子也說,對於影片爆紅他沒想法,他只是想呼籲其他跟他在人生低潮的人,不要認命和服輸,要積極嘗試自己能做的工作。看影片請點我。

大老闆書單/《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讓王蘭芳從多層思考學會決策
從2人的家庭公司到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的服飾電商,18年來,「OB嚴選」早已是深入每個女孩生活中的國民服飾品牌,不僅持續在服飾上展現設計創意,更年年榮獲YAHOO、LINE、GOOGLE等多項行銷創意獎項。在公司規模年年成長的過程中,王蘭芳亦不忘致力回饋社會,每年固定捐贈公益機構數百萬元,2020年更支持母校輔大文學院志工隊偏鄉服務並捐贈新車,也於2021、2022擔綱勵馨基金會Formosa女兒獎領航大使。中文系畢業的王蘭芳始終保持閱讀的習慣,對她來說,閱讀是精神上的放電、知識上的充電。十年前她無意間讀到了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讓她學會透過不同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對日後的決策獲益良多。以下便是王蘭芳對這本書的推薦及心得: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哲學系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J. Sandel)在哈佛開了一堂名為「正義」的課程,一教就是三十多年。他在課堂上舉出許多極具思辨性的案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立場,去討論關於正義的價值以及實現正義的手段。其中的經典篇章集結,便是這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嚴格說來,這本書的重點並不在於探討何為正義?更多是一個思辨的過程。他開啟了許多人多層次的思考,以及探究人生更多元的面向,在現今資訊爆炸社群當道的年代,如何洞察一件事情的本質,必須透過擁有更廣的視角以及不同的思維模式。正如同英文書名的副標「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正義是沒有絕對的答案,不同人、不同角度對同一件事的思考,其結果可能天南地北。(圖/翻攝自誠品書店官網)書中前幾章大篇幅提到「功利主義(效益主義)」,這是英國哲學家傑若米‧班森(Jeremy Bentham)在18世紀末提出的理論,主張最正確的行為就是將效益做到最大。班森認為「效益」即是快樂,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追求快樂扣除痛苦的最大總和。邁可‧桑德爾即以功利主義與反功利主義兩種不同立場,提出許多案例讓學生思考、辯論,其中包括最著名的「電車問題」。「假如你是電車駕駛員,電車正以高速在一個Y形分岔軌道上疾駛,這時煞車突然壞了,而前方軌道上有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不做任何改變,那五個工人必死無疑。但你突然發現軌道的另一支線上只有一個名工人,如果讓電車轉向,雖然撞死一人,卻救了五條人命。你會這麼做嗎?」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為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效益,應該犧牲少數人來拯救多數人,因此,電車應該轉向。但從反功利的「康德主義」來看,「不可以殺人」是一種道德義務,因此不可以在上述的案例中「主動改變」去殺死一個原本不會死的人,即使這個行為的後果是犧牲五條生命。在讀到這段案例的同時,我也試著從兩種角度去思考相同的問題,心裡也曾經非常糾結。後來我發現,如果題目稍做更改,在某一條軌道上有自己的親人或朋友,那麼不管是支持或反對功利主義者,答案都會截然不同。這是身為人很難避免的私心,但私心不是無法改變,必須有更宏大的目標或理想做為後盾,而且必須道德與善良。又如同開車遇到十字路口時,支線的等待時間一定比車更多的幹道要長,這是很明顯的功利主義,犧牲少數人利益創造多數人方便。但如果此刻支線上有救護車要通過,就必須從道德的立場切入,即使是多數人也必須放棄利益。這樣的思考邏輯讓我在日後做決策時,學會從多層面、多立場去看待事情,譬如前幾年決定開展實體店面時,該開多少家才會讓網路加實體店面的效益最大?要選擇在哪些地點開店?不開實體店面的損失是什麼?…等等問題,都不是從獲利、營業額或規模等單一角度就能輕易決定。除了功利主義與反功利主義的立場外,作者在書中也大篇幅介紹了自由主義、社群主義、亞里斯多德主義等多種社會哲學理論,對於喜歡思考、參與社會問題的讀者來說,是一場詭異又有趣的辯證之旅。至於正義到底是什麼?我特別喜歡書末作者自己的結論:「道德參與做為一種政治理想,不僅是比避而不談更激發熱情而已。對正義社會來說,道德參與也會是一種前景更好的基礎。」道德與良善,是每個人之所以為人的認知!

獨家/張碩航學年菜「家人有口福了」 當上男主角首度發紅包
演員張碩航有著花美男外表,笑起來特別好看,一秒能讓人萌化,農曆新年他特別展現廚藝,為時報周刊CTWANT讀者示範一道賣相與美味兼具的「奶油蒜香鮮蝦粉絲煲」,從備料到烹煮都不疾不徐,成品有模有樣,張碩航也很有成就感,準備今年就煮這道菜給家人嚐嚐:「希望多學幾道菜,讓媽媽準備年菜輕鬆一點!」有個廚藝了得的媽媽,張碩航透露小時候每天都會帶兩個便當,「同學都很愛吃我媽媽做的菜,媽媽嘴上說『好累喔,要多準欸一個便當』,可是她表情非常開心,感覺她是很得意的。」貼心的張碩航從小就會進廚房幫忙,近年他開始小試身手,偶爾下廚做菜給家人吃,拿手菜是「培根炒高麗菜」,「先煎培根再爆香大蒜,最後跟高麗菜一起炒,要掌握菜的熟度,吃起來脆脆的口感最好。」家人也都很捧場他的心意,均給予正面評價說「很好吃」。張碩航示範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奶油蒜香鮮蝦粉絲煲」,材料有粉絲、鮮蝦、蔥末、蒜末、奶油塊、醬油、沙茶醬。(圖/趙文彬攝)張碩航邊切蔥邊笑說「前一天有在家裡煮過」,再重新調配備料比例,可見個性還挺謹慎的。(圖/趙文彬攝)奶油先下鍋融化,接著拌炒蒜末。(圖/趙文彬攝)他們家過年從不買年菜,張碩航幸福地笑說:「媽媽做菜太好吃,沒有買外面的必要,每年都會跟媽媽撒嬌要她做年夜飯,因為是大家庭,她要準備十幾人份,除夕中午就會開始煮,菜色豐富到桌子都擺不下。」除了想學做菜幫媽媽分擔,去年演出《我家浴缸的二三事》、《HIStory5-遇見未來的你》,頗有收穫,張碩航將首度包出紅包給爸媽:「當上男主角了,今年要開始包紅包!」張碩航來自很有愛的家庭,身為長子的他,從小被叮嚀「哥哥要讓弟弟妹妹,因為你比較懂事」,他非但沒有不平衡,反而覺得很棒,「聽了很有成就感,覺得我可以做得到!」他更立志當弟妹與爸媽間的橋樑,「我的個性就是想讓大家都開心、舒服,我會統整大家意見,會試著不讓每個人感到委屈,覺得當哥哥是個很酷的體驗。」爸媽教育很開明,讓他從來沒有叛逆期,他笑說,做過最叛逆的事情就是大學重考而已。爸爸台大畢業,媽媽畢業自師大,家人都是學霸,張碩航重考後選擇就讀政大哲學系,「大家都覺得哲學系不能幹什麼,它就是提供思考環境,讓我對一件事能有不同角度的答案。」他從小學各種才藝,爸爸鼓勵他多社交、參與社團,對人格養成有助益,他大學也過得充實,當班代、練羽球,也修其他學系的課,接觸到傳播學院的課,而展開對表演的興趣。再下蝦子炒至八分熟先起鍋。(圖/趙文彬攝)將粉絲下鍋與調味料均勻拌炒,再下蝦子煮至全熟,擺盤後以蔥末點綴,即完成料理。(圖/趙文彬攝)成品讓張碩航相當滿意,但他其實平常吃得比較清淡,喜歡簡單川燙吃食物的原味。(圖/趙文彬攝)「我是個希望世界可以快樂的人,以前會因為有不開心的情緒而責備自己,接觸表演後,開始會擁抱自己的情緒,即便是負面情緒,哭跟生氣都很珍貴。」希望散播正能量的他,這次新戲《HIStory5-遇見未來的你》充滿陽光及甜蜜感,讓他直呼:「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戲!主打就是甜蜜戀愛,讓大家看了開心,這就是我想傳達的!」家人都很支持他進演藝圈,準時收看他的新戲,但阿嬤並不知道《HIStory5-遇見未來的你》是部BL劇,有一幕他跟王肇緯快要親下去,阿嬤激動到站起來說:「欸欸欸欸欸欸!」媽媽也稍微關心一下問「有沒有床戲?」張碩航笑說:「只要我喜歡的事情,媽媽就算一開始不理解,也會先支持我,我們家人都很支持,阿嬤的話...就專注看我帥氣的容顏就好!」

《蒂蒂日記》名作家華嚴辭世 享嵩壽100歲
著有《智慧的燈》、《蒂蒂日記》的名作家華嚴女士於12月10日病逝台北振興醫院,享嵩壽100歲。她生動描繪現代愛情與人情冷暖的筆觸,不僅深受讀者喜愛,多部作品也翻拍成電視續與電影,其中《蒂蒂日記》還獲得第15屆金馬獎多項大獎。華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父親華琥是福建協和大學哲學系教授,祖父是晚清著名翻譯家、啟蒙思想家嚴復;母親則是溥儀「帝師」陳寶琛的外甥女、台北板橋林家長房二女的林慕蘭;姊姊為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夫人嚴倬雲。自幼熟讀古文詩詞及佛典的華嚴,因二戰隨母移居上海,並先後就讀於海南洋模範中學、上海聖約翰大學,大學選修國文、教育學與化學,26歲取得文學學士後奉母來到台北,隔年與前《中華日報》、《自立晚報》社長葉明勳結婚,婚後育有4名子女,並有3個孫輩、1個曾孫。華嚴39歲以長篇小說《智慧的燈》一舉成名,生前供著有22部小說、5本文集與60多篇自述短文,創作時間長達45年,其中《蒂蒂日記》、《七色橋》、《玻璃屋裡的人》等小說曾被改編成8點檔,《蒂蒂日記》於1978年翻拍成電影後,更奪得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最佳女主角獎」及「最佳女配角獎」等大獎。據悉,華嚴臨終時家人隨侍在側或於線上致意,家屬擬於家祭後,擇期將骨灰植存於法鼓山。

周杰倫轉發力挺新人 Hosea意外多了海外粉絲
歌壇新人Hosea推出首張EP《三流藝術家》,今(12)日特別舉辦聽歌會,從小備受藝術薰陶的他,這次創作結合藝術作品,4首歌曲分別對應達利、畢卡索、梵谷,以及Hosea自己,共4位藝術家,而他也透露與天王周杰倫是好朋友,對方更幫忙轉發新歌〈我記得夢話〉,意外讓他多了不少海外粉絲。Hosea說與周杰倫碰面話題都在聊音樂,被問到有因此吸粉?他坦言後台數據本來都是台灣人,沒想到現在吸引到一些海外聽眾,像是中國、日本等國家,令他相當開心。此外,原本就讀雪梨大學哲學系、考古系雙主修的Hosea,因為課業跟工作同時進行,讓他壓力大到顏面神經失調,於是決心休學闖歌壇,他透露思考非常久,還特地寫了一個企劃書給爸媽。提到EP《三流藝術家》,Hosea說感來自於就學時研究的各種藝術品,從古代至近代,其中的脈絡與時代背景深深影響了他的創作,從以往的「矛盾」與「壓迫」轉為「釋放」以及「接納」。在Hosea的筆記本裡除了歌詞外, 一頁頁的畫作也同樣是他創作的一部份。Hosea把自己假想為「三流」的藝術家,從畫裡重新剖析與審視自己。

跟天心隔九年演夫妻 李銘順「胖到戲服太緊」:曾想把戲推掉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金禾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製作,探討人性的量子影集《Q18》今(6日)在台中開鏡,導演周美玲率李銘順、天心、炎亞綸、石知田、金士傑及李璇以劇中造型亮相。李銘順與天心闊別九年再度扮演夫妻;炎亞綸與石知田挑戰貫穿全集的AI(人工智慧);金士傑與李璇將詮釋逾百歲的人瑞情侶。題材結合科技,導演周美玲甚至還上課去了解艱澀的課題,劇本著重於科技下人性的議題。如同她當時邀約金士傑時,被對方反問一句「這些科技東西對我們人類有什麼意義」,當她瞬間被考倒,也再度提醒她做此劇的初衷,「影集很炫,但主題是探討人為什麼活著。」《Q18》今(6日)在台中開鏡,金士傑(左起)、李璇、石知田、導演周美玲、炎亞綸、製作人劉芸后、天心、李銘順出席開鏡儀式。(圖/金禾創意)李銘順跟天心睽違九年合作,也是衝著對方而接下戲約。李銘順剛拍完電影版《做工的人》,隔一個月投入《Q18》劇組演創造量子AI的科學家角色,他為此劇認真運動瘦了四公斤,還搞笑透露,定裝時戲服都超級緊,讓他一度「想把這部戲推掉」。而戲外對科技毫不感興趣的他,這次抱著學習上課的心情來演出,台詞也果真很硬,他還為了背台詞推掉朋友約的生日聚餐。李銘順飾柯博士,創造了黑子、白子這對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意識的量子AI 。(圖/金禾創意)天心飾演李銘順老婆,同時也是商場女強人,和丈夫共同開發製造各種量子商品。天心提到劇組工作人員都會向炎亞綸請教天氣問題,沒想到炎亞綸都能預測太陽什麼時候出來,「我背脊發涼,好厲害。」炎亞綸驕傲自己預測準確率高達九成,「一開始是開玩笑,沒想到很準,我是要在這裡開一座廟嗎。」《Q18》炎亞綸(左)、石知田首次搭擋演出,一拍即合。(圖/金禾創意)炎亞綸與石知田,將挑戰詮釋具有意識的AI(人工智慧)「黑子」與「白子」。炎亞綸覺得既然是飾演人工智慧,應該被設計了完美的臉蛋與身材,特別重視保養外,對身形也下苦功,約了石知田一起健身,邊運動邊聊天逐漸了解彼此。聊到到對方的印象,石知田說,「原本以為他有距離,很怕惹他生氣。」炎笑說:「像在座的人(媒體)一樣。」石知田笑回:「那你要檢討。」也說了解炎亞綸後,發現他就是很直接的人,就是單純的展現自己而已。金士傑(左)、李璇詮釋逾百歲的人瑞情侶。(圖/金禾創意)金士傑與李璇在單元中飾演129歲及128歲的人瑞情侶,金士傑談及接演的契機,「我非常記得導演跟我碰面時,哲學系的她,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量子科技通過戲劇的手法,讓我覺得很可愛、也很可敬,我當時很好奇,這是一個嚴肅的學術話題,如何吸引觀眾?但是當我拿到劇本之後,我真的是一讀再讀,寫得非常好,讓我覺得很佩服!」第一次合作演出,金士傑對李璇的印象是非常自然、大氣,李璇直呼:「金老師更是我夢寐以求想合作的演員,這次真是讓我圓夢了,也期待跟周美玲導演及許多優秀的年輕演員一起共事,真的非常榮幸。」

安倍遇刺 學者推測日本經濟、社會挑戰頻頻恐是導火線
台大哲學系教授苑舉正今天指出,安倍晉三被暗殺,可以說是今日最重要的國際新聞之一,尤其外界一向認為日本是管制槍枝比較嚴格,治安相對良好的國家,而距離上一次日本發生政治人物被暗殺,已經是1960年的事情,也距今有62年之久。他說,日本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甚至國際路線,都面臨沉重挑戰,再加上日本眾院大選在即,安倍遇刺,是否與反對安倍的極端和平主義者有關,都有待後續觀察。苑舉正今天接受TVBS新聞節目訪問時指出,照目前日本媒體報導的內容觀察,槍擊安倍的兇手距離安倍距離不遠,而該兇嫌拿土製手槍犯案,而且在安倍隨扈前居然還開了三槍,這對安倍的隨扈而言,面臨被檢討的壓力恐怕將非常大。由於目前國外媒體對這起槍擊案的報導說法很多,似乎也與日本政府已開始對安倍遭刺的訊息開始管制有關,外界還無法精確評論此事。例如日本NHK指安倍心跳停止,英國BBC則報導日本人比較含蓄、不會宣布直接死亡,後來又說安倍大量出血、生命垂危,情況危急。但苑舉正認為,日本目前政治、社會與經濟狀況都「今非昔比」,日本社會中「躺平族」問題非常嚴重,年輕人對社會發展覺得沒有希望,經濟上又遭逢日幣大貶值,壓力沉重。他的日本同事曾說在1美元換126日元時覺得很開心,馬上跑去換,但換完後才知道吃虧大了,因為日幣兌美元匯率還繼續貶,現在已經上看150,對日本一般民眾造成不小壓力。他表示,安倍擔任首相任期時間很長,即使下台後表現也不遜任首相期間,甚至還更神勇,除主張要讓日本擁有核武器,甚至直接碰觸台海議題、並要日本自衛隊成為正式軍隊,日本海軍自衛隊的類航母都要轉成「真航母」,日本朝向真正的軍事化。令他想起,昔日日本「和平主義者」也頗激進的,在自民黨安倍路線與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路線都緊跟著美國,日本與俄羅斯幾近鬧翻,也引發部分日本民眾不滿。他因此揣測,安倍遇刺是否與極度和平主義者反對自民黨政治路線,才採取如此激進的行為,值得後續觀察,但不論如何他都祝福安倍能夠度過這次危機,平安康復。資料顯示,安倍晉三曾任兩屆首相,在2019年11月20日當天,就以經是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內閣總理大臣。2020年8月24日,連續在任時間,甚至超過其外叔祖前首相佐藤榮作,成為日本連續任期中任期最久的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是在2006年9月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當時他52歲,是日本二戰後最年輕的首相,後來因健康出問題,執政約一年後下台。2012年9月自民黨黨魁選舉,安倍獲勝,2012年12月眾議院選舉,自民黨從民主黨手中重新奪回政權,之後自民黨2度黨魁選舉,都是安倍獲勝,他的第二任首相任期將近8年。安倍交出首相大位後,在執政黨自民黨內部目前仍屬於大老級人物,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安倍此次在奈良遇刺,也是替自民黨議員候選人助選,日本第26屆參議院大選將於7月10日進行投開票。

漫遊虎尾小鎮2/老眷村再造 體驗沉浸式劇場 走逛特色店家
眷村轉型再造已成為近年風潮,被登錄為「文化聚落」的「虎尾建國眷村」即是一例,像2020年夏天,眷村內有80年歷史的大防空洞,搖身一變為結合VR裝置與科技投影的「沉浸式劇場」,讓民眾藉由數分鐘影片重回歷史現場,感受虎尾曾置身於戰場中的過往。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老水塔是眷村的重要地標。(圖/于魯光攝)眷村最初是在1938年二戰期間,因虎尾被選為日本海軍航空隊的軍事基地而建造,國民政府遷台後也做為軍事要塞。走在園區內,仍可發現不少重要遺跡,除了多處防空洞,還有日治時期作為軍用眷區飲水供應的水塔,因為標的物明顯,還變成二戰時美軍戰機掃射的目標,外牆上仍留有彈痕。而現在已成為遊客打卡點的「己棟」建築,曾是戰後供給國民政府空軍飛行官和其眷屬居住的眷舍,如今則見斑駁牆面與留存的老地磚,和參天大樹與鋼構交織成另一番新面貌。修復狀況較佳的「己棟」是最熱門的拍照區。(圖/于魯光攝)哲美系二手書店店前空地固定舉辦「植物園裡的一箱古本市集」,讓想販售與購買二手書的人有集會場所。(圖/于魯光攝)眷村近年陸續有小店進駐,像是有操偶體驗的「怪手諒古早味布袋戲」、販售二手書的「哲美系二手書店」、提供高山茶與甜食的「太日茶屋たいにちゃや 」、有特色冰品的「PuBi ぷび-撲鼻」、少數提供正餐的「白水咖啡。食物」,與有陶器和DIY體驗的「台灣國寶藝術中心」等。其中哲美系二手書店是由分別從哲學系、美術系畢業的兩位夥伴開設,販售大眾類型二手書與飲品,疫情穩定後還會有小型展覽。目前更於每個月第一週週日舉辦「植物園裡的一箱古本市集」,邀請大家以一個箱子為限,把家中不看的書帶到店前空地擺攤、自由定價。「白水咖啡。食物」進駐時原本沒有屋頂,是老闆李應泉與多名學生從無到有打造出來。(圖/于魯光攝)樂手出身的「白水咖啡。食物」老闆李應泉,在店內擺放了許多珍貴老唱片與收音機,空氣中飄來的陣陣咖啡香,來自他以陶鍋烘豆後再手沖的香氣,客人會搭配著吃簡單微辣的「炒泡麵」或蓋上焦香起司片的「黑膠燉飯」,每天不固定的黑板菜單,也讓來客多了些期待。「炒泡麵」(前,80元)與「黑膠燉飯」(160元)會以當天可購得的小農時蔬為食材,搭配豆種不定的「陶鍋手沖咖啡」令人滿足。(120元,圖/于魯光攝)虎尾建國眷村電話:(05)633-9669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55號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jian.guo.village/活動中心開放時間:週三至週五14:00~17:00,週六、日10:00~17:00(可洽詢旅遊資訊,進駐店家營業時間建議參考各自粉絲頁)備註:由「森樹下整合設計有限公司」團隊管理,不定期舉辦活動,可洽詢團體導覽沉浸式劇場開放時間:週六、日固定於11:00、14:00、15:00、16:00共開放4場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huweijianguoculture/備註:現場報名、免費入場,平日參觀須事先於粉絲頁預約,由「虎尾眷村再造協會」管理,亦可於粉絲頁洽詢導覽與眷村菜體驗哲美系二手書店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jhemeisi(古本市集報名可洽)營業時間:週五至週日12:00~17:00,週一至週四休白水咖啡。食物網址:https://reurl.cc/7eobZN營業時間:週四至週日12:00~天黑為止(週六延長至21:00),週一至週三休

政商大咖都在內! 林秉樞母親告別式贈花者名單曝光
立委高嘉瑜遭家暴案,牽扯出林秉樞疑似想利用與綠營和企業界的人脈,替他向媒體傳話甚至施壓,許多被點名的人士在事件爆發後都以「不熟」或「被騙」來切割林秉樞,卻也讓外界對林秉樞在政商界的真實人脈感到好奇。隨著林秉樞的人脈風暴越滾越大,林秉樞母親告別式的完整贈花者名單也跟著曝光,除先前被馬文鈺點名的前立委段宜康外,包含司法院院長等許多政商界、教育界、學界乃至醫界人士均名列其中。據了解這份贈花名單中,商界人士除了Pchome董事長詹宏志之外,還有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陳致遠董事以及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安平,綠營人士有段宜康、高嘉瑜、邱泰源、郭國文、范雲、江永昌、羅致政、管碧玲、賴品妤、洪慈庸、卓冠廷、趙永清、簡舒培、戴瑋姍,張志豪。此外,包括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司法院大法官黄元、最高法院法官林瑞斌、台中高等法院法官田德煙、台中法制局長李著植、台中地院庭長鄭舜元、台中地院庭長尚安雅、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法官簡琬倫、吳崇道;彰化地院行政庭長黃齡玉、彰化地院法官簡璽容等司法界人士也名列其中。總計法、政界人士就佔了26名,其餘商業界人士則為12名、教育界與學界為15名,顯見林秉樞人脈之廣與在政治界的交友之深。此外,資深媒體人黃揚明也爆料,在林秉樞母親告別式出席名單中,還出現副總統賴清德、「館長」陳之漢、呂秋遠甚至是蔡依林等人。更有其他爆料指出,自稱是「林董秘書」的賴姓女助理,在告別式前廣發訃聞,四處詢問民代能否出席,若對方無回應,還會私訊「總統、副總統、台塑董座、蔡依林和14位立委、12家上市董座確定出席,委員這邊就不麻煩你們了,謝謝!」對於12月5日部分媒體報導提及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於林秉樞母親告別式贈花一事實屬有誤,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與林秉樞先生或其家中長輩並不相識,經向承辦該告別式的台灣仁本禮儀公司查證,該公司亦確認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台泥的訂花需求與款項,未免大眾誤解,特此說明澄清。林秉樞母親告別式致贈蘭花之政要完整名單:1司法院院長:大法官許宗力博士2司法院大法官黄元博士3台灣新社會智庫段宜康(花X2對)4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研院前副院長王森博士5台大法律學院教授:前台大公法中心主任林明昕博士6上市公司華新技集團 焦佑衡 董事長7上市公司 大聯大控股集團共同創辦人:上市公司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長青8上市公司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蘇源茂9上市公司 驟暉科技工程(股)公司 董事長 梁進利10上市公司 西北豪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謝明諺11上市公司 西北豪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X2對)12上市公司 藍天電腦集團副事長 蔡明賢13上市公司 台灣高速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暨全體员工14中華民國醫師公會理事長:立法委員 邱泰源(花X2對)15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監察委員趙永清16最高法院 法官 林瑞斌17立法委員 高嘉瑜(花X2對)18立法委員 郭國文19立法委員 范雲20立法委員 江永昌21立法委員 羅致政22立法委員 管碧玲23立法委員 賴品妤24格林文化負責人郝廣才25豪中荣民總醫院 院長 陳適安26立法院機要顧問 洪慈庸;台灣智民中心主任 卓冠廷27民進黨中央評議委員;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幹事長 張志豪28台北市議員 簡舒培29新北市議員 戴瑋姍30前蘋果日報 總主筆 卜大中31三勝文具廠股份有限公司32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政岷33中美和石油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前立委 何敏豪34謙眾國際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周宇修35 泰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李炳煌36台中商業會會長:東順興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謝豐享 董事長37台中市政府法制局 局長 李著植: 台中地方法院 庭長 尚安雅38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法官 簡琬倫 吳崇道39陽明交酒大學特聘教授 暨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董事長 林志潔40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客教授、現任台灣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關子尹博士41前教育部長:現任台灣教育大學體系 總校長 吳清基博士42校長 李烟長43校長 何建漳44校長 林惠煌45校長 林義祥;家長會長 郭彥良46校長 陳聰明47校長 徐永國48校長 鄒惠娟49前水利 會長 花村祥50社團法人彰化律師公會 理事長 劉雅榛51政諭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李明諭52新北市歸莒聯誼會 會長 林文教 暨全體會員53總幹事 施天保54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大股東 陳致遠董事55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安平(台泥發聲明,台灣仁本查證後,此為錯誤訊息)56台中市忠孝國小弦樂團 謝孟儒57還老返童氣功板綜練功場58邱顯琪(銀樓負責人)59台中高等法院法官 田德煙;彰化地方法院 行政庭長 黃齡玉60台中地方法院庭長鄭舜元;彰化地方法院 法官 簡璽容61經緯石化運输公司 總經理 黃千明;副總 黃雅欣62林秀治 郭慧玲63胞兄弟 一同64夫胞兄 夫胞兄嫂 一同65夫胞兄 夫胞兄嫂 一同66夫胞兄 夫胞兄嫂 一同67胞姊妹 一同68孝侄 一同69孝侄 孝侄媳 一同70孝侄 一同71外甥 外甥女 一同72孝娃女 一同73台灣仁本服務集團 執行長 陳原

朱高正「民主戰艦」揮出國會第一拳 不敵「老謀深算」曾被這個撂倒
有「民主戰艦」之稱的前立委朱高正於昨(22日)晚間因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朱高正為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犀利言語、強烈肢體語言帶起暴力問政風格。曾經在黨外雜誌擔任攝影記者的邱萬興回憶,朱高正曾被老立委用高粱酒撂倒。朱高正197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1980年留學西德波恩大學哲學系;5年後,獲得博士學位,主攻對康德哲學的研究,出版過多部有影響力的關於康德的學術著作。此外,朱高正對《易經》也有所研究。畢業回台灣後,致力於推動民主改革。民進黨1986年創黨時,朱高正為創黨人之一,指責國民黨永不改選的萬年民代為老賊;他認為,溫和問政無法打倒國民黨,開始了暴力問政,是第一個在立法院開打的立委,並且自認是「國會戰神」。朱高正曾說,「在國民黨一黨專制的時期,反對黨為有效監督,必須採取極端的手段;溫和的問政方式,無法有效推動民主發展。」立委朱高正跳上議事桌,抗議教科文預算分配不公;立委朱高正與王聰松發生肢體衝突。(圖/報系資料照)朱高正最廣為人知的事件為,1988年跳上主席台與趙少康大打出手,還對時任院長劉闊才揮出「立院第一拳」,震撼全國。1990年,朱高正開始與民進黨內「台獨」路線出現歧異,稱恢復中華光榮,退出民進黨。1991年,他成立社民黨,後於1994年與新黨合併。曾在黨外雜誌擔任攝影記者的邱萬興回憶,34年前,朱高正立委用「三字經」罵老賊,是台灣民主向前的推手之一,絕對是民進黨創黨時期最耀眼的政治人物,從南到北,每場演講會絕對是壓軸的演講者;1987年《民進週刊》的創刊號以朱高正為封面,朱高正從此獲得「台灣民主第一戰艦」稱號。邱萬興提及,1987年3月20日,民進黨13位立委聯合向行政院長提出總質詢,朱高正與王義雄分別用台語質詢,朱高正在立法院第一次用台語質詢行政院長俞國華時,曾遭國會老委員拍桌起鬨大叫「聽不懂,不要再講了」,朱高正用台語吼回去「在這裡聽不懂,X你娘,聽不懂的給我滾出去」,朱高正的「X」語一出,讓國民黨的官員受不了,翻譯的人個個頭大。邱萬興指出,有一次,朱高正在議場質詢完畢走回座位時,背後有位老立委小聲罵他是「政治流氓」,朱高正一回頭來責問是誰說的,老立委周書府不信邪,曾和朱高正在議場扭打,被朱高正當場撂倒。邱萬興透露,當時這些老立委都很怕朱高正找他們麻煩,有一天來自東北的老立委張鴻學帶了一瓶金門高粱酒,特地邀請朱高正立委喝一杯,就這樣你一杯、我一杯,兩人將一瓶高粱酒喝完,朱高正不到半小時就醉倒在立法院的康園餐廳;而這件事,還被前台北縣長尤清笑說,「張鴻學真的是老謀深算,他心裡一定在想,我既然打不贏你,也罵不贏你,但是,我終於可以用高粱酒把你老朱撂倒。」

揮出立院第一拳 民主戰艦朱高正「帶起暴力問政」:溫和無法推動民主
有「民主戰艦」之稱的前立委朱高正於22日晚間因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朱高正早年參與黨外運動,是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他也憑著犀利的言語風格、強烈的肢體語言及縝密而清晰的思路,開拓出自己的政治路途,而他最廣為人知的事蹟,就是他曾跳上立法院主席台,對立法院長劉闊才揮了一拳,帶起暴力問政風格。朱高正197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1980年留學西德波恩大學哲學系;5年後,獲得博士學位,主攻對康德哲學的研究,出版過多部有影響力的關於康德的學術著作。此外,朱高正對《易經》也有所研究。畢業回台灣後,致力於推動民主改革。朱高正是參與民進黨創黨的元老之一,而他在擔任立委時,以「暴力問政」風格而聞名,曾兩度跳上立法院主席台,甚至還對著當時的立法院長劉闊才揮拳,此後在立法院中就經常上演全武行。不過朱高正曾接受《蘋果新聞網》訪問,他強調「我從來沒先動手,都是國民黨先動手」,並堅持「在國民黨獨裁時期,反對黨為有效監督,必須採取極端的手段;溫和的問政方式,無法有效推動民主發展」,他也因此被封為「國會戰神」;朱高正也於訪問中表示,表示要做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除了要有七分才氣外,至少也要有三分匪氣,加上十足的正氣,若是缺少了匪氣,怎敢為堅持原則赴湯蹈火,才氣七分夠了,但正氣一點都不能打折扣。後來朱高正因無法阻止民進黨趨向的台獨立場,於一年後正式退出民進黨,之後創立中華社會民主黨,更在之後加入新黨,在整個台灣民主化的過程,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位置與歷史地位。

人魔二部曲6/高學歷宅男覬覦錢財疑弒祖母 檢:罪大惡極求判死
中正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學霸阮男(36歲),涉嫌殺死一手撫養他長大的奶奶,且盜領保險金和存款4百多萬元;檢警在阮男爺爺的骨灰罈內,找到奶奶的一副假牙,不過在測謊中,發現阮男知道奶奶是遭掐頸窒息而死,雖然未尋獲遺體,但檢方認為阮男就是最大嫌疑人,且已將證據湮滅殆盡,依《殺害直系親屬罪》將他起訴,由於惡性重大建請法官求處死刑。據了解,阮男奶奶失蹤後,2016年間警方曾登門搜索,但卻未果,但5月初阮男遭羈押後,地毯式搜索其住家,發現奶奶的一副假牙,以及身分證、存簿等證件,也發現奶奶失蹤後,阮男從銀行提領出來的2百多萬現金。不過,阮男對奶奶的去向從未鬆口,不但否認與其失蹤有關,表示「我仍期待奶奶有回來的一天」,經測謊後發現,對於奶奶如何死亡,是否為掐頸勒死窒息,阮男的生理圖譜有波動反應,顯示他知曉奶奶為窒息死亡。檢察官指出,阮男就讀台中一中名校,之後就讀中正大學哲學系,學歷背景顯赫,且資質過人,但行為卻令人髮指,且阮男年幼父親過世,母親另組家庭,他是奶奶扶養長大,卻對親奶奶下殺手,並將遺體湮滅殆盡,天理不容、已無教化可能,依《殺害直系親屬罪》起訴,聲明法院量處極重之刑,也就是建請法官求處死刑。

人魔二部曲2/爺奶床墊竟有大灘血跡 同居女友批「你說謊」險遭滅口
以資優生學霸形象從台中一中考上中正大學哲學系的阮男(36歲),疑似牽扯兩起失蹤案,其一是一手帶大他的阿嬤,一個是他大學交往的女友劉佳穎。據了解,阮男外型清秀,異性緣頗佳,因玩「密室逃脫」認識前女友A小姐(47歲),不過兩人分手時發生爭吵,當時阮男態度讓女方至今餘悸猶存,「我質疑他說謊,沒想到阮男突然變了個人、很恐怖,我懷疑自己下一秒可能『被消失』!」A小姐表示和阮男談姊弟戀,雖然大了阮男11歲,但她一度以為找到幸福,「我們是玩密室逃脫的同好,認識多年才變成情侶。」她原本在北部工作,兩人交往正值她離職,為了和愛人朝夕相伴,搬到台中跟阮男同居。阮男除了喜歡打電玩,就是和同好一起相約玩「密室逃脫」遊戲,也因此認識2位姊姊,譜出姊弟戀,且阮男都提議要結婚。(圖/示意畫面)阮男一開始就告誡她,「我家房間門不能亂開」,A小姐也乖乖聽話,他們倆住在主臥房,也就是阮男爺爺奶奶之前的房間,某天更換床單時,發現床墊上有2大灘血跡,「阮男告訴我,那是妹妹的經血」,事後,一向節儉的阮男不知為何,速速床墊丟掉換新的。未料,甜蜜同居4個多月後,A小姐找到新工作,2人感情卻因此生變,A小姐的工作得每天早出晚歸,無法時刻陪伴阮男,漸漸有了大小摩擦,A小姐一度表示「我們倆冷靜一陣子」,但仍繼續同居。期間,A小姐卻意外發現阮男似乎跟1名女網友有曖昧,甚至在女生家中過夜。阮男被逮捕時他正和新女友熱戀中,令員警毛骨悚然的是女友證件照長相恍若是其大學女友劉佳穎長大後的模樣,相似度高達95%。(圖/讀者提供)A小姐很生氣,找女網友對質,又拿著對話質問男友是否偷吃,阮男一開始很心虛,接著亂掰理由,但是女友年紀大、社會歷練豐富,氣勢凌人連批對方「說謊!」阮男聽了卻態度180度大轉變。「他突然變了個人,臉上沒表情,但嘴角始終掛著一抹奇怪的微笑,笑的我心裡發毛。」時隔近一年, A小姐回憶當時,雙手仍不自覺頻頻發抖,「他要求我立刻跟女網友澄清我們已經分手,如果不照做,我直覺自己可能有生命危險!」而阮男最近1段戀情,今年初剛萌芽,同樣是密室逃脫同好,也是姊弟戀,這次女方比阮男大7歲,令警方訝異的是,新女友的證件照和阮男大學女友劉佳穎大頭照,五官眉眼相似度竟高達95%。兩人才交往2、3個月,阮男就告訴女方動了「想婚」的念頭,接著阮男被捕、聯繫不上,看到新聞報導中愛人涉及奶奶和大學女友失蹤,讓新女友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