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園送別食蟻獸、長頸鹿 生命消逝保育員不捨
不久前台北市立動物園才傳出大貓熊「團團」逝世噩耗,21日園方表示,高齡23歲的長頸鹿「菊忠」因老化猝逝,食蟻獸「口袋莎」和其胎兒則因難產而先後死亡,雖然生老病死本來就是生物界永遠不變的定律,但過世消息還是讓照顧過牠們的保育員感到相當不捨。

動物園公布團團逝世主因 原來腦袋長了「這東西」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去世當天,園方即完成病理解剖工作,詳細報告結果19日公布,確定團團罹患原發性腦瘤導致癲癇,牠更是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團團11月19日在深層麻醉中沉睡,當日下午1時48分確定心跳停止,園方並於下午2時30分開始進行完整病理解剖,執行各臟器變化、器官秤重、採樣等動作,直至晚間7時結束。台北市立動物園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說明,團團大腦重量為260公克、體重107公斤,兩者比重為1:412,正常大貓熊則是1:238,顯見團團大腦細胞被大量破壞,已嚴重萎縮。此外,動物園解剖得知,團團左側大腦出現大面積組織液化及壞死情形,進一步透過大腦組織切片染色檢測,發現該處多個細胞呈現不規則型。劉振軒說明,上述特徵即為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會導致腦部有腫瘤,出現癲癇、頭痛、嘔吐、視覺受損等症狀。劉振軒指出,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通常好發於人或犬隻身上,圈養的大貓熊則有10%會發生癲癇。由於大貓熊本身數量極少,團團發生癲癇的原因目前無法探究,僅能知道該腦瘤不會遺傳給圓仔與圓寶。劉振軒查閱資料後發現,大陸成都動物園過去有1隻雌性大貓熊「科琳」,亦曾因星形膠質細胞病變患上腦瘤。他指出,科琳患上的是較為惡性的第4級「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故病症比團團還嚴重。他說明,團團是繼科琳因星形膠質細胞病變患腦瘤的第2例,若以病名來區分,團團是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

團團離世!9年前一家三口影片成追憶 粉絲:拜託不要做成標本
大貓熊團團的癲癇症狀於18日加劇,並在醫療團隊麻醉後沉睡,於昨天(19日)下午1時48分離世。團團於2008年底與圓圓一起來台,陪伴台灣人14年,來台首年創下360萬人次的動物園入園人數紀錄,2013年圓仔誕生,再掀貓熊熱潮,更創下420萬遊園人次,一家三口風靡全台。而9年前台北市立動物園分享的圓寶未出生前「中秋連假團圓一家三口」珍貴影片,最近又被翻出,團團可愛活潑的身影如今成了追憶,令粉絲看了相當不捨。9年前的圓圓正在照顧寶寶圓仔。(翻攝自YouTube)台北市立動物園9年前推出的「中秋連假團圓一家三口」的日常影片,如今觀看次數突破32萬,也在團團離世後再度被翻出,影片開頭團團開心啃著最心愛的竹子當早餐,活力旺盛的盡情在展示場裡探索,在圓圓照顧圓仔期間,團團更在大熊貓館獨挑大樑,每天準時上下班,非常忙碌,圓圓則在後場當24小時全職媽媽照顧寶寶圓仔,年紀還小的圓仔則每天練習翻身、爬行。而之後2020年6月28日圓圓再生下一女圓寶,晉升為一家四口。過去團團、圓圓、圓仔一家三口的可愛日常影片療癒人心,如今卻再也見不到了,讓粉絲們紛紛在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悼念,「為團團集氣,感謝動物園細心照料」、「團團不痛了,要當個快樂天使」、「團團真的很勇敢,有毅力」;同時也有人反對動物園將團團做成標本,「請不要將團團做成標本,希望讓他入土為安。我們不會忘記他的,不需要標本也不會忘記」、「不想看到團團標本,團團的可愛模樣會留在我們心中,想念時可以看影片和照片,讓牠回歸大自然,拜託」、「團團生病已受折磨,走了請不要這樣對待牠」。

保育員憶團團憨厚萌樣 不禁紅了眼眶
台北市立大貓熊「團團」19日下午1點48分離世,消息傳出迅速登上微博的熱搜榜第1名,可見「團團」對兩岸交流影響與受矚目程度;「團團」生病期間,保育員心疼牠忍受吃藥、打針的痛苦,追憶起牠生前的萌樣,眼眶不禁紅了起來。提及「團團」,動物園大貓熊館長陳玉燕一度落淚表示,「團團」是很乖的貓熊,很積極配合治療。動物園組長王怡敏也透露,「團團」個性聰明憨厚,比起「圓圓」來說較內向,有著「小乖乖」稱號。王怡敏說,「團團」喜歡和保育員撒嬌,最喜歡玩木屑,總會把身上弄得到處都是,模樣相當可愛。昨天團團在離開前身體狀況很平靜,因為有鎮定劑的效果,癲癇沒再發作,但連躺著也無法進食,只能忍痛讓團團好好離開。保育員回憶起幾年前,「團團」曾因為肚子脂肪多,肌肉量明顯不足,要求牠每天做3下仰臥起坐,只要比一個往上的手勢,團團就會頂著胖嘟嘟的身軀用力的坐起身來,有時候還會「嘆氣」,模樣相當可愛。保育員表示,團團病發後,看著牠吃藥打針就相當心疼,但只能強忍淚水陪牠度過,這次也有好好跟牠說再見,希望牠一路好走。前台北市立動物園長葉傑生說,「團團」確實帶給人許多美好的回憶,但終究會有生老病死,雖然不捨,但也帶給許多人生命教育的重要。「團團」離世消息一出後,不少粉絲昨下午趕往大貓熊館,盼幫貓熊一家打氣。民眾李先生說,雖然再也無法見到「團團」,但「團團」不痛了,希望「團團」家人能繼續快樂地活下去,而「團團」的身影也會永存大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