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0歲女童小雅(化名)去年被查出罹患白血病,在醫生建議下,必須每天口服避孕藥推遲經期,至今已有8個月,否則可能引發大量出血,嚴重恐有生命危險。小雅媽媽朱嬌透露,女兒經歷了6次化療,目前每隔2、3天就要輸一次血小板,「孩子是我的心頭肉,只要有一點希望,當媽媽的定會竭盡全力」。《紫牛新聞》報導,小雅是河北滄州人,去年8月中旬突然發高燒,治療了5天才好轉,但出院不到1週再次發高燒,打退燒針也無法控制病情。在醫生建議下,朱嬌帶著女兒到天津的大醫院檢查,不料竟被檢查出疑似白血病,讓她崩潰直呼「不可能,家中的親戚朋友都沒有得過這種病,小雅怎麽會得這種病呢?」冷靜下來後,朱嬌望著檢查報告,不得不接受現實,並辦理了住院手續,經過骨髓穿刺,最終小雅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雪上加霜的是,小雅的治療過程並不順利,第一次化療時引發鼻子感染,鼻腔裡的黑色血疙瘩一天比一天大,最後整個臉都是腫的,眼睛睜不開,嘴唇往外翻,讓朱嬌心如刀割。生病前的小雅清純可愛。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小雅的身體有所好轉,但另一個更緊迫的問題接踵而至。被查出患有白血病4個月前,小雅來了首次例假,醫生說「由於血液中的血小板僅為10幾(部分醫院血小板計數參考範圍下限約為150),小雅來例假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造成大出血,嚴重的話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醫生建議,小女孩需要每天口服避孕藥控制例假周期,朱嬌擔心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我特別不能接受,她畢竟是女孩子,長期服用避孕藥肯定對身體有傷害。」無奈醫生卻直言,「這是目前唯一的解決辦法,你得想想孩子現在的情況,如果沒有了生命,還需要考慮以後的事情嗎?」無計可施下,朱嬌不得不聽從醫生建議,但剛開始吃避孕藥時,小雅並不願意,且時常出現乾嘔現象,更令人心疼的是,女孩並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避孕藥。朱嬌哽咽表示,她不敢對孩子說實話,為了陪伴小雅,自己辭去了工作,先後花了20多萬元,「孩子是我的心頭肉,只要有一點希望,當媽媽的一定會竭盡全力。」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5月8日母親節公布本土4萬多例確診、12人死亡,北市一名徐媽媽(37歲)向本刊投訴,家中的9歲兒子日前突然高燒不退,身體軟趴趴,經快篩陽性,加上他心臟有裝節律器,一旦發燒就得就醫給醫生評估,豈料,2人趕到台大醫院後竟發現擠滿了PCR待檢人潮,醫療量能瀕臨癱瘓,讓他們連開口求援的機會都沒有。徐媽媽說自己有紅斑性狼瘡但沒發病,不過懷孕6個月時兒子就出現心房、心室傳導阻滯問題,因此他一出生就開刀裝設心臟節律器維持正常心跳速率,且一輩子都得倚靠這個裝置。5月6日下午1時許徐媽媽發現兒子高燒到39.8度,經快篩呈現陽性,必須去醫院調整節律器,把心律調高,才會趕到台大醫院急診室,但那裡放眼望去都是等待採檢PCR的民眾,醫護人員根本無法專心聽她的訴求。「才剛開口說話就被打斷,想拿出快篩劑也沒用,整個急診室都投入採檢PCR的工作,外頭的貨櫃屋雖有醫師問診,但他們無心也沒空理我們,我們從頭到尾就是等等等。」徐媽媽說。徐媽媽表示,台大醫院急診室被PCR採檢人潮塞爆,真正須醫療資源的病患被完全忽視。(圖/報系資料照)徐媽媽表示,直到晚間11點,醫生評估兒子是輕症,因此開了退燒藥並調整節律器後「我們就回家了」,但隔天下午兒子突然又吐又拉、全身泛紅、嘴唇發紫、指甲變紫色,實在不得已才又去台大掛急診。「去醫院急診室又是一陣漫長等待,幸好有救護車人員看到兒子全身紅腫、低血壓又瀕臨休克,發覺事態嚴重,趕緊去叫醫生出來,我們才在檢傷後被送到重症區,但負壓隔離病房是2人一室,中間也沒隔簾,隔壁床是3個月的小弟弟,這算哪門子的隔離?」徐媽媽無奈說道。徐媽媽心疼表示,兒子躺在病床上全身插管,低血壓一度讓他昏昏沉沉,8日母親節當天打了抗病毒的藥病情才略有好轉,但她相信遇到類似困難的孩子一定還有更多,希望中央的防疫政策,別把PCR的業務全塞給急診室,因為急診室人員早就已經癱瘓、崩潰。「我一個媽媽的力量真的很薄弱,母親節在醫院度過也沒關係,我現在只想平安的帶兒子出院,也希望大家能把急診室的資源留給需要的人,而不是疲於奔命做PCR。」徐媽媽哽咽地說。
本土疫情狂飆,確診、死亡人數天天攀升,醫療量能已達負荷極限,台大醫院工會7日才宣告「失守」,急診室同一時間超過10名員工確診,而該院14D、一般內科病房爆發群聚,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台大截至6日已累計6名住院病人、2名陪病者、2名醫療人員、1名實習生確診,而院方最近也請求同仁下班後勿聚餐,以防更多人遭傳染導致業務難行,國內龍頭醫院已被疫情逼成壓力鍋。北市一名徐媽媽(37歲)帶快篩陽性的9歲兒子去台大醫院急診,「卻長時間處於被動等待,連開口詢問都不行,直到兒子身體泛紅、嘴唇發紫、輕微休克才被醫院重視,如果今天沒被天使般的醫護人員看到,兒子恐怕連命都丟了。」徐媽媽說自己是護理專科出來的,可以體恤嚴峻時刻需要大家共體時艱,但會造成各大醫療院所醫療癱瘓的主因是「蜂擁而至的PCR採檢」,護理人員業務量快炸鍋,應接不暇,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根本不曉得,還活在雲端裡,導致台大醫院急診室可以說是「人間煉獄」,「要問問題的禁止被問、哭的、暈倒的、急診的都在你身邊,完全不是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議員徐立信也指出,中央超前部署都是假的,雖重症比去年少,但從輕症轉重症的確診者還是很多,最好打疫苗、採檢PCR及快篩都應分流分擔,各項專責才能達到人流分散。(圖/黃耀徵攝)議員徐立信也說,台大醫院內科11人染疫,5天內無症狀就得回歸上班,真的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可見中央之前根本沒料到會到今天這個地步,先前說的「超前部署也是假的。」徐立信指出,醫療量能若持續這樣下去,再過一至兩週就會完全崩垮,急診室現在雖只開放快篩陽性,但仍抵不住一窩蜂PCR人潮,即使有開放地區診所協助採檢,打疫苗民眾也會怕與採檢者混在一起,最好是部分診所專做PCR、其餘打疫苗、中重症才到大醫院就診。徐立信說去年已經發生過一次醫療量能爆炸的問題,中央卻毫無動作,也沒進步,今年重症雖沒比去年多,但突發的確診者好似比較多,可能一開始輕症,一夕間轉為中、重症,所以民眾多留意外,可能要備妥退燒、止瀉藥自救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為避免輕症疑似個案集中於大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急重症醫療量能及引發院內感染,指揮中心自2020年建置COVID-19採檢網絡,指定199家社區採檢院所,提供有採檢需求之社區民眾前往。由於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確診個案遽增,為擴大基層醫療防疫量能,強化COVID-19採檢分流,指揮中心開放診所提供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並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共同合作,公私協力,擴充採檢量能,以提高民眾採檢可近性。(圖/指揮中心提供)經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提報有意願提供採檢服務,且完成診所採檢點、感染管制及傳染病通報自我查檢整備作業之診所家數,共計437家,其中190家完成合作檢驗機構規劃,已納入COVID-19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可提供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民眾,或有COVID-19相關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等符合公費檢驗者進行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診所名單已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臺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網址:https://reurl.cc/QjM9bM ),以利民眾查詢。請民眾前往上述診所之前,先以電話預約聯繫,確認服務時段及預約狀況再前往。其餘有意願且已提出申請之診所,刻正由聯合會及學會協助媒合檢驗機構,將於完成整備作業後,納入下一波公布名單。(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如自覺有風險且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相關症狀,或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時,請佩戴醫用口罩,就近前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由醫師評估進行PCR核酸檢驗。當出現COVID-19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心跳超過100次/分鐘(無發燒時)、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等嚴重症狀時,建議儘速前往醫院急診就醫。指揮中心將持續擴充採檢量能,強化採檢分流,以兼顧民眾檢驗需求及保全醫療量能。
不只路邊的野花別亂採,院子裡的樹根也別亂含。泰國一名女子為了拍TikTok影片,突發奇想撿起院子裡的樹菠菜根莖並含入口中,假裝吹起薩克斯風,沒想到她結束「演奏」後不過5分鐘時間,嘴唇就因碰觸到根中的汁液慘變香腸嘴。而她腫脹的嘴巴一曝光,立刻有網友笑說超像梁朝偉在《東成西就》裡的歐陽鋒。Aoy Sriwiset拿起樹菠菜根莖當薩克斯風吹。(圖/翻攝自TikTok)從這名泰國女子Aoy Sriwiset分享的影片可以看到,當時她握著一根粗壯的樹菠菜根莖,摸仿起演奏薩克斯風的動作,甚至還將其中一端根莖含入口中,表情極其陶醉又不時擺動身軀,宛如在舉辦個人的薩克斯風演奏會,渾然不知自己正處於危險的狀態。Aoy Sriwiset表演完後不過5分鐘時間,就發現自己的嘴唇疑似因碰觸到根莖內的汁液而迅速腫脹起來,還很快就變成「香腸嘴」。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笑她太不小心,消息傳到華人圈,許多網友覺得她的香腸嘴很像縮小版的《東成西就》歐陽鋒,表示「一秒變西毒」。Aoy Sriwiset的嘴至少腫了一倍。(圖/翻攝自臉書)泰國知識型網紅「貓熊實驗室博士」則指出,這種當地俗稱為樹菠菜的植物,經處理加熱後雖可以安心食用,不過由於該植物內含會刺激消化系統和皮膚的「氰苷」(hydrocyanic glycosides),如果直接生食或食用前未經過適當處理,就可能引起中毒。
新冠肺炎在台灣正式進入大爆發時期,根據衛服部5日最新預估,最快將於5月10日本土確診人數即突破10萬大關,為了避免醫療能量崩盤,確診相關流程與政策天天都在調整,搞得民眾一頭霧水,CTWANT為讀者將確診流程更新至5月5日,一步一步的教大家確診後,該如何處理。不論身邊是否有人確診,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觸者,或是已在居家隔離中,若有任何不舒服、懷疑自己的時候,請「務必先快篩」,若是快篩陽性:●已被匡列人員(也就是正在進行3+4的人)居家隔離第4天(含)之後,或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先行自我快篩,若呈現快篩陽性即為確診,須自行通報衛生單位,5月12日起可使用「健康益友」APP進行視訊會診通報,一旦確診後,即進入確診流程(詳見以下)。健康益友APP:安卓下載 iOS下載●非被匡列人員將呈現陽性的快篩試劑裝在乾淨夾鏈袋內,上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可採檢PCR的醫療院所或採檢站,並按照指示網路掛號或電話預約,準時攜帶呈現陽性的快篩試劑去採檢。雙北民眾除PCR採檢站外,還可選擇掛號PCR、看診、領藥一條龍的COVID-19急門診,門診相關資訊請上雙北衛生局網站查詢。PCR陰性→請務必注意健康、加強抵抗力、避免出入擁擠人多的地方。PCR陽性→即為新冠肺炎確診,會有衛生單位聯絡你,按照症狀病情分流收治(見下圖)。若是輕症或無症狀被判定為在家居隔者,可自行登入「健保快譯通」APP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或是等簡訊寄發來的自主回報網址給你,衛生單位也會安排配送防疫包,防疫包內會含快篩試劑,確診當天算第0天,前4天自行快篩2次、5~9天內快篩一次。→無症狀者3次快篩都陰性的話,「第11天」可以出門。→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快篩陰性,「第11天」可以出門。→快篩陽性就要回報聯絡你的衛生單位,5月12日起也可使用「健康益友」APP進行視訊會診。健康益友APP:安卓下載 iOS下載不論是在居家隔離(3+4)或是確診隔離期間,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提醒,一旦有任何「極度不適」,或是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或是打119送醫。中症症狀(需自行就醫)•呼吸急促(肺炎徵兆、也可以是脫水)、血氧下降(有肺炎徵兆 )•嚴重脫水(口乾舌燥、少尿、暈眩) 小兒長者要注意脫水的問題•劇烈頭痛重症症狀(請立刻叫救護車)•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皮膚冰冷•昏迷不醒、昏倒•胸痛以上流程,為5月5日公布資訊內容為主,由於政策改變快速,詳細內容仍以衛服部疾管署為主: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oPqZIy6o3kJVDL4DNGpqMw
受到疫情影響,有些地方規定必須提供PCR陰性證明才能看病,但有些突發病症相當緊急,錯過搶救時間恐喪命。大陸江蘇一名一歲半嬰兒吃東西噎到,卻因為沒有PCR證明而被拒絕看診,導致身亡,消息曝光後立刻引發網友關注。事發於4月29日,江蘇睢寧一名一歲半嬰兒吃東西卡到喉嚨,當事人表示「我及時打120就往睢寧人民醫院就醫,到了急診先讓我們做核酸,我們也按照醫生所說的做了,我們要求先救孩子,醫生說必須拿到單子才可以救,中間一等就是7~8個小時,也沒有一個醫生來看孩子。」當事人爆料,當下都等到孩子嘴唇發紫了,醫護人員才來給孩子掛吸氧氣,掛著吸氧器,「還讓我們等單子也不給治,單子拿了讓我們去徐州,到了徐州醫院,醫生說來晚了已經耽擱了,已經無救了,孩子也沒有了,孩子永遠定格在了一歲半。」對此,睢寧縣相關部門回應「目前正在核實情況,幼兒夭折的準確原因尚待有關部門調查,家屬安撫幫扶工作正在進行中。」此事引起不少網友關注,有人表示「這醫院裡的規定太冷血了,應該嚴查醫院管理人員,這屬於草菅人命了」,還有人說「國家早已明文規定,不得以核酸檢測結果為由拒收病患,這就是故意殺人」。
在現代社會中,家暴事件頻傳,女性朋友除了在感覺到危機時,必須第一時間向外界求助。或許也可以稍微注意一下男性的相貌特徵,在事前「趨吉避凶」。現在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就列出6種男性的相貌特徵,表示擁有這些相貌特徵的人高機率會成為「家暴男」,呼籲女性應及時遠離。1.下三白眼:所謂下三白眼是指,下半部眼白的面積比較大,這種特質的人眼睛比較邪,心機重,很會佈局傷害其他人,一般人遇到一定要特別小心。2.白狼眼:白狼眼又稱吊白眼,這類人眼睛面露凶光,通常也跟下三白的眼睛很像,白眼球面積大,配合面相臉頰比較凹陷,構成白狼特質,其特質控制慾強,欺負弱小。3.眉毛由粗變細:眉毛由粗變細的人,尤其眉尾很細很睎疏的對象,情緒上頭時可能會要脅對方。4.鼻樑凹陷,鼻孔小:此種特質的人肚量很小,講話不中聽,心機比較重,很愛比較,好勝心強,也喜歡說謊,也容易情緒激動傷害人。5.嘴唇有痣+牙齒參差不齊:嘴唇有痣的人講話比較厲害直接,再搭配牙齒亂就容易會有言語暴力,或者重度說謊吹噓的狀況。6.兩頰凹陷+額頭高+禿頭:這種特質的人得失心很重,得不到的他會毀掉對方,而且會抓住女性特點,說話看似誠懇但其實賊頭賊腦,一旦你有弱點被他抓住你會不斷被攻擊與騷擾。
電影中被蜘蛛咬到可以變蜘蛛人,現實中可不是這樣,英國有位男子搬到新家後,家中有20多隻蜘蛛,而且還是擁有劇毒的假寡婦蜘蛛(Noble false widow),他聲稱被咬了100多次,身上除了滿是咬痕,身心狀況也因此受影響。據英國《鏡報》報導,坦布里奇韋爾斯自治市鎮(Borough of Tunbridge Wells)有位55歲男子戴維斯(Russell Davies),職業是一名廚師,他從2020年1月搬進公寓的第一個禮拜,身上開始出現奇怪咬痕,起初他覺得應該是濕疹的治療症狀,直到他抓到了一隻蜘蛛。他表示,家中有20多隻假寡婦蜘蛛。男子聲稱被蜘蛛咬了100多次。(圖/翻攝TIMES NOW twitter)之後,他比對自己拍攝的蜘蛛照,和網路上的蜘蛛做比對,發現家中的蜘蛛是一種擁有劇毒的「假寡婦蜘蛛」,他聲稱自己被咬了100多次,他說,「我在睡覺時被咬,從頭咬到腳趾,牠們連我的嘴唇都咬。」戴維斯說,他被蜘蛛咬傷後,身心狀況每況愈下,罹患了人格障礙和非典型自閉症,需要服藥治療。目前他的皮膚狀況,讓他無法繼續他的廚師工作,只能另尋出路。此外,戴維斯請物業公司對公寓附近街區和公共區域進行消毒,他擔心蜘蛛會對其他年長者造成更大的健康問題。假寡婦蜘蛛(False widow spider)身形像黑寡婦蜘蛛,是英國12種蜘蛛最毒的一種,毒性十分強,毒液會讓人發炎紅腫,咬人後傷口不大,但若不治療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嚴重還會截肢。
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新增2萬3,139例本土個案,再創疫情以來新高。為提升PCR採檢量能與把醫院留給重症患者使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宣布明(4日)將啟動士北科「PCR採檢站車來速」,衛生局也公布北市公費篩檢站轉型為快篩陽性防疫門診,另新增三軍總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加入快篩陽性防疫門診,來更有效率地運用現有醫療量能。民眾可以用駕車、步行和騎機車等方式前來篩檢。(圖/台北市政府提供)黃珊珊表示,PCR採檢站車來速每天早上8點至晚間8點可提供「快篩陽性者」篩檢,民眾應先預約再到場,並以自駕、步行和騎機車等方式前往,「避免跑去急診人擠人」。黃珊珊指出,市府經過先前「大佳河濱公園篩檢站」經驗後,已能讓士北科的PCR採檢站車來速提供「比急診室更高的效率」,在與新光醫院與北市聯合醫院合作下,預計一天可提供1,200位民眾的篩檢量能,黃珊珊也表示「預約平台會在今天建置完成」。台北市衛生局也指出,今日北市確診達4,806人,且截至昨(2日)北市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已達1萬2,367人;管理中居家隔離人數為2,862人。為更加善用現有資源,除公費篩檢站轉為快篩陽性防疫門診,也新增三軍總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加入快篩陽性防疫門診行列。衛生局指出,「防疫門診專供快篩陽性者」預約或隨到隨做PCR,有醫療需求者,醫師診療後會開立藥物;呼籲民眾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先快篩再就醫。台北市衛生局也提醒,快篩陽性者須配合以下四大事項:1.將使用過快篩試劑密封帶至台北市社區篩檢站採檢PCR。2.攜帶健保卡。3.全程配戴口罩,切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步行、駕/騎車前往。4.如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請撥119。
江祖平、鄭仲茵、曾智希日前上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分享拍戲甘苦談,江祖平曾經同時拍兩部戲,台北、台中兩地連拍不停歇,讓她連續13天無法好好睡覺,導致台詞背不起來當場痛哭,還因為失誤導致鋁門直擊額頭,血流滿面緊急送醫,也讓她感概的說到大家可能覺得演員賺很多,但大多數賺來的錢都花在身體保養上面。鄭仲茵則是低溫泡海水拍戲,接著進棚拍再趕錄過年特別節目,整整4天3夜沒洗澡、洗頭、睡覺,還因為反綁被狼犬撲倒導致骨頭裂開。江祖平過去同時拍棚內八點檔跟另一部外景戲,最操的時候白天在台中拍到晚上10點半,再開車趕回台北拍八點檔,拍到隔天早上7點再下台中拍戲,連續13天讓江祖平累垮,面對一連串5、6行台詞,怎麼背都背不起來,壓力大到當場崩潰痛哭。好不容易台中拍完回台北後,工作人員直接把江祖平載去醫院打營養針,但因為棚內還在等她,江祖平只能打完針後繼續進棚拍戲。江祖平說同檔戲快要殺青前,有一場戲她被綁架關在倉庫,外面的人再踹門進來救她,正式開拍時,鋁門直接撞上她的額頭,當下江祖平被撞到連退好幾步蹲了下來,正要站起來的時候直接跌坐在地上,接下來眼前一片模糊,血流滿面的她被直接送進醫院,從此在額頭上留下一道疤。江祖平曾連續拍戲13天,累到台詞記不住。(圖/衛視中文台)鄭仲茵過去拍戲遇上寒流,在低溫7度的晚上泡在海水裡拍戲,沒有穿防寒衣的部位都被岸邊的藤壺刮破皮,拍到清晨才上岸,上岸因為找不到地方讓鄭仲茵梳洗,只能一路上開著暖氣載她回棚內擦乾、上妝,再拍到隔天中午錄過年特別節目,再錄到隔天清晨4點,當天再回海港拍完前幾天沒拍完的戲,當時大概4天3夜沒卸妝、沒洗澡、沒洗頭、沒睡覺。更慘的是,有場鄭仲茵被反綁在椅子上,還要被狼犬撲上身吃遍塗滿她全身的狗食戲碼,當狼犬撲上她身上的同時,椅子因為承受不了重量整張垮了,被反綁的鄭仲茵無法伸手支撐,只能直接摔倒在地,加上超過40公斤的狼犬為了吃狗食連她的頭都踩過去,讓鄭仲茵當下痛到不行,後來也發現右手食指骨頭裂開。曾智希先前拍八點檔終於迎來人生第一次的吻戲,劇本上只寫深情擁吻,不知道該如何表演的她趕緊打電話跟男友陳志強求救,當時在演出舞台劇的陳志強接到電話後,立刻拉著同劇演員林東緒,透過視訊直接動作示範,不只動作程序一一解析,連如何展現深情的秘訣都完全傳授,讓曾智希安心許多。沒想到正式開拍時余秉諺卻只是借位親空氣,沒有曾智希預想的嘴唇接觸,導演也馬上喊卡質問為何沒有認真接吻,余秉諺只好回說:「因為兄弟在這,朋友妻不可戲」,原來拍戲當下陳志強也在現場親自盯場,為的是看兩人親不親得到位,此舉反而讓余秉諺有些放不開,不過後來在「動作指導」陳志強的引導下,兩人雖然NG了幾次,還是順利完成曾智希人生的第一場吻戲。曾智希在男友陳志強指導下,完成8點檔首次吻戲。(圖/衛視中文台)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昨(30日)天光是一天,就新增15033例本土個案,確診數屢創新高。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指出,隨著確診數持續飆升,醫院氣氛現在已經出現明顯變化,呼籲民眾若出現七大症狀,就屬於「中重症警示」,當出現七大症狀,千萬不要拖,最好趕快就醫。張瑜芹在臉書指出,近日新冠肺炎確診數創新高,醫院的氣氛跟之前相比已明顯不同,「我們全體醫護都用最謹慎的心情看待這次疫情,也希望大家一起幫忙配合,這一次台灣也會好好守住,就算是朝與病毒共存發展,最大目標仍是讓死亡人數降至最低。」張瑜芹提醒民眾,在疫情期間有四件事必須要落實,第一是戴好口罩;第二雙手勤消毒;第三減少群聚以及最重要的第四點,「如果不是很緊急的問題,盡量減少來醫院,減少接觸風險,也把醫療量能留給需要的人。」新冠七大警示症狀。(圖/翻攝張瑜芹臉書)由於最近確診者大增,為了維繫醫療量能,輕症者現在都改成在家隔離。對於確診後的症狀變化,張瑜芹呼籲外界,若出現喘或呼吸困難、 持續胸痛胸悶、 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無發燒(體溫<38)但心跳>100次/分鐘等「七大症狀」,就是屬於中重症的警示症狀,請不要猶豫,盡速到急診就醫。張瑜芹並警告,尤其兒童、老人、未接種疫苗者,病程速度往往會進行比較快,所以當出現高燒不退、意識模糊、呼吸淺又快、嘔吐、腹瀉等症狀,也要特別留意病情可能會快速惡化,不可輕忽。
台灣本土確診數已經連續多天破萬,足見Omicron變種病毒的的傳染力。儘管Omicron染疫者多數是輕症,但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透過臉書發文提醒,當出現10個症狀,就是有中重症的前兆,最好趕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何美鄉在臉書發文提到,網路上有很多反對疫苗的人,聲音都很大。當然每人可以選擇不打疫苗,「但我們都無法選擇被OMICRON感染,或不被OMICRON感染。」她並提醒,感染OMICRON的輕症、中症跟重症的徵兆,尤其當出現中、重症的症狀時,記得要馬上就醫。輕症• 流鼻水、打噴嚏• 喉嚨痛/癢、乾咳、聲音啞• 頭痛• 全身肌肉酸痛、疲憊• 食慾不振、噁心、拉肚子(年長的要注意、攝取水量不足,導致脫水對老年人是很致命,注意若有口乾舌燥、少尿、暈眩)只有50%的人會發燒(發燒加攝取水量不足,也更易導致脫水)中症(需就醫)•呼吸急促(肺炎徵兆、也可以是脫水)、血氧下降(有肺炎徵兆 )• 嚴重脫水– (口乾舌燥、少尿、暈眩) 小兒長者要注意脫水的問題• 劇烈頭痛進入重症:(救護車)• 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皮膚冰冷• 昏迷不醒、昏倒• 胸痛
黃柏峰在TVBS八點檔《機智校園生活》飾演校園風雲人物劉川楓,原先單戀劉川楓的咪寶(馮容潔 飾)也終於打動他,讓他情不自禁吻了咪寶,距離兩人脫單指日可待。獻出螢幕初吻的兩人,也因為太緊張頻頻笑場,共拍了不下10次。兩人首次拍攝吻戲太緊張,頻頻笑場。(圖/TVBS)這場吻戲是黃柏峰與馮容潔的螢幕初吻,馮容潔擔心自己會親的很醜,拍攝前一直在腦海中彩排當天的走位。黃柏峰則是很認真研究要如何在螢幕上呈現好看的角度與浪漫的氛圍,他惋惜地說:「 那天還在摸索如何抓角度就拍完了,覺得吻戲呈現還可以再更好!」十分敬業的他也表示,把螢幕初吻獻給《機智》是他的榮幸,也是很特別的經驗。馮容潔為了吻戲做足準備,她笑說:「一早發現早餐居然是油飯跟豬血湯,根本不敢吃。」拍攝前還刷了三次牙,噴口氣芳香噴霧以及狂喝水,並做好心理建設,告訴自己只是皮膚碰皮膚沒什麼大不了的。黃柏峰、馮容潔接吻冒粉紅泡泡,黃柏峰讚她像「棉花糖」。(圖/TVBS)馮容潔透露接吻時兩人都屏住呼吸,完全不敢動,但還是因為太緊張而笑場。事後黃柏峰羞曝與馮容潔接吻的感想:「那一整天心跳都很快,而且容潔的嘴唇好柔軟,好像吃棉花糖。」《機智校園生活》每週一至週五晚間8點於TVBS 42頻道、9點於東森超視33頻道播出。
近來家長群組瘋傳一則貼文,是由一位知名醫師撰寫,文中寫道「新北中和2歲男童的家長,若知道耐適恩與紅黴素,4/14早上男童發燒就馬上讓他服用,也許可以撿回一命。」醫師同時補充,耐適恩(Nexium 40 毫克)1顆、紅黴素(Erythromycin 500毫克)早晚各吃一次(成人劑量),兒童以成人60公斤體重等比例減低劑量。內文中寫道,「請把這處方傳出去,疫情期間,兒童發燒,先吃耐適恩與紅黴素,篩檢可做可不做。」發文後,這位醫師似乎覺得不妥,因此便刪除文章,不過卻已有家長備分,且廣為分享流傳。藥師公開抨擊該位醫師亂傳偏方,提醒民眾濫用藥物恐怕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圖/翻攝自張小風臉書)這樣未經臨床研究證實的推斷,雖也有部分醫界人士贊同,但更多人覺得不妥,不少藥師、感染科醫師都大加撻伐,甚至說孩子出事一定要冤有頭債有主,請找這位醫師負責。《張小風藥師的藥學人生-Pharmalife》臉書粉絲頁就公開撻伐,發文批評「作為一位受過實證訓練的藥師,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這種亂傳偏方的行為,特別是醫療人員自己帶頭亂傳。」張小風藥師認為,紅黴素(Erythromycin)的交互作用又多又複雜,有些藥物跟紅黴素併用,不僅可能會發生致死性的心律不整,也有可能發生無法逆轉的骨髓抑制。張小風問「你有處理過在家醫科診所開秋水仙素colchicine(常用於治療痛風),在內科診所開紅黴素,病人一起吃了之後產生嚴重的骨髓抑制,來急診白血球被壓制到剩不到100顆,最後死於嚴重感染的嗎?」如果沒有,你怎麼會有勇氣去讓民眾試這種沒有臨床實證支持療效的高風險配方?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也贊同張小風的看法,認為不要隨便濫用藥物,「這是會害死人的處方!」那可以先準備哪些藥物與物品?中醫處方「清冠一號」公費補助已經上路,染疫的藝人徐乃麟也公開表示「早備好清冠一號」。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確診者在居家照顧期間,可以使用健康益友APP、中醫師公會官網、即將上架的中醫1.0 APP,或者直接致電各縣市的諮詢專線,找到中醫師協助診療取得清冠一號。再由親友協助領藥,或者由中醫院所送藥。中醫師林芷瑜提醒,要確診陽性或有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才能服用清冠一號,若想作預防之用可採用防疫茶,一般民眾都能提升抵抗力。防疫茶配方如下,黃耆3錢、防風2錢、白朮2錢、藿香2錢、桂枝2錢、薄荷3錢、桑葉3錢、魚腥草3錢,藥材先以冷開水過水沖洗,再燜泡於600c.c.熱水20分鐘,每日可2服。清冠一號屬於處方藥,適合確診或已有相關症狀者服用,若想作為預防保健,建議諮詢中醫師調整配方。(圖/報系資料庫)藥師公會也推薦6大類常備藥物,以因應Omicron變異株所引起的常見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流鼻水等,萬一確診隔離可以幫助緩解症狀。1.解熱止痛藥常見解熱止痛藥包括乙醯胺酚、布洛芬,由於中樞止痛藥可提高人體對痛感閾值、降低體溫,服用後可以幫助減少不適症狀,並儲備體力對抗病毒,只要療效相同,不必執著於特定品牌。2.止鼻水藥(抗組織胺)由於Omicron輕症症狀像一般感冒,流鼻水也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因此可以預先購買止鼻水藥(抗組織胺),以在症狀發生時能及時緩解。3.止咳化痰藥若有咳嗽症狀,或出現有顏色的痰液,建議服用化痰藥水或是錠劑幫助緩解。4.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除上呼吸道症狀,由於新冠肺炎患者有時也會出現腹瀉等症狀,建議可以常備具止瀉功能的腸胃藥,在另一方面,也可預防在家吃壞肚子造成腹瀉、腹脹;另外,為避免腹瀉到脫水,也建議準備電解質補充劑以備不時之需。5.體溫計、血氧機監控體溫及血氧,是觀察是否從輕症轉換成中、重症的必須動作,因此建議常備體溫計、血氧機監測生理數值及身體狀況;若家中沒有這些器材,可自身觀察是否出現呼吸困難、喘,或是有無指甲、嘴唇發青的情形,若有則須儘快就醫。6.維生素B、C適時補充維生素B、C可以幫助增加抵抗力,且兩者均屬於水溶性藥物,較不易傷身,可作為疫情間常被藥物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