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畢業證書加註「在職專班」 葉匡時:應為此感到光榮
台大昨(17)日在教務會議決議112學年度起入學學生的畢業證書須加註「在職專班」字樣,引發在職班的學生不滿。對此,前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今天上午表示,若在職專班的學生有好好學習,應該為此感到光榮。葉匡時指出,不太能理解為何畢業加註「在職專班」會影響學生權益,若是「在職專班」的水準較差,會使學生在就職就業方面受到不利的影響的話則更應該加註「在職專班」,以免混淆就業市場的資訊。葉匡時表示,若應徵工作時刻意不讓業主知道是在職專班或全職生,此舉是否也會影響到業主的權益呢?葉匡時表示,過去認識很多台大或中山的EMBA畢業生都很驕傲的在他們名片上印出「台大EMBA」「中山EMBA」,並不怕別人知道他們是在職專班畢業生,因為更能夠在職時還努力求學是勵志的體現,也是令人尊敬的行為。

成績被打60分「影響求職」 女碩士怒告文化大學!1個原因敗訴
1名林姓女子就讀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不滿其中一科被教授打60分,林女認為評分不當恐將影響日後求職,一狀告上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認為,60分既屬及格,未影響林女之學業修習及畢業,遑論影響其面試代課教師之工作機會,駁回林女告訴。根據判決書,林女就讀文化大學碩士在職專班,於108學年度第2學期修教育系「閱讀教育與實踐」課程時,教授將其學期總成績評為60分,她認為成績被打太低,先向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申訴,但遭駁回,林女又提起訴願仍遭委員會決定不受理,最後一狀告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林女主張,她在進行分組作業時與同學理念不合,教授以此為由,要求林女自己1人1組,她認為遭受不公平對待;教授甚至允許其他組員將她的報告書改成簡報,進行口頭報告,並予以評分,已侵害她的智慧財產權。林女更指出,自己身為低收入戶,未來參加教師資格面試時,學校成績將成為是否被錄用之重要根據,目前她擔任代課教師,須將成績提供給任職單位,對每年面試之結果影響深遠,請求撤銷、修改分數。文化大學表示,林女修習的課程,配分比例均有對學生說明,且詳細評定分數,林女分組問題,教授居中協調數次,而期中、期末成績林女均未明顯參與,無法呈現團隊合作之情形。另外,總成績60分不影響取得課程學分,對受教權之影響輕微,且林女任職單位未要求提出成績,是她本身自願提出,對其生存權及工作權受影響屬於臆測。高等行政法院認為,成績60分仍屬及格,即無須補考、重修或因該科成績而勒令退學之可能,林女主張該成績影響代課工作之求職困難度,屬於對未來事項之臆測,判決駁回;林女不服提起上訴,最高行政法院駁回,全案確定,訴訟費用由林女自行承擔。

女碩士「不滿教授只給60分」怒告文化大學 法院最終結果出爐
就讀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碩士在職專班的林姓女子,因不滿「閱讀教育與實踐」課程遭教授打60分,認為評分不當且恐影響工作、受教權而告上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審理後指出,60分屬及格分數,既無須補考、重修,更遑論影響面試代課教師工作機會,駁回林女訴求。林女獲悉閱讀教育與實踐課程成績後,認為分數過低,向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申訴,但遭委員會駁回,提起訴願仍不受理,因此一狀告上法院。林女主張,自己在小組作業與同學理念不合,教授依她曾跟其他授課教師衝突為由,要求她1人1組,且教授允許其他組員將她的報告書改成簡報並口頭報告,還予以評分,認為分別遭受不公平待遇、侵害智慧財產權。林女進一步指出,學校成績是未來參加教師資格面試時是否被錄用的重要依據,而她目前身為代課教師,須將成績提交給任職單位,對每年面試結果有深遠影響,請求撤銷、修改分數。文化大學則表示,60分的成績不影響取得課程學分,對受教權影響也輕微,且林女任職單位並未要求提出成績,是林女自願提出,因此其生存權、工作權受影響屬於臆測,另有關林女與組員合作問題,教授有多次居中協調,且期中、期末成績林女都未明顯參與,無法表現團隊合作情形而聲明駁回林女訴訟。高等行政法院審理後認為,原告之60分屬及格,未因該成績導致重修、被退學、無法畢業或無法取得學位的結果,找代課教師等未來事項受影響之主張屬臆測,判定駁回。後案件上升至最高行政法院,法官認為無理由,再次駁回,全案確定。

呂學翰延畢兩年考取碩士班 興奮當趙傳、潘越雲學弟
創作歌手呂學翰曾參加過歌唱選秀節目《聲林之王》,對唱歌抱有很大的熱忱,並決定繼續精進自己的音樂素養,順利考取師大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在職專班,成為趙傳及潘越雲的學弟,他也特別感謝賴銘偉幫忙寫推薦函,大呼超級興奮。呂學翰大學就讀清華大學音樂系,原本在2021年就能畢業,不過他的教育學程今年6月才能修完,因此他目前是大六延畢生的身分,9月可以接著上研究所,問及考碩士班的原因,他表示希望可以用自己原本的樂理基礎結合創作流行音樂的興趣,所以才報考,沒想到第一次就考上。不僅呂學翰興奮,他的媽媽也相當開心,放榜後第一時間就傳訊息向經紀人報喜,呂學翰也許願能在就讀碩士的這段時間,能透過發想論文,完成創作EP,繼續延續歌手夢。

林智堅道歉了坦承「論文寫作上瑕疵」 願意撤回台大訴願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論文涉抄遭指為影響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大敗因素之一,民進黨中執會上周通過新制,要求未來參選人要簽署「學位論文學術倫理聲明書」,林智堅14日晚間也透過臉書表示,這段時間有自我反省,「自覺在職專班就學期間多有不足,論文寫作上也有瑕疵,我要再次向社會大眾表達我的歉意」,宣布撤回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林智堅表示,希望不要因為自己個人的因素,持續造成社會的紛擾,也對這陣子的紛擾向社會大眾致歉,關於兩所學校碩士學位的訴願,首先對中華大學一案,他尊重教育部訴願審議委員會的決議,後續也不再進行行政訴訟;另外,今天稍早他已委由辦理訴願的律師,發文給教育部,撤回針對台灣大學學位的訴願,希望校方、老師、學生以及校友不再因此受到學術以外的干擾,讓校園環境回歸寧靜,也讓社會大眾的焦點回歸國家治理本體。據林智堅表示,「這段期間的自我反省,也深刻感受社會大眾的期待,我自覺在職專班就學期間多有不足,論文寫作上也有瑕疵,我要再次向社會大眾表達我的歉意」,林智堅說,接下來無論是面對因選舉而起的官司訴訟,或是新竹市發展的議題討論,對自己而言,將是段轉為自我檢討以及自我進修的日子。他並強調,希望一切公眾事務討論能回歸正軌,也回歸國家發展和城市治理的正題上,避免因自己個人的問題,成為投身政治領域者的困擾,更不希望成為對手政黨持續攻擊民進黨的議題。今年47歲的林智堅還指出,過去有22年的時間都投入在公共事務上,因緣際會進到了公共服務的領域,一路走來受到許多前輩的提攜、指教,並且在市民的支持之下,有機會為自己家鄉服務,「我內心充滿無限的感謝,卸下市長的身份,面對接下來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自覺仍有許多不足,未來我會持續精進學習。」林智堅最終,深切感受到,雙親年事已高,孩子也進入學習階段,他將花更多時間陪伴我的家人,特別感謝這一路以來默默支持和關心的朋友,也謝謝給予批評和指教的人,期盼這個紛擾能在這個決定後盡早落幕。林智堅宣布撤銷對台大的訴願。(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陳明通稱林智堅論文為冤案 民眾黨:這個國家沒救了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因涉侵害著作權遭調查官余正煌自訴,日前林智堅在台大國發所的指導教授、國安局長陳明通在國會喊冤表示,林智堅論文案確定是冤案。對此,民眾黨團立法院副總召賴香伶今(13)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國家沒救了」,質疑陳明通隔空指揮辦案,陳明通應自請離職並申請調查。陳明通日前在出席朝野協商時強調,「林智堅的論文案確定是一個冤案」,再度引發外界熱議。民眾黨團今天上午批,「國家沒救了」,陳明通身為指導教授應負起責任,應自請離職並申請調查。民眾黨團立法院總召邱臣遠指出,陳明通過去曾在國會殿堂上說過「陳局長不回答陳教授的問題」,但如今卻狠狠打自己一巴掌,在審預算期間講出這番話非常不適當。林智堅的論文案破壞了學術倫理,更在國內掀起巨大風波,也讓在職專班被汙名化。陳明通身為指導教授應負起責任,而教育部也該盡快盤點當前機制是否出問題。如果再繼續硬拗下去,最緊張的是民進黨的民意代表和立委。而此案已進入訴訟程序,後續會尊重司法審判。而相關人事任命權利雖然是總統職權,但此事件掀起政治及社會上的巨大風波,結果陳明通官位在蔡英文底下仍舊穩如泰山,顯然愧於總統蔡英文積極回應民意的原則,實在是心口不一,說一套做一套。賴香伶表示,「覺得這個國家沒有救了」,一個調查官正因為論文事件深陷巨大壓力,單位不僅沒有給予協助和法律支持,還讓當事人可能背負考績打乙,無疑是荒腔走板的職場關係也是對受害者的不正確做法。賴香伶說,陳明通在國會殿堂說「林智堅論文案是冤案」有隔空指揮辦案之嫌,現在的訴訟標的從抄襲案變成了是否涉著作權,可見這種高明指點是隔空辦案的做法,所以陳明通局長應該自請辭職申請調查。

論文抄襲頻傳 大學校長籲以修課取代碩士論文堵歪風
近來頻傳政治人物論文抄襲醜聞,重創我國高教形象,學界因此開始反思,碩士論文是否應作為學生畢業的必備要件?不少大學校長認為,為防堵歪風再現,可參考歐美國家做法,以修課取代碩士論文,特別是在職專班,更值得思考改以不寫論文的方式處理。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今(6)日在義守大學舉行,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與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提出臨時提案,案由為「建請研議強化學位論文涉及學術倫理案件之審理程序及原則,並進一步維護學術論文品質。」四大協進會提出4項建議,包含:(一)修正〈學倫處理原則〉,讓學校審理程序及原則更制;(二)建議學位論文應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三)建議針對碩士班以專業實務報告替代學位論文訂定明確參考格式規範;(四)建議從嚴規範同等學力有關專業領域具卓越表現之認定基準。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認為,即便將碩士論文改為專業實務報告,但上網公開後,還是可能被檢舉,學校得付出行政時間審查,因此建議比照歐美先進國家的作法,以修課取代論文,「更直接的建議就是碩士不必寫論文」。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說,他的想法與元智大學廖校長一樣,認同修課取代論文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尤其在職專班更為需要,「(國外)很多名校都在做了」,希望我國大學在相關作法上也能更彈性,以修課或特殊課程來替代碩士論文。高教司長朱俊彰回應,107年修法《學位授予法》,缺乏與大學討論,但相關作法的調整,「不要讓外界認為,是為了學倫案不寫論文」,而是在碩士專業實務領域上,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會從這個角度來建議。針對四大協會提案,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4項建議辦法通過,近期請高教司、技職司與相關法制單位針對提案進行會商。

高教工會批在職碩專浮濫 點名5亂象砲轟
2022年進入尾聲,高教工會昨日舉行記者會,列出國內高教「五大病症」,其中包含〈私校退場條例〉在校產處理部分有著巨大疑義,以及「論文門」衍生在職碩士專班亂象頻傳,教育部對大學採取差別管制,導致大學「學店化」。並強調,台灣高教體質不良已久,但政府始終不願面對,問題只會一再惡化。高教工會盤點年度五大重要教育新聞,並稱之為高教領域的「五大病症」。第一是〈私校退場條例〉未能解決退場私校的師生權益及校產公共性受損,甚至專輔學校不得強迫學生轉學等情況,皆毫無合理性可言。再者就是在職碩士專班亂象。高教工會提到,近來不斷傳出政治人物涉論文抄襲,但在個案背後,更重要的是在職專班浮濫開設與品質爭議,背後是政府一手所主導。這不該只是選舉攻防花絮,若政府不正視此種「差別管制」所滋生的「學店化溫床」現象,未來恐掏空我國高教正常生機。第三項高教亂象在於〈專案教師實施原則〉上路,但刻意缺漏續聘保障,以及未規範學校恣意不續聘等行為,導致專案教師「免洗筷化」、「用完就丟」。第四則是公教退撫改成「不確定給付」新制,打擊下一代公教人員。最後則是教育部官員退休轉至私校擔任「門神」,歪風日趨猖獗。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說,台灣高教體質不良已久,政府面對問題不僅解決不力,更縱容問題惡化,儘管各界不斷呼籲官方檢討與重視,但官員們始終不願虛心面對,將錯就錯,讓原本可改正的問題一再惡化。周平強調,2022年度高教有必要通盤檢討,並挹注充分教育資源,使新一代的環境日趨正常。

江聰淵論文抄襲…碩士學位遭撤 本人回應了
前宜蘭市長江聰淵在參選宜蘭縣長期間,被檢舉就讀淡江大學在職專班的碩士論文涉嫌抄襲;淡江大學學倫會審議,認定多處內容涉及註明出處不當,且情節重大以抄襲論,決議撤銷該學位並予以退學。江聰淵表示,再次表達歉意,虛心接受學術上最嚴格的檢驗,尊重審查結果,但重申確實絕無故意或是抄襲的意圖。淡江大學表示,江聰淵2012年就讀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在職專班,因涉嫌論文抄襲,校方於12月22日發文給江聰淵,主旨為撤銷授予江聰淵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商學碩士學位並予以退學。淡江大學說明,學校在12月14日召開學生違反學術倫理專案審議會議決議,江聰淵著作論文違反「淡江大學教職員生違反學術倫理管理辦法」,多處內容涉及註明出處不當且情節重大,依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第3點第3款,以抄襲論。淡江大學指出,依據教育部「學位授予法」及「淡江大學研究生學位考試辦法」規定,撤銷江聰淵碩士學位,應繳回原核發之中、英文學位證書,如有不服,可依「淡江大學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申訴辦法」,在接獲本函次日起30天內,以書面向學校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江聰淵表示,論文參考資料來源,大多是來自宜蘭縣政府的訪談資料、研究內容,或是索取相關局處資料,集中在關注當時大量陸客來台後的旅遊環境衝擊,及當時蘇花公路安全性不足等問題,也因此催生宜蘭非假日觀光產業的相應對策,在當時均獲得口試委員的審查與認可。他說,日前親自出席審查說明會,論文中有許多是歷史背景、法規制度、政策發展及眾所周知的基本常識,例如,兩岸關係發展、國內相關法規、蘭陽八景,甚至是觀光客喜好的地方觀光資源,如蔥油餅、礁溪溫泉等名稱,均被列入抄襲比例,顯有不合理之處。江聰淵指出,碩士研究生尚屬學習階段,因此,論文或有未盡完善之處,對於這些寫作過程中的疏忽造成瑕疵,再次表達歉意,虛心接受學術上最嚴格的檢驗,也會尊重審查結果,但重申確實絕無故意或是抄襲的意圖。同時對於造成母校以及愛護、指導他的各位師長遭受無謂的困擾,再次表達最深的歉意。

政壇論文抄襲風波燒校園!台大要求畢業證書註明「在職專班」 惹師生不滿上訴
近來不斷傳出政要碩士論文涉抄襲導致學位遭撤,為加強管控,台大要求25個碩士在職專班的畢業證書都要標示「在職專班」,卻引發學生不滿。有學生在昨日舉行的教務會議上提案,已入學的碩專班生不列入,但此案並未通過,將於明年3月教務會議再討論。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與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台大國發所的碩士論文涉抄襲,學位也被撤銷,引起各界矚目。為此,台大在10月的教務會議上首度通過提案,碩博士生必須通過論文相似度比對,才能辦離離校手續,標準則由各系所自訂。校方也在當時通過,校內25個碩士在職專班畢業證書都要標示「在職專班」,並從112學年起實施。而台大原本就有12個碩士在職專班畢業證書得加註「在職專班」,因此依照新規定,其餘13個碩士在職專班也比照辦理。這起作法引起部分已經入學的碩士專班學生不滿,台大昨日舉行本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生傳發展系在會中臨時提案,指接獲在學碩專班學生反應,為了權益,希望已經在學學生不受上述決議影響,但最後會議並未達成共識。台大表示,碩士在職專班畢業證書加註「「在職專班」決議已通過,且這項作法本來就不溯及既往,規畫將在112學年實施。至於有系所提案,校方就請其餘13個未在畢業證書加註「在職專班」的系所再了解學生意見,將於明年3月教務會議再討論,112學年實施的決議並未改變。

受論文抄襲風波影響?外傳台大國發所將停招 校方給答案了
台大國發所近來不斷傳出在政壇位居要職的畢業學生涉及論文抄襲醜聞,今(22)日傳出下學年度開始,其碩士在職專班及博士班將暫停對外招生。對此,台大主秘王根樹回應,校方目前並無收到來自國發所的相關通知,因此112學年招生一切照舊,並無改變。台大主秘王根樹在中午受訪時則說,任何招生制度的改變,都涉及考生權益,除了要經過正式程序討論定案才能夠執行,也需要事前公告。針對這起傳聞,台大僅簡短回應,本校國發所112學年度的各項招生一切照舊,並無改變。王根樹提到,國發所的招生簡章已經公告,因此112學年招生還是持續進行,不可能突然改變。校方目前也沒有收到國發所要停招的資訊或決議。一名台大國發所畢業學生表示,長期以來,國發所最大的問題在於定位不明,政治、兩岸、經法、法律或包含兩岸在內的區域研究,「各領域都沾一點」,沒有聚焦的專業,社科院其他系所老師因此對國發所辦學呈現青黃不接的狀態,始終頗有微詞,這次傳出停辦的消息,很有可能是院內教師的放話。該名畢業生也透露,在台大社科院內,不只老師對國發所有意見,其他系所學生也都認為國發所缺乏專業,「根本在亂的,政治不政治,經濟不經濟,變成這種情況,都吸引程度沒有這麼好的學生來考。」該名畢業生說,自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的論文門事件爆發以來,社會對於國發所的學術品質有著強烈的質疑,他在上班時,便時常被同事揶揄:「你的論文也是抄的嗎?」讓他感到非常的挫折與不滿。該名畢業生更指出,另外也聽聞在大陸攻讀博士班的國發所學長說,由陳明通而起的論文門事件在大陸傳開,大陸學界對台大國發所的碩士論文同樣存在不信任的態度,不時也被詢問撰寫的碩士論文「是不是假的」,以及投稿期刊時,審稿的大陸學者還有主審單位看到台大國發所的學歷,甚至不願意刊登,一切都讓求學深造變得更加困難,非常無奈。

今年14件論文抄襲遭撤學位「通報僅6件」 教育部回應了
近來政治人物論文抄襲案頻傳,但依照大專校院收到的論文撤銷通告統計,今年全國公私立大學學位撤銷案達14件,教育部接獲撤銷通報數卻僅6件,不到一半,外界質疑教育部又在狀況外。教育部則回應,依照《學位授予法》第17條,未強制規定報部,不過未來將和國家圖書館勾稽,掌握實際學位撤銷案件數。根據《學位授予法》第17條之4規定:「學校依第一項規定撤銷學位後,應通知當事人繳還該學位證書,並將撤銷及註銷事項,通知其他專科學校、大學及相關機關(構)」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爆出論文抄襲後,校方對兩人撤銷文憑後,也發函給國圖,論文都被下架。今年全國遭撤銷或開除學籍達14件,其中4件為公立大學、10件為私立大學。教育部說明,民國107至111年共24件符合《學位授予法》第17條抄襲情事並撤銷學位案件,分別為107年4件、108年4件、109年5件、110年5件、111年6件,上述24件中則有13件為碩士在職專班。但今年教育部統計僅有6件,則明顯和大學端收到的撤銷統計件數不合。教育部指出,依《學位授予法》規定第3條第1項規定,學位授予是大學權責,由大學授予學位,現行第17條第3項針對通報部分已規定,學校於撤銷學位後,應通知其他專科學校、大學等機關構,「代表並未強制學校撤銷學位後一定須通報教育部。」教育部也說,學校在撤銷學位後均會通知國家圖書館,後續也會與國家圖書館進行勾稽,掌握大學通報學位撤銷案件數。

陳明通指導台大國發所碩博士論文惹議 「20胞胎」 學生身分曝光
台大國發所論文高度雷同。(圖/製表/中國時報記者簡立欣)台大國發所論文高度雷同。(圖/製表/中國時報記者簡立欣)國安局局長陳明通指導台大國發所學位論文引發爭議,本報發現,陳明通指導(或擔任口試委員)的20本碩博士學位論文,竟都從同一份調查數據拆分而來,即台大東亞中心「亞洲民主動態調查」,形同「一魚20吃」。進一步探查發現,這20人除了名嘴、主播之外,還有刑事局、調查局、行政院、外交部等人員,以及綠營立委助理、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等。本報實地走訪國家圖書館及搜索國圖的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發現陳明通任教台大國發所時,其指導的19名學生,及擔任口試委員的1名學生,將台大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2000年到2018年「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的5波調查,切割成20個論文題目;論文的研究方法、資料,包括整個論文架構都雷同,幾乎是一個模子印出,只有論文主題關鍵字更改,宛如量販出產的「論文工廠」;且20本論文的口試委員也高度重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學生有許多人是同一年畢業,例如2020年有6人,2019年3人,2018年5人,2016年3人。不知為何同一年出現這麼多本研究方法、資料及整個論文架構都高度雷同的學位論文,指導教授都不覺得有問題,口試委員也讓其過關?另根據台大國發所去年公布實施的修業辦法修正版,該所「兼任教師指導每學年度入學……與碩士在職專班合計不得超過5名」。而這20人當中唯一未獲陳明通指導、僅獲陳明通擔任口委的黃詩卉,此前也遭新黨副發言人游智彬質疑,是否為了避免超過國發所指導學生人數限制,找了2位指導教授來當人頭?游智彬並說,學術可以像工程一樣,得標之後轉包嗎?本報搜索後也發現,20本論文的作者除了資深媒體人、名嘴康仁俊,以及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的前主播妻子林秉儀,還有2位法務部調查局調查員,1位法務部台北市調查處專員,1位刑事局股長,1位台灣高等檢察署科長,1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薦任公務人員,1位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工作人員。此外,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許嘉恬,以及 2018年代表民進黨參選新竹縣第1選區市議員的王誠緯,也列名其中。王誠緯曾擔任剛辭去內政部長一職的徐國勇擔任立法委員時期的助理,以及新竹市小英之友會副秘書長。

民進黨主席補選風向轉變 促賴清德承擔呼聲漸起
民進黨主席補選風向轉變!先前呼聲很高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因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涉及抄襲被台大撤銷碩士學位,民進黨主席由副總統賴清德承擔的呼聲漸起。據傳,賴清德已當面向蔡英文總統表明將參選黨主席,賴清德辦公室雖澄清「尚未決定」,但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以「阿哥們都重病在床」,呼籲賴清德「來一點劉邦的架勢」,勇於承擔。高層檢討會議 未邀鄭文燦民進黨上周三推舉高雄市長陳其邁代理黨主席、鄭文燦擔任大選檢討小組召集人,陳其邁表示,規畫明年1月中、農曆年前,以黨員直選,完成黨魁補選。鄭文燦日前陸續與各派系要角會談,被解讀有意競逐黨魁,未料,鄭文燦在台大國發所在職專班的碩士論文遭台大認定為抄襲,並撤銷鄭的碩士學位後,黨內支持已出現微妙變化。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在3日主張,賴清德要選2024總統,就該先參選黨主席,並表明當選黨主席,一樣要選總統,同時公開保證不會讓蔡英文跛腳。受人矚目的是,蔡英文4日下午邀賴清德、陳其邁與閣揆蘇貞昌等人召開敗選後的府院黨高層檢討會議,卻未邀請鄭文燦與會。事後傳出,賴清德向蔡英文表示,他將參選黨主席,以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身分力拚2024年大選。賴清德辦公室昨天澄清,這並不是事實,但也坦承,各方勸進聲很多,但也有表達保留態度,目前尚未決定。賴辦強調,賴清德現階段多面向、多管道傾聽民意,「改革、回應能否符合社會期待才是重點」。沈富雄則指出,此次民進黨大選慘敗後,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卻仍不願在黨權方面鬆手。與英系接近的立委管碧玲甚至放話說,如由賴清德出任黨主席,「豈不是讓總統提早跛腳法制化?」沈富雄直指「這是什麼怪邏輯?這種讓小英繼續在黨內指點江山的企圖昭然若揭。」沈富雄喊話 來點劉邦架勢沈富雄指出,大選大敗後,站在黨內第一階的「阿哥們」幾乎都斷手斷腳,難堪重任,此時此刻,阿哥們都重病在床,中壯代又聲望不足,無力拉抬氣勢。對於黨主席一職,賴清德已經別無選擇,應該毫無懸念,勇於承擔。呼籲賴神「要來一點劉邦的架勢,如果再畏首畏尾,過度謹小慎微,就不配做國家領導人了!」對此,賴的子弟兵、立委林俊憲表示,是否要參選黨主席,賴清德現在沒有確定答案,不過這也是賴的一個責任,贊成跟反對的聲音他都聽到了,也都了解,他必須要做一個綜合性的思考,到底要怎麼做,對黨未來是最好。鄭談黨務 需形成多數看法鄭文燦昨日表示,民進黨黨務的調整,黨內需要形成多數看法,他會抱著這樣的態度面對黨務改組。鄭文燦說,民進黨會有智慧來推出黨主席,以迎接2024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請大家不用擔心。至於為何鄭文燦沒有出席4日的府院黨高層檢討會?民進黨代理主席陳其邁昨表示,他是被通知開會,以代理黨主席的身分列席,不知道為何鄭文燦沒出席,他是代理黨主席,不評論人選,要維持選務的公正。

徹查陳明通所有指導論文? 潘文忠:沒有國家會這樣要求
繼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後,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台大碩士論文也因被學倫會認定抄襲遭撤銷學位,兩人的指導教授皆為陳明通。對於台大是否應全面調查陳明通指導過的論文,教育部長潘文忠今(5)日表示,對於單一教授給予譴責,但沒有一個國家會因為個案而要求全面執行。立法院司法及法制、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今天併案審查「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等案,潘文忠列席報告。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質詢時指出,鄭文燦跟林智堅的台大論文被撤銷,而兩人的論文皆由陳明通所指導,所以教育部的主動角色在哪?是否要求台大全面調查?而陳明通指導的論文還有170多本,所以還有多少未爆彈?潘文忠指出,國內學術的建立是經過非常多學者專家努力,所以單一的指導教授應該給予課責;但是學術是嚴肅的事情,也是大學自治最核心的部分,教育部的立場也非常清楚,所以不要因為有個案,而讓台灣的學術好像從此進入國家的管制。他說,目前各界也在討論在職專班制度,他自己則認為教育部從政策面來看,確實應該要檢視。潘文忠指出,這次涉及學倫案的並不只有單一學校或系所,而台大也已經做必要處理,教育部跟公私立大學協進會都希望能在大學自治的前提下,討論出精進或處理機制,所以明年1月的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也會就此予以討論。潘文忠表示,針對近期發生違反的學倫事件覺得很遺憾,因為學位授予是一個榮譽與責任,所以只要寫下去就是永久的,學生應該最清楚寫作過程,教育部本來就有《學位授予法》的明確規範,所以萬一有違反學術倫理情事也有相關學術倫理規定處理。