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金價飆揚破歷史高點在即 上看2600美元
歐美銀行接連爆雷讓避險情緒沸騰,加上聯準會(Fed)可能放緩升息,國際金價近來飆揚,不僅還有上漲空間,而且即將摜破歷史高點並停留在高檔,有分析師甚至預測金價上看2,600美元。金融服務公司CMC Markets分析師Tina Teng指出,美元和美債殖利率可能因Fed的利率決策轉向續跌,促使金價再次飆漲,她預期黃金交易價會來到每盎司2,500美元和2,600美元之間。矽谷銀行一夕倒閉,瑞士信貸被瑞銀集團收購,銀行股受創崩跌,投資人爭相湧入黃金與美債等避險資產。國際金價20日一度站上2,000美元大關,觸及去年3月以來的1年高點,22日(周三)倫敦現貨金價漲0.3%,來到每盎司1,945.55美元 。自3月初矽谷銀行爆發擠兌恐慌後,金價漲了1成左右。金融數據供應商Refinitiv數據顯示,金價的歷史高點在2,075美元,係於去年8月所創。全球各大央行對黃金儲備的需求,料也會進一步推高金價。惠頓貴金屬(Wheaton Precious Metals)執行長史莫伍德(Randy Smallwood)表示:「央行買金動作不斷,對黃金長線來說是個好兆頭。」該公司預測金價將漲至2,500美元。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資料,央行巨量收購之下,黃金需求在去年飆到11年高點。各大央行去年總計買進1,136噸黃金,創55年來新高。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旗下的Fitch Solutions預測,金價「未來幾周」將重返2,075美元的歷史高點。而且鑑於「全球金融動盪」的展望,金價「相較疫情前的水平,未來幾年會維持在高檔」。Fed台北時間周四凌晨發布最新決策,投資人密切關注其對金價的影響。市場預期Fed有近9成機率升息1碼。貴金屬公司MKS Pamp金屬策略部門主管希爾斯(Nicky Shiels)指出:「總體而言,Fed 必須在通膨高漲及經濟衰退之間做選擇,無論何種結果對黃金都是利多。」她預估金價將衝到每盎司2,200美元。

美國有望結束升息帶動價格 4月前黃金有望突破2000美元
(製表/吳靜君)隨著兔年到來,黃金價格一路看漲。台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表示,美國首季可望結束升息、中國大陸鬆綁防疫措施、消費需求上升,將帶動黃金現貨價格,甚至今年4月前有機會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楊天立表示,就技術線型來看,去年11月快速補漲,12月即在1800元收斂整理,至今年1月底部大致已成型,金價可望走揚,目標價約在1960到2010美元,隨著美國升息進入尾聲、中國疫情防控鬆綁、中國大媽傳統消費需求增溫,金價可望於今年4月前攀向高峰。是否有機會挑戰歷史高點2072美元?他認為,有機會,但仍要看其他有利金價因素是否順勢發展。目前市場對金價普遍樂觀,首先因市場已有共識,通膨高峰已過,惟美國物價維持在高點,通膨率在4%到7%間;且緊接而來是經濟趨緩,有利金價上漲。其次,俄烏戰爭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逐漸下降,惟市場擔心是美中對立,會影響全球經濟,此為這1、2年內,金價具支撐的最大因素。其他帶動因素還包含消費衰退、高科技業去化庫存;美國就業、薪資問題,讓消費力減弱;另大陸疫情預期第1季、第2季達到高峰,此後經濟逐步回穩,中國是黃金消費大國,疫情回穩將帶動需求,牽動現貨價上漲。楊天立認為,現貨市場仍比ETF、避險基金熱鬧。去年第3季,中央銀行大掃貨,淨買入達400公噸,創半世紀以來最大量,後續全球央行持續買黃金避險,不過在量能上恐不如去年這麼明顯;富豪、小型機構現貨避險也大致布局完成,接下來中國消費需求將是現貨市場主力。台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發言人石文信表示,隨著新台幣兌美元貶值,黃金條塊每兩一度到7萬2000元,創歷史新高;預期受惠國際機構對於黃金看法樂觀、黃金開採成本增加等因素,國際金價1800美元有撐,今年上半年有機會達2000美元,銀樓黃金條塊每兩上看7萬5000元,再創高峰。

美元走軟!國際金價連漲2天 距離牛市僅一步之遙
國際金價連續兩天上漲,自2022年9月的低點至今已反彈逾19%,主要是因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放慢升息速度,美元走軟之後,讓黃金吸引力提高,離牛市剩一步之遙。觀察紐約黃金盤市,去年9月下旬最低點為1,622.36點,而24日早盤一度漲0.6%,至每英兩1,942.54美元,從低點反彈約19.3%,漲幅若達20%就符合進入多頭市場的定義。今年來則已漲6%左右,表現優於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的上漲不到5%。根據路透報導,金價自年初已漲逾100美元,主要是市場認為Fed在去年12月將升息幅度降為2碼後,今年頭兩次決策會都只會升息1碼。市場分析師預測,若Fed接下來不強化市場信心,看多黃金的人將大失所望。如果Fed暗示將以超出市場預期的升息行動繼續對抗通膨,那麼金價今年來的漲幅恐怕就會吐出一些,回到1,900美元的心理關卡附近。另一位分析師則說,金價已突破先前的1,920美元阻力區,因此位於上漲階段;此外,美元疲弱依舊,這對金價是利多。

美元走強金價下跌 民眾「分批買進」撿便宜
美元走強,黃金價格一度跌破每盎司1700美元,帶動實體黃金需求,不僅有中國大媽搶黃金,台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發言人石文信表示,不少台灣民眾也趁這波黃金價格下跌撿便宜,買氣較年初時增加2成以上。據台銀分析報告顯示,美元指數屢創新高,加上6月美國通貨膨脹率超乎預期使得國際金價一度跌破1700美元,不過國際法人卻覺得金價已經超跌、低於合理價值,就基本面、市場面仍有支撐,黃金價格可支撐在1700美元之上。隨著黃金價格下跌,石文信表示,台灣民眾趁機撿便宜,採取「分批買進」的方式逢低布局,以黃金出售重量來說,黃金條塊與飾金的比率大約是6比4,顯示台灣民眾購買黃金避險、投資的氣氛較為濃厚,至於海外的部分,中國大陸也持續有買進黃金的現象。他進一步指出,9月是屬於飾金需求的傳統旺季,屆時若國際黃金價格還不錯,可望再帶動一波買氣。石文信表示,國際金價來到1700美元、銀樓報價每錢大約6500元,已經是相對低點,金價也應該在底部盤整,加上如果美國升息方向利空出盡,預期金價可望反彈,今年底前可見1920美元、達去年的高峰。世界黃金協會也認為,今年3到6月期間中國大陸主要城市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削弱對實體黃金需求,但是展望下半年,被壓抑的婚禮需求回溫、政府推出的經濟刺激措施、高通膨和經濟隱憂與壓力,讓實體黃金需求可望重回成長軌道。台銀貴金屬部門認為,金價下跌提升實體黃金需求,停滯性通膨疑慮升溫,也帶給金價支撐,短線在1700美元價位尚具支撐。

利菁變賣祖傳金飾…估完價傻眼喊「家裡有快賣了」 驚人價格曝光
中國大陸「直播帶貨」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不少大牌明星也紛紛投入轉做「帶貨主播」,知名主持人利菁近年卸下主持棒後,到上海做起直播帶貨1年多。受到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利菁近日決定變賣長輩留下來的金飾,不料4個金戒指竟然只值1000元,讓她傻眼直呼「家裡有小金飾快賣了吧」,引發討論。利菁今(1日)在臉書發文,「戰爭動盪、疫情升溫,我決定把一些祖輩及許仙奶奶輩給他的小金戒子 ,及一些不知真假的祖傳飾品,想說趁著行情不錯整理一下,但是真的亂得很不好意思出手,還有父親當鎮長時匾額上的字,都不知真假,都舊舊土土的。果然估了4個戒子才值1000元,但是…其它估是53萬,離譜,家裡有小金飾快賣了吧!」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好酷唷,匾額的字是黃金」、「哈哈,姐撿到寶」、「匾額金字果然係金ㄟ」、「該是出手的時候了」、「很得長輩疼愛的一家人」、「金子只會越來越貴,不會越來越便宜,物以稀為貴」、「好想要這種忽然就有50萬的感覺」、「有紀念價值會捨不得」、「上漲一錢也不到7000元吧」。據了解,隨著俄烏戰爭愈演愈烈,避險資金蜂擁到黃金,國際金價再度飆漲,高盛也上調金價目標,預期未來半年金價每盎司上看2500美元。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黃金價格持續受俄烏地緣政治局勢牽動,若俄烏局勢惡化,黃金的避險需求將上升,若情勢緩和,避險需求將漸漸消退,但黃金仍可能會維持強勢一段時間。

3月黃金條塊對大陸、香港出口額達2.2億美元 暴增8.9倍
俄烏戰爭局勢緊張,加上美國聯準會憂通膨,加大升息力度,國際金價居高不下,許多台灣民眾選擇獲利了結,較特別的是,依財政部統計顯示,3月黃金條塊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額達到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8.9倍,引發外界關注。財政部統計處分析,受到黃金價格走高,出現民眾將手中黃金飾品出售給銀樓,轉化為條塊出口到香港交易,導致今年對中國大陸黃金出口明顯增長。另依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3月對中國大陸、香港的珠寶及貴金屬製品出口金額大約是2.8億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9514萬美元,年增率高達到194%,成長近兩倍。累計今年前3月對中國大陸、香港,珠寶及貴金屬製品出口金額為3.99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3.11億元增加將近8700多萬美元,年增近3成。 2022年對中國大陸、香港珠寶及貴金屬製品出口情形。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依台灣民情,當金價走高時,民眾就會將手中的黃金飾品出售、賺取價差,銀樓再轉化為黃金條塊出售到香港較知名銀樓或交易場所等,才會看到3月時對中國大陸、香港的黃金條塊出口量暴增,但這並不是常見的現象。台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公會副理事長石文信表示,台灣民眾購買實體黃金通常是買黃金飾品等,等到金價走高後,就會出售給銀樓賣出。金價每錢大約新台幣7100元時出售潮最為明顯,當時相對應的國際金價大約是每盎司1998美元,將近2000美元,增加幅度大約是平常的5成以上,現在銀樓金價大約每錢6900多元,仍見出售潮,較比平常多5%左右。石文信表示,通常國際金價出現近2000美元左右,中國大陸的買家動作確實會比較明顯,所以出現部分的掃貨潮;但是隨著俄烏戰爭、預期美國升息的心理作用,國際買家避險情緒增溫,出口到香港的黃金條塊不一定都是賣給中國大陸買家,東南亞、日本買家動作也相當積極。

另類戰爭財1/車主小心!俄烏開打金價飆漲 這款零件一次被偷16台
俄羅斯和烏克蘭戰況越演越烈,國際金價也屢創新高,竟有宵小趁此機會作亂,鎖定含有銠、鈀、鉑等稀有貴金屬的汽車零件「觸媒轉換器」下手,與坊間非法回收業者及懂得分解貴金屬的專業人士聯手,大賺另類「戰爭財」。一家車行在交車時,發現16輛國產小貨車的觸媒轉換器、含氧感知器等貴重零件都被偷走,只能再花費約60萬元處理,損失慘重。本刊調查,汽車觸媒轉換器現今造價每支約為2萬5000元到2萬8000元,含安裝工錢則超過3萬元。銠、鈀因為汽車產業的需求,近年價格竟遠遠超過黃金,以銠金屬為例,3月份每公克已達16145元,黃金每公克則約1760元,價差近10倍,這讓汽車觸媒轉換器奇貨可居,成了竊賊覬覦的「鋼鐵肥羊」。觸媒轉換器又稱觸媒轉化器,安裝於汽車廢氣排放系統中,以銠、鈀、鉑等貴金屬作為觸媒,利用催化機制減少有害廢氣,在正常使用下,壽命可達10數年。含氧感知器主要功能是為了使觸媒轉換器發揮更好的轉化效率,如含氧感知器故障時,會導致觸媒轉換器容易損壞,並造成引擎耗油、加速無力,汽車排氣管廢氣變臭,甚至無法通過監理所汙染檢驗。經營網路頻道、在全台打響高知名度的二手車業者梁子謙,將零件被偷的經驗拍成影片教學,提醒一般民眾尤其是家裡有貨車的人要特別注意。(圖/梁子謙提供)綽號「兩千」的二手車業者梁子謙因經營網路頻道而在車界擁有高知名度,他近日向受景氣影響而限縮業務的車行收購17輛近9成新的國產小貨車,不料車行一時大意,將車輛停在沒有安全防護的空地上,給了宵小可乘之機。梁子謙提到,他在交車時最後試車,發現車輛竟然發出如「砲管」般的轟隆聲,趴到車底下一看,發現17台車子除了1台完好,其他16台的觸媒轉換器、含氧感知器等貴重零件都已不翼而飛,他當場傻眼,貨運行更是欲哭無淚。報警調查發現,失竊處是監視器死角,周遭又無住戶,尋回難度有如登天,梁子謙只好找來維修廠估價,車輛雖在保固範圍內,但使用保固將影響車價,他與車行協商後,決定共同負擔修理費60萬元。梁子謙說,他這批貨車的螺絲幾乎全新好拆卸,可以完整裝到其他車上,粗估16組的觸媒轉換器等零件,依目前二手市場行情,順利脫手可以獲得近30萬元的暴利。車商指出,由於汽車觸媒轉換器沒有烙印安全編碼,所以難以「贓物」論罪,老練的竊賊只要裝備齊全,最快不到3分鐘就可到手一支。目前市場行情,只要是完好、沒瑕疵的近全新品,一轉手就是15000元的價金。但這種貨色市場難得一見,因此實際價格視需求會更高。盜賊常鎖定長時間停在路旁的小貨車,或底盤較高的休旅車犯案,使用砂輪機、電鋸鋸斷排氣管,一分鐘內就能偷走排氣管中段的觸媒轉換器。(圖/報系資料照)此外,一般慣竊為了怕行竊時被發現,常以油壓剪、砂輪機切割觸媒,銷贓管道通常是尋找坊間非法回收業者及懂得分解貴金屬的專業人士聯手,無法保持觸媒完整度,每支價格約2000元到3000元。車商說,一般車種的觸媒轉換器,重量介於2至3公斤不等。若以1公斤的汽車觸媒轉換器平均估算,約可得到1.4克的黃金,0.14克的鉑,與0.13克的銠,目前總計市價約為美金160元,約等於4534元台幣。警方透露,盜賊會鎖定長時間停在路旁的小貨車,或底盤較高的休旅車犯案,使用砂輪機、電鋸鋸斷排氣管,一分鐘內就能偷走排氣管中段的觸媒轉換器,呼籲車主盡量將車子停在明亮、有監視器的地方,別因一時大意而讓愛車成為竊賊的目標。

國際金價再度飆漲 預計上看2500美元
俄烏戰爭愈演愈烈,避險資金蜂擁到黃金,國際金價再度飆漲,昨一度突破2060美元,晚間收斂來到2011美元;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高盛上調金價目標,預期未來半年金價每盎司上看2500美元。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副理事長石文信表示,金價屢創新高,銀樓出現民眾「階段性」獲利了結的賣金潮,小資族、投資客都有,賣實體黃金拿回5萬元、幾十萬都有;石文信表示,全球通膨議題,原本就看好今年金價在第1季來到2100美元,現在多了地緣政治風險,國際金價每天30美元、50美元的大幅震盪,反而有操作空間,讓近來銀樓出現賣金潮,長線看好下,投資人待回跌後會再買回,賺取中間的差價。石文信長期投資黃金,他認為,俄烏戰爭不會這麼快就結束,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相互制裁,在避險資金持續湧入下,金價短期有上看2200美元的機會,對投資人來說,還有200美元的操作空間。對於高盛上修金價目標至2500美元,石文信表示,若這場戰爭情勢惡化,甚至走到動用「核武」,別說金價上看2500美元,飆升到3000美元也有可能。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黃金價格持續受俄烏地緣政治局勢牽動,若俄烏局勢惡化,黃金的避險需求將上升,若情勢緩和,避險需求將漸漸消退,但黃金仍可能會維持強勢一段時間,因為包含美國、歐元區的通膨壓力仍持續上升當中,具通膨避險題材的黃金仍會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危機入市3/通膨才是明年大怪獸 避險首選高殖利率股、美元指數與黃金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準備加速撤回寬鬆貨幣政策來應對通膨問題,而在通膨時代下,預期高殖利率股、美元指數以及黃金商品後續將具表現空間。國泰期貨經理蔡明翰表示,「明年最大的問題在通膨。」近期全球股市動盪,不全然是因聯準會將加快Taper(縮減購債)腳步,因為該訊息早在今年6月就已釋出,綜觀來說,通膨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比較大。蔡明翰指出,高殖利率股是好的避險方向。面對通膨威脅,長線上,全球資金的流動性會比較低,企業獲利的成長性就很重要,而台灣上市公司今年獲利成長逾6成,而明年美股企業可成長5%,但台灣企業因為基期較高,可能是持平或是衰退,所以股市有可能會大拉回修正。但即使等著撿便宜,也要儘量買進風險較低的個股,且今年企業獲利佳,不等於就是高殖利率股,建議還要檢視該公司近年的股利配發情況,否則就只能算是高景氣循環股,而非高殖利率股。電信股中的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等,每年配息穩定,是許多人心中的殖利率概念股。(圖/張文玠攝、蔡明翰提供)富邦特選高股息30 ETF擬任經理人楊邦珩表示,台股市場配息旺季通常是下半年,而台股上半年表現通常相對下半年佳,因此上半年有望獲取資本利得、下半年則參與除息旺季,此時正是進場布局高殖利率股、ETF的好時機。回顧過去幾次QE退場經驗,元大證券表示,美元指數在縮減購債後明顯走強,到了QE正式退場,更有爆發性的上漲。而實質利率走升,將造成投資人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增加,在考慮美國升息因素下,2022年上半年金價可能面對較大壓力,但當升息落定,反倒市場可能以利空出盡解讀,金價有機會回升。國內已有相關ETF工具可以應用,只要有證券戶頭就可以投資,投資人順勢操作即可發揮放大投資成果。面對通膨壓力,國際金價及美元指數未來可望出現一波的漲勢。(圖/翻攝自HiStock、報系資料照)Investment Directions網站創辦人John S. Tobey表示,傳統抗通膨的黃金,金價今年以來下跌約6.3%,主因是投資人被股票等資產所吸引。不過,這樣的情況將出現改變,預期2022年黃金將重獲投資人青睞。

3年運5噸黃金赴港 沒洗錢也沒逃漏稅仍起訴
國際金價節節攀升,在台北市經營貿易公司的黃氏兄弟及陳姓弟媳,3年間收購市值逾80億元的黃金達5公噸,出口到香港賺價差,遭檢舉涉洗錢、逃漏稅。台北地檢署調查後,發現黃氏兄弟等人都有核實申報黃金數量,但出境時,卻出示假的台銀購買證明,已涉犯《偽造文書罪》,仍遭檢方起訴。調查局接獲檢舉,指黃氏兄弟從2016到2019年,共運出逾5公噸黃金赴香港,甚至曾單次攜帶30條的30公斤黃金,調查局搜索查扣他們兄弟倆4條各1公斤的黃金,但兩兄弟否認犯罪。檢方調查,黃氏兄弟及陳姓弟媳3人,多年來在台北市設立皓康、硯勤、明鉅、永大皇家、秉緒等貿易公司,批發零售首飾及貴金屬,黃金來源則是長期向黃金盤商、批發商、銀樓或金屬提煉業者收購,再將黃金製成1公斤金條,搭機時放在隨身行李,並核實申報出口數量,將黃金運往香港,供給香港銀樓業者,並未假藉黃金買賣洗錢或逃漏稅。不過3人疑擔心攜帶黃金出境時,會遭刁難,因此偽造台銀購買證明,出示供海關查驗,反而因此吃上《偽造文書罪》官司,遭檢方起訴。

國際金價震盪劇烈 陸銀暫停個人開戶交易
包括中國四大行在內的多家大中型商業銀行日前陸續發布公告稱,暫停個人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交易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分析指出,因近期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投資交易風險加大。路透28日報導,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均已發布公告,稱將暫停各管道的個人帳戶黃金、帳戶白銀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此外,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也已發出類似公告。譬如,中國工商銀行公告稱,將自北京時間11月28日24:00起,暫停各管道(包括櫃檯、手機銀行、網路銀行、工銀e投資)個人帳戶黃金、帳戶白銀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自11月28日9:00起,暫停新開代理個人客戶貴金屬競價交易業務申請,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所有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則不受影響。報導指出,2020年5月份,中國銀行掛鉤WTI原油期貨的「原油寶」理財產品,因油價首次出現負值而巨虧,此事當時驚動中國政府高層。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其後以「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的表述定調事件後,由中行啟動賠付工作,並因此產生人民幣數十億元的損失。

全球經濟Q2「斷崖式下滑」 助漲國際金價上看2300美元
國際金價自今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不斷上揚,最新報價來到每英兩1935.8美元。惠譽博華指出,市場避險心理,加上各國央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短期不會改變,外部環境為金價提供充足彈藥,助長這波漲勢。預測國際金價在1年內可衝高至2200美元,甚至上看2300美元。惠譽博華在9月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疫情影響下,是「逆全球化」的一年,地緣政治緊張、經濟復甦迷惘、債務擴張加劇,導致避險情緒升溫。今年第2季主要經濟體的狀況呈現「斷崖式下滑」,美國、歐元區、日本的GDP年化增速分別為負31.7%、負15%及負27.9%,市場對全球疫情秋冬再次爆發高度擔憂,對經濟快速重啟、復甦抱持懷疑態度,皆成了推升金價上漲的原因。惠譽博華說,美元走弱、美國10年期國債實際收益率3月下旬跌入負值區間,且下探趨勢不斷加深,促使投資人做多黃金。在聯準會調整通膨政策下,寬鬆路線有望延續,富蘭克林投顧說,長期低利率、通膨緩升,金價有撐。

獲利回吐 國際金價月缐翻黑
美元指數收復部分失土,加上前一交易日金價大漲近2%引發投資人獲利回吐賣壓,國際金價31日從近2周高點回軟,月線將是5個月來首度翻黑。倫敦現貨金價周一盤中曾攀上每盎司1,976.14美元,為8月19日以來最高,但隨後轉跌0.1%至1,963.33美元,8月全月跌0.6%,但今年迄今累漲近30%。

全球黃金大幅上漲 民眾提29公斤金幣變現4761萬
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導致國際金價上揚,屢創新高,國際金價甚至一度達到每盎司2075美元,而伴隨著這波金價上漲的趨勢,就有中國大陸的民眾,手提29公斤的金幣錢去兌換現金,最終換得4761萬元。根據中國大陸媒體《經濟日報》報導指出,廣東的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日前遇到有客戶提著一箱近29公斤重的金幣來兌換現金。粵寶黃金投資公司的投資總監宋蔣圳就對媒體表示,他們五六個人光是清點這些金幣,就花費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數出共有971枚金幣,總重量高達29公斤,最終換得人民幣1223萬元(折合新台幣約4761萬元),而他的購入時總價值約為人民幣900多萬元(折合新台幣約3815萬元),等於他最終獲利人民幣200多萬元(折合新台幣約847萬元)。而該名客戶也並非是唯一大量拋售的人,在上海南京路的工商銀行,近日就有30位客戶預約出售黃金的服務。而由於黃金需要時間檢驗,所以這些客戶中間,有人最久可能要等到一個月以上才能輪到。面對這波黃金價格高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賈晉京就表示,由於美國受到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物流受到嚴重影響,這會讓美國的投資者感到恐慌,紛紛要求把期貨黃金集中兌換成現貨黃金,所以才導致現貨黃金被擠兌,這種情況導致現貨黃金的價格持續高漲。

叫我第一名 這檔商品全球投資人連買8個月
國際金價狂飆,黃金成為投資人追捧的熱門資產。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發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7月全球黃金ETF與類似產品的持倉部位增加166公噸至3,785公噸,不但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也是該ETF連續第八個月淨流入。WGC表示,由於金價在7月底升高到每盎司1,976美元,使得全球黃金ETF的資產管理總規模也增加97億美元或4%,到2,390億美元。然而到了8月,金價漲勢仍未見緩和跡象。儘管受到美元反彈、導致黃金現價周五(7日)從早盤創下的2,072.5美元歷史高價略為下滑,不過總計一週金價仍強漲4.4%,為連續第九周收高。年初迄今這段期間,全球黃金ETF部位累計淨增899公噸,大幅超越前一次2009年所創的全年增加646公噸的紀錄。隨著金價在8月衝破兩千美元大關,預料黃金持有量還會繼續攀升。整體而言,所有地區在7月都呈現資金流入黃金ETF的現象。數據指出,上月全球黃金ETF吸引的資金淨流入,有75%來自北美市場,其持有部位增加118公噸。其次是歐洲市場,持有量也增加40公噸、亞洲則增加4.9公噸、其他地區則為3.4公噸。另外7月全球黃金每日交易額也升高到1940億美元,較6月增長24%。WGC還提到,當今市場環境對於未來金價走勢好壞參半。在負面因素方面,全球經濟轉疲已對珠寶、金條與硬幣造成嚴重傷害,並可能對黃金買盤造成抑制。不過在同時,地緣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則對金價帶來正面支撐。加上全球實質利率逼近或已經降至歷史低點,以及持有黃金的成本依然偏低,都有助帶動金價投資熱潮升高。然而截至今日,投資人對黃金的需求與動能顯然暫居上風,抵消經濟基本面疲弱對金價帶來的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